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7篇)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7篇)

第一篇: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合作学习的开展,改变了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为积极探讨、合作交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文章主要论述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几点实践性体会,以期共享。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数学教学;运用策略

合作学习在新课改形势下,是成功的教学方式,但对于合作学习、探究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值得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讨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优化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

目前的小组合作多流于形式,首先表现在合作小组的划分的随意性,如同桌、前后位、前后排等自成一组,采用的是就近原则。这样分组,且不说分组应注意学生的层次性、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及学习成绩的优劣,学生的创新性等的合理搭配,注意性别的合理搭配等,不利于合作学习的推进和开展,单就从学生的座位方面分组,弊端显而易见的是座位变化,小组也随之而改变,座位变动,小组变化,组员之间的相互磨合,组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开展合作学习得心应手,随着小组的重新划分,重新分配小组之间的角色和任务,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一定的麻烦和不便,从而制约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虽然不能一学期固定不变,但也不能朝令夕改,小组的划分应注重平等性,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的公平性。如一个班级48人,分为8组,每个小组6人,首先根据数学成绩分组,分组如下:这样分组,显然依据成绩划分,尽量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平均成绩持平,有利于评价的公平性。当然,这样小组划分不是固定的,教师可以根据性别、兴趣、特长、爱好、性格等方面而综合考虑,在综合的基础上,在保证基本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行微调,确保小组的分组,有助于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明确合作的目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基础

合作学习的目的不明确是合作低效的又一主要原因。教师上课讲累了,或者是听课老师在就“合作一下”,此时的合作是调适品、装饰品,对合作的意义、合作的目的认识不够,合作的有效性就根本谈不上。此外,学生在合作时,无所适从,对没养成合作习惯的学生而言,合作是最令人难受的事,讨论时说什么、怎么说等一筹莫展,有的把合作当做释放,看作热闹的瞬间,种种不良现象决定了合作学习的无效和低效,归根结底还是合作的目的尚不明确。因此,合作活动开展时,教师务必让学生清楚合作什么,合作到什么程度,并且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习。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笔者给出两个图形△ABC和△DEF是轴对称图形,画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称轴,这个任务,可以让学生先小组讨论———怎样找到并作出对称轴,让学生先自主画一画,再汇报交流———说出画的步骤和方法,如此的合作任务明确、具体,学生知道做什么、合作什么,也明确合作的目的和意义,因此,合作学习才有指向性、才会发挥合作的作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的教学,笔者设计了探究任务一: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票上至少要有几个数据,才能帮你找到你在电影院中的位置,确定你的座位?如何表示平面内的点?设计探究活动二:坐标系内的各个象限内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坐标轴上的点有什么特征?等等,有了明确、具体的探究任务,合作起来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合作才有效。

三、师生关系定位———合作有效性的关键

合作活动开展时,有的教师完全置身于度外,要么在教室里转转走走、瞧瞧看看,或者干脆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自己去办公室,认为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事,与自己无关,才是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殊不知,教师的角色由“教”到“不教”的转变,是传统教学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造成了教师的一言堂为优生的一言堂,或者几个优生的群言堂,根本没有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多数学生在教师视而不见的课堂上,心思游离于窗外,等待着下课,合作有效与否,只有教师心知肚明。新的课堂观,教师身兼数职———学生的合作者、课堂的主导者、活动的参与者,在学生合作中“有疑”时,教师及时参与进去,在合作中遇到障碍时,教师应立刻加入其中,帮助学生寻找突破口,学生在合作时,部分学生懒于参与,教师的监督和督促是很有必要。如果合作时,教师远离学生,放任自流,合作低效也不言而喻。如九年级的《圆》的教学时,笔者先组织学生开展“套圈”游戏,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明确只有一个“立柱”时,学生站在一条直线上套圈是不公平的,应围成圆圈才相对公平公正。然后开展探究“什么是圆”的活动,笔者提供每一个学生下面两件物品之一:(1)一段(两端已打结)的棉线;(2)一段(两端已打结)的皮筋。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用这些材料和手中的笔,在纸上画圆,再交流画法和体会,在探讨为什么套圈游戏中,围成圆形就公平?这些合作任务的提出和开展,笔者一直参与其中,在教室内走动,随时提供帮助和给以建议性的指导,合作、探讨热烈、有序开展,构建了其乐融融的互动课堂。合作学习,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更使课堂模式发生根本的转变,课堂的有效性也因学生的合作、小组探究而充满活力,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梁立贵.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6).

[2]陈晨.高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0(21).

[3]徐其权.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12(17).

作者:葛秀兰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十中学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学学生探究能力培养

初中数学课程主要有三大特点,其一是就是它的严谨性,其次就是它的复杂性,第三个特点就是它的难度相较于各个学科要显得高一些。在现代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当做好自己对学生的引导工作,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同学之间合作过程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醒悟。

1遵循师生平等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做好本身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工作,在培养师生之间相互感情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学生的内心,进而对学生的培养方式进行优化,这对初中教育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尽最大可能将学生对数学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出来,而并不只是局限于对学生智力方面的研究,用试卷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对待不同成绩的学生,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等[1]。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这样不但方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正常沟通,还能够做到方便教师理解学生,挖掘学生自身潜在的优点,在辅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做到对学生进行“对症下药”。培养学生独自探讨数学知识的本领和技能,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提问以及自主回答的意识。学生若是对自己在这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感兴趣,自然就会对积极主动的投身到这一过程中来。

2学生主宰课堂

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到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以往死板的教学模式,不能将老师负责讲课和学生负责听课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新的时代环境下,教师对教学内容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动,让学生逐渐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在求学道路上的指路人,学生才是在求学道路上的真正探索者,让学生自主分析理解课本上的知识,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本身的学习方式,这在学生求学的过程中是十分关键的。改变原始的教师授课方式,转而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传授知识的方面发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探险式教。

3联盟式教学

联盟式的教学方式能够做到快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组成小组讨论的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彼此分享学习成果和见解,还可以补充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中存在不足,从而达到共同学习,功能共同进步的作用。这类学生之间共同学习的方法,早在上世界八十年代就已经被人提出来过,通过教师对学生布置课题的方式,要求学生用小组讨论研究的方式来完成。小组成员在这一过程中互相讨论,最终将所有人的想法糅合成一张作业单,并将作业单交到各自老师的手中。教师根据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的成绩和表现进行打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默契。

4兴趣教学

兴趣是学生在求学道路上的第一位领导者,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兴趣培养出来,就会让学生产生探索和研究这类学科的强烈欲望。对此,教师应做到全方位的挖掘和探索。

4.1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

数学教学方面的局限就在这门学科理论方面的知识过多,很容易使学生出现枯燥乏味的感觉。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没有丝毫乐趣,只是这些乐趣还没有被学生所意识到而已。在课堂教学的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为学生营造出有趣味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4.2技术与教学相结合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充分融入到学校的教学工作当中,老师可以视频演示等方式,充分有效地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屏幕上,进而吸引到数学学习的氛围之中。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的作用[2]。科技在带动经济和知识发展的同时,也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像是学生在课后会利用闲暇打打游戏,或是登录qq、微信等一些交流软件跟自己的朋友进行交流。可见,学生本身对含有科技性质的事物是十分感兴趣的,所以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发现,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4.3实行奖励制度

教师普通的一句赞美,就足以让学生高兴好久。教师日常对学生颁布奖励制度,这在一定程上能够推动学生学习这类学科的热情度。无论是学生在课上的表现还是课下的作业完成情况,都会得到大大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实行物质上或是精神上的奖励,教师对学生的奖励不能只限于成绩优异的部分学生,还应该考虑到成绩上有进步的学生。如此下来,一定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热情和情绪。

4.4大胆猜想

从教育的层面上讲,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其实并不可怕。最让教师觉得可怕的是他们盲目的学习这类学科,没有思想,没有目的的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想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求他们自己做到大胆猜想。在教师的一步步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去猜想和假设,然后使学生在失败的过程中验证答案。当学生去探究新的问题时,往往会联想到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继而做出排除和检验,直至验算出最终答案。学生借助大胆猜想的方式排除答案的同时,也很好的巩固了曾经学习过的相关知识,最终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与此同时,学生在自主探索正确的过程中,也能做到对这门学科产生的新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3]。

5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的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出兴趣浓厚的学习氛围。在不断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情,为学生通往知识殿堂的这条大路上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廖恒伟.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86-87.

[2]徐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80-81.

[3]张春宇.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1.

作者:杜满良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第三篇: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初中数学具有高度抽象,逻辑严密的特点,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数学好像是最枯燥的一门学科,只有枯燥的数字、冰冷的符号、抽象的图形和定理,许多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封闭的、呆板的、枯燥繁重的。数学学习为广大学子所避之不及,成为多数学生的学习难题。目前的学校课堂教学往往重结果,轻过程缺少直观演示和实验,学生被动吸收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极差。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怀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原有知识储备和经验,探究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索数学奥秘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空间,在比较和抽象中发现规律,获得数学经验,就变得至关重要。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开始运用到教育领域,尤其《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几何画板》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几何学教学软件。几何画板最初只应用于物理学的教学。现在得到广大数学教师和学生喜爱。它利用“几何元素在动态状态下保持几何关系间的不变性”这一原理,为数学学科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借助于它,在课堂上充分地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师的得力助手。

1了解《几何画板》的特点,为数学课堂使用提供充分的准备

1.1《几何画板》能形象化地展示几何规律:

《几何画板》画出的图形是动态的,保持几何图形性质不变,能形象地展示其中恒定不变的几何规律。比如利用《几何画板》工具画出一个三角形后,作出它的三条中线、中垂线、角平分线,可以用鼠标任意拖动三角形的边和顶点,就可以得到各种形状的三角形,这个动态的演示,也可以用于验证“无论三角形如何变化,其三条中线总是交于一点”。可以产生良好、强大的动态效果,《几何画板》能很好的把数和形潜在关系及其变化动态显示出来,随时观察到各种情况下数量关系及其变化,很好地达到数形结合,增强直观性,形象地展示几何规律,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几何画板》功能强大,交互性强:

《几何画板》是数学学习的最有力的辅助工具,使用它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图形。例如:勾股定理的动态模型、各种函数曲线、数据图表等。同时它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学生课堂上,学生很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闪现思维的火花。软件有了交互性,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学生自己操作,实现自我学习,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2掌握《几何画板》应用技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2.1应用《几何画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而利用《几何画板》可以进行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动态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地兴趣。利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在动态演示中,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通过显示图形运动变化过程,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抽象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学生自己就可以找出解决方法,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时,首先,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工具动手作一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独特计算功能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作一个三角形,利用《几何画板》反射功能把三角形一个角对折,利用平角概念得出上述同样结果。最后,老师利用动画功能制作课件,使三角形三个角通过平移、旋转构成一个平角。到此,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在感性认识上已确定无疑了。接着引导用学过知识从理论去论证。学生可以演示动画过程。分组讨论,探索证明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适时点拨,引出辅助线概念,由学生完成分析证明过程。在以上过程中,以《几何画板》为工具,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操作经历知识的生成和知识的构建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必然是印象深刻的、牢固的。《几何画板》所创造的学习过程的快捷,形象、生动性也必然会给学生极为深刻的印象。进一步强化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2应用《几何画板》,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知道,数形结合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而《几何画板》为数形结合创造了一条便捷的通道,它不仅对几何模型的绘制提供信息,解决学生难以绘制的图形,而且还提供了图形变换的动感,丰富多彩的动画模型,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几何画板》辅助教学,会创设更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做数学实验,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从画面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依据,并在动态画面中认清问题的本质。《几何画板》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2.3应用《几何画板》,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而《几何画板》为现代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使受教育者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几何画板》所具备的突出特点为数学过程中实施新的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高质量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统一。新的课程目标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几何画板》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生命的活力,成为实现学科课程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从某种程度上说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几何画板》的有效应用,促进了传统教学方法向现代教学方法的转变,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重知识的生成过程,重学生思维力的培养,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更需要我们教师不但要懂得教学规律,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还要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为国家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作者:贺亮 单位:抚顺市顺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第四篇: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与教学方式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学困生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重大难题。数学学困生一般注意力不集中,接受能力也很差,反应较其他学生较慢,因此总是考试不及格。怎样转化初中学困生,增强学困生的自信是教学方式探索的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来采取一定的转化对策,进行了教学方式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教师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数学学困生的存在性是日常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长期问题。数学学困生是一些对数学的学习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常常认为数学的学习过程是非常困难的,这在初中数学阶段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对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的分析,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1初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1环境因素:当前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的期待都比较高,这就给孩子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压力太大就无法转化成动力,反而成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来源。害怕成绩不好更加无法安心的学习。除此之外,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一个新的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紧张感、压抑感。一些学生将自己处于自闭的空间,逐渐变成了学困生。1.2自身基础:有的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扎实的基础,这样,在进入初中后,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就会更加困难。而且,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需要一步步扎实的学习,否则初中的学习阶段就会处处受到阻碍。因此,有的学困生在考试中经常不及格,自身的数学基础知识是造成数学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1.3教材特点:数学学习不仅是对数量的研究,还有对空间的研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数学要求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等等都是在其他学科中无法得到培养的。当然,每个人的智力不同,出现学习困难也是很正常的。相比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在难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学生要求的数学学习能力也更高。因此,在如此高难度的数学教材下,学生稍微的松懈就可能成为学困生。1.4教师因素:部分教师仍然存在“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陈旧,在数学教学中只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逻辑思维的学习能力还不够成熟,过渡阶段需要教师的时时指导。因此,一些老师缺乏对学生的耐心,没有积极鼓励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使学生缺乏了自信心,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从而导致数学成绩一落千丈。

2对初中学困生的转化教学方式

2.1培养学习目标,促进进取心:初中生拥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和学生交朋友,这样,既可以作为朋友来指导学生,还可以避免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感。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懂得尊重学生,关心学生,面对学生的疑问和学习上的困难要耐心的指导。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缩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打破其中的隔阂。在引导和激励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消除对数学难题的心理障碍,增强自身的进取心。2.2增强直观教学:数学的抽象性增加了初中数学的学习难度,因此,可以通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点的运动时,可以通过用绳子和小木块来模拟运动轨迹。把小木块看做定点,把绳子看做定长,这样当旋转一圈时就会发现,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个以定点为中心定长为半径的圆。通过这个直观的演示就可以使学生明白运动轨迹的定义。由此可见,可以看到直观教学的重要性。2.3确定教学目标:初中数学学困生一般都没有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奋斗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成绩差异,来制定特定的学习奋斗目标。一个适合的奋斗目标要能够贴切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可以在为学生确定学习目标之前做一些详细的沟通交流。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来制定周目标、月目标甚至学期目标。对于不及格的学生可以先要求其下次考试先及格,不可施加太大的压力。通过科学可行的目标制定,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断努力实现学习的目标。制定好了学习目标,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不断树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2.4组织帮扶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对学困生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帮扶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再加上教师的一些指导意见,就可以促进学困生对数学的学习。多学习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懂的问题就要尽量去解决,近日事今日毕,就可以不断积极学困生,更加积极进取。2.5督促学生利用错题本: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要善于总结错题,把错误的原因也写出来,再认真总结求解办法。通过积累错题,不断总结经验,防止再出错。通过日后的反复练习,可以增强记忆,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主要事项也是错题本需要注重的地方。这是对督促学困生学习的重要方法。

3总结

通过上面的一些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教学方式,可以不断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转变学习态度,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磊.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2

[2]王丽娜.解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读写算:教研版》.2013

[3]张秀红.初中数学学困生‘乐学’课堂的教学研究.《广州大学》.2011

[4]赵淑英.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3期

[5]王爱菊.初中数学导学案的使用———打造和谐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作者:李福林 单位: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中学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都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关注和肯定,也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初中生开始有强烈的集体生活渴求.因此,教师要巧妙地抓住这一点,尝试在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点体会.

一、主题式模块化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主题式模块化教学指的是,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主题立项”的方式来呈现,让学生以研究项目、做课题的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讲“一次函数”时,教师可以将“一次函数的特征要点”作为学生小组合作的主题,指导学生从一次函数的概念、形式、图象、增减性、如何求解解析式等方面入手开展研究.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这几个方面,是几个角度,学生应当从每一个角度发散式地研究.主题式模块化教学,实际上是教师将教材中分散在几个单元或者几个章节的内容全部凑齐成一个板块.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明确程度,也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二、自助式互动化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自助式互动化教学指的是,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发挥主观能动性思考如何学习,整个小组都要活跃起来;同时,教师要以指导者的角色,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帮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讲“数据的描述”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将搜集到的数据通过统计图表的方式来呈现,让问题、现象可以透过统计图表得到反映.教师可以给每一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主题.比如,上学、放学高峰期学校门口车辆的数量情况;近半个月来我市、镇的温度变化情况;本班级学生的身高与体重情况;本班级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所需时间;等等.这样,给每一个小组一个主题,但是不指定具体的完成方式,从而给学生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机会.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思考,敢于行动,从数据的搜集到数据的整理,从图表的选择到图表的制作,从图表的研究到问题的思考,从本组的小结到成果的汇报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本组的成员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在旁指导.比如,观察学生在统计数据时是否有遗漏,在绘制图表时是否有错位,在选择图表时是否正确,等等.自助式互动化教学旨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教师的指导帮扶作用.

三、团体式个性化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团体式个性化教学指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当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例如,在讲“数据的描述”时,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不同的学生小组负责不同的学习部分.这是反映学生个人能力的环节.比如,在最后的成果汇报阶段,有的学生喜欢用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同学报告本组在调研完成后对于“数据的描述”这个单元的认识,体现了学生的口头分析能力.有的学生喜欢用PPT演示的方式总结本组的认识,体现了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有的学生喜欢用具体案例结合本组的图表总结本组的认识,体现了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实际上,尽管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但是每个学生与众不同的学习能力或潜力都能通过自己所负责的部分来体现.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个性化教学的关注与培养.

四、聚拢式小结化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聚拢式小结化教学指的是,在学生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整个单元的内容,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与沉淀.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巧设问题链,如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含有多少个未知数→未知数次数最高的次数是多少→是否为整式方程→如何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把答案一一写在黑板上,全部问题回答完毕后,一元二次方程的四个特点就一目了然.类似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分式方程、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等.聚拢式小结化教学是小组合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小组合作的最后,学生能够完整地学习完成教学课标里面要求的若干个知识点,而不至于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分散或是遗漏知识点.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立足点是“合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在群体作业中扬长避短.同时,有利于在学生中营造一股浓郁的学习氛围,无形中起到督促学生的目的.从初中数学的角度上看,教师可以通过主题式模块化教学、自助式互动化教学、团体式个性化教学、聚拢式小结化教学等,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张俭 单位:江苏海门市开发区中学

第六篇:人教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

摘要:进入初中以后,数学学习的内容就不再像小学数学那样简单,更加侧重抽象性和概念性,所以这样会导致很多入学的新生没有办法适应知识和能力要求的转变,以至于不能够很好的接受初中所学的知识内容,也逐渐的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我们的很多老师也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无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指导,这样会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并变得缺乏自信。新课程改革之后,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策略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新的兴趣,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感染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成绩。所以这篇文章我们主要探讨初中数学的兴趣教学方法。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方法

引言:

在义务教育阶段,关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有着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地位,这门学科的学习,不仅仅会影响学生的生活,还会对他们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所以说,改革和创新学习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我们经验的积累,要想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教师就应该创设一个更加轻松、愉快、学习氛围浓厚的课堂。在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建议教师采取兴趣教学的方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1为什么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兴趣教学法

开展兴趣教学法最能够直观体现出来的就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学生就会全神贯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成绩也会因此上升。但是如果学生对这门学科提不起兴趣的话,就无法很好地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所以说,要想使学生情绪高涨、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中去,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根据相关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动脑能力,也可以使他们更加专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数学的学科知识时,最重要的是使用抽象逻辑的能力,如果提不起学习的情绪,就无法很好地接受学习新的知识。由此可见,采用数学学科的兴趣教学方法十分有必要,它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凝聚注意力,促进他们逻辑抽象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改的要求中对这一方面提出了相对比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兴趣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主要负责增加课堂的积极程度,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使学生敢于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促进他们思考和主动学习,在一定方面增加他们创新思考的能力。

2开展数学兴趣教学的主要方法

首先是通过开展游戏增加课堂趣味。数学这门学科在所有学科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内容相对逻辑抽象,所以说数学也会比较难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如果在教学中增加一些教学教具以及课堂小游戏的投入,就能够比较好的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学生也能够情绪高涨的参与,在玩中学习,即获得了知识,这样学到的内容也比较容易理解,印象还会更加深刻。其次教师应该革新数学教学的思路,在以往的数学教学模式中,主要都是讲授式教学的单方面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作为讲课内容的接受者来吸收教学内容。从这个方面来看,这样的教学方法没有办法很好的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说我们应该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的步骤。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兴趣教学,从学生的具体状况出发,来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学会全方面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提出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目标。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帮助,大家相互讨论共同学习。最后在安排作业的过程中应该全方面兼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当遇到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时,会产生挫折感,甚至产生放弃的心理状况,对于学习状况相对吃力的学生来说,更加会降低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有所侧重,合理安排好难易比例,不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也会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大部分的作业应该属于基础内容,学生基本都可以掌握,少部分应该是学生会通过自己的思考解答出来。

3结束语

根据我们的研究和探讨,要想跟上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的在职数学老师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应该有全新的教学目标以及教育办法,不断地帮助学生,给予学生学习和成长道路上的指导。在课堂中,不仅仅应该以老师为主,而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要部分,教师给予指导,并且也要激励学生认真钻研课本知识,对学好数学树立强烈的信心。还应该注意的是,虽然数学符号、数学公式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无味,但我们的老师应该具有解释这些知识将其变为更加生动具体的内容的能力。要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帮助他们发现自身存在的无穷潜力以及使他们对这门学科更加感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友春.浅谈中学数学教材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09).

[2]钱和平,李素萍.对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几点看法[J].价值工程,2012,(06).

[3]韩义.新课标下“人教版”与“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4]刘超.初中新课标教材中数学史内容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教材为例[J].中学数学,2011,(12).

作者:李永 单位:重庆市开州区云枫初级中学

第七篇: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抓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就数学概念的“引入”、“形成”、“本质”、“巩固”、“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1]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种法则、公式、定理,也就不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抓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限制,要接受教材中的所有概念是不容易的。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不注意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去分析事物的本质特征,只是照本宣科地提出概念的正确定义,缺乏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比喻,对某些概念讲解不够透彻,使得一些学生对概念常常是一知半解、模糊不清,也就无法对概念正确理解、记忆和应用。下面就如何做好数学概念的教学工作谈几点体会。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概念

概念属于理性认识,它的形成依赖于感性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学过程中,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是提供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所以在讲述新概念时,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有关具体实物入手,比较容易揭示概念的本质和特征。例如,在讲解“梯形”的概念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梯形的典型实例(如梯子、堤坝的横截面等),再画出梯形的标准图形,让学生获得梯形的感性知识。再如,讲“数轴”的概念时,教师可模仿秤杆上用点表示物体的重量。秤杆具有三个要素:①度量的起点;②度量的单位;③明确的增减方向。这样以实物启发人们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从而引出了数轴的概念。这种形象的讲述符合认识规律,学生容易理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2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许多数学概念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讲清它们的来源,既会让学生感到不抽象,而且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一般说来,概念的形成过程包括: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对一些感性材料的认识、分析、抽象和概括,注重概念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把形成概念的生动过程变为简单的“条文加例题”,就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完整地、本质地、内在地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对理解概念具备思想基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例如,负数概念的建立,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下:①让学生总结小学学过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用自然数1,2,3…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自然数0表示;测量和计算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用像,等这样的分数。②观察两个温度计,零上3度,记作+3°,零下3度,记作-3°,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负数。③让学生说出所给问题的意义,让学生观察所给问题有何特征。④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正、负数的概念。

3深入剖析,揭示概念的本质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透彻清晰的理解,教师首先要深入剖析概念的实质,帮助学生弄清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就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如,掌握垂线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①了解引进垂线的背景:两条相交直线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时,其余三个也是直角,这反映了概念的内涵。②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个重要的特殊情形,这反映了概念的外延。③会利用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定义进行推理,知道定义具有判定和性质两方面的功能。另外,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如,“一般地,式子(a≥0)叫做二次根式”这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式子(a≥0)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a≥0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又如,讲授函数概念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函数概念,我们必须揭示其本质特征,进行逐层剖析:①“存在某个变化过程”――说明变量的存在性;②“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说明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③“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说明变量x的取值是有范围限制的,即允许值范围;④“y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说明有唯一确定的对应规律。由以上剖析可知,函数概念的本质是对应关系。

4通过变式,突出比较,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巩固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心理学原理认为:概念一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2]巩固概念,首先应在初步形成概念后,引导学生正确复述。这里绝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把握概念的重点、要点、本质特征,同时,应注重应用概念的变式练习。恰当运用变式,能使思维不受消极定势的束缚,实现思维方向的灵活转换,使思维呈发散状态。如“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概念教学中,可举出如“与”、“π与3.14159”、“与3.030030003…(每两个3之间一次多一个0)”等,通过这样的变式训练,能有效地排除外在形式的干扰,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理解更加深刻。最后,巩固时还要通过适当的正反例子比较,把所教概念同类似的、相关的概念比较,分清它们的异同点,并注意适用范围,小心隐含“陷阱”,帮助学生从中反省,以激起对知识更为深刻的正面思考,使获得的概念更加精确、稳定和易于迁移。

5注重应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基础;反之,也只有通过解题,学生才能加深对概念的认识,才能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课本中直接运用概念解题的例子很多,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同时,对学生在理解方面易出错误的概念,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通过练习、讲评,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总之,数学概念教学对整个数学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应努力通过揭示概念的形成、发展、巩固和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祖选.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探微[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黄惠娟.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J].教学研究,2005,(4).

作者:郭玉秀 单位:鹿泉区铜冶镇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