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管理范例

幼儿园生活管理

幼儿园生活管理范文1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保育;卫生保健

在病毒肺炎已成为常态化的背景之下,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由“停课不停学”陆续恢复线下教学,各地幼儿园也在通过一系列开园准备工作评估验收之后顺利开园。在特殊背景下,开园复学后的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尤其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这需要学前教育工作人员认真反思和调整幼儿园的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构建幼儿园的卫生安全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幼儿在园的健康,促进幼儿以健康为基础的全面和谐发展[2]。

一、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问题

(一)“被动式”培养幼儿生活卫生习惯

由于病毒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式,给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落实主要以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为路径,因此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幼儿园尤为重视培育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对幼儿饮食的管理。但是,在卫生习惯教育方面,教师过于主动强调、要求和示范,而忽视幼儿的自主探究学习。有部分幼儿园对幼儿卫生习惯和饮食情况进行严格评估,并以评估结果评价班级教师,而评估的内容包括观察班级幼儿是否严格七步洗手法、是否餐后漱口(漱3口水,每口水在嘴里咕嘟8下)、是否30分钟以内进完餐等,甚至好多班级出现幼儿开始进餐,屏幕上就开始30分钟的倒计时。即便教师严加督促和规范幼儿的卫生及饮食习惯,但仍然有大部分幼儿不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漱口,进餐时长也超过30分钟,幼儿的良好卫生及饮食习惯也并没有得显著的提高。《幼儿园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中要求开园后教师尤其要注意引导和教育幼儿养成多洗手等卫生习惯,且幼儿每天坚持洗手、刷牙、漱口,保持自身和环节卫生,是建立阻挡病菌的第一道“防线”但幼儿园在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过程中,应以幼儿积极主动建构的形式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不是让幼儿总是以被要求的方式养成习惯。

(二)保育员缺乏有效培训,传染病预防难落实

幼儿园是儿童集体生活的场所[3],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属于人群密集的地方,幼儿间的接触频繁及其容易导致传染病的爆发与流行。曾有学者提出幼儿园是我国传染病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而保育员作为班级卫生保健工作的负责人员,若其具有较好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和健康意识,就可以及早对传染病患儿进行识别并督促就医,同时通过消毒卫生工作达到预防的目的。所以,保育员对传染病的知晓情况以及健康行为、意识与幼儿园年度发病率有直接关系[3]。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受待遇及地位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公办幼儿园或是民办幼儿园的保育员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2020年9月,笔者作为学生认知见习与实习的带队教师,在带学生见习与实习期间,笔者对校企合作的17所公办幼儿园进行走访调查,通过询问保育员发现大部分保育员的传染病知识水平差,保育员普遍学历较低,学历均为初中或高中学历,只有少部分通过岗前培训获得保育员证,大部分为“先上岗,后补证”或无证上岗。

(三)家长认识不足,健康环境得不到保障

教育部出台的《幼儿园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中要求开园后,家长不送孩子进入班级,有条件的不进入幼儿园大门,经卫生保健人员晨检合格后,家长在指定位置将幼儿交给班级教师,班级教师再带进班;下午离园时,可分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地点,由家长在大门口接回孩子。笔者在带学生认知见习及实习的过程当中,对校企合作的幼儿园进行了解,大部门幼儿园都做到了分时间、分通道、不直接进到班级接送孩子入园或离园,甚至有的幼儿园做到了家长不进入幼儿园大门,并且在幼儿园的门口设立了洗手池,并监督每个幼儿在入园前必须洗手方可入园。但并不是每一所幼儿园都达到了好的效果,有的幼儿园在执行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很多问题,如部分家长不理解为什么入园前必须要洗手等。因此出现了迟到、走错通道、直接送幼儿进到班级教,甚至进入班级教室停留等情况的出现。

(四)管理不到位,卫生消毒工作质量不高

幼儿园的消毒工作是对幼儿园场域内的所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工作,是阻断传染病进行传播的主要途径,幼儿园消毒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毒传染的发生及幼儿的身心健康[3]。笔者在对校企合作幼儿园进行了解后发现,负责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管理的主要是幼儿园的保健部门[3],同时保健部门还要对厨房等后勤人进行管理。保健部门通常由一至两名保健医生组成,但幼儿园保健医生的配备严重超标,每150名幼儿配备1名保健医生的比例,保健医生不仅要负责幼儿园的晨午检、幼儿园疾病管理、食堂管理及幼儿园的带量食谱,还要管理和监督每个班级的卫生工作。因此,存在保健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最终导致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落实不到位。此外,负责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则是幼儿园的保教处,教师的教研会议主要由保教处负责组织。而这两个部门之间属于垂直管理关系,部门之间的工作存在交叉,但又缺乏结合,存在协调不到位的现象[4]。保健部门与保教部门之间缺少合作式的教研会,教师缺乏对卫生保健工作的了解,并不能协助保健部门对班级保育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从而使保育员的消毒工作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将消毒工作等同于普通的清洁或打扫,忽视幼儿园消毒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谨性,致使卫生消毒工作的质量下降。

二、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提升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路径探索

(一)保教结合,激发幼儿主动构建良好的卫生习惯

全园认真贯彻落实保教结合原则,保育工作并不是① 《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祝全省小朋友们节日快乐!》,据榆林网:。保育员的专利,尤其教师应多关注一日活动中的保育因素,并将保育因素与教育活动充分结合。教师可以将卫生习惯知识融于幼儿的学习活动当中,让幼儿在区域活动当中主动了解和探索生活中的微生物、病毒及如何预防细菌侵犯等知识,激发幼儿主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幼儿园的医院区角往往是最受幼儿喜爱的区角,可以满足幼儿对医院、医生、病人及医药设备的兴趣,通过扮演“医生”和“病人”的角色游戏进行探究,从而生成B-STEM课程,B即生物(Biology)。教师可以设计“灭菌和消毒的好办法”的系列活动引导讨论一些常用的消毒和灭菌的方法,并选择部分方法在区域当中进行实践探索的尝试,如七步洗手法、75%酒精消毒法等。也可以选择一些与“防范细菌侵犯”主题相关的绘本开展阅读,如通过阅读《便便里的细菌王国》让幼儿养成便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阅读《我爱洗手,细菌赶走》等绘本让幼儿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阅读《感冒需要什么》《一个叫病毒的坏家伙》等预防病毒和健康教育的绘本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病毒感染后的不同症状。最终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帮助幼儿了解传染的来源、传播途径、如何阻断传播等知识,让幼儿主动构建和养成爱干净的卫生习惯,达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二)巩固家园合作,携手共建健康的幼儿园环境

健康的环境包含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健康的幼儿园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的室内外场地、建筑、设施设备甚至一草一木都是安全并符合卫生要求的。健康的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为幼儿营造的符合幼儿精神卫生并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氛围。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幼儿园应做好建设健康幼儿园环境的园级规划,并与幼儿家长携手实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安全健康的氛围。这一“特殊时期”的家园合作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它由过去家园共育中家长的参与和配合转变为重视,也就是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幼儿的保教,不仅要做好家庭保教,还要积极支持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作为幼儿园方面,可以努力发挥保教人员的专业能力,以班级家长会议的形式,开展家园共育的直播讲座,指导家长进行科学有效的保育工作,关注幼儿的精神卫生保育,提升家园共育的专业性。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借助QQ、微信、腾讯会议、钉钉会议等网络平台以信息推送和直播会议的形式,向家长提出做好幼儿入园前工作的要求,一是让家长知道要营造幼儿园的健康环境应做的工作,如不同班级的入离园时间、进出通道、不能进入幼儿班级教室等。二是可以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的资源,发挥带头作用,在班级QQ群或微信群里进行提示和强调,确保每一位家长都是幼儿园健康环境的践行者。

(三)加强学习,建设科学的保育队伍

疫情背景之下,幼儿健康教育被格外重视,健康幼儿园建设成为当前的关注热点。为了促进幼儿健康,构建幼儿园的健康保障体系,保育员作为为幼儿健康服务的主要人员,其应具有公共卫生、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保健学等方面的知识,并拥有疾病预防、营养卫生、消毒科学、幼儿生活管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所以,为了提升幼儿园的健康服务质量,幼儿园的当务之急应是加强幼儿园的保育队伍建设,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学习提升保育员的素质。而保育员的整体学历不高,通过岗前培训能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并不足以支撑和解决入职后所遇到的问题,如笔者在与保育员的交谈中了解到保育员的岗前培训时间短暂,其在短时间内对所培训的内容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并且培训内容偏向于卫生消毒工作的操作,因此有必要加强保育员入职后的培训,以岗前培训与岗后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强化保育员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始终以幼教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为依据,尤其应加强现代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婴幼儿教育理论、保育工作操作规范等核心内容模板的系统培训。同时,保育部门还应多组织保育教研活动,并鼓励保育员积极分享自己的保育心得及所遇到的问题,通过集体教研合力提出问题解决办法,提高保育员的工作能力。此外,保健部门与保教部门应联合教研,因为幼儿园一日生活皆渗透着教研,保育员可以将自己的某些教育观点及理论与教师共同讨论,从而丰富保育员的教育知识。最终,为幼儿园保育质量的提升创造条件,促进幼儿以健康为基础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小燕.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健康领域的教学活动[J].新课程,2020(50):196.

[2]赵志英.亲子教育显特色,自主探索悦成长[J].幸福家庭,2020(20):18-19.

[3]张春芳.民办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5):5-8.

幼儿园生活管理范文2

幼儿园要做到保证儿童的生命和促进儿童的健康,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要与儿童的生命、安全、营养和健康教育紧密结合,不断的去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认识,并将其转化成一种能力。本人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对幼儿园安全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安全事故;日常生活;食品卫生

一幼儿园安全事故分类

(一)幼儿来园、离园安全

来园、离园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幼儿缺乏生活经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并且来园、离园过渡环节容易产生疏忽,易发生带病、走失、意外伤害、被冒领、园车使用不当等安全问题。我们发现,一旦幼儿园、教师及家长的安全警惕性稍有下降,就有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事故。幼儿园与幼儿的家长尚未进行交接工作,园方对幼儿园尚负有全面的安全管理职责。一旦幼儿发生意外,园方须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

(二)幼儿日常生活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吃、喝、拉、撒往往要与外界或他人进行互动,而幼儿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差,又总是有很多关于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总是想看什么,弄清楚,问清楚。具体表现为不仅用脑去思考,用手去触摸,甚至用身体去感受未知,由于搜索“未知”过于急切,孩子将在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贸然行动,忽略了身边的隐患,导致不应该发生的故事。

(三)幼儿学习和游戏中的安全

幼儿在学习、游戏活动中(也包括教师组织的大型户外),经常会使用一些有危险的工具。例如:刀子、小铲子、牙签、吸管以及有些坚硬的纸张等。这些物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另外,幼儿的学习和游戏活动还包括教师或园所组织的大型户外、集体外出活动等。例如节日庆典、运动会、游园会、艺术节、集体出游、看电影、远足等。幼儿园阶段的幼儿自理能力、与他人交往能力等还不成熟,在与物体或他人互动过程中也常会发生一些自伤、他伤或互伤行为。比如,有的孩子十分热情,和成人一样,主动给周围的朋友倒热水或用水果刀切水果。后果是伤害到了自己。还有的孩子在玩玩具的过程中,为了向小朋友反映自己的强大一面,有时升级为“打架”的行为,结果造成了孩子们的人身危险。

(四)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

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首要保证,安全、卫生的食品,涉及炊事员等相关工作人员及采购、储存、制作、消毒灯等各个环节。2006年6月30日中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3号:“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建设部、交通部、文化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幼儿园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也非常重要!炊事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防范意识,掌握食品卫生常识、岗位安全操作常识,严格把住食品安全关,排除一切食品安全隐患,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疾病的发生。

(五)幼儿园设施、设备及环境安全

幼儿园的环境设施、物品摆放、电器使用、公共环境等方面往往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注意这些问题可避免因环境设施给幼儿带来的伤害。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幼儿园配备的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存在着先天性的安全缺陷;二是设施、设备在建设、购买时虽然是合格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幼儿园对其疏于检查和维护,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其产生安全隐患,进而诱发安全事故。而保证园内设施、设备的安全,是幼儿园的法定义务。出现此类事故,幼儿园依法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总之,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了解在幼儿园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事故,防微杜渐,对开展安全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幼儿园中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主要有幼儿来园、离园安全;幼儿日常生活安全;幼儿学习和游戏中的安全;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幼儿园设施、设备及环境安全等类型。

二幼儿园安全工作内容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关系到幼儿的生命安全,牵动着所有家长的心,也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我们要本着“宁可有备无患,不可无备有患”的原则,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应对能力,细心开展每一个活动,做好幼儿园的安全工作。

(一)增强教职工的安全工作意识

再好的安全事故处理和应对办法,都是对伤害的弥补,都不如不发生安全事故。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幼儿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树立较强的安全工作意识。增强教职工的安全工作意识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召开全体教师的安全大会;制定一年的安全工作培训计划;明确安全责任职责;帮助她们掌握各自岗位上的安全工作内容;对工作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事后进行总结,集体讨论等多种方式。

(二)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强领导,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园长是幼儿园的总负责人,对于幼儿的安全付总的责任,同时要分配好下属们分管的安全工作,让副园长、主任等进行具体工作,每位老师负责的安全工作也要细化,让安全工作全方位做好。2.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要抓好制度建设,狠抓规章制度落实,需要建立健全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例如幼儿晨检制度、接送制度(其中包括校车接送制度)、食品、消防、物资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幼儿园应建立应急预案、校园安全应急预案,防止食物中毒、火灾等事故。将相关制度和职责写在墙上,明确职责,具体分工。

(三)加强幼儿安全教育

1.把幼儿园教育中的安全教育看成工作的重点。每学期将安全教育计划列入教学计划里,在教育教学中完成安全教育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看图说话、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在有趣的过程中深深的掌握住安全知识。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种形式的幼儿安全教育非常有效,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2.通过游戏的方式将安全教育贯彻进去。我们的安全教育目的是让安全知识转化为幼儿的安全行为。教师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安全知识、避免危险和逃避自救的技巧,也让孩子通过游戏学习正确拨打特殊电话号码:110、119、120等。3.儿童日常生活与安全教育相互渗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理解、操作安全管理,提供他们的生存能力,让孩子参与生活中的安全管理,让孩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监督效益,为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交流的环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到充分体验生命的意义,如训练孩子的能力,培训质量,维护秩序,保证安全。实践告诉我们:幼儿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提高孩子安全认识的必要环节。

(四)开展家长安全讲座及一系列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的保障幼儿安全健康,幼儿园定期为家长开展系列安全讲座,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救助知识。幼儿园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中来,家园配合,共同开展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例如组织家长开展防火、防盗、地震逃生、预防传染性疾病等主题讲座或演习活动。参与幼儿园防拐防骗演习,扮演陌生人引诱小朋友离园,和教师一起配合对让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还组织家长进课堂参与孩子们的安全主题教育,例如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有关食品安全和安全标示等知识。只有幼儿园和家长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让孩子树立起安全意识,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幼儿园安全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增强教职工的安全工作意识、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开展家长安全讲座及一系列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雷思明.幼儿园安全策略50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6.

[2]天跃图书工作室.幼儿园的50个安全管理问题[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28.

[3]魏真,华凌燕.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89.

幼儿园生活管理范文3

城市幼儿园有更多机会承担部级、省级科研课题,并获得相应的表彰奖励;教育理念先进,并能指导幼师开展教学工作,幼儿园教育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安排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而农村幼儿园限于自身条件和能力的限制,极少得到国家的重视;大多幼儿园的没有明确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即便有也是徒有其表,未能真正实现;在课程安排上大多是灌输式教育,不能适应幼儿潜能开发的需要。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却步履维艰,与城市幼儿园相差愈来愈大。

在座谈、走访调查、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下,笔者收集到城乡幼儿教育方面的许多不同之处,现以表格形式展示漯河市实验幼儿园、漯河市南街村幼儿园及某农村幼儿园具体情况。漯河市实验幼儿园:创办于1987年,1988年5月开始招生,位于漯河市沙北行政区,隶属于漯河市教育局,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占地面积6019平方米,现已有4个分校区。南街村幼儿园:由南街村创建,临颍县教体局管理的公办幼儿园,坐落在美丽的现代化农村都市——南街村,一条九曲环绕的长廊把幼儿园所有建筑连接在一起,园内花木、亭台、迷宫等各种设施点缀其中,形成一个童话般的王国。这是一所集绿化、美化、儿童化为一体的新型幼儿园,1994年南街村投资1500万兴建,199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其占地面积33亩,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某农村民办幼儿园,位于河南漯河市临颍县普通农村,占地面积150平方米。

二、根据以上城乡幼儿园的种种情况,我们对河南省漯河市城乡幼儿教育差异的成因作出以下剖析

(一)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幼儿教育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从目前来看,法律的漏洞,使幼儿园在办园条件、师资水平、安全保护、生活卫生等方面尚无法达到《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对于监管不力的农村来说,幼儿尤其农村幼儿的切身利益尚无法得到真正保护。若法律法规始终不能得到改善,公平教育便只是个美好的愿景,可望而不可即。有关部门制定教育法律法规应着重考虑广大的农村幼儿,让农村幼儿能够切实享受到教育公平。

(二)政府政策在对待城乡幼儿园态度厚此薄彼

城乡幼儿园享受的政策扶持力度存在不同。无论是优秀教师的评审,幼师培训,工资、奖金、福利的发放还是国家表彰奖励,财政支持,各级领导往往关注城市幼儿园的发展。而对农村幼儿园,政府往往管理不到位,出现管理滞后,乱管理等行为,使农村幼儿园发展受到种种限制。政府“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危害教育,类似“苛政猛于虎”的现象,已让众多农村民办幼儿园经营者发出“办幼儿园难”的叹息。

(三)城乡二元制经济基础巨大的差距

城市幼儿园依托城市经济,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遥遥领先于农村,加上国家的支持、社会的捐赠,幼儿园各种设施齐全并不断更新改善。而农村幼儿园资金来源于收费,无其它捐赠,使幼儿园无闲余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教学水平提高困难。

(四)城乡精神文化环境的区别

幼儿园生活管理范文4

关键词:新常态;幼儿园文化;发展路径

学前教育发展“新常态”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与教育事业步入新阶段而展现出的不同以往的“新”状态。面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及其带来的挑战而选择适宜的文化建设路径与具体策略,对幼儿园文化建设乃至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所助益。

一、“新常态”下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转向

(一)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

“外延式发展”注重规模的扩大、数量的积累与空间范围的扩展,相比之下,“内涵式发展”更注重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升、发展的可持续性与效益的提高。教育事业的内涵式发展不仅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与条件,自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文件颁布以来,尤其是推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后,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已经获得了快速发展,学前教育入学率从50.9%提高到了79.6%,基本实现了“广覆盖”,“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正逐步缓解。然而,由于学前教育欠账多、底子薄,而且面广、量大、线长,导致其仍然是教育体系之中的薄弱环节,“保基本、有质量”的基本原则仍有待深入贯彻,对学前教育质量的关注显得尤为迫切。质量是学前教育事业的生命线,提高质量必然要从重数量规模向重质量内涵发展转变,即从外部的硬件建设转移到内部软件的提升,坚持园所规模与保教质量有机统一,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建设。

(二)规范化发展转向特色化发展

幼儿园的特色是其有别于其他幼教机构对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个性化理解和个性化实践,由此在幼儿园整体风貌上形成和展现出的独特性。相比之下,“规范化”是在幼儿园建设与发展中,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标准,寻求幼儿园运行和发展的最佳秩序与最优效率。规范化体现了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教育发展的统一要求,是幼儿园发展的求同表现。达到基本标准后,才能“同中求异”,谋求特色化发展[1]。近年来,为加强幼儿园建设与管理,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与保教质量,国家出台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等。这些政策措施与规范标准的出台,对幼儿园的园舍设备、园务管理、师资建设、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等做出了规范性要求,使幼儿园发展走向制度化与标准化。然而,广大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需要幼儿园在规范化发展的基础上转向多元化与特色化发展。

(三)自在化发展转向自觉化发展

社会转型深刻地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在型塑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需求。新时代的幼儿家长对幼儿的发展与教育需求日益提高,且呈现多元化特征。对此,幼儿园发展不得不适时调整,在不断变化与竞争激烈的幼教市场中提高自主生存的能力,并强烈意识到要以幼儿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幼儿园的自觉化发展已成必然。一般来说,自觉化发展不是自在自发地,而是自觉地、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改革创新,使幼儿园发展突破原来统一的组织管理模式,幼儿园课程教学具有文化适宜性与个体适宜性,并走向复杂多样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样态。自觉化发展的幼儿园会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发展宗旨、发展定位与发展愿景是什么,该坚持怎样的办园理念,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影响师生及家长的生活,而且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基于幼儿园、在幼儿园中、为了幼儿园”而不断地反思与调整,不断地进行价值判断与改进。同幼儿园的自觉化发展相比,自在化发展往往更具有惰性与稳定性,它以传统、经验、常识等自在的因素构成的活动图式进行发展,对幼儿园的发展与定位等都缺乏系统思考,幼儿园的文化建设停留在硬性的制度层面与器物层面,未真正深入到幼儿和教师的精神层面并起到积极作用。

二、当前幼儿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形式化问题

文化常分成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由于幼儿园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外显性、物化性与操作性等特点,造成幼儿园文化建设“有形”却“无魂”的形式化问题。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化问题有着多方面原因。首先,相对于幼儿园制度与环境的建设,幼儿园的精神文化建设难度大、周期长,再加之重视不够,导致“灵魂跟不上”。其次,幼儿园文化涵盖的内容繁杂,在对其理解上产生很多误区,如将幼儿园文化“口号化”,所谓“一训(园训)、二色(办园特色、课程特色)、三办(办园理念、办园宗旨、办园思路)、四风(园风、教风、学风、班风)”成为“领导口头上的号令”,将幼儿园文化“课程化”,瑞吉欧课程、蒙台梭利课程、艺术领域课程、双语教学等都被泛化为幼儿园文化,而实质上是将幼儿园文化窄化为课程文化。再次,幼儿园的精神文化未能形成群体的认同与共享,进而未成为全体教职工的一种自发的需要,很多幼儿园也有“办园目标”“园歌”“园训”“师训”等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上的要求,然而,如果这些要求并未得到全体教职工普遍的内心认同,就很难形成一种“惯习”式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

(二)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同质化问题

幼儿园在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教育的统一要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为“求同”而忽略了“存异”,导致幼儿园文化建设没有特色或者特色不明显。一位地方教育局长指出,在大一统、行政化的教育管理中,中小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局办学”而非“教育家办学”[2]。幼儿园同样如此,在文化建设中没有形成自身特色与优势,在幼儿园之间的盲目竞争与攀比中出现高度同质化。“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为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之类的园训撞脸,也折射出幼儿园“千园一面”的局面。

(三)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功利化问题

在商品经济影响下的教育商品化思潮,笼统地把学前教育过程看作商品交换过程,要求幼儿园教育遵循价值规律的约束,考虑投入产出比[3]。学前教育的市场化、商品化使得学前教育原初的教育性和公益性日益受到侵蚀,其主导属性也逐步变为经济性。在竞争化的幼教市场中,为了争取生源、保证效益,很多幼儿园的文化建设变成“市场需要什么,我就满足什么;家长期望什么,我就提供什么”,自身的发展完全变成市场的附庸。如幼儿家长希望孩子多学得才艺,幼儿园就将艺术特色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家长期望孩子从小有国际化视野,“双语教学”“外教”就成为文化亮点;等等。

三、“新常态”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三重路径

(一)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辨

在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路径中,理性思辨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这一路径主要是基于对文化、组织文化、学校文化等核心概念的理解及其结构类型的分析,思辨演绎为幼儿园文化的内涵、结构及类型。它更多地是参照组织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基本框架将幼儿园文化分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层面,又从中分出行政人员文化、教师文化、儿童文化等类型。理性思辨的文化建设路径有着清晰的幼儿园文化架构与方方面面的理论阐释,能够体现为幼儿园的教育理想与信念,能够提升为幼儿园管理与发展的精神与价值观,不过遵循这一路径进行幼儿园文化建设时,出现了一些情形,即幼儿园的文化的确被清晰且明确地描述和概括,园训、园徽、园标等也被精致地设计与描绘,但却给人一种陌生感,难以与幼儿园每天经历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幼儿园文化建设仅仅就一些理论名词、文化术语、抽象概念等讨论文化问题,常常给人带来一种能够“上天”却无法“接地”的缥缈感,复杂深刻且玄妙遥远,而不是具体鲜活,能够让在场者把握和融入现实生活之中。幼儿园文化建设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战略,理应具有制高点的性质,换言之,幼儿园文化应涵盖和统领幼儿园发展的方方面面,如国家及地方政策与市场所需、发展愿景与组织管理、物质条件与精神状态、中长期愿景与实施措施等;应具有内源性的性质,即幼儿园文化发展是“基于幼儿园、在幼儿园中、为了幼儿园”,而不是完全追随外部的指令和市场的功利性需要,需要形成独特的、内控的、自觉的生存与发展方式。与此同时,幼儿园文化建设应是一个长期累积沉淀与持续更新调整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短期行为。因此,理性思辨的幼儿园文化建设路径就要求在幼儿园的整体发展战略中,放眼于幼儿园未来、着眼于幼儿园系统整体、注重于内涵品质,并立足于幼儿园各个方面的活动事实,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园性的共同愿景和共同蓝图,并概括和提炼属于幼儿园自身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以此作为统领幼儿园整体发展的核心与灵魂。

(二)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历史叙事

“历史叙事”是一部分有着历史沉淀的老园和名园,将封存在历史中的优良传统与文化资源通过追忆寻找、整理分析、凝练概括,重新体现在幼儿园的文化之中,并力图移植和再现于幼儿园的师生精神及园内环境之中。有意识地回到历史、回到传统,关注组织活动事实的“历史叙事”,其基本做法是:首先,让经历幼儿园发展与熟悉幼儿园历史的老园长、老教师讲述幼儿园发展进程中“过去的重大事件”及“现在流行的故事”,体会在这些重要事件中蕴含的精神与信念,从中找出重复最多的“重要故事”,并将它们按照一个历时的时间顺序进行加工整理,变成一个富有幼儿园精神内涵的故事;其次,全体组织成员聆听和分享一段段幼儿园历史故事,体会其中传达的教育信念与价值追求;再次,将全体教师的感受与幼儿园系列历史故事叙事式地结合在一起,概括分析那些出现频率较高、能够代表幼儿园历史的精神实质与力量的词汇与语句,用以描述和表达幼儿园精神。做完这些工作后,便可以引申和编织出幼儿园的“意义之网”,并为每一种文化形式或类型提供至少一个幼儿园历史故事作为注解或解释性描述。这种以叙事的方式提炼组织精神的做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已被广泛采用。而在学校文化领域,还是以理性思辨的建设路径为常见[4]。历史叙事的幼儿园文化建设路径不仅可以将园长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纳入其中,使专业发展的知识范围扩展至整个幼儿园生活,而且能够成为教育教学的主题活动内容。这样,幼儿园文化就成为教师和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并在其中寻找给予他们精神动力的人物与事件。需要注意的是,“历史叙事”的幼儿园文化建设路径必须在充分发掘丰厚的幼儿园历史与人文底蕴的基础上,在历史传统与学前教育发展“新常态”、社会发展要求与幼儿园自主更新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并将幼儿园传统自觉融入到当前“过日子的方法”之中。如果抛弃幼儿园历史与传统,不断变换和人为打造特色,不可避免地会遗忘幼儿园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导致幼儿园价值观与方向感的失落。

(三)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主动创生

幼儿园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生新文化的过程,进而是要求组织成员形成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过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主动创生”路径即幼儿园通过改进活动,主动创造和生成幼儿园文化。如前所述,理性思辨的路径是借助文化相关概念进行演绎推衍,历史叙事是对幼儿园历史的事后追溯或对当前园内“流行事件”的旁观描述,相比而言,主动创生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注重所有文化主体参与到创造新的教育活动之中,推动幼儿园文化的自觉生成[5]。在这样的情境下,组织内的所有成员都是文化创生的主体,行政人员可以通过管理模式的转变生成新的管理文化,如从科层制管理走向扁平化管理、硬性管理走向柔性管理,进而推动“被动管理”向“主动约束”转变,从“让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幼儿园教师也可以通过主动策划、组织、实施、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活动与教研活动,生成新的教学文化与教研文化,在这样的教师同伴互动中,也有助于打破幼儿园班级之间“蛋箱式”的空间阻隔,形成积极分享与交流的同伴互动文化。借助于具体活动而生成的各类文化是幼儿园文化最具体、最生动的表现。这些活动本身是否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以及师幼、师师、家园之间的有效互动,可成为衡量师幼发展状态和幼儿园文化品质的关键指标。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和实践者在幼儿园文化创生方面做出许多努力。然而,传统的幼儿园文化深深扎根于幼儿园管理者、幼儿教师以及家长和幼儿的心目中,深刻地影响着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办园理念与办园思路。很多的文化建设只是在器物层面与制度层面上的改变,未触及旧有的精神与意义层面。从文化变迁的阻力来看,器物层面与制度层面的变革阻力相对较小,一旦涉及到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文化的核心层面,旧有文化中的惰性因素就会显现出来,改革措施与进程一旦中止,就又恢复到原初的状态。让幼儿园组织成员实现主动发展,让幼儿园文化实现主动创生,关键取决于幼儿园行政人员、幼儿教师、幼儿这些文化主体是否能够主动创造。因此,要真正落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改变组织成员的生存与生活方式,就需要改变组织成员过去习以为常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营造一种与幼儿园新的发展理念相适宜的主动发展、自主更新的幼儿园文化。

四、“新常态”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一)发挥园长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幼儿园园长是全园工作的领导者、幼儿园管理的主体与承担者,也是幼儿园管理关系的创造者,在完成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和幼儿园建设发展中处于关键的核心地位[6]。园长的个人理念、文化修养等对幼儿园发展的方方面面无不产生深刻的影响,因而园长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首先,园长是幼儿园文化内涵发展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园长要根据幼儿园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通过系统分析和幼儿园组织成员的广泛参与,完成幼儿园文化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其次,园长是幼儿园内外环境的沟通者与协调者。幼儿园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幼儿园管理的变革,协调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如幼儿园与上级主管部门、社区的关系,幼儿园内部的行政—教师、教师—幼儿、教师—教师之间的关系等。再次,园长是园所文化建设的督促者与支持者。幼儿园文化建设需要落实到每一个组织成员身上,但园长要身体力行,与组织成员一起执行,而且要对执行进程给予督促和支持,通过激励和服务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中,园长的幼儿园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所以仅仅依靠硬性的管理很难达到管理目标,且不能使组织成员在心理上、情感上产生凝聚作用,形成与幼儿园共命运的主人翁意识。因此,对于谋求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园长,最重要的是明确什么样的幼儿园氛围最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最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的成长与改进,最能够体现教师的意愿。在幼儿园文化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始终“以人为本”广泛听取意见,集体讨论相关方案,再进行决策。[7]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应该意识到幼儿园教师群体的全女性化,进而应明确组织中的“人”是有性别特征的“女人”,以人为本便可以具化为“以女人为本”的理念,尝试以柔性管理策略来构建女性化组织的文化[8]。

(二)将课程文化作为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课程是幼儿园教育实施的基本载体,办园思想、教学理念终归要通过课程来实现。而课程文化不仅是幼儿园文化的组织部分,同时也是幼儿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征与体现。因此,构建课程文化是提升幼儿园核心发展力的必由之路[9]。课程文化能够充分显示幼儿园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与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园及其环境的一些重要特质和风格。课程文化着眼于幼儿园的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且影响教师对课程与教学、幼儿及教师的不同理解,关系到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也关系到在课程中教师与幼儿各自的地位与角色,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将幼儿园文化建设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地促进了教师发展、幼儿发展与幼儿园发展,并将三者有机联系起来。与此同时,幼儿园文化建设成为全体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的常态性学习与生活,不再游离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之外,自然而然地成为教师和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存在方式。长期以来,脱离课程与教学文化的幼儿园文化建设,以及将课程文化等同于幼儿园文化的做法都是一种误区。幼儿园文化建设既可以体现在课程设置与管理的高效上、课程组织与实施的高水平上,也可以体现在课程的园本特色开发上,但课程与教学文化只是幼儿园文化的一个方面,课程文化不能超越幼儿园文化的范畴而成为其上位概念。部分幼儿园还积极举办各类艺术活动,进行突击性和短期性的“文化节日”或“文化活动”,把艺术活动等同于幼儿园文化。然而,艺术活动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并不能承担幼儿园文化的所有内涵。因此,课程与教学文化的构建与实施要求幼儿园必须着眼于幼儿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和幼儿园发展的定位与愿景,将幼儿园文化建设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起来,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且富有个性的发展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做细、做精、做活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改进教育教学,提高保教质量,真正形成幼儿园文化。

(三)以制度文化为“抓手”保障幼儿园文化建设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而非突变的过程,因此任何一种文化都很难在短期内建设或消逝。而制度则是刚性和可控的,它可以借助程序化体制与具体操作实现对群体行为的约束、调控和规范。从这个意义讲,随意选择一种文化乃至建设文化都是不可能的,但却可以主动选择和建立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来改变和革新群体观念与行为,进而能动地塑造和改变文化。幼儿园的组织制度仅仅是从形式及程序方面去塑造无创新的行为模式,它追求的是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在幼儿园组织之中,制度正是依靠其强制性力量促使组织内的全体成员与制度规约中的价值与行为保持“步调一致”,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约束、规范,进而生成制度所期望的幼儿园文化。制度的建立在促进正式组织的发展与行为规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却淡化了人的创造性发展的人文目标[10]。显然,幼儿园的刚性制度与人的存在与发展,以及幼儿园柔性管理相比,不具有自足的价值,因此,只有幼儿园制度与人的发展方向达到一致,才能获得其存在的合理性。幼儿园组织制度建设的价值在于为幼儿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条件。幼儿园作为一种正式组织,其初始意图致力于人的行为的理性化与组织发展的高效化,因此其正常运行有赖于组织制度和规范的保障。而且,幼儿园组织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需要通过组织制度和规范的建立作用于幼儿园组织成员,其中包括有形的强硬的权力控制与惯例中无形的软性权威规范和限制。在幼儿园制度建立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制度的合法性,即园内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及措施是经过某项制度相关利益群体的民主讨论而确立的,这样才能使大家自觉认同、接受并服从。只有某项制度规范符合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与需要时,才能够有效地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以往教育改革之所以遭遇困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将利益相关者排除在外,奉行一种“由外而内”“自上而下”的改革形态。除此之外,还需增强制度规约的权威,加大制度执行的力度,做到制度执行的“程序正当性”。只有如此,幼儿园文化建设才能有所规约与保障。总而言之,“新常态”下学前教育发展面临新的转向,幼儿园文化建设也应适应“新常态”的要求,融合精神、物质、制度三种文化为一体,建构和拓展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品质,以促进幼儿园发展跃上新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王敏勤.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阶段[J].天津教育,2010,(3):7-8.

[2]杨东平.简政放权,打破千校一面[J].当代教育家,2015,(7):71.

[3]王海英.“私益性”“公益性”与“准公益性”——国家观念与市场逻辑互动下教育属性的演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8):3-7.

[4]周勇.建构学校文化的历史叙事途径[A].赵中建.学校文化[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4.

[5]李伟胜.学校文化建设的第三种途径:主动创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1-96.

[6]邢利娅,隋丽丽.园长在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12):33-37.

[7]从惠春.学校文化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几方面关系[J].现代教育管理,2018,(7):37.

[8]索长清,孟奕彤,石姣.幼儿园教师女性文化特征及其省思[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34(2):81-85.

[9]虞永平.从园长和教师的信念透视课程文化[J].教育导刊,2008,(3):4-6.

幼儿园生活管理范文5

作为幼儿接受教育和生活的场所,幼儿园的管理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幼儿健康成长。本文主要介绍了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的提升要点,并进一步分析了提升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的思考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管理质量;后勤;策略

一、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的提升要点

1.从幼儿园整体形象入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各类企业、学校的后勤改善也在不断深化,对幼儿园后勤管理改革提出警醒,冲击当下幼儿园传统的管理模式。市场经济变革下,幼儿园的管理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如何在其中发展壮大自己,使得幼儿园的知名度有所提升,最重要的还是要对幼儿园的管理模式进行更新,逐步走向科学化的管理。幼儿园的后勤管理,应在领导的号召下,实现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完善各项奖惩制度,组建、调配好幼儿园的结构层次,从整体上实现幼儿园管理的年轻化、活力化与专业化。为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内在核心精神,注入更强的凝聚力。无论从外部形象还是内在方面,都要深刻地传递幼儿园的精神。

2.从教职工的形象入手

幼儿园的形象塑造,不仅要看幼儿园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看教职工的形象。一个幼儿园在管理上如何,要看教育的水平,教育质量如何,要看教师的素质与道德。近些年来,幼儿园在教学质量上明显有所提高。在办园的宗旨及园风的建设上,都开辟了一种新的观点和方式,更具有面向市场,为社会服务的特色。通过强化内部的管理理念,树立了良好的教职工形象,突破了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从被动管理走向主动管理,从经验主义管理走向科学实践的管理模式,从硬性管理走向灵活管理,从严谨性走向情感性,这些都是当下幼儿园的教职工管理中,逐步渗透和改变的方向。

3.面向社会

做好幼儿园的后勤管理工作,可以为幼儿园教学打下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于长期吃“皇粮”的幼儿园来说,是一个较大冲击。如何更好地实现对幼儿园的建设,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幼儿园需要更新自身管理体系,保证其弱点不牵绊其发展的脚步。当下的幼儿园管理,如果仅靠国家拨款、收管理费,则是不足以支撑一个幼儿园的全面发展的。所以,在这方面,幼儿园还需要积极拓宽自身的专业领域、有偿服务等项目,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从事相关经营项目,以拓宽收入渠道,做好后勤工作,让幼儿园建设得更有质量。

二、提升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的策略思考

1.加强卫生保健管理

幼儿园是一个为幼儿提供学习、生活的场所,所以,卫生管理是必须重视起来的,这样才能够确保幼儿有足够的、干净的空间活动,但是在时间和空间安排上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幼儿园里人口众多,但空间有限,为了实现幼儿园的有效运转,必须根据相关情况配备数量恰当的值班人员,明确相关人员的人物、要求,将具体的工作分配给职工,在值班时间上要实现灵活安排。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在于加大监管力度,以此确保工作质量。例如在孩子上下学的时间,要尽职尽责,以避免一些事故发生,实现对孩子安全的维护。一个良好的、温馨的幼儿园环境,可以让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所以,在幼儿园的卫生上,相关人员就需要重视起来,严格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幼儿园的清洁进行及时检查,定期进行大扫除。除此之外,明确具体的清洁人物,保证教学设施、器械、玩具、被褥等东西处在一定的清洁标准当中。可以定时抽查对清洁工作打分,以此对值班人员进行奖惩,保证各方面处在一个清洁的状态下。

2.加强饮食质量管理

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否,和其饮食有重要关联。作为幼儿长期生活、学习的场所,幼儿园有责任为幼儿配备科学的饮食计划,以保证幼儿的营养均衡,实现幼儿的全方面发展。制订相关饮食计划,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联系。所以,要制定出营养均衡的饮食,保证菜谱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均衡搭配,实现各种幼儿所需能量的供应,满足幼儿的成长要求。随之将饮食计划交给烹饪员安排,制定出花样繁多,营养丰富的膳食。在饮食计划上,不仅需要管理人员的搭配,还需要炊事人员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实现对炊事成员的培养,让他们对幼儿的喜好、营养规律有所了解,然后根据相关信息,调制出适合幼儿口味的食物。再者,就需要炊事班动员每一个成员思考切实可行的幼儿饮食方案,在具体的烹调过程中,严格管理和监督,每一道加工程序都需要有序、严谨地进行,这样才能够保证做出的食物干净、卫生。

3.加强物资保障工作

在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就是物资管理。它对于各项活动的展开起到基础性作用。幼儿园在计划时要严格地对物资进行分类和处理,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幼儿园的正常运行所涉及的物种和数量较为繁琐,所以,对于下个阶段会使用到的物资,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部署。例如在开学前,要准备好相关学生饮食及必需的教学用品,这样才能够保证开学后幼儿园的运作不被影响,实现正常运行。为了避免出现物资浪费的问题,物资管理人员要做好相关的分配工作,避免重发、漏发的现象出现,定时更新相关信息。可以采取以旧换新的政策,让坏的物资变成可用的物资,这样也能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其管理工作需要严格以待,这样才能够确保幼儿成长于健康舒适的环境当中,并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幼儿园的后勤工作,是幼儿园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幼儿园的后勤管理工作,需要落实卫生保健、餐饮和物资分配等方面,尽最大努力,满足幼儿健康发展的需求,就是幼儿园后勤管理的工作目标。

作者:黄雪娟 单位: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狮桥路2-6号新城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彭兵.武汉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与监测现状及发展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3,08:14-21.

幼儿园生活管理范文6

摘要:

幼儿园管理工作事关幼儿的成长。制度文化建设能够为幼儿成长提供优良环境,对幼儿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管理,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幼儿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准。幼儿园制定常规教育管理细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管理之中,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

幼儿园;常规管理;精细化

幼儿园教育常规管理包含众多内容,制度文化建设、营造优良教育环境、进行幼儿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属于幼儿园最基本的管理工作。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幼儿园教育管理要遵循幼儿成长规律,面向全体、注重幼儿个性差异,展开多层次、立体化教育管理,丰富教育教学管理内涵,提升管理品质,为幼儿创设健康学习生活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全面提升幼儿身心健康水平。

一、制度建设,完善幼儿教育管理机制

幼儿园常规管理中的制度建设,主要包含幼儿园教师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幼儿日常行为管理制度等,还要涉及文化建设方面的制度管理。为全面升级幼儿园管理制度体系,要针对幼儿园现实条件进行相关制度完善和建设。首先是制度文化的建设要放在重要位置。幼儿园除了常规制度需要贯彻执行以外,还要根据现实推出一些全新的管理措施和规章。如《成人维护幼儿心理权益10条》《请对孩子说》,以及一些文明公约:《教师文明上岗公约》《家长文明公约》《幼儿文明公约》等。幼儿园要与不同人员签订不同的考核制度,行政人员要深入到第一线,对幼儿教育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其次是文化制度建设要及时跟进,要求教师要做文化传播者、践行者,为幼儿做出榜样,要对教师行为进行定期考核,同时请家长参与到教师行为规范管理监督中来。幼儿园制度管理需要关注细节,在细节中求发展。对教师教育行为进行管理,要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展开。要求教师和幼儿同吃同住时,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浪费,随手关灯、关水,在物品摆放时,要体现整齐性、条理性、美观性,教师车辆停放要遵守相关规定。教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教师行为规范化提升了,幼儿行为教育效果会更显著。

二、环境营造,调动幼儿教育管理动力

幼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教育环境涵盖众多内容,卫生环境、读书学习环境、交流互助环境、运动环境、安全环境等,都需要给出具体的指标要求。首先是卫生环境,幼儿卫生环境保护意识较差,需要教师做出大量的教育引导工作,要保持幼儿园良好卫生环境,也需要全体教师付出更多劳动和辛苦。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卫生意识,让更多幼儿参与到卫生管理工作中。其次是文明礼貌环境,培养幼儿文明礼仪习惯和意识,这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幼儿园要对文明礼貌教育提出执行标准,培养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特别要与家长形成管理共识。再就是思想教育环境,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存在差异,幼儿园要对幼儿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帮助幼儿建立良好道德品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标兵”评选活动,让“争做文明标兵”成为幼儿的思想共识,这样的幼儿教育环境才是健康向上的。幼儿园对幼儿文明礼貌素质培养,需要从不同角度切入,组织幼儿多去观察、体验,寻找生活中的文明和不文明现象,这对快速提升幼儿文明程度有重要促进作用。为此,我园特别开展了《童眼看世界》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看到的现象用图画表现出来,还可以在多种语言活动中讲述出来,家长也要给予积极配合,带领幼儿走出家门,进入社会环境之中,用手机拍照记录这些现象,并给予幼儿一定的甄别指导,让幼儿明确文明行为的标准。幼儿参与文明行为构建活动,为幼儿园教育常规管理带来重要契机,各种管理措施得以有效落实,教育管理逐渐走向正规。

三、常规管理,实现幼儿教育最优发展

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要通过教师的细心引导,帮助幼儿从无知到有知、从不文明到文明,教师的主导教育作用至关重要。在幼儿园教育常规管理中,教师是主要的施教者,教育活动设置、游戏组织、日常行为管理等,都是教师的主要责任和工作。教育活动设置,教师要针对幼儿年龄特点,设计符合幼儿成长规律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认知习惯。如季节变化时,教师要合理组织幼儿参与一些认识自然的活动,重要节日到来时,教师要组织幼儿了解相关历史常识,丰富个体思想积累。在日常活动设置时,要根据室内、室外的现实条件,保证幼儿在园生活学习的舒适感。幼儿游戏活动设置,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重要内容和形式,教师要为幼儿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以满足幼儿的个性需要。为提升幼儿游戏教育品质,教师要注意重点抓好几个环节:早间、午间休整时间要充分利用,挤出一定时间满足幼儿游戏需要。要充分利用户外空间,特别是操场实际利用要科学,将各种游戏活动进行合理分配和规划,协调各个班级的游戏活动。日常行为管理设置,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教师成为全程教育监护人,要严格执行教师守则,对幼儿进行全天候、全方位教育管理,幼儿的游戏、吃饭、午睡等环节设计,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都需要教师进行精细化管理。如幼儿参与游戏时,教师要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投放游戏材料,为提升材料利用率,教师还要对器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为后面的游戏设计提供重要参数。常规管理属于幼儿园最基本管理形式,其管理内容、管理形式、管理意识都需要进行整合优化,以便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特别要从制度建设、环境营造、活动设置、网络共建等多个角度出发,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要和幼儿家长、社会等形成完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管理品质,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

作者:杨红梅 单位:江苏省扬中市永胜中心幼儿园

第二篇:幼儿园园长人文管理探究

摘要:

在我国始终流传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古话,这说明了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意识到早期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作用。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对于早期幼儿教育的关注力度不断增加,社会各界对于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幼儿园园长对于幼儿园的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园长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其管理方法手段的科学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幼儿园的发展,也关系到孩子们能否健康茁壮的成长。所以,加强对于幼儿园管理方面的研究探索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幼儿园的人文管理研究。

关键词:

幼儿园园长;人文管理;研究策略

一、幼儿园人文管理的意义

在对婴幼儿进行幼儿教育时,幼儿园园长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这也是幼儿园园长进行人文管理的重要条件。人文管理的意义就是指按照不同人的不同需求,科学有序的对其进行分层次的有效管理,最终实现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幼儿园的人文管理主要体现在幼儿与幼师两个方面,其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幼儿园园长是否充分的尊重了每一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是否充分的发挥了每一位幼师的教学能力,使得每一位教师充分的展示出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当前幼儿园园长人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本身缺乏人文精神

幼儿园在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阶段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对于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幼儿园本身大都处于一种缺乏人文精神的状态里。幼儿园园长应该首先从思想上对幼儿园的人文精神建设高度重视,然后在付诸于具体的行动。但目前我国一部分园长对于人文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只是停留在高喊开展人文管理的口号阶段,没有认真的贯彻执行。

2.幼儿园没有营造出良好的人文氛围

就目前我国的幼儿园现状来讲,不少园长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总是将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将工作任务都安排给其他人去做,没有和幼儿园的幼师们打成一片,也从不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去,不去真正的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这样一来,无疑加大了幼儿园园长与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使得幼儿园园长变成了高高在上的管理者,且不是平易近人的幼儿园守护者。这种无形的距离感极大的破坏了幼儿园的人文氛围。

3.没有制定人文管理的有关制度

有着丰富的幼儿园管理经验的园长,不仅可以赢得教师和幼儿们的喜爱、尊敬,其工作业绩也是非常出色的,这无疑是他们丰富经验所制定出的科学人文管理制度的功劳。只有制定出科学有效地幼儿园人文管理制度才可以保证幼儿园的人文管理建设,即使在园长不在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有关制度有序的开展教学、游戏等活动。

三、幼儿园园长如何加强人文管理

1.园长自身要加强对于人文管理认识的学习

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园长要不断地学习、探索新的幼儿园管理经验,作为幼儿园的管理核心,园长的思想对于幼儿园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园长需要通过不断地加强自身对于人文管理认识的学习来带动整个幼儿园对于人文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刻,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创新,创造出最适合自己幼儿园人文管理的科学方法。

2.加强对于幼师及幼儿的人文管理

针对于目前我国的幼儿园人文管理开展现状,加强对于幼儿的人文管理,最直接也是最为有效地方法就是通过讲述人文故事、人文知识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定向教育。除此之外,园长还可以不定期的邀请一个专门的幼儿人文管理方法的专家教授到幼儿园开展知识讲座,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于人文知识的认识,也可以开阔幼儿的文化视野。园长在进行幼儿园的人文管理时,可以通过定于一些传播社会主义的优秀动漫书籍等方式,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动漫读物的形式从小就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让他们对人文知识和人文管理开始有着自己稚嫩而清晰的认识。除了要大力开展对于幼儿的人文管理工作,对教师的人文管理知识传播也是非常重要的。幼师是幼儿知识的传播者,她们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所以加强幼师的人文管理工作以及业务素质培养工作是每一个幼儿园中都必须重视的。

3.努力营造人文气氛

不管是培养加大对于幼师的人文管理工作力度,还是培养幼儿对于人文知识的认识了解,都需要在幼儿园内建立一种良好的人文管理气氛。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在园所的设计上体现出人文管理精神。例如在幼儿园的墙面上设计张贴一些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以及文学家的名言警句或书画作品,在选择这些作品时不一定要求作品画的有多优美,字写得有多么好,而是要是多选择一些有趣味性的,符合幼儿欣赏程度的,通过这些作品,潜移默化的激发幼儿对于知识文化的探索兴趣,营造出良好的人文氛围。最重要的是,幼儿可以根据不同作品的所要变大的不同内容运用现场教育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更好的营造出一个利于幼儿健康茁壮成长的人文环境。

四、结语

在幼儿园中要想创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保障幼儿的健康茁壮成长,就需要园长在幼儿园中大力开展人文管理工作。随着社会各界对于早期教育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幼儿园园长所受到的监督力度也在逐渐增大,幼儿园人文管理工作开展不仅需要园长的不懈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幼儿园人文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作者:张威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吉舒街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1]曾红台.幼儿园园长该如何看班[J].教育导刊.1994(Z2)

[2]秦秀芬.谈幼儿园园长的创新意识[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6(Z1)

[3]陈德芳.让“敏锐”拨开云雾见月明——浅谈幼儿园园长工作“敏锐”度把握之必要性[J].网络科技时代.2007(10)

[4]韩明霞.善于在服务教师中引导教师——新时期如何当园长[J].山东教育.2007(30)

第三篇: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教育管理思考

摘要: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幼儿教师虐待儿童的事件,如打耳光、扯耳朵、扔垃圾桶等,这些事件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幼儿教师是十分崇高和神圣的职业,应该是儿童的引导者、守护者。而近期发生的虐童事件严重地摧残了孩子幼小的心灵,阻碍了整个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深入探究发现存在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师缺乏职业道德,幼儿园管理缺失等其原因。打造职业道德高的教师队伍,提升幼儿教育水平,是目前幼儿教育的迫切需要,也幼儿教育管理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

幼儿园;幼儿教师;幼儿教育;虐童事件

前言

教育与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紧密相关,幼儿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频频爆出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严重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令家长忧心忡忡,幼儿教师队伍背负起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管理,使教育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

1虐童行为对孩子产生的伤害

众多的虐待儿童事件让我们痛心不已。对正在生长和发育的儿童进行不当的体罚和虐待,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影响正常发育。更让人忧心的是,虐待行为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由于儿童处在社会认知的初期,虐待行为一方面让孩子产生恐惧感,影响其性格养成;另一方面儿童可能对老师的行为进行模仿,增加了长大后的暴力倾向。长远来看,虐童行为不仅会对孩子、对家庭产生伤害,也会给整个社会来带来损害。

2导致虐童事件的原因

导致幼儿园的孩子受到伤害甚至残虐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对孩子的关系和爱护。关爱不仅应该是来自于孩子家长,更应该来自幼儿园、幼儿教育甚至是全社会。

2.1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我国的幼儿教育还没有完全纳人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公立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差距悬殊。国家对民办幼儿园的投人很少甚至零投入,教育经费全靠民间自筹,幼儿园办学条件差,幼儿教师数量少、学费高。民办幼儿园教师多半是自主聘任,任职门槛相对较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无证上岗现象比较普遍,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低。在经费缺乏的情况下,教师数量不足使每位教师承担的工作压力大。再加上办学环境恶劣,硬件设施简陋,很多民办幼儿教育都成为了功利性幼儿教育。

2.2教师职业道德和爱心的缺失:

当前,幼儿教育师资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幼儿教师都没有经过正规师范,甚至没有教师证就上岗或上岗后再拿证,缺乏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和对儿童的耐心。同时,工资低、压力大、生存状态差,导致部分教师情绪失控,进而出现虐童的事件。孩子是家庭的重心,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健康茁壮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家庭、教师乃至社会都应该树立起爱护儿童的责任感,重视学前教育,为孩子们开启人生启蒙美好的第一篇章。

2.3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差:

学龄前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够,在受到来自老师、同学的欺负和伤害后,不懂得进行自我保护。很多孩子因为害怕老师,不敢把受到的伤害告知家长,只能忍气吞声,默默承受,这也导致了虐童事件不能被及时发现,,助长了此类事件的发生。

2.4幼儿教育过程管理的缺位:

发生在民办幼儿园的虐童事件多于在公立幼儿园。这种现象与幼儿园的管理体制有关。公立幼儿园的机构设置、师资配备、教育管理、资源投入都有政府的教育部门亲自督办,而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体制、教育资源都是自己想办法筹集的。相比较而言,民办幼儿园管理松散,容易造成教育的管理缺位。

3如何做好幼儿教育工作,防范虐童时间发生

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幼儿教师必须用心做好教育工作,幼儿园应加强办学管理建设,社会应关注儿童教育事业。解决教师虐童事件,不能仅仅对涉事个人进行处理,而是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

3.1加强教育,提高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从业能力:

幼儿教师是一种受人尊重的职业,是儿童认知社会的引导人,其专业素养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幼师教育必须注意培养教师的师德,加强教师道德素养。幼儿园管理中不但需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更要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培养。作为幼儿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儿童,有责任心有耐心,不宣泄负面情绪发泄给学生,积极引导孩子,和他们交朋友。

3.2规范管理,着力抑制幼儿园虐童事件发生:

一方面相关部门清查幼儿园的办学资质和幼儿教育从业者资格证书,整改未取得办园许可证、设施条件差、管理混乱、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学前教育机构,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和师资情况,严格幼儿园办学资格的审查,提高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

3.3社会参与,强化幼儿教育的社会责任:

重视学前教育的重要作用,广泛宣传学前教育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提升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营造全社会支持幼儿教育发展的氛围。社会对于儿童教育的高度关注能使幼儿园的管理更加规范,幼儿教师的责任感更加强烈。

3.4加强幼儿教师虐童事件的立法跟进: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儿童的健康、基础教育、国民素质有重大意义。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通过立法规定保护学龄前儿童的权利,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同时,要加大行业监管力度。除开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当事人处拘留、罚款乃至有期徒刑等处罚外,还要利用行政手段对涉事幼儿园和幼师进行备案,暂停或取消相关幼儿园办学资格,取消涉事幼师的从业资格。

4结语

我们因孩子受到伤害而愤怒,对幼儿教师的恶劣行为进行谴责,更应该深刻反思虐童事件发生的根本缘由,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首先,国家应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扶植民办教育,提升幼教职业道德水平,改善幼教师的工作环境及待遇;其次,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坚决取缔管理混乱的非法办学机构。同时,完善儿童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虐童行为的威慑力。温岭幼师虐童事件绝非是个例,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需要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斩断伸向儿童的毒手。

作者:武小琰 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第三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朱虹.基于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思考如何完善幼儿教育管理[J].时代教育,2015,(8):282.

[2]陈牛则,李丽斯.从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反思幼儿教育管理[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9-11.

幼儿园生活管理范文7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对教育事业人们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百年大计,教育为先。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的幼儿园教育则是为今后各类教育打下夯实基础的教育,那么只有将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好,让基础牢固厚实,从而使得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牢固且庞大,以至于对个人素质和修养有比较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幼儿园教育所占的重要地位。本文就从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管理思想、教师管理、制度管理等几个层面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的问题出发,对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进行简单的论述,希望能为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从而为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

智慧管理策略;幼儿园;教育管理

引文:

越来越多的家长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而认识到,要想让孩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只有使自家孩子的个人素质和才艺尽早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都秉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将小孩送入幼儿园接受幼儿园教育,因此,对于高素质和高质量的幼儿园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就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现在“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和问题。国家对于当前幼儿园教育事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和现状,对加大对幼儿园教育事业的投入,使幼儿园数量快速增加,使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以使人们对幼儿园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得以满足。

1幼儿园教育管理的认识

我国初期进行设置的幼儿园教育时并不是出于教育的目,只是为了对女性劳动力安置而建设的,所以其性质多为集体和企业举办的。但是幼儿园教育管理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作为现在教育管理学科的分支学科,幼儿园教育管理就是主要研究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领域中的管理现象和管理规律的学科。并且当代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幼儿园教育管理,它的目的就是协调幼儿园中存在的各种关系,从而合理的安排来保障幼儿园内的各项活动和工作能够以其顺利开展,从而使幼儿园教育的培育目标任务的活动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我们认识什么是幼儿园教育管理时可以从两个理论层面来进行,首先广义层面上的认识;其次是从狭义层面的认识。看待幼儿园教育管理如果从宏观层面来,就需要看待时将它放到整个社会以及整个教育体系中,将其作为社会以及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来看待,同时对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的各种外部因素要时刻注意影响和制约。因为这些外部因素不但包括国家层面,同时也包括社会层面。国家对教育方面各种政策进行制定和实施以及各种法律法规和制定教育事业大的教育目标是国家层面上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而幼儿园的地理位置、城市发展经济状况、当地的民俗风俗以及幼儿园与当地各相关部门的联系等等是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幼儿园内部工作的管理就是从微观来看待幼儿园教育管理,其就是指在使幼儿园的内部工作的制度、方法、目标确立的前提下,对幼儿园拥有的资金、设备、师资力量等因素充分利用,从而为学龄前儿童创造一个有益的受教育环境,使得在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同时,使社会和家长们对幼儿园教育的需求的管理活动得以满足。要使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做好,需要对智慧的管理策略的采用以使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从而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同时对外部影响因素充分考虑,以取得外部支持。

2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2.1以人为本,促进优化管理:

在幼儿园教育管理过程中,所有的管理人员和教职人员要投入爱心和感情。幼儿园教育的根本是人,所以要将幼儿园教育的管理工作做好,关键还是要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使幼儿园管理者的管理素质不断提升,以使给幼儿提供高质量的优质教育服务得以保障。使幼儿园管理者的管理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和工作的开展是不可言喻的。所以幼儿园管理者应自身加强对于管理理论知识的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学习会、研讨会、管理培训等活动,以使知识管理思路开拓,增长自身的见识。同时对每天幼儿园教育管理行为的反思要加以重视。只有使自己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管理行为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自己对于管理理论知识不断得以实践。使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并在反思中使具符合幼儿园教育知识实际又带有自身色彩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形成。同时还要使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的确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逐渐让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在教育实践行为之中贯彻,这是使其深入人心,具备广大的群众基础。要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对智慧管理策略注意实施,对幼儿园教育进行管理时用头脑、用智慧。

2.2情绪智慧,加强自身管理:

如果想让自己逐渐开心起来就需要整天面对着开心的人,反之,自己对着不开心的人也会变得不开心。所以我们应该对教师的自我情绪进行调节和加强管理,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避免因为教师的坏情绪而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妨碍工作的进行。应该重视教师自我情绪的管理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情绪管理意识,在面对人生中的不公平时,让他们能用智慧去解决问题、开导自己,学会使自己的坏情绪得以控制。因为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给他什么,他就给你什么,只有用微笑面对生活,生活也会对你微笑。所以教师在幼儿园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对自身的情绪学会很好的控制,做一个快乐的人,并传递给孩子快乐,在愉快中让他们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品质。

3结束语

在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中幼儿园教育的作用十分重要。本文只对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几点运用进行简单地阐述,但是,是远远不够应对时代对幼儿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所以,我们应该对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新运用积极探索,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作者:胡松颖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平安镇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1]马建军.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3.

幼儿园生活管理范文8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学前教育;信息化;策略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与之前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注重对教育细节的关注,大数据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也使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对幼儿的全面分析,这对于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和教师教学的针对性都有很大帮助,而且也有利于改善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所以认真分析目前幼儿园实施学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只有充分认识自身条件的不足,才能更好地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学前教育的升级化。

一、目前学前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迎合家长不切实际的要求。对幼儿所开展的学前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是在目前幼儿园的办园实际中,很多幼儿园所开展的教学管理活动都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过度迎合家长不切实际的要求,就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目前幼儿教师都能根据幼儿教育的规律来开展教学活动,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幼儿家长普遍对幼儿园所开展的学前教育有不切实际的要求,没有认识到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不同,而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诉求也不得不违背教育规律来开展一些与幼儿教育阶教育规律相违背的教学活动,这对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问题。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专业的幼儿教师,但是在目前激烈的市场形势下,幼儿园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为不断提高办园水平,很多幼儿园都在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对幼儿教师的个人专业技能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着幼儿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因为大多数幼儿园都是私立幼儿园,由于教师的福利待遇与公办幼儿园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很难招到优秀的幼儿教师,管理过严会导致幼儿教师的流失,管理过于松散,影响幼儿园的办园质量,这些都对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尽管随着近年来幼儿师范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幼教师资紧缺的局面已经得到改善,但是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问题依然是制约当前幼儿园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幼儿园园长的管理不足。幼儿园办学水平的高低与幼儿园园长的个人管理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有很大不同,幼儿教育国家并没有制定出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计划,所以幼儿园园长在办园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对教育理念的理解来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幼儿园园长在管理能力方面普遍存在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这就导致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无法在幼儿园教学管理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所以这一问题需要认真做好反思。(四)教学管理活动缺乏家长的积极参与幼儿年龄较小,缺乏自制力,所以对幼儿所开展的学前教育,不仅需要幼儿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因为幼儿有家长陪伴的时间较多,所以仅仅凭借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所实施的教学活动,很难发挥出促进幼儿不断成长的作用。受计划生育的影响,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普遍存在着过度溺爱的问题,所以对幼儿所开展的学前教育,如果缺乏家长的积极参与,将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在目前是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大数据技术在学前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背景

大数据技术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先进的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而出现的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很好地辅助人们展开对问题的分析,尤其是在处理数据和筛选信息方面,大数据具有非常强的优势,所以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学和管理活动,对于不断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和学前教育信息化水平都能发挥出积极作用,教师可以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幼儿每天的考勤、学习和生活情况等数据信息做好采集,并借助大数据来分析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中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帮助教师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而且随着目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家长也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都要求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中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因此来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是目前新形势下幼儿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三、大数据技术在学前教育阶段应用的具体领域

(一)应用于数据收集

在幼儿园教学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数据,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下,这项工作都是借助幼儿教师手工来完成的,因此数据收集和整理普遍存在工作任务过于繁重的特点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借助专用的软件来收集幼儿园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所必需的各种信息,这对于幼儿园更加有效地做好教学管理,能发挥出积极作用,大幅降低教师的负担。

(二)应用于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况

幼儿阶段各项教学活动都是借助游戏等形式而开展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况对于幼儿教师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幼儿教师能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认真做好教学分析,了解每一个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建立相关数据库推进幼儿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应用于分析幼儿的各种行为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缺乏对事物的全面认知,所以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幼儿教师又借助对幼儿各种异常行为的全面分析,才能了解幼儿的特点,对其实施更加有针对性地教育在传统的幼儿园教学管理模式下,这项教学活动并未得到有效开展。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这对于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这一问题,要不断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此来全面分析每一个幼儿的心理特征并形成完善的数据,便于幼儿教师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四、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相关策略

(一)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幼儿园教学资源的整合

在幼儿园的教学管理活动中,课程资源是幼儿园实施教学活动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幼儿园的各项教学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幼儿园目前并未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很多课程教学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幼儿教师对幼儿所实施的教学活动也缺乏针对性,所以结合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幼儿园要积极应用,要利用好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辅助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由于目前幼儿教育并未列入国家义务教育之中,所以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中,对幼儿发展的维度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各个幼儿园设计的课程教学资源都有所不同,这对幼儿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需要结合大数据技术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来展开对幼儿的全面分析和评价,了解幼儿个人在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运算能力方面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做好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为不同层次幼儿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满足幼儿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需要。例如为了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并一次做好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使教学活动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幼儿园积极引进并使用大数据技术和相关软件系统来对幼儿园的教学管理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借助数据分析发现目前幼儿园所实施的教学活动过于注重对幼儿的文化知识培养,对体育运动缺乏有效重视。所以幼儿园有针对性地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幼儿的身高、体重、身体平衡性、肺活量、力量等进行了全面统计和分析。借助大数据技术,详细分析了每一名幼儿所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先进的大数据技术来重新设计和整合教育资源,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借助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对幼儿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仅用了很短一段时间,幼儿园的教学现状就得到了改善,幼儿也对体育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参与热情,这极大地改变了当前幼儿教育现状是幼儿教育活动能够得到有效开展,也提升了幼儿园的办园质量。

(二)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在幼儿园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活动都需要师生之间展开有效的互动,只有通过大量沟通互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教师缺乏对幼儿的了解,因此很难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所实施的教育活动也无法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改变目前的幼儿教育现状,使师生之间能够开展更加有效的互动。通过互动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自身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对于刚刚入职的年轻幼儿教师他们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普遍感觉无从下手,但这部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非常了解,所以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大数据相关技术和工具来做好对幼儿的全面分析分析活动,要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在生活方面,要了解幼儿能否自行穿衣服和脱衣服、是否掌握从水龙头打水的技巧,能不能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中与其他幼儿友好相处;在参加户外活动时能否坚持10分钟以上,玩各种球类运动时能否准确投球,在运动过程中能否及时躲避障碍物;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否准确做好自身定位,能否根据游戏活动开展的需要和其他幼儿展开深度交流;在阅读过程中能否根据教师的讲解自行描述故事,能否结合自己的想象绘制出插图,能否熟练运用教师所提供的工具来展开工艺品制作。这些问题都是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详细了解的,只有全面了解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而了解这些信息,需要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所以幼儿教师要积极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详细制定师生之间有效沟通互动的内容,了解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并认真做好数据统计,充分利用大数据对每一个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借助分析活动的开展,能够对幼儿形成新的认识,这对于不断提高幼儿教学质量,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幼儿教师要特别予以关注对于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应用。

(三)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使家长能够参与到幼儿园教学管理活动中

目前在幼儿教育阶段,尽管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活动非常关心,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管理活动中,大多数幼儿家长并没有积极参与其中,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缺乏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途径,大多数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忙于工作,他们也没有时间在上课时间到幼儿园实地参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大数据技术能够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实践中,由于大多数幼儿家长文化层次都很高,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基于信息技术而开发的软件,所以幼儿园可以积极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管理创造条件。幼儿园可以积极基于大数据技术来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家长的诉求和每一个幼儿的生活规律,很多幼儿所存在的问题,只有借助家长的积极参与,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才能详细了解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才能结合教育活动开展的需要,对幼儿做好指导。大数据技术在幼儿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为家长积极融入幼儿园教学管理活动中促进家校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改变了传统幼儿园教学管理模式下幼儿家长无法积极融入的问题,使幼儿成长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能不断提高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互动的有效性,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只要幼儿园能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对幼儿家长的指导,就能改变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错误认识,使他们能够结合幼儿的成长规律来开展家庭教育,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违背教育规律的现状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学前教育阶段,健康成长在快乐的氛围中度过学前教育生涯,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他们未来更好地融入小学学习之中创造有利条件。幼儿园在应用大数据技术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每一个幼儿教师都能结合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来获取开展教育活动所必需的信息为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实效性创造有利条件。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