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舞蹈教育范例

中学舞蹈教育

中学舞蹈教育范文1

中学生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中学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良好的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够树立起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然而现阶段,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中学在实施舞蹈专业学生教育时更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素质教育。为了全面培养高素质的舞蹈人才,本文通过分析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结合当前中学舞蹈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及想法,希望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中学舞蹈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小学课堂;素质培养;舞蹈教育;审美观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坚持以“德、智、体、美、劳”作为教学的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素质教育扩展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然而,目前很多中学只重视学生的基础课学习,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作为舞蹈专业的中学生,学校为了迎合市场和取悦于家长,过分强调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只把专业成绩当作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由此往往造成不少中学舞蹈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比较优秀,而在思想品德或综合能力上却落后于同龄阶段所应具备的品质和水平。这种畸形的教育模式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更严重的会使学生无法适应将来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因此,对于中学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利用好舞蹈教学所具备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

一、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中学教育改革中所提出的全新目标与要求,其本质内容是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学生所服务。而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中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舞蹈不仅可以培养中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爱好,更可以借此培养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陶冶思想情操,提高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与协调性,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在丰富知识文化框架的同时,逐渐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激发对“真、善、美”的追求,为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良好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中学舞蹈专业学生的教育来说,如何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素质教育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同时,在中学舞蹈教学中引入素质教育,也为今后中学舞蹈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在全面推进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舞蹈教育的价值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在很多地区的中学里已经相继开设了舞蹈专业课及招收舞蹈专业学生,这为舞蹈艺术在中学生中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办学理念的制约及客观环境对舞蹈教学的要求,目前的中学舞蹈教育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

在现代的中学舞蹈教学理念中,虽然已经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进行改进,应当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同日常的专业课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但毕竟多年遗留下来的教育观念仍然驱使中学的舞蹈专业教学更侧重于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由于学生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放在专业动作的学习与矫正上,迫使这些学生被动地丧失了陶冶自身情操、提高自身修养的机会,并且长期枯燥乏味的专业学习也导致一些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容易产生易怒、抑郁或者烦躁等不良情绪,这样不仅会影响到正常的舞蹈学习,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学生身心发育不健全。

(2)受社会客观环境影响

当前社会由于价值取向发生改变,结果至上的思想使人们忽略了对过程的关心,特别是在中学舞蹈专业教育中,各类舞蹈比赛的成绩决定着一个学校舞蹈教育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更关系到一个学校开设舞蹈专业的必要性。因此,在激烈竞争的环境里,“唯金牌论”让各个中学的舞蹈专业教育不得不背上沉重的成绩包袱,在关系到切身利益的时刻,只能选择牺牲学生全面发展的权益,将主要的教学精力集中在专业知识的培训上。并且,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许多学生和家长已经达成一项共识,即把获得舞蹈成绩看成是未来出人头地的追求,这种错误的观念也造成他们甘愿将大把的时间投入到日常专业学习中,主观上忽视了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3)受专业化、精英化教育策略影响

很多开设舞蹈专业的中学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更多地是参考专业性院校的教学内容,这种“模仿式”的教学策略使中学舞蹈教育的初衷偏离了方向,使原本教育重心应该放在素质培养层面变成了向专业化看齐、向精英化迈进的局面,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状况严重地违反了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精神。并且从国外先进的舞蹈教学经验来看,舞蹈教育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舞蹈艺术教育能够改变机械化学习对人们思维上的桎梏,能够促进智力的开发、提高身体各项生理指标能力、塑造优美形体、树立健康人格。如果中学的舞蹈教育丢掉了这些作用,仅仅成为获取某种名声或利益的手段,那么舞蹈教育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和应有的价值。

三、中学舞蹈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

区别于传统的舞蹈教育,现代的中学舞蹈教育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突出人才的创造力与良好的品格,而不是局限于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深入挖掘,既要发挥出舞蹈教学所独有的育人功能,又要为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发挥整体效应。为此,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在紧随时代步伐的同时,将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完美地统一结合起来。

(1)重视学生文化素质培养

作为一名中学舞蹈专业学生,文化基础对其今后的艺术人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处于学习黄金年龄段的中学生如果浪费掉宝贵的学习机会,文化上的空白只能使其作为一个毫无任何内涵的舞者,其在艺术上的造诣也会受到制约。因此,重视对中学舞蹈专业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让文化课不再成为艺术专业的“副科”,将有助于学生全面丰富知识结构、开阔眼界、提高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此外,在常规基础文化课之外还可以根据情况开设一些文学赏析等选修课,通过对其他多门类艺术的欣赏,帮助舞蹈专业的中学生获取专业上的灵感与审美能力的提升,进而更好地认识与理解舞蹈艺术。

(2)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很多中学舞蹈专业学生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与舞台表演的设定去“机械”地完成一套动作,对于动作或作品的内涵缺乏深刻的认识,使动作或表演失去了灵魂。这一方面是因为长期灌输式教育带来的后果,抹杀掉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不足。因此,在中学舞蹈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从低年级开始就可以适当地加入舞蹈编创常识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开启身体的表现功能,逐步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通过自身对动作的诠释,让动作的演示不再属于模仿,而是融入自己的情感,彰显出自己的动作韵味。并且,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舞蹈、音乐的理解,也可以借鉴音乐专业教学中的视听练习,让学生吸取一些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而促进对舞蹈音乐的感知能力;

(3)增强和其他艺术门类学习与交流

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涉及到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比如舞者在舞台上的神韵以及动作处理方式就和戏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与其他多门类艺术的融会贯通,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兼容并包中完成自身艺术上的升华。为此,在开展舞蹈教学时可加入一些多样化的艺术手法和手段,例如在讲解舞台站位、走位时可建议学生多学习一些戏剧中的基本知识,包括面部表情、眼神神态、手部及脚部动作等,这样会使学生既增加了舞台表演经验,又丰富了文化知识;再比如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学习人体绘画,尤其是人物速写,让学生领悟人体线条上的美,增加对动作美感的把握,自我纠正错误的、缺乏美感的动作造型。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舞台灯光布局、服装道具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会对整体上提高学生综合的专业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总结

中学舞蹈教育的目的与出发点是为了塑造优秀的专业人才,结合常规的舞蹈教学,加强对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将使学生在掌握扎实基本功的同时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与深厚的艺术修养。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对中学舞蹈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在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下,努力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作者:陈慧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参考文献]

[1]薛鳗.谈舞蹈专业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2]郭俊英.浅谈艺术中专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问题[J].学周刊,2011(06).

[3]马嘉.对“三位一体”舞蹈教与学的再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2).

[4]谭伟平,宋克慧,彭庆文.怀化学院“三位一体”通适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

[5]赵楠.论舞蹈专业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音乐天地,2009(01).

中学舞蹈教育范文2

关键词:中小学生;舞蹈教育;表现力;方法研究

在舞蹈教学中,舞蹈老师需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引导学生可以很好地将自身情感展现到观众面前,下面就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进行全面探究。本文的写作顺序将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来研究中小学生舞蹈教育中提升学生表现力的方法研究出现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一、中小学生舞蹈教育中提升学生表现力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推进,简单而机械动作重复的传统体育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学习要求。大家越来越多地把目光转移向了对学生的艺术教学,其中所蕴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能力等内在的深层次含义,开始在舞蹈教学中向学生传达出优秀的思想,行使舞蹈教学的文化教育功能。舞蹈教学具有以文化来教育学生的价值属性,包含了生命文化品格、精神文化品格、审美文化品格、行为文化品格和民族文化品格五种文化品格,同时兼具舞蹈这一项运动的文化品格与教育文化品格的“二重文化品格属性”。因此,舞蹈老师在对中小学生进行舞蹈教学不仅仅是对于舞蹈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有舞蹈文化、教育文化与人文文化传播。这样一来,也就对舞蹈教师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一)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表现力是舞蹈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学生在学习完舞蹈之后,在每期的考核时只有将所学习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老师才能够来接学生是否真正的掌握了所学习的舞蹈动作。这样,舞蹈老师才能够在之后的教学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进行教授,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提高舞蹈能力。

(二)舞蹈在表现时也是对学生的一项考验,在表演时,学生不仅仅要注意舞蹈动作是否完美,还要注意在跳舞时的情感表达是否到位,不仅会考验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表现能力。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考核,才能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健全的优秀人才。

二、中小学生舞蹈教育的现状

对于中小学生的舞蹈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研究基于自主开发的问卷与访谈提纲,对于中小学生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于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合问卷的调查结果以及对于文献的翻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中小学生舞蹈教育中学生表现力的总水平不高。在我国,大多数的舞蹈学校的开设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学校的教育理念也不够先进,所以,很多的舞蹈班在艺术教育上,大多都只是重视在舞蹈动作方面的学习,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心理素质的实际教学,对这些方面的重视有所缺乏。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一共有200份问卷,其中有178份问卷是有效的,在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时发现,有148份问卷中小学生对于舞蹈班的教育不满意,所占比例为83.4%,其中有30.5%学生对于舞蹈教学的教学方式不满意,有29.7%的学生对于舞蹈教学的教学内容不满意,有39.8%的学生对于舞蹈教学的教学类型不满意。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如今中小学生舞蹈教育的总体水平不高。

(二)中小学生舞蹈教育的现状水平区域之间存在差异。虽然现在我国中中小学生舞蹈教育的总水平不高,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地区的发达程度等原因,不同地区的对于艺术方面的重视和发展程度也是不同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发达程度高,受国外文化的影响,这些地区都非常注重学生的艺术教育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知识和运动技巧的传播,还重视文化品格的培养和文化精神的传播,以及文艺表现力的培养,所以发达地区对于舞蹈教育比中西部地区重视的多,这也就导致了各个地区中小学生的舞蹈的水平和基础存在差异。[2]

三、在中小学生舞蹈教育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中小学生在舞蹈表现时表现力缺乏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舞蹈老师在对舞蹈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安排的时候存在问题;第二,舞蹈教育中缺乏对于学生的人本主义关怀,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交流,缺乏对学生进行人本主义关怀;第三,对于中小学生的舞蹈教学中的重视运动技巧而忽视了理论文化,不能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一)舞蹈老师在对舞蹈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安排的时候存在问题。1.舞蹈老师在教授学生舞蹈的知识和舞蹈动作时,在教育内容上缺乏总体性和创新性。现在的中小学的孩子们,还处于喜欢玩耍的阶段,而舞蹈老师在教育他们时,如果没有创新性,不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那么他们就不会把心思放在舞蹈上,也不会对舞蹈产生兴趣。2.越来越多的家长都送他们的孩子去舞蹈班学习舞蹈,所以,一个舞蹈老师会带很多学生,这样舞蹈老师在教授学生时就无法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教育,不能教给孩子最适合他的舞蹈和教学方式,老师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这样做,所以说,现在对中小学生舞蹈教育时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二)在舞蹈班的舞蹈教育中缺乏对于学生的人本主义关怀。舞蹈班要注意个体的差异性和个体所处区域的差异性。不同的地区的学生和不同年龄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舞蹈老师在进行教育时要更加灵活,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对于舞蹈的兴趣,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实现舞蹈教学的目的。同时,老师在进行舞蹈教育时要注意地区的差异,南北方在进行体育教育时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舞蹈班在安排舞蹈课程是要充分考虑到地区的差异,并且能够体现出这种差异,将舞蹈课程和本身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体现出民族的特色。[3]

(三)舞蹈老师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视技巧而忽视了理论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技术,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因此,在舞蹈教学中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不可否认,在跳舞时的运动技巧对于舞蹈本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各种舞蹈比赛中,舞者要想赢得比赛,不仅要有超强的心理素质,还要有各种华丽的舞蹈技巧,二者结合,才能发挥车身体的最大潜力。所以,不可避免的,舞蹈班忽视了对于舞蹈教学的理论教学,而着重于教学生运动技巧。

四、中小学生舞蹈教育中提升学生表现力的方法措施

(一)重新确定舞蹈教育的方式和目标,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为了实现舞蹈的教学目标,帮助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年轻人,促进舞蹈精神和舞蹈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舞蹈班应该重新确定舞蹈教育的目标,重拾舞蹈文化价值和舞蹈文化精神的教学理念,返观舞蹈教学的文化意蕴,调整舞蹈教学中的价值冲突,回归到舞蹈教学的最终目标。教育目标是教师进行舞蹈动作教育的基础,重新确定具有导向性的舞蹈教学目标,舞蹈老师在上课时应该将这些教学目标融入舞蹈课程中,体现出舞蹈文化的特性,确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重视舞蹈动作的训练,而且注重舞蹈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设计出与学生相呼应的舞蹈的训练方法。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年轻人,促进舞蹈精神和舞蹈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就应该设计与学生相贴合的舞蹈教育,确立有效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转向。在舞蹈教学时,老师应该注意根据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舞蹈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基本功的培养,中小学生还处在发育阶段,可以通过练习基本功改变自己的仪态,学生如果再长大,骨骼发育健全,要想再练习基本功就很难了。

(三)加强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创新。舞蹈表演和其他的表演形式是类似的,都需要借助于演员的想象力。舞蹈演员在表演之前,可能会由于场地、环境等原因无法做到身临其境的感受,此时就需要舞蹈演员的想象力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了。舞蹈演员在表演时需要充分的想象,想象自己正处于某种场景之中,再进行表演,才能够投入进去,舞蹈演员的表演是关键。

参考文献:

[1]何冰.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9(02):204-205.

[2]吴小涵.对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4):44-45.

中学舞蹈教育范文3

兴趣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方式,中职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教学中,应该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对于幼儿舞蹈教学课程来说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教师在课堂中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积极的引导学生,以培养学生兴趣为重要教学手段。中职学生在以往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被教师或家长不认同的经历,在舞蹈教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抵触情绪,中职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更多的鼓励,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遇到困难后,应该给予其及时的帮助与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更多的关心与耐心。另外,中职教师在平时的舞蹈教学课堂中,应该学会察言观色的本领,学会对学生的观察,分析其心理特点,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增强学生对舞蹈教学课堂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2注重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在走出校园后有个更好的发展前景,必须加强对个人素质的提升。幼儿舞蹈专业教学具有教育、艺术双重特点,融合了教育的严肃性以及艺术的趣味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形体、动作等语言塑造表现自己的情感,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有利于塑造学生优美的体态,提升学生创造美、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舞蹈是人形体的动态展示方法,经过协调合理的训练,能够提升学生身体各个部分的协调能力,对学生骨骼发育也有很大的裨益。同时舞蹈训练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消化机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平时的教学以及舞蹈训练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形体的纠正,改变驼背、端肩等不良的舞蹈行为,时刻提醒学生挺胸、收腹、平时等。合理科学的舞蹈形体训练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改变其对生活的态度,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些中职学前专业的学生,片面的将学前舞蹈教学当成幼儿舞蹈,认为教学中训练民族舞、现代舞等动作没有太大的必要。但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要走向幼儿教师的岗位,如果个人素质太差,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同时也会影响整体的幼儿教学质量。教师应该通过班级、学校的文艺晚会,社会演出和一定范围的舞蹈大赛等形式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由学生进行题材、排练、表演,教师对舞蹈表演和竞赛进行细心的指导和评价,以此巩固课堂所学的舞蹈知识和技能,积累学生舞蹈实践经验,增强舞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幼教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幼儿舞蹈编排创作能力

幼儿舞蹈教学专业不同于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进行舞蹈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舞蹈演员,而是通过舞蹈教学,让中职学生掌握幼儿教学的工作性质,掌握幼儿舞蹈教学的要领,培养更多优秀的幼儿教师。其中,幼儿舞蹈编排创作能力是重要的内容,应该让学生明白幼儿教学工作中,会遇到一些舞蹈节目的编排,考察幼儿教师的舞蹈编排能力。学生了解了学习的目标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投入更多的情感与努力。幼儿舞蹈编排创造的方法、理论与成人舞蹈具有很强的相似性,需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及接受能力,避免成人化的舞蹈编排。在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创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入背景音乐,根据音乐的风格、节奏等创作舞蹈,但是音乐的选择也需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吻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与鼓励学生,收集丰富的幼儿舞蹈动作,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开阔眼界,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除了在课堂教学意外,还应该充分的借助多媒体、网络等工具,收集更多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在课堂中供学生欣赏、观摩,并对这些优秀作品进行分析、解剖,探讨其好在哪里。另外,中职学生对一些娱乐性的节目比较感兴趣,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一些含有舞蹈的节目回放让学生看,引导学生从中探索与发现问题,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我们知道,幼师的培养是为幼儿园教学服务的,中职幼师学生将来职业对象是幼儿,结合幼儿教学的特点,应该突出的是舞蹈表演性和创编性,要求幼师学生能用学到的舞蹈技能对幼儿进行美的熏陶和启迪,这就需要舞蹈实践。那么如何加强中职生实践能力,使其将所学知识良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去,便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教师应积极建构舞蹈实践教学平台,使其不断完善。

4总结

中学舞蹈教育范文4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情感;培养;分析

幼儿教师舞蹈教学与其他类型的教学等同,教学效果方面,受到教师能力水平因素和学生自身条件因素的影响。从实际角度而言,教学其实就是一种认知活动,教学期间离不开情感的融入。教师情感不仅要影响教师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还要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开发,对学生起到一定的促进效能。教学系统内,涵盖了教师和学生,以双向活动形式出现,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是必须的。

1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

职业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就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化、科学化地掌握当前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具备说、唱、弹、跳、画等等基本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科学研究能力,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是当前学前教育学中的核心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科学结构体系的重点内容。因为儿童阶段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与此同时,也是幼儿成长显速的一个重要时期,良好的学前教育对幼儿发展具有很大作用。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一环,是终身教育的核心奠基阶段,大脑科学中显示,早期经验对大脑结构造成影响,学前教育是从头出发为后续学习奠定根基的阶段,能为国民素质提升起到推动作用,所以做好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显得意义重大。先导性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开始,优质且高效的学前教育会给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帮助,另外一大特点则是公益性,学前教育要满足新生代教育诉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具备社会公益事业本体性质,幼儿父母便可以将孩子放心安排在幼儿园内,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与家庭和睦。教育是大众群体特有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之一,人类社会生产过程中衍生了教育,教育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前行。经过不断调查研究发现,教育发展历史特征各不相同,但是学前教育是教育实践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基础类型学科模式,学前教育研究对象本体独有,学科特色十分明显。经过萌芽期之后,独立形态形成,进入发展阶段。学前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技能,更重要的是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组织性地进行知识教育,影响学生品德活动,提升其综合素养和能力。学前教育课程特点为学习偏重于分析和理解,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且贴合实际,部分问题需要深度考究才能得到答案,真知灼见要通过反复推敲和实践才能获取结果,因此知识容量大的学前教育课程不能简单地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学前教育内容集中性特点和广泛性特点明显。课堂之中,当堂消化要求高,并且要求学生课后对课堂知识进行强化和拓展。所以,职业中专学前教育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锻炼学生自主能力。与中学教育有别,学前教育专业学习一般均由教师执行,课程量大,因此需要记录笔记来支持。由于课程讲授为前沿知识,包括舞蹈教学,都应该全面及时地进行知识涵盖。所谓学就是研究规律科学,是当前教育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教育从出生阶段就开始,幼儿教育十分关键,教学任务旨在总结学前教育经验,研究教育理论,还要融入情感培养要素,技术和能力固然重要,情感也要合理培养,综合素质才能日渐提升。舞蹈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类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学前专业中的舞蹈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舞蹈技能和教学能力,形成舞蹈教学基础。其与艺校的舞蹈教学存在差别,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是为了对幼儿进行舞蹈知识和技能传授,更加富有针对性和严格性,之后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日后从事教师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职业中专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情感培养策略分析

2.1了解学生,情感引导

幼师舞蹈教学对象年龄区间为15-16岁,此年龄段内的学生处在青春期,一般情况下均是情感来支配理智。情绪上容易出现敏感和激动,看待问题不够主观和全面,学生群体均以教师面部表情变化和身体姿势等去体会教师情感,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应该延续身心教育,传递情感,师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促进学生乐于学习舞蹈知识。学生舞蹈功底差,问题明显,加之学习科目较多,学习压力很大,自信心不足等等问题,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耐心、信心教育,使得学生能够逐步地去发现学习规律。

2.2严格要求,情感融入

基本功训练是提升舞蹈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基础,各民族民间舞蹈是幼师舞蹈教学提高的训练关键,儿童舞蹈是中专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实践和彰显。需知,舞蹈基本功训练分为形体训练和外开性训练,教师要训练学生身体协调性,同时锻炼腰腿肌肉和韧带能力,强化训练技巧,增强学生本体身体素质。基本功训练是最为困难的训练,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完成,所以身为舞蹈教师,要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严格把控教学节奏,教师教学中的严格训练可以培养学优生,也会促使学困生形成意志力,增强学生整体学好舞蹈的坚定信念,而若是不进行严厉教学,取而代之的放松管教和要求,那么后续教学目标就难以达成,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会下滑,学习自信心也会不断降低,学优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也大。教师不能忽略教学情感内融入,忽略此点而只顾严厉式教学,不能从学生方位和角度去理解学生和鼓励学生,对学生失望和讽刺,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压抑心情,甚至还会对教师产生恐惧心理。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教学意愿,促进双方关系和感情的融洽,思想上务必达成统一频率,相互感染对方,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身为舞蹈教师,应该在舞蹈训练教学开始之前分析学生现状,最为常见的就是要了解学生身体实际状况和情绪状况以及意愿状况等。舞蹈实践训练中,教师需要严格要求学生,掌握训练尺度同时给予学生信任,借助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给予学生相应精神鼓励,这样的教学情感融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言而有情”,即为情感教育。

2.3情感把控,由浅入深

第一,在课堂上保持良好情绪,演员上舞台之前要酝酿角色、分析角色、融入角色,教师进入课堂之前也是如此,虽然做不到演员那么精细,但是应该在最大限度上达成心平气和教学和思想集中式教学,就算是出现舞蹈动作差错,也不应该训斥学生。假设教师教学情绪高涨,教学态度和蔼,那么就会认真、自信地引导学生,帮助其提升舞蹈能力。第二,注重帮助学困生提升舞蹈能力和水平,弥补与学优生之间的差距。只要学困生表现比之前强就应该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扬,使得学生群体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增强学生们的上进心和自豪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学困生潜力在没有特定机会情况下难以释放,在看到她们进步的同时,就要抓住机会让她们展示出来,可以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成就感。因材施教、针对性的教学才是职业中专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根本,是情感教育的重点。第三,讲道理和重视情感,不能将个别化问题放在课堂之上,务必留在课后合理解决。部分学生先天身体素质差,作为教师不能对其放任自流,也不能大力地去批评,需用真情打动学生,使得她们形成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我修养提升能力。由于人本身就是充满感情的动物,单纯的批评很生硬无情,若加入情感教育就不一样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教好学生。个别问题处理阶段,舞蹈时不能出现不良情绪的大幅度波动,不能因为个别问题的出现而耽误整体教学进程,要在课后进行个别教育,不能使教学陷于被动境地。第四,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才最关键。舞蹈教师应该在提升专业技术水准情况下强化自身道德修养和个人素质,言传身教自然有它的道理所在,学生从教师身上所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怎样做人,所以教师首先要修身,接着教学生做人,不仅舞蹈要跳得好,未来幼儿舞蹈要教得好,自己做人也要到位,未来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对幼儿的教育也要到位。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4贴近岗位,全面发展

职业中专学期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舞蹈技能是她们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能力。会跳并不等于会教,教学应该注重提升学生舞蹈教学能力,老旧式舞蹈教学均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习的模式,但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的今天,幼儿舞蹈教学呈多样化发展趋势,所以在中专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共同进步,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地贴近幼师岗位,更好地去为未来幼儿们服务。

3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和大众群体逐渐对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事业越发重视起来了。职业中专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融入情感要素,进行情感培养,才能提升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出优秀的幼儿教师,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王婧.浅析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7,(24).

[2]黄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路径初探[J].戏剧之家,2017,(20).

[3]朱丽娜,朱柳.浅析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境遇与面临的挑战[J].北方音乐,2017,(23).

[4]巩丹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研究[J].好家长,2017,(58).

[5]杜琳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

[6]黄夏梅.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7,(18).

[7]汤燕.浅析中等专业学校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戏剧之家,2017,(23).

中学舞蹈教育范文5

作为中职教育体系中重要群体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而舞蹈教学是组成整个职业教育系统的重要部分,目的就是为培养出更适应当前时展所需的高素质舞蹈师资队伍。其教学活动最高目标、核心理念就是幼儿教育、美育,其艺术特征是以舞蹈形式为主的综合艺术性教学活动。

二、当前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弊端

当前中职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其学习心态皆为被动学习心态,依赖性极强,没有自主参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多时候只仅靠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学习,没有达到师生间的活动交流,因而学生就会厌倦日复一日练习学习的模式,造成学生无法正确地摄取和积累知识。加上中职学前教育舞蹈专业的学生多是普通初中生,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低下,加之许多学生在入学前并未接受或极少接受专业舞蹈教育,因此在基本功和身体柔韧度方面都不达标,从而促使学生自信心不足,一旦跟不上舞蹈课程进程时就会对其失去兴趣,尤其是舞蹈教学过程枯燥辛苦,学生大多不愿参与,造成师生间无法形成良性互动,导致学生难以摄取舞蹈知识。

三、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一体化的方法途径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要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必须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发挥好主导作用,下意识地创造更适应培养维持学生舞蹈学习兴趣的环境。

1.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例如,教学藏族舞前,先播放与藏族相关的视频,学生通过视频欣赏到了藏族的风土人情,加上教师的提示,学生不仅了解到藏族的生活习俗和民族服饰,更感受到了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从而对即将学习的动作抱有极强的兴趣度。

2.要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例如,在舞蹈课程中学生最厌烦的就是基本功练习,绝大部分是由于此课程内容枯燥艰苦,而学生却怕苦怕痛怕累,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喜爱爵士舞的心理,将基本功结合到基本功练习中,促使学生卸去对基本功的厌烦情绪。

3.要多看、多参与、多体验,要多组织学生观看现场文艺活动,学生在欣赏时会体会到现场舞蹈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此外,教师要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上台,让他们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更加喜欢学习舞蹈。

(二)务必要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学习的差异,在学习舞蹈时并非个个都是顶尖生,其课堂上的基本功、小组合皆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学优生能短时间掌握动作要领且完美展现出来,但学困生却不敢放开担子来跳,因此将学生归类,进行分类教学模:

1.对学优生,尤其是自身条件好也喜欢舞蹈的学生,布置些较大难度的作业,以提高他们的技巧技能,促使他们的舞蹈基本功更扎实,掌握更多的舞蹈理论知识,增加他们舞蹈艺术的表现力,达到独立对幼儿舞蹈进行创编、教学,并在学生中起到带头作用。

2.对成绩一般且自身条件不够好、不具备舞蹈基础,却又喜欢舞蹈的学生,要对他们施以鼓励,让他们不懈努力勤学苦练,并要求他们掌握知晓舞蹈动作的精髓和要领,尤其要注重培养他们幼儿舞蹈教学能力,为将来幼儿教学做好准备。

中学舞蹈教育范文6

关键词:中职院校;舞蹈教学;情感教育;有效方法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主要是表达着内心的情感而且也能代表不同民族的不同特色,为了实现中职舞蹈教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操,也应该实施情感教育,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既能够让学生享受到美和快乐,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性,促进舞蹈艺术不断地发展,另外也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

一.中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中职院校的学生刚刚进入院校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由于没有进入理想的高中,在心理上会存在着一定的落差,因此为了实施情感教育在进行舞蹈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在舞蹈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也能够缓解学生紧张烦躁的氛围和情绪。通过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中职院校的各种学习和生活当中。第二,能够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开展情感教学能够让学生们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舞蹈能力,另外也可以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交往以及互助合作等精神,这就使得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尤其是舞蹈艺术本身就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具有重大的帮助,因此在中职院校开展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第三,能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学校的氛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当中来,有效地活跃在学校的各种活动。通过在舞蹈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既方便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另外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理解生活,进而让学生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来推动舞蹈艺术水平的提升。所以舞蹈教学既能够丰富学校的文化,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们在舞蹈学习的过程当中既学会艺术,也能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二.中职院校中实施舞蹈教学的有效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舞蹈教学和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需要采取以下途径:首先,一定要将完善舞蹈教学和情感教育作为生成的教学目标。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在进行舞蹈教学时也应该避免灌输式教学模式,应该与情感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明确教学的方向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在舞蹈教学中能够多维度、全方位的发展。只有明确了教学的目标才有利于舞蹈教学开展中加强情感教育,让学生们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学习。所以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舞蹈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既要鼓励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才能,同时也能够联系现实进行艺术的创新,在一种轻松的氛围当中培养情感,增强舞蹈艺术底蕴。其次,在舞蹈教学时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进行舞蹈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开展情感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心理需求来进行因材施教,比如说有的学生喜欢拉丁舞,有的学生喜欢国标舞,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舞蹈教学,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能够迎合学生的心理,避免学生的心理压力造成逆反心理。通过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得舞蹈教学能够与学生的情感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提高自身的舞蹈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舞蹈教学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自身的舞蹈功底,另外也能够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进而使得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再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多加训练。在舞蹈学习的过程当中,多加训练是必须的,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此舞蹈学习需要勤加苦练,这就需要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够很准确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说学生们必须要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能够给予自己更加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舞蹈艺术水平也具有重要的帮助。另外在互动交流过程当中,就实现了情感教学,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提高学生的心里健康程度。最后,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实现中职舞蹈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应该调动每一个人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脑筋,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对舞蹈有更加深层次上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在原有舞蹈的基础之上进行有效的创新,既增强了学生对舞蹈认识,另外也有利于让学生们进行艺术的创新和开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举措

在舞蹈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应该注重以下有效举措:第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舞蹈教学中,为了实现情感教学应该采取良好的情感交流方式,比如说能够通过运用多媒体来为学生们播放一些音乐,帮助学生们进行心态的调整,有效的舒缓学生的情绪,这样也进行了情感上的有效交流,比如说一曲舒缓优雅的音乐,能够让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一曲高亢的音乐则能够振奋人心,所以教师应该播放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音乐,来让学生们掌握音乐的权利,并且能够对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进行练习,让学生们在放松的情况下,提高舞蹈水平。另外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进而保证舞蹈艺术教学的实际效果,也能够增强情感交流,帮助学生们陶冶情操,锻炼自身的毅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二,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进行舞蹈学习的过程当中,应该通过对一些名家名著的舞蹈进行赏析,让学生们学习一些舞蹈的动作和方法要领,更重要的是在进行名家现场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别能力,比如说杨丽萍的《孔雀舞》和刘岩的《胭脂扣》,都是较为出名的舞蹈作品,通过对这些舞蹈作品的赏析,能够让学生们提高对舞蹈的评价能力,进而受到名家作品的鼓舞,勤加苦练,提高自己的舞蹈底蕴,加强对艺术的喜好。促进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能够培养一些艺术人才,为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形象。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保障情感教育和舞蹈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才能够对学生产生榜样的力量。并且通过提高自身的形象,让学生们对舞蹈动作更加认可,进而增强对舞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舞蹈教师必须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与更严的要求,确保课前准备的充足性与课上表达的精确性,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原来自己与教师的水平差距非常大,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身上有他们需要努力学习的东西。第四,要充分发挥情感的催化剂作用,情感本身作为一种无形的东西,却饱含着巨大的潜力,因此舞蹈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是一定要采用情感教学,能够运用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效的提高情感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我表达和展现的空间,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力量,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份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第五,要注意眼神和语言的重要作用。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因此情感的交流需要良好的眼神交流,因此舞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重运用眼神和语言来进行交流。不可过分的指责学生,也避免使用消极的眼神,要抱着包容的心态,能够给予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和鼓励。首先要保证教师的眼神一定要是真诚的,本着平等交流的心态,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能够包容,同时能够利用眼神示意学生一些动作。另外,在使用语言时,也不可以运用过激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要能够借助语言来进行情感交流,能够和学生们心平气和的交流,不要带着有色眼镜进行交流。总之要对语气和语调都要拿捏好度。中职院校在进行舞蹈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首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质,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中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因此,应该努力的寻求在中职院校舞蹈艺术的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应该明确教学的目标,把情感教育和舞蹈教学作为双重的教学目标,同时能够开展情感教学,让学生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在情感教育具体的开展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唐丽智.中职舞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方法分析[J].戏剧之家,2017(8):183-183.

[2]孙飞红.中职舞蹈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方法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15):92-93.

[3]赵敏霞.浅谈情感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2016(40):28-29.

[4]关宇.运用情感教育法,中职舞蹈教学充盈活力[J].教育艺术,2016(10):45-45.

[5]陈秋影,伍红梅.浅谈情感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4):56-57.

[6]王芳.浅谈新课程改革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7(37):46-47.

[7]陈秋影,伍红梅.浅谈情感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4):92-93.

中学舞蹈教育范文7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与专业舞蹈学校及普高艺术特长生的舞蹈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学生的身体条件、艺术素养和主观能动性都存在差异,所以教学过程中应该更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在三年的舞蹈教学中,笔者遵循这几条教学原则,认真教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应该就学生的不同能力、不同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这三个方面有意识地进行增减,采取“加减法”以适应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及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此笔者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所运用的“加减法”谈一些看法。

一、教学内容选择上的“加减法”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选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学生条件的,具有教育性、艺术性的教学内容,内容本身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训练学生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舞感。但是面对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这种完全符合学生学情的组合少之又少,所以需要在已有组合的基础上进行“加减”。今年,笔者所教授的对象为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她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软开度与肌肉能力,身体的协调性以及对音乐节奏的理解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本学期的教学设计中,经过筛选,笔者选择了中国舞考级第六级中的“勾绷脚组合”进行教授,该组合音乐轻快,节奏感强,但是动作的设计对于学校学生的学情来说相对单一,于是笔者在此基础上对此组合进行了“加法”处理。原先的组合音乐只有两段,动作也只有双脚的勾绷脚和外开环动动作,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仅仅掌握这两个动作是不够的,因此笔者将音乐扩充到三段,增加了单脚交替勾绷脚和“勾脚趾—勾脚—勾脚趾—绷脚”的动作,丰富了原来的组合动作,大大提高了学生脚腕的能力,使组合完成了内容的“加法”。由于学校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大多是以中国舞考级的组合为主,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会更贴近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完全照搬考级组合内容,因此也需要根据学情做“减法”。例如中国舞考级“小跳组合”中的顺风旗小射雁跳,该动作是一个上下身配合动作,需要学生有一定上下身配合能力和较强的腰部、腿部的肌肉控制能力,但是对于学校二年级学生的肌肉能力及协调能力来说,在完成复杂的脚下动作基础上,同时完成上半身的拧身和顺风旗手位有较大难度,需要给此动作做“减法”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该组合主要训练的是腿部与脚腕的能力,在备课时,笔者仔细研究了学生的能力情况和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在组合中明确了主要的训练内容,所以笔者将顺风旗小射雁跳中上半身的拧身和顺风旗手位“减”去,使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练习下肢动作,达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选择上运用的“加减法”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实施中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知识水平,并将之前的学习生活经验与所教的内容磨合统一。所以,在教学内容方面使用“加减法”,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有成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更到位,教学目标的达成更精确。

二、教学步骤处理中的“加减法”

在确定了教学内容之后,教学步骤的设计就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教学步骤中的“加减法”主要体现在备课时对复杂动作的拆分——“减法”和上课时教授步骤的整合——“加法”两个环节。所谓备课时的“减法”也就是将组合中某一复杂动作遵循一定规律“拆分”成几个部分进行教授,这一规律可以是从简到繁拆分,也可以遵循已学内容到未学内容进行“减法”。以数字为例,我们将这个动作比作整数“10”,而这个“10”是由几个单数组成,每个单数都代表了某一个单一动作。如中国舞考级第九级中的“三拍舞步组合”里,三步跳转体旁按手接并脚半蹲拍手这一动作代表的就是整数“10”,将这个复杂动作分解成已学动作“5”和未学动作“5”,将已学内容在教授时“弱化”“一笔带过”,“减”去已学动作这一过程,着重教授未学动作,这样就完成了备课时的“减法”。而上课时的“加法”体现为已学动作与未学动作的整合。还是以三步跳转体旁按手接并脚半蹲拍手为例,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会旁按手“2”和拍手动作“3”,所以需要在课上将备课时未“减”的三步跳转体“3”与并脚半蹲“2”着重教授,待学生掌握之后再“加”入已学动作“2+3”,形成“2+3+2+3=10”这一结果,完成整个动作的教授。学生通过复杂动作拆分再整合的过程,更清晰地了解了每个动作的要领,更准确地掌握了每一个动作细节,复杂动作得以较好掌握。教学步骤中的“加减法”主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经过“加减法”的处理,学生在复杂动作的学习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动作,适时纠正和改进学生的不足。

三、教学评价运用时的“加减法”

在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评价,时时注意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要时常以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多多给予学生关爱与鼓舞,这是这门专业课教学的基本点。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对他们的相信与鼓励,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的幼师专业学生多数没有舞蹈基础,舞蹈天赋较弱,对艺术的领悟性比较差,热情的关爱和鼓励,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为学生进一步学好舞蹈、跳好舞蹈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教学评价中的“加法”。面对舞蹈基础较弱的学生,则需要减少无端的指责和批评,避免学生间消极的比较,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这就是教学评价中的“减法”。高二的诸同学是个活泼开朗富有舞蹈天赋的学生,但软开度条件差、基本功不是很好。针对该学生对舞蹈具有极强的兴趣及喜爱,笔者在课堂上重点关注该学生,对她的每一点进步做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同时发挥她的积极性,请她作为“小老师”与程度较差的学生结对,帮助他人一起进步。在以鼓励为主的前提下,笔者也及时纠正她的错误,督促她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优点,戒骄戒躁,并着重强化该生软开度的训练,使之扬长避短,全面发展。目前,该学生良好的表现得到了其他舞蹈老师的赞赏,在2016年6月的市级中小学舞蹈比赛中,该学生在学校参演的群舞中担任了重要角色,表现优秀。

四、结语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如果能够以学情为基础,以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理念,在课堂中较好地运用“加减法”,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准确地掌握教学内容,使教学目标能够充分实现,教师也能通过“加减法”使自己的教学更适应学生,从而使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劳凯声.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中学舞蹈教育范文8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

(一)重视数量而轻视质量,生源的质量堪忧

应该看到,目前社会对于中职教育的认同度还不高,许多家长认为中职学校学不到什么真本事,对于未来的就业没有太大优势。因此,学生在中考后大部分都去选择上高中了,大量生源都涌向了高中学校的现实,直接影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为了能够招到更多的学生,学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标准也随之降低,只要能够有更多的生源,学校一般就不关注学生的质量如何了,面试工作也只能是走过场。因此,这些学生大多理解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好,加上在舞蹈方面没有什么基础等,这样的生源质量给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施带来了很大影响。一些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虽然也能够正常开展,但是由于生源质量不过关,许多教学中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的舞蹈教学活动中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施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相关教学的实施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施中,生源质量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忽视应用,职业特点不突出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从事舞蹈教学的教师,大多都是从专业的艺术院校毕业的非师范类舞蹈专业,应该承认,这些院校毕业的学生其舞蹈专业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美中不足的是,他们在从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之前,很少接触有关教育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于教育教学规律缺乏必要的了解,而且这部分教师对于学前教育方面的知识也缺乏了解,同时很少接触基层的学前教育具体的工作,对于舞蹈技能在学生未来就业中的职业应用有多大帮助也不太清楚,这些都是影响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没有重视对学生未来就业需要的素质培养,还是以那种应试教育的理念引领中职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实施,其教学的职业特点没有得到应有体现,这样的教学现状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高效开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教材内容的实用性不强

从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的内容看,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内容比较落后,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材过分强调舞蹈教学活动开展的通用性,教学内容种类较多,内容较为庞杂;要么教材内容过于倾向于专业化,教学的难度较大,教材内容较深,难以开展有效的教学,这些教学的内容与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与此同时,教材的内容过于求全,教学内容面面俱到,缺乏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特征,教学的理论性过强,教材内容的应用性不足等问题也较突出,根据这样的教学内容,开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未来幼教工作的需要。除此之外,教材内容与现代教学方式缺乏有效对接,教材的信息化音像配套材料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化的舞蹈教学需要。因此,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内容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是阻碍其舞蹈教学实效性开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重视学生舞蹈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施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相应的职业技能、能够胜任幼教工作的应用型、实用型幼教人才。这种学前教育的专业定位,必然决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必须要具有很强的职业实践能力。这样的定位也就自然决定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必须以此作为教学实施的根本方向。但是,我们要承认,以往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施,都是围绕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的学习,教学的内容偏难,教学的深度过大。教师在教学中都是围绕舞蹈专业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实施,只能够让学生具备一些未必实用的舞蹈技能,对于学生学前教育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太大帮助。因此,要改变这样的教学困局,就必须下大力气,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加强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以此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职业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更好发展。例如,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舞蹈技巧的培养,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中职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对于未来幼儿舞蹈活动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编排适合幼儿的舞蹈,对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教材内容的改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有了清晰认识,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的内容,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因此,应该下大力气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加强对现有教学内容的优化,把一些普遍性的,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不相适应的舞蹈教学内容加以删除,对一些相对比较难的教学内容要降低难度,让教学内容难易适中,更加适应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也要突出实用性,将现阶段学前教育运用到专业舞蹈教学中,与幼教工作实践相脱节的教学内容,也要及时加以改进,以更好地适应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际需要。让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活动的实施,更加有利于学生幼教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本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本专业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编实用性、适用性强的舞蹈校本教材。通过校本教材的创编与应用,更好地促进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效开展,以此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三)要重视舞蹈教师素质的培养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的素质存在着很多不足,现阶段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老师,由于他们大部分都是一些艺术院校毕业的非师范类舞蹈专业,因此,他们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但他们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以及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践能力,都有待于提高。因此,要想提升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的素质,学校就要重视对舞蹈教师的培养,特别是针对目前舞蹈教师实际存在的问题,要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也要给舞蹈教师提供更多接触幼儿舞蹈教学的机会,多去幼儿园进行见习与实践,让教师通过具体的幼儿舞蹈教学活动对幼儿舞蹈教学规律理解的更加深入,更多地了解幼儿舞蹈教学的特点与实际需要,以此提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的职业素质,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高效开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加强舞蹈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舞蹈教师素质的培养,是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

三、总结

开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对促进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高效实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实施都在不断改进与提高,但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徐丽娟 单位:安徽省舒城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