医学科学论文范例

医学科学论文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1

学科建设的状态及其指标体系的完满程度,是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人文医学的建设,需要从反映学科的时代精神,明确学科的性质,落实学科的归宿,夯实学科的基础,即一方面是人文医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是人文医学的医学基础,完善学科的结构和知识体系,以及加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以及开展学科相关重要课题的研究几方面着手。人文医学学科的建设,应当紧密围绕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目标进行。

关键词:

学科建设,时代精神,学科定位,学科结构

学科建设的状态及其指标体系是一个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有的学者认为,学科建设至少包括三个要素:构成学科体系的各个分支;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具有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及其设施[1]。也有人认为,学科建设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学科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层次);学术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学科管理[2]。这一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我国当前人文医学学科的具体情况出发,就当前我国人文医学学科建设,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

1明确学科定位

所谓学科定位,是指一个学科在学术体系中的位置和价值,包括学科的性质、发展方向、时代特点等,这是学科建设必须首先明确的。如何定位当前业已形成并逐步纳入当代医学教育体系的一批人文医学学科?以下三个问题需要认真思考。一是要把握当今人文医学学科的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当今的人文医学学科,多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伴随着现代医学产生的种种新问题而逐渐形成的,它体现了适应现代医学要求的一种新的人文理念,这种人文理念既不同于18世纪、19世纪和14世纪~15世纪那时的人文精神,更不同于古代的医学人文理念。20世纪以来,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不分种族、肤色、信仰、地域、国籍的以人为本的人权思想成为当代的主流思想,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已成为现今的时代精神,并为世界多国人民和政府所接受,作为现今时代的人文医学学科,理应以全部这种时代精神及适应医学科学发展新情况而形成的新的人文理念、探求在医学和保健服务中如何更好地体现这种人文思想为目标,当今人文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重新审视、反思现今一些人文医学学科对这种时代精神的把握和实践是否到位。中国古代不乏仁爱的思想,一些古代医家一直秉承“医乃仁术”的宗旨行医,但此种仁爱之心与现今以人为本的理念仍有重大差异,中国古代倡导的人文理念中的可取之处应当继承和发扬,但不能以中国“古以有之”或“中国特殊”淡化、降解和替代当今时代的人文精神;也不能像“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那样,苟同或迁就某些机会主义、低级趣味的庸俗意识而放弃尊严、公平、正义的根本伦理原则。人文医学与时代精神是紧密相扣的,社会的进步不仅是技术的进步,同时也是人类自我认识和精神的进步,我们的人文医学应当是充满时代精神和时代气息的。这是当前我国人文医学学科建设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二是认清现今人文医学学科的性质。它是属于理论性质的学科?还是属于实践性质、应用性质的学科?这也是当今学科建设必须澄清的一个问题。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无疑都是适应当代医疗实践的需要而发展形成的。正是因为在辅助生殖技术、器官移植、放弃治疗、临终关怀、代孕、干细胞技术应用中遇到的种种伦理问题,才催生了当代的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是为了解决当今医学中种种医疗实践问题服务的,生命伦理学当然属于应用性质的学科,它主要不是供学者们研究的理论性学科,医学法学、医学哲学也莫不如此。“生命伦理学是为了解决上述领域的伦理问题而为行动提出规范建议的实用伦理学或应用伦理学,有别于在伦理学理论中找毛病或试图完善伦理学理论的哲学伦理学或理论伦理学。”[3]这里所说的“应用”,不是指“某种既定的道德原理或准则的简单而直接的应用”,“这种方式的应用根本无助于现实道德问题的解决”,“应用伦理学之应用应该是对人类积累的全部道德知识和智慧的应用,它既包含着以某种既定的道德原理或准则为参照来考察活生生的现实道德生活和棘手的道德问题,同时也包含着以后者为观照来重新审视前者,甚至包含着对前者做某种新解,乃至生成新的原理和规范”[4]。强调医学伦理学的应用性质,不是说当今的人文医学不需要理论,当今的人文医学的各种学科,都有自身的理论渊源,在解释许多实际问题时也需要探寻适当的理论为之辩护,但这些理论辩护和支持是为实践服务的,是为实践提供依据,虽然这些理论思考有助于丰富人文医学的理论宝库,但其着眼点是医疗实践。目前在我国人文医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学者将目光集中于理论研究,而对它的实践性关注不足,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如何更好地让人文医学学科落地,在医学实践中开花结果,当今人文医学学科建设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三是人文医学的学科归属,是归属人文学还是归属医学?这是人文医学学科建设不能回避的。当今出现的多门人文医学,是人文学与医学交叉的产物,它可归属于伦理学、法学、哲学、心理学,也可归属于医学,究竟归属于何方为好,这需依据这些学科所处环境及其肩负的任务而定。当今的人文医学,来源于现代医学,并且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医学教育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成为当代医生行医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理应归属于医学,正如化学与生物学相结合而形成的生物化学,它已经成为医学知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一样。当然,综合大学的哲学、伦理学系,为了使它们的学生了解伦理学、哲学的发展状况,也可开设生命伦理学、医学哲学,但这与医学院校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完全不同。例如,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伦理学,是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在行医中如何行使知情同意,如何依据相应的伦理规范应用高新技术,如何掌握生物医学研究的各种规矩。遗憾的是,当前我国人文医学的课程建设,在这方面远未引起人文教师应有的注意,因而未能到位,这正是一些人文医学课程已经开设了几年甚或二十来年,仍未收到应有的效果、未能引学生们的重视的重要原因。不少学校人文医学教学,仍然漫游在人文的茫茫大海中,不知在何处落地,甚至根本未曾思考要不要落地。人文医学在何处落地,如何落地,对人文医学来说,是成败兴衰的大事。

2夯实学科基础

学科建设也和盖房子一样,要有坚实良好的基础。基础打不好,学科就繁荣不起来。就目前医学高校开设的几门人文医学课程而言,有两方面的基础需要考虑,一方面是学科的理论基础,如医学伦理学就需要考虑伦理的一些基本理论,如义务论、美德论、目的论、效果论,以及公平、正义、善与恶等,前人关于这些方面的论述,对解决当前医学面临的种种伦理问题,仍是有指导、启示意义的;如罗尔斯的《正义论》,弗莱彻的《境遇伦理学》,就值得深入研究,对于解决当前一些医学实际问题是有帮助的;其他如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等,也莫不如此。这方面的工夫我们还下得不够,仍需继续努力。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另一方面的基础,即人文医学的医学基础更为迫切和重要。这是因为人文医学的医学基础,还没有引起人文教师们应有的重视,没有真正提到自己十分关注的日程上来,没有认识到人文医学如果没有医学的基础,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就没有立足根基;人文医学,是从现代医疗实践中萌发、生长和发展而来的,它不是从人文学的经典著作中推演出来的;例如,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审查、规范和伦理委员会,就是适应生物医学研究的实际需要,维护研究的人道性而形成和逐步完善的;医学心理学,也是因为当前许多疾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癌症,它的发生和发展、诊断和治疗,乃至于临终时刻,无不与心理、情绪紧密相关,心理支持是癌症诊治全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许多疾病医学干预的重要手段;医学哲学的基础也在医学,当前医学在其发展进程中,提出了大量哲学问题。同样的客观事实,不同医生为何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一些医学科研成果,为何不能重复?医学还要不要以追求确定性为目标?在人体生命现象中,生理性与病理性常是相互交杂的,如何区分?病理性可否转变为生理性?人在衰老过程中机体功能衰退的种种现象,如骨质疏松、皮肤褶皱、视力模糊、听力减弱,应否定义为疾病?要不要治疗?要不要纳入医疗保险?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仅从技术角度是难以做出回答的,需要诉诸哲学。可见,人文医学的重要基础在于医学。人文医学要从医疗实践中寻求课题,充实学科内容,同时也正是在这种努力中,作为现代医学组成部分的人文医学,才能为防治疾病、促进健康发挥应有的作用。人文医学应当从哪些方面努力,夯实自身的医学基础?第一,以全视角的眼光(超出技术层面,侧重社会、心理、环境、经济、文化等层面)缜密观察医疗实践(包括临床医学、预防与公共卫生、生物医学研究),审视、发现、提出实践中的两难问题,和医学专家共同探讨解决之道,包括从优选择,或另辟新径。例如,关于现代医学的许多诊察手段,是否更加接近或者远离人体与疾病的真实世界,就很值得认真思考。第二,跟踪医学发展新进展,对各种新技术、新疗法的技术实效、伦理社会的允许度、经济的可承受性和社会的认可性等,进行全面评估,为这些新技术、新疗法的应用设置条件,以便其更好地造福人类的健康,如新生儿基因筛查如何估量?为救治他/她的患病同胞而孕育一个新生儿(“savioursib-lings”译为“救星同胞”)来救治患病的孩子是否人道?第三,在卫生保健政策、制度和管理方面,如何注入人文精神的探索和研究。第四,医学社会学层面的诸多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如医患关系社会学问题,不同类型医院的功能划分与协作及其演化,现代医院的管理及其在实现全民健康目标的作用等,都是值得人文医学关注的。

3重新审视学科的结构和知识体系

学科体系和它的知识结构,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是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能否获得独立存在的基本理由。一门成熟的学科,它的结构和知识体系,至少应当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即有明确而稳定的学科研究对象;解析研究对象生成的知识体系;支撑本学科知识领域的专有基本名词的术语;作为应用性质的学科还必须具备指向服务领域的基本路径和方法。从这些要求来看,现有几个人文医学学科的结构及内容,均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一是学科内容存在某些缺失,对该学科的主体内容反映不全面,需要做相应的补充;二是某些学科内容未能确切、及时反映当代医学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针对性不强,未能与时俱进,需要再次构建;三是有的学科边界不甚清楚,彼此重复,需要调整;四是有的学科内容重点不突出,应当充分展开的未能充分展开,而另一些内容则过于累赘,需要梳理;五是有的学科未能进入学科主体内容,在兜圈子,有点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味道。总之,学科的体系和内容结构,存在对医学现实反映不及时、不全面、重点不突出等不足,需要进行评估和调整。例如,医学伦理学,就存在只关注规范伦理而忽视德性伦理的不足。在当今市民社会和医学干预越来越强势的条件下,规范伦理是很重要的,例如,新技术应用的伦理规范,科研伦理,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伦理审查,伦理委员会的建立,都是重要而且应该加强的。但德性伦理是伦理学的原点和出发地,15世纪、16世纪规范伦理的兴起以来,德性伦理一度被边缘化,但德性伦理并未从生活中消逝,它对人类行为的正确调节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一些国家掀起了一股德性(美德)伦理热,我国一批学者也对此发表了许多文章,这一点我们的教科书没有得到反映。实际上,在医疗实践中,作用比较广泛、时刻惠及病人的,仍是医生的美德。面对一个仍有一线希望的危重病人要不要努力抢救?在发生医患利益冲突时医生如何选择?靠的仍是医生的美德。因此,重视临床实践中的伦理,加大对医学中的一般伦理问题的研究和宣扬,是医学伦理学学科建设不应忽视的重要课题。不是说高新技术伦理不重要,近些年一些生物医学前沿技术,如基因编辑、生命合成、三亲婴儿、人兽混合胚胎等,均涉及人类生命的尊严和人类千秋万代的安危,都是很重要而不能小视的,但这些技术目前大多处于少数人研究中,涉及的面至少在现时比较小,而以往我们的学科对这些方面的关注较多,对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常规伦理关注较少,这些都需要认真加以审视。医学心理学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实验心理学,从生理机制研究心理过程,这是慢工夫,一下子难以拿出一些疾病心理致病的生理机制的确切成果;二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对心理的反映,此事做起来能比较快一点。前者似乎是自然科学,后者可能属于人文医学的范围。医科院校设立医学心理学,主要是为培养医生服务的,是作为优秀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和技能提出的,目前医学心理学教学的不足,是一般心理学的内容多,医学心理学的内容不足和不扎实,而为医生们提供对疾病和健康的心理干预与支持,正是医学心理学教学的主业,是实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重要环节。这一点,近来已为许多临床医生重视,中国抗癌协会等多个组织联合的《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一书的出版,表明临床实践可能走在医学心理学教学的前面。医学心理学还涉及医学与宗教的关系,宗教的作用很大程度是心理效应。王辰院士[5]说:“医学实践中的宗教因素是在医学不能充分把握和解释、预测病情的情况下,患者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依托和祈求。在产生心理效应的基础上,宗教还可能产生由心理引发的行为和生理效应。”宗教与心理学的关系也是值得医学心理学关注的,目前在临终关怀中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医学法学的使命,是维护医生、病人和社会(包括环境)各方的正当权益,促使医疗保健服务在法制轨道上进行。当今医学法学的学科建设,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关注,一是在维护医方和病人以及医患双方与国家、社会权益方面如何维持平衡。就医患双方而言,由于病人处于弱势地位,且医方是为病人服务的,维护病人的正当权益,似应成为医学法学首先要关注的事。有的法学专家向医生进言:“凡是可抢救可不抢救的一律不抢救,凡是可检查可不检查的一律检查。”这种将医方利益置于首位的主张是不可取的;但医方的权益也不能忽视,否则会给医疗保健服务带来伤害,从而损毁整个医疗保健事业。在医患双方与国家、社会的利益关系上,也需要维持合理的平衡,不顾国家经济的可允许度,过多地消耗有限的卫生资源,最终仍是要危及医患双方和社会整体利益的;二是法与伦理的关系问题。时下似乎存在过多地把伦理问题说成法的问题的倾向。当然,医生应当也必须依法行医,但依法行医只是医生行医的最低底线。实际上,大多数医生,是超越法律的要求为病人做了许多善事。如果医生只满足于不作恶,这样必然大大束缚履行医生人道主义的积极性,使他们为了保护自己,许多可做的事而不做了。笔者赞成有的法学教师的看法:如果医生只依法行医,医学就不得了了。关于伦理与法的关系,历史上的法学界有两种主张,一是以牛津大学法学教授哈特为首,主张法与道德分离,法不考虑道德;二是以美国法学家富勒为首,主张法要以道德为基础,法本身就是“内在道德”。笔者以为法是不能脱离道德的。医学法学不应也不能驱除道德,不应将伦理能调节的事变成法的强制,背离伦理的法是恶法。医患沟通学的学科构建,似乎需要更多的关注医患沟通的主旨和目的,对于为何需要沟通、说明沟通对于当代医学意义的份量不够。后人在总结希波克拉底的医学思想时说,药物、手术、语言是医生的三大武器,这种观点至今也未过时。语言是什么,语言就医患沟通。现代医学已逐步认识到,医学应当从以“病”转移到以“人”为中心,从诊断、治疗到康复,都离不开与病人的沟通,实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重要环节也在于医患间的沟通。医患沟通技巧当然需要重视,但如果这门学科只是沟通技巧的汇集,就可能大大降低它的作用和份量。《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关于“沟通”一项,列了9点,每点都讲沟通要解决什么问题,而未强调具体的沟通技能;教育部2016年9月公布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有6处讲沟通,都是结合各种具体环节讲的。当前医患沟通不畅,固然与医生缺乏沟通技能有关,但更多是因为缺乏对病人的同理心和对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致。医患之间的沟通,按其本原来说,似属于医学社会学的组成部分,但鉴于其对当代医学的重要性,独立出来也是应当的,但它的理论性及支撑学科的专门名词术语,显然有些不足。医学社会学的学科构建,从我国发表的有关医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看,触及学科的主体内容不多,大多限于医患关系。以美国科克汉姆[6]的《医学社会学》第10版为例,除医生、病人角色这些内容外,还列出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医学生活化”、“医生的社会文化”、“美国医学的权力结构”、“处于社会变迁中医生”等,这些在中国的医学社会学中少有涉及;从英国出版的《社会学》关于医学社会学列出的内容来看,其中身体社会学、阶层与健康、健康的社会基础、健康与疾病的社会视角、变化世界中的医学与健康等[7],我们更没有研究。医学社会学的主体内容未能到位,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医学哲学在这些学科中起步比较早,但至今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稳定的学术体系,几本医学哲学的读本差别很大。有的依据原则、理论是研究的出发点的办法,将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移植于医学,形成三大块的医学自然辩证法的教科书,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医学哲学成果;以医学方法论、临床思维为重点构建医学哲学,这也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热潮背景下对医学哲学的构建;以医学关切的几个热点,如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医疗危机、职业精神等视点构建医学哲学;以医学实践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疾病与健康、结构与功能、生理与心理、人体与环境、整体与局部、主体与客体等构建医学哲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差异?原因在于对医学哲学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和哲学切入医学的角度存在不同理解。再具体一点说,一是对医学哲学如何切入医学,应抓住哪个关键点不明确,医学哲学的主要内容应当集中在哪几个方面不清楚;二是未能紧密结合当代医学发展的实际,反映当代医学需要从哲学角度回答的问题,对医学哲学在医疗实践中如何落地、何处落地还不太明确。尽管医学哲学学科的建构仍在探索中,但这些成果也是来之不易的,它为医学哲学学科的完美建构作了有益的探索。随着现代医学大踏步前进,提出的哲学问题愈来愈多,因而有的医生提出“好医生一定是哲学家”的观点[8];最近我们了解到国外医学界关于医学真实世界的讨论。在医学面前,存在三个世界:真实性世界、选择性世界、人造物世界,这是尖锐的医学哲学问题。早两年,樊代明院士一口气提出了17个医学哲学问题,发表了多篇讨论医学与科学的文章,提出了医学与科学的关系这样一个很严肃的医学哲学问题。2017年在《医学与哲学》杂志第四次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上他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讲到医学与哲学……我是非常喜欢,当学生的时候,我就觉得医学与哲学关系非常密切”[9],他希望《医学与哲学》杂志多做些工作;韩启德院士多次说,当前医学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从哲学视野加以研究,只局限于技术层面是找不到答案的,并且亲自就慢性病防治、癌症的三早等问题进行了哲学层面的解析,并召集有关方面共同商议。他在《医学与哲学》杂志第四次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言时要求:“从事医学哲学的学者和关心哲学的医护工作者们,应紧密联系现实,更多地转向以医疗实践为基础和医学哲学研究。不能止于理论,满足于写几篇理论性文章,理论研究一定要接地气。哲学理论如果不接地气的话,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出息的。”[10]医学哲学学科的构建,还需要作坚韧的努力。学科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作为知识体系的科目及其分支,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哲学、伦理学、法学,其中每个学科都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另一含义是指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功能单位,是教师、科研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11]。本文讨论的学科建设是就后者而言的,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学科必须符合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纳入医学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对学科内容作认真的审订,为教师们教学提供依据。目前医学高校开设几门人文医学学科,有的通过教科书大致形成了符合医生培养目标且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但也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有的则少有从培养目标出发设定学科教学内容,而是由教师们随兴发挥,不适应医学教育需求。高校的人文医学教学不应当千篇一律,可以而且应当发挥教师们的特长,但教学内容仍是要对准培养人才需要的。医学人文是一个广阔的领域,涉及关爱生命的电影、诗歌、音乐和一些文学作品,都有利于医学生人文情操的培育,但时下中国的医疗实践中一些最基本的医学专业精神受到侵袭和干扰,一些紧迫的人文医学知识和技能亟需补充,所以目前人文医学教学,仍应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将已经纳入医学高校教学内容的几门人文医学课程教好;这些课程在结合医疗实践中如何协同进行,也应在学科建设时探索贴近实际的安排,特别是紧密结合学生实习和规范化培训加以落实,如何收到更好的实效,更需作全盘思考。

4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是学科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包括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队伍的梯队结构,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学科带头人的形成。由于人文医学是交叉性质的学科,从事人文医学教学与研究,一般应具有医学和人文社科方面的两类知识,单一的知识结构可能给教学和科研带来困难,影响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目前队伍的状况是单一较多,两者兼有的较少,这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弥补和充实。一些缺少医学知识的人文教师,发扬懂得哲学、法学等的长处,克服不懂医学的短处,抽出一定的时间参加一些医疗实践活动,如参加临床查房,听听危重病例的会诊和死亡病例讨论,参加一些综合性的医学学术会议,交几个医生朋友,读点医学刊物上的综述性文章,就能大致把握当代医学的脉搏和一些难题难点所在(因为终究不是为病人开处方);年龄结构和梯队结构,在一些人文学科比较齐全的学校,大致已经形成,一些学科设置较少的学校,可能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解决,只有两三个教师,是很难谈得上合理的梯队结构的;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学科主持人或带头人。目前,某些学校这方面的工作发展很快,就是因为有一个热心且有一定水平的带头人,而某些学校教师们不少,学科设置也较全,但多年没有做出显著的成绩,原因就在于缺少一两个学科的带头人。这需要通过引进或者送出培养才能解决。从临床医师中,物色、挖掘和培养若干有志于关心人文医学的人,也是队伍形成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一些国家,专职从事人文医学教学的教师并不多,他们的人文医学教学,大多由有志于人文医学的医生承担,而且他们来做,有着许多天然的优势,并且很受学生的欢迎,效果也比较好。从我国一些学校的实践经验看,这种可能也并非天方夜谭。在人文医学越来越为整个医学界关心的背景下,有志于此事的临床医生也并非凤毛麟角,锦州医科大学的多位临床科室主任,大连医科大学的几位高年资的医师,就担任了一些人文医学课程的教学,只要认准这条路,取得医院领导的支持,同时人文教师又给予帮助,办好此事并非没有可能,我们应为在临床医生中找到一批合作的朋友而努力。

5科研

科研是构建学科、提高学科水平的重要方面。目前在人文医学的科研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并且涌现了一些成果,现在的问题是要在拓宽视野、集结力量、重点攻关、坚持不懈几个方面下工夫,改进这方面的工作局面。所谓拓宽视野,就是研究的目光,不要只限于人文自身方面的课题,要逐渐将重点转向医疗实践中的人文课题。当前医疗实践中有待研究的人文课题,可以说是多如牛毛,如过度医疗、无益医疗、疾病与健康的边界、生理性与病理性的区分、事实与判断、医学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大数据与临床诊断、精准医学的评估、循证医学的评估、靶向治疗的评估等,都是医学界关心的,也是当前人文医学应当出击的重要靶点。如果我们在这方面能够拿出几个成果,就能对医学做出十分有意义的贡献,也能提高人文医学的威信。所谓集结力量,是指对一些重要的课题,需要集结多方面的力量,首先需要有医学专家加入,还要有其他方面的支持,更要有有关部门提供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就人文队伍而言,也需要相互合作。可能有的学者认为这是脱离实际的空想,其实并不尽然,这方面的问题,有关部门、领导已经关注到了,不少权威学者也在呼吁,只要努力,先从有条件的学校开始,选定一两个研究课题,逐渐做起来,星星之火,是可以慢慢燎原。所谓重攻关,就是要经过深思熟虑,选择几个重点课题,先做做看,而不能遍地开花。所谓持续不懈,就是要坚持到底,不能像麻雀那样,这儿跳一下,那儿跳一下,那样是做不出成绩的。目前医学研究中的一个不足,就是没有稳定、持续的研究领域和课题,学者随兴所致,东一下,西一下,所以没有出现有份量的成果。

作者:杜治政 单位:医学与哲学杂志社

[本文系作者根据2016年6月、9月、12月于遵义医学院、锦州医科大学、第二届全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学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广州)三次报告的内容综合整理。]

参考文献

[1]祝世兴.学科建设重在抓好五项内容[EB/OL].(2012-11-01)[2017-03-21].

[2]王晓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EB/OL].(2015-04-12)[2017-03-21].

[3]邱仁宗.理解生命伦理学[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3):297-302.

[4]余涌.卷首语:开创应用伦理学研究的新纪元[M]//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中国应用伦理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7.

[5]王辰.要成良医必修人文[N].健康报,2016-09-18(5).

[7]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齐心,王兵,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37,138,151.

[8]王锡山.为什么说好医生一定是“哲学家”[N].健康报,2014-07-11(6).

[9]樊代明.关注医学发展方向研究医学发展问题:在“医学与人文高峰论坛”暨《医学与哲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J].医学与哲学,2017,38(2A):2.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2

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发展的基础,而医学期刊的发展也会助推学科建设。可以说,医学期刊与学科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目前的现实情况却是,医学临床或科研以及管理人员往往没有认识到甚至不知道医学期刊编辑对学科建设的作用,而医学期刊编辑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发挥或挖掘自己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或角色。作为医学编辑,我们只有更好地理解两者间的互动关系,才会对医学编辑本身应担当的学科角色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1.1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发展和孵化的基石

学科建设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平台,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特色都是通过学科建设层面的提升得以体现。在学科建设评价的诸多指标中,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关键。而医学期刊的可持续、高质量、特色发展不能脱离本学科的发展。首先,学科建设中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医学期刊的特色化和专业化奠定基础,没有强大的学科建设提供支持,期刊的特色将是无源之水,其未来发展也将受到很大限制。其次,学科建设中人才梯队的组建为期刊的发展形成水平较高的作者队伍,学科领域中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代表该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这为期刊提供了优质的内容。医学期刊只有在全面了解其相关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前进,才能寻求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的突破点,提出更多的新策略和新途径。总之,医学期刊发展不能游离于相关学科建设。

1.2医学期刊是学科建设的助推剂

医学期刊多以反映临床诊疗、医学科研成果为主,是刊载学科创新成果和科技信息重要的载体之一,是学科发展的发表者、推广者和推动者,直接影响到学科发展和成果转化,担负着发现和培育医疗科研人才以及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职责。促进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的责任或使命,医学期刊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期刊作为发现、扶持、培养学术新秀的媒介,推动学科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最基本的任务;同时,以期刊为窗口和纽带,加强和扩大同兄弟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可以促进医学学科进一步发展。医学期刊见证和记录着医学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小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在不断的积淀中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理论基础。以笔者所在的《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为例,医学期刊与医院学科的关系可窥一斑。神经免疫学是19世纪中期崛起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横跨免疫学和神经病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尽管当时医学学术期刊众多,但尚无一本较权威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杂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于1994年创刊。《中国神经免疫和神经病学杂志》充分发挥在学科建设中的窗口和桥梁作用,坚持以神经免疫学为办刊特色,紧密配合承办学科发展的需要,将期刊的学术发展方向与医院(学会)的学科发展相呼应,刊登了大量神经免疫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通过检索“知网”1994~2012年发表的典型的神经免疫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多发性硬化的文献共9019篇,其中部级基金项目文献共有493篇。而我刊共刊登相关文献409篇,其中部级基金项目文献共59篇,在30多种同类期刊中均排列第一,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获取神经免疫疾病相关情报信息的重要来源,为我国从事神经免疫学研究的人员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神经免疫学的发展。由此可见,医学期刊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而学科建设也离不开学术期刊这个重要的工具和平台。

2医学期刊编辑的学科角色演绎

医学期刊与医院学科建设紧密结合,除医院学科建设的相关人员认可和支持专职编辑的工作外,编辑在二者的互动共进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医学编辑应该将自己视为学科建设的一部分,提高学科意识,切实融入学科建设的浪潮当中。这就要求医学期刊编辑除做好传统编辑角色和具备编辑的基本素养外,还需要注重适当参与临床实践和科研活动等,多角度提升自己的学科素质。编辑学者化是大势所趋,在学者化的基础上实现更高一层的职业化。如此,医学期刊的编辑才能站在研究前沿,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才可能辨别出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使刊物成为反映高水准学科研究成果的园地,才能真正融入专业研究领域,进而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科发育和成熟。

2.1参与学科临床活动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参与临床实践活动,对日新月异的临床知识没有基本的认知,即使在高学历人才纷纷加入到医学编辑行列的今天,也很难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医院的大环境为医学期刊编辑参与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编辑人员在时间安排上相对灵活,在不影响正常编辑工作的同时,可以参与临床相关病房的查房活动和病例讨论会,这样能巩固所学的医学知识和更新知识库,同时锻炼了临床思维,及时了解到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关键问题。《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和《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值得借鉴。该期刊编辑们结合自己分管的学科,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情况下,定点与科室联系,参加医生查房及门诊诊疗等临床实践活动,及时把握学科的新进展,发现新的报道课题,积极从事组稿活动,发现优秀的作者和审稿人,邀请他们对其专业中疑难临床问题作综述,或展望,或制定标准,极大提高了期刊的学术质量。

2.2参与学科科研

编辑亲身参与学科科研工作是全面而及时地跟踪学术前沿的最直接的途径。目前国内外许多科技期刊编辑多具有特定学科的专业背景和较高的学历水平,一些科技期刊的编辑仍从事科研工作,从而具有较强的学术判断力和洞察力,不断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依托医院的医学期刊,具有与医院科研平台紧密结合的优势,医院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均为医院编辑参与科研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较多可从事科研活动的优势资源。编辑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积极参加相关学科课题申请或科研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掌握更多本领域的学术前沿信息,培养编辑对学科热点敏锐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否则,很容易陷入“见玉不识玉”,守着聚宝盆却不能为我所用的尴尬境地。作为医学期刊专业编辑,可从事的科研活动途径和方向非常广泛,例如参与编辑类科研项目、相关学科的科研项目等的申请和实施。医学编辑在充分了解相关学科专家研究优势的基础上,也可以为学科研究项目牵线搭桥。因此,医学编辑可以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多尝试,锻炼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素质。

2.3参与或组织学科学术活动

密切关注国内外本专业的学术会议是医学期刊编辑掌握学科研究动态和热点的重要渠道。编辑应该根据自身工作需要,有选择地参与重要的学术活动。首先,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不仅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发展动态,而且有机会和相关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促进感情,进而有利于进行组稿和约稿工作。其次,医学编辑在长期的编审工作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本学科理论知识、科研设计知识、统计学知识以及编辑经验等,也可以受邀到其学科举办相关知识讲座,这不仅可以加强学术期刊与一线学科的联系,也可以为学科建设中的学术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编辑参与学术活动时应注意要广结善缘,充分与本学科专家学者交流,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另外,目前我国许多医学期刊是由学术团体或协会为主办或协办单位,期刊可利用协会或学术团体的资源优势和人员优势共同开展学术会议,不少知名学术期刊甚至亲自策划组织此类的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该学科的知名专家,对当前的学科前沿问题进行讨论,这不仅可以为医学期刊打造品牌,同时也可以推动该学科的互动交流。通过开展学科交流与碰撞,也为医学期刊的编辑提供大量优质的稿源。

3结语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3

在UCLA,授课教师要求至少提前1周就把上课的课件及相关资料上传至电脑系统里。UCLA医学院有一套先进的网上管理系统(Angel),所有的PBL教案、大课讲义、通知安排、学生作业等都是通过An-gel系统操作,并有专门的教学助手协助完成。所有学生在上课以前都能在Angel系统预览到ppt进行预习,针对不明白的地方主动查找资料。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美国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提出大量有创新性的问题,这是和国内的最大不同点。笔者见过最精彩的一堂关于血脂代谢紊乱的课,由PeterEdwards教授讲述,期间不断有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课,连续提了20多个高质量问题。相比之下,国内通常大多数情况学生都是被动式的接受知识,未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难以提出原创性的问题。

2每周进行多次回顾强化记忆

DavidGeffen医学院课程的设置,每周星期一和星期五会各有一次PBL课程,周一让学生学习一个临床案例,根据案例提出本周学习内容(Learningis-sue),然后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整理分析、得到结论。到了周五PBL课再进行小组讨论,明确答案。周五还会进行一次本周复习(Review),通常是Blockchair把本周讲的内容再串讲一遍,结合本周PBL案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Block3的消化系统为例,就由BlockchairDr.PreglerWayne对消化系统的生理和代谢过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复习,获得学生的好评。

3周末通过学生自测巩固记忆

每周UCLA都给学生安排了一套自测试题(Self-assessment),由学生在Angel系统自行完成,大概有20道题,均为美国执业医师考试(USMLE)的模拟题,通过自测,帮助学生发现本周学习中尚未掌握的知识点,差缺补漏。下周星期一早上Blockchair会对自测题目进行讲评,以做到让学生真正弄懂、真正掌握。国内高校普遍尚未建立起类似的自测系统,学生大多是到了期末考试以前才一次性背诵全部知识点,考试后容易发生大面积遗忘。

4通过每个Block后期的多系统回顾深化记忆

以UCLABlock9为例,Block9包括了心脏、肺、肾脏3个系统,总共授课时间为8周,其中心脏系统讲授时间为3周,肺、肾各2周。最后1周是多系统融会贯通(MeltdownofCardio-Pulmonary-RenalSys-tems),由Block9chairJasonNapolitano把3个系统的重点内容再串讲一遍,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再进行详细解释。通过这一个星期的消化、整理,学生们能及时发现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及时进行补救。学生能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待自己所学的知识,把各个系统的知识更好地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微观的角度看,对细枝末节的知识点更深入地领会和记忆,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从上可以看到,UCLA在PBL教学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其并未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事实上在LuAnnWilkerson教授的推动下,UCLA实施PBL教学改革20余年来,已经大幅删减理论课时的时间达50%以上,留出了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学。并且融合了病例讨论、病理阅片分析、标准化病人病史采集、模拟人技能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全方位地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生。不过,至今传统的理论大课讲授的时间还是要略多于PBL课程的课时。对内科学教学中大量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点,UCLA实施的是多阶段反复强化记忆的策略,不断地给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的知识,有效地弥补了PBL法的不足。在此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并未过分依赖于学生的自觉性。

5结语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4

 一名检验仪器学教师很难精通各类仪器设备,一名任课教师声情并茂讲授全部检验仪器学课程完成教学任务难度不小,笔者所在教研室将授课任务按照各位老师的兴趣和特长,将检验仪器学授课任务分配给多名教师,因为是任课教师擅长的,喜欢的授课内容,自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比较喜欢酶标仪和分光光度计等涉及到光谱分析的仪器设备,因为笔者在读博士期间就负责购买和管理相关一起设备,小到Thermol公司的nanodrop,大到PE和BMG公司的高端酶标仪,笔者在科研和教学中都有涉猎,对于酶标仪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尤有心得体会,因此不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讲授时都得心应手,相信其他教师也对此深有体会。这样科学的分配教学任务必将较为长久的保持教师的授课热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检验仪器学课程授课内容的选择

检验仪器学课程授课内容应该结合临床实际,学以致用。比如酶标仪部分教学中笔者经常会选取新生儿筛查中常用的苯丙酮尿症中苯丙酮酸的检测实例,知识点主要是酶标仪中相对荧光强度这一模块部分的应用。该知识点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中就有所涉及,但重点部分与检验仪器学不同,在有了生物化学检验知识的铺垫后,学生不仅掌握了酶标仪的使用,也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在今后去妇幼保健站等有该项检测项目的单位时,学生就会更加有意识地学习了解该部分内容。此外检验仪器学应增加实验课内容,本科院校实验室的综合实验室平台中仪器设备丰富,应选取设备比较闲置期,让负责管理和使用该仪器设备的人员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操作。本科生也应积极主动的参加科研活动,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相关仪器的原理和使用。另外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定期更换某些大型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一般来讲仍然可以正常使用,放到仓库实在可惜,可将这些仪器设备整合到教学中,服务于教学。还有就是很多公司开展和相关高校合作项目,可提供仪器设备供学校使用,比如安捷伦公司的“春晖计划”,一来宣传了自己,二来解决了某些高校高端仪器紧缺这个棘手问题,达到了共赢甚至多赢的效果。学生也应充分利用课间生产实习时了解各种仪器设备的原理和使用。另外对于部分本单位不具有的仪器设备,或者一些高端仪器不可能开放实验室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任课教师应在网上下载一些视频资料供学生参考,也可以光顾其它兄弟院校的精品课程网站进行学习。最近多所国内外重点大学逐渐建立和完善了开放课程和慕课等教学资源,还有很多仪器公司都开展了网上教学服务,甚至是某些检验仪器的仿真实验室。有兴趣的教师和同学可以利用互联网途径学习相关知识,这样必将对检验仪器学知识掌握的提高大有裨益。

3检验仪器学期末考核形式的探索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5

由于小学生都具有不少生活经验,认识不少事物,这些生活经验大多对科学课的学习起到正迁移的作用。但有些会干扰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受生活经验的干扰,看到泡沫、木头浮在水面,石头、铁块沉入水中,就得出“轻的物体浮,重的物体沉”的简单结论,但当教师列举100克的石头和500克的木头哪个浮时,学生又马上意识到此结论错了,不知所措。也就是不能将体积和重量二个因素结合起来分析问题,再得出结论。即体积相同,重量轻的容易浮;重量相同,体积大的容易浮。

二、克服负迁移对学习科学知识的干扰的方法

1.讲清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不清楚,必然造成探究过程中的失误,所以有时要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如在教学《声音的变化》一课时,教材中安排了两个活动:“观察比较声音的强弱变化”和“观察比较声音的高低变化”。在第二个活动的观察中,学生的观察结果往往是“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大;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小”。究其原因,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干扰,在生活中只感觉到声音有大有小,不知道声音还有高有低。教材中没有对“音强”、“音弱”和“音高”、“音低”进行解释,所以会造成此错误。要解决此问题,教学中很有必要对“音强”、“音弱”;“音高”、“音低”的概念补讲清楚,并且多举实际例子给予区别,如防空警报的声音很大,全城人都能听到,人们的讲话声相比之下就小得多,这是声音的大小。而音乐课中的声调“1、2、3、4、5、6、7”的音调越来越高,它们与音的大小无关。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和“物体振动的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的科学知识。

2.让学生亲自探究

如《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一课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掌握“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科学概念。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猜想都是“下沉的物体没受到水的浮力”,到底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不能把此结论硬塞给学生,而是要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想办法研究,让各小组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法验证。当然,不一定每个小组都能想出实验验证的方法,但是必须让每个小组会实验、会探究。对想不出实验方法的小组,可提示看书自学的方法,让其掌握实验方法。但有一点,就是让全班学生都动手,参与实验,参与观察,最后交流得出一致无异议的结论:“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3.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

对比,最能区别容易混淆的知识。采用对比的方法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要区别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异同,分别画出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图进行对比,区别两图中三球位置的不同,加上形成原理的说明,学生对日食和月食成因的掌握必牢。如教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课时,可以设计一张表格,对岩石的颜色、构造、岩粒大小、光滑程度、软硬及与盐酸的反应情况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就容易把握各种岩石的基本特征,从而达到在辨别各种岩石时不出差错的目的。

4.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6

五年制医学实习生在临床实习中胸怀爱心,爱护患儿,对患儿有同情心,实习态度好,尊敬老师,积极重视查房,病史书写能力和逻辑思维比较好,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水平比较好,从整体上受到患儿、带教老师以及实习医院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但五年制医学实习生吃苦耐劳精神,互相协作精神尚待提高,应注意多同患儿沟通,主动关心患儿,多实践,提高基本操作能力。看出广大教师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师德好,认真贯彻教学大纲精神,语言表达合理清晰,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服务态度好,主动关心患者,与患者沟通好,但应该更多积极开展新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英语,争取在教学工作方面更大的突破。

作为一个合格的儿科医学生,必须具备爱医学、爱人类[1]、吃苦耐劳、勤奋工作、为患者保守秘密、不断学习、开拓进取、不断探索、研究、提高。临床工作中发扬更多的吃苦耐劳精神,互相协作精神,并注意多同患儿沟通,主动关心患儿,对患儿耐心、细心、爱心。多实践,提高基本操作能力。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较宽阔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这是对现代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儿科医学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必须不断完善、充实和发展儿科医学教育事业,以适应全社会儿童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我们必须加强医学理念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儿科医学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刻苦敬业,关爱生命,救死扶伤,既要有精湛的医术,又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树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积极参加研究生深造,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教育,是大学毕业后,接受规范化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进行的知识更新教育,是一种知识技能补充,增新、拓宽、提高的追加教育、终身教育,必须掌握儿科的急救知识及专科常见病的诊治技术,加强临床技能培训,完成结合临床工作的科研论文。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关键时期[2],临床带老教师应引导医学生掌握好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注重医学生儿科临床实践基本技能的培养,理论与临床结合能力。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语言交流的对象主要是患者父母及家属,需要家长配合教学,而行体格检查时又需取得患儿的合作,因此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3,4]。

对婴幼儿一定要倍加爱护,防止跌倒、烫伤等。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一定要多加观察,除了认真查房以外,经常巡视病房,同患儿家长多交流,掌握患儿的病情。对患儿要有同情心,爱护患儿[5],尊重患儿的隐私,更多的进行临床病例的实习,实习操作动作要轻柔。改进教学方法,教师结合患儿更多的床旁讲解示范、鉴别诊断,增加讨论和实际动手的机会,同时医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把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打破老师只是讲,学生只是听的医学教育僵化模式,体现医学教育的灵活性、基础性、复合性、重要性。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7

1.1研究对象

武汉大学医学院2009级、2010级、201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教改实验班149名学生。

1.2教学实践

整合课程学时数为108学时,其中理论课76学时,实验课及小组讨论(包括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32学时。课程内容的安排以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为主线,遵循“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的原则,分别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的正常生理功能及相关疾病,并通过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强化所学知识。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建立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整体知识框架、以利于学生系统、整合学习神经科学相关知识,并通过病案导入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整合课程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与临床教师担任授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和课件共享,促进教师之间进行授课内容的沟通和整合。除理论授课外,整合课程加强了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临床病案小组讨论以及临床见习。病案讨论在每个阶段课程结束后进行,以小班(20-24人)为单位开展,以小组报告和讨论问题的形式进行。病案讨论时,学生应用本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病例,最后由教师总结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临床见习安排在课程最后阶段,以利于学生对临床病例的综合分析与理解。

1.3教学效果评估

针对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整合学习方式设计学生问卷调查表,以了解学生对整合课程的评价。调查问卷中设置“赞同”、“中立”、“不赞同”3个不同程度的选项。

2研究结果

对于课程内容的整合,大多数学生持肯定态度。80%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前后内容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对于授课过程中内容整合的评价,78%的学生认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同学科授课老师了解彼此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重复少,在教学内容上具有连贯性。但是,也有8%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以及授课过程中内容的整合和连贯性不佳,主要反映在难以理解行为医学与基础医学的联系。神经科学将多门传统的基础和临床学科整合,78%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加强了基础和临床的联系,有利于理解和系统掌握神经科学知识,86%的学生认为课程中的神经生理、解剖等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及病案讨论等密切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课程有效地整合了各门学科,避免了各学科间的内容重复;内容设置强化了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学习。对于整合课程学习方式的满意度,80%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提供了完善而系统的医学知识框架,82%-85%的学生认为这种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学习方式,既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另外,90%的学生认为这种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从基础到临床的学习方式,可提高学生对临床病案的分析能力。由此表明神经科学将基础与临床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以及运用神经科学相关知识。

3讨论

3.1课程系统、有效地整合了多门学科,内容设置合理

由于整合课程涉及多门传统学科,各学科教师均参与讨论和制定教学大纲,明确各部分的授课内容,并通过课件共享,最大程度地避免授课内容重复。此外,基础医学教师授课时也注重加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普遍认为教学过程中各学科老师间的重复内容少,并且神经生理、解剖等基础知识与临床理论与病案等密切相关,表明学生认识到基础医学知识的重要性,并能在临床病例中强化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认为基础医学难懂、基础理论脱离临床实践的现象。整合课程首次融合了精神病学、医学行为学内容,使学生对神经科学领域有了新的认识。调查结果中也显示80%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具备连贯性,表明课程有效地整合了多门学科。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少部分(8%)学生不认同课程设置的连贯性及不同学科教师授课过程中内容的连贯性。这也表明各学科的授课教师应积极拓展知识结构,尤其是对精神病学相关理论及行为医学的学习,并注重授课过程中的整合,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3.2课程整合基础与临床医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学习能力

整合课程的目的不仅是简单的学科内容整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系统、整合学习的能力。整合课程首先讲授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辅以生理功能,然后讲授相关疾病,最后通过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巩固所学知识。这种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从基础到临床、从具体的神经结构变化到抽象的精神行为改变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和认识神经系统各部分的生理功能和相关疾病,既巩固了基础医学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临床疾病的认识和理解。病案讨论让学生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临床见习让学生面对面接触患者,使学生对疾病有更直观的认识,当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真实的临床诊疗服务紧密结合后,学生就会产生“学有所用”的感受,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整合学习的能力。

4结语

医学科学论文范文8

1.1研究价值被广泛认同

一个学科独立存在,首先要具备独立的学术与社会文化价值。中医文化研究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微观方面看,有利于中医学的学术繁荣。中医学兼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属性于一身,但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大多属于自然科学研究,对于中医学的文化研究则起步晚、成果少、影响力不大。中医文化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中医研究的偏差,弥补现代中医研究的不足。从中观方面看,有利于总结中医学发展规律,为中医学发展提供动力。通过对中医文化内涵及发展规律的揭示,来传承传播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保存与发展中医学原创思维,为中医学术发展提供方向引领与动力源泉。从宏观方面看,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凝聚了古圣先贤和儒、道、佛文化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大力发展中医文化事业,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

1.2学科内涵认识趋近

学科内涵是一个学科明确研究对象,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中医文化学是研究中医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关于中医文化的界定非常关键。由于对文化本身认识的多元性,给中医文化的界定带来了复杂性。目前的代表性观点有:“所谓中医文化,不是或主要不是指中医作为科学技术本身,而是指这种科学技术特有的社会形式、文化氛围,也即中医学发展同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以及中医学中所体现的特有的文化特征”。这是从中医文化与中医科学技术区别角度来界定的。另外一种是广义文化上的界定,即“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还有一种是从文化的具体层面来界定,如“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几种界定尽管角度不同,但对于中医文化的研究对象却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医文化以中医学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及中医学自身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与器物文化。

1.3学术研究成果向综合集成

中医文化研究热首先是由传统文化热推动的,中医文化研究早期成果集中在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易学及儒学、道学、佛学的关系上。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关系,如刘长林的《内经的哲学与中医学的方法》;关于易医关系,如杨力的《周易与中医学》、张其成的《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医》;关于中西医文化比较,如何裕民的《差异•困惑与思考———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祝世讷的《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交融》;关于中医与儒学、中医与道学、中医与佛学方面的研究专著,如薛公忱主编的《儒道佛与中医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历史研究不可或缺。中医学史早已经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独立学科,从中医学术史过渡到中医文化史是中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也是中医文化学独立的一个重要基础。马伯英的《中国医学文化史》是中医文化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中医哲学作为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医哲学史研究自然也成为中医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点内容。程雅君的《中医哲学史》计划四卷本,目前已经出版二卷,是中医哲学史研究的扛鼎之作。另外,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组织编写的《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从中医文化源流、中西医文化比较、中医文化复兴三个方面对中医文化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随着中医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医文化教育在高等中医院校中广泛开展,编写教材、构建中医文化与中医哲学知识体系成为中医文化教育工作者的另一项工作任务。《中医药文化基础》《中医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中医文化导读》等教材不断创新,有的列入国家规划教材,有的成为省市精品教材。从分化走向综合,是学术研究与学科发展的规律,也是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4学科队伍不断壮大

中医文化研究最初是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一是哲学工作者,从中国哲学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对于中医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医学思维方式特征,或从科学技术哲学视角探讨中医学方法论及其发展规律;二是中医医史文献专家,医古文、中医史学是这一群体的先觉者,还有一些中医文献学专业工作者也加入到中医文化研究队伍中来,目前许多研究机构的中医文化学科带头人同时也是中医医史文献专家。随着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满足中医文化教育、宣传与传播的需要,一些中医药管理工作者、中医临床专家、中医基础理论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外国语教师也介入到中医文化研究与教学中来;同时越来越多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如哲学、语言学、传播学、教育学的研究生也开始关注中医文化,甚至将中医文化作为自己的学位论文。

1.5学科建制基本成形

随着中医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医文化研究机构也开始先后成立。南京中医药大学1994年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医文化研究中心。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了中医文化研究中心,2014年该中心更名为独立建制的国学院、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随后山东省、上海市、福建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等省市也先后成立了中医文化研究与传播机构,其中有些研究机构已发展成为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的机构成为学校2011年协同创新中心,还有的中医文化研究团队成为校级或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99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正式成立,从此中医药文化研究有了自己独立的学术团体。2007年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联合中国哲学史及中医基础理论学者,积极开展中医哲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专业学术期刊是学科成长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医古文知识》《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中医学术期刊相应开设“中医文化”专栏,《中医杂志》的“学术探讨”栏目也积极发表中医文化研究成果。

1999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这是目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中唯一的社会科学版学报。2006年原《医古文知识》更名为《中医药文化》并正式创刊,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专门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学术期刊。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多项中医文化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甚至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重大招标项目,有的还立项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标志着中医文化研究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此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二五”学科规划中将中医文化学作为了重点建设学科,包括安徽省、南京市、山东省、上海市、北京市等地多家研究机构入选。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将中医文化学列入重点建设学科,标志着中医文化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具有了合法性。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招生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招生点,专门培养中医文化研究高级人才。

2中医文化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医文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已初步成型,但由于学科发展时间短,还存在学科界限模糊、研究内容过于分散、研究队伍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

2.1学科界限模糊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中医文化学与中医史、医古文、中医文献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一些内容的交叉渗透难以避免。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医文化学必须进一步明确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否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多个学科去“争抢”研究,导致中医文化学科被淡化,甚至学科独立存在的必要性遭受质疑。因此,在保持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前提下,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重点,划定自己的学科界限非常必要。

2.2研究内容过于分散

在中医文化研究的早期阶段,研究内容分散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独立建制的学科,则需要将研究视野集中到解决中医文化学科核心问题与关键问题上来。另外,中医文化研究还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现有研究虽不乏精品,但低水平的所谓‘研究’却也占据了相当比例。这种研究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中医文化研究的整体水准,使其整体研究状况与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之间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中医文化研究重点应从过去“回溯性”研究,转向到解决中医发展的现实问题中来。

2.3研究队伍有待提高

由于中医文化研究者来自众多学科领域,受学科视野限制,学者们往往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运用自己的学科方法开展研究,而缺乏文化整体视野的观照。目前中医文化研究主体,一是中医药学者,一是文史哲学者。中医药学者研究中医文化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部分研究者由于缺乏人文理论素养,不熟悉文化研究方法,导致研究成果容易滞留在医学层面,而未能够深入到中医文化内核。而一些文史哲工作者长于文化研究方法,但缺少必要的中医学知识储备,研究成果容易滞留在文化表层,未能切入中医内部。两个研究主体由于处在不同学科领域,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与理解,所以培养一批热爱中医文化事业、具备深厚中医文化功底的中医文化专职研究队伍刻不容缓。

2.4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

中医文化研究时间不长,在没有统一的理论范式引导下,对中医文化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并没有取得统一认识,许多问题尚处于见仁见智的阶段。《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提出,要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并将其提高到与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并列并重地位。中医文化的作用在于引导,但由于学术内涵研究不足、实践研究不够,其在引领中医教育、医疗、科研、保健、产业与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尽理想。

3加强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建议

3.1加强学科内涵研究,厘清中医文化学科与其他学科关系合理界定中医文化学科内涵是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尽管目前对中医文化学科内涵的认识趋同,但如何从中医文化本质、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分层界定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文化学科内涵界定既不能广泛无边,否则难以体现中医文化特色;也不可过于狭窄,否则难以起到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作用。界定中医文化内涵,除了需要处理好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系外,还需要处理好中医文化学科与其他中医药学科的关系,厘清中医文化与中医文献、中医史、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的界限,在保持为其他学科提供文化背景、思想源泉与发展动力的前提下,保持和维护学科自身的特色与独立性。

3.2聚焦重大需求,解决中医文化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医文化研究涉及面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本学科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同时还需要解决中医药传承传播领域重大实践问题。在中医文化学科理论问题研究中,除了合理界定中医文化学科内涵外,还需要解决中医科学性、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医学思维方式等重大理论问题。中医文化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着力点应放在中医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上。

3.3加强中医文化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中医文化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