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理论模型下的自我护理管理论文

跨理论模型下的自我护理管理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的选择

收集2011年6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首次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53.45岁±13.16岁;脑出血41例,脑梗死39例;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均签署病人知情同意书;均有影像诊断依据,西医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失语及不合作病人。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病人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对象的一般资料

在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的后续资料收集过程中,观察组死亡2例,失访8例,30例病人完成研究。对照组死亡3例,失访9例,28例病人完成研究。两组病人年龄、病情、脑卒中病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跨理论模型是一个有目的的行为改变模型,该模型强调个体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非单一的事件,人们在真正做到行为改变之前,是朝向一系列动态的循环变化阶段发展。对所处不同阶段的个体应采取不同的行为转换策略,促使其向行动和维持阶段转换。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脑卒中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分别于病人入院24h内、出院时、出院后10d进行干预,均由研究者本人进行干预。首先对病人进行评估,根据其所处行为阶段确定干预内容、方案、干预次数及持续时间。①前意向阶段:此阶段病人属于无动机群体,主要干预策略是帮助病人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健康问题,并利用其对疾病危害的体验促使其考虑进行行为改变,此外还要了解病人行为未改变的原因。②意向阶段:首先要肯定病人的意向行为,为其推荐正确的自我管理方法,与病人在认知及情感上探讨不健康行为的危害及行为改变的益处,为其行为改变打基础。③准备阶段:与病人探讨自我管理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帮助病人掌握自我管理所需的技能,并争得家人的支持。④行动阶段:首先肯定、鼓励病人的行为改变,充分运用家庭支持、同伴帮助、电话咨询等正性强化、营造氛围的手段帮助病人进行行为改变。⑤保持阶段:主要是防止病人因环境变化或自我效能不足而放弃已建立的健康行为,所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加强随访管理、家庭支持、定期监测等。

1.2.2观察指标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调查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同时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护理水平情况。

1.2.3统计学方法

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存活者中50%~70%留有一定的后遗症,如昏迷、瘫痪、失语等残疾,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只要预防用药及时,治疗控制得当,其复发率就会相应降低,其期望寿命年限相对延长。通过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使病人懂得该病发病的原因、诱因、治疗经过以及如何进行功能锻炼、改变生活饮食习惯、保持情绪乐观等,让病人及家属了解脑血管病的基本知识及2级预防措施,掌握一些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使病人能尽快恢复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研究表明,以跨理论模型为理论依据制订的干预方案对改善病人的不良行为有显著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以跨理论模型为理论基础的健康教育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自护维持、自护管理行为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提示:依据跨理论模型制订的干预方案对于改善病人的自我护理管理行为效果显著,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帮助病人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常规的健康教育只是简单向病人说明出院后应注意的问题,故干预效果相对较差。此外,该模型引进了自我效能这一概念,能够增加病人在某一特定情境下的信心。根据自我效能理论,他人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成功的经验则可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在干预的过程中邀请了处于维持阶段的病人讲解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使疾病得到控制后的成功体验,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护信心。本研究提示,采用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脑卒中病人的护理效果满意。干预后两组病人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提示,以跨理论模型为依据制订的健康教育方案能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自我护理管理行为,对病人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还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周秋敏 谢振英 夏雪萍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