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美术与素质教育思考

学校美术与素质教育思考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统一的整体,素质教育不能单列知识的传授之外而独立成为教育体系,素质本身也是知识、技能、能力、修养的整合。不能说学习了音乐、美术、体育,就等于进行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多维的,一个人的素质教育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全面的,素质教育只有全社会共同协调进行才能完成。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多方面探索素质教育的可行之路。   一、美术教育活动的心理分析   美术教育的过程与学生的心理活动、智力活动、情感活动、肢体活动紧密相连。美术课的临摹和写生所涉及的描写对象物化于人的感觉器官,主要是刺激学生的视觉,然后引起学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情感活动、肢体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心理因素显得特别重要,学生是否形成积极的兴趣,就看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积极的想像思维和较高的工作效率往往建立在浓厚的活动兴趣和轻松的学习气氛之上。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感觉、知觉、听觉、视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等心理因素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教育等于服务,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的角色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领路人,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过程(给学生工具),不要把结论、答案和结果直接告诉给学生(不要给学生现成的食物)。通过宏观具象的“物化和过程”的展示,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视觉,唤起学习美术(达标)的激情。   美的偷快的感觉的确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通常所说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是学生愉快的心理因素支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着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把美术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动机调节好,满足学生在求知、探索、创新等方面积极的、偷快的、渴望的、跃跃欲试的需要,就会达成学生想画画的愿望。美感的产生总是直观性的,与美有关的内容如色彩、线条、形体、声音也包括风景,在美感产生的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美感应贯穿课堂的始终。   美育也是一种形象化、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审美活动。学生对美术学习也持有一定的心理态度,感兴趣的学生在学习中较为主动,兴趣的出现使学生力求认识周围的事物并参与相关的美术活动。兴趣的产生与否,心理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排除人的生理因素的影响,如有的学生因遗传的影响,视觉器官出现毛病,产生色盲、色弱等视觉障碍,影响了学生对学习色彩的兴趣。由于不能准确地表现视觉形象,难以完成教师所教的学习任务,学生心里感到压抑不畅,容易产生自卑感,从而失去了兴趣,放弃美术学习、不少学生或家长对美术教育仍持有偏见,认为应试升学才是任务,美术学习得如何问题不大。这些偏见和现象直接干扰着美术教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支撑点,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及修养内涵所渗透出的彰显,是丰厚文化底蕴的缩写。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美丑的哲学性德育素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大自然等综合的审美能力;使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其艺术修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美育不可缺少。   二、美术教育活动的氛围构建   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画室中注意环境的布置和气氛的营造,例如:进行素描课时,画室的墙壁应该悬挂名家的素描挂图和教师自己绘制的一些素描教学挂图;在合理的位置长期摆放典型的石膏像(大卫、拉奥孔、阿里斯多芬、维纳斯等)。这样布置不是让学生如出一辙的盲目模仿,而是让他们通过观察提高阅历,增强艺术修养,提升自己的美术功力,时时刻刻接受美的熏陶。在教学中运用音乐、幻灯、实物投影仪、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电教手段,生动而形象地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从心理上不产生抗拒学习美术的情绪,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迈人艺术的殿堂。   教师成功的示范和学生优秀作品的展示,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加强教师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另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美术比赛。当学生们拿到获奖证书时,在全体学生中会产生极大的号召力,增强他们学习美术的信心。   三、美术教育活动的因材施教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改“同向座位”为“相向座位”,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协作。有的学生很认真地创作自己认为理想的作品,有的却很随便地堆砌涂抹,虽然对美术创作的投人各有差异,但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把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释放出来。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的各种表现。无论是造型表现、还是设计应用,形式可以是具象的、抽象的、意象的。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美术“语言”和各种奇思妙想,创作和表现出自己认为理想的个性作品。在这个美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诸多问题应有准确的诊断,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能误诊。   四、美术素质教育的内涵   有的学校美术教育集中于培养少数计划参加升学考试的美术尖子,名义上是兴趣小组或美术特色班,走的却是应试教学的路子。把美术教育作为纯绘画性的技能训练,以绘画教学代替美术教育。尽管有时也带着素质教育的幌子,但它忽略了美术教育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不能发挥美术教育的真正功能。   美术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能力的提高发展。但这只是美术教育的一个方面,它真正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丰富的世界美术优秀作品,从中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而且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美术教育中,除了采用一般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外,最主要的是处理好“教”和“悟”的关系。   #p#分页标题#e# “教”是指教学从教师的讲解入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随从老师,教师以理性的讲解把前人优秀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接受前人的典范成果。而“悟”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学生领悟,使学生潜在的灵智与自由得以充分的发展。教师教学忌理性灌输和讲死道理,要留有疑点,留待学生去琢磨、开发和领悟,挖掘学生的潜力。我们在美术教学方法上要坚持“教”和“悟”的对立统一。   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环节,我们只有理解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