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后总结范例

培训课后总结

培训课后总结范文1

一、常思

听课后,要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突出的优缺点,提出急需改正的毛病,分析课堂教学现象发生的原因与根源,给出相关的几个建议,帮助老师尽快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因为被听课教师不可能把教研员的建议全部记住,也不可能马上改掉所有的毛病。有时,教师在改了这个突出的教学毛病时,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所以,在教学中进行修正的同时要及时引导,思考自己的教学和成长,规划下一步成长目标。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怎样改进?改进的方法?如何为进步提速?教师努力思考的过程、设计的过程、准备的过程就自然成了提高的过程、成长的过程。这种思考就是很好的教学反思,只有通过这样的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到对于某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对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反思中,加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慢慢形成。

二、常促

就是常督促。对教师教学和学习进行提醒、监督和管理,使教师更好地成长。听课前和听课后的交流对教师来说都是督促。听课前要提前通知讲课教师,要精心准备,包括制作PPT、设计学生活动、精选练习题等。这个准备的过程就是对教师督促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鞭策的过程。有一位特岗老师参加市级课堂教学大赛评比的初选活动,她对课堂出现的意外情况处理得非常恰当,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打破了课堂上教师所处的尴尬局面。课后对她点评时,我及时抓住这个契机,鼓励她把这节课的意外事件好好思考一下,把这个案例详细叙述下来,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个非常鲜活的教学案例。每次听课后,我都会要求老师标记好听课时间,讲课的课题,给教师留任务,如:教学日记、描述──解释自己的教学活动──分析教学事件、征求同事及学生意见和建议等,这样逐渐积累,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记录他们的点滴进步。如:对教学设计的修改,撰写课后教学反思或课堂随笔,对课堂上表现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鼓励他们用恰当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明确的认识后,督促他们尽快完成文字总结任务后上交,我及时阅读并写出体会和评语。

三、常夸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教练和拉拉队。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也是教研员的一个职责。多表扬,勤鼓励。平时对教师的指导尽量做到表扬说感受,批评说建议。能让老师首先从心理上接受教研员对他们的评价,心甘情愿地采纳教研员提出的相关建议,把新的做法及时反馈给我们。每次发现教师某个方面的进步,要及时表扬他们对教学过程的积极投入、努力与策略的选择、专注和坚持。鼓励教师通过多种策略和方法审视、分析自身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活动,明确告诉他们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相信他们很快会成熟起来,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表扬与鼓励中,会自愿从多个方面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师自主性的专业发展。

四、常引

教研员的引领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将好的专业书籍介绍给他们,激励教师学习相关的内容,怎样去改正自己的不足,补齐短板,使大家共同成长。我用思维导图软件做了一个梳理课文的思维导图,发给老师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应用,让他们感受使用思维导图教学的成功体验;有时把我对教材归纳的思维导图手绘在纸上,用手机照相后发给教师,引导他们学习思维导图软件的操作方法,使他们逐渐学会用软件自己制作思维导图。总之,只有不断跟进,才能使教师真正在各方面有所提高,逐步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真正使新课程改变教师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吴春明,范学.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周期性开展教师培训工作[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4).

培训课后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中职妇产科;实训教学;有效途径

一、实训教学的课前准备

实训课的课前准备在实训教学中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只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保证实训课顺利有效的进行。因此,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最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第一,是教师课前准备,教师不仅仅是要进行简单的课前备课,而是要在每一次实训课上课之前,认真查找阅读钻研相关的教材资料,结合相关临床实践和进展为同学们进行讲解[1]。当然教师也要定期进行临床进修学习,以便于了解最新的临床动态以及相关妇产科仪器的设备,然后通过完美的教学设计,结合学生们自身认知的特点将其引入教学中去,来启发和诱导学生们动手练习的能力。第二,是学生的课前准备,首先学生对医学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战胜自身内心的恐惧,站在医学角度看待问题,培养更好的综合素质。其次,是要规范学生的基本行为,在进入实训教室之前牢记实训教师室的要求和管理制度,并且着装整齐[2]。最后,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安排合理的时间通过观看视频和查阅资料的方式来熟悉了解实训的目标、内容以及操作流程。学生只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才能深刻理解和学习到老师所讲解演示的课堂内容。第三,是实训用品的准备,在物的准备上我们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尝试着让同学参与到物品的准备中。以便于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实训,可以在实训课前将物品摆好,作为参照让学生进行模拟式的临床用物准备,使同学们进行临床时思维更加清晰。

二、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

(一)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临床案例,让同学们自行通过各种合理有效的方法查阅资料来了解分析案例上的内容,并且让同学们表达出自己的操作思路,和实施的具体步骤以及解决方法,然后教师课堂上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和总结案例。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自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而且还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来综合处理一些图文影像,根据教学指示,进行合理组合使其在屏幕或投影仪中显现出来,并且按照需求通过人机合作完成教学。由于妇产护理有许多抽象难以理解不容易被记住的专业性名词。这样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图像动画,来加深同学们对专业名词的理解。

(三)通过仿真模型进行教学

以女性为服务对象的妇产实训教学,因女性的生殖系统的隐秘性,而使教学示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而仿真教学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逼真的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一些隐秘部位。

(四)小组式教学

小组式教学,即将同学们按人数分组来完成教学。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征对同学们进行合理分配,选出小组长,并且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时调节。并且小组内分工合理明确,也可适时互换身份使同学更加全方位的了解。并且在期末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小组成员通过案例内容查找教学资料,进行角色演习设定场景模拟练习,角色互变使同学对每个角色都有所体会。老师根据学生的演习给出评价。这种学习方法不仅通过真实的实践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三、养成课后良好习惯

中职妇产培训的最后一步就是课后的相关工作,当然这也很重要的一部分,首先学生不能再依赖老师,要自行完成各项整理工作,这不仅是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的培养。当然,在课后的整理中也要让学生们能够科学有效的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因此,老师要对同学整理的效果进行相应的评价,可以采用评分的方法,例如,物品放置的是否合理正确,垃圾处理的是否得当,床单整理的是否整洁规整等[3]。对优秀的同学要提出表扬,有错误的同学给予纠正或惩罚,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除此之外,每次实训结束后,都要让学生对此次实训的内容作出相关的总结,以实习报告的形式来验收学生们的实训成果。并依据科目为学生设置专业的指导教师,学生把自己在实训中学到的内容在规定的格式下有条理的罗列出来,并对此次实训中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缺点,并想出解决措施,这样才更有利于对技能的掌握。最后,我们可以利用大环境来为实训课延伸和补充,老师可以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各医院门诊部参观学习,真实的与产妇接触,了解他们的各时期的状态,学习与他们的接触方式,充分感受医院的大环境,还可以请具有临床经验的名师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到临床中会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医院大环境的熏染下,更能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教会学生如何更好的与产妇沟通,如何更好的操作。由此可知,养成课后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妇产实训无论是在目前的学习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未来学生工作实习奠定了基础。

四、总结

由上文可知,想要做好妇产培训实习出了需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做好配合外,还需要充分做好培训前、培训后的准备工作,另外合理适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做好妇产培训的关键,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来实施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培训效果的目的,只有做好中职的妇产培训才能更好的为未来的护理工作进行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媛媛.浅谈如何做好中职妇产科实训教学[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1):196-199.

[2]张佩勉.如何做好中职学生妇产科临床实习前的准备[J].读与写上下旬,2015(22):435.

培训课后总结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财务管理;线上教学模式

一、引言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均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发展,也成为时代必然。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变,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逐渐被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所取代。2020年初爆发的肺炎疫情,加速了课堂“教”和“学”模式的转变,课程讲授直接由线下全部转为线上。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老师需要转变传统的线下授课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线上教学的开展。教学模式的转变,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言堂,学生参与度低;教材枯燥乏味,更新速度慢;教师学生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答疑机会少等一系列问题。在新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优化线上教学模式,保障线上教学效果,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和知识的外延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论文以H大学的财务管理课程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财务管理课程线上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互联网+”为背景,优化设计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线上教学模式,来克服现有线上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论文的研究,除了可以优化财务管理课程线上教学模式外,还可以为其他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优化提供经验借鉴。

二、H大学财务管理课程线上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肺炎疫情,全国高校的教学活动均受影响,传统的线下教学被迫直接转为线上教学。H大学也要求全校老师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开展云端教学。为了了解H大学财务管理课程线上教学模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参考已有的文献,论文首先设计了相应的问卷,并以本学期选修《财务管理》课程的18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财务管理课程开展线上教学6周后,发放问卷。最终问卷收回174份,回收率为93%。

(一)财务管理课程线上教学模式的现状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整理后发现,在本学期开课之前,有85.6%的学生没有接触过线上教学,说明线上教学在H大学的应用范围不广,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经历线上教学。从学生对财务管理线上教学模式的评价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模式新颖、多样,也比较认可财务管理的线上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线下授课方式,线上教学的环境和角色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环境的改变。由原来封闭空间转变为开放的空间,学生通过“腾讯课堂”、“超星学习通”等教学软件进入虚拟的空间课堂,不再有固定的桌椅。第二,教师和学生共同担当课堂的主角,不是教师一言堂,学生也可以担当课堂的主角,讲解自己的观点,参与课堂讨论。第三,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于线上教学内容发散、涉及面广,且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学习课堂及其他有益的知识。

(二)财务管理课程线上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整体来看,尽管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比较认可,但问卷也反映出现有的教学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不够充分。调查结果表明,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课前预习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有22.5%的学生课前预习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只有11%的学生课前预习时间超过1小时。由于学生课前预习不够充分,使得学生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变低,且学生无法清晰地提炼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老师也无法进一步调整课中讲授的内容。第二,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较少。调查结果表明,有62%的学生均表示参与课堂互动的兴趣较低。除了受学生课前预习不够充分的影响外,老师教学设计的不合理也是降低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重要因素。第三,学生课后复习环节薄弱。在现有的线上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还缺少对课堂讲授知识点的复习,使得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牢靠。

三、“互联网+”背景下财务管理课程线上教学模式的优化

财务管理是经管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它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如何确保课程的知识体系完整、系统,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发现当前的线上教学模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中均存在不足。为了克服现有线上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论文以“互联网+”为背景,利用不断成熟的互联网技术,构建起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线上教学优化模式,以形成良性循环。具体来看,财务管理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包括三个部分:课前的学生自学和答疑、课中老师的教授和师生互动以及课后复习和答疑,具体可如下图所示。

(一)课前准备阶段

在课前准备阶段,老师需要根据学习目标,从智慧树、大学慕课等平台上的慕课资源中来选择适合学生的资源,或者根据需求,自己录制视频,并将相应的视频及其他学习资源提前到教学平台上,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对于学生预习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老师需要在平台中设置专门讨论区,进行答疑。同时,老师需要根据线上讨论的内容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使授课更具有针对性。另外,为了保证课前预习的质量,也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老师通过查看学生学习课程资源的完成情况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给出相应的分数。如果学生在课前能够完成全部学习任务且完成作业的质量较高,则可以得到全部分数,否则会被扣掉相应的分数,从而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起到约束作用。

(二)课中授课阶段

课中授课阶段,是决定线上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互动,凸显学生的参与感,课中授课阶段,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环节。第一环节,老师利用15-20分钟时间,通过教学平台和移动设备来点评课前的任务、讲解课后作业等内容,并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复习课前所学知识点。第二环节,老师利用20-30分钟时间,讲授学生反馈的共性问题和本节的重难点问题。第三环节,老师利用20-30分钟时间,通过平台新的课堂作业以及课堂讨论等内容,课堂任务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个人思考等方式进行,并以抢答、举手或者小组汇报等形式进行回答。最后一个环节,老师利用15分钟左右时间,将当堂课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并与前后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当然,每个环节时间的具体安排,可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动态调整。

(三)课后学习阶段

课后学习阶段是巩固学习效果的关键。课后学习主要包括学生的自主复习、反馈课堂中没理解的内容以及完成课后作业等内容。在课后学习阶段,除了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继续反馈仍旧存在的问题外,还需要学生做好课程知识点的总结和思考。对于总结和思考做的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在平台当中进行和共享,形成示范效应。

四、保障“互联网+”背景下财务管理课程线上教学的措施

为了确保优化后的财务管理课程线上教学模式可以得到顺利的执行,还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据此,论文从多个维度来提出保障财务管理课程线上教学模式顺利执行的措施。

(一)加强慕课资源的建设

高质量的慕课资源是线上教学的基础。目前,线上课程所利用的慕课资源包括自建和购买。虽然自建慕课资源投入的时间和资金较多,但是自建慕课已势在必行,因为购买慕课资源的成本较高,自己的老师也没有得到锻炼。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教学效果,体现教学的一致性,授课教师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加强自身慕课资源建设,为线上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题库资源的建设和更新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课程的重难点问题,巩固教学效果,老师也需要加强财务管理题库资源的建设和更新。尤其是在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的背景下,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学习都需要大量运用到不同的财务管理试题,因此建设题库资源,并且更新题库,才能较好地保证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举一反三。

(三)重点关注学习效果差的同学

财务管理课程涉及较多计算,而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是有区别的,因此老师需要重点关注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否则,开展线上教学一段时间后,学生将无法参与课堂设计的环节,产生失落感。线上教学模式则变成学生们“开小差”的工具,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四)定期开展师资培训

老师是线上教学的主导者,课程整体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保障线上教学的效果,学校需要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使老师更好地掌握在线教学方法的技巧。另外,学校还可以邀请有经验的名师,为教师们讲授如何进行课堂设计,如何在学生讨论环节当好主持人,如何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具体设计问题;也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会,让授课教师在一起讨论和分享自己的上课经验,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罗映红.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9(12):48-55.

[2]周谦.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究———以武汉学院为例[J].财会通讯,2019(31):50-53.

[3]张咏梅,王悦.财务管理教学研究文献梳理及瓶颈突破[J].财会通讯,2018(10):35-37.

[4]夏庆利.《财务管理》翻转教学实践及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7(3):46-47.

培训课后总结范文4

[关键词]无机化学;题库;批改;论文

地方师范院校化学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中学的化学师资,《无机化学》是学生进入大学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不但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化学教学最重要的专业知识来源,还扮演着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的重要角色。以往的《无机化学》教学,仅把该门课程当作一门普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待。而在应用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有必要充分挖掘课程的角色内涵,修正以往教学中的不足和短板,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知识点的同时,对学生教学技能、科学研究能力进行训练。

1建设习题库,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程知识

我校化学专业采用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合编的《无机化学》作为教材,教材附带课后练习题,但题型单一,内容不够丰富。采用这些习题作为课后练习存在如下不足:(1)题型基本为问答题和计算题,解答每道题所需的工作量较大。如果课后习题布置过多,学生作业负担太重,一部分学生为应付任务,常常会抄袭同学作业或抄袭网上答案;而如果习题布置量不足,则又达不到预期的练习效果。(2)单一的习题类型与期末考核试卷题目类型严重脱节,学生日常练习实践性不强,期末复习无头绪、目标不明确,日常练习无法达到学生最低要求的“学以致考”的目的。(3)因解答每道题所需的工作量较大,所以限制了作业涵盖的知识量,导致教学内容中的许多知识点都无法通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从而使课后练习无法达到预期的引导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而更偏向于流于形式。为解决课后习题的问题,我们建设了习题库以供学生练习。首先,习题的类型与期末试卷考题类型相同,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问答题和计算题等。习题以试卷的形式发放给学生,按实际情况,有些试卷一份包含一节的内容,有些试卷则一份包含若干节的内容。练习题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部分习题来自网络资源的精选和改良,另一部分习题来源与教材附带的习题,第三部分则来源于教师本人对知识点的补充完善;如此这般,练习题基本上涵盖了课程所有的知识点。丰富的题型使习题卷的容纳能力足以将课程的知识点几乎全部纳入以供学生进行全面的练习,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得更牢固、更全面;习题以试卷的形式交付则可免除学生低效、繁重的抄写题目入作业本中的工作。其次,事先告知学生期末考试的试题70%左右出自练习题库,其它30%出自非练习题库。这样的处理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对课后习题的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课后练习及考前复习较全面地掌握课程的各知识点,同时达到其通过学科考核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则要求学生要想获得更好的成绩,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更进一步,同时也达到了通过考核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分级的目的。通过建设习题库供给学生练习、复习,学生基本能较好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平均分一般在70-80分范围内,一部分学习更用功的学生能达到80多分,极个别同学能获得90分以上的优秀成绩,不及格率均能控制在10%以内,考试成绩呈现良好的正态分布,达到了督促学生学习、考核学习效果的目的。

2组织学生参与课后作业批改、讲评,锻炼学生教学技能

化学专业的学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学化学教师岗位,将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贯穿在《无机化学》的教学中是实践应用型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批改作业、从作业中归纳总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授课是教师教学技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将这三种能力的训练融入到作业批改、作业讲评中。首先是作业批改和学况掌握的训练。在每次课后作业提交后,以轮流的方式组织三至四名同学对本次作业进行批改,每位同学每学期至少参与一次。批改的流程为:教师先给参与作业批改的同学讲解正确答案、解题步骤、错误答案的错误点(针对选择题、判断题)、每道题的评分细则(主要针对简答题、问答题和计算题)。学生们再按总分100分根据实际情况对每道大题乃至每道小题进行分数统一分配。接下来将批改任务进行分解、分配,每位同学负责若干道习题,以多人合作,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批改、评分,最后统一计算得分。批改工作完成后,每位同学对各自负责的那部分中的每道习题的解答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弄清全班对各知识点掌握的情况、错误率、出错原因。在作业批改过程中,任课教师全程指导,即时解答疑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其次是课堂授课的训练。参与本次作业批改工作的同学做好习题讲评工作准备,并在这些同学内进行小范围试讲,任课老师对试讲进行点评,指出试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足和应注意的细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在习题实际讲评环节中,同学依次上讲台,对自已负责的各道习题面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评,公布正确答案、讲述解答过程、找出易错环节、指出错误出现的主要原因。每位同学讲评完毕后,教师对该同学讲评不到位或不清楚的地方进行补充;并对其教态、语音语调和语速的运用、语言的组织、重点的把握等情况进行点评,力求使该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课堂授课技能的锻炼、提高,其他同学在感同身受中获得启发。

3布置小论文,锻炼学生论文写作技能

在广大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中,将自己工作中的创新、体会、发现和总结等撰写成论文进行公开发表是他们的一大短板,反过来也限制了他们在工作中进行创新、体会、发现和总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教学能力的提升。造成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没有受过该方面的训练,因而普遍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就中小教师而言,要完成一篇合格甚至优秀的论文,需要具备如下同点能力:(1)文献检索能力,(2)文献信息提炼能力,(3)分析、总结能力,(4)熟悉论文格式,(5)按论文格式进行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所有这些能力,都通过每学期一篇的小论文进行训练。第一学期的论文为一篇中文科技论文综述,四位同学为一组。第一步是选题,教师结合自己研究方向给出若干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拟题目。第二步是文献检索,培训学生如何进入学校购买的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如:登陆图书馆网站→进入中文网上资源→中国知网→高级检索→在“篇名”输入关键词或关键词组合进行检索,以及对阅读文献中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之后,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挑选下载。第三步为文献阅读,培训学生如何进行精读和泛读,以及如何快速从文献中提取所需信息,并对提取出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第四步为论文撰写。首先弄清论文的格式要求,如论文的组成、字体及字号、参考文献的格式等。再了解科技论文的语言风格、逻辑关系等。最后进行论文撰写→教师审阅→修改→教师审阅,直至合格。教改论文的撰写能力对于师范生而言更为重要,这种类型的论文写作训练安排在第二学期进行,论文以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为主。整个过程历经文献调研→内容选定→确定论文题目→文献再调研(也可加入问卷调查)→论文初稿→教师审阅→修改→教师审阅,直至合格。

4结语

培训课后总结范文5

一、科学选拔,奠定基础

专家团队是为培训服务的。美国学者卡曾巴赫和斯密斯在团队绩效曲线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高绩效团队的五个特征:共同目标、优秀成员、开放沟通、共同责任和有效激励。结合国培送教下乡培训,长寿区提出了建成一支“两愿、三能、三会”的本土专家队伍,为培训提供技术支持。“两愿”,即自愿参与、自愿服务;“三能”,即能策划、能组织、能改进;“三会”,即会计划、会指导、会总结。“两愿”需要具备积极、热心的态度,“三能”“三会”要求具有独立组织、指导培训小组的能力。本土专家团队比区外专家更熟悉本区的培训,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要建立这样的培训专家团队,需要注重团队组建的程序,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报名门槛。要想报名成为本土专家团队的一员,必须是区级骨干教师以上的中小学一线教师和教研员。二是自愿报名。报名前,需向报名者讲明专家团队的任务、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要求,由报名者自愿申报,以避免上岗后出现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三是学校支持。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区里的要求统筹安排教师申报,确定推荐人选并上报。这既解决了人员分布的问题,又获得了学校的支持,可避免因自愿报名而导致人员分布失衡。四是分科建队。遴选组建了学前教育、小学语文和数学、初中语文和数学等6个学科40余人的国培送教专家团队,分学科与学段到现场进行指导,送培到课堂。五是动态管理。根据培训项目、专家使用情况、专家能力结构进行动态管理,对履职不佳、能力欠缺的人员进行调整,保证各培训小组的培训水平。六是政策支持。区教委发文,积极落实团队成员的责任义务、权利待遇和所在学校的支持方式。以上选拔程序和要求,统筹兼顾了项目办(即长寿区国陪项目办公室)、教师、学校三方面的需要,保证了团队人员“有意愿、有水平、有影响力”,为教师培训奠定了基础。

二、定制培训,提高能力

团队成员虽然有一定的能力基础,在区内本学科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从研训的角度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需要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理论与实践、组织与指导等多角度与多层次的培训,以提高其组织能力、教研能力和培训能力。一是高端培训。一方面,依托国培,推荐专家团队成员参加重庆市2至6月的国培脱产培训。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接受与研制课程、制作课件、举办讲座等相关的综合性培训,使团队成员初步具备了培训者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根据研训能力制订培训内容。针对实践中需要的能力,组织团队成员赴西南大学参加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到吉林教育学院接受提高培训设计、管理、评价等培训能力的培训,到南京晓庄学院参加校本教研的策划、组织、实施、评价等教研能力的培训,到深圳龙岗进修学校参加课程开发、课堂观察、课堂改进等研训能力的培训。还组织区级专项培训,并邀请区外专家就课堂诊断、教学改进、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培训方案的研制等对团队成员进行专题指导。二是返岗实践。要求团队成员回到所在学校进行实践操作,做到“上好一节示范课,做一次有较高水平的公开课评课,做一个专题讲座,策划组织一次校本培训”,以提高培训能力。同时,根据《长寿区教育系统区级以上优秀人才管理办法(试行)》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择试用成员的依据之一。这样,从示范、讲解、策划、组织等方面提升团队成员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参与区级和更高级别的培训指导打下了基础。三是上岗锻炼。2015—2018年,长寿区选拔了36名团队成员送教下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上岗实战中,项目办通过“三好、四会、五导”指导团队成员开展工作。“三好”,即做好项目方案、项目工作计划和项目工作流程,以此指导团队成员开展工作。“四会”,即在每个阶段启动前都要召开的工作培训会,由首席专家给团队成员讲明目的、要求、内容、方法、程序、时间等并答疑;问题研讨会,在每阶段开始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研讨、纠错、补救和预防;经验交流会,在每阶段结束后,召集团队成员总结经验,归纳方法,共同提高;工作总结会,在培训结束后,指导团队成员进行书面总结和会议总结并进行交流,促进其在反思中成长。“五导”,即通过《长寿区国培送教下乡工作指导意见》《长寿区国培送教诊断示范阶段工作指导意见》《长寿区国培送教研课磨课工作指导意见》《长寿区国培送教成果展示工作指导意见》《长寿区国培总结提升工作指导意见》对团队成员进行指导,在整个工作和“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四个阶段开展前提出指导意见,从而保证团队成员的指导工作规范有效。

三、参与项目,发挥作用

坚持“在培训中使用,在使用中培训”的原则,项目办采取统一要求与独立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各小组的培训工作顺利推进。一是明确要求。项目办要求团队成员做实做好两项工作。其一,组织工作。组织诊断课,即组织团队成员开展诊断课、课后讨论、问卷和访谈活动,并写出小组诊断报告;组织示范课后的研讨,形成小组意见;组织研课磨课,形成研磨成果。其二,指导工作。项目办要求指导形成“三课三微”:指导小组研课,对目标、内容、资源、课型、结构、教法进行研究,形成“初讲课”;指导小组观课磨课,形成统一意见与“标准课”,并讲明原因;指导成果展示,对说课、上课、评课进行指导、修改,形成“精品课”,并代表小组展示。通过入校指导(指导专家进校指导学员上课、研讨)、示范指导(学员到指导专家所在学校观摩学习)和远程指导(通过网络指导学员)等方式,形成微课、微讲座和微故事,并在全班展示。二是落实到人。将送教培训的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6~8人,每个指导专家负责一个小组,组织和指导该组的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和总结提升四个阶段的培训。三是管理督导。采取“三化”管理,规范指导专家的培训工作。其一,栅格化。对每人的工作目标、内容、任务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其二,流程化。对指导专家的工作程序进行严格、具体的规定,要求其操作有据。其三,标准化。每个阶段都要进行方案的报批与实施,并进行小结,明确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要求。项目组深入各小组,对每个小组的指导专家进行全过程督导,并根据学员的反馈、班主任的意见和督导情况,向指导人员提供及时反馈。四是展示激励。做好两个展示,发挥激励作用。其一,学员展示。在成果展示和总结提升阶段,每组都要推荐不同的学员进行说课、上课、评课和微课、微讲座、微故事展示,他们既代表小组,又体现小组的整体水平与专家的指导成果。其二,专家展示。在成果展示阶段,让各小组的指导专家分别展示自己的指导过程、指导方法和指导经验。国培送教下乡项目在制度层面设计的“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四个阶段,无法用集中专家讲座式的通识培训来完成,因此必须以课堂为载体,针对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解决问题式的培训。在此过程中,更新教师的理念,提升教师的能力,并使教师通过体验总结形成迁移能力,以此带动校本教研。这个过程的落实,需要既懂教师培训又懂学科教学、既能讲清道理又能做出示范的人来指导,而且要进行小组化的指导。所以,有无本土专家团队及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培训效果的高低。长寿区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不断提高了本土专家团队的水平,也使国培送教下乡的实施得以提升。

四、迁移使用,优化师培

培训课后总结范文6

教师专业成长指教师在专业训练和主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实现专业成长的过程。新《规程》明确提出幼儿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文化和专业素养”。如何促进和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是当前幼儿教育完善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质量。

一、加强理论学习,夯实专业基础

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规范教师培训管理制度,按教师的学历、年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实践经验,分层提出培训目标。2.开展专业理论培训。定期组织理论培训,通过邀请专家讲座、阅读理论书籍等,掌握理论知识,吸收新鲜知识信息,不断实践检验、研究发现,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3.利用课余时间集中学习。通过印发相关学习资料,利用课余时间让全体教师参与到新课改的理论学习中来。让教师从思想上重视新课改,从理论上深入掌握新课改,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与教学水平。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培训。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让教师观摩名师教学实录,并展开充分的交流。

二、提高综合素养,全面充实自己

新时代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是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良好的沟通组织能力、精湛的技能技巧、优良的师风等。要切实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读书活动、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真正做到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

三、通过业务培训,提升教师能力

组织教师积极开展园内公开课评比、游戏设计、区域角环境创设、月主题活动创设等,提高全园教师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听评课,活动反思等锻炼了教师技能.每学期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专业素养、班级管理、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迅速成长。

四、加强督导检查,促进规范发展

1.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点,要狠抓教学过程的各个细节,制定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教育目标,分解到学期、月、周教育计划及一日活动设计之中。教育内容的选择,在突出养成教育、生活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实现五大领域内容的有机结合,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把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结合节日和季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创设适合幼儿能力发展的区域游戏。2.深入班级听课,检查一日生活常规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学期末,要求教师上交教育笔记、教学效果分析小结及各类总结,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把平时的工作纳入学年考核,使各项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五、组织赛课活动,为教师提供平台

赛课活动不仅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还能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发幼儿园内部的活力,为教师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通过赛课活动,引领教师聚焦主题背景下的集体教学,实践“帮助幼儿自己的教学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环节与教学行为,形成高效的师幼互动。每名教师将在设计、执教、观摩、研讨的比赛过程中,学习反思,获得专业提升,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长。

六、开展园本教研,加强教师交流

1.理论实践相结合。幼儿园组织教师扎实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后和大家交流探讨等学习方式,明确不同年龄段幼儿培养目标,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学习和总结能力。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活动设计和创新。开展全园教师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通过设计活动、集体说课、教师听课后再进行评课和活动反思,逐步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说课能力,在课程教育研究方面也有进步。学期末通过教学效果检查、探讨和反思使教师树立师幼共同成长的观念。

七、开展教学反思,引导教师自我调整

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是建立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同时又要重视幼儿在教学中的具体反应,要通过教学反思,来总结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这样才能为后续教学做准备。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教师在课上认真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认真记录下各种教学信息,课后开展教学反思,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让教师在反思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真正将幼儿纳入教师的教学之中,这样更加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使幼儿教育教学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八、开展“传、帮、带”,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培训课后总结范文7

关键词:复盘;教师培训;“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

一、基本概念界定

自2010年“国培计划”项目启动以来,教师培训取得丰硕成果。随着教师培训方面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原先用在企业培训的方法广泛应用在了教师培训之中。复盘本来是一个围棋术语,是指一名棋手下完棋后,通过回顾全局以及整个对弈过程,结合当时所做的选择,实现自身棋力的提升。之后,企业家受到启发,将这一方法用到企业管理中,企业复盘就专指从企业过去的经验、实际工作中进行学习,帮助企业家有效地进行经验总结,提升能力,实现绩效的改善。用到经济领域,复盘可以有效判断一项经济决策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否合适,可有效提升经济决策人员的决策能力[1]。复盘这一概念应用越来越广泛,慢慢也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一种方法,有用复盘进行评课的[2],也有用复盘进行年终教师总结的,还有用复盘的方式来进行教师培训诊断的[3]。新疆“国培计划2019”中西部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初中数学培训项目,在培训不同阶段尝试运用复盘这种培训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培训效果,下文将详细论述。

二、培训复盘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复盘作为一种培训的方法,通过精心组织与实施,可以有效应用于教师培训过程中。虽然这种复盘与企业进行的复盘可能有较大差异,但也是一种值得推荐和倡导的方法。教师培训与企业培训有着非常多相似之处,都属于成人培训。按照成人学习发展领域公认的“70∶20∶10”人才培养法则,成人学习最重要的来源是在岗工作实践(约占70%),其次是与他人的交流(约占20%),正式的培训与教育只占很小的比例(10%)[4]。而复盘作为一种从工作经验中学习的方法,无疑对于成人学习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不断实践探索后笔者发现,教师培训复盘这种形式可以用于培训前教师职业诊断复盘、培训中的课程复盘、培训阶段后的小结复盘、培训后项目总结复盘4个环节,每一环节的运用方式不同,但均有助于提升培训效果。

(一)培训前教师职业诊断复盘。进校培训之前,每位教师填写一张教师职业诊断表,除了基本信息之外,最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选择当老师?2.从教以来,最引以为傲的一件事是什么?3.从教以来,感觉比较失败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4.今后教师职业生涯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开始集中培训以后,专门安排时间做专题分享,每人分享3~5分钟。每位教师阐述了从教以来最成功的事,也阐述了倍感失败的事。教师职业诊断复盘改变了传统培训的观念和培训模式,使得教师培训不再是简单的授课、听课与跟岗实践,而是在培训者组织、帮助、引导、指导、辅导下,使得每位培训学员进行个性化学习与深度思考,充分了解培训学员的教育初心,相互影响,做到“有情有心有目标”,使得教师培训转变为以学员为中心的一个共同研修过程。

(二)教学中的课程复盘。在每一培训专题讲座前,在导课的基础上,要求全体学员带着几个问题听课:1.讲座前,有哪些期待?2.讲座过程中,专家就哪几个问题铺陈思路?哪些观点引起共鸣?3.听课后有哪些疑惑需专家深入解读或共同探讨?讲座结束后,由主持人随机抽取1至3个组的学员代表共享以上问题,其他学员参与讨论。这种复盘形式,一方面使学员带着期待、带着问题听课,听课中通过思考、研讨与交流,不断加深对本专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学员头脑中勾勒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思维导图,使学员对讲座专题有了更清晰、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另外,通过课后与专家的深入探讨,能加深学员对专题的理解,也能提升学员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率。

(三)培训阶段后的小结复盘。每一培训阶段结束或每一培训模块结束,对本阶段或本模块的学习进行复盘,便于突出本阶段或本模块的学习重点。以新疆“国培计划2019”中西部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为例,该项目培训时间为2年,每年集中培训30天。在培训过程中,不同的培训阶段均有相应的培训目标与培训重点。每一年度的培训又分为几个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模块。在这种情况下,阶段培训的小结复盘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阶段的小结复盘,可以使学员在宏观培训思路的框架下,清楚已知、新知、未知,让学员能够清晰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进程。例如:此次培训的第一阶段“集中30天培训”结束后,针对本次培训进行一次阶段性复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项目负责人带领培训团队复盘整个培训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实现:1.此次培训的目标是什么?针对这些目标做了哪些活动安排?是否达成这些目标?2.培训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活动或课程有哪些?是否契合本次培训目标?3.此次培训的不足或遗憾有哪些?是什么原因导致?经过培训阶段复盘,使培训团队所有成员反思自己的工作,明晰此次培训的目标与任务,为下一阶段培训实践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培训后项目总结复盘。该复盘为个人培训后复盘,一般安排在项目结束之前,主要围绕回顾目标、评估效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4方面进行。首先,回顾培训目标。对照培训初期学习预期,每位学员回想一下培训前自己的培训目标和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其次,评估效果。针对每位学员制定的培训目标,通过自评与培训团队评估的方式,检验完成的效果。再次,原因分析。分享培训过程中的收获与遗憾,阐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最后,经验总结。总结提炼出培训过程中一些好的做法,看是否能够应用于今后的教学与培训工作中。对培训过程的复盘可提炼学习经验,总结学习失误,提出今后学习预期,使得培训学员的学习期起点、学习路径、学习终点、学习延长线都更为清晰,提升了培训效果。

三、培训复盘注意事项

培训复盘主要是通过自身深入思考,通过不断反思与总结,明确目标,发现成功的方法,找到失败的原因。在此过程,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学习是一扇只能由内向外开启的“心门”,培训复盘的教师都应当保持开放的心态[5]。也就是说,要想有所收获,必须有开放的心态,接受各方面的信息,不管是符合自己预期的,还是让自己感到意外的信息。第二,培训复盘过程中需要坦诚表达。培训复盘通常是以集体形式进行的,而且需要集中集体的智慧,而这建立在培训教师相互信任、坦诚表达的基础上。一线教师过来参加培训,最终目的是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了今后更好地教。本着这个目的,参训教师就有了共同的目标。但是,在实际培训中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就需要主持人或召集人具备丰富的控场经验,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第三,培训复盘过程中还需注重自我反思。培训复盘不是单纯进行总结与反思,而是从自身经历、本身的理解出发,客观分析整个培训过程。主持人要带头从自我反思做起,人们常说“上行下效”,主持人的行为在培训复盘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四、结语

培训课后总结范文8

[关键词]高职;云课堂;教学模式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应加快教育信息基础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1]的战略部署。可见,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资源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教育发展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云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只要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学生就可以利用云课堂完成课前预习、上课、课后作业。对于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或云课堂的论坛上向教师提问,并获取答案。教师可以利用云课堂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学生。云课堂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自2012年华师云课堂投入使用后,我国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陆续开始发展和推广云课堂网络学习平台。学者对云课堂在教学上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如王?在《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华师云课堂为例》中认为,云课堂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持,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处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并上传到云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3]张杭美认为,“云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拥有丰富的数字资源、工具、软件的教学平台,该平台的智能移动终端是一个载体,是一个数字化的学习教学环境和系统平台,目前正广泛应用于课前自我准备、课内协作学习、课后个性化实践等学习的各个方面。[4]刘慧在《基于云课堂的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中提出,云课堂是一种能够对时空限制进行有效突破的全方位学习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性特点。[5]高校英语教学需要积极利用云课堂构建线上与线下混合的英语教学模式,将大学英语教育成功带入“云时代”。[5]以上研究仅限于云课堂的阐述介绍和资源建设方面,而针对云课堂应用至教学实践之后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改进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实际特点出发,对各专业结合云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继而对云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出改进意见,以促使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云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高职云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实行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问题引领为导向,云课堂平台为支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该教学模式主要有三个阶段:课前预习阶段,通过云课堂线上进行;课中学习阶段,于线下进行,辅以云课堂线上互动;课后复习阶段,通过云课堂线上进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作业、做测试题巩固所学知识。过程性、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贯穿学生的三个学习阶段。

(一)课前预习

课前,教师通过云课堂在线学习平台上传课件、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及教学任务书。学生通过教学任务书了解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在查阅资料后通过云课堂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将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自己的感想体会到论坛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通过云课堂统计的学习参与率、学习时长和学习积分等数据,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初步判断,监控学生学习进度。这有助于设计和调整课中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二)课中学习

课中,教师根据掌握的学生课前情况,有针对性地授课,采用现场教学结合云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在线下教室,教师根据学生在云课堂的预习情况,集中解答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对于个别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在理论课程中,教师通过总结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论坛中学生的互动交流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有的放矢的讲解。经过预习的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其学习就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目的性,更容易理解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一般要进行现场演示,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但是,有些学生只看教师操作一遍,无法完全掌握整个工艺流程和加工方法,或者由于视线的问题和其他同学的遮挡,有些操作细节看不清楚。这时,学生可以打开手机进入云课堂在线学习平台,点击播放操作的微课视频继续理解消化,再结合教师的巡回指导,更加深刻地掌握该项目的操作要点。

(三)课后复习

学生的课后复习主要通过完成课后作业进行。学生通过查文献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然后提交到云课堂的作业管理中。教师通过云课堂的作业管理模块查阅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作出批示反馈。学生根据教师的批示,查缺补漏,对自己掌握不牢的教学内容重复学习,通过重复观看操作视频,巩固自身的薄弱环节。教师课后还可以通过云课堂向学生推送一些企业生产案例,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学习不会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结束。

(四)考核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主要采用综合性、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即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占40%,结果性评价占60%。过程性评价贯穿混合式教学的三个阶段,包括学生课程预习的参与率,观看幻灯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的时长统计,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在云课堂参与抢答、课堂提问的次数,云课堂论坛交流讨论情况,课堂积分等。教师通过过程评价更加充分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劳动素养,这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世界观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通过结果性评价充分了解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多元化、综合性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改进提供依据。

三、高职云课堂实践出现的问题

(一)没有考虑到生源的差异性

有些高职院校在具体实施云课堂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生源的差异性。高职生源有两大类:一类是统招生,是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生;一类是对口单招生,是由高职院校自主出题考试录取的考生,主要以中职生和技校生为主。[7]教师利用云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生源的差异性,否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高中通过高考升入高职的统招生,他们的理论基础较好,文化素养较高,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动手操作能力较弱,缺乏实践经验。以中职和技校生为主的对口单招生文化基础薄弱,知识接受能力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但有较强的实践基础,均有一定的职业技能。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讲授时不考虑到这些因素,统招生和单招生没有区别对待,就会出现单招生“吃不透、跟不上”的现象,导致单招生信心不足,产生厌学情绪,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而统招生有可能出现“吃不饱”的现象,浪费了学习时间。

(二)部分学生思想涣散,缺乏执行力

部分学生认为理论知识枯燥难懂,学习兴趣不高,没有去图书馆查资料的习惯,对知识的探究动力不足,更喜欢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的传递,而不喜欢对知识进行主动学习和创造性的发挥与解读。[8]这些学生课前预习的参与度不高,影响了云课堂的实施效果。如果学生不参与课前预习,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欠缺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课中就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云课堂的优势就无法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预习部分上传资源时,不能只上传文字资料,要多加入一些微课视频、动画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教师准备不足,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

云课堂这一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促使其主动学习、深度学习,同时要求教师增加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9]这要求教师在前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学准备,在中期、后期花费更多精力进行个性化辅导。然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很大,部分教师准备不足,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这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个性化辅导要求教师对知识进行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这对教师是一种挑战。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

针对高职院校在实施云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与高职院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根据生源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高职生源的差异性,利用云课堂进行分层教学,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出现。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的教学任务、上传的教学资源以及对学生的预习要求应该有所区分,可以分为基础型和提高型,基础型适用于对口单招生,提高型适用于统招生。在基础型的课前预习部分,教师可以多上传一些与该课程相关的前期知识,让对口单招生进行学习,鼓励单招生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时,在论坛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弥补文化基础薄弱的不足,避免单招生在课堂教学中听不懂教师的讲解,跟不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也防止单招生对该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提高型预习部分中,教师可以减少大部分前期知识,因为这些前期知识统招生在高中已经掌握。可以补充一些企业实践案例以弥补统招生实践经验的不足。这些案例会激发统招生深入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统招生的学习效率。在课中学习阶段,教师可以采用云课堂和现场教学结合的方式,教师要对不同文化基础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再对普遍性问题集中回答,对个别问题一对一回答。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生源的差异性,按文化基础分成6—8人小组,每个小组设立小组长,根据文化基础的不同布置不同的任务。例如,在理实一体化课程和实训类课程中,由于对口单招生在中职和技校里上过实践类课程,有较强的实践基础和动手操作能力,给他们布置的任务要增加难度,提高对他们作品质量的评价标准。而对于统招生,则要在理论研究、计算方法等方面增加难度,在实践方面适当降低难度,偏重基础性操作。任务完成后,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总结经验。让各个不同基础的学生取长补短,就能全面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实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对于思想涣散、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其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知道自主学习、锻炼自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要对云课堂的线上线下教学进行整体把控和监管,避免学生处于“无管理”状态,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在课程学习方面,教师要多引导,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当学生遇到难题,教师要积极帮助解决,鼓励学生通过云课堂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对一些性格内向、不敢在课堂上提问和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多利用论坛与教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

(三)完善考评机制

针对部分学生课前预习不积极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阶段引入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生课前预习时长、点击率和互动交流次数进行统计,并将情况纳入平时成绩范畴,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查。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要细化考核标准,对学生课中每个教学环节的参与率,如抢答、课堂问答、头脑风暴等进行积分统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要正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地还原课堂教学的更多细节。教师要完善考评机制,建立长效考评制度。

(四)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高职云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依托云课堂在线学习平台,平台的设计应该人性化,方便教师操作,辅助教师进行任务检查、作业批阅、课堂测试、积分统计和综合排名等工作,从而使教师能够减轻繁重的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教学,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层面上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增加培训次数和培训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让教师能够借助更多的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能够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保证云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