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智慧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1

【关键词】杭州 智慧旅游 对策

近几年,随着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新的移动设备层出不穷,这些数字化技术带来了全球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作为信息密集型的旅游业,与数字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而智慧旅游就是将旅游业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的产物,这种新型产物将全面改变旅游业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模式。

一、杭州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

杭州于2012年首先“乐游游・手机导游”这款手机导游软件,是业内首款取代真人导游的手机导游软件,真正做到了移步换景、人到声起,杭州从此正式掀开智慧旅游的浪潮。随后构建了一系列的公共智慧服务体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由IBM公司支持改造的黄龙智慧酒店,它建立了全方位的酒店管理系统和RFID等智能体系,堪称中国首家顶级智慧酒店,这无疑是对杭州智慧旅游的发展具有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还有于2013年推出的“西湖游览网”,为游客预定门票和住宿、餐饮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将杭州智慧旅游推上一个新台阶。

除此之外,杭州的智慧旅游还得到了一批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像萧山“物流e通”,通过配货平台和智能手机对物流货源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了物流司机、中介以及货源企业的三方智能化应用;而“基于无线数字电视的智能交通导航系统”,无疑是游客们的出行宝;另外还将公共自行车亭升级为公交智能便民服务亭,不仅能查询自行车租还记录,而且还可以24小时售卖食品和饮料,并支持银行转账、信用卡还款、话费充值、机票预订等多项功能。据杭州市政府的规划,未来两三年内,会进一步将智能便民服务亭扩充到3000个左右,让“智能公交点”遍布杭州。

二、杭州智慧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杭州的智慧旅游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总体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缺乏与杭州旅游特色相匹配的智慧旅游服务系统,黄龙酒店也只是停留在较为传统的酒店管理模式上,酒店内部没有全面实现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以及智慧旅游的评价体系缺失等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杭州的智慧旅游建设存在概念理解上的片面性,没有从本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出发,智慧旅游科技研发和实施技术力量方面十分薄弱,由此导致智慧旅游的建设不符合建设标准,盲目跟风、概念炒作,将智慧旅游建设和旅游信息化建设混为一谈。

三、杭州智慧旅游的对策探讨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杭州的智慧旅游建设还只是处于最初的萌芽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根据杭州的旅游资源特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规划具有杭州特色的智慧旅游之路:

(一)依托资源特色,创新智慧景区服务系统

杭州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杭州西湖,因此,杭州可以把西湖当做示范区,推广智慧景区服务系统。智慧景区服务着重于建立创新型信息服务方式,打造新的智慧旅游手段,力争为游客提供安全及时、多方位、人性化的服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智慧导览:可以在景区设置广告栏或者多媒体服务终端机,用来旅游资讯,方便旅客自行选择所需信息;还应配套建设多媒体展示系统,运用高科技手段,利用声光电来展示景区的自然和人文等景观,给旅游以立体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智慧导购:支持在线预订购买门票,并采用电子门票的形式,配备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或立式电子门禁,实现对门票的自动识别检票。此外,景区旅游产品、旅游纪念品应也能实现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

(3)智慧管理:视频监控全面覆盖景区,监视界面图像在各种显示设备上显示,并能进行各类操作,如具备闯入告警功能;实现入口人流技术统计管理、出口人流技术管理、游客总量实时统计、游客滞留热点地区统计与监控、流量超限自动报警等人流监控功能。

(二)强化技术应用,发展智慧旅行社

杭州旅游局应加强与信息产业部和建设部等的沟通协调,取得他们的技术支持,积极引入高新技术,加大力度发展智慧旅行社。智慧旅行社应具备信息收集、资源采购和产品销售以及游客服务等功能,通过收集整合各种旅游资源,包括景区介绍、饭店和交通工具以及保险等信息;然后对这些旅游产品进行在线宣传和展示,提供在线预订和交易的功能,实现多渠道销售,最好可以提供电子咨询单和预订单,实现电子合同管理;最后还应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呼叫中心服务,接受游客的咨询和意见反馈,为游客提供人文关怀。

智慧旅游的根本在于以现代化的方式满足旅游者多元化的需求和用户体验,其中,用户体验是当今信息化应用盛行下较为重要的因素。作为新兴的旅游发展概念,杭州智慧旅游可以立足于游客们的体验和评价,并且以之为根本,致力于打造出紧贴时代需求的旅游方式。因而,杭州智慧旅游建设可以把游客作为建设工作的重心,不断对旅游服务的相关技术型应用进行创新,把游客的旅游行程和消费习惯及过程作为改进的线索,开发出更新的智慧旅游终端,提供游客无线上网条件、现代化的支付平台及导航定位服务等。

虚拟旅游服务系统也是杭州智慧旅游可以考虑开发创新的项目之一。杭州智慧旅游在考虑技术应用方面还可以联合当地其它与旅游产业密切相关的企业和部门,将旅游交通、景区规划设计、旅游观赏、旅游休闲和旅游购物等连接成紧密的产业链,和文化、医疗、交通灯紧密配合,建立现代化的旅游信息库和资源平台,为四面八方的来访游客提供便捷、人性化的现代贴心服务。例如,现代游客习惯于应用手机APP,实现网上支付、交流、信息查询、交通等,杭州智慧旅游可以把游客的用户体验作为建设中心,以技术为硬件,实现游客体验软环境的改观和创新。加以现代人的无线网泛在学习习惯,可以以此为输入点,向游客们推荐杭州当地的文化及特色,以旅游推动文化的发展,最终促进当地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繁荣。

(三)立足商务度假市场,实现酒店智能化升级

杭州智慧旅游的发展还应关注于配套建设,其中商务度假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重要,因而,杭州智慧旅游的发展还应立足商务度假市场,实现酒店智能化升级。

一方面,在促进酒店智能化升级的时候,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如今,我国的酒店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我国的一、二线城市景区,酒店业的发展景况良好。无论是服务还是质量,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例如,众多连锁酒店考虑到游客们的行为习惯,提供百度糯米、美团等信息搜索、支付及用户体验反馈等功能。这便是酒店业信息智能化的体现之一所在,方便了游客们的游行,是智慧旅游的印证之一。

另一方面,杭州智慧旅游应当在夯实基础之上,立足于商务度假市场,进一步统筹发展。例如,杭州的黄龙酒店在智能化服务方面较为突出。杭州的智慧酒店仍应以黄龙酒店为指导范本,结合杭州旅游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杭州智慧酒店建设的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杭州智慧酒店的发展方向,为杭州智慧旅游提供硬件设施的有力支持。为了进一步促进杭州智慧旅游领域里的智慧酒店模块的发展,而对类似于黄龙酒店的初级智慧酒店,应进一步实现智能系统升级,比如可以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以及信息智能终端等技术,使游客在酒店内可以自动感知各类旅游信息,实现酒店内的“食宿游购行”的电子化、信息化和高度智能化。同时,酒店商家应当及时捕捉市场信息、研究现代游客的行为习惯,升级酒店的各项服务,让智慧酒店更加“智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和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智慧旅游必将带来整个旅游产业的全面革新与提升。致力于建设杭州的智慧旅游,必将带动杭州旅游经济的全新发展,实现社会发展的智能化转型。杭州智慧旅游的发展虽然进步较大、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为了促进杭州智慧旅游的发展,更多的研究学者需要加入到对智慧旅游开发应用的研究队伍之中。本文笔者从景区智慧服务系统、智慧旅行社和智能商务度假市场三个方面对杭州智慧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发展思路,希望可以为进一步推动杭州智慧旅游发展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料。

参考文献:

[1]张凌云,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

[2]蒲涛.试析智慧旅游的应用与改进[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4,(2).

[3]冯珍,王程.智慧旅游服务供应链中竞争企业的进化博弈[J].贵州社会科学,2014,(3).

[4]杜鹏,杨蕾.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体系与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

智慧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2

(一)智慧企业的概念

智慧企业是利用智能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使用云平台大数据整合、智能传感器、互联网等手段,达到企业大部分关键的业务实现自动化,企业管理、项目决策智慧化、自动化,这样使得企业可以支配的各种资源获得最科学、优化的安排,实现企业自身的财务、信息、生产物资、市场业务等方面达到合理的整合,达到社会、经济效益双赢的企业。

智慧企业的内涵包含企业人员的智力化、企业硬件的数字化、企业管理的即时性、企业创新的智能性。

智慧企业的一般特征: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绿色化、敏捷化。

(二)发展智慧企业要从这六个方面着手

1. 企业智慧化基础设施:企业要发展智慧化应该首先在网络接入方面建设自由的网络基础设施,包括云平台、互联网接入、大数据平台和相关应用软件系统。

2. 企业经营业务智慧化:企业要实现智慧化,应该加强企业研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产品、售后服务整个环节的智能化建设,实现各类核心业务全部智慧化。

3. 市场营销智慧化:为加强企业市场营销智慧化水平,企业应保证在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管理动态追踪智慧化。

4. 企业管理智能化:人财物等资源管理智能化、企业决策智能化。

5. 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企业精神文明、商业文明、生产服务文明的系统化建设,智能化技术普及教育,使企业转变成学习型的企业,并在公司内部健全有关学习、培训的相关制度,实现全体员工的继续教育。

6. 企业信息数据库智慧化:企业应建立有利于企业生产、销售、研发的有关数据库作为知识储备,从而实现信息获取与使用的智慧化及深度挖掘。

二、胶州市智慧企业建设的现状与不足

(一)胶州市智慧企业建设的现状

宏观环境的营造,助推了企业的智慧化建设。2012年6月胶州市启动“千家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计划使用三年时间在全市推进一千家企业实施信息化项目建设,2012年1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胶州市信息化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实施细则》,每年安排100万元扶持资金,促使企业的两化水平和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逐步提高。2013年年底对全市305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5家)进行了摸底排查,随着近年来网络、软件技术的发展,胶州市企业信息化的平台建设规模基本达到了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水平,计算机拥有量逐年创新高,服务器的拥有量也基本达到每家企业有2台,交换机更是达到了8台,调查发现胶州市有 98%的企业安装了宽带网络,约有82%的企业搭建了供企业自身使用的内部系统网络,大约70%的企业聘请专业网络技术人员自建了企业自身的门户网站;32%的企业在产品销售环节实现了网络销售的运营方式。从胶州市的智慧企业发展整体布局来看,胶州在建设智慧企业方面发展还不够同步,有的片区发展智慧企业较快,有的偏远乡镇发展智慧企业的劲头还不够足,多数企业存在有硬件,但无软件的情况,需要继续完善智慧化企业的基础设施软硬件的建设,进行智慧企业的探索和实践。

(二)胶州市智慧企业建设中的问题

虽然胶州市在智慧企业建设的过程中有了不小的进步,但在关键核心技术的系统化集成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较高水平的智慧化企业非常少,大多数企业对发展自身的智慧化系统方面还没有头绪,企业负责人对智慧化系统建设的投资仍然较为谨慎;另一方面,由于智慧化企业缺乏整体的设计,大约50%左右的企业在建设智慧企业的过程中出现了重复性投入等浪费现象。除此之外,胶州市很多企业的负责智能化建设的人才队伍还存在质量参差不齐、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

通过调研,智慧企业建设存在问题如图1所示,这里主要针对企业信息化的问题进行分析。

企业要想实现智慧化,应该着重三项内容,首先企业应该建立生产运营整个过程各类信息的综合数据库;第二是企业从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整个企业运营环节实现信息化;第三企业最终达到管理、决策的智慧化。当前胶州市的企业智慧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 很多胶州本地的企业对发展智慧化企业管理系统的意义及功能还没有认识到位,对于建设智慧化企业管理系统的积极性不够强,发展智慧系统还处于企业自发实施的状态。

2. 胶州市的企业智慧化管理系统的软件市场建设不够成熟;企业智慧化的应用软件成本较高,超出了胶州很多企业的承受范围,甚至不少大型企业也感觉成本过高;胶州的智慧化硬件实施服务商力量薄弱,缺少专业人才,无法完成较大的定制服务,无法满足本地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经过相关部门调查研究,大约有60%的胶州企业认为缺乏智慧化系统建设的技术人才限制了胶州市企业智慧化系统的普及程度。另有调查,将近一半的胶州企业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平台的使用;胶州近半数的企业数据安全仍然是靠本地电脑的杀毒软件等;80%以上的胶州企业都已经普遍使用了财务管理软件。

3. 胶州部分企业现代化、信息化制度建设跟不上时展的节奏,很多企业依然依靠传统的管理方式,企业的管理理念不能适应智慧化企业建设的标准,因此胶州企业急需改变传统观念,更新企业管理模式。

4. 政府各级部门对胶州企业智慧化管理系统建O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并且各级部门存在管理协调不到位的情况。胶州市信息化建设扶持政策少,影响小;青岛市信息化建设扶持政策整体存在门槛高、覆盖率较低等问题,小企业难受益。

三、解决胶州市建设智慧企业有关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智慧企业建设的对策

企业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为了使胶州企业智慧化建设更加普及,更加深入,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坚持注重企业经济效益与智慧化建设协同发展的思路,找准胶州企业发展智慧化系统的关键要素,统一规划、实施。

2. 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分阶段推进企业智慧化系统建设。

3. 寻找合适的智慧化系统服务商家为胶州企业定制适合、实用的智慧化集成系统,更新企业的管理理念。

4. 政府、企业都应增强发展企业智慧化建设的信心及意识,在投资方面加以侧重,并将技术人才的培养、储备提上日程。

(二)加强智慧企业建设的意见

1. 智慧企业建设的目标

在10~20年时间内,使龙头企业实现动态经营、敏捷反应、精准决策、低碳绿色,中等企业实现管理透明化、合作协同化,小企业实现产、供、销、人、财、物等全部数字化,最终形成一个覆盖胶州各行业、梯度排列的智慧企业群。

2. 智慧企业建设的具体内容

(1)根据智慧城市的发展框架,制定胶州智慧企业建设的总体思路

依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智慧青岛战略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中有关智慧城市发展的规划,进行智慧企业建设的总体设计,制定胶州智慧企业建设的总体思路,使胶州智慧企业建设适应智慧城市的相关规划。胶州发展智慧企业建设应该与政府政务、便民医疗、公共交通、城市管理等相互匹配;胶州智慧企业建设应该结合胶州市工商各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根据胶州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智慧应用水平,分步实施,避免重复投资,在应用的扩展上要遵循从点到面的原则。

(2)以企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做为基础,明确胶州智慧企业建设的重点

推进“千家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推进智慧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分行业不断推进胶州企业智慧化系统的建设。主要是:在商业企业,加强采购进货系统管理、库存系统管理、授信额度管理、产品促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智慧化水平;对于工业企业,应建设生产流通各环节的智能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达到生产、销售整个环节的智慧化。胶州的物流发展对于胶州经济贡献非常重要,物流方面,为保证实时追踪货物的运输状态,应结合互联网、物联网相关技术发展实时动态追踪的智能化系统。

(3)以胶州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为载体,构建智慧企业建设的服务平台

利用“1+12+X”公共服务体系展开广泛宣传和服务。“1”指胶州市级综合性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2”指12个镇办公共服务平台、“X”指以23家行业协会和若干个特色园区及社会专业化服务机构等为主导的专业性、区域性公共服务平台。利用政务网站、政务微博、公共微信、服务热线、IMO、云平台、公用邮箱、QQ群等多种沟通渠道,对纳入服务网络的872家规模以上企业和1万余家小微企业进行政策宣传、智慧企业知识传递等。完善胶州市服务平台,设立企业服务大厅,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融资担保、管理培训、市场开拓、中介服务、技术服务等服务。

(4)抓好智慧化企业人才积累,保证企业智慧化发展的人力储备

一是政府应积极联系引入海内外高级人才。对于掌握智慧化企业建设核心技术的人才给予优厚条件吸引来胶州进行创业;二是加强胶州市企业智慧化人才队伍的培训。通过与青岛地区各类大专院校以及西安交大青岛研究院、C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单位的联合,建立企业智慧化管理、技术、应用等方面人才的培训课程。三是加强企业智慧化建设的宣传、科普。定期组织各级领导、企业负责人、技术人才学习考察,并在全社会科普有关企业智慧化的知识。

(三)加强智慧企业建设的保障

1. 政府组织:政府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智慧化建设

政府在建设智慧化企业方面应起到组织作用,政府可以联合大专院校、信息科技供应商、企业建设胶州企业智慧化的行业协会。及时掌握全球智慧企业建设的新动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定期组织相关人才考察学习,培养一批肯为胶州企业智慧化建设贡献力量的专业人才。

2. 财力保障:为胶州发展企业智慧化提供资金保障

为保障胶州企业智慧化发展建设,可由政府财政出资建立胶州市智慧企业发展基金,在财政方面采取税收返还等政策激励胶州企业增加智慧化建设的投入,鼓励胶州企业自主创新。在企业智慧化技术研发与改造的创新方面,政府可以采取量化的方式,根据企业创新成绩给予适当的资金奖励;政府还应促进胶州各类金融部门与企业智慧化建设单位合作,以保证企业智慧化建设的资金渠道。

3. 制度健全:建立智慧企业建设的相关机制

要想长期规范发展胶州的企业智慧化建设,应该首先在制度上予以保障。首先应建立考核机制,由胶州市政府安排相关专业机构采取量化赋分的方式,定期考核胶州市智慧企业建设发展情况;第二通过智慧企业行业协会的监管激励,推动胶州大中型企业发展智慧化建设;三是群策群力,联合智慧企业建设水平较高的多家企业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打造胶州智慧企业的标杆。

4. 产权明晰:重视维护智慧企业建设的有关知识产权

智慧企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企业新型管理模式,智慧企业建设包含了很多最新的技术专利。为了保障智慧企业建设单位的权益,胶州政府应加大对智慧企业自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首先应该支持胶州企业在建设智慧企业的过程中形成专利;其次政府应帮助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第三政府应引导企业知识产权进行成果转化,推动形成胶州产、学、研相互结合的企业智慧化运作体系。

四、结语

智慧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3

【关键词】内江物流;现状;发展;战略定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种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中的不断运用,制造过程本身的技术对提高制造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开始变小,企业把提高竞争力的侧重点逐步放在物流方面,着力于把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从而使物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在,在发达国家,物流业能发挥带动和支撑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作用。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存在的问题较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内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仅仅依赖生产性技术的进步是不够的,必须高度重视物流科学在实践中的运用,深刻分析内江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内在需求及内江物流发展的现实基础,明确前瞻性的发展战略,把物流业作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来加以培植和发展。这对开辟内江经济新的增长源、提升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

一、内江物流现状分析

(一)内江物流的成就

商品的流通离不开物流。物流的发展对商品生产规模、产业结构的变化及经济发展的速度都具有制约作用。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地方对物流产业发展的中午不断加强,物流业总体规模也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同样,内江的物流也取得显著成就。内江市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在全市经济增长中占得地位越来越重要,据四川统计局资料显示:到2010年,内江市全社会货运总量达到0.77亿吨,其中公路货运量7412万吨,评价年增长甚至达到18%[2]。

1.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内江地处成渝中心地带,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是川南地区重要的客、货运中转站价值2010年,全市公路里程9468公里,内河航道里程745公里。全市载货汽车达到19859辆。内江火车货站,目前又一个客货一等站,近十个小型站点。

2.物流企业日益增多

内江市目前大规模的物流企业日益增多,主要以物流货运部为主。较大的物流企业有永宏物流、凌风物流等公司。永宏物流公司自有办公室1300多平方米,汽修厂房2000多平方米,拥有员工200余人。公司在成都、重庆及川南各市县(区)设有货运站30多个,承接整车零担货物运输和信息,每年货运量达到200多万吨,总产值达1000多万元[3]。

(二)内江物流存在的问题

内江物流业虽然起步比较早,但发展却很不理想,大多物流企业在从传统储运向服务转化的问题上进展迟缓,运输网络不健全,大部分还基本停留在处理传统的储存和运输服务的水平上,跟不上客观形势的需要,适应不了现代物流信息网络,极大影响了物流业的发展[4]。

1.物流业管理部门分散,物流整体效益较差

我市物流行业管理多年来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使原本是一个系统资源的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若干个部门。物流管理和资源的分散化,物流企业的低效运作,使物流本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大大削弱,阻碍物流业发展,难以形成社会性的物流配送体系。即便是新成立了物流发展协调科,由于先天缺陷也很难牵起加快发展物流业这个头。

2.物流企业基础条件差,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

我市大部分物流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严重不足,自动化信息程度非常低。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手工作业为主,缺少自动化信息网络,难以优化调度、有效配置,对客户不能提供查询、跟踪等服务。从而造成物流组织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配送成本高,客户满意度差,盈利能力低,严重影响了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

3.物流企业规模过于小,整体规划不够理想

目前,我市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物流管理又比较分散,物流部门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每个部门都自成体系,缺乏整体物流规划,加上大多数物流企业运营方式单一,综合性物流公司很少,使货物仓储、货物运输、货物配送无效作业环节的增加,物流速度的降低和物流成本的上升,造成物流环节上的浪费,管理成本加大,因而导致了我市物流业整体效益不佳,竞争力不强。

4.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低,严重影响物流效益

当前我市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还比较缓慢,物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产、供、销一体化,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直接导致了物流作业过程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从而很难为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也很难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一体化。

5.物流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物流业发展

当前我市在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比较缓慢,市场上符合要求的物流人才较少,而且层次较低,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由于物流教育和培训的缺乏,能够切实为企业提供有效方案的中高级物流人才较少,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随着川南烟草物流、再生资源物流、粮食物流、铁马物流等物流企业现代化物流设备的投入使用,以及渤商西部物流中心的建成,必将加快我市传统物流企业自动化、信息化进程,必将促进我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二、内江物流发展的战略定位

(一)内江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按照内江打造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的总体发展定位,紧抓强力推进“一枢纽一中心六基地”建设的发展机遇,结合物流业发展和政策条件,内江物流业将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先进设计应用和相应的政策配套,经过3—5年时间,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的物流现代物流服务支撑体系,形成全国有影响里的智慧物流城,促进和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阶段发展目标

在总体战略定位和总体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内江物流业将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理念,促进内江智慧物流城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一阶段:快速完成物流网络节点布局,有限检查川南电子商务物流总部基地。

第二阶段:快速构建公共智慧物流平台,形成继承化物流运作体系,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智慧物流城。

(二)内江物流发展的战略措施

1.建立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工作机制

建立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协调机制,形成推进合力,研究相关政策措施,逐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指导推进内江现代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5]。

2.改进行政审批和管理方式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范物流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前置性审批,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经营资质,经营行为的后续监管和检查,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增强物流市场主体的活力。

3.加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内江作为物流发展落后地区,物流人才极其匮乏。为保证内江物流业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物流人才,推动物流业健康发展。内江应鼓励与内江师范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及周边地区大学、物流企业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培养、引进市场继续的物流专业人才,以物流人才提升内江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

4.积极支持物流企业创新

积极支持物流业务流程创新,对物流领域提供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的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制造企业进行业务外包,采购第三方的物流服务。对胃制造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仓储建设项目,可以减免民防工程建设费等[6]。

5.扩大开放物流市场

积极吸引国际著名物流企业入驻,参与内江物流设施建设和物流市场经营,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管理和技术,大力发展物流服务外包。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况漠,彭跃.四川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及战略定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1).

[2]四川统计局.《四川2010年统计年鉴》[S].

[3]内江统计局.《内江2010年统计年鉴》[S].

[4]况漠,罗跃龙.对推进四川现代物流发展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3(6).

智慧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4

[关键字] 物流园区 宁波港 布局规划 功能定位

1.引言

物流园区是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新起的东西,它是在现代物流体系中重要的物流节点,物流园区的合理规划和迅速发展在中国的现代物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实,物流园区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也被称为物流基地,其早期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主要目的而建设的。国外的物流园区建设时间并不长,中国是近几年才兴起的。随着中国的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的逐步发展,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的研究成果也逐渐成熟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各主要经济区域和各自的经济中心,由于其相对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市场环境,成为了发展的重点领域,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仍将继续成为区域物流发展的龙头。

2.物流园区的概况

2.1物流园区的概念

早期在日本出现的物流园区,是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的,为的是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减轻产业对环境压力,保持产业凝聚力,通常在郊区或城乡边缘近于交通干道辟出专门用于吸引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在此积聚,实现产业发展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的。在我国,直到2006年12月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物流园区的概念得到了明确的解释,即物流园区是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流集结地[1]。

2.2物流园区的特征

物流园区是具有较大规模和多种服务功能的、以物流服务企业为核心的服务性企业集中地,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的场所。具有以下特征:1、现代化2、社会化3、多功能4、大规模5、经营场所[2]。

2.3物流园区的功能

现代物流园区从大的方面讲,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依托物流服务的经济开发功能。作为城市物流功能区,物流园区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以及适应城市物流管理与运作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功能区,其主要作用是开展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就近生产、区域生产组织所需要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物流园区的内部功能可概括为8个方面,即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其中,综合功能的内容为:具有综合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态的作用,可以全面处理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等作业方式以及不同作业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3.宁波港物流园区的现实基础

宁波港作为我国第三大港,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发展较早,经济发达,物流资源丰富。宁波港主要分为北仑港区、宁波港区、镇海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是一个集海港、河口港和内河港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现代化国际大港。在2010年,其集装箱吞吐量就已经跃居全国第三。

3.1宁波港发展物流园区的优势

3.1.1区位优势

宁波港地处我国海岸线的中部,与太平洋接壤,又地处长江出口,内至我国内陆,外到世界各地,交通便捷。内陆腹地辽阔,可通过多种交通运输工具直接与华东以及长江流域地区输送;东邻太平洋,优越的水域位置让宁波港与整个东亚及环太平洋地区建起良好的关系,目前的宁波港,已是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的合作伙伴。宁波港作为国内与国际沟通的一条重要通道,其发展程度对国内物流业与国际接轨有这重大的意义。

3.1.2交通运输优势

经过多年的交流和合作,宁波港和世界各地的港口都有运输往来,航线遍布全球,水路、陆路运输以具有相当规模的运输网,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很好的运输优势。市交通网络规划以主城区为核心,以跨三江、连三片、沿三轴为指导思想构成骨架,辐射范围覆盖了整个宁波市区,自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宣布正式通车开始,是宁波港走进长三角,走向内陆的开端。

随着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第二座跨海大桥宁波梅山至舟山六横跨海大桥已经开工,计划在2014年竣工开通。六横跨海大桥完成以后,将是宁波港与舟山港携手对抗大上海,打造国际强港的开始。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为宁波港物流园区扩展腹地,加快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联接提供了有利条件。

3.1.3市场需求优势

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为宁波港物流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加上宁波地区交通的不断完善和自身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宁波港将加快融入长三角,货物运输量会不断的提高。造船企业实力进一步提升,工程船舶和特种船舶成为宁波造船业的主导产品。经多年的磨砺,物流企业内部高成本却带来低效益的问题这在被逐渐的瓦解,市场需求前景巨大。

3.1.4市场化程度优势

浙江工业发展早,有基础优势,以加工制造业、轻工业和集体工业为主。作为第一批打开大门的城市,宁波港有较好的运输业、货代业、信息业和仓储业基础,它们为宁波物流园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细数宁波市场上现存的产业类型,主要有5大类:一是以货运和仓储运输为主的改造型物流企业;二是企业团为方便自生公司运营而设立的物流部门;三是为各种超市、大卖场和商场提供配送服务的配送中心;四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以物流运输和货物配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五是以互联网为主的物流网络,主要是电子商务。

3.2宁波港发展物流园区的制约因素

根据对近年来对宁波港物流业发展的分析,结合现实问题,将宁波港发展物流园区存在的制约因素总结为一下三点:

3.2.1功能定位不明确

各地区物流发展目标缺乏对其在整个经济区内的目标定位以及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关系定位。大家都纷纷建设“综合型”物流园区,缺乏针对本地主要产业特点和产业结构的专业性园区。雷同的定位使得同一港口的各物流园招商时都“吃不饱”,大量物流设施闲置,“优惠条件”一降再降,政府投资的回收年限也将推迟。

3.2.2物流人才问题

21世纪缺的就是人才。在这个科技腾飞的时代,人才供应永远跟不上发展需要。虽说地处东南沿海地带的浙江人才辈出,宁波港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也比较诱人,但宁波港现今的物流业主要以中小型物流企业为主,数量多但是单体规模小,实力差,所以很难吸引人才,并且就企业本身也无法承担这笔高额的人才成本,因此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就更加稀缺了。另外,从人才供应市场来看,目前即掌握现代专业物流知识又精通计算机信息和第二语言的复合型人才确实不多,这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企业和高校共同培养。

3.2.3物流技术问题

物流技术的问题主要还是关注信息化和人才两方面,其中中小型物流企业在这两方面处在十分尴尬的局面,中小型企业由于人才优先,要自力更生实现物流信息化很难,需要由软件开发商来开发生产。其实就算如此,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对自身企业所要开发什么样的系统也是十分迷茫的,因为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必将涉及到企业管理体制、业务流程、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等多方面的创新。因此在信息技术和开发模式尚不规范的前提下,要发展一套适合自身的系统并不容易,况且开发成本极高,信息系统不成体系,难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就无法实现。另外,中小型企业中高素质人才的匮乏,使得企业管理层和技术层的工作效益有待开发。在这些方面,尤其需要企业下大力气改进,毕竟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了[3]。

4.宁波港物流园区的发展建议

(1)大力开展多式联运。多式联运的发展是港口物流业走向世界的保障。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使得宁波港的经济腹地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应该努力发展公路运输,形成也宁波港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网络,争取成为整个华东地区的货物集散中心。进一步发展铁路运输,深入内地,发展集装箱运输体系。积极发展航空运输,努力做好海陆空三层面的平衡发展。作为长江的出口城市,努力发展内河运输,提高自身揽货能力。搞好与舟山港的合作关系,各运输方式协调运作,提升港口通货能力,形成一个国内国际都合理的庞大货运体系。

(2)推进智慧物流建设。随着科技在商业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发展,以资讯化为主的新型物流建设正在不断的发展。所谓智慧物流,就是努力扩大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产业中的应用,提升现代物流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宁波港要跻身国际强港,就要完善智慧物流网络,加快不同节点内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形成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智慧信息网络。加快技能物流技术在港口运营中的应用,建立智慧港口综合管理系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EDI电子平台技术,实现与国际贸易无缝隙连接。完善车辆的GPS导航技术,形成智能车辆管理平台,提高数据处理分析能力。鼓励企业建设自动分拣、智能仓储系统,提高物流产业的可视化和可控化。

参考文献:

[1] 宁波市委政策研究室. 加快宁波物流业发展的对策探讨[J].宁波通讯, 2001-06(33).

[2] 汪鸣. 我国物流业发展政策研究[J].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11-01.

[3] 王华宁.浅谈现代港口物流园区的构建[J].现代商业, 2011(3).

智慧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5

【关键词】医疗物联网 信息化建设 智能医院

1 医疗物联网概述

医疗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一项突破,可以将医院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进行连接,将这些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复杂、结构庞大的网络,实现医疗资源的信息共享、智能配置、互联。物联网可以借助智能识别技术来构建医院药品、病人等信息的主索引,通过RFID技术与条码扫描技术,为智能医院建立精确的信息识别、信息确认系统,从而解决传统人工判断和识别所导致的差错问题,在智慧医院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医疗物联网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医院各方面的应用,使得医疗卫生系统真正实现智能化、一体化,为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了便捷、高效、安全,在医院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1 物联网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传统的院前急救模式是患者方电话通知急救,然后派出救护车把患者转运到医院急诊,进而再根据其病情的诊断结果,急诊进行抢救。通过医疗物联网技术,应用通信网络,就能够将患者的实时车载检查结果,例如肝肾功能、生命体征、电解质、心电图等数据,传递给救治中心,从而帮助中心专家对众多患者实行无边界、全天候的监测治疗、诊断。此外,在医疗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还可以根据救治专家的诊治意见,提前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抢救设施。

2.2 医院各种仪器设备和医疗相关物品的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目标是将医疗设备维持在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医院的技术、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效益。通过医疗物联网的射频识别技术,可以轻松实现医疗资产的盘点、医疗物品的智能入库和出库、医疗设备报损与报修、科室管理、医疗资产的防盗等功能。此外,完备的医疗物联网信息保障机制还能够把各个医疗设备的使用状况向中央监控管理器定时反映,进而实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利用率。

2.3 在医疗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

在传统的医疗安全管理方式中,只能通过人工定岗、定编来管理控制,由于医疗资源种类繁多、岗位人员流动、就医服务环节繁琐等因素而导致医疗安全无从保障,从而加重了治疗、管理等多个岗位员工分工的混乱。医疗物联网的饮用则能够实现对诊断、治疗流程的规范管理,增加医疗安全,防止医疗差错。例如,可以对危重症患者应用血液制品进行全程追踪,提高用血安全。此外,医疗物联网继承的药品智能化管理功能还能够提高用药安全系数,杜绝给药错误。

3 医疗物联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医疗物联网在医院管理与智慧医院建设方面存在着重要作用,我国各地医院也纷纷加强了医疗物联网的建设。就目前来看,医疗物联网建设尚不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目前在多数医院中,医疗物联网并没有建立成一个全面的网络体系,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平台,没有规范的技术标准,也没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医院管理部门尚未建立起物联网体系中无线医疗传感器、传输产品等医疗监护审核制度,风险管理无法可依。

其次,当前医疗物联网体系中包含众多的身份识别技术,例如RFID身份标签,RFID记录了病人以往就诊经历、生命特征等隐私信息,如果信息发生泄漏,将损害病人的合法权益,对病人、医院信誉都会带来不良影响。当目前医疗物联网技术针对采集的病人信息仍未建立起完善的技术体系与监控制度,这就给他人非授权阅读、修改、利用带来可能。

此外,医疗物联网投入成本仍旧过高。医疗物联网技术需要网络、医疗、物流、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配合,电子标签是这一体系的重要连接点,成本一般较高。但目前我国多个地区的医院在物联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于成本考虑,只有在特别需要的地方才会使用RFID技术,电子标签技术成本过高认识制约医疗物联网形成技术、经济价值的一大阻碍。

4 建议与措施

针对上述规划、技术、管理、成本等方面的问题,未来还需要统筹安排,才能使医疗物联网建设取得突破,目前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医疗物联网建设进行整体规划、规范研究与开发。从国家医疗事业发展与局部地区医院发展的层面,医疗物联网都应该做好整体规划与开发研究,避免投资的浪费与重复开发。医疗物联网体系涉及到医院管理、物流配置、网络技术多个领域,标准种类繁多,行业个性较强,需要以地区为基础,逐步建立国家级别的医疗物联网标准体系。

第二,构建感知安全的医疗物联网安全体系,并加强对医院资源的规划、调配与管理。医疗物联网安全首要问题就是物理空间的感知安全,因此,需要逐渐建立起层次分明的隐私保护机制与物联网安全框架,此外,医疗物联网的建设与运行离不开整体调配运行,需要对整体医疗资源管理规划,各类应用都需要建立在一个集成的综合数据平台上,提供无缝隙的医疗机构间的互联服务。

第三,提高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智慧医院系统来说,系统设计和数据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工作极其重要,是系统开放性和数据共享的要求。在系统的总体设计上,借鉴各类系统的成功经验,在技术上,要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且成熟的技术,充分考虑医院信息化系统的现状和特点,注重系统的实用性的前提下,构建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和面向对象的理论来设计。

5 结束语

医疗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医院治疗、管理、服务过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可以帮助医院提高服务水平,优化了各项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目前国内关于医疗物联网技术的研究、探索、应用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在未来还需要广大医疗工作者、技术人才不断完善与努力。

参考文献

[1]琳.医疗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3(08):101-103.

[2]李峰,李刚荣,汪鹏等.在医疗物联网支撑下医院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13,8(1):69-71+75.

[3]孟群,杨龙频,赵飞等.医疗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探索[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04):279-285.

智慧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6

关键词:供应链;可视化;物资监控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supply monitoring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telligent supply chain. According to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material supply management of the South China Power Grid, this paper designs the platform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material supply.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project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onitoring platform provides data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tools,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material supply timeliness and accurac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employee satisfaction.

Keywords: Supply chain; visualization; material monitoring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电网企业既是传统企业,也是现代企业。是传统企业,表现在电网企业的建设经历了几十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历经了初创、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工具、方法和技术都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才有了今天的辉煌的成绩。另一方面,电网企业也是现代企业。这主要表现在电网企业的投资规模大,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工程建设复杂、周期长,对项目管理和技术管理要求高;电网企业的工作岗位,均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资格和认证,对人员素质要求高。因此,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特点注定了电网企业在日常业务管理上的特殊性。

电力物资的供应具有显著的特点。电力建设工期长、工程复杂、涉及单位多。参与建设的单位既有电网企业、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还有供应商、配送商和上下游的企业,因此,就物资供应而言,如何保证在合适的时间,将正确的合格的物资、移交到正确的地点,始终是企业面临的重要事项。传统的管理方式,多依赖于人工方式,以电话、邮件、QQ等方式,跟踪和督促货物资的交付,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物资供应过程中交流的障碍,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尚缺少全业务和全流程视角的监控,如何对全过程进行可视化的监控及数据的分析,是物资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挑战。

智慧型供应链的核心是供应链中的成员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高效协同,消除不对称信息孤岛,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供应链效率问题。基于智慧供应链的物资供应全过程监控正在为供应链管理领域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该监控机制具借助大数据和可视化的理念,有效改善物资供应全过程的效率和透明度,确保及时、准确地掌握物资供应全过程的真实情况,可以显著提高电力物资全生命周期效率和准确性。

1.物资监控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电力物资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牵涉到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内容。加强电力物资工作,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物资采购供应过程实行有效的监控,更好地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追求物资供应的协调性与及时性、库存管理的合理性、物资质量及物资服务的优质性。

基于历史条件建设物资管理系统,实现了需求、采购、履约及出入库等基本流程管理。但仍存在如下问题:各个环节的跟踪监控机制未达到智慧型供应链的要求;未建立相应动态监控模型,未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标准工作时限设计、及时预警与动态提醒以及从信息系统中取数的逻辑。为了更好地满足生产及工程物资供应需要,仅仅实现基本的流程管理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电网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对过程监控的精细化管理手段和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相应的专业创新技术手段,提高智慧供应链的物资供应全过程监控水平,实现物资供应管理各流程、各节点之间流程的高效运作及动态监控。已成为电网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生产及工程物资供应需要,需要建设基于智慧供应链的物资供应全过程跟踪机制建立,通过物资流程监控,物资动态指标监控,流程管理与优化,获得最快速最完善的图文和报表输出,从而使得物资供应全过程信息一目了然,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2.物资监控的设计框架和功能

根据物资监控平台的目标和要求,需要建立物资供应全过程跟踪机制,通过信息系统的可视化业务监控,使物资供应全过程信息一目了然,现物资供应全过程动态跟踪监控,有助于实现物资供应管理的集中、规范、高效。因此,对于设计的框架规划如图1所示。

2.1 项目物资供应监控

以需求计划申报单位部门作为统计维度,以需求计划单的审批完成时间作为计算时点,统计各个专业管理部门(如基建、营销等)申报的需求、已完成需求、已下发中标通知书的、已签订合同及采购金额、已经到货、已完成供货的明细。统计需求部门申报的物资需求,供应中的明细数(以及红黄灰绿灯数);以及各个环节处理中的需求明细数。可以往下钻取对应的需求计划明细清单,如图2所示。

2.2 储备采购供应监控

以需求计划明细申报的虚拟项目作为统计维度,以需求计划单的审批完成时间作为计算时点,统计年度累计或各个月份申报的储备物资申购需求、已完成需求、已下发中标通知书的需求、已签订合同的需求、已经到货的需求、已完成供货的需求。

统计各个虚拟储备项目各个月份申报的物资需求,供应中的明细数(以及红黄灰绿灯数);以及各个环节处理中的需求。可以往下钻取对应的需求计划明细清单,如图3所示。

2.3 闲置物资可视化监控

在统计供电局的闲置物资库存,可以按照单位部门、物资类别、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闲置物资产生量、再利用量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为进一步提升闲置物资的管理提供数据分析支撑,如图4所示。

2.4 绩效指标看板

统计物资供应全过程中的物资管理指标,指标共8个,分别是:需求计划准确率、特殊需求采购率、合同签订及时率、物资采购集中度、七天准时供货率、库存储备金额占比、常规储备物资库存周转率、闲置物资再利用率,展示各指标当期的指标值、同比、环比。指标的统计周期、计算公式、取数规则以南方电网公司公布的指标卡为准。

示例(如):

指标名称:需求计划准确率

统计周期:季度

指标公式:(1-n/d)×30%+k×70%

计算逻辑:

d:物资需求计划总条目数量。在统计期间内完成采购的非框招的所有物资需求计划总条目数。

n:错误的物资需求计划条目数量。在d的范围之内,并且发生过退回的需求计划明细条目数。

K:框架协议执行率。

当k为[80%,120%]时,k=100%;

当k120%时,

k=∑所有标的[(1-|单个标的实际采购数量-该标的需求预测数量|/该标的需求预测数量)/80%]/标的总数量×100%

当k

可视化监控界面如图5所示。

2.5 业务单据办结效率监控

统计昆明供电局的关键业务单据审批的办结效率,10种单据类型包括:需求预测单、需求计划单、采购报告单、采购合同、履约问题单、到货抽检任务单、入库单、出库登记单、储备方案、闲置物资入库单。统计的维度包含单据数量、审批时长(各单位、节点)、审批完结等,如图6所示。

3.管理效果提升

以云南电网昆明局为试点应用,通过对电力物资供应的全过程监控,加强了网、省、地市(县)各级单位的纵向协同,有力地促进了智慧供应链的建设。降低了沟通的成本,提升了企业的效率,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为南方电网物资管理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富杰.浅析电力物资管理的过程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5):182-83.

[2]韩智海.电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6):228.

[3]董定邦.关于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系统的构建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4):14.

[4]杨灿魁.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管理全过程决策分析体系探索[J].机电信息,2016(36):138-39.

[5]崔巍,秦东,刘富荣.电力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2):86-87.

[6]郑勇锋,陈庆.流程监控系统在企业流程标准化中的应用实践[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6,14(4):154-59.

[7]李杨,伍常炎.电力企业供应链监控预警机制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8):67-69.

[8]李志民,赵一丁.基于工作流的大型仓库物流监控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6(6):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