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硕士论文范例

医学硕士论文

医学硕士论文范文1

 

毕飞宇自1991年《孤岛》的发表走向文坛,在早期写作中,带有明显的“先锋实验”色彩,虽然在文学史中毕飞宇被冠以“新生代”作家,可他的前期写作如《那个男孩是我》、《五月九日或十日》、《充满瓷器的时代》等小说则显示了和1980年代的先锋写作者们遥远的呼应,而长篇小说《上海往事》的历史叙事和《那个夏天、那个秋天》的青春叙事则被淹没在1990年代的长篇小说海洋中。但自2000年的转型之作《青衣》始,毕飞宇的写作开始呈现出独特的文学世界与叙事风格,此后的“王家庄”系列小说,从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到长篇小说《平原》,更是奠定了他作为一个当代文坛重要小说家的位置。本文试图探讨的正是毕飞宇的这一系列写作所构建的文学世界、呈现出的叙事伦理,及其之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意义和价值。   一、“启蒙”叙事之外的复调民间史   在20世纪中国小说史上,乡土书写从新文学的开端时期就成为建构“民族国家”想象的重要一翼。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乡土作家以现代知识者的“启蒙”姿态回望乡土,发现了乡土的“蒙昧”与“麻木”,寄予了现代知识分子对“乡土中国”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懑与焦虑。   以30年代的沈从文为典型“,离乡者”通过对乡土的“田园牧歌”想象,寄寓了对当下中国的“深忧隐痛”和对未来中国的期许与热望。   而40年代解放区文学中的“赵树理”方向,则呈现出乡村叙事与“左翼”意识形态的高度契合,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乡土文学的政治化书写的先河。这构成了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三个重要脉络,这三个脉络上的乡土文学书写在知识谱系上分别与“启蒙”“、审美”“、革命”的话语系统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知识谱系上,鲁迅、沈从文、赵树理式的乡土书写,在被不同的知识资源和精神姿态重新建构。   在这样的知识脉络上来考量毕飞宇的《玉米》、《平原》等乡土小说,就会发现毕飞宇的乡土书写的独特之处。在毕飞宇的“王家庄”系列小说中,乡村既不是承担被“启蒙”的蒙昧与混沌之地、不是美丽的田园牧歌,也不是“革命”主题下新旧势力的冲突或“明朗的天”的“解放”叙事。“王家庄”虽然在时间序列上和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密切相关,但毕飞宇的乡土书写搁置了“”的苦难和悲情叙事,而是还原了民间的日常生活史。   在毕飞宇建构的“王家庄”的小说世界中,启蒙话语遭遇了对抗与质疑。在“王家庄”这个封闭的空间中,“乡村”和“城镇”并未构成乡土书写中典型的二元对立的话语结构,也并未在文明/落后、现代/传统、乡村/都市等话语谱系中展开叙事。你很难用蒙昧、落后等来定义“地球上的王家庄”。在“王家庄”,琐碎的日常生活和被政治浸染的生存状态共时存在,青年们旺盛的生命力与青春无处安放的躁动缠绕在一起,民间伦理与政治伦理、革命伦理互相渗透又互相背离。叙事者似乎就是生活在“王家庄”的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是“玉米”、“玉秀”“、端方”、“曼玲”的邻居,是他们的朋友。他娓娓讲述着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讲述着民间大地上混沌而琐碎的日常生活,讲述着青年们内心隐秘的激情和在世界面前左冲右突但不免再次陷落的处境。可以说,“王家庄”作为一个完整的美学意义上的乡土世界,并不是写作者的对象性存在,而是写作者生命经验的一部分,是在对乡土民间的书写中,透视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命运。在这个意义上,毕飞宇的乡土书写从个体经验出发但超越了个体经验,从乡土出发但同时也超越了乡土。   在20世纪的乡土小说中,不管是“启蒙”“、审美”还是“革命”的乡土,在小说中往往有一个作者的声音在说话,或在启蒙理性下召唤古老的乡土中国的觉醒、或在美学意义上对田园牧歌的由衷抒怀、或在革命实践中对乡土进行询唤。但在毕飞宇的乡土小说世界中,不是“独语”而是“复调”构成了他小说的基本言说方式。从《玉米》、《玉秀》到《平原》,毕飞宇让他笔下的人物自我说明,也就是说,在毕飞宇的乡土小说中,人物不是他表达自我理念的对象化存在,而是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意识和心灵体察。巴赫金在论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的复调时,认为“主人公的意识,在这里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可同时它却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①。   他们是他们自己,甚至于他们的人生选择并不受作者意识的支配、都有自己的合理性。   在《玉米》中,玉米的精明老到,使毕飞宇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爱玉米吗?我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我怕她。”②为什么玉米让作者“害怕”,我想,因为玉米不是《祝福》中的祥林嫂,不能用“被侮辱与被损害者”来控诉黑暗的封建礼教,玉米也不是《边城》中的“翠翠”,以那个湘西如此纯美善良的女孩来指认未来中国的乌托邦想象,玉米也不是《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通过她可以书写革命的合法性和崇高意味。玉米是生长于苏北大地上的一棵“玉米”,她汲取天地精华、汲取阳光雨露,但也汲取了乡村日常的种种不堪而被扭曲,但她依然努力地向上生长。她和世界的关系是紧张的,她警惕地像一个机智的松鼠一样窥视着她生活的世界,并以自己的方式反抗这种紧张。而对于毕飞宇来说,他和作为自己小说创作对象的“玉米”之间的“潜在的战争”,也使他感到了“自己的紧张”。因此,毕飞宇“玉米”系列的小说意义,“不在于他用独白方式宣告个性的价值,而在于他把个性看作是别人的个性、他人的个性,并能客观地艺术地发现它、表现它,不把它变成抒情性的,不把自己的声音同它融合在一起,同时又不把它降低为具体的心理现实。”③玉米、玉秀、玉秧们的“个性”只能是属于她们自己的独立的“个性”,而且,她们应对世界的方式、她们内心涌动的隐秘的生存力量,各自构成了独立的“风景”。#p#分页标题#e#   而在毕飞宇的长篇小说《平原》中,政治、革命、宗教、封建迷信等更是构成了多声部的对话关系。他以生活的“平视者”展示了根植于民间大地上的各种话语方式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共同构建的复调的乡村世界。在小说中,以支部书记吴曼玲为首的“政治”和“革命”话语虽然在表层上掌控了王家庄的日常生活,但“革命”话语却常常被其他的话语方式所僭越。   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并没有使地主的女儿孔素贞“洗心革面”,她依然在佛的极乐世界中寻求超越现世生存的精神寄托。外来的知识者顾先生是“马克思主义”的“布道者”,坚守着精神的“纯粹”,从来不吃集体一个鸭蛋。但顾先生的精神“纯粹”却在乡村女子姜好花的肉体引诱中迅速失守④。精通天地鬼神的许半仙一直是王家庄的积极分子,什么事都参与,什么事都少不了她。而保证了许半仙存在的“合法性”和“优越性”的是她的“雇农”身份,是她政治上先天的优势。她不再是《小二黑结婚》中被改造的落后分子“何仙姑”,而成为民间生存的另一种保障,因为“某种意义上说,许半仙的存在捍卫并保证了王家庄,她使王家庄的许多人有了寄托,有了安全,有了私下的、秘密的精神保障”。因此,在《平原》中,革命、宗教、迷信、唯物主义等奇异地缠绕在一起,使“王家庄”成为乡土中国的一个巨大的镜像。   如果说20世纪乡土小说家的视角多是知识分子的“他者”目光,是对“不在地”的乡土世界的回望与观照,那么,毕飞宇就是以“在地”目光注视着苏北大地上最为沉重但也是最为丰盈的日常生存。他不是那个黑暗的乡土中“持灯的使者”,而是和天地万物一起生长在大地上的一个平凡的个体,他以自己的生命经验体察并体恤乡土生存的沉重与无奈。“在世界的黑暗时代,人们必须对世界的黑暗有所体验。为此,需要有敢于进入深渊,身历其中受其煎熬的人。”⑤他不在乡土之外悲悯地注视,而是根植于乡土之中和他笔下的人们一起“进入深渊,受其煎熬”,并以鲜活的个体经验解构了“革命史”、“启蒙史”、“现代史”所创造出来的群体经验,以“疼痛”的生命感受逼近历史现场,还原乡土生存的某种真相。   二、残酷的青春成长经验   在毕飞宇的“王家庄”系列小说中,从玉米、玉秀、玉秧到端方、吴曼玲等,都经历了他们生命中残酷的青春成长,但时间的流转或空间的变迁并未曾带来个人青春成长的最后完成,他们或者甘心屈服于权力的驯服、或者无处逃离历史和他人的剥夺、或者无望地抗争却最终陷落。青春经验不再是现代历史叙事中的个人成长,如在《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在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中,终于“长大成人”,演绎了知识分子与民族国家的现代想象。在毕飞宇的“王家庄”系列小说中,青年们的青春成长在性、政治、权力的压抑和规训下逐渐枯萎、或者扭曲地成长。毕飞宇提供给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是这样的一群年轻人:他们内心有美好的一面同时也晦暗不明,在经意或不经意间伤害别人的同时也自我伤害;他们有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历史并没有提供给他们个人成长的机缘;他们渴望逃离沉滞的乡土,但无路可走或者即使有幸逃离但却不免再一次陷落。   巴赫金在论及“成长小说”时,认为在成熟的“成长小说”中“,人的成长与历史的形成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人的成长是在真实的历史时间中实现的,与历史时间的必然性、圆满性、它的未来,它的深刻的时空体性质紧紧结合在一起。”⑥那么毕飞宇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呢?他们经历了岁月的变迁、时空的流转,但不变的却是不曾完成的青春成长。因为在沉滞的时间和封闭的空间里,他们身上依然带有历史的沉重负累、内心的挣扎也一如既往。玉米从“王家庄”嫁到“断桥镇”,不变的是对权力的热望,是“人在人上”的梦想的延续。而在王家庄被众人强暴无路可走的玉秀到了断桥镇,内心依然摆脱不了这一梦魇般的过去,并直接导致她失去了两次有可能改变命运的机缘。玉秧是王家唯一一个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乡村上了师范学校的女孩,但“学校”这个意味着成长为“新人”的现代空间却成了告密者的天堂,玉秧这个看似纯朴的乡村女孩不仅未曾幸免,而且深陷其中却不自知。在《平原》中,高中毕业回乡的端方,也不再是路遥《人生》中的高家林,带着不容于乡村的“现代文明”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挣扎。端方在王家庄虽然靠“力气”和“沉默”赢得了在家庭和在村中年轻人中的威信,但在当兵这唯一可以离开王家庄的可能性丧失后一度沉沦。总之,在这些年轻人的青春成长中,历史显示了它的冷酷与荒凉,历史的荒谬、政治压抑、权力掌控,使青年们的青春成长始终处于一个没有未来指向性的时空中。他们不仅没有美学意义上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就他们每个个体而言,也不曾显示在不堪的环境中的人性光辉。   不是个体和时间一起成长,而是个体和时间在晦暗的历史深处一起陷落。   对于毕飞宇“王家庄”系列小说中的女性而言,在残酷的青春经验中,女性唯有以“身体”向历史和男人献祭。   福柯曾说:“自古以来身体一直都是权力的对象和目标,身体是被操纵、被塑造、被规训的,它服从,配合变得灵巧、强壮。”⑦玉米正是靠着“在床上又心细又巴结”,讨得了郭家兴的欢心,借机安排了自己和妹妹的工作,“身体”“、性”、“权力”在这里是同构的。《玉秧》中身体的献祭则更为震动人心,如果说玉米、玉秀的遭际是在荒谬和扭曲的“”时代,玉秧青春成长的岁月已经是1982年的师范学校,但历史的灾难并没有结束。魏向东这个惯于搞政治运动的保卫科老师把肮脏的手伸向了懵懂的玉秧,而玉秧面对魏向东“想尽一切办法”把她留在城里的许诺,觉得“这个大交易,划得来,并不亏”。显然,不管是精明能干的玉米、还是木讷懵懂的玉秧,无一例外都以青春成长中惨痛的身体经验?过破碎的历史之河。身体的懵懂或觉醒并没有伴随着精神的成长,而是以单纯的“身体”的献祭或“身体”的被剥夺作为跨越生存困境的唯一载体。在《平原》中,因为政治对“身体”的拒绝和“身体”对日常冷暖的渴望使吴曼玲处于一种撕裂中,小说中吴曼玲与狗“无量”的相互依偎既让人心酸也让人震动,吴曼玲的青春成长不仅被政治异化,最后也成为政治的无辜的牺牲品。#p#分页标题#e#   在“王家庄”系列小说中,残酷的青春成长还呈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伤害中。在一个促狭的空间中,他们为了生存的权利,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构成了对他人的伤害,而“不经意”或者说自以为“正确”的伤害更显示了人性的晦暗与幽微,显示着青春成长的艰难。当这种伤害发生在亲姐妹之间时就更显示了它的冷酷,玉米与玉秀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从王家庄一直延续到断桥镇,为了留在断桥镇,一向骄傲的玉秀给自己的姐姐下跪磕头,而玉米为了自己的地位、为了王家和郭家的“脸面”,对郭左透露了玉秀被强暴的经历,直接导致了玉秀爱情的破灭。“嘴讷,手脚又拙巴、还不合群”的玉秧在师范学校里成为魏向东安插在同学间的一个“告密者”,因为她的告密,诗人楚天精神疯狂,班主任因为恋爱也精神崩溃。更为可怕的是,玉秧是在“不自知”或者说自以为“正确”中在从事这项工作,就更显示了埋葬在人心深处的黑暗。   青春成长的晦暗和扭曲,在玉秧的身上表现得最为触目惊心,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乡村女孩,内心对尊严的重建却是身体的献祭和对他人的伤害。而在《平原》中,青春成长更是以一种扭曲的方式进行的,混世魔王不管是积极表现还是消极反抗都无法逃脱自己被规定的命运,最后绝望的混世魔王强暴了吴曼玲,而吴曼玲因为担心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而无奈同意了混世魔王去当兵。   人与人之间外在的搏斗与内心的较量,在毕飞宇的“王家庄”系列小说中并没有疾风暴雨式的正面冲突,而是以一种隐秘的、日常的方式在进行,惟其如此,才更显示了青春成长的艰难与逼仄,也使毕飞宇小说中的青春成长经验超越了特定的历史空间而成为一种恒久的人性诗学。“青春”不只是受到了历史的压抑,更重要的是,它来自人内心的黑暗,这种黑暗不是大恶,而是生活潜流中本来就蕴藏的、甚至连自我都未曾真正意识到的“荒凉”。在毕飞宇的乡土小说中,现代性的启蒙叙事再次陷落,他改写了现代性叙事中漂移的时空带来的个人长大成人,而是提供了民间大地生存的沉重与无奈,在漂移不定的青春成长经验中,无望与宿命成为成长的最后风景。   三、隐秘的乡村政治   在乡土小说中,对乡村政治的书写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从五四新文学到“”后的新时期文学,乡村政治和“民族国家”的现代想象息息相关。1990年代以来的乡土小说,则常常以虚构或想象来解构和颠覆政治意识形态视野中的乡村政治,表现乡村“权力”对民间生存及民众精神的伤害。   毕飞宇的“王家庄”系列小说也书写乡村政治,他的《玉米》、《玉秀》书写的是“1971年”的乡村与小镇,而《平原》书写的是“1976年”的苏北大地,但他小说中的“乡村政治”并没有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他也没有以感伤的笔调抚摸乡村的“伤痕”,甚至没有以戏谑与嘲讽的方式颠覆“”中的乡村政治。在他的小说中,政治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已和民间生存融为一体,它有时是赤裸裸的,有时看似无形又无处不在。   毕飞宇的特殊之处恰恰在于,虽然乡村政治无处不在,可政治并没有成为凌驾于日常生活、掌控着日常生活唯一合法性的存在。或者说,政治话语与民间生活所构成的对话和互动关系,成为毕飞宇小说颇有光彩的一个面相。如在《平原》中,因为秘密从事“佛事”活动,沈翠珍一行被游街,但游街并没有“伤痕”和“反思”文学常见的阶级专政的惨烈场景,而更像一场民间狂欢,游街的工作交给了十来个七八岁地孩子在闹剧似的暴力中完成。在苏北平原上,遥远的政治中心“北京”对“王家庄”的掌控是通过“高音喇叭”来实现的,但在《玉米》中,“高音喇叭”除了是政治权力的象征外,也和诙谐的民间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它,支书王连芳广播来自上级的一切指示,同样通过它,王连芳生儿子的消息和玉米未婚夫来相亲的消息通过它得以传播。在王家庄封闭的空间中,虽然“北京”政治无处不在,但民间生活、民间伦理更像波涛汹涌的暗流,沉默地、坚定地涌动。   政治、权力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在毕飞宇的“王家庄”系列小说中,最为症候性地体现在性或者说身体与政治、权力的纠葛中,“我们的身体就是社会的肉身”⑧,政治权力以隐秘的方式建构着身体经验。在《玉米》中,村支书王连芳因为是乡村政治权力的掌控者,他的性经验史穿越了王家庄的“老、中、青”三代,而且无往而不胜。可是当王连芳因为“破坏军婚”被开除后,人们同样把魔爪伸向了无辜的玉秀和玉叶,她们在看电影的夜晚被村里的年轻人轮奸。村里人甚至写信给玉米的未婚夫,说玉米被人睡了。隐秘的乡村政治不止体现在权力对身体的伤害,同样体现在权力的被压抑者更为黑暗的报复“,身体”成为人们进入晦暗的历史和穿越残暴的历史的唯一通道。在《平原》中,政治对身体的规训则体现在对具体的物质性肉体的拒绝,“身体被纳入了政治的轨道。身体和生命一并被纳入到政治学的规划之中。现代国家从功能的角度积极地强化身体、训练身体、投资身体和管理身体。强化身体是为了将身体纳入到国家理性的轨道内,并让身体服从于这种理性逻辑,使身体成为国家理性实践的完美手段。”⑨在这样的权力政治对身体的驯服中,“男人能做的事妇女一定也能做到”、“妇女能顶半边天”“,疾病在精神之外,在革命之外。说到底,疾病是可耻的,它是软弱和无用的挡箭牌。   懈怠和懒惰才是病。”权力、政治话语压抑身体,贬低身体,让感性的身体经验从视野中消失,在政治、权力的话语空间中,身体成为一种政治美学的象征仪式。   毕飞宇曾经说过:“我们的身上一直有一个鬼,这个鬼就叫做‘人在人上’,它成了我们最基本、最日常的梦。这个鬼不仅仅依附于权势,同样依附在平民、大众、下层、大多数、民间、弱势群体,乃至‘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身上。”⑩这个“人在人上”的“鬼”在他的小说中就是对权力的掌控,权力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从家庭到乡村甚至在从事“现代”教育的学校,对权力的迷恋无处不在。#p#分页标题#e#   在《玉米》中,“玉米任劳,却不任怨,她绝对不能答应谁家比自家过得强。”在家庭遭遇变故后,玉米更意识到了“权力”的重要,所以她嫁人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不管什么样的,只有一条,手里要有权。要不然我宁可不嫁”。而村支书“王连芳最大的特点是所有的人都怕他。   他喜欢人们怕他,不是嘴上怕,而是心底里怕”。在《玉秧》中,魏向东整个寒假过得极其漫长而孤寂,因为“没有人向他汇报,没有人向他揭发,没有人可以让他管,没有工作可以让他‘抓’,生活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实在是难以为继”。   那么,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对权力的迷恋来自哪里呢,也就是说,“从历史的脉络检视哪些事件塑造了我们,哪些事件帮助我们认知所谓自我主体,就是正在做、正在想、正在说什么。”???毕飞宇在小说中并没有明确地指出这种异化的源泉,而是通过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展示了“人性在某种条件下有可能暴露出阴暗凶残的一面”???,丰富了乡村书写中的人性诗学,并以文学书写反抗这种人性的暴力与阴暗。   当然,在现代以来的文学书写中,关于政治、权力、革命、性的书写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毕飞宇表达这一系列主题的不同在于,政治、权力、身体、性在毕飞宇的小说中始终和民间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正是通过政治、革命、权力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和伤害,毕飞宇消解了宏大历史叙事中政治、革命、权力的“斗争”意义,消解了政治、革命所建构的暴力美学,在日常叙事、民间伦理的意义上反抗权力的规训并反省人性的异化。   总之,通过《玉米》、《玉秀》、《玉秧》、《平原》等“王家庄”系列小说中的乡土书写,毕飞宇成了当代文坛上独特的“这一个”。他的文学史意义不仅在于构建了“地球上的王家庄”这一独特的文学世界,更为重要的是,他的“王家庄”小说世界中远离现代性启蒙叙事的民间生活的丰富性、他贡献给中国文学史的未曾完成的残酷的青春成长经验、他在革命、政治、权力、身体、性所构建的话语空间中对固有的启蒙叙事、革命叙事的拆解。   在这个意义上,“王家庄”系列乡土小说成为了20世纪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完整的美学世界,并改写了启蒙、审美、革命等叙事规范中的乡村经验。毕飞宇式的乡土书写因此成为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标签,标识着他带给文学史与当代文坛的独特的叙事伦理与中国经验。

医学硕士论文范文2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旨在提高其临床诊疗和操作水平。因此,新生入校后,应加强入学教育,让其认识到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培养的区别,做好自身定位,避免因认识不够、安排不合理而造成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两失误”。新生应尽早接触临床,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操作流程,了解医学研究、医疗服务以及对整个医学职业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在实践中感悟,从而激发其热爱医学事业、献身医学事业的精神。传统上,医学院校研究生第一学期主要时间用在理论课程的学习,这样会缩短临床实践实践时间,不利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为解决这一矛盾,作者所在院校开始试行新的培养模式:新生报到后便安排进入本专业临床科室,跟随导师或导师组成员管理病人,周末集中学习理论课程。这样时间得到优化,使其快速适应医院环境,熟悉各种操作流程,迅速由医学生转变到临床医生的角色,培养重点转移到临床实践能力上。新生入学后,根据专业要求,结合培养目标及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出培养计划,并认真填写培养手册。导师是培养计划的责任人,需要做出培养总体安排,如熟悉本专业临床工作时间,轮转科室及时间,本专业定向学习时间,论文预答辩、答辩时间等,然后统一送教研室、科研处审查,确保轮转科室、轮转时间得到充分合理安排。

2培养方式与实践

2.1突出临床能力,强化“三基三严”训练

美国国家医学考试委员会认为,临床能力包括如下9方面:①病史采集;②体格检查;③应用诊断性辅助检查;④临床诊断;⑤医疗决策;⑥执行医疗决策;⑦继续治疗护理;⑧正确处理医患关系;⑨职业态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本质是职业型学位,临床能力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的核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三基三严”培训是改善医务人员基本素养,加强基本技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是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格要求、严肃作风、严谨态度。把“三基三严”贯穿到培训始终,建立研究生“三基三严”培训档案,可以帮助研究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各种技能操作。

2.2制定全面、规范的考核制度

临床专业型研究生考核制度是培养过程中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质量的保证。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单位采取多种考核方法,如自我总结,理论考试,带教教师、导师组评论,专家考评意见等。评分有百分制法,主观判断法(优、良、中、差)等。主要采取如下考核内容:①研究生阶段理论考试。成绩以百分制,大于或等于70分为合格,若1门低于70分,可申请下一年补考,若2门不及格延缓毕业或退学处理。②临床能力评价。每个轮转科室结束后,科研处统一时间,统一地点举行考试,内容包括:理论基础(笔试)、临床操作、辅助检查、病例书写及分析。考试小组专家成员一般3-5人,提供一份本学科常见病例的现成病史资料,或准备一位常见病病人(研究生未参加治疗),由研究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分析资料、作出诊断、鉴别诊断、提出处理意见。在此过程中,考试小组提问,研究生答辩。考试小组提问应注意了解研究生对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有关基础知识和临床诊疗知识的掌握程度,注意考察其临床分析及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科发展动向和新知识、新方法的掌握与应用情况。诊断治疗技术操作考试,内科系统主要考辅助诊断方法或有关特殊检查,如心电图检查、骨穿、胸穿、腰穿、骨髓涂片、X线读片等。外科系统各专业,主要考手术操作,无菌操作规范。医疗技术学科及专业(如影像、核医学)则以考有关仪器的使用、操作和诊断为主。③阶段考核。研究生应认真填写《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手册》及《临床能力训练手册》,如实作好平时收治病人记录,如门、急诊就诊病人数、病房分管床位数、所进行的诊疗操作、手术类型、术后并发症、病例讨论及参加学术活动次数等。轮转结束时认真填写统一制订的轮转小结表,对照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自我小结,业绩记录,然后由病房负责带教的主治医师审核研究生的自我小结,根据研究生在该科室的学习、工作情况,写出评语,并由科室考核小组,进行临床考核、评分。④毕业论文答辩。第六学期,培养科室及科研处组织学生统一答辩。

2.3培养临床思维与创新型思维能力

临床思维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在临床上认真对学生进行临床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思维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得来的,因此,在临床训练中,如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基本操作、病例分析等,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主动分析解决问题,具备较强的分析、综合、判断、鉴别等临床思维能力,这是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正确诊疗的根本保证。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曾说过: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在于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创新型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关键,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需具有创新思维。创新型思维需在广泛积累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逐渐养成的。由于研究生整天忙碌临床琐碎的工作,凭借个人经验,机械地接受上级医生意见,依葫芦画瓢,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临床思维,更谈不上创新思维,这样使得其思维变的狭隘、固化,难以达到高层次人才要求。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更应引导学生从被动中接受变为主动求索的学习方式,在掌握相关疾病诊治的同时加强临床思维锻炼。

2.4增加人文素质和医德医风教育

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要将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当前,患者对自身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生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直接面对患者及家属,在利益与道德选择上难免不会受到环境影响,稍有不慎便容易引发医患纠纷。因此,医学生不但要注重医技水平的提高,同时要加强人文素养及医德医风培养。除在本科阶段接触医学伦理学、思想品德教育外,在研究生阶段很少把人文学科纳入培训计划内,形成一种重知识、技能,而偏废人文素质教育。吴孟超曾说过:“医德比医术更重要,医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做人先立德,只有德才兼备的医生才能尽心尽责为病人服务,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技水平。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加设伦理学、医疗法规、心理学等人文学科,把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成临床过硬,沟通能力强,具有高尚医德、较强人格魅力的合格医生。启发学生设身处地替病人着想,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一切为病人。只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才能赢得病人的信赖,获得第一手临床资料,做出符合病人实际情况的诊断,制订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角色,是培养高质量专业型研究生的关键。一支优秀的德才兼备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培养诸多因素中,导师是最基本的,最具有能动作用的因素,始终起着引路、督促、指导作用。导师的人生态度、学术作风以及思维方式,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考虑如下几点:①研究生导师遴选与考核。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强科研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境界,对自己品行严格要求,恪守学术道德和教育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生。一但成为研究生导师并不是一劳永逸,还应加强考核,如:科研项目、学术水平、论文质量、研究生实践与培养情况,对于责任心不强,自身素质差的导师,相关部门应给予停招或取消资格等处理。②培养研究生导师后备力量。把优秀青年教师吸纳入研究生导师后备队伍中,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从而形成较强研究生导师人才梯队,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型研究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4加强培养过程中的日常管理

4.1关心研究生身心健康

如今就业压力大,学习科研任务重,研究生内心脆弱,人生目标不明确、人际关系不协调等问题仍较突出。研究生导师及科研处工作人员应在研究生入学后全面了解其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等状况,每学期应与研究生直面交流,对其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及个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生活上应给予关心和照顾,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4.2规范培养过程中的管理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强化院级对培养环节、教学环节的监控及规范化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医学专业型研究生除其导师直接管理外,每个轮转科室应配有教学秘书并与科研处相关人员共同执行培养计划、监督,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①做好考勤、考核登记管理制度。认真填写临床培训手册及训练手册。研究生入学后根据培养计划进入各个临床学习,教学秘书应对研究生认真做好考勤、考核工作,如实登记,并监督研究生。②加强轮转管理及阶段检查。据研究生培养计划有12-18个月轮转时间,须严格按照轮转培养要求进行,加强轮转期间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顺利完成培养计划。

5结语

医学硕士论文范文3

关键词: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对策

护理学硕士学位是为顺应高等护理教育发展,同时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护理学硕士分学术型和专业型,学术型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与研究,注重培养研究生探索科学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型硕士以专业技能和实践发展为导向,注重临床实践和专业技能。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普及及护理学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的扩大,护理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总结性成果,其质量高低不仅反映出学位申请者本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也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目前,国内仅个别院校设立了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方法,但其评价标准不一,且没有考虑护理学培养目标及要求的特异性。因此,本研究致力于构建全面、客观、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为护理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护理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

护理学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增为高端人才培养带来越来越多的发展契机,同时高校及导师人才培养工作的压力也不断增加。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近些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论文选题缺乏创新点、选题与本专业无关等问题。(2)论文结构混乱模糊、设计不合理。(3)论文写作缺乏严谨性,中英文摘要直译痕迹明显,语言表述不专业、关键词不准确等,甚至将多篇他人文章拼凑成一篇文章。(4)论文论点把握不全、实验证据不充足等。(5)重复前人的实验结果,或已经有前人发表过此类文章。以上情况令学术界和教育界对硕士生培养质量担忧。

2护理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现状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硕士论文评价”进行检索,结果为相关期刊文献共81篇。以“硕士论文质量评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索到相关的期刊文献共37篇。其中,涉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评价的研究文献有8篇,查询到与护理学专业相关的学位论文评价的研究文献1篇。唐瑛等[1]指出,由于所有学科实行同一个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对于不同学科的培养目标和方式、综合素质和论文能力水平也存在不同,因此出现评审意见相悖的现象。而且现在学科分类比较复杂,研究方向广泛,会出现评审专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知之甚少的现象。因此根据学位类型的不同,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与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刘金等[2]认为硕士论文盲审体系大致相同,但是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权重因学校的侧重程度不同而异,就会产生论文评价差异,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硕士论文盲审评价标准。而且要进一步完善论文送审工作,送审的全过程都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直接操作,保证客观、公正的空间和条件。曹利美等[3]发现由于评价标准简单化、形式化,限制了评审专家做出定量的分析和评价意见,从而导致论文评审出现另一个不公正现象,例如“优秀”和“一般”没有明显的区别,难以区分不同等级的论文。这样的评审只是满足形式上的规定,其实质没有达到科学可靠的评价论文质量的目标,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质量监督和导向功能。因此,评价指标要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以促进论文质量的提升。

3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

李传兵[4]曾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缺位”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专业性、研究性、创新性、应用性和规范性5个方面作为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筛选出10个二级指标,其中专业性包含论文选题和研究设计,研究性包含文献综述和分析论证,创新性包含创新运用和创新成果,应用性包含应用实效和推广价值,规范性包含操作规范和写作规范,该评价体系简洁明确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邓晓红等[5]将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类型划分为应用研究、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等,并针对每一类型构建详细的评价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模型化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能够合理、有效地对多形式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质量评价。杨扬等[6]致力于构建全面、系统的针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根据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最终确定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42项,并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体现与强调临床硕士的培养要求与特点,从而为专业学位硕士的科研培养管理提供客观量化的依据。程姗姗等[7]旨在构建一套针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量性研究的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经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一级指标8个(即论文选题、创新性、文献综述、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科研设计、写作、诚信、所获成果),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40个,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较强,侧重护理学专业特色,指标体系全面、细化、操作性强,获得专家认可,可作为各护理院校科学有效评价量性研究学位论文质量的工具和标准。

4提高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水平的策略

4.1优化分类评价体系是科学评价和有效引导培养质量的方向

为了引导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效率和水平,提升培养质量,应该明确区分学科类别,建立多元质量评价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首先,要充分了解评价学科,针对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制定出符合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的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使评审工作更加科学可靠,有利于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推进。其次,进一步细化成多个具体可衡量的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筛选出多个二级指标,还可进一步确定出三级指标,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有效发挥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导向和监督作用。不同学科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均不同,因此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科学性,所有指标的总和能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总体特征,而且评价指标要具有全面性,指标的总和必须充分反映论文的各个方面,不能忽略任何方面的指标,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应充分体现评价目标的本质。

4.2坚持学位论文双盲评阅制度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双盲评阅即评审人和被评审人双向匿名的评审制度。为了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高论文质量监控力度,双盲评阅制度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双盲评阅使评审人不需再为“碍于情面”而担忧,排除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对学位论文做出客观、全面、公正的综合评价,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保证学位论文的评审质量。还可进一步完善盲审评阅办法,组织非本校专家或非导师专家进行评审匿名的论文,加强研究生及导师对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视程度。

4.3健全监督机制,加强评审组织与参与人员的协作管理

由于评审组织与各实施参与主体之间缺乏及时的反馈信息,导致难以发现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实际评审中需要加强信息的收集与互动,以便及时发现评价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在加强协作的同时,需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一方面护理学院的管理部门应对该学院的专业学位论文评价工作进度进行监督,定期检查是否严格按照学校规定展开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及其工作成果;另一方面,由于各高校在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中主观性过大,受非学术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应该公开整个评价信息,保证评价细节的透明,力求让每个相关的人都有所了解,来加强社会监督的约束作用。

4.4加强学位论文答辩管理,建立学位论文抽查制度

在护理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前建立预答辩制度,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学位论文进行集体审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学位论文应筛出并修改,直至合格再参加正式答辩。答辩程序应严格、规范、严谨,应由符合规定的专家组建答辩委员会,并做到答辩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可将评审专家的表决票改为对各要素分项目、分指标的打分制,使学位论文答辩的评分过程更加科学、有说服力。为了推动学位论文质量评价及监控,研究生处应组建抽查小组,建立事后学位论文抽查制度,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后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学位论文进行再审查,如若发现有严重问题的论文,除追究该学院组织责任和相关专家的评审责任外,还要严肃处罚相关导师和研究生。总之,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高层次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学习的最终结果,不仅是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更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和检验能否达到硕士学位标准的重要依据。要想确保学位论文质量,需要通过科学、客观、高效的评价标准对其评估分析。因此,要重视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建立健全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机制,使其在今后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与学位授予的质量评价和保障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瑛,王鲁娟,于丽,等.关于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143-144.

[2]刘金,邢军.医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盲审结果分析及改进措施[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74-75.

[3]曹利美,张培莉,马梦柯,等.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质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2):1892-1895.

[4]李传兵.新时期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构建[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5):150-156.

[5]邓晓红,宫磊.多形式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7,15(8):89-94.

[6]杨扬,仰曙芬,付玉,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12):1205-1209.

医学硕士论文范文4

关键词:唐代;日本饮食;食疗

我国唐代经济繁荣,实力雄厚,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与周边国家交流融合的增多,人们的饮食结构更加完善,饮食方式更加丰富。唐代在注重本土佛教传播的同时,也积极向周边国家传播佛教,日本作为大唐的邻邦,更是不断接受着佛教的洗礼。随着两国沟通的加强,唐代饮食也通过多种途径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大放异彩。接下来,本文将以饮食交流文化中的面食、豆腐、食疗为例,感悟日本饮食文化与唐代饮食文化的关联。

一、面食

说到面食就不得不提到面食的原料——小麦。唐代,随着种植区域的扩大,小麦的地位日渐提高,同时,水磨技术的成熟也推动了小麦到面粉的精细化作业,为面食的普及提供了可能[1]。唐代,统治者为加强思想统治,通过诏令、大兴寺庙等方式来传播佛法,此外,还通过饮食限制措施让民众更切身感知认同佛教。佛教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五戒第一条就是不杀生,因此唐代统治者一直主张斋戒,提倡素食。百姓和僧人想要补充营养并且填饱肚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吃面食,面食营养丰富,充饥感强,是代替肉食的不二选择。因此,唐代面食花样繁多,在《食经》和韦巨源的《烧尾宴食帐》中,记有的43种主食有39种是面食[2]。蒸饼、比罗、胡饼、馄饨、汤饼、环饼等都是当时大受欢迎的食物。唐代,鉴真东渡日本,不仅为日本带去了先进的佛教思想,也将大陆的饮食文化一并传播到日本。根据《鉴真和尚东征传》记载,天宝二年,鉴真在做东渡日本的准备时,“备办海粮:苓脂红绿米一百石、甜豉三千石、牛苏一百八十斤、面五十石、干胡饼二车、干蒸饼一车、干薄饼一万、番捻头一半车。”鉴真第五次准备东渡时,“造舟、买香药、备办百物,一如天宝二载所备。”[3]这两次东渡虽未能成功,但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储存大量食物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食物中不乏有一些面食。另外,最终与鉴真一起前往日本的还有他的弟子以及日本的遣唐使,这些人很可能将在大陆掌握的与面食相关的制作工艺带到日本并传播开来。日本学者市毛弘子分析认为,“小麦粉及其加工品是伴随着佛教从中国传来的”“在相当早的时候就随着佛教一起传来,以寺院为中心,渐渐地传播开来”。其中,面条类的食物8世纪初就随佛教由中国传入了日本,起初的名字曰索饼或麦绳,到18世纪才将索饼称作面[4]。面条后来在日本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现如今,日式拉面已经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在日本,全国各地遍布着拉面店,电台节目还会播放有关拉面的节目,不仅如此,日本甚至还有拉面博物馆以及拉面研究会,可见拉面的风靡程度。后来,日本人安藤百福在拉面文化的影响下发明了方便面,方便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这也是人类饮食文化历史上的一次革新。除了面条的传入外,日本还模仿和学习了唐代的“果子”,果子在唐时是指那些由面粉制作而成的点心类食品。日本文献《厨事类纪》和《二中历(八贡膳)》中亦有“唐?”的记载。现在,日语仍将面点一类称为“?子”,且这一发音与字形与唐代之“果子”几乎一致,这从语言学上体现出唐风对日本饮食的一些影响[5]。日式和果子后来在唐果子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被赋予了众多文化内涵,同时也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必不可少的礼品。

二、豆腐

相传汉淮南王为追求长生不老,在炼制丹药时偶然之间发明了豆腐。虽然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是应克荣在《豆腐起源考》一文中从文字和实物等方面印证:汉淮南王刘安是豆腐的发明者,安徽淮南是豆腐的发祥地[6]。豆腐洁白鲜美,营养丰富。五代《清异录》也记载“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将豆腐比作“小宰羊”,可见豆腐的营养价值之高。这也说明,在唐、五代时期,豆腐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另外,豆腐作为素食,清爽嫩滑,豆香浓醇,适合修身养性,又因民间传说其发明者淮南王修行成仙,更为其增添了信仰色彩。因此早在汉唐时期,就在佛教饮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唐代,扬州佛教兴盛,高?寺、天宁寺、大明寺等规模较大的寺院,僧人众多,都有豆腐作坊,磨豆浆、制豆腐供僧人食用[7]。有关日本豆腐的起源,有很多不同说法,民间比较认同的是“鉴真说”,也就是认为豆腐是由鉴真从中国传来的。鉴真在日本期间,不仅在他居住的唐禅院、唐招提寺制作豆腐,供养四方僧众,还将其制作方法通过佛门传至民间。当时的食袋上都印有“唐传豆腐干,淮南堂制”字样。在本世纪初,日本电视台为纪念“豆腐始祖”鉴真,就曾专程前往鉴真的老家扬州,拍摄豆腐的传统工艺,鉴真的地位可见一斑[7]。随着豆腐制作方法在日本广泛传播,豆腐日渐受到人们的青睐。1782年日本出现了第一本介绍如何做豆腐的菜谱书——《豆腐百珍》,随后《豆腐百珍续篇》《豆腐百珍余录》又相继出版,皆受到人们的喜爱。现在,日本人常吃的是木绵豆腐和绢豆腐,木绵豆腐质感粗糙,多用做炸物、火锅,而绢豆腐相对柔软丝滑,多用来做汤。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麻婆豆腐、关东煮、冻豆腐等菜式都经常出现在餐桌上,蛋白质丰富的豆腐在日本的精进料理中也有一席之地。另外,像京都南禅寺顺正、京都银汤叶、豆水楼等专做豆腐料理店也是小有名气,是品尝日本豆腐的精选料理店。现在,在日本的一些地方还会举行“豆腐祭”,如日本的大山豆腐祭会在直径四米的大锅中做汤豆腐,还会让大家体验制作豆腐的过程,可见日本人对豆腐的喜爱之情。

三、食疗

隋唐时期是我国食疗学的兴盛时期,辽阔的版图以及多方面的对外交流使得人们获得了更多的原材料,为食疗的高度发展提供了条件。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中就记有食治篇,这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食疗专著。他主张“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而其弟子孟诜集前人之大成编成了《食疗本草》,是我国第一部集食物、中药为一体的药膳学专著,至隋唐时期,我国已经有食疗专著约60余种[8]。随着食疗理念的不断传播,唐代食疗养生成为流行趋势,以五谷、蔬菜、果品为原料的食品受到人们青睐。唐代,中日交流频繁,中医学大量传入日本。颁布于公元701年的《大宝律令》是日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上面就规定“朝廷设立典药寮,引进中国医学”。除了典药寮,朝廷还设内药司,进行医疗管理。同时还进行医学教育,而医学教科书则全部为中国的医书。[9]除此以外,佛教僧人也为中国医学传播做出了贡献,鉴真就是其中一位。鉴真不仅医术高明,还积极将自己的医学知识传播给日本民众,日本文献《皇国名医传》记载说“鉴真医能”“医道益开,世传鉴真。”[3]随着中医传入日本,中国的食疗文化也随之东渐日本。984年医学家丹波康赖根据隋唐时期以及之前的医学著作,编著了日本历史上第一部医学书籍《医心方》,其中二十九卷为饮食导引卷,三十卷为食疗本草卷,后来,随着中医食疗的影响不断扩大,日本对食疗的接受度提高,研究食疗的著作日益增多,江户末期日本食疗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现在,日本许多地方还会举办有关食疗的学习会、交流会,为民众提供学习食疗的平台。除了医学著作和医学理论外,具有保健功能的屠苏酒和七草粥也是在唐代传入日本,其制作原料虽有所改变,但仍有保健功能。现在,日本有些地区还会在正月初一饮有驱邪去病功效的屠苏酒,另外,一些药店还保留着在年末配送屠苏散的习惯[8]。正月过年期间不免大吃大喝,日本人会在这时喝清淡爽口的七草粥,以此调节肠胃,达到疗养效果。

四、结语

唐代强盛的国力和兴盛的佛教为其对外沟通交流提供了先决条件,日本人对唐的崇拜以及对佛教的推崇是其与唐交往的契机。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两国的饮食文化交流才逐步推进。日本在继承唐代饮食的基础上,根据本国国民饮食习惯,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中日两国交流历史源远流长,本文涉及的面食、豆腐、食疗都是两国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缩影,是两国饮食文化轨迹碰撞的突出见证。

参考文献:

[1]雷茜之.唐代饮食与日本饮食的佛缘[D].中共中央党校硕士论文,2016.

[2]张雅丽.唐宋时期素食习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3][日]真人元开撰.鉴真和上东征传[M].梁明院校注.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

[4]徐静波.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付婷.隋唐饮食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

[6]应克荣.豆腐起源考[J].安徽史学,2013(3):127-128.

[7]许凤仪.日本豆腐根在扬州[J].寻根,2008(2):31-33.

医学硕士论文范文5

一、导言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热门话题。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从2009年开始加大了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力度,计划到2015年实现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各占一半的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迎来发展的春天。[1]因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研究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以CNKI学术总库(2002—2011年)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内容分析法,从文献数量、相关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数量、专业学位类别、比较研究文献、中文关键词等五个维度展开统计分析,试图阐述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期为今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样本选择

1.抽样。打开CNKI学术文献总库,输入主题“专业学位”并含“研究生教育”进行高级检索,且对每篇文献进行诸篇查阅,以确保检索结果的准确性,检索出2002—2011年这十年间的1199篇文章。检索日期为2012年3月25日。从中剔除年鉴、记者报道、日报、人物与学校介绍等非学术文章,得到有效样本1047篇。

2.对样本的讨论。研究的样本是中国CNKI学术总库“学术文献总库”收录的2002—2011年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献。学术文献总库里的文献总量万篇。CNKI(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即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它是全球信息量最大、最具价值的中文网站之一。目前已集结了7000多种期刊,近1000种报纸以及众多的博士、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图书以及国内外1100多个专业数据库,其信息内容是经过深度加工、编辑、整合并以数据库形式进行有序管理的,有明确的来源、出处,内容可信可靠,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科学决策的依据。对于教育研究热点的分析,可以通过关键词数量的变化来判断。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升降变化,从一个方面透露了研究热点的形成和转移,因而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某一领域今后研究的走向。[2]CNKI系统的主题标引类型恰能反映出学科的属性以及研究热点、发展方向,能较好地提供给用户与学科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相吻合的文献,[3]因此所取样本是全面、有效的。本研究对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检索结果按被引频次排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来源期刊,最高被引文章是2006年翟亚军等人发表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上的《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问题辨识》。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1.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统计分析

近10年来,有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从2009年开始,文献数量明显增加,平均增长率为55.3%,其中,2010年的增长率就到达68.2%;从图1中可以直观的看出,10年来,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情况呈上升趋势。在2009年之后,上升趋势增强,在2010年,增长趋势更加明显。2009年和2010年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的年份。2009年,教育部加大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力度,将扩招的硕士研究生全部作为专业硕士进行培养;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19种新增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分别将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大力推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等内容列入2009年、2010年工作要点,将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4]随着政策的出台和相关会议的召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开始加速度前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同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革密切相关。

2.对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甚少,10年中仅44篇,占文献总量的4.20%。从表3的数据变化上看,文献数量呈波浪式增长,高峰值出现在2005年和2011年,且2011年的论文数量最多,其中硕士学位论文占主要部分。从论文数量的变化趋势上看,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数量的增长速度最快,2007—2009年有缓慢下降趋势,2010年趋于平稳,2011年急剧上升。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变化,与2009年和2010年的政策改革有直接关系。学位论文体现的是创新,是研究生经过2或3年的努力做出的学术成果,前期的准备时间是1或2年,2011年恰是呈现研究成果的一年。不过,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博士学位论文数量极少,10年中仅有4篇,数量是硕士学位论文数量的1/10,在2009-2010年,研究趋势缓慢上升,2011年缓慢下降。相对而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仍未引起在校博士生足够的关注。硕、博学位论文是经过整个研究生学习生涯的深入研究取得的学术成果,在学术研究成果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校研究生作为学术创新中的主要群体,所研究的领域是引领这一领域发展的主要激流。因此,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待依赖在校研究生在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在校研究生作为学术群体中主要的研究主体,更应该拓宽视野、前卫创新,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层剖析,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通过对硕、博学位论文所采取的研究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位论文的研究类型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的较少。

3.对不同专业学位的文献数量统计分析

除了将专业学位分类统计外,剩余的文献均归类到其他综合论述的文献上(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以某一个专业学位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甚少,合计379篇,仅占总研究文献的36.1%。所研究的专业学位类别共29个,文献数量大于10的仅有9个专业。分别是工程、临床医学、教育、农业推广、体育、公共管理、军事、法律、艺术。其中,以工程硕士为研究对象的最多(75篇),其次是临床医学硕士(57篇)、教育硕士(56篇)。目前,研究生考试共有39个专业开设了专业硕士。其中,对应用统计、税务、保险、资产评估、出版、林业、应用心理、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审计等10个专业学位的研究处于空白。从表4的数据变化上看,对29个专业学位的研究基本都处于震荡波动的变化形态中,并且在2009年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当前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理论、经验方面尚有不足。“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俗称‘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始于1991年,但在近20年时间内发展缓慢。直到2009年,在全国招收的40多万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研究生仅占大约10%。在社会上,专业硕士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5]但是,随着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关注程度逐渐加深,相信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例如,2011年3月18日,我国设立了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涵盖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金融、应用统计、税务、保险、资产评估、法律、社会工作、警务、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艺术、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工程、农业推广、兽医、风景园林、林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等领域。涵盖的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有:教育、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杜玉波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领域。[6]可以说,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着极为良好的发展势头,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是一项亟待深入开展的课题。#p#分页标题#e#

4.按照同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比较

研究进行统计由表5可以看出,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比较研究的文献甚少,仅有42篇,2011年的文献数量最多(13篇)。以美国作为比较研究对象的论文数量位居第一,相关文献有27篇。其次是日本(5篇),数量与美国相差4.4倍。由此可知,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主要以美国作为比较对象。其中,秦春生的《中美教育硕士教育比较研究》为最高被引文章。2002—2011年比较研究情况整体呈上升趋势(见图4),并在2010年急剧上升。美国是专业学位教育的发源地,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发展完善(1970年)至今有42年的历史,已形成完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因此,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参考对象。“日本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其蓝本取自美国,虽然目前还仅仅处于初步的模仿阶段,起步比我国还晚,但鉴于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不完善,与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因此关注日本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这一重大变化仍有必要。”[7]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在科研工作中,同国外的相关领域进行比较研究是重要的研究途径,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本国的教育状况,把握教育的普遍规律,取得权威的研究成果。

5.对专业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热点统计

“通过关键词标引频次统计分析某一时段的学术热点和升降趋势,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和路径。尽管此类基于数量的评析往往较少涉及热点问题本身的具体内容和意义,但是只要分析的时间段有一定的长度,收集的数据充分且具有足够的覆盖面,则此种研究方法就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8]表6显示,关键词总个数排名前七位的分别是:“(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744个)、(研究生)培养(模式)(163个)、工程硕士(65个)、(教育、培养)质量(保障)(58个)、临床医学(53个)、问题(现状、对策)(53个)、教育硕士(49个)。由此可以得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工程硕士”、“质量”、“临床医学硕士”、“问题(现状、对策)”、“教育硕士”等是近10年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热点。这个结论也印证了的统计结果。从中也可以看出涉及比较研究的关键词相对较少,仅有“美国(比较研究)”(32个)。另外,“应用型人才”(6个)、“结构”(5个)、“学位制度”(5个)等关键词尚少,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应该注重这方面的研究。值得说明的是,表6中没有教学、导师等与之相关的词语。尽管培养模式的简化公式:培养模式=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中包含着教学部分,但将其作为关键词,专门进行思考和研究的还未受关注。国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方面和导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处于弱势。“教学如何教”、“教师哪里来”都应该成为今后研究选题的重要方向。

四、结论

医学硕士论文范文6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度欠缺这一现状作出分析,并就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进行探讨,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人文素养;职业素质

《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公共课,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在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质,这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英语和专业课相比,大学语文往往得不到重视,学生对其重要性缺乏认知,认为大学语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中小学学过的常识,缺少新鲜感,考核也不像英语要求严格,必须努力学习达到相应等级才能获取毕业证,认为语文课就算不学也能轻易过关,这种心态下大学生必然会忽视对语文的学习[1]。2015年5月,笔者对山东省某高职院校的43名本专科学生开展了对《大学语文》课程态度的调查。由调查结果看出,对《大学语文》兴趣一般,抱无所谓态度的占72%,毫无兴趣的占9.3%。正因为对大学语文抱有轻视的思想,大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不容乐观,语文素质相对偏低。具体表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语言文学知识欠缺,书面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欠佳,因欠缺汉字书写的训练,经常出现错别字[2]。就业后,很难用现有知识去开展工作、适应社会,这一状况如不解决会严重妨碍大学生成才。究其实质,一方面与中学语文的应试教育模式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很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兴趣,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大学语文课程无形之中就落得“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地步。若要提高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转变提高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学习和探究的兴趣[3]。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课、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从2015年9月起,我们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旗帜的引领下,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力求深化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提高《大学语文》的授课质量。教学改革的尝试如下所示:

第一,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提高其对文字的把握和应用能力。除选取中华文化典籍中的优秀篇章外,还涵盖了实用的应用文写作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文学典籍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同时又能促进学生就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文学文化典籍学习与应用文写作训练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能适应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语言素质及写作能力的需求,这就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就业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教、学、做的一体化。我们改变了以往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让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与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相辅相成[4]。为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后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程任务,指导学生分组选题、查找资料、撰写论文、制作PPT课件、上课前15分钟由学生走上讲台展示与交流,这样学生不但锻炼了搜集处理信息、计算机运用、团体协作精神以及语言表达等职业核心能力,还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传统文化思想、文化内涵和文化现象,从中吸收养料、健全人格,提升人文精神,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文化素质。

第三,多种教学方法的交替使用。为提高教育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感悟教学法:很长时间以来,教师或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教学方向,限制学生的自由。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就是“自悟”,引导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感悟。讨论点拨法: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提问,师生课堂上平等讨论。针对一篇文章,有何启发,有何疑问与心得,大家各抒己见,交流探讨,教师适时点拨、归纳、调控、总结,这样才有利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案例教学法: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从教材或社会生活中寻找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例,指导学生分析判断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提高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促进良好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形成[5]。

第四,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为提高大学语文的授课效率,使得大学语文课程更加丰富和立体化,我们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将教学内容立体地呈现出来,增加文学作品的具体化与形象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趣味横生[6]。

第五,注重学生的“自我实现”和“情感参与”。“大学语文”是人文课程,特别需要在其中融入情感教育和思想陶冶,即要让学生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兴趣的基础上,产生“自我实现”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积极愉快的氛围,引导学生“志于学,乐于学”,吸引学生主动去“情感参与”,以激发他们对文学人物与文学形象的优良品德的向往和信仰,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层面,对其人格特征、情感因素也予以重视,使他们在“心有戚戚焉”的同感中有所收获[7]。

第六,针对专业需求,实行个性化教学。授课时结合临床医学、护理学、汽车、计算机、物流管理、市场营销、旅游、学前教育等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定位,力求找到传统文化与专业的结合点,有力促进本专业的学习。要突出专业特色,就要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按照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教学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爱好及需要来增删课文内容,既重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又重视思想性、职业性的熏陶[8]。

第七,高职语文教学中,除适应高职生的专业及个人需求外,我们还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特点,对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采取模块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以听、说、读、写为主线,分为书写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欣赏能力等主要四个模块,采取分模块分层次教学。在模块化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就业方向,确立不同模块教学设计的侧重点,并辅助于相应的训练模式。 经过艰苦的教学模式与手段的改革,我们相信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典籍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授课质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广泛的阅读,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在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的同时,其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也将有大幅度的提升。.

作者:宋芹 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参考文献:

[1][3]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4]于晓楠.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G].江西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6).

[5]易小会.基于职业汉语能力培养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G].江西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5(6).

[6]万春,杨敏.《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实验[J].宿州学院学报,2006(2).

医学硕士论文范文7

关键词:红色文化;胶东地区

胶东根据地是山东建立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根据地。包括今天烟台、威海、青岛三市全部和日照大部、潍坊东部部分地区。在风起云涌的胶东革命斗争中,胶东各级党组织带领胶东人民,夺取了胶东革命的伟大胜利,为全省乃至全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创造了灿烂的胶东红色文化。曾说:“胶东地区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很大。”[1]长期以来,胶东红色文化激起了研究者的兴趣,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对胶东红色文化的研究予以回顾、梳理和探讨,对于更好地提炼和打造胶东红色文化,进一步推动对胶东红色文化的研究,使胶东红色文化资源在各领域各方面发挥应有的价值,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胶东红色文化研究简史

关于胶东红色文化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伴随史志和科普的研究。1977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不屈的昆嵛山》,胶东红色文化研究拉开序幕,步入正轨。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对胶东红色文化的研究与相关史志的整理编著相伴随,1981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烟台地区行政公署出版办公室编著的《胶东风云录》和1990年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贾若瑜主审的《胶东军事志》为这一阶段代表性成果。胶东革命史上的风云人物的回忆录为这一阶段的研究增光添彩,代表性成果有许世友的《我在山东十六年》(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和《许世友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除了科普性和资料性研究工作外,相关学术研究也有出现,主要有李传敏的《中共胶东地方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王梅胜和李文韬的《胶东抗日武装起义与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的建立》(《军事历史》1992年第5期)。第二阶段,紧随红色文化热的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现阶段后,全国各地兴起红色文化热,2004年党中央提出发展红色旅游,红色经典影视剧重拍热播,红歌会风靡全国各地。红色文化热推动着胶东红色文化的研究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推进。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共胶东地方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为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成果。由烟台市委宣传部和烟台市委党史研究室合编的《红色印记———烟台革命文化丛书》是迄今为止推出的反映烟台地区对应的胶东红色文化最有影响的丛书。这套丛书由黄海数字出版社2009年出版,共计120余万字,100余幅图片,共10种,以烟台地方党组织的光辉奋斗史和烟台人民的光荣革命史为基本主线,截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烟台各个革命时期最闪光、最有价值、最有影响、最有意义的革命事件和英雄人物,生动再现了在党的领导下烟台人民走过的辉煌历程,全景展示了一段波澜壮阔的红色烟台史。除了这些集体性研究成果之外,还有不少研究者个人的成果:李沛茜等《中共胶东党史概要》(《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一文,提出了关于胶东地方党史的论纲式成果;张克勤、刘学艺的专著《胶东子弟兵》(黄河出版社2010年)对胶东子弟兵这一光荣的战斗集体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李振波编著的《胶东保卫战》(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对发生在1947年的“胶东保卫战”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第三阶段,响应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的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承工作,多次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官兵要接受红色基因教育,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全国掀起了红色文化建设和宣传热潮。烟台市委成立了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做出了“打造胶东红色文化龙头城市”“打造成全省一流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决策部署,将胶东红色文化的研究推向了高潮,胶东红色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一方面,相关研究得以立项,例如山东省党校系统科研项目“胶东革命斗争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烟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胶东革命的历史性贡献研究”“新媒体时代胶东红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数据时代胶东红色文化品牌的构建研究”等。另一方面,相关学术研究文章大量增加,学术水平大为提高,代表性成果有:曲春杰的《胶东革命武装斗争及其历史贡献》(《党史博采》2015年第1期),宋伟和吕连仁的《论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胶东革命精神的形成》(《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5期),李萍的《胶东红色文化的基因特性与当代价值》(《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徐明的《烟台和胶东近代以来爆发革命、取得胜利的缘由成因》(《烟台日报》2017年5月15日)。

二、胶东红色文化研究的成绩和特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胶东红色文化研究取得了很多成绩,目前有以下特点和表现:第一,研究成果形式丰富多样。十八大以前,关于胶东红色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回忆录和志传类出版物,学术文章寥若晨星。目前,研究成果大为增多,成果形式更是丰富多样,除了出版物之外,还有学术文章、课题研究报告、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讨会论文等;除了传统成果形式外,还有电脑光盘、博客文章、微信公众号文章等借助电子化、新媒体手段传播的成果。其中,报刊学术文章目前已经成为最有影响、数量最多的成果形式。第二,研究成果涉及许多方面。目前,对胶东红色文化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涉及不同方面的问题,呈现出扇形发散的特点。围绕胶东地区武装革命斗争的历史研究是胶东红色文化研究的主线,近几年对胶东地方党组织、胶东子弟兵、胶东革命精神的研究加深。除此之外,以往被人们忽视的领域和问题不断被研究者涉足,例如有对胶东根据地社会建设的研究(张楠的《胶东革命根据地民生建设研究》,鲁东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还有对胶东机关报《群力报》的专门研究(杨深淅《〈群力报〉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第三,研究注重结合现实需要。进入新时代后,红色文化的现实价值凸显,相关研究注重结合不同方面的现实需要,积极展开研究。近年来,各地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依托红色文化纪念地、场馆等,加强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和教育资源,与此有关的研究成果为《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经验与启示———以胶东(烟台)党性教育基地为例》(刁静洋,《现代交际》2017年第22期);随着红色文化热的兴起,红色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红色文化带动了相关的旅游业、餐饮业、交通运输、图书出版等的发展,胶东红色文化学术研究的相关成果有《烟台红色旅游开发策略探讨》(邓云,《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烟台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路径分析》(张金平,《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年第10期)、《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促进烟台文化产业的发展》(黄立新,《理论学刊》2016年第2期);红色文化具有对在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越来越多的红色文化资源被转化为对在校学生予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胶东红色文化研究涉及相关论题,例如《浅析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作用———以胶东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为例》(邓云、张奕,《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第3期)、《胶东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王朋朋、刘健康,《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年第6期)。

三、胶东红色文化研究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尽管胶东红色文化的研究近几年取得一些成绩和显著进步,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有关方面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做好相关工作,弥补不足,解决问题,将胶东红色文化的研究推向深入,取得更丰硕更有影响的成果。第一,系统性成果不足。胶东红色文化内容丰富,既具有地方性特点,又具有广泛性影响,相关研究很多,但是学术文章和专著都是某一方面某一问题的研究,系列出版物只是选择有限几个方面的研究,系统性成果阙如,与该地区红色文化的地位和影响不相称。针对这一不足,地方相关机构应该组织力量,增加投入,对胶东红色文化开展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攻关,早日推出有影响的权威性的系统研究成果。第二,比较研究缺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长,星火燎原,红色文化几乎遍及全国各地,胶东红色文化是中国这个红色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了解和研究胶东红色文化,除了对单一红色文化进行针对性研究之外,还可以与其他红色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时至今日,这方面研究成果仍为空白。在以后研究中对这一不足应予以弥补。一方面,在山东省区域内进行红色文化比较研究,主要与沂蒙红色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还可以与山东其他红色文化如渤海红色文化、微山湖红色文化、鲁中红色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另一方面,与省外红色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主要是选择与胶东红色文化有相似性、关联性的红色文化予以对比研究。例如陕甘陕北红军与胶东昆嵛山游击队是土地革命时期两支在北方坚持武装斗争的革命队伍,可以比较研究二者在革命不同阶段的发展和对全国革命的不同影响;再如太岳军区、太行军区与胶东军区,是解放战争中扩军发展最突出的三个二级军区[3],可以比较研究胶东军区与这两个军区革命队伍发展的不同背景和对解放战争的不同影响。第三,研究力量不强。前文所述,参与从事胶东红色文化的研究者不断增多,但是相对于胶东红色文化的丰富内容和研究价值而言,研究力量仍然不够。一方面研究者不多,特别是专业性的、长时间的研究者缺乏。另一方面有一些临时组成的短期合作的研究队伍,但稳定的较长时期的研究团队缺乏。针对研究力量不强、研究人员不多、研究队伍缺乏的问题,地方有关领导机构和职能部门应该通过在地方社科规划立项、社科成果评奖、职称评聘等方面,向胶东红色文化的研究者加大支持和倾斜力度,通过鼓励和引导的方式,促进研究团队建设及相关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彭辉,刘德贤.干革命就要有牺牲精神[N].大众日报,2011-5-20(9).

[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7-2(2).

医学硕士论文范文8

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招聘引进的严格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换句话说,符合教师资格是从业的法定条件。教师资格认定包括政治思想、学历和能力等方面,即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不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公民,学有所长,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分析高校教师招聘引进的条件可以看出,学历条件是刚性条件,没有研究生学历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是难以进入高校担任专任教师的。在现实实施中,条件往往更高。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往往要求应聘者具有研究生学历和获得博士学位,个别学校或专业还要求应聘者取得的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来自名校名师。国内一流大学对应聘者筛选时,更倾向于有海外求学、讲学或工作的经历。然而,这种过分注重学历、学位的倾向,使本来全面的,要求政治思想坚定、品德高尚、注重能力的综合标准变成单一的学历学位标准。因此,高校引进和招聘人才和名师,应当全面考察其是否遵纪守法,政治立场是否坚定,思想品质是否高尚,治学是否严谨,是否具备敬业精神,是否热爱学生,个人生活作风是否良好等等,对违法乱纪者、道德品质恶劣者、学术造假者、生活作风糜烂者一票否决。近年来,在高校及学术界影响最大的是学术造假,学术造假的事件不断曝光:浙大“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被指论文抄袭;上海大学博导陈湛匀论文抄袭事件;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抄袭事件;东北财经大学“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华中师大胡春林硕士论文“更牛”抄袭事件(仅致谢不一样);汪晖《反抗绝望》事件等等。上述事件中,有的虽然是学生所为,但也反映出为师者治学不严。在这种师德师风堪忧的特殊背景下,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在起点上奠定良好的师德师风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些学术造假事件的背后,反映出高校教师入口不严和管理混乱的诸多问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学术不端行为者,一经查实,一律予以解聘,依法撤销教师资格。高校是产生思想和生产知识的神圣殿堂,学术不端行为极大地伤害了兢兢业业、默默耕耘者的感情,恶化了不良学术风气,打击了创造创新者的积极性。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也毒害了部分学生,他们抛弃学业的严谨,惧怕科研的艰辛,选择探索的抄袭捷径。网络世界的出现为学术品质恶劣者、成果抄袭者提供了客观上的便利,此风不刹,本科生、研究生的学历、学位含金量大大缩水,导致科研能力不足,服务企业、党政部门以及社会的水平下降。

二、绩效考核公平公正,激励保障有力

在高校,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十分复杂。从应然关系来说,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带动科研。但在实然状态下,教师的精力是十分有限的,学校的教师资源也是有限的。教师的科研任务和压力太重,必然影响到教学精力的投入,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其科研精力投入必然减少,直接影响到科研的产出、科研的质量。在高校职位聘任、职称晋升、绩效考核、待遇兑现过程中,科研的分量极大,有的学校甚至实行科研数量、级别一票否决制,任务繁重的教师只有三种选择:一,放弃职称晋升,听凭科研处罚;二,身体透支,在教学和科研两条战线同时作战,以牺牲个人生命健康为代价;三,投机取巧,导致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基于以上分析,高校在职位设定、工作量底线、量化考核以及待遇兑现过程中,应当并重看待科研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人力资源开发深层研究中,价值观、敬业态度、自我评价、社会责任等软能力所起的作用更加持久和重要,是人力资源考量的优先因素,因而,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应重点分析教师的敬业态度、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等。毋庸置疑,今天的教师待遇总体是不错的,在各种职业评价中,仍然是许多优秀人才向往和满意的好职业。但受到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影响,优秀人力资源在选择就业单位和进行服务时,总是充分考虑住房条件、工资待遇、科研平台、管理水平和领导者素养等综合因素,因而,想尽一切办法改善教师待遇,包括学术休假、出国深造、学术交流、困难帮助等,既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效举措,也是吸引广大教师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上,防止精力外投,无暇科研,弄虚作假,敷衍教学,冷淡学生的积极对策。

三、人性化培训与开发,合理进行岗位流动

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中,为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创新环境、复杂环境以及多变环境,倡导人人培训,人人开发,终身开发,因而,坚持培训开发面前人人平等十分重要。培训与开发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是教师完成任务的前提,不能有的教师经常培训深造、访学交流,有的教师则无机会,甚至职业生涯期被完全剥夺了发展的权利。这种权利被剥夺,意味着教师能力不能有效发展,意味着竞争劣势,意味着教师间的不平等和尖锐矛盾。需要决定培训,需要决定开发。平等是一种美德,是人的尊严的象征。公平公正是人性的本质,也是人性的需要。剥夺人的权利,中止人的发展机会,是造成教师教书育人动力不足的重要因素。同时,要重能力,轻学历,学历和学位都应当体现在能力上。“确立‘能力本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其目的就在于摒弃和转变传统人力资源培养、考评、使用和开发中倚重权力、关系、金钱等外在身份要素,阻滞人的能力拓展和发挥,把人力资源考评、使用和开发的重点转移到以能力为核心,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和实现人的价值。”在强化人性化培训开发的同时,还要进行岗位合理流动。人的能力总是变化的、发展的,岗位也是变化的、发展的,因而,在高校内部,特别是相近、相同专业间进行岗位合理流动,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有限人力资源,特别是优秀人才的作用,避免人才的浪费,有序转岗的制度设计可以使不同能力的教师找准自己的位置,降低压力,避免职业倦怠,化解矛盾,增强凝聚力。

四、优化生成环境,形成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