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困难综述

中学语文教学困难综述

作者:曾立 单位: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洗白中学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中学语文难学也难教,其原因主要有以下这几方面;

第一,教学体制的不足。不少同学本来对语文是感兴趣的,甚至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由于不少学校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模式,以传统教学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考核标准,迫使老师们常用作业山、题海战,盯、盘、补,甚至是死盯、死盘、死补的办法,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不堪重负,严重的作业负担,使学生力不从心,学习跟不上,从而致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和兴趣,也就不用说有充分的时间去阅读自己喜爱的作品,如小说、诗歌、童话等,也就更谈不上自己创作了。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来的兴趣可言。最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被迫掌握课本知识罢了。

第二,教学方法方面的不足。现在的语文教材是与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相配套的,需要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比起干巴巴地去讲解灌输语言知识,死记硬背课文来,效果肯定会好的多,学生也乐意去接受。而在农村多数中学都没有配备电视、VCD、幻灯机等先进的设备,也就谈不上多媒体教学了。有的学校语文老师连录音机都没有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应付考试,只有采用最原始的教学工具——小黑板、粉笔等,可想而知,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浓。

第三,教材具有片面性。教材中的实例太过陈旧,和现实生活脱离太远,教学中所传授的知识和学生需要的语言能力之间距离很大,空洞的内容不能贴近活生生的语言生活。因为“语文”永远是一门开放的、发展中的课程,它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和包容性。现在是信息时代,语言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快,新的语言现象在大量涌现。现在的媒体、网络、影视都涌现了一大批新的词汇,而如果我们对之视而不见,这就会造成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偏误。

第四,语文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首先,领导和教师对图书室在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其次,大部分中学里面的图书馆和图书室等这些基本设施不健全,制约了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最后,中学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要求我们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第五,师资方面。在学校的教师队伍里,语文教师算是学有所长的教师都不愿意从事的教学方面,而且该课程缺乏专业性,且涉猎知识面较广,在教师和学生方面形成了不良的循环,一方不愿意学或者学不到重点上,一方在教学过程中不知如何让学生更简洁的掌握住考核重点,因此,在面对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改良当前的教学方法与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是语文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建议

现代汉语的现状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思考,针对以上存在的种种弊端,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这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处理

1.重视学生创新思维。汉语言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浓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学生对于汉语的看法和情感等。在汉语言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勇于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不断的进行学结,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鼓励学生的主动发现、思考和创新。

2.注重人文教育。语文教学应该更多的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境界。作为一个人首先要有感知社会的能力,并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有自我见解,教师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融入对学生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培养。

3.个性化作业的设置。如果语文教学每次都是大同小异的作业题目会让学生反感,因此每周应该抽取个业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谈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是诗词、绘画、音乐等方面,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选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4.改革考核办法。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考试就能验证这个学生学的怎么样的,多给学生出些思考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就是激发他们进行学习之后的自我认识,让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在考核制度上不能单纯的采取考试,应该结合课堂提问、写作练习、辩论赛、演讲等方式,把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考核相结合,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中学阶段,由于各科的时间限制,老师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需改进,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具体如下:

1.启发式教学,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比如,我们在讲语法规则时,可先给出具体的语法现象,贴近生活的一些例子,让学生总结其中的规律,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生生动活泼,还可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参与式教学,创造有利于师生双向交流、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语文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现状,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加强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3.探讨式教学。针对一些尚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让学生思考,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很自然地追随教师的这种探讨模式融入到教学中去,进而喜欢学习语文,为进一步提升能力打下很好的基础。

4.多媒体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讲授课程,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节省课堂时间。

(三)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充电,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勤于捕捉、搜集、整理、对比、分析各种语文教学材料,不断补充、调整、完善授课内容,做到常教常新,永葆中学语文教学之“现代”特色。

1.课前备课。很多老师并不能在课堂上发挥的运用自如,因此,课前必课必不可少。备课是否充分,关系着大多数老师一堂课的效果。教师需要对教材大纲和基本内容熟悉,具有轻松掌握教材的能力。备课虽然在一些老师看来是件繁重?嗦的事情,但是在备课时对课本上的大部分内容要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上课时才能吸引学生,也是上好课的关键所在。#p#分页标题#e#

2.教师需具备丰富的知识。很多初、高中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凭借大学和以前高中学习的内容,然而学无止境,大学毕业是否就能不需要学习了呢?当然需要长期学习。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高端技术和知识的不断涌现,教师知识内容亟待更新,综上都要求语文教师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时刻拓展学科以外的渊博知识,时刻给自己充电。所以,需要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己。

3.教师要做一个有爱之人。教师的情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学生思维的激活剂,教师应用他的一腔爱意挥洒给学生,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充满爱心,关心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建立民主、平等、尊重、理解的师生关系,充分相信学生,放开手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从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语文课程本身蕴藏着较多感性的内容,对学生个人品质的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心态的发展影响较大。“传道授业解惑”“文以载道”是指老师对学生的感染能力。作为教师需要时刻充满激情、自信把语文中精华思想、生动的情节讲解给学生们听,老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也随之显现出来。如此的课堂不仅可以感染并吸引学生,而且可以激起师生的交流,学生共同带入和谐、快乐的艺术境界。

小结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学育人,育人就是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展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不能满足于仅仅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应该结合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汉语文化鲜活立体的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让他们从这些事例中学会做人做事。语文教学对于素质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真正的服务于社会,心中有大家,有国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