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下中小学生德育问题

新型城镇化下中小学生德育问题

[摘要]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学生德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道德底线模糊、规则意识薄弱、校园欺凌时有发生、留守儿童问题有待关注。以新型城镇化理念来审视这些问题,发现其根源在于学校德育改革的滞后、家庭德育的缺位和社会德育的偏失,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在德育问题上的不一致、不连贯、不协调。为了应对城镇化的挑战,学校应该重塑德育首位,家庭应该重拾育德功能,社会应该重建良好环境。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中小学德育;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合作

一、城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道德底线模糊

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品质的一种体现,具有选择性,是人们通过主观意识选择对社会有意义的行为。人的道德行为从高到低一般分为高尚道德、一般伦理、道德底线。道德底线是道德行为的最低水平。一般认为,道德底线是相对于人生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这些高层次行为而言的,指的是人们应有的最基本的、最低的水平,是“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最低的道德要求,如果突破了底线,社会不再成其为社会,人不再成为人”[2]。道德底线实际上应该是这样的角色:通过用最为基本的道德义务来对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行为进行限制,从而为人类的生存构建一个最为基本的防卫体系,以抵抗来自任何个人、任何组织乃至国家以任何理由做出的攻击。换言之,也正是由于有着由这些必须遵守的最为基本的道德义务构成的防护体系,人们才能够进而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境界。在城镇化背景下,部分中小学生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规则意识缺失;集体主义思想有所减弱,个人主义表现越来越明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相互攀比的思想也逐渐滋生蔓延开来。一些学生不能做到遵纪守法、努力学习、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讲诚信、富有责任心等。

(二)规则意识淡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意识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规则意识由规则认知、规则认同、规则意志和规则思维习惯组成。心理学认为,规则认知是从对知识的理解来描述人们对规则的把握程度,包括人们对规则内容理解和记忆的程度,人们对规则意义认识的程度等;规则认同是从情感角度来描述人们对规则的把握程度;规则意志是从实践角度来描述人们对规则的把握程度,也就是人们按照规则来规范个人行为需克服哪些困难;规则思维习惯是自觉遵守规则的思维惯性,从内在素质角度来描述人们对规则的应对状态。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生活领域的拓展,对中小学生的规则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应只局限于“学生守则”等学校中的规则,而应当拓展到社会生活中的公共、交通、卫生等规则。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小学生的规则意识有所改进,但其规则意识薄弱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学校,表现为中小学生存在不遵守学校规定的违纪现象,教师普遍抱怨学生越来越难管理。在校外,中小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景区乱涂乱画、乱丢垃圾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校园欺凌时有发生

校园欺凌又称校园霸凌,是学校暴力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欺凌被广泛定义为一个系统的权力滥用行为。挪威学者奥维斯(Olweus)将校园欺凌定义为一个学生反复地被一个或多个其他学生虐待或侵害的行为[3]。城镇化过程中,社会环境的巨变给人们包括中小学生增添了很大的压力,学校中的“戾气”渐生。近年来,学生遭遇辱骂殴打、被迫拍摄半裸照片以及持刀威胁等一系列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成了学校的重大问题。频发的校园欺凌事件给儿童和青少年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青少年遭受欺凌后有明显抑郁、焦虑、自杀意念与自杀未遂、注意力缺陷或多动症的风险。校园欺凌甚至成为青少年后期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因。(四)留守儿童问题有待关注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看到,随着农民进城务工的常态化,留守儿童出现了。有的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表现在心理问题凸显,逆反心理突出,个性发展受阻;道德行为失范甚至违法犯罪;学习动机不纯,厌学情绪严重,等等。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中小学生德育问题的审视

为了应对城镇化带来的挑战,顺利完成城镇化过程,结合我国国情,新型城镇化理论应运而生。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态文明为红线,以城乡统筹为基础,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推动,以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主线,以集约、绿色、低碳、智慧为发展方式,以人口城镇化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时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城镇化理论来审视当前城乡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发掘出其深层次的原因。

(一)学校德育改革滞后

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凸显出当前学校德育改革的滞后,主要表现在:第一,重智轻德的德育观与人才观。学校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地方。尽管国家一直强调加强道德教育,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和“政绩思想”的影响,学校德育仍是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第二,教师自身修养与德育能力有待提升。大部分教师的师德状况是良好的,但仍然有教师沾染了不良的习气,甚至个别教师还严重违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第三,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不能与时俱进。有的学校在德育工作的考评上还停留在传统的简单粗暴上,缺少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新方法。第四,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有的内容陈旧,有的内容空泛,影响了德育效果。第五,德育形式单一枯燥。德育课未能成为学校开展德育的主要阵地,而其他课程又难以进行德育渗透。教学偏重道德知识传授,缺乏道德活动和实践。

(二)家庭德育缺位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今天的家长多忙于生计,而疏于对孩子的教育。教育孩子的时候又更多地重视分数成绩,忽视优良品德培养。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家长的德育观念存在误区。城镇化加速推动“学历社会”的到来,许多家长认为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获得满意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没有文凭是不行的,而要获得好的文凭,就得好好学习。只要学习好,其他都不重要。第二,家庭的德育方式欠科学。多数家庭亲子关系紧张、沟通不畅,父母总是“想当年”,或者将“别人家的孩子”同自己的孩子作比较。第三,家长自身的德育能力欠缺。有的家长道德水平不高,难以言传身教。一些家长过分看重金钱名利,在做人上处事圆滑、心机重重、损人利己,这样的行为被子女看在眼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四,家庭结构变化导致德育不到位。离婚、单亲、留守、隔代抚养等造成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生活不稳定,导致对孩子德育的缺失。

(三)社会德育偏失

城镇化进程中,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不仅造成农村地区的衰落、“空心化”,而且也给城镇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学校德育和学生健康成长面临一些新挑战。其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不良观念的影响。传统的道德观念有所淡化,道德滑坡,学校与学生难以免俗。市场经济环境逐利性,也导致部分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第二,网络的冲击。网络在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技术、新条件的同时,也给广大心理不成熟、好新鲜、求刺激、不愿负责的学生带来多种诱惑,对学校德育造成了重大的挑战。

三、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合作

在城镇化背景下,随着城乡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巨变,学校德育面临巨大挑战,亟待改革。同时,学校德育“单打独斗”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亟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力量,建立全方位综合德育体系。

(一)学校德育学校德育:重塑德育首位

学校应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中,德育是基础,也是学生能够被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第一指标。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奠基时期,是塑造健康“三观”的最佳阶段,学校应把以德育为首真正落到实处。首先,要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2019年3月18日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并领会其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政课程和学科课程思政的改革落到实处,丰富和优化德育内容。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向,赋予德育内容以时代气息。其次,要做好爱国主义教育这篇大文章,按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去落实,把爱国主义精神植根于中华大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努力创建一个“生本课堂”,积极促成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切合学生的年龄和情感特点,要和学生的身边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常规活动开展德育活动,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等特色活动,激活实践环节,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再次,要深化德育评价改革。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应改变只由教师评价的单一局面,在评价主体里增添学生、家长等成员,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使评价由单向性发展为多向交互性,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这样可以大大增强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公正性。最后,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形成家校德育合力,这里主要是办好家长学校和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学校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教师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二)家庭德育家庭德育:重拾育德功能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家庭德育观念。家庭作为德育的微观环境,与社会作为德育的宏观环境相辅相成,都与学校这个德育主场密不可分。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显得更加重要。家庭教育和家教家风建设是家庭德育的主要内容,当前全国正在开展的红色家教家风建设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成为家庭德育主旋律。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道德文化氛围,家长要提升自身素质,通过不断地身传言教使孩子健康地成长和发展。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用民主的态度与孩子沟通,孩子才能更加尊重父母、信赖父母,自觉自愿地接受父母的教育,这样才能达到让孩子“心中点头”的效果。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家长应积极主动和学校加强联系与合作。留守儿童家庭要特别加强家庭德育。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出务工期间,要经常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保持与孩子及老师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及思想动向,在节假日期间要尽可能多地回家看望孩子,?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三)社会德育社会德育:重建良好环境

国家应该完善德育政策制度。政府要建立与德育教师专业化要求相适应的政策和制度。在教师准入门槛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加入有关德育的专业课程的内容。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定期更新德育专业化的具体内容,建立培训制度,使德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终身化,让在校德育教师有更多机会到高校或研究机构进修,学习教育理念和德育理论,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难点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认识明确德育首位的极端重要性,重视德育教材建设。教材是体现国家意志、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教材培养青少年一代对党、对国家的热爱之情,进而再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最终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教材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丢掉自己的话语权,要体现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系统性和丰富性。教材中凸显主流价值观,搭配好精神食粮,让孩子能健康成长成才。完善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制度。配备忠诚、干净、担当的精兵强将进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德育机构,充实配备高素质的德育专干队伍。提升中小学德育管理者整体素质,坚持党的领导,完善校长负责制,定期开展中小学校长培训、德育(政教)主任培训、团队干部和班主任培训,以便提高他们的政治站位,使他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对影视文化媒体等的监管。一方面,要加强针对学生的网络、影视、读物的创作。应多设计些有教育意义的网站和网页供给学生浏览和学习,为学生提供有营养和有价值的书籍和影视,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以便学生更好地吸收接纳和提升自身的道德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内容审查,规范电视、电影媒体的发展,加强对网络及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根据网络舆论的新情况,加强舆论监管,占领舆论宣传主阵地不放松。面对舆情做出迅速判断,坚持引导舆论向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发展,始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正能量,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政府要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的管理,加强对学校周边影响因素的监管。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除了补助、关怀、教育等常规措施之外,各地还可设立专门机构,统计其管辖范围内的留守儿童的数量和流动情况,鼓励有意愿做留守儿童慈善事业的企业和个人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潘家华,魏后凯.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8:创新驱动中国城市全面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2.

[2]何怀宏.底线伦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3.

[3]许明.英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其解决对策[J].青年研究,2008(1):44.

作者:林洁 单位:广西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