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营销范例

跨文化营销

跨文化营销范文1

(一)普及世界通用语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已被广泛使用。到了九十年代末,全球近四分之一的人在使用英语,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从中获取大量信息,这其中百分之八十是英语信息,可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已经得到世界的认可和重视。对于一个即将或已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来说,普及英语语言知识和强化语言训练刻不容缓。掌握交际对方的语言,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等,市场营销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二)了解语言特点与表达方式

语言的使用和习惯也随地域的不同而各异。由于语言文化的背景和习惯不同,即使语言的使用准确无误,有时候也会产生误解。如不注意表达上的差别有时候就能闹出笑话或失去良机。如听到夸奖赞美之后,美国人爱说“谢谢”来回应,而中国人却爱客套。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位军官携夫人去机场接一位美国顾问,美国人见到这位夫人便处于礼貌称赞道:“你的夫人真漂亮”。这位军官对此夸赞没有按英语习惯的回答“谢谢!”,而是客气地顺口说:“哪里,哪里”。哪知这位美国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只好马上回答说:“从头到脚都漂亮”。换言之,如果是在贸易活动交易时外国商人称赞你的商品好,你若不了解其语言特点,顺口说了“哪里,哪里”,就会被误解为你对自己的产品信心不足。再比如,一位中国学生要去美国人家里当家教,主人问他:“你中文水平怎么样?”,那人回答说:“还可以”。一句谦虚的话让他失去了机会。所以,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还要了解其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克服母语习惯带来的干扰,避免由于语言习惯引起的误解和冲突,进而影响市场营销的成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因地制宜,恰当选用语言

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我们会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打交道;即使是同一个国家,语言的使用亦不尽相同。而且,谈判地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比如在加拿大,英语为其主要官方语言。但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与其法国后裔谈生意,使用英语就不很适宜,而如果你能说上几句法语,那么你的生意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再比如,比利时虽然属于法语语系,但当需要你给比利时寄商品目录时,如果你写的是法语,那么就会遭到弗拉芒人的非议,因为那里讲弗拉芒语的人要比讲法语的人多,虽然二者都是比利时官方语言。所以要注意了解其语言特点,投其所好。

二、熟悉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

学者窦卫霖教授认为,在市场营销中,文化因素是其成败的关键。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尊重彼此文化是市场营销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交际对方的文化是任何个人和企业都改变不了的,但文化差异却是引起各国间交际障碍和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历史上由于企业管理者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能更好地与对方合作国之间进行有效地交流和合作而导致营销失败以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要去了解这种文化,熟知这种文化,进而融入这种文化,使这种文化成为我们市场营销的促进因素。

(一)了解社会习俗和文化禁忌

不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也有各异的文化禁忌。要和某一国家有商业联系,就必须悉通这一国家人们的习俗、信仰和文化禁忌。以避免由于犯忌而影响正常的生意往来。比如,在数字方面,中国人忌讳数字“4”和“7”,而加拿大人忌讳“13”和“星期五”,这也是墨西哥人所忌讳的,认为它们是不祥或灾难。在摩洛哥,“13”被认为是一个消极的数字,而“7”则包含有积极地含义。再比如,各个国家对于花的颜色喜好也不尽相同,在中国人看来,红色代表喜庆,黄色代表富贵,紫色代表尊贵;而紫色在西方国家则代表死亡,在日本代表悲伤;在墨西哥送花就应该注意了,在他们那里,红色代表诅咒,黄花代表死亡,紫色花为不祥之物,白色为驱邪之色。比利时忌用墨绿色,阿联酋人喜爱棕色、深蓝色,禁忌粉红、黄和紫色;再比如,波士顿人喜欢绿色的龙须茶,而芝加哥人却青睐同类中白色茶。在美国南部蓝色系列的服装是女人们喜欢的。在颜色禁忌方面导致的生意失败就有两个活鲜的例子。比如有一次日本向美国进口钢笔,在包装上犯了禁忌,遭到美国的反感,进而营销失败,因为日本厂商在银色的钢笔盒内使用的挂里儿是紫色的天鹅绒,紫色可是美国的禁忌色。另一个例子就是在加拿大,有一个厂商接收了一份订货单,内容是给加拿大生产一批毛线手套。由于厂家只顾完成既定任务却忽略了色彩上的考虑,所以生产出的大红色毛线手套遭到加拿大人的反感,生意宣告失败,究其原因才发现,加拿大人最喜欢的是深红色。

(二)掌握商务礼仪与商谈禁忌

商务礼仪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了解各个国家的不同商务礼仪和商谈禁忌相当重要。比如,中国人在一些正规场合,认为早到是一种守时和礼貌或者是诚意;而加拿大人则认为在谈判场合不宜过早到达,稍晚几分钟他们也不会介意;再比如,南非的商人做生意喜欢直来直去,说话大胆坦率,如果在南非做生意时手段过于细腻或者兜着圈子说话,他们会很不理解,而且这样的生意多半会以失败告终。在被称为人种大熔炉的加拿大做生意时要因人而异,否则就会吃亏,因为在加拿大的商人中,有90%的人是法国和英国的后裔,做生意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在价格方面不喜欢频繁波动。但是和英国后裔做生意与和法国后裔做生意手法也不同。比如和英国后裔做生意,其过程相当麻烦,从进入谈判一直到价格决定,既耗时又艰辛,但一旦签约,就代表百分之百成功了,一切尽可放心。可是和法国后裔做生意又是另一情景。法国后裔对客人和蔼可亲、关怀备至,但一旦进入谈判则判若俩人,让人难以琢磨,而且即使签了约也会让人感觉不放心。另外加拿大人不喜欢客人拿加拿大和美国相比,而喜欢客人谈他们长处。如果你不了解各国家民族的特殊性,你的市场营销等商务活动就会失败。

(三)增强法律意识和跨文化观念

法律是保障人们合法权益的法宝。进入跨文化国际市场,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和跨文化观念。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之前,确保自己产品的专利权。事先对产品进行专利检索或注册,或到法律部门进行相关咨询,或通过互联网进行查询,做到有备无患。以避免由于不懂对方国情或法律而影响正常的营销活动;也为了在营销活动中一旦利益受到侵害而能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尽一切可能避免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种不必要文化风险。

三、注重企业文化,提高市场营销管理水平

跨文化营销范文2

1.不同社会风俗和礼仪对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影响

社会习俗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影响人们的言语和行动。对于不同的社会风俗,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将有不同的表达。与人交谈时,对于年龄和薪水等方面的隐私中国人与西方人是有差别的。中国人会问别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西方人通常认为这样的问题会暴露他们自己的隐私,这些问题使西方人感到不舒服。对待时间这个问题,中西方也有不同的观点。西方人比较注重时间观念,他们认为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生活态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不守时,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人大多认为应该给别人做充分准备的时间,可以原谅别人迟到几分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西方人喜欢看别人,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尊重和眼神的交流。然而,作为一个中国女孩,并不习惯长时间看着别人的眼睛,与他人交谈时,当别人盯着自己看时会感到不自在。中国人的热情好客闻名于世。当一个朋友来家里做客,主人做很多好吃的食物,将有助于他们感情的加深。所以当外国人来到中国,如果主人没有意识到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会说“多吃点”。主人甚至给客人盛相对较多的饭,使外国人感觉尴尬。对于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当客人来家里吃饭,主人通常会说“Helpyourself”,希望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扫清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帮助学生理解深层的文化内涵。

2.不同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对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谦虚在中国是传统美德,即使知道自己是优秀的,但在别人赞扬自己时,也要说:“你过奖了。”当别人赞美西方人时,他们会说“谢谢”。中国人提倡谦虚而西方人更喜欢自信。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确认和尊重他人,而对于中国人而言,他们认为应该保持谦虚。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表扬学生并要求同学们为他鼓掌,学生会感到害羞,然后教师希望学生不要骄傲而加倍努力。这体现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思想。但在说英语的国家,学生从来不会隐藏他们的自信和快乐。人们会说“congratulation”来代表他们的祝愿。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所以不同的价值观必然影响英语学习观念。西方的独立意识强,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和平等取决于自己的能力,个人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不关心其他人的事务。而中国人推崇集体主义,关注自己的利益,又满足他人的利益。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父母和教师不会给学生太多的干扰。在中国,教师要先教学生爱祖国,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最后是自己。中国的孩子总是会说“我爱我的国家,我爱我的父母”。在中国有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然而很少有讲英语的人有这样的想法。针对这些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外语为工具,对异文化进行探究,以达到对异文化更深的了解。随着外语水平的提高,跨文化教育的深入,人们将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元性,逐渐对异文化采取平等、开放的态度。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途径

1.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教学质量

教师作为跨文化教育中的主导因素,应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果教师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跨文化的培养教育目标。由于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较弱,缺乏一定的跨文化价值观,因此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专业知识素养外,还应具备跨文化教育的基本文化素养和技能。从事高校跨文化教育的教师应该加强对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通过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了解其他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东方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差异,以帮助教师认识和了解外国文化和多元文化,开阔跨文化视野。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培养文化意识,增强解决文化多样性问题的专业技能,加强跨文化意识和教育心理学研究。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比较等方面的学习也需得到相应的加强。在课堂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欣赏文化多样性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教师文化视野的扩大,能帮助学生形成公平的文化意识和世界观。在语言和文化的密切结合中,教师可帮助学生体验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此外,英语教师也应该丰富英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大量如教育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他们应善于认识和了解英语学习规则,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思想和观点,选择和使用的教学方法应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知道在外语教学史上的一些关键的教育学学派,适当借鉴前人的一些外语教学经验,了解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以便他们能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中达到跨文化教育的要求。

2.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学习态度

如何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和文化的比较,教师应明智地看待文化差异。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或杂志、实践交流,来体验到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教师可以研究不同文化并且在跨文化教学中运用相关理论。教师应努力将教学重点从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不能只传授知识,要从主题、文化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他们可以定义跨文化交际的类型和范围,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话语和通过话语内容学习文化。教师应鼓励学生培养文化平等和语言平等观念。在文化研究中,教师应克服文化偏见,消除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的限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文化策略和训练文化策略的机会。跨文化教育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文化内涵的继承来体现,教师要发展各种教法,将跨文化教育贯穿于阅读、口语、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扩大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把整个英语教学看作是一种文化;可以改变一些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均扩大他们的思维方式。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不应局限于英语国家文化。跨文化意识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要求人们认识到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它包括英语国家的文化以及非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了解整个世界。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时有一个开放的心态,鼓励他们把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来认识世界,形成全球和国际意识。

三、结语

跨文化营销范文3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学习环境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英语学习也不断普及,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英语语言教学不仅是语言的教学,文化习俗也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1]。正如英语课程标准强调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它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2]这就要求教育者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改变只重视英语语言基础教学,而忽视对英语文化和语境教学的观念。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在谈到文化与语言学习的关系时曾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3]这充分说明了提高文化素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为了适应英语教学改革,新时期英语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这其中包括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教师需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必须具有渊博的英语专业知识、较为广阔的知识面。在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的同时,英语教师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具备相应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技能。同时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积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教师需要研究新时期英语课程标准、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规律,从而达到科研反哺教学的目的,使教师真正参与课程设计,有效组织、促进、开发和研究课程实施,成长为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的研究型教师。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挖掘文化内涵

在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基础上,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才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第一,教师在授课中要向学生准确传授跨文化知识,使学生在文本中体会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间的差异性。英汉两种语言都有自己相对应的文化,从日常生活的称呼、拥抱、致谢、告别到购物、娱乐、工作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反映了东西方人不同的宗教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受农耕文明的影响,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就带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文化特征,寒暄时经常以“你吃过了吗?”开始。而英国由于受海洋文化影响,天气阴晴不定,难以捉摸,导致英国人见面寒暄常以“今天天气怎么样?”开始。由此,促进学生掌握准确的跨文化知识,提升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做铺垫。第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在考虑学习意义、应用场合、语用要求的基础上,优选并整合资源,将符合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的跨文化知识整理出来,注重向学生讲解词语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使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例如,在东西方文化中,红色和白色在视觉和心理上的联想和象征意义就存在很大差异。“红”字在汉语中往往表示“美好、幸福、快乐、喜庆、热闹及革命”等意思,所以中国人遇喜事要贴红对联,女子结婚要穿红衣裳、盖红盖头,而在英语中的“read”往往有血腥、暴力、危险等意思。由此,让学生了解英汉词语表达上都有着各自的文化内涵,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基础。

二、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其学习过程中,语言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对英语学习的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只有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文化环境,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一)利用现代传媒手段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首先,随着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英语教师自身可以搭建论坛、博客、微信群、微博等英语学习平台,这些开放的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进行多向互动交流,达到英语交流的目的。不同文化背景学习者参与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英文原著文学作品或观看英文版的影视作品,从中体验西方文化语境。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观看适合小学年龄段儿童的英文原声的西方经典影视作品:《虫虫特工队》(ABugsLife)《玩具总动员》(ToyStory2)《狮子王》(TheLionKing)《泰山》(Tarzan)《海底总动员》(FindingNemo)《魔发奇缘》(MagicHair)等,这些由现实生活改编而来的西方影视作品,语言大多生活化和简单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4]。

(二)以活动为载体,营造英语使用氛围

丰富多彩的交际活动是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重要途径。在英语交际活动中,学生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除了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相关的文化知识背景。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增强跨文化交际体验,还可以让学生对英语知识从简单的模仿达到自主运用的目标。例如,举办英美国家知识竞赛、英语戏剧表演、英文歌曲比赛等这些学生喜欢的活动。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外籍教师进校园,与学生一起开展活动,让学生零距离接触英美文化。另外,教师还可以搭建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兴趣小组等英语交流平台,营造跨文化交际环境[5]。

(三)重视交际文化教学,营造轻松的交际氛围

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其交际体系也存在较大差异。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要树立文化差异意识,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融入英语的交际体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从具体措施来看,在英语的交际练习中,教师不仅是导演,而且也需要积极参与其中,担任主要演员,这不仅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和谐友好关系的建立,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而且可以由教师亲自示范,使学生注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例如,教师亲自参与英语对话,营造轻松的对话氛围,示范中英文在称呼上的差异。汉语中,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及平辈之间可以直呼其名,如果晚辈对长辈直呼其名,则被视为缺乏修养和没有礼貌。而在英语国家对人直呼其名则显得亲切、大方。所以教师亲身参与,重视交际文化教学,可以营造轻松的交际氛围,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只有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Educationmustbefun.”(教育必须是有趣的)。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学生才会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而才会主动去探索英语与汉语的异同,即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而不是把英语学习作为一种应付,学生应该把学习过程当成一种愉快的经历。例如,教师可将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与亲子活动相结合,发挥家庭的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业,家长通过参与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致,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真正实现家校互动。再比如,在教授小学英语中“fruit”时,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自己制作不同水果头饰的作业,同时让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掌握每一种水果的营养成分,在家举办一次小型的家庭“水果展销会”“水果运动会”。在此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主动思考和组织的能力。

(二)创设英语教学情境,体会文化差异

情境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英语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情境,学生在实际体验中能够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体会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产生疑惑,然后提出问题,主动寻找答案,提高其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可由教师邀请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或学生自行组织表演,这样学生在排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己会主动去找到解决的方法。同时,在情境教学中也可以促进学生跨文化思维的养成。例如,在学习动物这一单元时,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大家在观察与思维上存在差异,所以对同一物体,中英文表达也会存在较大差异。英美国家认为“狗”是man’sbbestfriend,因此,就有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aluckydog(幸运儿)”“lovemeandlovemydog(爱屋及乌)”等说法,但在中国文化中狗虽然有忠实、可靠,勇敢的象征,但同时又让人联想到卑微和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狗腿子、“走狗”、狗改不了吃屎、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带“狗”的贬义说法,这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在审美和价值观上的差异[4]。

四、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也需要适应改革的需要。小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提高教学能力及专业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文化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文化差异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英语交际的实效性,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蜜蜜.论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外国语文,2018,34(5):155-16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5.

[3]杨亚利.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校园英语,2018(11):157.

[4]王玲玲.文化差异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方法探究[J].海外英语,2018(18):227,238.

跨文化营销范文4

【关键词】跨文化视阈;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步伐,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对翻译人才提出了更多更新的挑战。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和交流的方式,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沟通。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离不开翻译的帮助,而翻译又离不开对不同文化的对比与领会,所以要求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而高校在确定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时,务必要将跨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理论与方法考虑进去,但是显然很多高校并未重视这些内容,亟需得到改变。

一、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1.翻译过程比较生硬。英语翻译是一项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学问,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从高校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不大,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较弱,翻译时更多采用生硬和机械的直译方式,没有从文化语境和内涵角度去考虑翻译问题,翻译的译文缺乏文采,不够典雅生动,不能很好地传达原语言所表达的深刻含义。而在日常的英语学习和翻译训练中,学生翻译时更倾向使用翻译软件,依旧落入了直译单词的窠臼,忽视了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同表达形式,有可能会出现误用词组或词汇的现象和一些语法错误,不能达到翻译信达雅的要求。但是,在高校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训练比较重视,对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跨文化翻译能力培养,翻译水平和技能难以迅速提高。由于缺乏对英语文化知识的全面了解,在实施翻译的过程中会显得较为生硬,无法实现对英语文章的润色,导致最终翻译出的文章往往差强人意,虽然能够较为直观地呈现原文的大意,但是在内涵呈现方面较为薄弱。

2.缺少对文化语境的理解。语言是人类特定的情感与心理交流方式,翻译既是一种语言转换与交流的方式,也是对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的沟通与融合,翻译时要充分考虑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语境差异,才能合理准确翻译。而学生虽然一直在进行英语学习,但只是侧重对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对于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了解不够,在翻译时容易受到汉语思维和汉语文化语境的影响,习惯于对词汇和词组进行直接翻译,不能反映出英语文化语境中语言的真实含义与意境,甚至还可能因为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语境而犯常识性错误。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学生关于文化语境的理解相对较差,直接影响最终的翻译成果。

3.跨文化意识比较淡薄。高校的英语教学课程,大多是针对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训练的,缺少专门针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课程。教师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的知识讲授较少,学生的积累不够,在日常的学习中欠缺跨文化意识,从而阻碍了他们翻译能力的提高。而有的教师虽然会在课堂上穿插讲授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知识和风土人情,但是没有制订具体而明确的培养方案,学生缺乏系统的跨文化翻译学习和训练,这就导致他们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和风俗习惯,也没有形成强烈的跨文化意识来指导翻译活动。

二、跨文化视角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策略

1.提高对英语翻译跨文化教学的重视。语言翻译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情景和语境,两者的关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所以英语翻译教学务必要结合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进行。在日常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务必要重视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习惯在文化语境中进行翻译学习和翻译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所以,高校英语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紧密结合英语文化教学,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等知识。例如,教师在授课中讲授词汇知识时,需要指导学生总结、梳理相关词汇在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通过了解词汇的不同含义而掌握词汇所反映的历史文化知识,增进对词汇含义的认知,积累丰富的词汇知识,有助于学生准确科学地进行翻译,避免学生在翻译时产生误解与错误。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需要建立一套英语文化知识学习方案,将其纳入日常的英语学习考核体系中,对学生在各个阶段所需掌握的词汇知识、西方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俗习惯等,都作出明确界定与规定,注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与考核时间,并将其作为英语课程的重要考核内容,将测试成绩计入综合成绩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心。除了将文化历史知识纳入考核,教师还需要将翻译职业的岗位知识也纳入日常的课程讲授中,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翻译专业和翻译工作,提高其毕业后就业的竞争力与适应能力。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必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跨文化知识的机会,借助互联网以及其他形式获取大量的跨文化知识内容,唯有通过多接触和多了解,才能够逐渐帮助学生累计丰富的跨文化知识,逐渐改善学生在跨文化知识积累方面的短板。

2.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跨文化翻译学习环境。高校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时,务必要重视跨文化翻译学习环境和氛围的构建,让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增长翻译经验、积累翻译技能、巩固翻译知识。学校可以举办一些跨文化交流活动或创设相应的语言环境,如举办英语角,发动和组织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外教以及翻译专业的学生参与,让学生在与留学生和外教的交流活动中获得不同的文化体验和认知,提高英语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增强跨文化翻译意识,提高翻译水平。除了构建交流平台与途径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各种英语学习社团或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翻译西方经典戏剧和影片台词、用英语撰写西方电影赏析等方式,把兴趣爱好与英语翻译学习相结合,在不断地翻译实践和练习中积累翻译经验,获得翻译能力的有效提升。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外籍教师专职或兼职讲授英语翻译课程。外籍教师既有深厚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储备,又有丰富的在中国生活经历、经验,对于跨文化交流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能够给予学生与中国教师不同的教学互动与启发。学生在与外籍教师的交流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内涵与精髓,能够换一个角度发现自己在翻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理解方面的障碍,通过与外籍教师展开课堂提问和课下沟通等方式,获得具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助,进而提高翻译能力和水平。在这里,需要注意外籍教师的选聘标准,最好选择在中国生活工作时间较久、教学能力较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和认识的外籍人士,否则难以保证良好的翻译教学效果和质量。除了上述形式之外,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翻译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翻译岗位环境下进行翻译工作,了解职业化翻译的相关要求,完成一定量的翻译工作内容,逐渐掌握翻译的规律以及各类技巧,通过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实践来丰富学生的翻译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翻译技巧的提高,同时也为学生今后走向翻译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3.帮助学生积累英语跨文化知识。教师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时,要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作为教学重点予以重视和强化。从语言翻译的理论来看,中英互译并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英文单词和汉字的重新排列与组合,而需要体现文化的差异与思维。所以,翻译是一种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活动,如果翻译者不提高跨文化意识,不深刻理解中西文化,翻译出的内容将不符合中外双方的需要,也不利于民族或国家间的文化沟通与交流,甚至会给双方造成误会和障碍。所以,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务必要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并将这种培养贯彻于翻译教学的全流程和各环节。英语翻译教学不仅仅是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包含众多历史文化知识与文化元素,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中西文化比较、西方文化知识等课程,让学生进行广泛的选修,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话剧、舞台剧,阅读相关文化类书籍等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获取英语跨文化知识的相关内容,深入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而消除翻译障碍,提高翻译水平和能力。

4.应用中西文化对比开展翻译教学。在进行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中西文化知识,让学生在中西文化对比的情境中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中西方价值观念与道德标准、中西方社会风俗礼仪、中西方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西方餐饮与服饰等方面的差异着手进行专题性或综合性教学,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方式,如为学生播放电影、视频、图片,让学生听取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讲座等,不断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跨文化视角下的翻译教学需要教师将中西文化同时展示给学生,教给学生通过考虑和尊重两种文化的差异而进行翻译学习与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多对比、多思考,在对比和思考中增加跨文化翻译训练频次,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翻译实践过程中了解和熟悉中西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翻译意识和能力。加强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知,才能够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中同一意思的差异化表达形式,才能够确保在进行翻译过程中的准确呈现。

三、结语

语言翻译是集语言表达与文化包容于一体的语言交流与沟通活动,跨文化翻译能力决定了学生的翻译效果与水平,而很多高校的翻译教学对学生的跨文化翻译能力培养不足,造成学生难以精准合理翻译。所以,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除了加强学生的翻译训练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翻译观念的引导与提升。只有这样,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才能够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巨大变化,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得到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郭旭东,门悦.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校园英语,2018(4).

[2]郭艾青.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输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18(3):33-34.

[3]周永英.基于功能翻译理论下的高校英语教学策略探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0(07):26-27.

跨文化营销范文5

【关键词】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教学;分析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师跨文化教育意识不足,能力较为欠缺

部分高校英语教师认为,做好书本知识的教学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这体现出教师对跨文化教育认识上的缺陷,同时教师还忽视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难以把我国的文化精髓传授给学生,难以借助英语进行准确的表达,这体现出教师缺乏跨文化教学的系统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师需要对中外文化观深入了解,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否则不能准确发掘文化内涵,导致学生理解中外文化时出现认知上的错误。因此,高校英语教师自身要正确看待中外文化的差异,引导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认同,同时还要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意识,让学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全面的视角对待跨文化教育。

2.教师跨文化教育方法相对简单,不能因材施教

跨文化教育实现的途径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在课文讲述中植入外国文化,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外国的影视作品,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明确跨文化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更加关注词汇的积累、语法的学习和情境交流,忽视非语言交际和文化因素,比如在阅读教学环节不引导学生挖掘外国文化知识,这就导致学生知识面不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对待外来文化心态不正确,为学而学

首先,汉语和英语在语言逻辑上、表达方式上都存在差异,而汉语作为母语,大多数人都是在汉语环境下成长的,很多人都是后期开始学习英语,导致学生学习英语起点较低,同时在生活中也更加愿意用汉语进行语言交流。其次,我国英语教学是在应试教学模式下开展的,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对学生的卷面成绩更加看重,相对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缺乏重视,这也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不够明确,为了考试和考研而学习显然已经背离了学习外国文化知识的初衷。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

1.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英语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成长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兴趣的培养,但是部分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词汇和重点篇目,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同时学生也不能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远远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因此,高校英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外国文化知识和文化背景,带领学生了解英语文化交际特点,并且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才会深入到英语学习中,提升学习效果。

2.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我国的留学生、交换生数量持续增多,旅游业蓬勃发展,很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在背景下,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加重要,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交流机会,让外国友人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和文物古迹,同时还可以在交流中了解外国文化,学习语言交流技巧,进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并且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便利。

3.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强烈的民族意识,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学生需要注意英语语言的交流技巧,也要关注交流中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思想碰撞。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要深入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比如民风民俗、交流习惯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交流中尊重对方文化,使交流过程更加愉快和深入。所以,高校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认同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如何增强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

1.增强教师跨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主席曾提出,教师不仅需要成为育人的教书匠,还要成为培养学生品德、品格和品行的大先生,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增强教师跨文化教育意识高校英语教师作为跨文化教育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自身需要全面掌握中外文化知识,借助英语教学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审视世界格局和以及文化发展,教师需要客观的、公平的看待中西文化差异,关注和跨文化教育相关的教学思想以及学术动态,借鉴成功经验,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策略,比如学习《TheEntertainmentEconomy》时,教师就要介绍美国好莱坞影视中的经典对白,感受美式幽默和语言交流内涵,学习西方文化中的娱乐经济显然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更好的领略异域风情,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赛马运动,让学生知道“赌城”拉斯维加斯、“时装中心”巴黎、娱乐经济发达的洛杉矶、纽约,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适时的向学生传授跨文化教育,进而提升教学质量。(2)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养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时需要发挥出主导作用,展示出自身专业的知识技能,通过攻读更高学位的方法充实知识结构,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其次,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跨语言文化教学技巧,向学生分享外国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带有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不同的文化观,比如学习《TheWarAgainstWomen》时,教师就要告知学生,当今社会是人权时代,倡导男女平等,部分国家却依然存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因此学习跨文化知识要学会摈弃不良文化。

2.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

在高校的英语教学环节,教师需要精心打造教学课堂,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出中西文化差异,以生动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学习《ForeignTradeBarriersandProtectionism》时,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在加深,形成很多区域性经济组织,我国始终倡导双方合作共赢的理念,但是个别西方大国依仗自身在全球经济的重要地位,为一己私利破坏规则,形成单边保护主义,而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可以了解到政治内容,形成了跨学科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分享与西方文化有关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扩展视野,在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进行续写或者改写。

3.优化英语教学资源

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英语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但是由于教育内容的不同,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更好的开展跨文化教学,不能搭建二者之间的桥梁。同时,当前部分高校英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打破英语教材的限制,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流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以中外文化交流为背景,比如2018年值中美建交40周年之际,可以集中向学生讲述美国文化特色,使学生的文化知识更加丰富。

4.深化情景模拟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开展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显著提升,并且提升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课堂的教学环境并非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需要教师侧重营造文化交流的语境,培养学生锻炼英语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在学生今后的工作中,与外国友人交流更加需要懂得中西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强自身跨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并且优化英语教学资源。此外,还要深化情景模拟教学,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从容的与外国友人交流,发扬我国文化,学习外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春阳.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

[2]邢义晨.跨文化教育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开展[J].校园英语,2016.

[3]段冉.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

[4]柳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策略探讨[J].才智,2016.

[5]巩志如.跨文化交际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

[6]段瑞芳.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6.

[7]段保晶.跨文化交际与高校英语教学初探[J].英语广场,2016.

[8]张利华.关于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教学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

[9]阚钊婧,赵毓琴.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公民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5.

跨文化营销范文6

关键词:中西茶文化;高等院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流能力

茶文化起源于我国,经丝绸之路流传到西方后形成具有西方特色的茶文化。中西方茶文化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讲解,可引导学生强化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以此引导学生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社会对语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学生要学会从文字层面进行翻译,还要学会从文化方面进行翻译,才能提升翻译的准确性。中西方茶文化具有不同魅力和内涵,提升跨文化能力,能提升我国茶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助力我国文化软实力地增强。

1 中西茶文化概述

1.1 中国茶文化概述

我国茶文化最早出现在神农尝百草时期,而民众开始饮茶的最早记录是春秋时期。虽然春秋时期民众开始饮茶,但并没有对这一饮品进行命名。通过华佗对茶的研究,可以发现古人已经发现饮茶能使身心宁静,还有较强的药用价值。陆羽是世界范围内最早对茶进行系统研究的人,后代称之为茶圣。随着我国茶文化的不断壮大,许多文人墨客积极针对茶进行绘画和作诗。茶本身集通俗与高雅于一身,其中包含儒释道三家的精华思想,并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和茶礼仪。

1.2 西方茶文化概述

西方茶文化包括英国茶文化和美国茶文化。虽然英国的茶叶是自我国流入,但饮茶习惯与我国完全不同。英国人习惯喝下午茶,喝茶时会配一些甜品。通过对英国茶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英国茶文化带着浓厚的绅士之风,这与英国文化具有相似性,由此可见,国家文化会影响茶文化,也会影响人们对茶叶的认知。美国建国时间相对较短,推崇民主和自由,因此美国十分讲究效率,这也导致美国的茶饮品并没有具备较为丰富的内涵。美国认为只要茶饮品味道够好,就不需要追溯其根源和蕴含的哲学道理,这就导致茶在美国的冲泡与咖啡冲泡相似,没有较为突出的冲泡特点。茶的入乡随俗,也能充分体现茶的包容性,还能凸显美国文化特色。

2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

2.1 发源地不同

我国是茶叶的主要产地,茶的种类在不断丰富的同时,生产技术也在不断优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开始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往来。“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一词汇能体现茶在我国必不可少。通过丝绸之路传往不同国家的茶,在不同国家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引导学生加强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了解,能以茶文化为代表,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特点和文化性质。茶叶自我国流传到葡萄牙、英美等国家后,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是茶叶的起源国家,但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发展历史不同,这也导致不同国家对茶文化的认知差异巨大,深入了解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能助力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文化特点。

2.2 茶种类不同

通过对中西方茶叶种类的了解,能发现中西方茶文化的区别。我国茶文化包括红茶、绿茶、白茶等,不同地区喜欢饮用的茶叶种类会有所区别。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完善,茶饮品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加。而在西方国家,红茶相对更受欢迎,这与西方国家的地理气候有关。以英国为例,英国相对较冷,因此性寒的绿茶不受欢迎,而性温和的红茶相对受英国人欢迎。英国人喜欢甜品,因此会将茶与奶融合,制作成不同口味。适当了解不同国家的茶饮品种类,也能以此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而深入认知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3 中西茶文化差异背景下高校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

3.1 创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茶文化差异

不同语言对应不同文化,以《茶经》翻译为例,中国古代的度量单位与西方完全不同,很多成语也没有对应的英语词汇。故此,想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需创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强化对文化差异的全方位理解和认知。例如,可适当在教材中融入一些茶文化差异内容,引导学生强化对相关翻译难点的认知,确保学生语言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可积极加强与教育专家和语言学者的联系和互动,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进行语言教材创新,确保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语言人才。目前的教材中,虽然融入了一些西方文化内容,希望以此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但由于教材中缺少中西方文化对比,导致学生无法通过文化辨别,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茶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将其融入在英语教材中,能提升英语教材质量,确保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了解更多传统文化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并使学生在接触西方文化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线下纸质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高校可适当构建线上动态化教材,并对线上动态化教材进行及时革新和优化。线上线下教材进行混合,能为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更能通过全面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提升跨文化交流意识。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式学习,并引导不同小组进行茶文化交流。通过交流,学生能快速了解传统茶文化,更能深入认知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以此提升听说读写译能力,为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3.2 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引导学生记忆相关词汇,这种灌输式教育不适合新时代学生发展,也不利于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学课堂枯燥乏味。素质教育改革时期,英语教师应强化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针对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以提升教学效率。新时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机会相对较多,会以中方文化视角审视西方思维,这种跨文化的审视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教师需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西方文化,以西方文化意识审视西方思维,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语言行为和语言习惯。例如,对茶文化相关内容进行翻译时,要引导学生以不同视角了解不同地方的茶习俗和茶礼仪,这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西方的茶习俗和礼仪,也能促进学生利用英文传播和发扬中国传文化,助力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通过强化对茶文化差异的了解,能颠覆传统英语教学,使教师具备新的思维和视角,推动学生全面成长。例如,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引导学生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认知和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但新时代学生个性特点不同,因此发展方向也会有所区别。高校可积极参考教师和学生意见,构建线上教学平台,并在平台中融入一些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内容。学生可根据发展需要,针对性学习线上教育内容,以确保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线上教育平台中要包含自主学习模块、全真模拟考核模块等,还要包含跨文化交流模块,为学生提供与国外友人进行交流的机会,以确保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3.3 强化文化渗透,课堂教学中拓展英语词汇

语言学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虽然高校英语教学比例相对较高,但仅靠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无法全面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故此,教师可借助一些英文的书籍和电影,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语言结构。通过了解,学生能加强对相关语言的系统认知,更能通过电影了解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特点,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英文著作有很多,由中文翻译为英文的著作也有很多。以《茶经》为例,我国的茶经有多个英文翻译版本,不同版本的侧重点和优势有所不同。学生通过阅读《茶经》,能强化对茶文化的全方位了解和认知。这一典籍中包括非常丰富的茶文化相关历史,属于世界首部对茶文化进行具体阐述的典籍,对世界茶文化发展具有重要贡献。但《茶经》本身属于文言文,翻译难度相对较大,虽然有不同版本的英文翻译,但都无法全面体现《茶经》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内涵。通过了解不同的翻译版本,学生能强化对不同翻译策略的认知,以此提升自身翻译能力,了解更多英语词汇,拓展自身知识结构。增强文化渗透能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更能引导学生将文化内涵和文化历史进行有机融合,拓展学生认知面,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听说读写译能力。

以茶文化翻译为例,我国茶文化相关的很多词语,具有深层次丰富内涵,如直接进行翻译,可能无法保留本土文化特质,这时需要通过增译法、减译法等方法加强对相关内容的翻译,虽然翻译过后很难保留原词韵味,但能确保西方强化对相关翻译内容的全方位理解。英语教学时注重文化渗透,能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积累更多学习方法,提升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在英语教学时强化文化渗透,能使文字具备文化内涵。语言和文化本身是相互依存的,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能强化对西方国家的深入理解,更能强化与世界的友好交流。英文和中文同属于世界通用语言,培养更多语言人才,能确保我国在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培养更多具有拓展性视野的人才。高校教师应找到语言教学的切入点,才能进行跨文化教学,使中西方文化更好的融合,从而加强优势互补,助力我国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欣.“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下英语专业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理念[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5):129-132.

[2]章昀萱.基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阅读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研究[J].海外英语,2019(03):117-118.

跨文化营销范文7

关键词:中西茶文化;高等院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流能力

茶文化起源于我国,经丝绸之路流传到西方后形成具有西方特色的茶文化。中西方茶文化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讲解,可引导学生强化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以此引导学生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社会对语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学生要学会从文字层面进行翻译,还要学会从文化方面进行翻译,才能提升翻译的准确性。中西方茶文化具有不同魅力和内涵,提升跨文化能力,能提升我国茶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助力我国文化软实力地增强。

1中西茶文化概述

1.1中国茶文化概述

我国茶文化最早出现在神农尝百草时期,而民众开始饮茶的最早记录是春秋时期。虽然春秋时期民众开始饮茶,但并没有对这一饮品进行命名。通过华佗对茶的研究,可以发现古人已经发现饮茶能使身心宁静,还有较强的药用价值。陆羽是世界范围内最早对茶进行系统研究的人,后代称之为茶圣。随着我国茶文化的不断壮大,许多文人墨客积极针对茶进行绘画和作诗。茶本身集通俗与高雅于一身,其中包含儒释道三家的精华思想,并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和茶礼仪。

1.2西方茶文化概述

西方茶文化包括英国茶文化和美国茶文化。虽然英国的茶叶是自我国流入,但饮茶习惯与我国完全不同。英国人习惯喝下午茶,喝茶时会配一些甜品。通过对英国茶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英国茶文化带着浓厚的绅士之风,这与英国文化具有相似性,由此可见,国家文化会影响茶文化,也会影响人们对茶叶的认知。美国建国时间相对较短,推崇民主和自由,因此美国十分讲究效率,这也导致美国的茶饮品并没有具备较为丰富的内涵。美国认为只要茶饮品味道够好,就不需要追溯其根源和蕴含的哲学道理,这就导致茶在美国的冲泡与咖啡冲泡相似,没有较为突出的冲泡特点。茶的入乡随俗,也能充分体现茶的包容性,还能凸显美国文化特色。

2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

2.1发源地不同

我国是茶叶的主要产地,茶的种类在不断丰富的同时,生产技术也在不断优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开始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往来。“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一词汇能体现茶在我国必不可少。通过丝绸之路传往不同国家的茶,在不同国家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引导学生加强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了解,能以茶文化为代表,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特点和文化性质。茶叶自我国流传到葡萄牙、英美等国家后,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是茶叶的起源国家,但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发展历史不同,这也导致不同国家对茶文化的认知差异巨大,深入了解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能助力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文化特点。

2.2茶种类不同

通过对中西方茶叶种类的了解,能发现中西方茶文化的区别。我国茶文化包括红茶、绿茶、白茶等,不同地区喜欢饮用的茶叶种类会有所区别。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完善,茶饮品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加。而在西方国家,红茶相对更受欢迎,这与西方国家的地理气候有关。以英国为例,英国相对较冷,因此性寒的绿茶不受欢迎,而性温和的红茶相对受英国人欢迎。英国人喜欢甜品,因此会将茶与奶融合,制作成不同口味。适当了解不同国家的茶饮品种类,也能以此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而深入认知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3中西茶文化差异背景下高校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

3.1创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茶文化差异

不同语言对应不同文化,以《茶经》翻译为例,中国古代的度量单位与西方完全不同,很多成语也没有对应的英语词汇。故此,想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需创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强化对文化差异的全方位理解和认知。例如,可适当在教材中融入一些茶文化差异内容,引导学生强化对相关翻译难点的认知,确保学生语言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可积极加强与教育专家和语言学者的联系和互动,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进行语言教材创新,确保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语言人才。目前的教材中,虽然融入了一些西方文化内容,希望以此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但由于教材中缺少中西方文化对比,导致学生无法通过文化辨别,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茶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将其融入在英语教材中,能提升英语教材质量,确保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了解更多传统文化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并使学生在接触西方文化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线下纸质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高校可适当构建线上动态化教材,并对线上动态化教材进行及时革新和优化。线上线下教材进行混合,能为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更能通过全面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提升跨文化交流意识。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式学习,并引导不同小组进行茶文化交流。通过交流,学生能快速了解传统茶文化,更能深入认知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以此提升听说读写译能力,为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3.2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引导学生记忆相关词汇,这种灌输式教育不适合新时代学生发展,也不利于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学课堂枯燥乏味。素质教育改革时期,英语教师应强化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针对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以提升教学效率。新时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机会相对较多,会以中方文化视角审视西方思维,这种跨文化的审视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教师需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西方文化,以西方文化意识审视西方思维,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语言行为和语言习惯。例如,对茶文化相关内容进行翻译时,要引导学生以不同视角了解不同地方的茶习俗和茶礼仪,这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西方的茶习俗和礼仪,也能促进学生利用英文传播和发扬中国传文化,助力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通过强化对茶文化差异的了解,能颠覆传统英语教学,使教师具备新的思维和视角,推动学生全面成长。例如,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引导学生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认知和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但新时代学生个性特点不同,因此发展方向也会有所区别。高校可积极参考教师和学生意见,构建线上教学平台,并在平台中融入一些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内容。学生可根据发展需要,针对性学习线上教育内容,以确保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线上教育平台中要包含自主学习模块、全真模拟考核模块等,还要包含跨文化交流模块,为学生提供与国外友人进行交流的机会,以确保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3.3强化文化渗透,课堂教学中拓展英语词汇

跨文化营销范文8

关键词:中西茶文化;高等院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流能力

茶文化起源于我国,经丝绸之路流传到西方后形成具有西方特色的茶文化。中西方茶文化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讲解,可引导学生强化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以此引导学生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社会对语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学生要学会从文字层面进行翻译,还要学会从文化方面进行翻译,才能提升翻译的准确性。中西方茶文化具有不同魅力和内涵,提升跨文化能力,能提升我国茶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助力我国文化软实力地增强。

1中西茶文化概述

1.1中国茶文化概述

我国茶文化最早出现在神农尝百草时期,而民众开始饮茶的最早记录是春秋时期。虽然春秋时期民众开始饮茶,但并没有对这一饮品进行命名。通过华佗对茶的研究,可以发现古人已经发现饮茶能使身心宁静,还有较强的药用价值。陆羽是世界范围内最早对茶进行系统研究的人,后代称之为茶圣。随着我国茶文化的不断壮大,许多文人墨客积极针对茶进行绘画和作诗。茶本身集通俗与高雅于一身,其中包含儒释道三家的精华思想,并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和茶礼仪。

1.2西方茶文化概述

西方茶文化包括英国茶文化和美国茶文化。虽然英国的茶叶是自我国流入,但饮茶习惯与我国完全不同。英国人习惯喝下午茶,喝茶时会配一些甜品。通过对英国茶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英国茶文化带着浓厚的绅士之风,这与英国文化具有相似性,由此可见,国家文化会影响茶文化,也会影响人们对茶叶的认知。美国建国时间相对较短,推崇民主和自由,因此美国十分讲究效率,这也导致美国的茶饮品并没有具备较为丰富的内涵。美国认为只要茶饮品味道够好,就不需要追溯其根源和蕴含的哲学道理,这就导致茶在美国的冲泡与咖啡冲泡相似,没有较为突出的冲泡特点。茶的入乡随俗,也能充分体现茶的包容性,还能凸显美国文化特色。

2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

2.1发源地不同

我国是茶叶的主要产地,茶的种类在不断丰富的同时,生产技术也在不断优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开始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往来。“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一词汇能体现茶在我国必不可少。通过丝绸之路传往不同国家的茶,在不同国家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引导学生加强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了解,能以茶文化为代表,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特点和文化性质。茶叶自我国流传到葡萄牙、英美等国家后,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是茶叶的起源国家,但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发展历史不同,这也导致不同国家对茶文化的认知差异巨大,深入了解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能助力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文化特点。

2.2茶种类不同

通过对中西方茶叶种类的了解,能发现中西方茶文化的区别。我国茶文化包括红茶、绿茶、白茶等,不同地区喜欢饮用的茶叶种类会有所区别。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完善,茶饮品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加。而在西方国家,红茶相对更受欢迎,这与西方国家的地理气候有关。以英国为例,英国相对较冷,因此性寒的绿茶不受欢迎,而性温和的红茶相对受英国人欢迎。英国人喜欢甜品,因此会将茶与奶融合,制作成不同口味。适当了解不同国家的茶饮品种类,也能以此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而深入认知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3中西茶文化差异背景下高校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

3.1创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茶文化差异

不同语言对应不同文化,以《茶经》翻译为例,中国古代的度量单位与西方完全不同,很多成语也没有对应的英语词汇。故此,想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需创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强化对文化差异的全方位理解和认知。例如,可适当在教材中融入一些茶文化差异内容,引导学生强化对相关翻译难点的认知,确保学生语言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可积极加强与教育专家和语言学者的联系和互动,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进行语言教材创新,确保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语言人才。目前的教材中,虽然融入了一些西方文化内容,希望以此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但由于教材中缺少中西方文化对比,导致学生无法通过文化辨别,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茶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将其融入在英语教材中,能提升英语教材质量,确保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了解更多传统文化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并使学生在接触西方文化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线下纸质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高校可适当构建线上动态化教材,并对线上动态化教材进行及时革新和优化。线上线下教材进行混合,能为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更能通过全面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提升跨文化交流意识。例如,教师可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式学习,并引导不同小组进行茶文化交流。通过交流,学生能快速了解传统茶文化,更能深入认知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以此提升听说读写译能力,为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3.2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引导学生记忆相关词汇,这种灌输式教育不适合新时代学生发展,也不利于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学课堂枯燥乏味。素质教育改革时期,英语教师应强化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针对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以提升教学效率。新时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机会相对较多,会以中方文化视角审视西方思维,这种跨文化的审视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教师需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西方文化,以西方文化意识审视西方思维,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语言行为和语言习惯。例如,对茶文化相关内容进行翻译时,要引导学生以不同视角了解不同地方的茶习俗和茶礼仪,这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西方的茶习俗和礼仪,也能促进学生利用英文传播和发扬中国传文化,助力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通过强化对茶文化差异的了解,能颠覆传统英语教学,使教师具备新的思维和视角,推动学生全面成长。例如,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引导学生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认知和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但新时代学生个性特点不同,因此发展方向也会有所区别。高校可积极参考教师和学生意见,构建线上教学平台,并在平台中融入一些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内容。学生可根据发展需要,针对性学习线上教育内容,以确保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线上教育平台中要包含自主学习模块、全真模拟考核模块等,还要包含跨文化交流模块,为学生提供与国外友人进行交流的机会,以确保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3.3强化文化渗透,课堂教学中拓展英语词汇

语言学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虽然高校英语教学比例相对较高,但仅靠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无法全面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故此,教师可借助一些英文的书籍和电影,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语言结构。通过了解,学生能加强对相关语言的系统认知,更能通过电影了解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特点,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英文著作有很多,由中文翻译为英文的著作也有很多。以《茶经》为例,我国的茶经有多个英文翻译版本,不同版本的侧重点和优势有所不同。学生通过阅读《茶经》,能强化对茶文化的全方位了解和认知。这一典籍中包括非常丰富的茶文化相关历史,属于世界首部对茶文化进行具体阐述的典籍,对世界茶文化发展具有重要贡献。但《茶经》本身属于文言文,翻译难度相对较大,虽然有不同版本的英文翻译,但都无法全面体现《茶经》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内涵。通过了解不同的翻译版本,学生能强化对不同翻译策略的认知,以此提升自身翻译能力,了解更多英语词汇,拓展自身知识结构。增强文化渗透能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更能引导学生将文化内涵和文化历史进行有机融合,拓展学生认知面,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听说读写译能力。以茶文化翻译为例,我国茶文化相关的很多词语,具有深层次丰富内涵,如直接进行翻译,可能无法保留本土文化特质,这时需要通过增译法、减译法等方法加强对相关内容的翻译,虽然翻译过后很难保留原词韵味,但能确保西方强化对相关翻译内容的全方位理解。英语教学时注重文化渗透,能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积累更多学习方法,提升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在英语教学时强化文化渗透,能使文字具备文化内涵。语言和文化本身是相互依存的,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能强化对西方国家的深入理解,更能强化与世界的友好交流。英文和中文同属于世界通用语言,培养更多语言人才,能确保我国在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培养更多具有拓展性视野的人才。高校教师应找到语言教学的切入点,才能进行跨文化教学,使中西方文化更好的融合,从而加强优势互补,助力我国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欣.“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下英语专业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理念[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5):129-132.

[2]章昀萱.基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阅读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研究[J].海外英语,2019(03):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