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堂有效教学探寻(7篇)

高中课堂有效教学探寻(7篇)

第一篇: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健康地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教育目标的要求,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教学前的准备、教学过程的实施及教学后的反思三个方面,对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有效教学;增加互动;差异化教学

一、教学前的准备

1.确定目标

教学活动是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要多方考虑,既要在满足课程要求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更应该在详细研究课本教材的基础上,依据现有资源及能力,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呢?步骤大概有三,第一、紧扣教材,理清教学内容。紧扣教材就是要明确教材内容,将内容理清楚,熟练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这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前提。第二,结合课标,明确教学范围和程度。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结合课标,根据课标的要求,确定物理教学时,要教哪些内容?要教到什么程度?第三,深入学生,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认知水平,同时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兴趣爱好等等,从而制定出详实可行的目标。根据以上三个步骤,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为实现有效教学指明方向。

2.把握重点和难点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整个物理知识体系有着准确的把握,在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知识体系的重点和难点展开有效教学。例如,在进行高中物理必修二《匀速圆周运动》的备课时,我们要结合教材、课标,准确把握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明白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理清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把握住重点后,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例如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的方式。这样一来,在教学时,不仅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哪个知识点是本堂课的重点,从而提高听课的效率。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

1.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作为自然学科,物理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解生活中有关的物理现象导入课堂,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有效活跃教学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差异化教学

在接受不同水平的小学、初中教育之后,高中阶段的每名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尽相同,物理学习能力和基础也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同时提高对物理基础薄弱学生的帮扶力度,缩小其与整体水平的差距;对物理学习能力强、接受快的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充分发掘学生学习潜力。通过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使学生均衡发展。

3.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尤其是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思考,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上台参与实验、分组讨论问题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整个物理教学,这样的学习效率更高。

4.应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教育设备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黑板、收录机已经被投影仪、多媒体所取代,尤其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物理知识更为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同时,也节省了不少板书的时间。例如,通过三维软件制作原子模型讲解原子结构,可使学生通过视觉直观,了解要学习的知识,进而更好、更快、更准确的接受新知识。

三、教学后的反思

物理教学后,及时进行反思,不仅可以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教学能力、水平,而且会提高教师对物理知识体系的把握程度,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从而使教师找到不仅适合自己,而且能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反思时,反思的内容是:教师应自我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若达到教学目标,要认真总结本堂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并将其灵活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中。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就要仔细分析失误之处,并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来分析,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进行整改。我们可以采取写反思日记、观看课堂录像、听取学生的意见等方法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深刻的教学反思,使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蔡成宇 单位:湖北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邾城校区

第二篇: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措施

[摘要]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地向前推进,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提出较高要求,改变以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奠定学生今后知识储备的基础。所以,加强对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推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措施

语文学习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所以,深入地分析与探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意义重大,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内涵

所谓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师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指导。基于有效教学方式下,教师应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地引导,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授学生知识内容的同时,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方式落后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辛苦地教学,学生则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另外,在应试教学体制下,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一味地要求学生采取机械的记忆方式,对语文知识内容进行死记硬背,致使整个语文教学活动呈现出严重的功利化倾向,失去语文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全程控制着语文教学课堂,对教学内容照本宣科,严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教学气氛陷入沉闷的状态,长此以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非但没有得到提升,相反,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甚至一部分的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

(三)缺乏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重视对知识点的灌输,要求学生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背诵大量的文章片段。然而,由于学生应用不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式,常常是背诵了大量的内容,却缺乏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已背诵记下的东西也会慢慢忘掉。这样,学生既没有取得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而学习负担又加重了。

(四)高中语文的知识较难

与初中语文知识相比,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加入了文言文以及高难度的阅读,而由于学生本身并没有在初中阶段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更加大了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难度,导致学生无法理解知识内容,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挫败感,直接影响高中语文学习的效果。

三、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设置教学情境

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具体地、形象地展现出语文课本中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课本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背影》这一课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以文字、图片、声音、音乐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直观地、现象地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之中,这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维持着权威的地位,给大多数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致使学生出现如服从、畏惧、守旧等心理。然而,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他们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众多信息,思想更自由、独立,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民主的、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处于心情愉悦的状态,才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质量。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角色,由以往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以及促进者,与学生处于平等对话的位置,创设出和谐的、民主的教学氛围。例如,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如演讲、朗诵以及分角色扮演等。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地学习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提高教学效率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人看法与见解,使其感受到来自语文阅读的快乐,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此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加强彼此的沟通与交流,这不仅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共同的努力,找出教师所提出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作者:孙琼 单位:陕西榆林市神木中学

第三篇:高中语文新诗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

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新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的新诗教学并没有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情况不容乐观。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一步强化新诗教学。多元解读意象、引导查阅资料、有效拓展延伸和加强写诗训练,是强化新诗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语文;新诗教学;有效策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感受•鉴赏”部分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1]。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新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2]。然而,现实中的新诗教学并没有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情况不容乐观:有的只重视朗诵,有的只将新诗用散文化的语言予以复述,有的直接结合时代背景对诗进行政治性说教等。高中语文新诗教学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呢?在此,笔者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1多元解读意象,激发阅读兴趣

意象是诗表意的基本单位,诗人选择此种物象入诗,而不选择那种物象,一定是看中了此物象与其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志具有某种相似性特征。这种相似性特征往往是隐蔽的,甚至是只有作者自己才知晓的。因为诗用以传达意思的文字很少,而其中的内涵却很大,它们之间构成了一个意义的空白。这种空白给读者的猜测、重构、想象再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这也是读者对新诗开放性解读的大舞台。诗中的意象蕴含情感有表层和深层之分,表层是我们读者可以通过读诗,对诗中文字的分析即可领悟到的意象所蕴含的感情基调。如教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其中对“云彩”这一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云彩”这一物象从表意上说只是要写“云”,那为什么后面要加一个“彩”字呢?有了这一个字也就让我们领悟到了作者此时看到的“云”是具有五颜六色的美感,诗人看云的美与赏云时的喜悦心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中一定有诗人喜悦之情的表达。而深层则是作者主观上想用这种意象来抒发什么情感,表达何种志向,而且诗中不一定有直接的明示,而是要通过背景分析、诗人经历等因素的介入才能体会到的,即意义空白点。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诗的意象时,特别要注意引导他们对新诗从表层到深层的开放性解读。仍以教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我们先可以让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其中有“西天的云彩”“夕阳”“金柳”“艳影”“青荇”“水草”“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这些意象的艺术特征。这一讨论过程有可能会产生丰富的答案。如“夕阳”,有些人认为是日落时分的太阳,其中蕴含着伤感;也有人认为夕阳下的光辉呈现出橘红色,有时又是绯红,不断变化,比其他时间的太阳光更加绚丽,更让人着迷。那么对诗中的这些意象的艺术特征应取何意呢?这就要让学生根据他们对诗的理解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鉴赏了。因为意象在诗人的修辞格作用下,浸透着诗人的情感体验,只有认真玩味才能进入诗的情感内核,才能真正体会诗的美妙。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解读。当然,在新诗教学中也不能把诗中的意象单个地肢解分析,既然在一首诗中同时使用了几个不同的意象,那么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与单个意象的表意效果一定会有不同。就象人体的头、手、脚等同时构成一个完整的身体时,它才名符其实,才具有其实在意义,才能发挥其真正意义上的作用。所以对诗的意象分析也应注意到意象组的整体表意功能,只有把这个组合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产生的“情感场”才能显露出来。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云彩”“夕阳”“虹”“星辉”这一组天上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种宁静、安祥的天幕,同时这些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虚幻之景。与这组天上虚幻之景相对应的另一组意象组“金柳”“艳影”“青荇”“水草”,这是地上的实景。诗人构思这两个意象组合的用意是什么呢?对这些词语应取本义、比喻义、引申义还是象征义?其中大有文章可作,这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老师千万不能越俎代疱,只作为一个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必要时作些点拨即可。讨论了这些意象组后,接下来再让学生体会“我”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而又“不能放歌”这组矛盾组合。相信学生一定会有很多看法,只是我们在分析指导中要给予学生话语权,让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意象的深层含义会不断被挖掘出来,意义空白也在学生的讨论中逐步被补上。于是,学生在体会到参与文本建构的乐趣的同时,也激发了对新诗阅读的兴趣。

2引导查阅资料,培养解读创意

查阅资料是为学生领悟诗意,感受诗情进行再创作服务的,在阅读新诗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教读新诗中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学生查阅与诗意理解有关的资料,至少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社会背景、民俗习惯等,因为读诗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知人论世、解读文本;二是引导学生查阅前人对诗意理解的资料,因为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应有继承和抛弃,应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这是新诗本位特点决定的,也是新课程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尝试[3]。解读新诗,至少要研究诗写作的背景、诗人的诗艺主张、当时诗潮、思潮、诗人的生活经历等。例如教学戴望舒的《雨巷》时,在教之前完全可以让学生先去查阅戴望舒的生平简历,查阅他成长的环境、学习的经历、生活的时代等。学生了解这些资料后,自然会把它介入自己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所表达的主题、所透露出的地方文化的过程中;介入理解诗中所描写的内容、展现的意境与诗人的相关性的过程中;介入理解诗中意象的来源,把握诗中感情基调的由来的过程中等。学生把自己的这些理解带到课堂上来讨论,那就一定更有话语了。在课堂讨论之后再引导学生去查阅《雨巷》相关的解读文章,并把它与自己在课堂讨论的理解相对照,就会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思考中与前人的观点产生碰撞而生发出新的火花。这样既实现了诗歌解读方法的学习,又容易产生对诗歌解读的创意。至于查阅资料的形式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把语文课堂搬到图书馆,让学生根据既定的目标去查阅文献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直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有些涉及时代特征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去采访自己的前辈,了解时代特征、风土人情;也可以到一些博物馆、名胜古迹中去感受相关的气氛,体验诗人当时的情感等等。但不管用何种方式查阅到的资料,也不管这资料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教师都应该作合理的引导,让学生注意取舍,有选择地接受。

3有效拓展延伸,扩大知识面

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新诗作品较少,这是教材的缺憾,但我们教师在上课时不能因这种缺憾而限制了我们的新诗教学,要对教材进行补充。一方面是对教材的弥补,另一方面也是让新诗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学习新诗的兴趣。这个拓展至少可以有三个方向:一是同一作者在其作品选择上延伸,二是在相同流派不同作者之间的作品延伸,三是向新诗经典篇目延伸。我们在教读戴望舒的《雨巷》时,可以另选他的一些作品,如《我底记忆》《路上的小语》《林下的小语》等。这些作品是戴望舒较明显表达爱情的诗,让学生把这些诗中“亲爱的,在心中你也感到冷吗?/当你拥在我怀里/而且把你的唇黏着我底的时候”(《林下小语》),“给我吧,姑娘,那在你衫子下的/你的火一样的,十八岁的心/那里是盛着天青色的爱情的”(《路上的小语》)的诗句与《雨巷》中“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诗句比较,从而探究它们的情感主题,并对其他读者的解读观点批判地接受。这种引入同一诗人不同作品的做法,不但可以训练学生新诗阅读的思维能力,扩大知识面,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新诗的阅读兴趣。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同流派不同诗人的诗作到我们课堂,与课内诗作进行比较。如教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就可以选闻一多的《死水》作比较阅读,让学生去领会新月派诗的艺术特色。当然,在教读高中必修课中的新诗时,也可以把选修课中的新诗拿出来相互比较阅读。这样既拓展了语文课堂,又延伸了新诗教学的内容,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可以把一些经典的、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诗作引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利用课内学到的新诗阅读方法去阅读。如在高一必修的新诗单元上完后,可以另选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的《错误》,让学生去领会诗中“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那新奇的比喻,“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中那情与景的融合。新诗教学如果能在课堂中引入这些内容,相信一定能把语文课堂变成探究的课堂,求知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4加强写诗训练,提高人文素养

在我们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个矛盾———每个人都很喜欢诗,都认为诗很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也常用诗来形容美,如诗样年华、诗意生活、诗化人生等,可是对写诗却敬而远之。特别是高中阶段,在各种各样的语文考试中,作文题都有这样一句话:“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就暴露出新诗教学的一个缺憾。可是新课标要求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新诗因其长短皆宜,形式自由,很适合高中生自由抒发情感的特征。而且,新诗最能展现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此外,学生在练习新诗写作时是一种生命本真的释放,能提高人的生命体验水准。加强学生新诗写作训练,是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这既教书又育人的举动,我们为何能把她排除在外呢?况且,正如萨特所说:“写作和阅读是同一历史行为的两个方面”,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潘新和教授在他的《表现与存在》中也主张“阅读为写作,倡导言语人生”。那么学生在阅读新诗后,让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练习写作新诗,让他们的生活体验也得到一种诗意的安居又有何不妥呢?当然在新诗写作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诗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微光,也不能让他熄灭在老师、同学的漠视之中。我们可以把学生中较好的诗作让学生点评,老师也要作适当的点评、鼓励,让他们的心灵得到一种人文关怀,给他们带去诗意人生的快乐。新诗教学应是具有诗性的彰显、人文的关怀、本位的复归的教学,异于其他语文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诗的学习,而在时代的物化与异化中,保持一种心灵的净土,是我们高中语文老师长久而伟大的任务。

作者:蔡庆荣 单位:福建省莆田第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蓝香.河源地区高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与策略探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3.

[3]杨理沛.当下语境中的新诗鉴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22-23.

[4]沈首梅.中学语文新诗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第四篇: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实践

摘要:

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高中生物教育者关注的话题。伴随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被提出,并得到了教师的推广。基于此,根据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针对无效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效的师生交流、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等方面,具体对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和研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改的理念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每一名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从而充分挖掘每名学生的能力,实现对每名学生潜能的开发,利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有效课堂的提出正是对新课改理念的落实和实践,为此对高中生物有效课堂的开展进行分析。

1现阶段高中生物课堂无效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下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和实施,高中生物教学课堂得到了概念,新课堂的开展促进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新课改进行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无效的教学行为,成为新课改稳定发展的障碍,高中生物无效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课堂深入探究没有真正落实。现阶段高中生物探究涉及的问题较为浅显,不具备一定的思维深度,课堂互动较为表面化,且受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很少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提供充分的时间。同时,高中生物探究的组织性差,探究组织分组不明确。第二,生物课堂的教学方法存在偏差,往往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表现为教师没有根据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实际理解、接受能力进行授课,而是以自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来进行授课,导致最终教师教的累、学生学习难的教学困境。第三,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重视对错题的归纳。主要表现为针对同一种问题的错误总是频频发生,学生对错误问题的认识程度不够,因而导致在同一错误反复再犯的现象,不利于生物知识的学习。

2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2.1实现有效的教学设计

2.1.1对教学进行有效的分析

第一,对学情的有效分析是实现生物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新课标指导下,根据教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最近发展区,针对学生学习的困惑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第二,对生物教材的充分解读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保障。因此,教师需要在研读生物教学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将教学各个模块、章节及知识牵连进行联系,在把握教材编写思想、意图及意义的基础上,解决好教材教学的主次问题,通过教材之间串联知识点的线索,对教材中涉及的学科思想、方法及理念进行充分理解。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这节内容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知识把握的角度理解核酸的研究过程、分类、结构、功能等信息;其次要在能力角度仔细观察其DNA在细胞的分布,并能够用流程图对细胞分布信息进行展示;最后要在情感的角度上引导学生把握学习这节课程的本质,即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质疑精神的宣扬。

2.1.2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手段,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实验法和讲授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求教师既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又要能够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章节的生物课程,能够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真正意义上实行因材施教。高中生物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有效选择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第二,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第三,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和利用;第四,教学方法要实现多样化发展。比如对于高中生物中涉及的概念、专有名词及陈述性知识,教师可以运用以直接教学方法为主的建构性教学模式进行生物教学。而对于复杂的生物知识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比如,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中“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插枝条生根影响”“探究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等。

2.2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2.2.1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和谐、良好的生物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有效生物教学的重要保证。新课改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师生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具体表现为教师要从讲台上走到讲台下,用各种肢体、语言的表达鼓舞学生进行学习,为高中生物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从而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中“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时,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可以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比如可以玩笑似的说:“病毒的DNA注入到大肠杆菌之后,不仅住别人的、吃别人的、用别人的,最后还要将人家的房子拆除,是一个没良心家伙!”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了解病毒DNA,为日后对DNA分析保留复制百分比的学习计算奠定基础。

2.2.2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对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自然中存在的生物现象存在好奇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这种好奇心心理。第一,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掌握足够教学资料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对生活中生物现象的观察,提升自己对生物学习的好奇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生物实验中理解、学习各种生物知识。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呼吸作用”课程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思考人们为什么在剧烈运动后感觉到浑身肌肉的酸痛。在学习“光合作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试着解释为什么蔬菜大棚需要使用透明无色的塑料。第二,教师也要努力调动各种因素,为学生的生物学习创造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生物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生物《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后,教师可以辅助学生自己进行大肠杆菌的平面培养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微生物,并通过显微镜的仔细观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实际的动手演练能力。

2.2.3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一,探究教学法。探究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常用方法,是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的应用需要在教师对教学目标不断细化的基础上进行,将探究内容以一组问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组探究学习。比如,在学习“光合作用”时,针对光合作用发生过程的整体猜想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运用探究法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和探究,加强对学习重难点的理解和记忆。第二,直观演示法。直观演示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晦涩的公式和概念,在直观演示法的应用教学中需要涉及到多媒体和相关仪器。比如,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演示教学和“染色体、DNA变化”的详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方式,以一种生动逼真的形式将这些生物的变化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3实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把握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问题要具有思维量。具体指在课堂教学中切忌出现有关“是不是”以及“对不对”这种不利于学生心智开发的提问,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杜绝这种浪费时间、降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问。在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基因突变》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的关键性问题,比如:什么是基因突变?细胞一般发生基因突变会将这种情况传递给后代么?导致基因突变的原因是什么?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所有细胞是否都会发生基因突变?第二,问题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深度。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要由浅入深,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几个步骤,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学习生物。比如,在基本了解孟德斯鸠的相对性遗传实验内容后,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第一,F2中涉及到的性状类型在和亲本进行比较时,出现了什么不同的现象?第二,新组合而成的性状类型有哪些?在两组相对的性状遗传中,每一组的性状遗传都遵循一样的规律么?

3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下,怎么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是现阶段每一名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21世纪的高等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时展面前对原有的生物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进行创新性设计,改变原有的叙述性和陈述性教学设计,实现有效的知识性教学设计。

作者:张明智 单位: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吴青.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2]杨帆.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3]毕红书.例谈高效生物课堂的情境创设[J].生命世界,2010,37(11):91-92.

第五篇: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我国教师的教育理念也有了提升。教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的实施也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取得成果的同时,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本文从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简要分析有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高中生物;有效课堂;策略

有效教学就是在遵循客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能够使教学有良好的效果,使教学课堂有效率,能够增强课堂效益的教学方法。以下文章提出了在高中生物有效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的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有很多教师都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法,在探索课堂教学方面也有了新的意识。虽然教师们在采用新方法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课堂教学方面还是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激励着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前行,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完善教育教学方法。了解和掌握目前高中生物课堂上存在的影响教学有效策略的问题,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无效的现象,才能从根本上了解问题,提出针对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1教学理念欠佳:

在生物教学的课堂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理念几乎都是靠着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信息进行优化整合后,摸索出的教学方法。许多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在新的教育形势已经不能符合,也就导致了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欠佳,收不到满意的效果。由于教师们没有统一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上也是靠着自己摸索出的方法进行教学,没有一个统一的执行标准,这也导致了教师们在教学理念上容易有偏差,并不能判断课堂有效教学的落实效果。

1.2教材理解不到位: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直接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掌握教材的重点和精华,从而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接受,会使课堂教学陷入尴尬的局面。很多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使教学工作陷入被动的状况。教师们在对教材进行解析时往往是根据整体学生的情况作出分析和判断,并且加以实施安排,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的情况都是相同的,学生之间有不同的想法,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教学环境也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在知识接受程度,能力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不同的教学班级的学生学习情况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与班级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目前,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所以在备课时对教材理解不够深入的情况也时有出现,有些教师不只有一个教学班,要教几个班级,所以就会出现对几个教学班级使用的教学方法完全一致,没有加以调整,这就影响到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3缺乏课堂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一些教师都有意识去设计教学过程,但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收效并不是很令人满意。还有大多数教师并不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知识点的传授就算完成任务,这就会使课堂教学不够生动,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设计课堂教学但是收效甚微的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面没有抓到重点,使自己的课堂设计没有层次性和立体感,从而也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影响。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大多数教师所缺乏的,应该加以提高。

2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2.1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应该跟随时生变化,不能够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要根据实际经验,探索出能适应新的教育环境的新的教育理念,教师们可以通过交流讨论,整合各个教师手中的资料和教学经验,制定出一套既能符合大的教育环境,又能灵活应变的教学计划。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是教师们在现今的教育环境下应该做出的改变。例如,血液循环系统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图示,道具,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2.2深入理解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教师应该对教材的理解达到精通的地步,并且能够根据教材中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素材,将素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关于教材理解,对教师的要求是能够精确地掌握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并且能够对教材中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变成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信息。例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就需要教师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加深了解,并且对教材中的信息进行优化整合,使学生能够容易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也可以和其他的知识点加以联系,比如细胞的结构组成,能量转化等等,使学生能够清楚地掌握知识脉络。

2.3加强课堂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要做到有逻辑,有层次,有目标,也要注意课堂的连贯性,能够使学生清楚地掌握课堂的主线,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能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神经系统的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就能够很好的体现课堂教学设计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准备与神经系统有关的小测试与学生进行互动。

3总结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及时发现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并且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积极方法,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构建出一套能够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标准也是教师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教育工作者应该满怀信心,是高中生物有效教学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郑萍 单位:新疆莎车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小龙.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学周刊C版,2014,(5):43.

[2]谢燕.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及研究[J].考试周刊,2014,(15):136-137.

[3]邵宇松.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及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4,(11):59-59,60.

第六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

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怎样做才能使课堂高效,也是我们每位教师永恒的追求。笔者在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下面就简短地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有效方法

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效率不高;二是对合作学习不擅长;三是对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对老师的依赖,使得他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导致在新课改后对高效课堂的各种学习模式非常不适应,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创建高效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首先要明确高效课堂应具备怎样的内涵,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要努力避免课堂教学的无目的性与无效性,细心备课,积极引导。鉴于此,本文立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究,以期为教育教学做出贡献。

1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随着教学形式的更新,教师要以新思维武装自己的头脑,抛弃以往那种陈旧、过时的教学观念,学习和实践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打造全新的课堂,以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这不仅是当前教育形式的大势所趋,也是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的总体的目标。无论是观念还是具体的行动,教师都要付出较多的努力,进行开创性的改革,把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好,让教学工作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要想让学生学好,首先教师本身就要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以充满艺术性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智商得到开发,思维激活,学得快乐,学得高效。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做到博览群书,增广自身的见闻,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死水》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本文的情感基调,学习它的象征手法,我就让学生结合本文进行仿写。同时,我还结合自身的学识,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材料,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的素材。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为他们带来成功的体验与乐趣,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学生有了主动的意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随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多媒体逐渐走进了课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方式,也使语文课堂得到了优化。多媒体具有丰富的形式、动听的声音、色彩鲜艳的图片、妙趣横生的动画和视频等,都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他们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使语文学习更有活力。同时,在烘托气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方面,多媒体也有着其他教学方式所无法企及的优势。利用媒体教学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扣住了他们的心弦,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我一路走下去,沉浸在我所创设而得情境中。当学习有了积极性,很容易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有的教师是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只考虑课件的精美和华丽,而忽略的语文本身的工具性和交际性。并且,有的教师信手选取网络上的课件资源,不考虑本校、本班的实际,导致教学呈现模式化,课堂结构也变得非常代表,无法实现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的目标。

3建立科学的课堂评价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们的课堂评价方式也要随之产生变化。课堂评价首先要考虑的是课程类型的差异,不能所有的课程都选用同一种评价方式。其次,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课堂评价语言,要以科学、中肯、恰当、幽默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的语言艺术增强了,学生对教师评价的接受程度就会随之而增加。课堂评价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自觉完成教师制定的学习任务,积极表现,力争上游,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良好、有效的评价能够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助益,它不仅能够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向,也能为课堂教学带来良性的发展。在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要对课堂评价的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教学的实施者,同时担负着评价者的责任。我们要顺应改革所需,让评价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多对教学评价进行思考和反思,与同仁多加交流,促进课堂评价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完善,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语文课堂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语文是一门实用且具有魅力的学科,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语文的魅力。高中语文课堂的高效不仅仅是体现在认知和能力水平上,也体现在情感与态度上,价值观的形成上。要想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就要做好一个旁观者,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要给予学生最大的支持,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增强课堂容量。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有一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之外,应多方调动教学资源,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当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的时代,我们作为教育者,要坚定目标,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严格筛选教学方法,用智慧教学,用理性思考,最大化的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

作者:董海彪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中学校

参考文献

[1]赵全民.高中语文有效课堂中的学案设计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蔡育峰.先学后导再教———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31).

[3]丁学良.“先学后导”:打造高效课堂的新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

第七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摘要]

合理打造师生互动课堂,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将有利于提高高中语文课的教学质量,促进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意识,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在实践的基础上,探析师生互动合作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方法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局限性强,并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若能在语文课堂中合理导入互动、合作式教学模式,则可以更有效地实现理想中的高效课堂。众所周知,师生互动,合作学习,这是最常见,也最具实效性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往来,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效率和意识,从而让学生在参与和操作的过程中渐渐提升自身的能力,并塑造出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但是,如何打造出行之有效的师生互动、合作学习课堂,这却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打造互动平台,奠定合作课堂基础

打造互动平台,奠定合作学习基础,这是实现课堂目标要求的重要前提。所以在开展教学期间,我们首先要摒弃传统教学思想,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做到课堂教学中的民主、平等。在具体操作方法上,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劝学》为例,我在教学之前,先是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学习的意义?当然,这个问题的开放性很强,不同的学生个体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有的学生说是为了证明自己,有的学生说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也有的学生说为了以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当然,不论学生如何回答,方向总是积极向上的。而在这个基础上我又点出了我对“学习的意义”的看法,并在阐述的过程中间接融入《劝学》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可以对新课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当我阐述完毕之后,我又继续说:“学习是一个拥有特殊意义,且自古便被人视为高尚的行为,那么古人是如何理解‘学习’的呢?”随后,翻开教材,带领学生进入《劝学》的世界。有趣的是,《劝学》一课也提出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而“学”和“教”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互动行为,所以在这节课中,我鼓励学生按照《劝学》一文中指出的方法进行学习,而我也围绕相同的思想态度进行教学,从而让《劝学》的思想真正地贯彻在课堂中,让学生在与我的互动中把握知识。

二、多向提问引导,实现课堂合作

如果说打造互动平台的目的是为了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点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多向提问则是实现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合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在此期间,我们可以将全体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然后在课堂中以抢答的形式提出问题,并鼓励小组内部合作探究,最后派选代表指出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劝学》期间,我首先提出问题: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期间,作者利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哪些问题?作者利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作者的意图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中,前两个相对简单,在熟悉了课文之后,学生可以很快寻出确切的答案。但是,第三个问题的开放性和延伸性则很强,所以不同的学习小组往往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而根据每个小组提交的答案,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开展辩论活动,从而让课堂互动进入到高潮中。当然,互动、合作在形式上无需拘泥于某个环节,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向我们提出问题,这样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而且还能间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特别是在融入了竞争机制之后,每个小组都可以极尽全力地挖掘课文中的疑点,这比我们单方向地向学生提问来讲更具意义。

三、任务驱动并行,互动引导合作

在传统合作学习中,我们往往把合作学习理解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但我认为,建立在师生互动基础上的合作学习也可以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在这期间,教师既担任授课人,也担任“合作伙伴”,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联系,并且还能让语文课堂变得与众不同。例如《劝学》一课,在学生向我提问的环节中,我导入了任务驱动模式,鼓励合作小组探究课文,寻找问题,然后再在向我提问的基础上进行师生合作探究,共同寻找问题的最终答案。例如:分析“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等五个比喻的精髓和妙处,以及作者如此撰述的意图等。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联系到当前的学习生活,由此让学生在理解作者意图的同时明白环境对于学习的影响。另外,《劝学》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所以我们不妨要求学生整理有关比喻的段落,然后围绕课文内容及其中心思想分析文中的比喻的精髓所在,并挖掘它的意图,由此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善的知识框架。当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Moodle平台进一步打造语文互动平台,并围绕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让合作小组在平台上展开竞争,而我们则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充当裁判和评委,在评价的同时进行点拨,由此让活动更加正规。

作者:杨恒索 单位:江苏泗阳致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