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职业教育范例

培训职业教育

培训职业教育范文1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机遇期,有力支撑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迫切需要职业教育为技能型人才供给助力,也迫切需要培养大批高水平技术能手和大国工匠。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通过“三融合两对接”职教师资培训模式研究与实践,可以有效解决职师资师培训中存在培训需求不对称,培训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简单,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关键词:

职教师资;培训模式;创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从事职教师资培训与研究工作。2006年率先在陕西省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2007年全面开展教育部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至今10年不断线,具有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和涉农职业教育干部培训悠久历史和传统。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我国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经过“素提计划”已十年有余,中央和地方凝心聚力、深入实施,投入之大令人振奋,参与之广前所未有,力度之强催人奋进,各地创新制度、完善体系、加大投入,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取得长足进步。当下,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已下发。面对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传统的培训形式显然已跟不上或不适应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经调研实践发现职教师资培训中培训需求不对称,培训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简单,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依然突出且亟待解决。为此,通过研究实践,提出了“三融通两对接”职教师资培训模式(如图1)。

二、整体思路

师资培训的效果体现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培训需求的把握是开展好培训的先决条件,课题组研究以“三融通”即在训前、训中和训后,通过培训方(学校、基地)与企业行业的融通,与政府社会的融通,与受训方(职业院校)的融通将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相结合,解决培训需求的问题。通过“两对接”即培训内容与行业标准和岗位标准的对接,培训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和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对接来解决培训针对性的问题。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创新了培训模式,优化了培训方案,改革了培训方法,加快和推进了职业院校培训工作的建设和发展。

三、主要做法

(一)全面把握培训需求,提高培训针对性

在培训方案内容制定上,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培训方(学校或基地)与企业行业的融通,与政府社会的融通,与职业院校的融通”,充分把握培训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由专家教授、培训管理人员、受训单位领导组成的调研组,开展不同类型的调研。采用“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的形式,即调研路线“从上到下”,而培训内容“自下而上”,灵活应用访谈、座谈、问卷及查阅资料等多种调研方法,有效把握各方面培训需求,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按照两对接即“培训内容与行业标准和岗位标准的对接,培训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和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对接”,使培训更加实际、实效。

(二)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创建了“六元一体”的培训教学模式,即通过课堂教学提高理论水平;通过企业实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结构化研讨交流提高解决热点难点的能力;通过课程开发提高开发新课程的能力;通过说课试讲提高授课艺术水平;通过论文写作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写作水平等,使培训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创新了“影子培训”学习法,即“如影随形”式学习,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三)六大机制保障培训实际、实用、实效

1.师资队伍遴选上突出“双师型”

校内组建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专家教授,校外遴选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技能技术过硬的企业专业人员组成双结合的师资队伍担任师资。同时,通过滚动遴选机制保证培训师资队伍的规模和数量。

2.培训教材建设上突出知识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材编写前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使教材内容突出专题性、实用性;教材编写完成后,组织专家学者对教材进行审定,提出审定及修改意见;教材经培训学员使用后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再修改,使教材内容更加实用。

3.“校政企”合作机制

利用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优势和地方(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区位优势,将两大优势转化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办学强势。在校内充分挖掘科研推广基地、工程训练中心、教学实验中心、教学场站等服务教学的潜力,使学生、学员实习实训的绝大多数内容不出校门就能得到较好的落实;在校外充分挖掘入住企业潜力,通过政府或直接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使学员企业实习实训就近就能得到较好的落实。初步建立了“产学研紧密合作”运行顺畅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新机制。

4.训前、训中、训后测评体系机制

训前开展培训需求测评,从组织和社会需求,岗位和专业需求及个人和个性需求等方面分层次开展调研活动,按需制定培训方案;训中通过测评对培训内容进行调整;训后跟踪调查测评培训效果,为培训方案的修订提供依据,不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项目负责制”管理

在培训组织过程中,实行项目化管理,分工协作式运行,设项目管理方(基地)、教学组织方(各专业相关学院)、项目负责人(由各学院主管领导和项目专家组成),明确各方职责,分工协作。

6.训后服务机制

项目组在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后,借鉴商家“售后服务”的做法,提出了“训后服务”的理念,把每期培训班的结束,作为专家教授为受训者提供长期服务的开始。成立“训后服务办公室”,建立信息库和网络服务平台,开设训后服务热线,组建训后服务专家队伍,建立了训后服务长效机制。

四、实施效果

模式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基地中职骨干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建设明显提升,形成了一批不同专业类型的优质方案、核心教材、教学大纲、习题库、试题库、案例库、教学演示文稿、教学参考资料、课堂教授视频等教育资源,成为中高职院校培训专业系统的、规范的,符合“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教学资料。项目成果经过“十二五”部级培训班10个班次350余名学员,以及陕西、甘肃、内蒙等地市7个专业班次的中职骨干教师培训过程的实践检验,学员满意率在国培评教系统显示均在90%至94.75%,满意率显著提高。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职成司共在我校举办校长研修班、涉农职业教育干部培训班等10期,培训学员近2000人,网上评教系统显示满意率达98.5%。成果基于深度调研,出于科学的研发,较好地处理了五个对接。形成了从培训需求调研,培训方案设计、培训教学运行、培训教学管理、训后综合评价等完整的培训模式体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近年来我校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效果也得到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2]夏金星,彭干梓.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比较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4(22).

[3]徐向平.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动因及未来战略领域研究展望[J].职教论坛,2016(21).

[4]谭永平.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基本特征及其培育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3).

[5]石美珊.对职教师资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6(21).

培训职业教育范文2

关键词:职业农民;农民培训;职业教育

1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

2018年2月4日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我国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任务与要求,进一步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并对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给予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正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的新型农业转型,农民对农技知识要求越来越高,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也将进入快速推进阶段。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评估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农民培训课程的现状,而且对如何进行课程改革,追求高端农民培训课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农民。其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内涵,既要农民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也要农民具有较高的思想品质、科技文化素养等能力,能够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变迁,而使自身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要想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1]。发展农业现代化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较大,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现代农业的实施者。但现实是农村劳动力缺乏,因此,加快培育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应该做深做实做细。要统筹城乡经济全面、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剥离农民身份属性,让一部分高素质的农民愿意留在农村创业,推进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2存在的问题

2.1农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

对于我国农民的各类职业农村技术教育也飞速发展,同时在我国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数量的增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太多,目前农村的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2]。

2.2农民的技能水平低

我国农民受教育和技能水平基础薄弱,农民的技能水平与城镇及国外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据科协公布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公众和科学素养水平达到4%左右,而农村居民科学素养水平只达到0.7%,农民科学素养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约有4.9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大多数农民还只是凭着传统、落后的农业耕种知识进行劳作,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2.3农民的现代市场经济思想意识偏低

长期以来,因为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的程度问题,我国农民市场意识淡薄、竞争能力弱、缺乏进入市场的动力,与现代市经济极不适应。由于文化素质低,绝大部分农民不懂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能根据市场规律生产农产品,常常产生困惑和盲从,不敢介人市场,即使勉强进人,绝大部分都成为了市场经济的牺牲品。

2.4农村实际从业人口素质较低且难以提升

现如今的农村,绝大部分青壮年农民背井离乡,奔赴各大城市打工,目前留在农村的人员大都是老人、儿童和妇女,这些人构成了我国农村劳动的主力军,依靠这些人难以提高科技水平,农业科技难以推广,致使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削弱,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如何留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是目前农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3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方向

3.1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

总结已有职业农民培训方面的典型经验,立足我国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符合实际、可操性强、理念先进的基于职业教育的培训机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要认识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公益性,是政府责无旁贷的,各级政府要加大培养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要树立新型职业农民的典型,重视农村实现技术人才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这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要重视的。

3.2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学徒制培养机制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际,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的实施路径以及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和培训机构在培训时要统筹管理、科学规划、层次分明地搞好农民培训,依照“学以致用,按需施教”的原则,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对农业实用技术、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进行培训;在培训时间上,根据农作物生产特点提前培训,更要抓住农闲季节安排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多采取课堂集中培训、下田现场指导、农村远程教育等方式。有竞争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培训机构为了能够留住学员,必然着重考虑农民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培训方式,必然采取新型职业农民切实需要的、针对性强的、容易接受的实用技术,减少了很多假、大、空理论,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以此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学徒制培养机制的形成。

3.3吸引青壮年参与农民职业教育

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式农业生产与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组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壮年农民参与农业生产与经营,改变现在农村都是留守妇女和五六十岁老人的现象。青壮年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高,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积极参与农业生产与经营中来,农民培训有了好的培养对象,才能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

3.4使用远程教育开展职业农民教育

远程教育可以在传统农民职业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客服在地域和时间上的不便,利用远程教育自身的优势,形成高效,快速地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培养机制,能够有效的传播农业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知识。同时,在我国偏僻地方的农民可以在现有的网络资源下随时接受各种教育资源,从而提高我国农民对于农业技能的知识学习。增加培训机会,提高农民素质。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分加大投资,积极创造农民上网的便利条件,让农民能够随时随地上网学习所需知识。

3.5深入开展法制教育

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观念。针对我国农民法制观念淡薄现状,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及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只有培养了“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保证农村建设的稳步向前。

4结语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带头辐射影响,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重要条件。因而,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研究十分有必要。

参考文献

[1]王海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4):26.

[2]陈慧.创新农机培训方式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J].农民致富之友,2019(03):98.

[3]徐松根,陈建华.嘉兴市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术培训需求调查[J].现代农业研究,2019(01):15-18.

培训职业教育范文3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需要提高质量,农业转移人口也要进行深层次的培训,阐述了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一个阶段,在坚持以人为本培训过程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水平的在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培训模式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培训模式;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将来我国发展战略中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城镇化伴随的是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由农民转为市民;农业人口如何更好地向市民转变,关键在于搞好农业人口的职业教育培训,便他们掌握适应城市生活的一技之长。因此,对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培训,其支撑服务体系如何构建,将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工业革命进程中的英国是城镇化的发端。城镇化别称城市化,即农业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转移,把农业人口转变为市民、把农村转变为城镇逐步扩大城镇化规模的过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密集发展的过程。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提及和重视,政府在制定重大发展决策时以人为本的理念也经常引用。发展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以前粗放的使用土地和滥用能源中转变为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发展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促进地域城市群之间的协调配合;另外,发展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侧重于关心“人”,应该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宗旨,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正确面对和处理城乡二元矛盾、交通拥堵、房价高、社区服务差等问题。

1.2城镇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

发展新型城市化不能光靠政府的政策指导,要明晰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发展城镇化要依靠市场规律,在当地经济发展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协调好政府之外的资源。政府要正确定位,做好制定政策和宏观监督的作用,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政府和人们的矛盾,从而充分发挥人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另外,城镇化的资金来源也可以不仅仅只依靠政府贷款,可以适当地扩大资金来源,增加一些直接融资的手段,例如债券和股票交易,形成政府、民间和个人等多渠道融资。

2当前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2.1城镇就业人数稳定增长

近几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规模快速增进,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在农村转移人口中,一类是户口在农村但长期在城镇工作和生活的人群,他们大多是渴望城镇更好的就业发展机会、生活、教育和医疗等,这类人群主要有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组成;另一类是户籍在城镇,原来土地被征用的人群,这一类人所占的比重较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13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略低于2012年末的4.09%;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比2012年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长3.6%。

2.2土地城镇化先于人口城镇化

一直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发展往往是粗放式的土地扩张,在“土地生财”、以发展城镇化提高工作业绩观念的指导下,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发展相对侧重发展水平,忽视发展质量。国家统计局统计了从1990年到2011年城镇化发展状况和人口城镇化发展情况,1990年我国的城镇建成区面积12856km2,城镇人口数30195万人,在20世纪末,全国的城镇化建成区面积扩张了64.5%,土地的城镇化速度是人口城镇化速度的1.8倍。截至2011年,我国的城镇建成区面积已经达到43603km2,城镇人口数增加到69079万人,城镇化率由1990年的26%增长到2012年的53%,伴随着城建区和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但城镇化的建设明显忽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规律以及环境协调发展、城市功能区布局,盲目强征强盖,许多政府强征农民土地的新闻见诸报端,好多居民房建造了没人居住或者建筑配套设施简陋,使得花费高昂的居民区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城”。

2.3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发展质量落后

近几十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号召下,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4%,但是我国的城镇化率低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近30%,同期低于世界平均发展水平,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规模激增的条件下,相应的配套设施发展不完善。不能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如医疗、教育、卫生、社会保险,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户籍、资金等条件限制,与城镇居民平等的享受上述服务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3加强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培训是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必要条件

3.1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是每个农业转移人口的权利

20世纪70年代,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系统阐述了终身教育思想,指出教育应当贯穿人的一生各个阶段,接受各种教育直到生命的尽头。第2届国际TVE大会也提出了“全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口号,号召职业教育要面向所有人,接受教育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这种思想对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和农业转移人口接受职业教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如今,随着我国对教育的巨大投入和支持,人们接受的教育水平普遍偏高,一般的知识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技能的学习也显得更加重要。职业技能的培训能够满足广大的农业转移人口的需要,能够让他们在城镇“进得去”。

3.2职业教育培训能够使农业转移人口立足城镇

职业教育培训目标更明确,侧重于提高培训对象的技能和文化素质,可以说是最见成效的教育投资方式。农业转移人口往往在农村所受的文化教育水平低,技能缺乏,在转移城镇的过程中更多的人带有盲目性,缺乏长久的职业技能规划。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势必要组织合理有效的针对农村转移人口的技能培训项目,职业教育培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明确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只要能让农村转移人口看到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可观的收入,农村转移人口就能更好地在城镇立足。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不足

4.1法律不健全,政府关注度不够

至今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没有统一独立的部门组织和监管,现阶段实行的是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监管的措施,每个部门都设有各自的管理体系和规划纲要,在组织和监管上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条文。目前,我国政府针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再培训问题出台了各种规划纲要和通知,例如早在2003年出台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2009年和2010年教育部分别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些规划和通知都明确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做好农民工培训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尽快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但是在涉及到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方法方面却没有提及。另外,在已出台的一些关于职业技能的法规如《农业法》《宪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中也提及了受教育者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提及了增强农民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方面的内容,但是均缺乏具体可操作实施的条款。

4.2教育机构单一,形同虚设

现在我国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通常由教育部、农业部等部门共同管理,各种监管部门各自为政,都设有各自的培训规划,但是部门之间缺乏协同合作,培训机构形同虚设。另外,职业教育培训没有充分引入市场培训体制,缺少民间培训力量的准入制度,没有发挥很多涉及农业的企业、农村合作社、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等的培训和宣传力量。有学者对江苏省13个省直辖市的37个行政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4.9%的农民没有接受政府机构的职业教育培训,他们认为政府的就业培训工作做得还不够;有51.9%的农民获得就业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收看电视;有近48%的人不知道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哪里[1]。

4.3培训经费少,缺乏资金保障

首先,现阶段我国《规划》里规定,农业转移人口的再培训经费由三方即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支付。虽然从2012开始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已经占GDP的4%,但是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入在高等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投入少之又少,界定模糊。我国的农业转移人口数量庞大,多是欠发达地区,所以人均培训经费欠缺。其次,我国政府虽然规定了用人单位有对农业转移人口培训的义务,但是因为各种情况和原因,用人单位不愿意把收入所得的一部分用于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培训投资。我国的农业转移人口流动性大,且很多所从事的工作为简单劳动技术工作,用人单位考虑到成本或缺乏长远规划不愿拿出资金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技能培训。最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没有足够的资金担负再培训费用。我国的农业转移人平均工资低,再加上农民工工资缺乏合理的监管制度,很多农民工存在工资被推迟发放和克扣的情况;外出转移的农业转移人口多为男性劳动力,由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通常肩负整个家庭的教育和生活开支费用,所以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不愿意把收入所得投入到职业技能再培训上。

4.4教育内容单一,实用技能少

在现有的实行的职业教育培训中,职业教育培训工作通常与职业技术院校合作进行,教育内容陈旧,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培训的项目多与农业转移人口所急需的岗位不吻合,农业转移人口通常是从事简单的手工业者,但是陈春霞等对江苏职位急需岗位的问卷调查结果可知,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工、技师是社会急需人才[2],但是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相关培训的内容却很少。培训项目缺乏针对性,马建富指出,只有17.2%的农民认为对“教学内容很有用”,“部分有用”的农民有60.4%,“教育内容没用”的农民有22.4%[1]。

4.5农业转移人口自身认识不高,观念陈旧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受小农意识的影响,思想观念陈旧落后,不能很快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缺乏主动性,甚至存在一批人坚持认为职业教育培训无用论,或者缺乏长久发展的眼光,舍不得把资金投资在教育培训方面。根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信息可知,我国的农民工文化水平多集中在初中,随着学历的提高,所受教育的人群相对较小,但是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所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5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水平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城市发展的末端,是由农村人口汇集建设新城镇的起点。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城镇化水平,如何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入新型城镇、在城镇“留得住”并且“有尊严”地活下去,如何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水平,需要在农业转移人口职业培训时做好如下工作。

5.1国家要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城镇化发展的好坏需要国家政府的实时控制和引导。伴随着改革开放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机,我国出台了相关法律和文件保证城镇化又好又快地发展,但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早就经历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过渡,发达国家有一系列的立法经验值得大家借鉴。英国是最早经历城镇化发展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政府分别制定的相关法律条文有《失业工人法》《技术教育法》《产业培训法》《就业与训练法》《农业培训局法》等[3],这些法律都规定了对失业人员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为失业人员安排就业计划和提供社会保障,规定了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设置、评估、财政等涉及的相关问题。日本政府颁布了涉及到具体实施办法的法规,包括《社会教育法》《青年振兴法》等,其中1961年颁布的《农业基本法》中明确规定,为“使农业从业者及其家庭生活得到适当的职业,以利于家庭农业经营相关者生活稳定,必须采取措施充实教育、职业训练和职业介绍事业,振兴农村地方工业,扩充社会保障”。此外,职业教育大国德国很早以前就制定了相关法律,这些法律规定了“双元制”的教育模式。我国应该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的法律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例如,在国家监管层面、企业培训方面、教师准入方面、资金来源方面都应做好具体详细的法律法规。

5.2资金支持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的关键点

众所周知,我国现阶段在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资金问题上采取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的政策。但是面临各种现实资金不足问题,在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上各方面的组织者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家要制定财政政策,对农业转移人口实施资助和保障,实施农民工职业培训配套的资助政策。这种财政政策能够体现教育公平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后顾之忧”,对全国的职业教育培训具有导向作用。国家在农业转移人口培训上要因地制宜,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试点进行免费培训制度,公共基础课程和高技能培训课程收费标准可以进行相应调整。此外,国家还须要调动企业和民间的力量、中介机构、农业转移人口积极性,充分运用市场竞争规律,提倡资金来源多元化。政府应该规定企业必须拿出一部分收入所得进行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对消极完成任务的企业进行罚款,对表现优异的企业进行资金奖励。

5.3建立多方面的监督考核制度

首先,政府应该建立独立的监管部门,在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准入方面做好监管工作。合格的职业教育机构应该具有合乎国家资格的条件和设施,具有组织性、规模性、信誉性。高质量、有特色、高技能、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机构是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水平的保证。其次,要建立职业教育机构教师的准入制度。职业教育培训的教师所面对的对象与在校学生不同,所教课程和课程计划也具有特殊性,所以在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进行招聘和资格考试中要与传统的教师选拔不同,评判奖励标准和教师编制也要相应地改变。最后,要对接受培训的农业转移人口进行系统的监管和考核。我国现阶段在农业转移人口的考核上面临的人口流动性大、培训不系统,对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尝试建立学籍制度,对每一个培训人员进行学籍编号,建立档案,禁止中途无故辍学。另外,在农业转移人口的考试制度上应该严格管理,对顺利考取证书的学员实行奖励。

5.4开展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前沿化

要倡导培训模式多元化,培训方式要因地制宜。例如,在中国北部和南部地区气候有很大的差别,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有很大的差别。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对象也常常因为工种、工作时间、个人情况等原因要求实行有计划的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此外,除了传统的“师徒制”培训模式外,还应该提倡适应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的现代培训,我国现在正在尝试发展“企业培训与开发模式”“公共职业培训模式”,我国农业转移人口众多,只有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模式才能满足他们再教育的需要。在面对我国职业教育培训内容滞后、空泛,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对称、不实用的特点时,要依据市场需求从课程模式、课程实施和评价方面进行改进。在改革职业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还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改进经验,把科技技术运用到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从土地脱离转移到城镇,他们通常技术性水平、素质水平低,意大利和韩国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都经历了类似的阶段:农业转移人口重新选择就业时往往优先选择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第三产业和建筑业。他们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为依托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造。

作者:刘志兵 李洪辰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建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3(11):32-36.

培训职业教育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模式;现状;建议

职业教育教师的综合水平直接关系到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而在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培训内容落后,培训形式单一,培训考核办法不合理等,都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这种培训模式不仅浪费了教师的时间,而且对实际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应该对现有的培训模式进行反思,然后进行相应的改进,提高专业教师的执教能力,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模式的现状

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模式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培训质量。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训内容更新速度慢。现阶段的职业教师培训大多采用“菜单式”培训,主要在教室中对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进行理论内容的讲解,每期都是固定的内容,更新速度慢。同时,培训内容与职业院校的实际教学需求相脱节,接受培训的教师无法将培训内容应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第二,教学形式单一。目前主要的培训形式为班级授课,而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教师缺乏实践操作方面的经验和技能,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所以教师培训缺乏实践锻炼是现阶段最大的弊端。第三,培训缺乏自主性。有些学校的教师培训为被迫式参与,教师事先不知道培训具体内容和培训模式,多数为行政命令的安排,没有遵从教师的意愿,同时有的教师还会参加重复性的培训,导致培训资源的浪费。第四,培训考核模式不科学。在教师接受培训后,为了检验培训效果,直接对教师进行纸面考核或者以教学课时为标准,而完全没有注意到教师是否将受训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导致教师培训流于形式,没有实际价值。职业教育教师的这种培训模式,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阻碍了职业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利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打造,最终影响到职业院校的教学效果。

二、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模式的改进建议

(一)培训形式多样化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教师的培训形式也不相同。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师培训的潜在价值,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应该探讨更多形式的培训课程。在信息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可以将集中面授与远程网络培训相结合,各个地区的教育部门可以建设职业教育教师交流平台,可以将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上传,供教师学习。各个地区之间的教师进行交流,可以吸取先进的经验,以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还可以采用“专家门诊式”培训,邀请名师、导师对本校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这种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对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建设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需求,对教师的培训内容应该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不仅要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传授,更要注重对教师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职业院校可与有实力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这是提升职业教育教師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普遍缺乏在企业一线的生产工作经历,所以应该到企业中去顶岗锻炼,并且在不同的岗位之间进行轮岗实践。教师只有亲身经历了岗位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岗位实操,才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将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务相结合。

(三)充分尊重教师培训的自主性

在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培训需求,所以在制定职业教师培训标准时,应该做好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律和特点,为不同专业、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师也可以自主选择培训单位和培训内容,这样更有利于教师个人专业素质的快速提升,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度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教师培训资源。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教师培训需求,国家指定培训单位。

(四)完善培训考核办法

为了提高教师对培训内容在实际应用中的转化,应该改善培训考核办法,从更多维度对其成果进行考核。可分为作业考核、培训成果展示以及技能操作三个部分,作业考核部分从作业的完成进度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考核;成果展示可以针对某一方面以PPT的形式进行讲解;操作技能要由现场实际操作和企业顶岗学习的考察报告为准。这种考核形式应该注重阶段性,教师将所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还需要不断的提升,所以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效果。

(五)差异性与通用性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和地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职业教师培训标准方面也应该注意到这种差异化,不要全部用国家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不同地域的教师,这样就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专业教师的需求。但是对于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这是教师的共性特点,所以在教师培训标准中全国都可通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差异性和通用性相结合,以完善职业教师培训标准。

三、结语

对现有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模式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培训内容更实际,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考核人性化,更加注重企业实践,为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利的条件。更加注重教师的自主性,不断完善职业教师培训体系建设,从而全面提升职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报春,黄玲芝.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职业•中旬,2017(4).

[2]刘天放.培育“双师型”教师破解职教突出矛盾[N].中国商报,2019(2).

培训职业教育范文5

关键词:中缅边境;缅籍劳工;职业教育培训

0前言

进入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愈加频繁,我国著名人口学家吴忠观提出:经济迁移常常是由于贫困所致,迁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经济地位,其流向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穷国流向富国,且劳务输出成为主流。近年来,随着我国西南地区与周边国家国民收入差距拉大,对周边国家劳动力吸附效应的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深入推进,西南边境地区的区域合作项目建设深入发展,这种吸附效应愈加增强。云南省邻国缅甸因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管理基础薄弱,边境地区逐渐成为境外边民的“淘金地”,中缅边境大量缅甸籍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涌入我国进行务工、经商等活动。这种现象作为现代国际社会的普遍现象,早就引起学者关注,KMirwaldt(英)对跨境居民关系进行过探讨。国内学者李昕蕾等对东亚国际劳工流动进行过研究。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外籍务工人员的管理、生存和婚姻状况等方面。本文则从中国边境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以德宏州为例,对缅籍劳动力在华务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缅籍劳动力在华务工所需的素质和技能的教育培训进行探讨。

1缅籍劳工在华就业现状及趋势

根据对2009年以来德宏州境内缅籍务工人员的不完全调查,本文将缅籍劳工在德宏就业现状整理为以下方面。

1.1近年进入德宏的缅籍人员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总体来看,自2009年以后,缅籍人员进入德宏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2017年前10月新办理暂住证人数比2009年增长216.45%。见表1。德宏与缅甸之间有近503.8公里的边境线,三面与缅甸接壤,众多界河、渡口、通道、公路与缅甸相通,边界小道便利,缅籍人员入境方便。因此,有很多缅籍人员并不办理正规入境手续,而是通过两国间的小道或者界河入境,进入德宏州打工。农忙时节,很多土地承包户并不审核缅甸人是否具有合法身份,而是贪图用工廉价大量雇佣缅甸人。一些私企同样出于工资廉价而大量雇佣缅甸人。据不完全估计,通过便道或者界河非法每年进入德宏的缅甸人约在3万人次,加上通过合法渠道进入德宏的缅籍人员,目前在德宏境内的缅籍人员约在10万人左右。

1.2进入德宏的缅籍人员申请事由及缅籍务工人员年龄构成

从缅籍人员进入德宏的事由登记情况看,缅籍人员进入德宏主要是探亲、嫁娶、经商、务工、务农、就学等,而务工比例最高,2016年、2017年缅籍入境人员的事由中务工一项分别占94%、93%。在2017年前10月新登记的35852名缅籍务工人员中,16—35岁的年轻劳动力占81%,36—60岁的强壮劳动力占18%,二者合计占99%。

1.3德宏缅籍劳工文化程度状况

如表2所示,2017年前10月新登记的35852名缅籍务工人员文化程度状况,高中以上学历占3%,文盲占6.2%,小学占60.22%,初中占32.8%,高学历者寥寥无几,文盲比例大,受教育程度低。

1.4德宏缅籍劳工从业状况

据2016年12月的统计数据,缅籍务工人员从事行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技术要求低的加工行业和服务行业,职业分布广泛,从大类来说主要分布于商业、服务业,农业,生产、运输等三大类,从小类来说涵盖了餐饮服务、玉石加工、建筑、种植、搬运、保姆、木材加工、清洁工等20多种职业,其中在服务业、建筑业、种植养殖业、玉石加工、木材加工等行业最为集中,并且从事的主要是低端重复劳动,技术含量低,相应来说,工资收入水平也偏低。

1.5缅籍务工人员薪酬状况

笔者对德宏缅籍务工人员薪酬水平及开支用途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根据问卷调查反馈,大部分务工人员月薪低于1000,占调查对象的57%,月薪1000—1499元的占23%,月薪1500—3000元的占15.7%,月薪4900—5550元的3人,仅占4.3%。其中月薪最低为200元,最高为5550元。调查发现,从事当前工作时间与薪酬成正比,从事当前工作时间越长,薪酬越高。同时,笔者对一部分缅籍务工人员作了访谈。访谈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缅籍务工人员频繁换工作,文化程度、职业技术能力、语言能力限制了他们对工作的选择及薪酬的提高。

2缅籍务工人员素质与中国用工市场需求匹配分析

2.1缅籍务工人员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素质分析

据2014年缅甸人口普查结果(Wikipedia.2014MyanmarCensus),缅甸总人口约5300万,劳动人口约为3431万,与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相比,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优势明显。中国较高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对缅甸民众特别是低收入人群产生了极大的吸附作用,近10年来缅甸务工人员通过边境通道进入中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由于缅甸的青壮年劳动力中大多数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缺少职业技能培训经历,特别是进入中国德宏境内务工的人员受教育程度极低,因此他们中大部分人只能从事最低端的体力劳动,工资水平也是最低的。

2.2中国用工市场的需求分析

中国目前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青壮年劳动力逐渐短缺。2013年末德宏州总人口124.5万,属于人口密度较低的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明显不足。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施行以后,德宏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中缅油气管道、瑞丽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等建设项目给德宏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进入德宏,这就带来了更多的用工需求。一方面缅籍务工人员低廉的工资水平满足了德宏境内农业种植、加工行业等私企的需求,填补了廉价劳动力的不足,降低了一部分企业的用工成本;另一方面,缅籍务工人员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对中国的法律法规了解不足、健康意识较差、职业技术缺乏、语言沟通障碍等问题,给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企业用工带来了困难。

3外籍劳工培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1对缅籍务工人员培训的必要性

在“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持续推进,中缅“人字形”经济走廊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中缅双方合作、共商、共建、共享日益成为主旋律的背景下,中缅两国之间劳动力的跨境流动不可避免成为常态。对缅籍务工人员进行文化、法律、职业技能等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素质,能够使他们提高工资水平、获得更多实惠。也能满足中国企业的用工需求,使中国企业在推进现代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加工运输业中得到充足的高素质劳工保障,提高企业效益。同时也有利于中国政府对缅籍人员的管理,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3.2对缅籍务工人员培训的可行性

3.2.1目前对缅籍务工人员的培训情况

过去,我们常常认为缅籍务工人员流动性大,语言不通,难以组织成规模的培训。另外培训的经费也无法得到解决。近五年来,通过相关管理机构的努力,以及有关教育机构的尝试,对缅籍务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取得了实效,并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在教育培训方面,云南民族大学走在前列。2013年6月云南民族大学在缅籍务工人员最为集中的瑞丽市成立了“国际教育职业培训基地”,该基地依托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和资金,2014年12月开始对在瑞丽的缅籍务工人员实施培训,至2016年12月,2年间共培训缅籍务工人员5000人。2年间共投入培训资金500万元。培训机构由云南民大管理,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汉语、法律法规、健康知识。培训方式是由基地与企业协商,派遣教师到缅籍务工人员集中的企业进行授课。尽管这些培训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尚有诸多欠缺,但云南民大的尝试,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对缅籍务工人员的培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2.2对中方特别是对德宏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分析

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我国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职业教育进入又一个发展春天。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基本达到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办学规模,发展态势逐渐稳健,从中职、专科高职、本科应用型教育及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完全打通。从缅籍务工人员最为集中的德宏州来看,2017年,德宏州有高职高专2所:德宏师专占地面积756897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789.21万元,有纸质图书67.58万册,有校内实验实训场地61个,校外实训基地52个;设有11个教学系部,设置高职专业54个;有教职工425人,三年制全日制在校生5241人(数据来自德宏师专2017年质量年度报告)。德宏职业学院以医学类教育为主、兼顾汽车制造与现代服务类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学校占地面积8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3.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2.3万册,有教职工数386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135个,校外实习、实习基地109个,1所附属医院和7所教学医院,各类在校生1万余人。在对缅交流方面,德宏职业学院在2017年间有缅籍专科留学生57名。德宏职业学院还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兼具三大功能: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职业鉴定。设云南省第36国家职业鉴定所,具备保育员、砌筑工、中式烹调、电工等8个国家职业资格证的鉴定发证资格(数据来自德宏职业学院2017年质量年度报告)。此外,德宏州还有中等职业学校8所,其中普通中专1所,职业高中7所,部级重点1所,省部级重点2所,部级改革示范校2所(数据来自德宏州中等职业教育2017年度质量报告)。从德宏州的职业教育资源看,不仅能满足当地职业教育培训需求,而且还能向西南地区招生,并能吸纳部分缅甸留学生。

4教育培训内容及方式探析

4.1有针对性地开设培训课程

个人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必然会带来个人工资收入水平的提高,王德文等学者的研究表明:短期培训和正规培训则对农村迁移劳动力工资收入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从缅籍务工人员现状来看,主要存在问题是文化素质低、极少具备专业技、对中国的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健康意识差、中文交流能力低等。因此,在设计培训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现状,结合中方用工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课程。如:开办汉语脱盲课程,让缅籍务工人员获得基本的汉语交流能力;开办法律法规培训,让缅籍务工人员了解中国的基本法规;开展卫生健康课程,通过卫生健康课程,培养他们讲究卫生、注意个人健康意识;开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如电工、家政、修理等,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甚至还可以为他们提供职业鉴定机会。从而吸引更多的缅籍务工人员参与教育培训。

4.2培训措施探讨

从以往云南民族大学在瑞丽市所设的“国际教育职业培训基地”的经验来看,与用工企业协商,派遣教师到缅籍务工人员集中的企业开班授课,是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忽略了零散用工的地方,零散用工的数量累积起来不容小觑,因此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上有巨大漏洞;二是“基地”的培训内容缺少最容易看到效益的职业技术能力培训,因此培训对缅籍务工人员的吸引力大大下降。本研究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培训水平、扩大培训范围、增强培训效果。一是发挥云南民大“基地”优势,继续开展好在用工量大、缅籍人员集中的企业进行集中培训。除了云南民大“基地”,也可依托当地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进行批量培训。二是为鼓励缅籍务工人员积极参与培训,政府可出台优惠政策,对参加过培训、有较高素质的缅籍务工人员在办理延期手续时,可优先办理。三是除了对缅籍务工人员集中的企业提供上门培训服务外,可在缅籍人员集中居住的片区设立长期的培训点,根据需要长年提供相关培训服务。四是充分发挥德宏州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扩大培训覆盖面,增加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如利用德宏职业学院的医学教育优势、汽车制造与维修检测优势,开办针对缅籍务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班,甚至还可与相关企业合作,订单式培训,从而解决出口问题;利用云南省第36国家职业鉴定所优势,将职业培训———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发放整合在一起,增强职业教育培训对缅籍务工人员的吸引力。五是当地卫生防疫部门除了加强对缅籍务工人员的卫生防疫监控以外,也应当开展对这一人群的卫生防疫宣传教育,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卫生防疫部门的宣传教育培训更权威、更专业、更可靠。同时也有利于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六是培训费用问题。可以采用申请国家项目、培训机构筹资+政府补助、企业出资等方法解决培训所需资金。对缅籍务工人员热衷的、能立刻产生经济效益的培训,可以适当收取费用。

5结语

缅籍人员通过边境大量进入中国务工,是国际劳工跨境流动不可避免的现象,在中缅之间经济、文化、教育等合作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这种流动还会扩大。因此,从中缅两国共同的利益出发,对缅籍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符合两国共同和利益。当然,培训要结合我国用工企业的需求、社会管理的需要,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缅籍务工人员的实际需要和条件,发挥我国的教育资源优势,科学设计、合理规划,才能真正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半岛的实施,顺利推进中缅“人字形”经济走廊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德文,蔡昉,张国庆.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与工资决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J].经济学,2008,(3):1131-1148.

[2]李昕蕾,任向荣.东亚国际劳工移民的流动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向度[J].东南亚纵横,2008,(11):74-79.

[3]张家忠,章春明.创新中缅边境外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路径分析———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01):98-102.

培训职业教育范文6

关键词: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质量提升;困境;出路

教师是一所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作为教学主体,其数量以及素质高低对教学活动成功与否有重要的影响。职业教育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占据主导地位以及发挥主导作用。但是现今的情况却是职教师资不管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要求,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而职教师资培训是建立一流职教师资队伍的关键所在。

一、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质量提升困境

(一)教师准入标准以及制度不统一

什么是准入标准或者是制度?简单地说即有资格做职教教师的人需要什么条件。就现今情况来说,职教师资主要来源如下:首先是毕业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虽然师范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很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可是因为这种培养方式属于封闭式培养,虽然高等师范院校同时开设专业学习以及师范技能学习,但学生却很少有时间以及精力做好这两个方面,怎样同时使教学工作具有师范性、学术性以及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其次是来源于普通高校的学生。学生大部分都是重点大学的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其专业理论知识非常扎实,可是未受过专业的师范技能学习训练,进入工作岗位后只经过短时间的师范课学习就获得了教师资格证,因此作为教师其工作能力通常都是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锻炼以及学校开展的培训提升的。此外,这种培养方式使教师资格证的获取太简单,太形式化,因此不能保证教师的职业素养,也容易让社会大众对教师的专业性进行怀疑。最后一种来源是企业单位做兼职的教师以及有关专业经验丰富的人。从20世纪末起,我国政府部门于政策中倡导在职业院校进行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互结合的教师队伍打造和建设,可是没有对兼职教师设定一套科学、规范以及严格有效的聘用以及考核标准,所以我国高职院校师资来源尽管在某一程度上可以说是多元化。可是师资培养是否一致,其质量是否较高却得不到保证。归根结底还是这一核心问题得不到解决即没有办法同时兼顾学术性、师范性以及职业性。

(二)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困难重重

因为不少基地都是由普通高校负责举办的,并未对职业教育进行系统以及深入的研究,且在职教师资培训方面,大部分都不具备丰富经验和成熟的培训模式;关于双师型教师也就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对其进行的培养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且应在研究过程中统一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未能激发行业以及企业积极加入职教师资培训的热情,未能为职教师资培训解决实践训练场地问题,因此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困难重重。

(三)培训经费严重不足

我国目前还缺乏一个针对职教师资培训所需经费进行筹措以及分拨的稳定有效的途径。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会在这方面投入部分经费,一些培训基地采取多种措施筹措到一部分资金解决了硬件设施问题。在后续培训过程中,尽管可以向学员收取一定的费用,再加之教育主管部门也会给予一定的补贴,但是因为经费筹措方式和渠道太少,因此经费严重不足,极大阻碍了职教师资培训的顺利进行以及师资培训作用的正常发挥。

(四)教师实践能力较差,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

职业教育不仅要求所培养人才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其掌握操作技能,所以职教师资既要对专业理论烂熟于胸,又要对专业基本技能了如指掌,此外还要具备操作示范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可是职教大部分专业课老师是由学科体系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与此同时学校缺乏完备的设施以及实践训练场地,且目前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形成科技推广体系,而扩张又导致大部分教师工作量巨大,这一切都使得不少教师不能充分开展专业实践,使得操作动手能力不强,使得学校严重缺乏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过硬的教学领路人,这和职教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不一致的。

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质量提升出路的研究

(一)建立培训质量指标

1.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的制定务必要有序而且规范合理。在制定时要结合教师需求进行综合考虑,要依据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来制定培训计划;要对计划是否切实可行进行论证,在具体论证过程中可让培训对象参与其中以做商讨以及确定;制定培训计划要实现的目标,对培训内容以及模式做一个充分深入的考虑。可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形式实施培训工作,比如专题讲座、示范或者是案例教学等等;设置培训内容时要考虑设置是否合理,可适当使用新技术、新手段,以满足教师切身需要。2.完善培训条件。培训条件主要有后勤保障、实践训练基地以及师资队伍等。要注重提高饮食以及住宿方面的条件,做好后勤保障;考虑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校园内部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此同时考虑发展校园外部实训基地,通过各种不同的合作方式为受训人员创设一个集参观、培训以及实践为一体的优良培训环境;关于师资队伍,主要是要对教师资格进行严格把关,将那些经验丰富、专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都很强、表现优秀、执行力强的优秀教师挑选出来作培训师资。同时组建由企业技术能手、行业专家以及双师型教师组成的讲师团。3.对培训过程进行管理。这里主要指培训过程的实际执行以及管理,具体有以下方面的内容:对培训管理体系以及具体落实细则的制定;对培训方案、具体开展及监督和最后的反馈总结进行的管理,此外还包括档案管理。培训开展过程涉及学员管理、理论知识讲授、商讨以及交流、实地参观、专业技能实训以及最终的考核等。4.判定培训效果。培训效果主要指目标是否实现,教师是否受益和有进步。可由培训学员的作品、成绩以及取证情况作出判断。接着结合教师、培训部门、委托机构满意度以及社会影响力对培训效果作综合鉴定。

(二)职教师资培训的质量提升措施

1.严格职教教师准入标准,树立正确科学的人才观。职业院校减轻师资培训压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树立正确科学的人才观,严格准入标准,积极引进优秀人才。那究竟怎样的人才才能进入职教师资队伍呢?这个问题涉及了职教教师准入门槛。关于准入门槛其中必须要衡量的方面有教师的专业、职业以及人文素养,要确保职教教师准入的严格性,与此同时应防止对重点高校的不理智崇拜。应根据教师岗位的不同进行相应聘用标准的制定、建立多元化人才准入制度。2.建立有话语权的教师自治组织。在某行业有话语权是因为其专业,作为职教教师尽管其专业和学术素养很重要,但是也需要通过一些平台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建立具有话语权的教师自治组织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要建立以职业院校教师为基本成员的团体或组织,这一团体或组织应经常和相关教育机构或部门进行联系,以创设良好的研究以及学术氛围,以不断开阔教师眼界,提高其学术水准,增强其专业能力。该自治组织应对一些政策的制定施加一定的影响,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3.为职教师资提供继续教育机会,以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想不断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继续教育,该继续教育不能脱离学科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在内容方面建议以能满足职教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内容为主。不管是专业理论学习还是企业实践,一定要进行严格有效全面的管理以及监控考评制度的建立。高职院校既然属于高等教育机构,那么就要通过对综合、全面、完整人才的培养来达成其社会功能。所以继续教育是针对所有教职工的,这是由于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既会与任课教师交往也会与行政以及后勤教职人员有一定的接触,因此,这些人员素质高低对学生心理上对学校的归宿感以及情感方面对学校的认同有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教师应于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开展继续教育,让所有教职工特别是专任教职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多元化培训有利于为教师个体发展创设更多机会。要不断鼓励教师自主学习、积极实践,以形成其特有的风格,风格既是境界也是理想,它对学生的心灵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及考虑其教学风格,以期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积极与美好。4.积极利用行业企业优势影响作用,实施培训资源开发。积极引进企业单位优势培训资源,同时利用系统以及政府部门指导优势的影响,以给职教师资培训创设优良的培训环境以及提供优势资源。主动和中职进行交流,积极支援中职工作,参与中职教育计划和目标设定,以此来促进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借鉴国内以及国外先进教学思想,对职教培训资源进行深度研究以及开发。以任务驱动对师资培训资源进行开发,结合教师需求,在内容、结构以及形式上对师资培训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开发以及利用,以改变传统课程资源过于单一现象,要同时体现实践性以及丰富性。培养职教师资树立“终生”培训思想,积极开发职教师资培训探讨以及交流的相关网站,为其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以及“菜单式”培训,经常和培训教师进行交流,以切实满足其实际需要。5.发挥多方优势,建立培训基地。建立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时,要将教师个体职业资格能力不断发展的要求考虑进去,要联系产业需求,利用学校和行业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基地以及专业优势,创设基地与众不同的特色。在建设实训基地时,要积极和企业单位、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合作,共同创办校中企以及产业学院等,以此来实现资源交互、优势互补,以最大限度体现培训项目特色,保证培训效果。6.充分发挥理事会的影响作用。建立基地师资培训运行和开展机制应将基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征以及延伸性体现出来。积极利用理事会影响,从政策上对基地以及师资建设及培训要求等提供决策支持,从管理上协调管理培训过程并实施考核,从执行上切实执行培训管理。在进行培训设置以及管理时要结合高职教学特色及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考虑,并紧紧围绕着学员教学水平以及能力的提升开展培训工作。此外还要在综合考虑教学形式和方法以及课程和实训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师范性、专业性以及实践性均很强的全面考核体系的建设。7.利用资源整合优势。培训基地建设其中一个很关键的方面就是师资队伍建设,现今,师资力量欠缺对教育培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健全师资培训制度,大力打造一支专业水平高、多才多艺以及专兼结合的实践能力强、能熟练使用新技术的专业培训队伍。积极发挥理事会作用,建立依托系统、企业单位积极参与、政府部门作为推手的围绕学院进行的办学体制,清晰各参与方的责权,以调动合作单位的参与热情以及创造性。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利用理事会的影响作用,对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资源共享以及优势互补。建议聘请一些在一线工作的优秀专家或者是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同时聘请一定比例的高精尖人才作为客座教师,以进行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师资团队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胡业华,卢建平.职教教师专业化视域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研究〔J〕.职教论坛,2015,(24):13-16.

〔2〕李芹.我国高职师资培训低效性的根源及完善路径分析〔J〕.教育导刊,2008,(5):67-69.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4-17.

〔4〕唐林伟,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版),2005,(4):31-34.

培训职业教育范文7

(一)职业教育培训对就业稳定性的影响

就业的稳定性通常以某一工作平均持续时长来衡量,国际上通常以从事某一工作的时长是否持续6个月以上来判定工作的稳定性。在此,用就业的平均持续时间来考察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按照不同就业时长可将其就业稳定性划分为4个档次:就业持续时长1年以上的为稳定性良好,6个月至1年的为稳定性较好,3~6个月的为稳定性较差,3个月以下的为稳定性很差。据此标准,结合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如下,就业稳定性良好的占比为21.3%,其中51.8%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就业稳定性较好的占比为23.6%,其中48.2%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就业稳定性较差的占比为28.7%,其中31.3%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就业稳定性很差的占比为26.4%,其中仅有10.5%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从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职业教育培训对于就业稳定性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二者存在正相关。就业定是劳动者专心从事本职工作,获得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其对劳动者和用工方都具有深远影响。研究表明那些不利于个人职业生涯进一步发展,而岗位经常变动且无成功可能的就业是较低质量的就业。劳动者获得长期稳定的职业,更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有利于在选定的职业中获得更高质量的就业。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稳定的就业环境和人力资本更利于单位整体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本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稳定性可以体现在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与职业地位方面。职业教育培训对其影响也是比较显著的。调查显示,农民工通过相关职业培训,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对劳动合同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相比未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率显著提升。而且,通过访谈得知,参加过职前教育培训的人员对于劳动合同的期限、公正性、具体条款的表述更加重视,能够很好地规避一些恶意企业设下的“陷阱”。对于存在异议的合同条款,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公平。双方协商签订的劳动合同赋予劳动者更多应有的权利,能够保障劳动者参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决策、自由表达意愿,切实保障员工的民主参与和监督。然而,许多未参加过职前教育培训的农民工,由于社会经验缺乏、法律意识淡薄,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用人单位利用,从而陷入被动局面。此外,通过职前教育培训,可以促使劳资双方签订更加公正合理的劳动合同,保障各项条款准确翔实、指标细化、工资待遇合理、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合理的工作时长,使劳动条件和社会保障符合相关法律的要求。职业教育培训对于农民工获得稳定的职业地位,拥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质量就业与职业地位息息相关,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分层,社会分层往往与职业声望、职业性质、权力、收入、学历、自由度、自主性等因素有关。分析这些相关因素可发现,不同社会分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不平等,这种分层往往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相关调查研究人员发现,职业教育培训与农民工的职业地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经过一定期限的职业教育培训与未进行相关教育培训及培训期较短的人员相比,前者往往能够获得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更容易获得稳定的、声望较高的职业。

(二)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者社会保障的关联性

社会保障是高质量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提供带薪休假等基本社会保障。这些社会保障,尤其是“五险一金”是国家强制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的社会保障基金,也是公民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基金项目。然而,现实中却有一些用人单位为追求高额利润,凭借自身在就业市场中的强势地位,减少人力投入资本,不为企业员工缴纳应有的“五险一金”,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基本劳动权益。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劳动者必须充分意识到劳动保障对自身权益保护的价值,认真了解“五险一金”的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基本权益。调研数据统计显示,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普遍偏低。养老保险参保率为15.8%,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比为72.8%;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7.9%,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比为65.3%;工伤保险参保率为25.8%,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比为67.6%;其他保险参保率均不足10%。调查显示,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社会保障意识明显增强,未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对于社会保障的参保意识淡薄,未参加基本社会保障的比例相当大。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好多人对于企业克扣“五险一金”行为采取了默认态度,并未提出任何质疑和申诉。这反过来又助长了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对于农民工实现高质量就业造成了巨大障碍。然而,劳动保险待遇的落实是就业队伍稳定的基石,是社会保障制度稳步实施的前提条件和可靠保证。因此,要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堵塞漏洞,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不断提高职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水平,有效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二、职业教育培训与中观就业质量指标的关联性

(一)职业教育培训与劳动条件保障的关联性

劳动条件保障是否到位反映了企业基本保障制度是否健全,以及实施是否有效。劳动条件包括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的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条件。物质条件包括国家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长、劳动保护设施、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满足要求的办公设施等;精神条件主要包括用人单位的激励机制、和谐上进的团队氛围、友好互助的团队精神等。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超过法定工作时长的比例为16.7%,其中,未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比例为78.9%;劳动保护设施满足工作要求的比例为96.5%,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占比82%;安全卫生符合要求的比例为91.2%,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比例为95.2%;办公设施满足要求的比例为85.6%,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比例为65.3%。调查显示,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更加注重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劳动条件保障状况,关注工作时长和节假日的安排是否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注重自身劳动安全的保障以及健康卫生条件的供给,更加重视团队关系的和谐与精神上的满足。工作环境安全与否事关农民工生命安危,卫生条件是否达标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因此,高质量就业要求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然而,现实状况令人担忧,我国每年因工伤事故、职业安全漏洞造成的伤残死亡比例以及职业病的比例依然很大,尤其是农民工所占比例更大。这与农民工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比例很低存在直接关系。

(二)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匹配度的关联性

为了降低人力资源的浪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时,专业对口成为其选择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由于职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较强,尤其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职业教育培训是针对就业市场需求开办的,因此,经过培训的农民工更容易找到与所学专业匹配度较高的职业,其比例达71.7%。知识、技能、职业的广泛性决定了任何人不可能成为全能型通用人才,人力资本专用性较强的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本使用的专业性特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只有在相匹配的职业领域方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职业教育培训减少了农民工就业选择的盲目性,增强了其专业优势,使其能够找到更加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职业角色定位。因此,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让农民工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并保障农民工持续社会化发展的需求,才能有利于农民工职业生涯的不断社会化发展,适应社会环境、生产条件等的持续变迁,从而跟上时代步伐,顺利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发展。

三、职业教育培训与微观就业质量指标的关联性

(一)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收入水平的关联性

劳动报酬是职业收入的外在表现。职业收入水平是劳动者能力、价值以及对所属单位贡献值等内在属性的外在表现。当然,这种衡量标准往往因时、因地而异,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因素,也反映了该职业地位的被认可程度。由于不同职业的收入存在一定的差异,诱导劳动者对自身利益和收入水平的更高追求。调查显示,农民工的职业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月收入水平在3000元以上的仅占15.6%,其中66.3%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43.6%的农民工月收入低于2500元,其中,51.2%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30.3%的农民工月收入不足2000元,其中,33.5%的人员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此外,还有10.5%的农民工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其中,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比例仅为19.6%。可见,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收入水平呈正相关。调查显示,农民工实现职业收入水平增长较为便捷和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较为典型的案例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获得更高级别的技术职称,例如,高级工、技师等,这些更高级别的技术职称与劳动者职业收入水平的提高呈正相关。此外,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可获得相应职业的从业资格,而这些职业往往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相对可观的职业收入。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收入水平呈正相关,二者具有良性的互动效应,彼此相互促进与提高。

(二)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满意度的关联性

调查显示,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有73.8%找到了满意度较高的职业。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满意度呈正相关,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往往能够找到符合自身意愿、具有一定职业声望的职业,工作环境、方式、状态、挑战性等更容易满足自己的期望,往往就业压力适度、人际关系和谐。声望越高的职业要求劳动者的职业素养越高,劳动者只有不断进行继续教育才能满足职业的要求,形成了劳动者素质与职业声望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因此,若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劳动者就需要不断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便在劳动力市场中谋取更高的劳动报酬,获取更优质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承担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等,提高职业满意度。此外,劳动者的职业满意度还体现在劳动者的利益表达和自身权益维护,以及自由决策方面。调查显示,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更善于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此情境下,政府和用人单位只有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才能实现各方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调查显示,经过专业教育培训的农民工,往往更自信,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个人决策力和执行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此情形下,若用人单位能够为员工提供自由的决策空间,就能够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员工潜能的充分发挥,使其创造更大的劳动价值。调查显示,员工参与所从事职业的某项决策后,会增强其使命感,使其更加努力地为实现决策目标而奋斗。根据管理学家道格拉斯的Y理论,对人的激励主要来自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让其承担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参与更多职业决策,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潜能,做出更大业绩,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管理制度上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让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因此,只有通过以上手段,赋予员工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空间,才能满足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因此,建议企业采取激励手段,尤其是提供员工免费职业教育培训的机会,促进员工高质量就业,实现企业、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职业教育培训与职业发展的关联性

劳动者个人职业发展是高质量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公平的晋升机会、个人发展空间,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单位内部流动以及向上一层次发展的机会等,高质量就业要求打破阶层封闭固化的局面,保障社会合理化流动。调查显示,职业教育培训为农民工职业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参加过职业教育的人员相比之下职业发展更为顺利,晋升和自主改变现状的比例更大。尤其是对新入职的员工来说,处于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职业发展进步的热情和动力更高,职业教育培训则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农民工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身内在储备,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大的职业发展机会。由于职业差别,不是所有用人单位都能为劳动者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劳动者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获得并胜任高质量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参加专业教育和培训,是提高自身胜任力的有效途径,若不能通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来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即便获得挑战性的工作也很难胜任。调查显示,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更容易获得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工作,更容易激发劳动者的内在工作动机。职业教育培训助推劳动者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自身最大潜能,从而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满足。

四、结论

培训职业教育范文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中,两岸应开展师资培训与教学资源共享,并将师资互聘作为职业教育合作先行先试的主要项目。在江苏泰州召开的“2009苏台高等职业教育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认为和欧美相比,台湾会成为未来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热门去处。高职教育专家吴建国指出,两岸同根同源,语言相同,文化相通,高等职业教育互补性强,在师资培训方面完全可以大有作为。从2000年开始,福建省教育厅就开始选派高职院校教师赴台参加培训。目前,两岸已经多次共同举办了各种各样的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班,并设立了多个的师资培训基地,如浙江省于2011年在台湾科技大学建立高校师资培训基地,福建省于2012年依托福建外经贸学院成立海峡两岸职业英语师资交流与培训基地。

师资培训基地的建立对推进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合作尚处在初步阶段,合作项目缺少统一的规划和必要的政策指引,尚未形成规范有效的培训模式。在具体操作时主要是选派大陆教师赴台进修,以及在举办师资培训时邀请台湾教师担任培训讲师等。由于当前两岸仍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大陆居民赴台手续繁琐,同时受到各种政策因素的影响,加上岛内学习与生活成本昂贵,使得赴台研修工作困难重重。因此,大陆职业院校中仅有少数教师可以获得这种培训,无法使多数的教师受益。而现有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合作也以短期培训为主,培训项目缺乏个性化,难以充分考虑教师个人的培训需要,教师在接受培训后往往缺乏后续的跟踪指导。总体而言,目前两岸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合作上仍缺少长效机制,合作优势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快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探索虚拟化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模式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虚拟教育联盟:网络化的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合作模式

虚拟培训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现代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教育活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愿意接受培训的人提供了更灵活、更具个性化的学习机会。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关于虚拟培训的研究成果与实践,如虚拟大学、远程教育机构、虚拟培训组织和虚拟实验室等。虚拟教育联盟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基于网络的虚拟教育联盟最早被应用于企业培训,是企业间通过信息技术所连接的,一种动态的、相互合作的培训组织。它通过公开培训信息、共享培训资源,并共同对员工的培训需求作出积极响应,来满足员工不断变化的学习要求。针对国内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大陆教育部门也非常重视教育的信息化问题。

2009年,在教育部支持和指导下,国内多家职业院校联合成立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师培训联盟,其主要任务是推动各师资培训单位的交流和协作,加强与境内外培训机构的交流。该联盟拥有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网,用于培训信息和提供精品教学资源。但目前该联盟主要是在大陆地区开展线下的培训活动,网上的教学资源仍非常有限。借鉴国内信息化教育的成功经验,整合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优质资源,构建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虚拟教育联盟将是一项有益的尝试。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虚拟教育联盟是由教育部门或职业院校主导,若干个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参与合作的动态联盟。在虚拟教育联盟内,组织者通过网络获取教师的培训需求,并在网络上寻求培训合作伙伴,组成面向培训项目的动态联盟,充分利用两岸师资培训机构的课程开发优势和优质的教学资源,为需要接受培训的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培训项目。根据组织者身份的不同,可以将虚拟教育联盟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政府主导的虚拟教育联盟

在这种联盟中,由教育部门整合大陆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资源,通常是联合若干个职业院校,构成全新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网络,并与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机构达成合作协议,邀请他们加入培训网络。在此基础上,利用两岸的教学资源满足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需求。

2.院校主导的虚拟教育联盟

这是由职业院校或高等院校师资培训机构依托自身的办学优势,通过与台湾地区相关院校进行共建,在引进台湾地区职业院校先进教学理念与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构建面向某一行业或专业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网络,为教师提供更具专业化的培训。

3.社团主导的虚拟教育联盟

这种联盟由大陆职业教育社团负责组建,通过与台湾地区相关社团的合作,吸收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相关机构参加。如大陆地区中华职业教育社与各地的分社可以在现有两岸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联合两岸相关职业教育组织,共同构建虚拟教育联盟。虚拟教育联盟是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模式,它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网络开放性、交互和超时空的优势,对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针对教师的培训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这种培训模式可以克服当前海峡两岸在进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合作时存在的培训经费不足,由于工学矛盾所产生的时间冲突和由于海峡隔绝所导致的空间障碍等问题,保证职业院校教师获得长期继续教育的机会,也可以解决集中培训时授课时间短、内容单薄、缺乏个性的弊端,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上满足职业院校教师个性发展的需要。

三、虚拟教育联盟的运作体系

虚拟教育联盟是一个网络化的培训合作组织,该联盟由三大主体构成,即联盟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接受培训的职业院校教师。联盟的组织者包括政府教育部门、相关院校或社团等,它们负责搭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网络平台,整合网络学习资源,统筹、规划培训计划,并跟踪培训方案的实施;合作者主要是海峡两岸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它们受邀请加入虚拟教育联盟,为网络平台提供学习资源,并利用自己的师资力量协助组织者完成教师培训计划。职业院校教师是培训活动的接受者,他们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需要在网络平台上寻找学习资源,也可以通过网络向组织者提出培训需求,并获得相应的指导与帮助。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网络平台是实现师资培训的核心阵地,它包括网络教学资源系统和在线培训系统两大体系。

1.网络教学资源系统

网络教学资源是指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中所能在师资培训网络平台上获得的各种教学资源。虚拟教育联盟的组织者及两岸的合作者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以便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和利用。这些资源包括教案与课件、教学素材、题库和其它教学工具等。同时,借用虚拟仿真技术,联盟的组织者与合作者可以共同开发基于网络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设计虚拟的实践情景,帮助教师在模拟操作中掌握教学技术和实践能力。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的开发,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整合海峡两岸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使职业院校教师既能灵活使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在共享的过程中,融合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以及创造性思维,逐步实现自我的成长与发展。

2.在线培训系统

在线培训系统可以满足职业院校教师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通过在线培训系统,职业院校教师可以提出新的培训项目。联盟的组织者则根据教师所提出的培训需求,与教师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由于培训需求的不同,教师接受培训的方式可能包括参加短期授课、进行线上指导和参与小组讨论等。在培训方案中,联盟的组织者需要根据自身的培训能力情况决定是自行实施培训还是寻找培训的合作者。如果需要由合作者提供培训支持,联盟的组织者通过网络平台公布培训项目,征求培训项目合作者,并根据项目申请的情况,从两岸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中选择适合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培训项目。在线培训系统同时也是跨地区培训项目实施的网络平台,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参与培训的双方可以在网络上完成各种教学活动,并实现对培训项目的评估与后续跟踪工作。

四、结束语

构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虚拟教育联盟,整合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优质资源,通过网络实现两岸师资培训机构间的合作与培训资源的共享,可以克服职业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时空矛盾,为教师提供更灵活、更便捷的培训资源和培训项目。当前,为推动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网络平台的有效运行,发挥虚拟教育联盟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的作用,还需要组织者做到以下三点:

1.加强硬件建设。针对海峡两岸在网络信息传递上的局限,可以采用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PrivateNetwork),即在公用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网络平台上建立专用网络,实现两岸之间的数据连接。

2.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对网络培训的认识。联盟的组织者和各职业院校需要加强对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和网络技术等方面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网络培训,在线上获取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