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生态经营策略讨论

人工林生态经营策略讨论

桉树(Eucalyptusspp)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树属树种的总称,共有945个种,天然分布于大洋洲岛屿。桉树作为一种速生丰产、轮伐期短、木材用途广、制浆造纸工业特性好的树种,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优良造林树种,也是全球发展迅速的树种。但是,随着桉树人工林的迅速发展,大面积桉树纯林引起了人们的种种担忧,由此引发了对桉树生态问题的激烈争论,导致一些地区以“桉树有害论”,禁止桉树造林。从华南、闽南地区桉树的造林实践看,桉树的生态问题并不在于桉树树种本身,主要是由于不科学的耕作措施造成的。因此,总结桉树重点种植区的成功发展经验,探索桉树人工林生态经营方式,对于科学培育桉树速丰林以及维护区域生态环境有现实意义。

1.闽南桉树人工林存在的问题

桉树已成为华南各省区闽南地区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为短周期工业用材林、速生丰产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南地区,桉树人工林发展推动了国内木材加工产业和纸浆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迅速增加我国森林资源和保护天然林以及短期内迅速增加森林覆盖率等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4-7]。根据福建省速丰办统计数据,截止2009年8月,福建省桉树造林总面积348.9万亩,目前已超400万亩,漳州是桉树的主产区,面积占全省桉树人工林的一半以上,如今已成为群众性的造林树种。但从生态经济的角度看,仍存在以下问题:

1.1林分结构单一,纯林多,混交林少由于桉树生长快,能与之混交的短周期树种不多,因此营造桉树混交林一般要实施长周期经营,这严重制约了经营者的投资意向,加上混交林的营林措施、采伐技术相对较复杂,因此,业主不大愿意营造混交林,桉树纯林仍占相当比重,甚至是同一个品系如DH32-26、DH32-29、U6、广9、巨桉无性系等集中连片,潜伏着生态危机,给桉树产业的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1.2培育目标单一,中小径材多,大径材少上世纪90年代初刚引种时,主要是学习广东的经验,以生产木片出口作为桉树的培育目标。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木材旋切技术的突破,桉树的木材主要为人造纤维板用材,加上桉树的生长速度比其它树种快、生长量大、木材销路好、价格高、资金周转快。因此,各经营单位都将目光放在短周期内能够获得高额经济回报上,几乎清一色的以短轮伐期、中小径材为经营主旨。而大径级桉木(胸径30cm以上)较为缺乏,虽然价位较高,但经营周期大约要12~15年,对于大多数经营者来说,投资回收慢,而且由于经营技术要求高、采伐管理不便以及销路不够稳定等因素,因此,主动培育大径材的相对较少。

1.3前期投入多,后期管理少以及高投入高产出为主要经营目的,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桉树人工林的经营投入大多注重造林当年,而3a生以后的施肥、间伐、抚育管理等后期管理普遍没有得到重视,结果后期长势退化,抗性差而发生生态负面影响。再者,防治白蚂蚁和施肥是桉树造林成效显著与否的两大必备技术措施,目前还没有更好的生态性技术可以替代者两个措施,但一些经营者为了达到高成活率、速生快长,而大剂量用药和大量施肥,不仅造成了浪费,而且桉树的耐药性、耐肥性增强,同时早期的快速生长反而加剧了风害和寒害,更有可能由于雨水冲刷,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

1.4可供造林的速生抗性强的无性系少,潜伏生态危机长期以来,闽南山地的桉树造林无性系主要是尾巨桉DH3229、广9以及巨桉系列优良无性系,这些无性系虽然速生、产量高,但抗风性或耐寒性不足,每年均有一定面积的桉树林遭受台风危害,有些年头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如2010年冬,受连续低温霜冻天气的影响,闽南桉树不同程度上受冻,受冻面积达17.5万亩,其中海拔500m以上的受冻面积达12.7万亩,占受冻面积的72.72%。此外,长期种植这些无性系,也发生了少面积的病虫危害,这些都潜伏着严重的生态危机。

2.桉树人工林生态经营对策

近几年来,漳州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营林技术创新,倡导培育桉树大径材和营造桉树混交林,提高现有桉树林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同时加强生态系统管理和木材利用开发,提出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与经济效益型兼备的桉树产业,根据生产实践探索出桉树人工林生态经营对策。

2.1发挥规划调控作用,强力推行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尽管人们对桉树有不同的看法,尽管桉树人工林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桉树对于缓解木材供应紧张局面,并进而有效地保护天然林,目前还没有其它树种能与之比拟,其在热带林业中的地位仍是不可替代的。在我国水热条件较好的南方,发展桉树人工林,林业部门的态度是不容置疑的,置疑的应该是如何发展桉树人工林。因此,林业部门应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应用规划审批等行政手段,限制不合理的经营行为,推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一是搞好桉树速丰林的总体规划。严禁将天然林地、水源涵养林地、陡坡水土易流失地等作为桉树造林地,桉树林地不要过分集中,面积500亩以上的桉树林地周边要保留一定的天然或次生林,以便形成不同森林群落的镶嵌结构。二是搞好施工作业设计。凡是纳入桉树造林的林地,其施工作业设计应该前移,在采伐前就要考虑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水土流失,如保留山顶的原生植被带,山脚、农田边保留水土滞留带,悬崖峭壁、水沟旁的天然阔叶树不要采伐等。如果仍采用传统做法,在全部采伐后进行施工作业设计,许多重要小生境都将破坏,而且无法恢复。三是搞好整地、防治白蚂蚁、施肥、抚育等工序的质量监督。尤其是可能给环境造成破坏的一些耕作方式,必须坚决制止,对拒不改进的业主和施工单位要给予环保警告,列入重点监控单位,在采伐审批等方面给予严格把关,直至不再审批新的采伐计划。通过对桉树造林营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桉树人工林可能给环境造成的潜在不良影响。

2.2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调动经营者自觉实行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和经济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桉树造林经营中,强调维护生态效益,经营者的收益就要让步;追求经济的高回报,生态效益就要受损。为了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统一,政府在财政、税收、采伐管理政策等方面的调节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一是将桉树大径材培育作为国家大径材项目的重点,并积极争取将大径材项目列入省级财政专项扶持的项目,对培育桉树大径材给予资金扶持。二是对于桉树间伐材给予税费减免,鼓励采取间伐、择伐等非皆伐的方式采伐,适当延长经营周期。三是要放松桉树人工林间伐、择伐条件,保证经营者的经营主动权。四是建立省级桉树人工林生态经经济模式示范片,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其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推动桉树的科学经营。#p#分页标题#e#

2.3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推进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全面推进桉树人工林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科技上的突破、管理上的创新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是注重桉树的遗传改良和杂交育种,培育具有耐贫瘠、速生、抗性强(抗风、抗寒、抗病虫害)的生态友好型新品种和优良无性系,在源头上为生态经营把好关。二是及时总结桉树与其它树种的混交技术,继续开展桉树与乡土树种混交、林下套种绿肥等试验研究,并将已有的实用技术与最新科技成果进行技术合成,组装配套成桉树人工林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系列栽培技术措施,并加以大力推广应用。三是发挥“三边”优势,创新优质大径材培育模式。根据桉树属喜光的强阳性的特点,利用“林班边缘、林区公路边缘、林道边缘”等林地“三边”优势培育优质大径材,很好地解决了大径材培育周期长、风险较大、林农培育大径材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林地利用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和森林资源结构的优化,最终实现林地经济的最大化。四是保留采伐剩余物和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维持桉树人工林养分平衡。桉树要做到可持续经营,首先必须做到养分的移走和归还保持平衡,土壤养分主要是通过运走林产品、林地凋落物、林下植被和水土流失等形式被带走。因此,为恢复林地土壤肥力,应保留采伐剩余物,把其归还给林地,有目的地经营管理林下植被。同时在桉树造林中,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的养分供给能力以及桉树对养分的需求水平,来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包括微量元素的加入量。测土配方施肥是解决桉树营养元素平衡的重要途径,是避免养分浪费、降低施肥成本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桉树健康生长的重要前提。总之,只有重视科技,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才能保证桉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