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与管理范例6篇

跨文化交流与管理

跨文化交流与管理范文1

[关键词]旅游管理 跨文化交际 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李睿(1975- ),女,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和旅游英语教学。(辽宁 锦州 1210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37-02

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旅游业迅猛发展,使得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会聚在一起。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为外国游客服务过程中,除了要有流利的外语能力外,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其沟通交流势必会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外国游客满意度,从而增加旅游外汇收入,进一步发展我国旅游业。因此,培养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一、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中,符合语言对环境和关系的适应性原则,使交际与交往目的得以实现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针对文化冲突而提出来的,是一种在理解、掌握外国文化知识与交际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使得中外游客在交流中往往出现障碍和困难。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旅游从业人员对外国游客服务的基本能力,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提高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和形象的核心。

近年来,学术界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广度和力度在不断增强,与其他学科比如社会学、美学、语言学等学科的交叉性研究也层出不穷。但是,潘亚玲经过调查发现,外语教学实践与职业实践的结合是一个薄弱环节,跨文化教学实践已不能适应越来越高的人才职业实践要求。通过查阅,发现将跨文化交际理论引入行业外语教学的研究微乎其微。王立非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出发,提出了包括商务策略、跨文化策略、交际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策略在内的跨文化交际技能理论构架。该能力框架从全新视角阐释了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能力结构、将商务策略列入了能力框架。安晓宇以河南省涉外导游和外国游客为调查对象,调查了河南省涉外导游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失误以及外国游客对导游的满意度,发现作为中坚力量的涉外导游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诸如语言能力不过硬、文化认知能力较差等问题。这些研究为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引入行业外语教学中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作用,但还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外语跨文化教学和研究的需要。本文通过研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进一步拓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渠道,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外语教学的跨文化进程。

二、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因素

1.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高校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渠道。我们要意识到当前的语言能力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但是在旅游管理专业实际教学中,普遍缺乏可行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缺乏完备的教学培养方案,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外语交流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效果和质量。多年来,大学外语教学一直侧重于语法、词汇的讲解和语意的分析,旅游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而这恰恰与旅游服务部门对实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背道而驰。由于对跨文化教育重视的不足,导致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大纲中没有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要求,缺乏适合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教材和教学材料。很多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向学生传授跨文化知识,这种缺乏指导、不成体系的跨文化教育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跨文化知识的需要。

2.师资水平与观念。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8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由外语教学界引入我国。而跨文化交际研究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也只是近十年的事情,国内教师对此的研究和实践很少,国内评判英语教师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仍然是语言功底,因此我国外语教师普遍缺乏系统的跨文化知识体系,其自身的跨文化知识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现实要求高校英语教师拓展跨文化知识,发展跨文化技能,使其不仅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还要拥有深厚的跨文化知识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习跨文化知识,使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从事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3.传统文化缺失。由于对自身传统文化学习的忽视和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导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这种缺失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中西文化异同的认识和学习,从而影响到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跨文化交际的文化之一并不是来自对目的与文化的不了解,而是来自对目的与文化和母语文化之间差异的不了解。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外国语言文化的精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对外服务交流过程中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

1.重视跨文化教学。学校是跨文化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而外语教学则是跨文化教育最有效、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学校应该通过确定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制定教学大纲,设置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应系统合理地编排关于文化方面的内容,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跨文化素质是实现跨文化目标的先导因素和基础环节。由于教师本身对于跨文化教育认识的局限性,很多教师误将课堂上对文化知识的讲授等同于跨文化教育。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培养一支具有深厚中西文化内涵的师资队伍,使跨文化理念得以贯彻落实。师资培养可以通过在职培训、顶岗实习和出国培训三种方式来完成。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职于酒店、旅行社等旅游服务部门,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人沟通交往的机会较多,所以除了在职培训和出国培训方式外,可以让教师到酒店等部门顶岗实习,此举为教师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

3.汲取中西文化内涵。外国语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和中西文化比较同时进行才能深层次理解和学习跨文化内涵。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容易造成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模糊认识,所以学习和了解外国语言文化的前提是不能忘记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应当深入接触学习更多的西方文化。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西方影视作品,参加英语角,收听收看有关报道西方国家的节目和阅读关于西方社会、历史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来了解更多关于西方国家的知识。另外,需要关注和熟悉中西文化的联系与差异。

4.引入文化测试。测试和评价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的发动机。将文化测试引入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跨文化能力的重视程度,是合理评价跨文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途径。张红玲将文化测试内容分为文化知识、情感态度和交际技能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文化知识测试可以采用填空、选择和判断等客观题形式全面系统地考查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水平;情感态度测试可采用社会距离等级法、语义级差法和跨文化发展模式等方法;交际技能采用笔试或直接观察学习者真实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测试必须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与旅游服务部门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测试的评价体系,使其发挥其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的发动机作用。

四、结语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具备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使其满足于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范敏.“高师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8(2).

[2]潘亚玲.我国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中国外语,2008(4).

[3]安晓宇.旅游从业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研究――以河南省涉外导游为例[J].中国商贸,2012(8).

[4]李娅林.跨文化交际研究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现象分析[J].考试周刊,2009(33).

[5]杨学云.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文化导入研究[J].外国语文,2010(4).

[6]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 2012(2).

跨文化交流与管理范文2

关键词:文化差异 文化冲突 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沟通是指在不同的文化单元之间所发生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随着跨国企业和合资企业的繁荣发展,经济生活中的跨文化沟通已成为必然。对于跨国企业而言,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是跨国企业管理的出发点,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必须了解跨国企业中文化的多样性和沟通障碍产生的根源,有效处理由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以有效实现跨文化沟通。

一、跨文化沟通问题产生的根源

1.价值观差异带来认知风险的可能性。价值观是个人或社会接受某种特定的行为和存在,而拒绝与其相反的行为和存在的态度。价值观是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既反映了民族性格的基础,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对人的沟通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即使在同一文化领域内,人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在跨文化沟通中,由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沟通双方的价值观迥然不同,因此造成了双方之间交流难度的加大,有时会使看似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当沟通双方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想法涉及到必须表明态度的价值观时,矛盾就会显现,沟通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沟通双方涉及到的价值观的兼容性较大,那么双方实现有效沟通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2.语言差异带来误解风险的可能性。语言文字是人们进行交流、传递信息和思想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带来了不同的语言,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语言差别是将文化沟通与跨文化沟通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跨国企业中,不同语言的使用主体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常常因对语言沟通符号的误解,在语义和语用两方面引发歧义,使企业中跨文化沟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3.“文化休克”带来感知风险的可能性。“文化休克”指的是在跨文化沟通中,由于多元文化背景致使人们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流符号而产生深度焦虑的情况。跨国企业中成员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母文化与异国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不和谐或相抵触,极易造成思想和行为上的无所适从。由于文化的差异性,跨国企业中的人员在沟通时难免遭遇“文化休克”,而这必然导致跨文化管理沟通障碍的出现。

二、跨文化沟通的实现路径

1.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跨文化认同。价值观反应了人们普遍的思想态度,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有助于跨国企业中员工的深度交流和理解,进而促成在心理,思想和行为方面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不但构成了员工归属意识的思想基础,也将带来员工积极的自我开发以及发挥自我潜能的欲望。在落实了企业内部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在共同价值观念的作用下,员工的自我教育热情也会被激发。

2.了解文化差异,正视文化冲突。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跨文化中的沟通障碍是不可完全消除的,因此,在面对文化差异及跨文化冲突时,要以积极的心态来寻求发展,冲突往往给人的心理带来不适的感觉,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正视冲突,甚至选择逃避冲突,结果是冲突得不到解决,个人目标也得不到实现。应对跨文化沟通,我们要正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交流双方不仅需要明确各自的文化特点,还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对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特点,然后加以比较,以明确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禁忌。通过学习加强自己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增强化解文化冲突的能力。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要做到正视文化冲突,首先要找到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其次,要能够洞悉文化冲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在明确这些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跨文化沟通方式和途径。

3.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沟通亲和力。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的淡化需建立在交流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互相尊重上。跨国企业如果没有经常进行文化交流和思想沟通,这种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将会越发难以解决。企业内部进行一些文化交流,比如节日聚会和文体活动等,都将有助于加强跨国企业中员工之间的交流,有助于疏导员工内心的冲突,因此,跨国企业应尽可能的鼓励员工参与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有效的避免员工个人行为、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产生冲突。但是,文体娱乐活动不能代替思想教育的工作,要使企业中员工真正了解企业的文化,还要从员工自身入手,培养员工献身于企业的责任意识和价值标准,通过企业有计划的内训,使企业文化被大多数员工理解和认同,形成一种自发的动力机制。

三、结论

多元的文化背景必然导致跨文化沟通的障碍,由于文化的根深蒂固,跨文化沟通障碍需要长时间的交流来消除,跨国企业要正确认识跨文化沟通障碍,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进行跨文化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跨国企业中的凝聚力,提高跨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亮,林西. 管理沟通理论发展综述[J]. 中南大学学报,2003,12.

[2]聂春玉. 论跨文化的管理与沟通[J]. 市场周刊,2007,4.

[3]冯毅. 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障碍刍议[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2.

跨文化交流与管理范文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深入,我国许多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国外开设分支机构或在境外直接投资建厂,将经营的触角伸向国际市场。在享受国际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往往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语言等方面与东道国存在差异,我国跨国企业在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跨文化冲突问题。

一、我国跨国企业面临的跨文化冲突

跨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文化是一个群体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语言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另一群体的显著特征。正是群体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我国跨国企业中的文化冲突。我国跨国企业中的跨文化冲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显性文化的冲突。

显性文化冲突是指来自行为者双方的象征符号系统之间的差异,即通常所说的由于表达方式(语言、手势、神态、举止、面目表情等)所蕴含的意义不同而引起的冲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行为者,相同的表达方式所含的意义不同往往也会引起冲突。这就使带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双方在理解上往往缺乏共同感,对企业间及其企业内部不同文化的合作和沟通造成障碍。

第二,价值观念冲突。

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即使生活在同一个国家的人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也会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而人的外在行为是受价值观念影响的。在不同意见表达方式上,中方人员表达方式委婉,并喜欢背后议论,而西方则是直截了当地说明真相;对待工作成就的态度方面,我国企业缺乏灵活的激励机制,员工缺乏工作主动性;而西方企业员工有较大自,并对上级有一定建议权和质疑权。风险观念方面,我国企业家一般缺乏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在不确定条件下不敢贸然决策,往往失去市场竞争机会;而西方企业家则勇于冒险、敢于探索,尤其是在开拓新市场、研制新产品、运用新技术等方面表现突出。工作态度上,西方员工普遍信奉拼命干活,拼命享受的价值观;而中方员工目前对只有通过努力工作才会得到物质满足的观念认识还不够,表现出干活时缺乏主动性,能歇就歇,能停则停,花工作时间闲聊,这些往往是外方的管理人员无法接受的。

第三,劳动人事方面的冲突。

在人才的选拔使用方面,中方较注重德才兼备,重视人的政治素质、个人历史和人际关系,以致于选拔的管理者一般具有文凭和技术,却不一定具备组织和管理才能。西方管理者更多地把能力放在第一位,量才而用。在企业人员的工资待遇上,中方较偏重于考虑企业人员的资历、学历和职称。在工资政策上,把工资增长基数与企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西方则根据员工工作的性质和能力确定工资,把工资调整与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结合起来。员工的待遇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有关,只有当工作内容发生变化时,才会考虑调整工资待遇。在人才流动方面,中方尚不太习惯员工“跳槽”,并由此影响到对人才的培训观念,并且常以某些条件和理由限制人才的流出。而外方认为,人员流动可以保持企业活力,鼓励自己的职工不断流动,形成合理的年龄、知识、技能结构,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以及人员自由流动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手段。

第四,制度文化的冲突。

西方企业习惯于在法律较完善的条件下进行经营管理,用法律条文作为行动的依据;而中国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习惯于按上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指令行事,上级的条文、指令、文件有时便是企业的决策依据和办事章程。西方社会是法治社会,一切都用外在的非人际关系的硬件力量去约束,在企业管理上表现为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和条例管理,追求管理的有序化和有效化;中国社会重伦理,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却忽略了制度效应和条例管理,以“情”治理使员工对制度的执行比较松懈,以致规章制度往往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二、跨文化冲突对我国跨国企业管理的影响

在跨国公司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语言、价值观、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使得他们在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等方面的认识都会有所差异,这种认识的不同往往也会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

第一,决策制定和决策实施更加困难。

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和参数影响着管理过程的每一环节。作为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决策也是如此,文化的影响使跨国公司的决策模式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色彩。在我国跨国企业中,由于决策主体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在决策的程序、重点、集权与分权、时效与质量等方面产生差异,从而影响和改变决策的制定。此外,由于理解的不到位,在决策执行过程中不同文化的员工有着不同的理解,工作中就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同时对于企业的决策方案和管理制度,不同文化的员工亦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在决策实施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行为表现。“民族中心主义”也有可能使员工为了显示其存在而在决策实施过程中故意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

第二,经营目标和经营理念难以统一。

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者会有不同的经营目标,如美国、德国、韩国等国的管理者,他们的经营观念是尽可能地满足市场,更重视营销,强调规范化管理,并鼓励员工创新,给员工充分的发展空间,重视横向信息交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管理者往往重视生产而忽视营销,通过大规模的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以低价占领市场,在经营上趋于谨慎保守,缺乏创新。这就使得在我国跨国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经营目标和经营理念上不一致的情况。

第三,经营管理难度增强。

民族中心主义是跨国投资者首先面临的难题。跨国企业的成员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信念、文化传统,行为规范和行为表现也各不相同。在文化沟通中,人们总是依据自身的价值标准与行为标准作判断。这种不明确性增加了跨国经营管理的难度,文化差异严重时会导致管理的混乱和冲突。

第四,组织绩效受到影响。

文化冲突的存在使得跨国企业内部现沟通困难、融合度低、向心力弱等负面效应。因而文化冲突日益成为阻碍提高跨国企业整体绩效的关键。如不能有效地克服文化冲突导致的负面效应,其结果只能使我国跨国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陷入严重的困境。

三、应对文化冲突,提高跨文化管理能力

为应对跨文化冲突,我国跨国企业必须提高跨文化管理能力。所谓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即在全球化经营中,对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在跨文化条件下克服任何异质文化的冲突,并据以创造出企业独特的文化,从而形成卓有成效的管理过程。其目的在于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企业目标,以维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企业的潜力与价值。跨文化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第一,尊重文化差异,加强跨文化交流。

跨国企业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从而导致文化冲突。管理者应意识到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应该认识到文化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应根据具体文化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管理方面与模式。

企业内部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不同员工相互了解、理解、适应和融合彼此的文化。文化交流应是广泛而深入的立体交流,既存在于不同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和员工个人素质各层面之间,又贯穿于各层面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各部分。文化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化敏感性训练、联谊会、研讨、换位思考。我国跨国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跨文化交流整合创造物质条件,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理解和融合空间,以便为跨文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强化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培训是解决文化冲突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一般来讲,跨文化培训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培训、异质文化敏感性和适应性的培训、跨文化沟通与冲突的处理能力培训、文化技巧的培训、地区环境模拟。培训方法有两种,一是由企业内部的培训机构及培训人员进行培训,二是聘请外部的培训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咨询公司等来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培训。

跨文化培训可以增强企业成员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其心理素质,使受训人员认识文化差异,掌握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学会与不同文化的人打交道,改变以往的文化偏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员工之间的文化冲突。同时跨文化培训还能帮助企业高层管理者认清市场,根据特定的市场文化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减少企业的失误。

第三,推行管理本土化。

跨国企业实行管理本土化是企业消除文化差异,取得跨国经营成功的有效途径。我国跨国企业应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来进行跨文化管理。跨国企业要在海外进行投资、生产、经营、管理,必须雇用相当一部分的来自公司所在国的员工。本地化战略除了包括尽可能雇用本地员工,培养他们对公司的忠诚之外,最重要的是聘用能够胜任的本地人才,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文化冲突,顺利开展业务。

第四,整合价值观,实现文化融合。

价值观是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它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交往准则。价值观是文化因素中最基本,也是核心的因素。企业员工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对文化融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跨国企业应在对异质文化高度认可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企业全球化战略目标的新价值观。对于跨国企业来说,价值观的整合是解决文化冲突的有效方式。建立起共同价值观,人们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时,往往忽视导致冲突的因素。价值观的整合与重塑必须立足企业的实际,既要积极倡导互动式学习,不断通过批评、信息反馈和交流,达到价值观的认同,又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引导企业员工冲出各自狭小的文化圈,积极主动地超越和完善自我,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和行动上的协同。

我国跨国企业面对多国的文化模式,实施跨文化管理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与东道国员工共建新型企业文化,基于已有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影响的深远性和长期性,逐步实施文化融合。不同背景、不同形态的两种文化或者文化因素之间通过相互接触、交流、吸收、渗透,选择各自精华的部分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成为兼容性强、多元的文化。它不是以哪一种文化为主体,而是两种文化直接融合。具有这种性质的文化可以兼容更多的文化,适应更多不同文化的环境,具有普遍推广的能力。

跨文化交流与管理范文4

关键词:经常项目;异常跨境资金流入;套利

2011年以来,本外币利差日益扩大,人民币预期升值不断增强,我国外汇资金仍处于流入态势,其中不免夹杂异常跨境资金流入境内。在我国经常项目已经开放而资本项目部分管制的背景下,经常项目项下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压力日益增大,且面对着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经常项目项下异常跨境资金流入出现了新特点。为进一步提高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从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角度,对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主要形式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异常跨境资金的特点和影响

异常跨境资金是指超过正常贸易和投资范围,带有投机性质或者虽无明显投机性质但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资金,具有逐利性、隐蔽性和违法性的特点。异常跨境资金不仅包括了具有明显逐利性、短期性的热钱,还包括了部分以避税或发展集团公司等为目的的超出正常收支范围的跨境资金。

异常跨境资金的大量流入很有可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金融稳定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一)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异常跨境资金的大量流入将造成国际收支顺差增大,同时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大大增加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和公开市场回购调控的压力,对货币政策形成了倒逼机制,明显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二)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异常跨境资金进入境内后通过各种方式结汇成人民币,并投资国内的产品市场和资产市场,且由于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将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

(三)引发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在当前国内经济形势较好且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不变的背景下,异常跨境资金大量流入境内,而一旦经济形势发生转变或稍有转变的趋势,极有可能导致大量资金集中外逃,从而引发金融市场的不稳定,造成严重经济后果。

二、经常项下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主要形式

(一)利用资金流与货物流的时间差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

由于国内资金日趋紧张、国内外利差不断扩大,且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借用贸易信贷等渠道,利用资金流与货物流的时间差异变相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

1.通过进口少付汇或进口不付汇将异常跨境资金以实物形式滞留境内,待获取人民币升值或其他收益后,再以进口退汇或其他方式将资金汇出。例如,湖南A公司2010年至2012年2月从澳洲陆续进口废塑料,报关金额为550万美元,但对外付汇仅21万美元。两年来A公司共实现进口少付汇529万美元,变相获得境外资金529万美元。

2.假借贸易信贷以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在国内外利差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延期付款将外汇资金滞留境内或通过预收货款尽快实现外汇资金流入,以获取利差和汇率差,降低财务成本。例如湖南B公司惯用的结算方式是货到付款,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的背景下,B公司与外商协商,将结算方式更改为延期付汇,以实现将资金滞留境内,赚取利率差和汇差后再对外付汇。

3.通过对不同结算方式、不同融资产品和不同付汇期限的组合设计,尽可能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主要渠道有90天以上的信用证和海外代付的组合、远期信用证与进口押汇、人民币质押贷款的组合等。例如湖南C公司2011年与对方约定结算方式是90天信用证付汇,信用证到期后再办理海外代付,使融资期限累计能够达到半年至1年,远远超过单项融资产品的融资期限,实现了迟付汇8.3亿美元,获得了人民币升值和资金滞留境内运作的双重收益。

(二)利用跨境关联交易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

由于跨境关联交易的真实性审核较难,且暂时无相关法规文件对其进行约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实现异常跨境资金的流入,实现套取汇率变动收益和跨境套息的目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1. 通过定价转移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企业有可能通过“出口高报、进口低报”等方式使异常跨境资金流入。这种交易多发生在加工贸易项下,交易双方多为境内外关联公司。通过进口低报,企业可获得异常跨境资金流入及逃避关税的双重收益;通过出口高报,企业可实现异常资金隐蔽地流入及提高出口退税。

2.关联企业利用预收货款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跨境关联企业大量利用关联公司的操作便利,先以预收货款名义将境外资金低成本融资引入,在融资快到期时,再与境外关联公司拟订退汇协议,将融资款项退给境外关联公司,以获取人民币升值收益和赚取境内外利差收入。例如,湖南D公司在2010年12月以贸易项下预收货款名义从其境外关联公司获得1.3亿美元的外汇资金,在2011年12月又以终止合同名义申请全额退汇给境外关联公司。经调查,D公司所收预收货款仅有27.2%用于生产经营,余72.8%用于偿还境内贷款。据测算,D公司上述操作可以节省约336万美元融资成本,同时可赚取汇率差6900万人民币。

(三)通过境内交货境外收汇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由于外汇局对境内交货境外收汇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外汇指定银行只是进行表面上的单证审核,企业可通过该渠道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例如,湖南省内E公司与境外F公司签订了一份出口合同,约定货物由E公司直接交付给F公司指定的东莞G公司(据F公司称,东莞G公司为其在内地的加工厂),由G公司加工后报关出口至境外F公司,货款则由F公司支付给E公司。E公司通过“境内交货境外收汇”方式完成出口收汇。由于出口方E公司将货物直接交付境内G公司,没有通过海关报关出口,出口收汇监管系统没有相应出口数据,实际出口金额难以确定。货款从境外收回后,外汇指定银行仅根据企业提供的合同等商业凭证予以结汇,只能作表面真实性审核。同时,由于G公司将加工好的货物出口至境外,又可以利用该出口报关单进行重复收汇。

(四)假借转口贸易或转卖业务使异常跨境资金合法流入。由于转口贸易和转卖业务的货物进出均在境外或特殊经济区域,无法实现货物流与资金流的匹配,贸易外汇监管只能从进出口合同、发票等商业单证实施单证审核,无法从根本上确保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因此利用转口贸易和转卖业务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较其它方式更为隐蔽,其主要方式有关联企业之间虚构贸易合同、人为调节交易价格等。

(五)通过境外承包工程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由于境外承包工程在收汇结汇环节,仅靠表面上的合同等单证审核就可以为企业办理结汇,难以鉴别业务的真实贸易背景,为违规资金流入提供了通道。如湖南H公司2011年共收到的从境外承包工程收入272.23万美元,外汇指定银行仅凭一个境外承包工程合同就能办理结汇手续,无法判断其真实性。

(六)通过“违约赔偿”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不少企业以“违约赔偿”的名义实现大额资金的流入。此类交易性质表现在非贸易项下,但是实际背景与货物贸易活动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属于货物贸易基础上衍生的损失赔偿。由于目前对此类交易没有明确的规定,外汇局和外汇指定银行在审核了企业的合同、发票等商业凭证后为企业办理结汇,只是表面上和形式上履行了真实性审核义务。例如湖南省I公司2010年底与外商签订合同进口棉花,因签订合同后国际棉花大幅涨价,由2010年的90美分/磅涨至2011年3月份的240美分/磅,外商无法执行已签订的合同,根据合同约定执行违约赔偿。I公司因此获得450万美元的赔偿款。

三、存在的管理难点

(一)强化监管与促进便利化之间的矛盾。为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流入,强化对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管理,外汇局可以通过制定更为严密的真实性审核制度来实现。例如,为了防范跨境资金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外汇局加强了对转口贸易的外汇管理,规定转口贸易项下的外汇收入应先入企业待核查账户,且必须在企业进行了相应的转口贸易对外支付后方可结汇或划转;此外,转口贸易收入结汇或划转金额超过了相应支出金额的20%,企业应到外汇局进行申请,这样有效降低了企业利用转口贸易渠道实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可能性,但是同时也增加了大多数正常交易主体的经营成本,降低其业务运转效率,与便利化原则相矛盾。

(二)现行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涉及多个管理环节,适用多套管理制度,但仍然存在着部分监管空白。例如,外汇局对于跨境关联交易没有明确的界定,且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难以形成对不正当跨境关联交易的威慑和管理作用。此外,在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方面,外汇局和外汇指定银行在收结汇环节的审核仍然停留在单证审核上。

同时,由于各管理环节和制度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沟通,导致出现了部分监管空白。例如,在具体的贸易行为中,贸易信贷应与企业的整体贸易收支行为相结合加以分析;但是在具体管理中,贸易信贷登记在资本项目处管理范畴,独立于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管理体系之外,容易导致监管不到位。

(三)现有系统分析监测功能薄弱。目前,外汇局虽有多个业务系统,但各系统彼此独立运行,没有建立一定的关联关系,且尚未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有效的监测、分析、预警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某些外汇业务仍未实现全口径采集和监测,例如对于贸易融资的统计,主要依靠外汇指定银行报送报表,人工汇总、比对、筛选,工作量大、效率低且准确度有待考察。

四、建议对策

(一)完善相关政策规定。一是建议根据服务贸易不同类型交易的特点,实施分类管理,强化交易真实性和一致性的管理,细化违约赔偿、转口贸易等外汇收支的相关操作规程,明确需要提交的单证。二是完善服务贸易项下收结汇管理规定。可借鉴贸易项下联网核查的成功经验,针对服务贸易的特殊性质,办理服务贸易项下出口的收汇时,依据主管部门的批复或者海关出具的服务贸易出口证明办理相应的收汇手续。三是完善对境内交货境外收汇、关联交易等的管理规定。例如,根据不同类型跨境关联交易的特点,完善对不正当跨境关联交易的具体监管措施。

(二)建立高效的外汇非现场监测平台,强化对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监测预警。建议继续完善外汇监测系统,加强对外汇信息系统和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利用,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非现场监测平台,全面统计监测外汇资金来源、流向以及流量。同时,建立预警指标,重点关注关联交易、退赔外汇以及贸易融资等业务,发挥非现场监测平台对异常外汇收支的预警和防范作用,提高现场检查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当前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特点及对策,吴振宏,经济师,2011年第9期

跨文化交流与管理范文5

关键词: 跨文化B2C;电子商务;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138-04

0 引言

近年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得到迅速发展。根据艾瑞咨询公司2010年7月的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09 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630.0亿元,预计2013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1]。其中,B2C成为网络购物市场的新宠,跨文化B2C的发展更是使电子商务市场呈强势增长之势。

本文提出的跨文化B2C是指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上向别的国家或区域进行贸易的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它实现的基础是网路信息技术、国际化物流和网上在线支付平台的发展,是电子商务发展至今的产物。跨文化B2C区别以往的出口贸易和网络交易平台,它实现了中国制造利润的最大化。在《产业链阴谋》中,郎咸平提出的“6+1”产业理论,整个产业链可分成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终端七个部分,而中国落在价值链的最低端——产品制造环节。跨文化B2C的发展,中国产品可以直接面对世界消费者,借此还能规避目前中国制造所遭遇的诸如反倾销调查之类不公正待遇,中国制也就可以从低利润的代工链中解脱。

早年就有学者意识到文化差异对交易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如洪登永(2000)论述了跨文化管理中文化差异在企业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2]。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类社会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在进行跨文化电子商务时,企业在消费者信任、销售品类选择及推广策略、物流、售后服务等环节存在着一些跨文化误区。4R营销理论是基于关系营销理论提出的最新理论,该理论着眼点是顾客,企业更加关注与顾客之间的持久关系。本文以最新的4R营销思路为指导,研究差异性文化背景下跨文化B2C发展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1 跨文化B2C的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在国内发展迅速,根据易观咨询2010年7月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电子商务行业2010年的融资总额已高达10亿美元,融资规模仍有增长趋势,快节奏的竞争,电子商务发展不得不另辟蹊径,而发展跨文化B2C尚属那片蓝海。

我国跨文化电子商务发展经历了三次转变,第一代跨文化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是整合信息流与资金流的B2B跨国交易平台;第二代的跨文化电子商务平台是在第一类B2B的基础上整合物流和支付服务;而第三代的跨文化电子商务提出了整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客户关系等全球在线零售的跨文化B2C。跨文化B2C行业面对的是全球消费者,对商品质量、仓储、物流等都有较高要求,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先进的运营理念和丰富的操作经验是跨文化B2C业务实现的关键。随着全球营销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不断升级,我国跨文化B2C企业也开始崛起。

2 跨文化B2C发展中的问题

刘魏(2010)认为,跨文化管理就是企业要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发展目标,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促进异质文化之间的兼容,从而创造出独特的企业文化的管理过程。这一过程是从企业外部包括供应者、顾客、竞争者、相关利益群体等和企业内部针对不同员工两方面来研究跨文化管理[3]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已有研究关注的问题包括电子商务渠道、模式、物流、影响因素等。鉴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将基于跨文化B2C交易建立的过程,从多方利益相关者角度探索消费者信任、产品选择及推广、物流、以及售后服务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信任问题 从交易建立过程的关键因素来看,信任就是公众对电子商务环境的信任,这种信任直接影响到人们参与电子商务的决策。电子商务中的信任是交易双方之间的信任以及交易各方对交易系统及网络安全的信任。具体可表现为网络安全、支付方式、诚信机制、电子商务法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Web2.0时代网络实现了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动,电子商务运作模式的产生以及不断升级,信任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信任模式已难以在电子商务实践中发挥有效作用,Pauline Ratnasingam, David Gefen,Paul A Pavlou(2005)提出基于制度的信任建立的影响因素包括:connectivity(连通性)、standards(标准)、security(安全)、uniform product descriptions(产品描述)[4]。因此跨文化B2C发展初期,企业对建立包含人文制度和技术制度的信任模式需要更加迫切。

跨文化交流与管理范文6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 中外学生融合 机制建设

与美国等移民大国跨文化交际在社会中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不同,中国最具典型性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便是接收来华留学生的高等学府。自1950年我国首次接收第一批来自东欧的留学生开始,我国已接收来华留学人员共计98万人次。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递增,来华留学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仅2011年5412万人次外国人入境者中来华留学生人数就超过29.2万人次,留学生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不但巩固了留学生教育在我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留学生的规模和结构优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010―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六章强调要“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搭建高层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平台,加强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创新实践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籍的多元化,让高校跨文化交流研究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学生工作是高校中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工作内容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从学生工作的角度探讨如何避免跨文化冲突,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建立符合国情的科学的中外学生融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跨文化高校校园环境特点

(一)多元文化环境的复杂性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汉语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来华留学生规模将不断膨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世界各地涌入中国高校的外国学生带来的不仅有他们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向往,还有留学生本国的文化价值观。来华留学生群体的加入打破了中华文化价值观独占高校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局面,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理念随着来华留学生群体一并进入中国高校的社会环境中。文化是涵盖思想信念、表意符号、道德规范等内容的多层次复合体①。它植根于人们的灵魂深处,对人们的行为习惯、伦理道德和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予以改变。一百多个国家的不同文化与中华文化并存一校,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多元化的基调。这种高度集中的多元文化并存现实,让文化价值观相互碰撞和异质文化相互交融的现实问题更突出,多元文化环境更复杂,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与发展关系的处理更谨慎和微妙,文化冲突的危险系数直线上升。

(二)文化价值观的相对可塑性

文化对人类的影响自个人出生开始直至死亡,随着时间的积累,文化不断从伦理传统等社会深层次结构中汲取营养,由表及里,不断深入。单纯从理论的角度看,文化对个体外在行为表现和内在思想观念的影响强度与时间之间的联系可以用正相关的关系表述,人们在某一文化环境中浸濡的时间越长,他们对这一文化的认同感会越高。在不考虑其文化传统核心理念对于异质文化的包容程度差异的基础上,在遇到与其本身文化价值观存在冲突的异质文化时,其本身文化价值观念越坚定的人采取抵触和排斥的处理方式的概率越高。

目前中国高校中的外国留学生群体以20岁左右的“90后”为主体,这一年龄段的青年正在摆脱“别人告诉我的世界”,进入“我认为的世界”,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架构的关键时期。他们从小树立起来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根基并不牢固,容易受到新的文化环境的影响。21世纪网络技术的普及让世界青年学生的信息来源更丰富,思维更活跃,更具有自我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更客观地审视陌生的文化,并愿意了解不同的文化,对多元文化环境更包容。相比较其他外国人来说,在中国留学期间所处的多元文化相互渗透、冲突和融合的校园文化环境会对外国留学生自身文化价值观的确立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跨文化交际的行业特点

自世界上第一所现代意义大学的建立至今,学术自由都是东西方高等教育的绝对核心理念。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不同学术观点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开放的平台进行沟通与交流,同一学院甚至同一科室教授的学术观点可以完全相左,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就一个学术观点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高校文化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学生有独立的思考和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墨守成规,唯书本和老师马首是瞻。高校对文化自由的追求是学术自由精神在文化层面的支撑。相比较社会团体和公司企业对团队文化融合的重视,大学对文化差异有更高的容忍度。无论你是穆斯林还是信仰耶稣,无论你是黑皮肤还是黄头发,都可以在大学里平等地学习和生活。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是大学之“大”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诠释。

二、高校中外学生融合现状

依据跨文化关系理论的观点,中外学生融合是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是共处于高校校园中的中外学生彼此适应,并建立有效的社会交际关系的过程。中外学生融合不仅会受到国家政策导向、学校规章制度等“看得见的”的因素的直接影响,不同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深层次结构也在其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中外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程度和现实阻碍具有更强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一)多元校园文化的困境

多元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主题词是“不同”,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学习态度、不同的传统风俗和文化禁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信仰等。在接受大学教育前,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没有与外国人长期真实接触的经历,他们了解不同国家青年人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外国影视作品和网络媒体,他们的成长中没有接受“如何处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沟通问题”的有关教育。正因为如此,中国学生对真正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外国人充满好奇,希望认识并了解他们,但面对如此多的“不同”,中国学生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恰当的处理能力。在外国留学生群体中,这种“不同”带来的心理冲击更明显。在到山东大学学习之前,俄罗斯留学生侯强很憧憬中国,认为“这里有神秘古老的文化,人们都很善良,并严格遵守孔子的思想”,到山东大学后,他发现现实的中国很不一样,“我在中国有时候觉得生活得很累,因为人很多,而且中国人不喜欢排队。我觉得中国人很自私,只关心自己,不会去帮助陌生人”。来自智利的留学生阿诺则对中国人的说话方式很不适应,“中国人对不同身份的人说话的用词和语气都很不一样”,让他难以理解。外国留学生因个人经历、媒体宣传或心理落差等原因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的刻板印象,成为跨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阻碍。

外国留学生在山东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会遵循跨文化适应U-曲线模式,有着蜜月期、危机期、复原期和双文化适应期的阶段划分。跨文化适应危机期通常出现在外国留学生到中国以后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内,陌生环境带来的新鲜感逐渐褪去,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和语言障碍让他们变得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选课、听不懂老师的授课内容、找不到可以谈心的朋友……这是留学生最难度过的时期。在巨大的文化冲击下,外国留学生会变得脆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山东大学为留学生单独选课、有条件地独立组班上课等留学生集中管理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也无法满足中外学生对彼此自由开放了解的渴望。

(二)中外学生有效融合的局限性

1.理论指导的欠缺

中外学生的融合机制建设需要在跨文化交际学、高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完成。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尚不完善,其理论成果主要依据西方国家的社会调研得来。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状况有特殊性,国外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架构对中国高校跨文化融合机制建设的指导价值要经受实践的检验。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学中的跨文化研究重要针对中华文化圈内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研究,管理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更多地存在于企业管理方向,研究跨国公司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各学科都没有针对高校中文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机制建设研究的成熟理论。

2.政策性引导未能有效落实

促进高校中外学生在管理和教育上的相互融合,是本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点关注课题。教育部多次发文倡导在高校中逐步实现外国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在政策保障方面:不断完善来华留学政策、法规、制度。明确政府、来华留学教育机构和留学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证来华留学工作依法、科学、规范,营造来华留学工作良好的法制环境,形成有利来华留学事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在教育管理方面: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化,加强中国法律法规、优秀传统文化和国情教育,帮助来华留学人员客观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情况……”中外学生的趋同化管理是在包容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创造多元文化间相互碰撞与交锋,相互交流与融合的条件,让不同文化的学生具有同等地位的校园身份,都有了解和学习彼此之间文化的机会,是中外学生融合机制的一个很好的探索。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的指导方针切合目前中国高校中外学生融合机制建设的需求,但这一宏观指导政策在高校中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高校对管理方式的深入改革普遍持谨慎态度。

3.体制制约

根据留学生管理职能归属的不同,目前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机制主要有六种模式:大部制模式、留学生处模式、国际教育学院模式、国际处模式、留学生委员会模式和一体化模式。无论是哪种留学生管理模式,高校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职能都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在工作协调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难度,外国留学生不能与中国学生平等地享受学校资源,在工作都未能从根本上打破高校中外学生交流与融合的体制。

三、构建中外学生融合机制的路径

(一)留学生社团组织建设

人的社会属性不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改变,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学生都有相互认识和了解、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内在需要。留学生社团与自治组织在打造和谐跨文化校园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在欧美高校中得到广泛的印证,在中国高校中建立留学生社团组织或者允许留学生加入中国学生的社团组织是促进中外学生交流与融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各高校来华留学生群体长期以来并没有成立学生社团等自治组织,在2010年教育部的留学中国计划中,教育部明确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成立自治组织的合法性,鼓励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成立留学生联谊会、留学生兴趣社团等自治组织,组织建设留学生社团。留学生联谊会的性质类似于中国学生会,是来华留学生群体的民意代表机构,通过这样的学生组织可以增强来华留学生群体的团体性和归属感,留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参与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管理,从一个跨文化环境中单纯的接受者、经历者转变为参与者。留学生联谊会这样的学生组织可以在新老外国留学生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有助于留学生提高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缩短跨文化危机适应期。学生社团是“中国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②。学生社团是建立在留学生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成立留学生社团或者允许留学生加入到学校已有的中国学生社团中,将一部分志趣相投的学生团结,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更重要的是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桥梁,可以让中外学生和留学生之间迅速拉近距离,帮助外国留学生减弱对陌生环境的排斥,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生活。

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与国际事务部在2012年开始试点推行国际化社团建设,采用趋同化管理下双重指导的相对稳妥的运作模式,第一,鼓励外国留学生加入已经成立的以中国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学生社团。校级学生社团是否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会员的资格由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社团联合会根据该社团上年度综合考评成绩和社团性质,兼顾外国留学生的兴趣偏好民主决定。获得精品社团和优秀社团称号的学生社团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会员的基本资格,在此基础上中华才艺类、体育类、舞蹈类等外国留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生社团会优先进入考虑名单,而政治理论研究型学生社团暂时不允许接收留学生会员。社团联合会每年10月份举办外国留学生会员纳新专场,具有接收留学生会员资格的校级学生社团统一纳新。无论是否具有接收留学生会员的资格,所有校级社团都接受社团联合会的指导,留学生会员与中国学生会员一样要遵守社团活动规则,参加社团活动。社团联合会如有涉及留学生会员的事务无法处理,可以咨询国际事务部。第二,允许留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爱好成立自己的学生社团。留学生社团以文体类社团为主,可以根据留学生自己的特点制定社团章程,留学生社团要接受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社团联合会和国际事务部的双重指导见图。

图 山东大学留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模式示意图

(二)中外学生互动平台建设

创造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校园环境,增加外国留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国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机会,帮助他们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建立社交圈,是稳定跨文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方面,也是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冲击的根本性措施。一个健康的跨文化校园文化环境应该是开放的、平等的、自由的,是一个多元文化求同存异的存在状态。高校在教学和生活设施、管理制度的设置上应考虑中外学生的共同需求,最大限度地为中外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构建便捷的平台。譬如在校园网站建设上,可以考虑加入英文版面,在页面布局和功能设置上更国际化,方便中外学生使用;在校园文化活动和比赛的安排上兼顾中外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一些中外学生合作项目,并使之常态化,等等,都对中外学生融合机制的建设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中外学生互动平台建设的重要一环应当是在中国学生自治组织与外国留学生自治组织之间建立一个有效沟通的渠道。学生自治组织在文化交流方面有独有的优势,它可以将零散的、自发的、个体的文化交流整合、以团体的形式显现,规模更大,资源占有度更广,活动影响力更强。同时,学生自治组织有活动自主性,避免过多的学校行政干预的痕迹,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受到学生的欢迎。推动中外学生自治组织从学生活动层面建立常态化的联系,可以丰富两大组织的活动内容,拓展活动规模,也可以将中外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规模化。通过共同的兴趣或者参加共同的活动认识和了解,让中外学生在这种自然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相互审视,相互了解,更容易在中外学生之间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形成彼此都能接受的第三文化沟通体系,其跨文化交际效果远比自发的个体性的语言伙伴式的交流或者是学校安排的文化考察类的互动更自然和真实。

(三)学生活动资源的整合与分配

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权、学生活动场馆的管理权等高校学生活动资源主要掌握在团委、学工部、研工部等中国学生管理部门手中,这些部门在职能设定和传统的工作理念上都没有将外国留学生纳入自己的工作服务范畴,甚至根本没有把外国留学生看做是学校的学生。因此,在学校资源的分配上留学生群体通常会被边缘化,只有在需要彰显校园国际特色的时候才会考虑外国留学生的参与,在日常校园活动资源分配上中外学生所占有的比例十分不均衡,外国留学生可以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十分有限,不能满足他们的文化活动需求。高校应从学校政策层面整合校园学生活动资源,强调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同等地位,为中外学生的交流与融合创造更多的机会,合理优化学校学生活动资源的配置。

注释:

①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

②中国大百科教育卷http://.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二版.

[2]B.D.Rubin&LP.Stewart,Communication and Human Behavior,4th ed.(Boston:Allyn and Bacon,1998).

[3][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著,闵惠泉王纬徐培喜等译.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北京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会编.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5]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编.来华留学教育管理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6]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编.2000-2011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内部资料,2001-2011.

[7]林宣贤著.从文化冲突看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改进.中国电力教育,2009,总第1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