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能力范例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范文1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非专业能力;培养途径

1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解读

1.1专业能力内涵

专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所必须的能力,是职业活动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体现,是个体能够方法性地完成任务的过程,包括逻辑分析、抽象思考、因果归纳。专业能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应用性,是一种外显性的职业能力。

1.2非专业能力内涵

所谓非专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之外,在学科体系上归属于其他专业的专业能力,或者是大多数专业共同拥有的公共能力。美国学者特曼,通过对“成功”与“失败”两类人作比较分析,发现成功与否的关键,其实是非专业能力,表现在坚毅力、积累力、自信力、适应力等四个方面。随着现代经济生产的日益全球化,现代职业人需要的非专业能力,还包括环境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新事物学习能力等。很多外向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对求职大学生的非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甚至超过了专业能力。

1.3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口与能力需要

综合当前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出口,可构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需要的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口与能力需要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在职业实践时,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由旅游管理专业内和专业外来提供。旅游管理专业的能力,只能在旅游相关职业才能找到用地,针对性和导向性强,属于小众性能力。而非旅游专业的能力,在大多数职业实践中都能找到用地,普遍性和面向性强,属于大众性能力。

2旅游管理专业非专业能力的构成

旅游管理专业非专业能力,来源于三个部分:一部分由旅游专业以外的专业提供,一部分由个人职商提供,还有一部分由产业关联性依赖形成。

2.1外专业提供非专业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旨在解决旅游专业毕业生在对口就业时需要的专业素养。旅游专业素养的培养,主要来自专业课程的学习,包括旅游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三大方面的内容。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还必须通过非专业能力的联接和辅助。旅游线路设计,需要有美图创意的美术能力;景区导游业务,需要有文脉和地脉的解说能力,随机应变的语言组织能力,等等。在运营管理方面,必须借用非专业的管理工具。例如文案写作,必须具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计算机office操作能力。在旅游经济方面,必须得到商业与财会的帮助,如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资本运筹会计、财会管理软件操作等。外专业提供给旅游专业就业就职的非专业能力,集中在语言、计算机、美术、公关等方面,个别由工商行政、产业经济等专业支持。

2.2个人职商提供非专业能力

职商是职业个体从事职业时的职业判断、职业习惯、职业操守和职业灵感,由智商、情商、意商、礼商、财商等商数构成,其水平高低与职业成功呈正相关[1]。智商的高低与职业个体所受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阅历有关。高智商的个体,能够将职业外的知识和技能,与职业所需建立联系,能够自动自发地将所经历的人和事,运用到职业活动中来。因此,智商和旅游职业活动的关系,表现为观察应用能力。情商是一种判断、掌控和调节个体情绪的能力。情商较高的个体,通常会顾及职业伙伴的感受,善于鼓励和夸奖他人,在复杂情感中能清醒自我、独立自我,并将这种情绪辐射周边环境。因此,情商和旅游职业活动的关系,表现为理解判断能力。意商,是用来参量人的意志素质的主观描述。意商较高的个体,能控制活动的持续性、稳定性与强度,在为人处事上不亢不卑、信守诺言,有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因此,意商和旅游职业活动的关系,表现为坚持耐久能力。礼商,是个人进行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进化为礼仪修养。良好的礼商,能够提升个体社会评价,塑造良好形象,对个体行为起到良性约束作用,有助于增进人际交往。因此,礼商和旅游职业活动的关系,表现为交际沟通能力。财商,是个体认识资源和支配资源的能力,对投资———收益具有敏感性,是一种对职业发展与前途的智慧。因此,财商和旅游职业活动的关系,表现为市场分析能力。

2.3产业关联性依赖能力

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相关产业对旅游产品的技术供给和市场需求,这就形成了旅游管理专业非专业能力中的产业关联性依赖能力。资源性依赖。作为市场行为的消费选择,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来源于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地理地质、土木建筑和生活艺术。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拥有相关产业的知识储备,特别是解说能力。设计性依赖。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项目的设计和改进,包括景区设计,商品设计、会展设计、节庆设计。这些设计涵盖园林景观、工艺美术、会展活动、社会民俗等多方面的专业化组织策划能力,有时还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和机构才能够完成。管理性依赖。目前,现代化企业管理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多数的企业委托经理人进行管理,一些旅游企业将管理委托给专门的管理公司。专业化的管理要求各级管理人员,都具有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管理、产品管理的相关能力。服务性依赖。旅游是一线服务行业,面对旅游消费者的吃、住、行、游、购、娱多方面的需求。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有门市服务、健康服务、引导服务、文案服务等能力。

3旅游管理专业非专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综合旅游管理专业非专业能力的来源分析,外专业提供的非专业能力,属于硬性能力,主要用于完善专业技术岗位服务能力,可以通过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得到提高。个人职商提供的非专业能力,属于软性能力,能够促使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主要通过个体的职业生活、社会生活得到培养和提高。产业关联性依赖能力,是一种工具能力,能够借用相关产业的发展技术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主要通过个体在相关产业的技术推广中得到学习。

3.1制定非专业能力培养计划

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通过一定的测评手段,获取学生的个好与个人就业导向等特征,并与旅游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相比较,寻找学生非专业能力缺陷,构建起学生个人非专业能力档案。以此为基础,分层分类,设计出有个性差异的、有针对方向的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计划。在大层面上,分异出不同的培养方向,如涉外接待、后台管理、规划设计等。在小层面上,分异出不同的兴趣班级,如小外语、小软件等。这种差异教学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可以采用导师制教学。也可按照学生个体非专业能力缺陷,聘请不同教学单位,根据学生团体受教的特点,按计划实施教学,从形式到内容上,改变以往通识类课程培养非专业能力中存在的弊端。

3.2改革非专业教育培养途径

首先,确立非专业教育的地位,改革专业顶层设计。旅游管理传统的专业设计,仅仅进行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设计,没有对非专业教育进行针对性要求。旅游专业顶层设计改革,要明确专业设计中相关的非专业教育要求,要明确提出掌握和提高非专业能力内容,学习非专业知识方法,提出测评标准和课时要求,使得非专业教育在设计中有一定地位。其次,建立非专业教育内容和培养机制。增加人文素养课程,提高和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公关交际能力、职业思维能力等,通过一些实训实践来锻炼和检验教学效果,使之适应社会化和职业化的要求。旅游专业中非专业能力的培养,规范相应的平台。非专业培养平台,包括校内课堂和实验室实践,也包括非专业社会活动实践。其强化的过程,应加强目的性和过程性。

3.3优化“双能”课程结构

将培养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置于认识高度的同等地位,优化课程设置与结构。有些课程在内容上交叉可以开展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组合教学,重组课程结构,减少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将外语教学、导游业务、旅游法规三门课程组合成导游考证模块,凸显外语教学。将旅游地理、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组合成旅游开发基础模块,凸显地理基础教学。将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社会行为学组合成旅游消费行为模块,凸显社会行为学。这种模块课程体系的优化,注重非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坚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非专业能力为提升,实现“双能”课程在教学地位上的平衡。“双能”课程设置将改变单一核心的课程设置体系,把非专业教育纳入培养计划和实践教学中。

3.4开展通识类课程选修计划

(1)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课程与旅游专业课程在亲缘关系上最近,旅游科学最初是从地理科学中分离出来。旅游专业应该依托高校地理科学的传统优势,开设人文地理学或者自然地理学公共选修课,在学校通识类模块中选修,既满足学生横向拓展专业视野,也满足一部分学生继续深造厚实专业基础的需要。(2)语言教育类。旅游专业可以根据学生群体需要,开设外语类专业通识课,邀请外语学院教师进行小群体教学。或者结合专业特色、语言水平和学生兴趣,举办一些外语类专业活动,也有一定的效果,如双语演讲比赛、周末外语电影、外语情景剧,等等。在实习实训中,适当安排到外语环境要求较高的企业进行实习[2]。(3)文史教育类。旅游管理专业根据需要,可以打包开设“文史美学”课程,弥补学生在旅游美学素养上的不足。其包含的内容以景物欣赏为切入口,从景物景区的文学美、建筑形态美到声乐诗词的艺术美,以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和代表作为线索,讲述“文史美学”在旅游美学上的应用,增加学生的专业审美情趣。

3.5鼓励社团类成长营活动

高校校园内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几乎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社团,相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所需要的非专业能力,都有其相应的社团存在,如文学传媒的新闻编写,计算机专业的网络维护,音乐舞蹈的艺术表演,医学院的健康志愿服务,等等。这些社团不定期开展社团成长营活动,服务于校园和周边社区,或者特定的人群。社团活动形式多样,有技能竞赛,如演讲比赛;有社区服务,如家电维修、法律咨询;也有地方参与,如节庆采风、志愿服务,等等。因此,参加校园社团类成长营活动,能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所需的的非专业能力。

3.6建立职商成长档案

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生涯,漫长又曲折,将会留下串串的印记,有的是激动,有的是兴奋,有的是屈辱。学生回过头看这些生涯关键点,会发现这就是职业成长的历程,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建立在校期间的职业成长档案。有意识地建立个人成长记忆,有助于增进学生的个人职商。建立成长档案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学校的教学网站,在已有的旅游专业管理的相关链接上,植入学生职业成长的个人空间。空间内容包括学生专业学习成绩、职业实习风采、技能竞赛情况等信息,还有职业生活小设计,职业活动创意设计等。信息的表现,采用视频、照片、新闻报道、心路日记等形式,适当配上他人评价。这种职业成长档案,具有可读性、对比性、反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职商,也为学生多开一扇通向职场的窗口。

3.7推行社会职业学分信用制度

所谓学分信用,就是学生从事各项社会类职业活动,获习某项专业技能,都可积得学分。社会职业学分信用制度,将规定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完成不同的学分。学分在某阶段没有完成,可以信用申请,通过有计划的努力增加学分来偿还。推行职业学分信用的意义,在于建立学生社会职业意识,鼓励学生主动进行社会性的职业实践,提高社会性技能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分信用的建立,促进学生充分利用资源,完成各个阶段的社会职业活动目标,从而有效培育个人职商,在产业关联依赖性产生的非专业能力中形成感性认知。学分信用制度一般在大二到大四期间实施,时长6个学期。根据每个学期教学情况,建议和量化应该完成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量化以证书获取和活动评价为标准。证书包括职业技能类、认证学历类、活动颁发类等。用于评价的活动可以是专业实践、社区志愿、学校社团、知识竞赛,每次活动由组织单位评价、团队成员评价、服务对象评价,也可以是自我评价。技能证书与活动评价分值,根据专业相关和等级,应有所不同。每阶段学分和总学分,根据学生、学校和社区情况,设定门槛,以能完成、略高于目标为宜[3]。

参考文献:

[1]杨从杰,罗益.职商的内涵及影响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5):5-7.

[2]李瑞,徐燕.基于跨专业整合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109-111.

专业能力范文2

关键词:CDIO;旅游管理;双创能力

新时代,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旅游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从单纯的知识转换为创新创业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等的培养。我国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实施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双创型教育教学改革。

1CDIO教育理念内涵

CDIO教育理念是2004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专题研究组提出,指以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四大环节的工程教育理念[1],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的理论。CDIO大纲首次将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整个CDIO全过程能力逐级细化,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研究经验证明CDIO的理念和方法不仅适合工科教育教学改革,对旅游管理学科的教育教学也有宝贵的借鉴价值。首先,CDIO讲求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启发式、互动式、交流式、全方位的教学方式,形成“知识—能力”循环提升、不断进步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模式。其次,CDIO注重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通过有效沟通合作,达到项目的理想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协作能力。最后,CDIO模式强调师生角色的互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形式,通加强“设计-实现经验”环节,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项目中去,并将项目流程应用于社会企业中,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2CDIO教育理念有效促进旅游管理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

2.1CDIO教育理念可以引导学生的双创思维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将“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四个环节思路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构思合理的课程教学环节、教学项目,以项目嵌入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展开组织、策划、营销等活动环节完 成项目。此过程中,设计—实现—运作都需要学生具备自主思考、双创思维的能力,才能将项目的设计与教师的构思相匹配,才能将后向的实现运作和前向的构思设计相联系。

2.2CDIO教育理念可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CDIO理念主要是“做中学”,以项目教学为主,通过教师提前解读课程核心思想,构思与课程相关主题项目,后续则由学生分组合作沟通完成项目,教师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起指导辅助作用,有别于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互动讨论—总结评价”的模式。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需凝练理论精华,并将理论精华贯穿于项目中,既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也在项目中巩固了理论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团结协作、创新创业能力等

2.3CDIO教育理念可以激发教师在双创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中,以教为主,是讲授灌输式教学,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也就激不起教师新的闪光思维。CDIO教育理念中以“知识—能力”为导向,是螺旋上升式的学与教的模式,通过教师最初的一个构思,可以激发学生后续的设计思路,而思路、项目执行中均需要不断地反馈、思维碰撞,给予了教师更多的思考空间,发现在传统教学中自身思考不足的地方,有问题才能促进下一步的思考,因此,这一理念在推动教师能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CDIO教育理念在旅游管理双创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实施

3.1构思合理的双创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教师通过构思与课程核心理论相关的项目,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中、激发学生的双创思维、双创意识。如酒店管理基础课程的酒店服务质量分析部分,教师提出质量分析设想,场景设定可选择酒店各个部门,学生分组、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部门进行项目的设计,让学生自导自演一场现场版的酒店服务质量检验部分,通过学生的自导自演、撰写文稿、设计思路、安排人员、质检案例切入等环节,既高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理论知识,也实现了与企业真实场景的对接。

3.2应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旅游管理专业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必须双管齐下,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理论教学方面,可以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翻转课堂[2]、微课、创新课堂、智慧课题的优势,应用多种数字媒体手段、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教学理论核心思想,使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课外环节,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体系,制作教学信息清晰明确的微视频,学生在课外通过微视频完成学习,同时在学习系统中反馈答疑,实现双向信息传递;课内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有效的讲解,让学生开展互动交流,进行自主思考,实现知识的深化理解。这些方法使学生时刻处于思考状态,充分利用的课堂内外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实践教学方面,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结合CDIO教育理念、依托校企合作、利用实践教学平台、以项目为导向、进一步深入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餐饮、前厅客房、旅行社相关课程,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进入实训基地进行技能实训或实训室进行实景模拟操作或进入社会进行调研等形式、适时以竞技展示、舞台展示平台为辅助,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使学生在项目设计完成的同时能精准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提高旅游管理的专业技能水平。

3.3制定多样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CDIO理念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能简单延试卷形式的期末考试。评价体系结合CDIO阶段性项目完成情况,以最终实践效果为重要考核指标,实现阶段式与全程式相结合推进,达到过程评价与最终效果评价相结合的特点。课程考核或毕业考核均可以依托教师构思的项目,包括撰写方案—可行性分析—沟通分工—阶段性讨论反馈—成果汇报—项目总结分享环节完成课程阶段性考核或毕业考核,达到理论与实践互相推进、增强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双创能力的有效培养。

3.4优化教师激励机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CDIO教育理念中,教师是项目的构思者、项目学习的推进者及项目全过程的监督者,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前沿动态、时事热点、企业用人需求等;其次,教师自身要具备“理论+实操”的“双师型”能力[3],才能在教学项目的构思设计中更切合企业的要求、教学目标才能更符合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特点;最后,教师需将科教融合、实现科研成果的转换落地,真正融入教学活动中。而要使教师达到这些要求,就需要从多方面激励教师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科前沿会议、鼓励教师进入企业一线增强自身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实现科研成果的转换,并配套相符的教学科研奖励,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大学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双创能力培养至关重要。需要社会、学校、师生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双创教育的平台、开启双创教育模式,真正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CDIO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敏,黄萍,郭创乐.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8):148-149,152.

[2]唐娟.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9(10):101-104.

[3]杨芳.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研究[J].高教学刊,2019(10):148-150.

[4]李旭.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21):72-73.

专业能力范文3

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应是本专业所特有的能力,该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获得,并促使该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具有竞争优势并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百色学院为新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早在2006年便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在多年的教学与管理实践中,该教研室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并与旅游行业相关专家、有实践经验员工的深入探讨,并吸纳了毕业生的反馈意见,最终确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服务能力、承受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创业发展能力等几项能力。其中,语言沟通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创业发展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吉祥三宝”。

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策略

百色学院作为新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育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围绕以上旅游管理专业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从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三方面出发,改革传统的教学体系,建立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走出一条具有百色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之路—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和社会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

1.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结构

百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自2006年成立以来,在多次探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基本上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课程体系体现应用型特色。新修订的2013版人才培养计划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及学科发展新动向,坚持“文化基础课实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课好用和选修课有用”的原则,设置与能力要素相对应的实用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具体包括基础能力模块课程、职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专业基础模块课程、专业能力模块课程和综合能力模块课程。二是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应用型特色。新版人才培养计划总学分达到176学分,其中实训33学分,占专业总学分的比例达到3.898%,实训学分明显增加。

2.依据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理论,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式

依据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理论,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首先,要处理好专业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关系。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目标不能只针对某个具体的、特定的职业岗位而设置,而应强调学生在掌握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其职业发展和可迁移的能力,以促进学生适应岗位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而且在此过程中,更应注重去培养学生学习一些有助于职业发展,对将来职业生活有意义、有价值的能力,以便最终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能发展的,有谋划能力、眼有洞察技能和手有成事本领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

3.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法组合

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及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应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法组合,以此来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是采用教师站在讲台前面对学生进行单向陈述和提问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方法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为了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目标和课程改革相适应,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来讲,有必要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法组合,比如采用项目研究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胺照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优化组合,配合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运用,形成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多渠道、多途径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其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实训的条件要具有先进性。学校通过树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使实训基地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社会、企业沟通的桥梁。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全方位、深层次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职业的工作环境和流程,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先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了相关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5.加强具有职业核心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的关键。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不仅要对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有系统的研究,还需要对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接触了解,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职业核心能力的意识,具备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以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培训与测评,同时将国外先进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教学方法与旅游管理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因此,职业核能力培育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然而,通过对百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调查和访问,了解到虽然教师队伍中的学历在不断提升,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己占大多数,但是其专业实践能力和经验都相对匿乏,更加缺少职业核心能力的意识和相关的教学体验,培养学生具有较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实施过程较为困难。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建设要紧跟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发展的步伐,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6.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采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对百色学院师生的调查和访问,了解到百色学院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考试已经产生了厌恶感和畏惧感,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但认为考试的增加势必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和负担,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上述现象更是不例外。因此,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建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科学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的基本取向为职业核心能力的测评,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竞争与发展的能力。依据现已形成的职业核心能力测试评价标准以及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将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价与专业教学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专业能力范文4

关键词:CBI;商务英语;专业能力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应对经济发展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2007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商务英语专业。截至2016年,全国已有293所高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2013年下半年,教育部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专家制定了《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称《商英国标》)。《商英国标》是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价的依据,对全国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商英国标》明确指出,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力要求和核心课程均做出了具体的规定。那么,如何应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综合化、能力复合化和培养融合化的挑战呢?专业教学应该如何开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呢?

二、CBI理论

CBI教学理念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蒙特利尔(St.Lambert)的“沉浸式”实验班。实验班通过目标语对儿童进行诸如数学、自然科学和历史学科的教学,主张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文章的内容上而不是形式上,最终使其获得外语运用能力的提高。CBI教学理念的可行性和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其受到了世界各地二语和外语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学科内容是CBI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它强调学生通过学习具体的学科知识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CBI主要依托二语习得理论,以学科知识为核心,强调习得环境的构建,注重可理解输入、输入的相关性和趣味性,从而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自然提升。丰富、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是获得语言活动知识的唯一方式。通过充分的可理解信息的输入,学习者不仅可以获得相关的内容信息,而且能借助语境学习到语言知识。在理解信息基础上的语言输出的练习,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CBI理念下的教学活动、讲授内容、语言材料以及学习活动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语言程度、认知和情感需要,并适合其学习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CBI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极大程度上消除了语言和主题内容之间的界限,赋予了课堂课程教学更大的真实性和目的性。学生使用目的语读取、研判和输出信息的时候,最大程度地发展了语言能力。围绕主题所组织的有意义的材料对于学生来说较容易记忆和领会,同时对于该主题也会有较充分地了解。当语言教学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时,语言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媒介,便产生了最理想的外语或二语学习条件。学生使用目标语进行知识探索时,最接近母语学习的状态。关注内容可以把形式学习的焦虑感降到最低程度[2]。另外,CBI理念下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不再仅传授知识和监管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架构知识体系,提高专业思维能力。CBI理念将语言教学和专业知识教学结合起来,被认为是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融为一体的有效途径。有四种常见的CBI教学模式:主题模式(theme-basedapproach)、课程模式(sheltered-contentcour-ses)、辅助模式(adjunct-courses)和专题模式(lan-guageforspecialpurpose)[3]。为了理清教学模式的特点,以下从语言媒介、学习材料、教学对象、教学实施者、测试内容和教学目的六个方面对其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

三、商务英语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准确定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

国际商务环境中,成功的交流离不开良好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商英国标》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能力要求,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然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商务实践能力的前提,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的强弱集中反映在商务英语沟通能力上。因此,商务背景下的英语沟通能力就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这种能力又是基于商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需要通过系统的商科和英语语言教学来实现。该目标也为商务英语教学、教学评价体系及师资队伍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围绕商务主题,开展多层次语言教学

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的学生,语言水平不高,商务知识也很有限。此阶段,教学重点是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培养其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教学活动要围绕商务主题展开,引导学生运用目标语来学习、思考和信息输出。语言交际能力可通过学生掌握商业伦理、社会责任、营销理念等主题相关知识获得提高。因此,要坚持使用英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英语使用习惯。要围绕不同的商务主题,设计系统的语言训练项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的商务话题。商务话题或热点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要,问题的导入要注意相关性和语言的可理解性。话题可以是学科知识难点,也可以是热点新闻话题。语言训练项目的设计要有梯度,要注意满足不同语言层次学生的需求,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三)坚持学科知识为核心的专业课程教学

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商科知识和实践能力成为教学的重点。语言能力的训练虽不重要,但须贯穿专业课程教学的始终。专业课程教学要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进行CBI教学,在专业内容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交际能力[4]。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商务概念和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商务活动的内在逻辑和研究方法,最终使其掌握学科专业知识,构建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教师要选取符合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接受能力的教材和学习材料,吸引学生深入学习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课堂设计要引导学生聚焦专业知识和问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研讨、案例分析等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思维、思辨和表达能力。这样以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评价中,可以把专业知识获取与语言技能训练同时保持在合适的并行轨道上。CBI专业教学就是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在学科知识的学习、思考和内化上,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用目标语完成学科知识不同形式的输出,从而最终达到商务知识的掌握、语言能力的提高这一双重目标。

(四)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重要的导向作用。CBI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注重学习过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评价内容要有不同侧重点。专业学习的初级阶段,虽考查商务知识,但语言知识和能力是重点。专业学习阶段,商务知识和能力应为考查的重点。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的测试应加大过程评价的比重,引导学生专注于商科知识获取和内化的过程。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商科知识和语言能力相结合,对整体商务沟通能力进行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五)完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是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仍在初级阶段,专业发展需要的师资短期内还很难满足需求。既能系统分析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和句法规律,又能用英语深入讲解商务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复合型商务英语教师还非常短缺。事实上,商务英语教师无须成为商务全才,只须通晓商科内的某一领域,并能够熟练讲解该学科的语言现象即可。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应当依靠英语教师的转型,依靠青年教师的跨专业自修,提高英语与商务复合的教学能力[5]。以英语教师转型为主的师资配备符合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需要,也有助于专业培养目标核心任务的实现。此外,邀请商科、管理学科、行业人员充实完善专业师资队伍,辅助开展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也有利于学生商务实践能力的提高,符合《商英国标》提出的要求。

四、结语

CBI教学理念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语言和商务能力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要达到《商英国标》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CBI教学必须坚持探索学科知识的核心的语言能力提升路径,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和商务实践能力。同时,建设完善的评价体系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立非,张斐瑞.论“商务英语专业国家标准”的学科理论基础[J].中国外语,2015(1):13-18.

[2]蔡基刚.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2011(9):35-38.

[3]戴庆宁,吕晔.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国外外语教学,2004(4):16-20.

[4]王立非,李琳.商务英语的学科内涵发展路径分析[J].外语界,2011(6):6-14.

专业能力范文5

关键词: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服务能力

0引言

中职教育重在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高技能服务性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要在日常教学中探索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之路。《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中明确要求现代职业教育探索出帮助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上不仅对肉类产品的需求量增加了,人们对饮食健康也更加关注,市场研究证明,消费者更愿意花高价钱买到高品质、无公害的畜禽肉、水产品及蛋类产品,所以,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服务能力。

1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体现了中职教育的办学内涵、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水平等,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结合点。目前,受管理体制、行政主导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落后、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需要及院校发展不相符。学校要使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实力增强,就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明确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目前,所在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集中在学校所在的中小城市及乡镇等地区的畜牧养殖、饲料加工、卫生检疫、宠物医院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主要从事动物养殖、饲料原料检测、饲料营销、宠物养护、宠物驯导、文秘、行政助理等工作。在了解这些就业去向之后,学校明确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努力将畜牧兽医专业打造成本校的办学优势,加强与周边企业单位的合作,积极邀请畜牧、饲料加工等企业参与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有针对性,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更加开阔。

2完善校企联合培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畜牧兽医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的专业。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配合实践,所以中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并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在保证学生安全及企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探索更加适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所在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曾经尝试过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培养、产学结合、现代学徒制,服务型学习模式等。其中,现代学徒制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1],每学期由专业课教师带领,进入企业,进行为期一周的企业实习,在此期间,教师将所教的知识通过实践和现场演示,为学生再讲一遍,学生在企业当中,也会接受企业一线员工的小组培训和指导,亲自上手实践。校企联合培养是根据企业的工作岗位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学院与企业的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工学结合,是学生在中职院校的前两年集中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并在第三学年进入企业定岗实习,接受企业的职业技能和企业文化培训,并实际参与工作实践,毕业后就自动转正,这样既减轻了学校的就业压力,也为企业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

3产学研紧密结合,完善教学体系

中职院校畜牧专业密切关注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了更加实际和可操作的专业培养目标,完善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企业为学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后盾[2],这时,学校就需要大力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使学校课程设置与企业的需要完美结合。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师要积极参加畜牧养殖、畜禽疾病预防治疗、宠物养护培训等一线实践活动,只有亲自到实践一线才能掌握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才能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讲出符合实际需要的知识。另外,在课程体系开发、教材的编制、学生能力评定标准等方面,也可以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及企业精英指导并共同参与。

4结语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中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和使命,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操作和服务能力是消费者吃到健康、安全肉食的保障,培养专业服务能力的人才需要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生龙,徐秀媚,张苏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建省龙岩市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为例[J/OL].现代农业科技,2018(24):284-285+287.

专业能力范文6

1.缺乏优秀的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缺乏“双师型”综合教师人才,教师大部分缺乏专业的实践经验,知识结构也不合理,专业教学的能力不足。没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过硬的优秀教师队伍为支撑,教学模式落后,就无法培养出知识和实践能力较好的学生。

2.教学的手段及设施落后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及练习的过程中,还在采取将收集的各种单证当作教学素材,并自制空白纸制的单据让学生练习的落后教学方式,不但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学效果也不佳,这是由于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不足导致的。另外,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员,已经不符合外贸公司所需人才的要求。

3.学生专业实践指导不到位

高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实践主要采取校园模拟的实习和实训,以及毕业前的专业实习实训。因为实习单位、实习地域和实习岗位都较分散,因此,学校对于学生的实习状况管理不到位,缺乏对其的监管督导,便降低了实习的质量;学生在实习中遇到问题,也是请教实习单位的领导,与学校教师的互动很少,导致教师无法了解到学生实习的情况。而实习单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对于实习生的指导较少。因此,出现企业、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指导都不到位的情况,学生实习的质量也就得不到保障。

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分析

按照市场所需的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需要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为:培养语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较强、拥有国际商务贸易基础理论的知识、熟悉国际的商务业务操作流程,具备较好的涉外服务能力和创新及实践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

1.职业通用能力

就是具备基本的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操作能力,如计算机基本的操作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等。

2.职业基本能力

⑴听力能力:具备听懂语速正常的日常英语和商务用语类的材料及一般的商务会话的能力;⑵口语能力:具备流利的英语交谈能力,可与英语国家的人们实行商务交谈;⑶阅读能力:具备一般商务英语报刊、书籍的阅读和提炼信息的能力;⑷写作能力:具备简单的日常英语或商务体裁的写作能力;⑸翻译能力:具备基本的口笔英汉互译的能力,可独立进行商务文件笔译和商务会议的口译。

3.商务职业能力

⑴商务业务的操作能力:能掌握本职业国际商务贸易的基本程序、商务单证制作法,并熟知国际商贸的相关法律政策;⑵商务营销策划的能力:熟知营销策略的方法和相关流程,可独立进行市场调研,具备制定出合理的营销计划,并将其实施的能力;⑶商务服务的能力:具备涉外服务中商务联系、翻译,外事接待和涉外旅游等能力。另外,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

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法

1.完善专业课体系

现阶段,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需转变其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将英语语言教学放在主要地位,将商务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视为重要的辅助教学。完善专业课体系,主要是以现代商务领域中涉外岗位和职业的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英语能力和商务知识的培养,可增设国际贸易实务和电子商务等商务课程,并将英语教学与商务知识教学结合在一起,采取商务综合的模拟实训、网络营销的综合实训等实训课程,使学生的理论课程与专业知识得到强化,并能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建立优秀的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聘用教师的过程中,需注重引进具有商科背景,同时英语功底深厚的教师,若能高薪聘请外贸和外事企业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并积极选聘拥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老教师,那么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力量将得到空前壮大。另外,高职院校还需完善教师学习、培训和进修等机制,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可邀请外贸和经济管理等行业的专家当培训者,还可让校内教师去国外的大学观摩和进修学习等,全面提升教师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的教学能力。

3.改善教学组织和考核方式

教师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基本的商务英语工作能力,并帮助学生熟知商业活动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商务交际和业务的活动能力。在实际案例或者模拟商务的情景中,改变教学方式,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任务中。商务英语专业需改变传统考核制度,以丰富的小考核代替期中期末的笔试;并将英语口试和笔试相结合,适当渗入商务知识,达到对学生综合知识的考核。另外,将案例分析或者论文写作应用到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中,并注重考查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结束语

专业能力范文7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研究

1引言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主要以培养综合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在开展各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专业课程老师的有效引导尤为关键。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首先需要关注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与培养。现代学徒制背景之下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老师的恰当引导者显得尤为关键,教师个人必须要注重职业能力的提升及优化,了解新时代改革背景之下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新内容、新要求和新标准,以此来实现自身的有效反应和提升,真正的掌握该专业教育教学的实质要求,为专业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科学和环境。

2教师职业能力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教育教学实践时需要以培养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原则,这一教学目标对学科老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对课程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除了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之外,还需要着眼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了解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方向。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还没有提出明确的定义,直接以现有的教学大纲为主体。在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之中强调,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主要是指在学科职责范围之内,教师所需要拥有的能力及综合素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完成所有专业教学实践工作的重要保障,是对教师最为重要且最为基础性的要求。

3现代学徒之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中可以发现,对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来说,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尤为关键,不管是教师个人还是学校管理者都必须要意识到质疑能力的重要价值及作用,了解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以及价值目标,分析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要求,严格按照创造性教学策略落实的现实条件,积极调整和优化教育教学方向和策略,保障该专业老师能够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掌握专业课程教学的技巧和精髓,真正的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但是从目前来看,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许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存在许多的不足,无法更好的体现现代学徒制度的作用及优势。

3.1缺少职业能力提升的意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酒店管理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落实这一学科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实质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老师必须要着眼于时展的背景以及需求,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改革以及创新,其中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对落实这一工作意义重大,老师个人必须要了解专业知识的实际情况,分析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趋势,保障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顺利的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大部分的专业课程老师直接以简单的理论知识为主体啊,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过于模糊和传统,还没有树立职业能力提升的意识,过于关注理论教学攻略的实践教学的落实,直接将简单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3.2缺乏实践经验

与其他学科相比,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更为明显,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通过对教学实践水平的分析可以了解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现实情况。在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许多该专业课程的老师自身实践经验较少,首先缺乏一定的职业经历,有一部分酒店管理专业的老师在毕业之后就直接从教,尽管吱吱声的专业基础技术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实践经验偏少,在落实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只能够按照学科教材进行简单的照本宣科,无法对理论的来源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其次,老师的专业化程度偏低,个人的综合实力层次不齐,有一部分老师并非毕业于酒店管理专业,因此无法保证后期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自身的职业能力不符合前期教育教学的实质要求,现有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3.3培训缺乏针对性

尽管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了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不同的教学培训工作,以此来提高师资力量和基础,但是在酒店管理专业不断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在该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要想提高人才培养的学历保障人才的竞争力,在教育教学实践时,老师必须要注重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有效调整。从目前的时间教学现状分析不难发现,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自身的教师培训存在许多的问题和障碍,无法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一部分老师在教学之前已经接受了相关的技能培训,但是大部分的培训内容主要以基本技能的掌握为主体,没有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实施条件对不同的培训内容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和协调,同时实施的培训时间只能够维持到一周到两周,大部分的培训是一次性的,老师无法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之中,无法体现教师培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另外,学校所采取的培训形式非常的单一和传统,将主体的培训时间和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没有结合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难以得到提升,个人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4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对策

针对上文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在落实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工作的过程之中,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必须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影响要素,关注新时代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质条件及要求,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背景来调整后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更好地实现师资力量的稳定提升,为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奠定坚实可靠的智力基础。

4.1树立正确的职业能力提升理念

意识指导实践,只有保障意识的正确性才能够促进后期教学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在提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师资力量的过程之中,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能力提升理念,分析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严格按照时展的要求进行不断的调整。其中前期的规划尤为关键,首先,教师个人必须要站在长远的角度。分析职业能力提升的职业要求,专注个人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及提升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理念和意识,从而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促进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

4.2多参与社会实践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该专业课程的老师必须要主动参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教育教学的新内容,新变动,关注不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及体制变革要求,定期在酒店旅行社之中接受相关的实地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的跟踪市场发展的动态,掌握最新最全的酒店管理模式以及技巧,从而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鼓励学生在主动分析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综合实践多少能力及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的上级管理部门还需要鼓励该专业的老师主动的利用假期进行实践,参与不同的社会实践工作,积极丰富个人的实践经验,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之中检验个人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从而实现一致用和举一反三,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素材。

4.3制定相关的岗位培训制度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在酒店管理领域不断发展的今天,该领域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除了需要注重简单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还需关注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其中学校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岗位培训制度,针对性的培养优质的教师,落实好前期的岗前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在正式教学实践之前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经验以及实践动手经验,真正的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之间的紧密结合。其中学校需要将酒店管理专业的表达技巧,教学技巧,课堂教学方法融入培训环节,给予教师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更好的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和价值,让教师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既可以实现自身发展,又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实践提供更多的机遇。

5结语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之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备受关注,要想实现这一工作的大力落实,教师个人必须要注重自我发现和自我实践,学校也需要给予教师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真正实现教学质量及水平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聂辉文,贺卫红.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探究[J].知识经济,2015(15):153.

[2]孟迪云,赵芳.现代学徒制视阈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5):90.

专业能力范文8

关键词:产教融合型企业,创新创业能力,酒店管理,产教融合

2018-02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要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工作。2019-01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大力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到2022年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2019-03,《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出台,2019-03确定了先期重点建设培育的24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2019-10,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办公厅印发《试点建设培育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工作方案》,对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进行了具体工作部署。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说明国家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重视,也说明产教融合型企业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校可以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来解决目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

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

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就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构成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进行了访谈分析及问卷调查,分别向8所高职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答卷444份。通过访谈酒店、餐饮企业管理人员及分析研究成果资料,得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如下: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较好的资源整合能力,一定的市场把控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娴熟的专业技能,具有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踏实肯干的实干精神。通过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情况如下:①有创业想法但付诸创业行动的不多,从调查结果来看完全没有创业想法的只占了10.59%,但正在创业和正准备创业的仅1.35%和1.8%,大部分学生很迷茫或仅有想法而未采取行动。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业意识的激发。②绝大多数学生从未接触过创新创业活动,调查结果显示有88.29%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创新团队或各种创新创业大赛,这说明学校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还未引起真正重视。③学生比较欠缺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市场洞察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认为自己具备了上述能力的占比均不足40%。学校在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还有缺失,应加强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④学生高度重视学校对他们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一共有近94%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进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其中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占43.69%。这说明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激发还不够,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还不浓。

2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可行性

产教融合型企业是指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行业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有较大影响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规模以上企业[1]。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推动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完全可行的。

2.1酒店企业人才短缺促使其重视产教融合

随着酒店业的快速发展,酒店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加之社会对酒店工作的传统价值偏见,酒店员工的流动率也一直居高不下。酒店业想要有稳定和高质量的人才源,在国家对产教融合型企业有利好政策支持下,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与学校共同培养酒店人才,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现代酒店日益重视与高校的校企合作,深入学校课程教学、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产教融合向深度发展。

2.2产教融合型企业队伍快速壮大

随着国家一系列产教融合及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方案的出台,各地纷纷结合地区实际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工作,对产教融合型企业在税收、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大提高了企业加强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向产教融合型企业方向发展[2]。同时,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入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有利于借助学校为其培养适岗人才,这也提高了企业深化产教融合的主动性。有了政府政策的利益驱动和适岗人才的资源驱动,企业申请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产教融合型企业队伍将快速壮大。

2.3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在企业实践中强化和提高

创新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在企业实践中进行强化和提高。实践是检验创新创业能力的唯一标准,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3]。特别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应变能力、基层管理能力等创新创业能力,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强化,在反复的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各项能力。

3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3.1引企入校,校企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氛围越浓厚,越能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从而推动科技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的普及。学校加强与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深度合作,企业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师资、技术、实践平台,企业大师给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启发和创业培训指导,校企联合举办酒店餐饮、民宿、饮品等商业企划书大赛,校企共同探讨大学生的创业之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3.2企业技术骨干加入,提高创新创业教学水平

企业有着行业先进的技术力量,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后,企业有责任投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来。企业派出技术骨干或项目负责人担任创新创业课程或实训实践课程的授课教师,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企业派出技术骨干担任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参赛,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基础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去。同时,在企业技术骨干加入到学校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指导过程中,本校教师可以跟班学习,进而提高学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学校整体创新创业教学水平。

3.3校企共建创业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业工作能力

目前,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创业实践平台的匮乏。在课题组的实际调查中发现,有61.04%的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有78.15%的学生希望在校期间能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学校建设创业实践平台最大的困难是资金、技术和项目缺乏,而这些企业都可以解决,因此学校可以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来创建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和企业创业基地等创业实践平台,引入企业资金和技术解决实践平台基础问题,将企业实际项目作为学生创业实践真实项目,既可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的创业工作能力。如经济型酒店的运营管理项目,通过参与企业实际经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培养学生市场洞察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4企业跟岗实践,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课题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还不娴熟,通过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学校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不到位,多为校内实训,缺乏真实的企业生产性实习。而专业技能又是学生开展创业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资源,将一些课程的课堂直接搬到酒店中来,分阶段集中安排课程跟岗实践,在真实的企业职业环境中强化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3.5企业顶岗实习,加强学生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

经营管理能力也是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对学生已具备哪些创新创业能力的调查中,经营管理能力是最弱的选项,只有34.23%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除了通过在校的学生干部、社团协会管理等活动可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外,主要靠企业顶岗实习来把握企业经营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学会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建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企业顶岗实习一定要落到实处,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学生赴产教融合型企业进行实习,最好与前期的跟岗实习结合起来,对那些在跟岗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达到企业的岗位晋升条件,在顶岗实习中安排进入基层管理岗位实习,让其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

4结束语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既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也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同时也能促进高职教育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在国家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来加强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可以为学校解决创新创业师资、创业实践平台等问题,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养成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潘建华.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逻辑基础与基本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9(11):101-105.

[2]于勇澜.入库企业可享六大政策支持[N].哈尔滨日报,201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