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习惯思考

高职语文教学习惯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就语文课而言,一方面应尽可能把语文教学搞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引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的语文水平大幅提升。高职学生普遍基础差、底子薄,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更谈不上阅读。因此,加强高职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刚入学不久的学生,首先,开始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习惯,让学生先从配套教材开始,并及时督促检查;其次,根据教材内容推荐必读篇目,限时完成,对于完成好的学生及时提出表扬,并在平时的测评中给予量化积分,作为期末语文综合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第三,利用班级的图书角和学校的阅览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觉地翻阅一些图书和杂志,并养成一种习惯,持之以恒;第四,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让学生每月至少读完1-2本优秀书籍或文学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定期开展读书演讲交流活动和征文比赛,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渐渐地,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了,不但积累了知识,还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和熏陶。   二、丰富教学内容,融进社会生活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内容单纯“为教课文而教课文”,没有把课堂延伸至生活层面,从而缺乏社会生活的滋养和对生活的感悟,教学内容停留在课堂、课本层面上。非“社会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显得呆板、滞后,显然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高职语文教学内容,除在课堂讲解课本知识外,还要融入社会生活内容,特别是具有时代感的内容,增强课堂的时代感、新鲜感,大大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如教学中应注意将有关的文化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个体思考、生活感悟的有机渗透,把课堂延伸至生活,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对接,文本材料与社会生活的对话,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引导学生从文化、思想层面上关注社会和生活,有利于学生将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内化。如在介绍老庄和谐思想时,结合现实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环境保护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从中得到感悟,以传递人文思想。   三、高职学生言语能力地提高离不开文言文的学习   高职学生要不要学习文言文?有人认为既然新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之路,那么职高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篇目也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因为文言文中记的东西太多,学习起来太繁杂了,让学生死记硬背就是走应试教育之路,而且文言文离我们的生活时代太久远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已没有实用价值了。这种人的观点是片面的。古人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文章载体,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有大量历经考验而依然璀璨的精品,它们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妙,命题立意的丰富深邃令人赞叹不已。这些文言精品与现代文相比,往往篇幅短小,便于记诵。而记诵的结果是这些文言佳作的章法、修辞、思想等将深入学习者的骨髓,从而对提高他们的言语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知道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本身也是人类最大的文化创造。朱自清先生曾说:“经典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如果缺乏文言文的浸润,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必将失去厚重的基石。学习文言文,感受文言文所负载的丰厚的文化内涵,为人的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是职高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文言本身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我们民族的思想认识、民族精神情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民族思想感情,把握民族心理密码的过程。   总之,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它需要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本着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理念,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提高高职语文教学质量,实现高职语文教育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