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生制幼儿园论文

导生制幼儿园论文

1导生制的由来与特点

1.1由来。

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对劳动力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另一方面,还要求这些产业工人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劳动者。因此,社会上大规模兴建学校,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然而学校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教学场地和设施不足、教师短缺等问题。这种社会背景是导生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些教育问题,英国牧师贝尔和教师兰卡斯特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验和教学改革探索,开创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即导生制。它的组织形式是这样的: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导生不但负责教学,而且还负责检查和考试,完全是教师的助手。有了导生的帮助,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大减轻了,因而能够教育更多的学生。

1.2特点

。①导生制是采取“教师-导生-其他学生”两级教育传播模式。②导生是教师选拔的班级中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小老师”的角色,承担教学和成绩评价的任务。③导生制教学通常在导生的指导下进行分组学习,学习小组一般为4-6人组成,学生不仅可以在组内协作学习,还可以在组间开展竞争,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④导生制的教学效率很高,教师能够同时教授上百名甚至更多的学生。

2导生制在幼儿园大班运用的现实意义

2.1有利于保证幼儿的安全。

面对“教师少、幼儿多”的现状,幼儿的安全是老师头上的紧箍咒。导生制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老师减轻一些负担,同时可以将幼儿的地位变被动为主动,为幼儿创设一种安全、自主的心理氛围。对于班里特殊的孩子我们鼓励班里的孩子都来关心照顾她。欣欣是个自闭症的孩子,年龄已经满六岁,但外在行为表现出的心理年龄最多也就一岁左右,是一个生活在自我世界里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刻也不能离开老师的视线,但班里还有其他的孩子,还要组织正常的活动,这时我们就让几个热心的孩子当老师的小助手,有时间就领着欣欣玩,发现欣欣做危险的事情及时制止并告诉老师。

2.2有利于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老师要组织好每一个活动,在大班超额的情况下,集体教学是最多的选择,虽然因材施教一直是我们理想的教学方法,但理想总会在现实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幼儿多也给班级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如幼儿间的冲突增多,纠纷增多,老师每天在应对这些琐事时忙得焦头烂额。导生制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减轻这些问题,那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学着帮助教师管理班级。在一些活动中我们也采取小组的形式进行,每个小组的组长全面负责本小组的活动开展情况。多了许多个助手,既提高了活动效率,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在互动中共同提高。

2.3有利于减少班级中的消极等待现象。

在小组长的帮助下,班级中的各项活动更加有序地进行,减少了许多消极等待现象。又到了喝奶时间,如果大家都排队去拿,需要他们都放下手里的“工作”。五十多个孩子排的队伍会很长,前面的急切地等着拿奶,而后面则相互聊天或推搡,前进缓慢。如果每桌选一名“小组长”负责为大家拿奶,其他孩子继续自己的“工作”,八九个小组长,不需要排队,每人取6盒奶分发给自己桌的小伙伴,分奶时间大大缩短。

2.4有助于幼儿班级责任感的培养。

对于每个“导生”———小组长,老师首先明确他的职责和服务对象,要做什么,怎么做,然后根据他的“工作”情况及时反馈,指导和改进“工作”。例如“饮水小组长”要及时提醒没有喝水的孩子按时喝水;“椅子小组长”负责监督提醒小伙伴们起立后及时把小椅子推进桌子底下等。在“导生”工作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班里工作井然有序,就像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唱到的一样“小桌子谁擦的?小椅子谁摆的?一排排手绢谁洗的,一件一件好事谁做的?你不说呀我不说,你不说呀我不说,大家看了,笑呵呵!你不说呀我不说,你不说呀我不说,幼儿园里好事多,好事多!”孩子们越来越像班级的小主人啦!

2.5有助于幼儿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能力的提高。

在做的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自我和为他人服务的能力,增强了幼儿的班级责任感和凝聚力,争做班级小主人。每当有小朋友摔倒受伤时,总会有那么多孩子帮着扶起,帮忙找老师和不停地安慰受伤的孩子;当老师需要帮助时,孩子总会义不容辞地伸出稚嫩的小手,爱心可贵呀!

3幼儿园大班“导生”的选择与职责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的限制,我们将幼儿园导生的职责简化。根据幼儿年龄大小、男女比例、能力强弱等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其分为六人一组,选择组内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强的幼儿当本小组的导生,负责本小组内的一些简单事情,以及在一些操作活动中帮助老师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孩子。一旦幼儿被“任命”为导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老师”或“小组长”或“小助手”,他们会感觉无比神圣和光荣,所以会“尽职尽责”地完成老师交代的各项任务。但也有些小组长因陶醉于自己的活动,或因为“业务不甚熟练”,而常常忘记自己的职责。为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我们在活动室的醒目位置设计了“我是小组长”墙饰,内容包括一张所有小组长的集体合影和小组长要做的事。从早上入园到晚上离园,小组长在老师和墙饰的提示下,顺利而又积极地完成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为鼓励小组长的工作,我们每周评选一次“最棒小组长”,对表现积极,认真履行职责的小组长给以表扬。在第一批导生的带动下,幼儿之间互相学习,会有更多幼儿学做导生,争做导生,出现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导生不是“终身制”,第一批导生“任期”较长,一个月左右,让幼儿清晰地明白导生要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21天养成一个习惯。导生要不断练习巩固自己要做的工作,对其他幼儿来说也是一种观察学习的过程。但为了给每个幼儿体验锻炼的机会,其他五个幼儿每人“任职”两周,这样一学期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为了得到这一“神圣职位”,个别随意自由散漫的孩子都会自觉约束自己的不好行为,努力争取大家的支持,并愿意为大家服务。在帮助老师的同时,这些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大大的锻炼和提升。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负责某一专项任务的导生。昊宇是个非常热心,但自控能力比较弱的孩子,我们选他做我们的“书包小组长”,督促和帮助小朋友摆放书包。自从“上岗”的第一天,我们再也看不到他和小朋友之间频发的“战争”,而是看到他认认真真地整理大家的书包。每天小书包都排得整整齐齐。小伙伴们对他投来越来越多赞许的目光。

4小结

经过一年多导生制的实践,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明显增强;幼儿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主动为伙伴或班级做好事的幼儿越来越多,同伴间的矛盾日益减少;班风温馨和谐,师生、生生关系融洽。此外,导生的帮助相对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每个孩子。虽说我们班内幼儿较多,但幼儿一日生活条理有序,他们总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而且陶醉其中。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放手”,看着孩子们每天开心快乐的样子,我感到了工作的从容、幸福和小小的骄傲。

作者:李霞 单位:济宁市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