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务管理范例

中学教务管理

中学教务管理范文1

关键词:高考;物理实验;高中;物理教学

高中的物理实验以及物理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高中生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都会在实验课中得以验证。以此,深入探讨二者的关联性,对于物理教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考物理实验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考查

在高中物理的新课标要求下,高中物理教师必须着重培养高中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力,而具体要求在于让学生对实验目的及原理进行明确;对实验设备工作原理进行了解;对实验所需材料能独立列举;对实验方法进行掌握、对实验整体操作能正确、独立完成,并可以处理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从而得出实验的结论[1]。

(一)考查基本仪器设备的操作

物理实验中需要高中学生熟练运用的基本仪器包括: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打点计时器、示波器以及多用电表等。在高考物理实验中相关的常见题型多为读取这些设备仪器的数值,学生只有能够对这些仪器熟练运用,才能得到最准确的数值。

(二)考查实验的操作

在近几年高考题型中,出题人常常会创设出实验情境,以笔试题的形式对高中生相关实验的操作能力进行考查。而常见的重点题型包括了力学实验以及电磁学实验。1.考查力学的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力学的相关知识一直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对象,而力学实验的题型主要考查的是高中生对于实验相关原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若想顺利解答这种题型,需要考生能够合理地设计出实验计划,选择、列举出实验需要的相关器材,同时熟悉实验操作的标准规范,最终能够将实验的数据正确读取出来,并对实验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2.考查电磁学的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电磁学的相关知识不仅是一项重点知识,也是高中生学习生活中的一大难点知识,在高考试卷中的出现频率以及所占据的分数都非常高。另外,高考电磁学相关实验的题目类型多、灵活性高,而且考查范围极广,这要求考生能够对实验的目的加以分析明确,并针对性地设计出试验计划方案,根据相关的原理选出正确的器材并将其连接,最终顺利读取数据。

(三)对考生的相关能力考查

综合前文所提,高考物理实验主要考查考生的相关能力,包括:对实验原理进行理解并掌握的能力、对试验计划方案能够正确设计的能力、独立选择并列举实验需要器材的能力、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流程的能力、实验安全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对实验数据准确读取并记录以及处理的能力、得出并分析实验结论的能力、评估实验整体过程的能力。

二、高考物理实验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提示

(一)对教材内的实验提高重视

在以往传统的物理教材中,课本教材更加注重于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物理实验的相关内容涉及的非常少,导致教师也很少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实践教学,使得很多学生对于原理、概念难以深入理解,只能“死记硬背”。但是随着物理教学事业的不断革新,教育部门对于物理实验的实践操作愈加重视。新的高中物理教材中,在每一个章节以及教学点都设置了非常多的实验。实际的高考试卷中,很多省市的相关试题都是以高中物理教材为基础,在不改变考点的前提下,将题干的出题形式进行改动。因此,在日常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必须对教材内的实验提高重视,而高校也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高中生提供更多的实验器材,从而为其营造良好的物理实验环境。另外,物理教师在带领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围绕教材内的实验设立更多解题的模型,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灵活掌握,从而在遇到类似题型的时候快速并且准确地解答。

(二)教会学生如何审题

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高中物理实验题目时,必须明确每道题中实验设置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教师在带领高中生分析解题思路时,必须告知学生“审题”的重要性:审题思路明确,便能判断出题目类型及其考查的知识点。如此才能做到“领会出题者的意图”。随后按照审题、分析的思路联想到有关的知识点,回忆起实验课上的相关操作及方法等,从而顺利求出题目的结果。另外,在实际高考物理实验题型中,并不会出现考生日常做过的基础实验内容。其实很多题目的题干描述情境都是由书本实验的内容转变而成,因此通过考生认真地审题,很容易发现试题的求解和教材内实验的求解是相同的。如此一来,高中生就能够在解题中活跃思维,提升解题速度,从而培养其解题信心,消除对于陌生试题的畏惧感,最终有效提升高考成绩[2]。

参考文献:

[1]程社宏,程力.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考物理实验考查研究[J].物理教学,2018(6):57.

中学教务管理范文2

关键词:中职管理;划分艺术方向;成绩预警;B/S

学生学务管理平台提供强大的学生信息管理与分析功能,方便系统管理员对学生成绩等信息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及分析等操作,在另一方面让学生可以详细地对所选专业进行了解以及对各种信息进行查询。

一、平台总体功能结构

本平台采用B/S模式,平台体系结构采用多层架构,平台模块的功能完全基于本项目系统功能架构。对于三个子系统主要采用wamp技术设计,中职学生成绩分析子系统还用到JavaScript、jQuery技术等[1]。

二、各子系统架构模块的设计

(一)中职学生个人信息管理子系统的概要设计

本子系统分为以下模块:个人信息管理模块、成绩查询模块、短信群发模块、奖助学金评定管理模块、教师业务管理模块、登录登出模块。除这些模块外还留有共同调用接口。

(二)中职学生艺术方向划分子系统的概要设计

本子系统需要设计的模块如下:新闻展示通知模块。对学生,需要有选报艺术方向模块、艺术方向划分结果模块。对管理员,需要有专业方向管理模块,统计查询模块,分方向、分班管理模块,开放时间及规则管理模块,新闻管理模块。

(三)中职学生成绩管理及分析子系统的概要设计

本子系统主要完成的功能是每次考试后,教师上报学生成绩,通过系统的分析、算法功能计算并统计教师、学生、班级、排名等重要数据。根据数据类型不同,系统还需要通过jQuery、Echarts等技术生成统计图表让管理员或学生进行查看。

三、数据库模型设计

本平台采用的数据库是Mysql数据库,数据库设在远程服务器虚拟机上。本节将从三个子系统所涉及到的实体联系进行清晰地阐述。

四、结语

本平台在职业高校教育中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能极大程度解决原先在学生管理以及教学过程中繁琐、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能实现信息化及办公自动化,大大提高办公效率,增强学校竞争力,能满足教师及教务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增强部门内部管理水平的基础,实现各个部门在综合竞争方面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中学教务管理范文3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物理;学习习惯

就物理学习而言,中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及严谨的逻辑思维。这样一来,中学生才能够正确理解和推导物理公式,进而提高自己的物理综合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教学强调中学物理教师要能培养并提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物理教师要借助物理教学使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在有趣的实验课堂中规范学生的操作

中学物理这一学科不仅需要中学物理教师能够开展日常的物理课堂活动,对中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求中学物理教师能够根据物理教材的内容及时补充相应的物理实验。中学物理教师要告诉中学生如何进行规范操作,并开展物理实验课的活动,引导中学生在具体的物理实验中去巩固知识,帮助中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使中学生养成在实践中去学习的好习惯。[1]例如,在教授“伏安法测电阻”这一知识时,中学物理教师就可以开展简单有趣的物理实验课。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在开展实验课之前,引导中学生学习如果正确地进行具体的实验,如“先开电源还是后开电源?怎么判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最小值在什么位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最开始应该调在什么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是串联、还是并联在电路中?接线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实验操作方面的规则。中学物理教师在引导中学生对实验中的规范操作进行学习后,便可带领中学生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操作,提醒中学生一定要按照规范来操作,以免烧坏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实验器材。当中学生的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时,中学物理教师应该给予其及时恰当的引导,引导中学生首先检查自己的接线是否正确。在接线正确的情况下,教师在引导学生检查接线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的情况。在具体的实验中,中学教师还应该引导中学生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用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测量的误差。这能帮助中学生形成严谨的实验思想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学物理教师要能够通过具体的实验对中学生进行引导,提高中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公式推导课的开展

中学物理的教学内容有大量的公式推导。中学物理教师要及时开展公式推理的教学活动。这不仅可以使自己更好地掌握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还能通过对公式的推导锻炼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通过提高中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使中学生能够从小的知识点延伸拓展到对复杂知识点的学习。因此,公式推导课程的开展是十分有必要的。中学物理教师也应该重视将公式推导的教学渗入到日常的物理课堂活动中来。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

中学物理教师要认识到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能更好地带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中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中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改变中学生对物理课堂沉闷的看法。中学物理教师要根据物理教材的相关内容,有计划地开展小组合作,组织学习物理知识的课堂活动。这样才能促进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促进中学生协同合作能力的发展,帮助中学生实现进步,提高中学生的合作意识。[2]例如,中学物理教师在引导中学生对“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时,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对问题的探究活动。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看待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都不一样。因此,中学教师组织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物理问题进行探究的方式能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中学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开展小组讨论,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如“同学们,你认为影响动能的因素有哪些呢?请提出你的猜想”。在不同的小组提出自己的猜想之后,中学物理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请小组同学根据你们的猜想进行讨论,如何设计实验,并利用相关的实验器材来证明你们的猜想”。之后,中学物理教师可以请小组代表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最后,物理教师再进行总结。这样的合作探究学习对培养中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束语

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在中学物理课堂中,中学物理教师要能科学地开展适合的教学活动,让中学生在日常的物理课堂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促进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中学物理教师也要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情感节操,培养中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促进学生间的互相学习,使其获得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万祥.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4).

中学教务管理范文4

【关键词】服务型理念;中职学生;教育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学生生活条件的优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选择继续学习深造,中职院校的生源大量减少,生源质量也参差不齐。大部分上中职院校的学生出于家境困难或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希望在中职院校能够学习一门技术从而改变命运。由于这些客观原因,许多学生存在着自卑、自制力差的现象。如何在中职院校的管理中应用服务型理念,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学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1中职学生管理出现的问题

1.1教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很多青年教师缺乏管理经验,不知道面对问题学生如何进行管理。而青年教师在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时往往缺乏耐心,只是单纯的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任由学生自由发展。

1.2管理方式单一

许多中职教师在日常的管理中,采用的方式简单粗暴,对于问题学生多采用强制和惩罚性措施。许多学生处于青春期,原本就比较自卑、敏感、自制力差很容易做一些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教师的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但不能起到效果,反而引起师生关系的对立,影响了日后管理工作的开展。

1.3管理理念落后

许多中职院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模式,而忽视了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没有从其自身发展需求出发。这种只用校规校纪严厉要求学生的管理方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个人身心素质的发展。

2中职学生教育管理中应用服务型理念管理的意义

在中职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必须因材施教,将服务型管理理念应用到日常的管理中,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得到健康发展。服务型理念的管理教育方式,以学生为核心,尊重、理解学生,从学生的个人需求出发,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帮助学生走向成熟独立。在中职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应用服务型理念符合学校的发展需求,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内心发生改变,尊重、热爱自己的学校。

3中职学生教育管理中服务型管理理念的具体应用

3.1教师要树立服务型教育管理理念

教师在中职院校日常教育管理中是最接近学生的管理者,教师要树立服务型理念,不要总是强调学生的个人素质有多差,如何不服从学校的管理,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是有潜力的,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以学生为本。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要多从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关心学生的个人需求,帮助学生切实解决问题,帮助问题学生改掉自身的一些坏习惯,让其自信自爱,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接受中职教育管理的学生大多年龄较小,思想不成熟,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学校要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关爱,在温暖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掌握技术及拥有健康身心,以便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找到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

3.2建立服务型管理制度

中职院校在制定校规校纪时要体现服务型理念,将落后于时代的管理规定去除,例如学生不能上网。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各行各业都应经离不开网络,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在工作中也必须应用到网络。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不但要允许学生上网,学校还应该设立相应的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网络技术。学生也有自身的娱乐需求,学校不能一味的压制,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娱乐环境。许多中职院校只是注重学校硬件建设,却忽略了学生娱乐设施的建立,导致学生在学校缺乏娱乐活动。这就要求管理者转变观念,树立服务型理念,建立相配套的娱乐设施,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娱乐活动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把控。

3.3用服务型理念进行管理

在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中,教师常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服务型理念应用到日常的管理中。如学生在校园中穿着奇装异服,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他人注意,有些学生是由于自卑想以此博取大家的关注,有些学生是由于没有建立健康的审美的观念。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于自卑的学生帮助其挖掘自身的优点,改掉坏习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正常的人际关系。对于审美观念不成熟的学生,可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的探讨,利用学生之间的影响力帮助其建立健全的审美观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常常会遇到自暴自弃的学生,针对这一类的学生教师要从学生的个人情况出发,拉近师生关系,找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对学生的家庭背景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查看问题的根源具体是哪方面。如果是自信心方面要发动同学帮助其建立健全的人格,如果是经济方面的因素,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在校的经济问题,如奖学金、银行贷款或假期打工等多种方式。

4总结

正如那句口号一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中职院校的日常管理中,要坚持服务型理念,从学生的个人需求出发,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和建立正确的人生三观,让学生在日后走入社会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建华.中职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服务型理念探讨[J].才智,2018(18):82.

[2]黄晓强.浅析中职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服务型理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4):85.

中学教务管理范文5

【关键词】高中物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策略

高中物理是一门具有较强灵活性与逻辑严谨性的学科,在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中,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在大部分物理知识的解答过程中,这也向我们从侧面反映了物理学科知识教学同基本素养教学的整体性掌握的重要性。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是以物理考试成绩当做是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唯一的考核方式,由此导致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知识的探索学习积极性不高,且所展开的物理教学的素养培养质量不高。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导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成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发展,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堂标准体系已经逐渐让位于以个人终身发展,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式为主要培养目标。由此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佳,无法达到高中物理的教学新目标。而在高中物理学习阶段,要想能够借助课堂教学活动变革来实现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培育,当务之急是要能够掌握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是什么。通过教育学相关理论可知,物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物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中,要求能够以培育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内容所展开。具体如下所示:第一是高中物理基础观念和应用情况。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基础性的课程,在研究人类发展、未知宇宙中,物理基础知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要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固的物理基础知识基础,确保学生在面临生活工作问题时,能够以物理学视角对于客观事物展开认识和分析;第二是具有科学探究和交流的能力。物理同数学学科密切相关,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想实现学科发展,推动社会进步,需要实现对各个学科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在物理教学活动中也同样如此,学生不能够闭门造车,不仅仅要在横向上实现物理各个模块知识交流探索,更要求能够在纵向上将物理同其他的学科相结合;第三是要求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创新创造意识是当代人才的基本素养之一,而物理作为基础、科学的学科存在其更需要拥有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如此才能够为人类探索世界,解密世界奠定基础;第四是科学态度和责任的基本素养。物理学科的探索需要能够具有求真精神,如此才能够在物理这条路上走得更扎实、更长远。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策略

1、利用整体法教学,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观念,提高物理应用能力。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能够树立其多种课堂教学形式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如此才能够将高中物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高中物理重难点知识结合起来教学,为学生打下坚固的物理基础知识,拥有物理探索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能够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展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培养。如在高中物理力学模块教学中,要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手段,设计导学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对于力学的各种知识具有全面的认知,还能够由此产生一种“物理观念”正确的解读各种社会生活现象。2、利用物理课后练习活动,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践行实践。复习课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其还需要依托于课后练习的方式。通过生活化的课后练习题,让高中生的物理课堂知识、物理核心素养得到践行和实践应用。同时生活化的物理问题还能够激发高中生的物理情感态度的生活实践应用情况。如在高中物理的牛顿三大定律的理论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能够产生物理的价值观,产生物理知识无国界的思想,并且要能够充分利用三大定律来解决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力学的情况。因此在课后练习题中,教师导入关于匀速上下坡的两辆皮卡车的运行情况,以及其安全性情况的探索。让学生借助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态度和情感态度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时期的物理知识相较于初中时期有一定的难度提升,在这个阶段中物理教学活动也提出来新的要求和任务。对此要求高中物理知识能够展开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物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为推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尖.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6,13:52.

[2]吴飞.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策略分析[J].才智,2016,30:102.

中学教务管理范文6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专门化与综合化并行,各学科相互交汇、融合、渗透,是大势所趋。当今教育强调探究性学习,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法。在实验中要充分渗透物理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法。现有实验教学多采用传统模式,缺乏创新,缺乏有效管理和实施方法。本文探究如何通过质量管理工具,改良现状,丰富评价体系与指标,改进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实验与装备日新月异,教育装备行业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构建新时代教育的新生态,是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也是激发教育装备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2现状分析

从研究的进展来看,物理实验与质量管理这两个学科交叉与结合较少,研究者对高校物理实验中渗透质量管理思想的研究较多、而对中学教育阶段进行研究较少。研究者偏重于指出二者结合的实际作用以及重要性,从可操作性、应用的视角阐述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与现代质量管理理念结合的理论依据与方法、模式、策略不多。我国对物理实验教学与质量管理相结合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研究人员和工作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质量管理应用的提升价值,赞同二者相结合,但是他们的看法更多地来源于经验体会,缺乏广泛的调查分析和理论上的论证,对质量管理引入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更缺乏具体的实证性研究,多为理论研究与介绍,定性分析以及主观评述较多,缺乏教学上饱满的有效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实证研究相对匮乏,缺少统一评价指标与系统模型。

3探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按照实验主体的不同,一般分为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因此,应当大面积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促使广大学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教育目标一般将其分为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在认知领域当中,教育目标涵盖知识和能力这两个层次;在情感领域中,教育目标包含情感、兴趣、态度、鉴赏、情绪意向、价值观等。将实验教学与质量管理结合起来,把原来定性的、抽象的管理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对实验教学进行管理、测量和评价,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3.1基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质量管理方法

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全面质量管理(TQM)是指组织为确保质量的持续提高,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对影响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以达到消费者满意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具体到实验教学,即为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手段,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分析考量,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思维。教育者应当从物理实验操作、物理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3个角度,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改进。

3.2实现现代化实验管理的角度

3.2.1物理实验操作方面

设计、改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实现实验技能的训练、数据处理及分析等,对实验进行动作研究、时间分析、改善流程,提高操作规范化程度和实验完成效率。

3.2.2物理实验教学方面

完善中学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质量管理,按照教学需求细化,恰当的组织引导,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培养,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运用等,从而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中学物理学生实验质量管理模式。

3.2.3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管理规程的制定,实验仪器基本维护和保养,安全保障等都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实验室安全问题,我们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精力,但是从学生以及教师安全考虑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应该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对每个环节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建立和规范有效的安全机制,从而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3.3现代化实验管理的工具

要达到全面质量的目标,不仅需要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

3.3.15W1H分析法

该分析法具体来说指的是原因(何原因Why)、对象(何事项What)、地点(何地点Where)、时间(何时间When)、人员(何主体Who)、方法(何措施How)等6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通过研究探讨5W1H分析法在学校教学改革实践中的运用,可以引发教学设计与实施人员的深度思考,使其明确拓展改进工作的思路,更加有效、有序地开展工作,从而达到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目的。

3.3.2鱼刺图

鱼刺图又名石川图,通常分为整理问题型、原因型、决策型3种模式。“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可以在实验教学中相应转化。人员即参与教学过程的师生及其他实验相关人员;机器即实验仪器、各种工具等;原料即实验耗材,例如纸带、海波等;方法即实验方法;环境即实验室环境、教学环境。例如初中物理海波熔化实验,其教学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广大的物理教师。原因是按教材的方法进行实验,很难得到海波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结论。基于实验耗时长,操作难度高,许多教师上课时多采用的是讲实验或播放录像的方法。而通过鱼刺图(见图1)进行分析,再根据不同要素进行改进,就能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3.3.3AHP层次分析法

(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多个层次,在此基础上综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具体到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此方法对各因素权重进行分析。

3.3.4PDCA循环

亦称为戴明环,分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4个步骤。PDCA循环每转动一周就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犹如在“爬楼梯”。每经过一次循环,一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质量水平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有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在新的基础上继续PDCA循环。如此循环往复,质量问题不断得到解决,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就会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3.3.55S现场管理法

分为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U)、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不仅仅是实验流程需要规范的操作,教师、学生和系统都需要实现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建立标准流程。

3.3.6检查表

建立检查表记录制度,做好日常登记,收集信息、积累资料,对数据加以统计和汇总,整理和分析,规范实验教学管理,有力保障日常教学的顺利进行。

4总体设计和规划

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归因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运用检查表、精益生产(如5S现场管理方法)实现人与系统的互动。运用六西格玛进行DMAIC过程(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尽量消除实验教学、学生分组实验操作和实验室综合管理方面的过程缺陷以及实验教学中的无价值工序。运用统计过程控制(SPC)等方法进行物理实验中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等。质量管理不断发展,教学理论不断进步,采取新工具新手段,能够提高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水平。

5创新点和总结

中学教务管理范文7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教务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峻的发展与挑战,为了丰富我国的教育模式,同时引进国外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专业的教学理念,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要培养专业化的人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务管理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不断增多,学生进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要求比较低,导致学生之间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同时没有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比较严峻的问题,导致教务管理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一定难度。基于这些原因,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必须要加强教务管理工作,从各个方面提升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本文主要对现阶段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教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一、对教务管理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的特点以及作用进行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是随着全球化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其中涉及的教务管理也具有一定的特性,只有配备专业化的教务管理工作者,才能促进招收学生、外籍教师管理、教师培训、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管理评估体系等工作的进行,与此同时,中外合作办学涉及的招生工作与教务管理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如果招生工作不到位,学校的学生数量有所下降教务管理也会遇到困难,其次,如果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出现问题,那么对于学生的管理、教职工的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教务管理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不断发展,其办学的模式以及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我国教育事业对外开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层次的不同导致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教务管理遇到难题

中外合作办学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其所招收的学生参差不齐,有的是高中毕业生,有的是社会青年,这些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完全不同,并且存在很大的差别,学生在学习水平、生活能力,素质涵养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这些学生的家庭环境大多数都比较好,正是由于这一原因,部分学生因为长期受到家长的照顾,家人的溺爱,从来没有单独处理事情或是生活,所以没有一定的承受挫折的能力,生活方面也不能对自己的生活照顾到位,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比较自私,与在国内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相比,这些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习的学生在进行语言方面的学习时,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且还要对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进行接受和适应,这些状况都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导致教务管理人员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从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较低

面对综合素质、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从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难度加大,特别是针对这些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同时这一工作难度使得教务工作者必须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其次还要具备一定的事业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还要积极的学习心理安慰、心理指导、心理咨询以及就业指导方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学生或是教师解决工作学习中的问题,但是就目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看,他们远远不能满足这些最基本的要求,而且大多数从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工作者都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心理学以及管理方面的学习,所以这些教务管理工作者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其次学校没有为其安排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导致工作水平较低。国内的教师和国外的教师共同组成了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团队,而且师资队伍对于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对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进行调查,其中国内教师与国外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衡,而且外籍教师的授课也仅仅局限于进行语言教学,专业课的教授都是有国内教师完成。其次,外方院校所聘用的外籍教师大部分都是短期的,而且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这种状况对于学生的教育具有不利的影响,而且缺乏规范性。除此之外,普通高校所聘请的老师,学校往往没有为其准备充分的培训,因为双语型的教学处于初级阶段,聘用的外语水平较高、专业知识稳固的老师少数,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仅适用汉语教学,或者到其他的学校聘用专业教师给学生上课,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毫无作用。

(三)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缺乏相应的评估体系

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具有指导、鼓励以及监管作用的就是质量评估体系,用的而具备这些功能的集成系统就是教学质量的保障系统,这一系统同时也能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生成,同时对于老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落实到具体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教务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其中设置的质量评估体系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比如大多数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并没有固定化,部分高校甚至没有建立以教学为核心教学管理体系,同时也没有从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入手,总结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教学体系。其次,大部分从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工作者的学历水平不高,而且没有接受过教务管理知识的学习以及培训,学校也没有为其安排定期的业务知识方面的培训,导致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使得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团队跟不上师资队伍的建设速度和水平。

(四)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在师资的引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我国现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数量在不断提高,但是质量却难以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不断兴起使得对于外籍教师的需求量在不断上涨,但是部分院校在进行外籍教师聘用时,没有采取合理规范的手续和考评,聘用录取的手续过于简单,导致引进的外籍教师在教学以及综合素质方面存在一定差别。其次,外籍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在此基础上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学校的状况不能准确的了解,对于教学的连续性以及学习的系统性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部分高职院校或是普通的本科学校没有为所聘用的老师安排定期的培训,要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教师要用英文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培训,但是部分学校所聘用的英文表达水平高而且专业知识较为扎实的教师却不是很多。所以这些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都是采用汉语教学,对于专业知识也是采用汉语,很少使用双语教学,还有的学校为了应急,甚至到外校去聘请临时的教师为学生代课,基于这种状况,学生既不能学到知识,学校的教务管理工作也很难进行。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在外籍教师的聘用和引进时采取合理的办法,提升教务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性。

三、对提升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一)对高素质的教务管理团队进行培养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与高素质的教务管理团队息息相关,在选择教务管理人员时,应该选择具有专业素质、使命感较强的人员,因为教务管理人员处于教育事业开展的前沿,既要对学生的教学进行管理,同时还要执行相关的教育事务,对于教学信息还要进行及时的反馈。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中外合作的教学人员还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得每个环节都能顺利的进行,所以教务管理团队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该水平的管理能力。从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处理事务的能力,同时对于较强的英文交流水平也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其次,学校在选择和聘用教务管理人员时,必须要选择了解国外的高等教育的相关先进理念、办学资质、教学团队的水平、专业的设置以及教育计划的设置等知识的人,其次还要选择热爱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具有一定责任心、使命感和专业知识水平高的人。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定期的对所招聘的教务管理工作者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比如培训我国教育法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教务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以及办事效率。最后按照教务管理工作者的优势将他们划分成不同的职能部门,推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

(二)对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所聘用的外籍教师进行专业化的管理

高校在招聘完外籍教师后,首先要对所有的外籍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让他们可以及时的了解国内的相关法律条例,让他们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二方面,要为这些外籍教师介绍关于学校的发展状况、设置的相关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同时让从事教育工作时限较长的外籍教师与新到任的外籍教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新人培训、教学效果的评估,对教师的教学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这样可以加深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务管理。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对在工作和学习中表现出色的外籍教师进行精神上的鼓励或是物质上的奖励,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外籍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因为外籍教师都是离开自己的家乡独自来到中国工作,而且每个国家的人文环境、社会、政治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外籍教师不仅要适应周围环境的转变,还要及时的适应工作,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学校的教务管理人员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在生活和工作中对外籍教师进行鼓励和关心,促使这些外籍教师能够很快的适应周围的人文环境以及面临的工作压力,让他们可以将全部热情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这对于提升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工作的进行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生源质量进行提高

我国现阶段关于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条例中提到要将其所计划的招生人数同时纳入到国家下达的计划中,并且要按照招生比例进行,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同一地区同一批次的录取量进行满足,如果在同一批次内不能完成所规定的招收计划,同时也不能转入下一个批次中进行。研究生层次的招生,必须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研究生的录取规定和相关程序。现阶段一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过分的追求利益,为了招录更多的学生,便不惜降低录取要求,这种措施只能降低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更多难题。基于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在进行录取招生时,应该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考量,比如在学生进校时应该进行外语测试、政治审核以及体检等过程,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能力。

(四)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可以有效监督、激励、提升教学质量。现阶段我国对于中外合作教务管理并没有制定合理的评估体系,针对这一问题,中外合作双方可以为学校的教务管理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等,同时组成专业的评估小组,对合作办学的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估,同时针对评估的结果为老师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除此之外,可以定期的开展交流会,参会人员由学生、任课教师以及教务管理人员组成,在此过程中由三方对现阶段的老师的教学状况、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交流,这样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口中了解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及时的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用这一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其次,在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进行选择时,首先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估,比如可以将这些课程的教学规划、课程的构成体系、所配备的教学基础设施以及所获得教学成果进行整理,聘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评估,并且将其在教务管理系统上进行公布,最终的评估结果由专业人员与公众进行评定。只有通过评估的课程才能将其运用,采用这一模式,可以对高等教学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而不是传统的仅仅以其资质是否符合要求来进行评定。

(五)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的教学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要提升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效率,可以对其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将教师的信息、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教学计划等做成数据库的形式,将传统的信息化的处理转化为电子化管理模式。对于学校的网络基础设施不断进行扩大,因为电子化管理模式必须以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为依托。其次不断完善建立教务管理系统,可以将教务管理系统分为课程管理、教师课程管理、学生选课管理以及图书馆管理等子管理系统,为有效管理这些系统,学校必须要聘用具有较强信息化、软件开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这些教务管理人员还应对校内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规律进行全面了解。

四、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现阶段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1)学生基础层次的不同导致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教务管理遇到难题;(2)从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较低;(3)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缺乏相应的评估体系;(4)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在师资的引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次通过这些问题对提升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1)对高素质的教务管理团队进行培养;(2)对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所聘用的外籍教师进行专业化的管理;(3)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生源质量进行提高等。相关部门也应不断创新提升教务管理水平的方法和策略,加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务管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洪煜,钟秉林,刘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督工作信息平台数据的统计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1).

[2]曹建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5(02).

[3]卓梅英.基于阿特巴赫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的中外合作办学探索———以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为例[J].闽江学院学报,2014(04).

[4]胡威.中外合作办学国内教育过程学生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4(09).

[5]肖欢.湖南省中外合作办学高等专科教育项目学生厌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10).

中学教务管理范文8

关键词:观察方法;生物教学;观察能力;有效学习

科学认识始于观察,观察是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发现问题的源泉。在巴甫洛夫的实验室里刻着这样几个大字:“观察、观察、再观察。”它明确指出了观察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在生物教学中,怎样观察事物才能做到不但准确,而且还能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事物奥妙的程度呢?

一、明确目的,有效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和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观察挂图、标本、模型、实物或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前,应首先明确观察目的和观察重点,集中观察的注意力,看清所要观察的对象,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得到全面提高。例如,在观察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实验时,学生由于初次接触草履虫而忘记实验观察的目的,观察效果受到影响。教师要在实验开始前提醒学生注意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对盐、牛肉汁等刺激物的反应有何不同。学生观察时目的、任务十分明确,观察效果就非常好,很容易得出草履虫对刺激物能趋利避害的结论。明确目的和任务是观察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有效地掌握知识。

二、编制计划,有序观察

教师在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后,要组织学生编制观察计划和观察步骤,让学生能更全面细致、科学持久、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只有这样才能观察到观察对象的各个方面,避免观察的偶然性和自发性。编制详细的观察计划并实施,学生一定会积极性高涨。观察的有序性是指观察要注意一定的顺序,要符合知识本身的逻辑,要讲究前后顺序,要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编排,以便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反之,就难以实现实验的目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模型或挂图时,也应指导学生“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观察,提高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三、选择方法,科学观察

教师应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根据所要观察的对象和观察的目的,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观察方法,以实现教学目的。第一,全面观察。它的要求是能总揽全局,能全方位地观察。全面观察有利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观察,尽力把握事物的方方面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更深入地认清事物的本质。第二,重点观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还必须有具体的观察计划,结合学习内容,突出观察的重点,就是对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在观察时,只有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重点,才能把握事物的根本。第三,对比观察。即通过对两事物的对比寻找相同和不同点,要求学生抓住事物本质的属性,能发现观察对象间的差异,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例如,在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体或挂图、标本、模型时需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这样,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就易于掌握生物的各自特征。生物观察的方法还有很多,引导学生锻炼观察的慧眼,养成观察的习惯,利用观察的结果归纳总结出科学的结论,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能力。

四、课外实践,深化观察

教师在课堂提供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录像等观察材料时,受时间、各种条件的制约只能观察少数典型例子。为巩固书本知识和获取更多的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观察技能和观察效果,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和野外观察。学生在野外的观察实践中,学习运用各种观察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各种生命现象,检索各种资料,最终解决和说明一些生物学现象和问题,这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效果。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还可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养殖小动物、植物栽培、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参加农业害虫的调研和防治等。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调查本地的生态系统,运用生物学知识去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和促进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把课堂搬进大自然,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在自然中求知,在自然中感受美,在自然中学会观察和思考,深化观察的效果,提升学习质量。

五、思维渗透,升华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渗透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不但用眼睛去观察,更要用脑子去“观察”,要将观察的现象进行认真记录、分析、判断、比较,通过思维得到正确的结论。把观察和思维结合起来,学生的观察才能深刻;把思维和观察统一起来,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教师要在学生观察中积极引导他们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一面观察一面思考,让思维渗透观察,使他们的认识逐渐深化,理解逐步深入,提高学习效率。总之,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能使教师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和拓展生物教学。同时,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的知识和技能,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延红.谈生物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