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应用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应用

摘要:目的仔细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在医院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心血管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病情监测依从性、康复训练依从性、生活饮食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内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

0引言

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患者都是属于病情严重,还容易出现复发的疾病,这对患者彻底根治有很大的难度。在住院的期间当中,患者很容易因为不良情绪而导致了病情反复情况,这对治疗效果和护理工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困扰。因此,本院提出了优质护理模式,该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患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心理压力,还能够提升患者家属的情绪,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在医院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心血管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为35-78岁,平均(55.26±3.38)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为36-75岁,平均(55.24±3.36)岁。本研究经我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本着患者知情、同意和自愿参与的原则开展。

1.2研究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具体来讲,护理人员需要检测患者的生命指标变化和病情变化,同时辅助医生完成对患者的治疗[1-2]。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护理过程中增加优质护理模式,具体如下:首先,人性化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须需要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表现,同时应用心理评估量表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让患者主动倾诉,并在适当的时间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与其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获得患者的配合和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其次,人性化的环境护理。患者对医院环境陌生、恐惧这也是导致其产生恐慌情绪和依从性差的主要愿意,对此,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医院和科室的环境,向家属介绍缴费、药房、检查及治疗的具体位置,避免在过程中浪费过多时间,耽误治疗。同时,要调节好科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做好消毒和通风工作。最后,优质化的健康教育。

1.3评价标准

(1)在进行护理操作之前和之后,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少[3-4]。(2)护理满意度统计应用是护理满意度统计量表,具体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种,其中,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均归为满意。(3)运用百分制的形式评估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重点评估以下几方面的依从性,分别为:用药、生活饮食、康复训练、病情监测,100分为满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依从性越好[5]。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13.0,计量和计数指标分别以(±s)、(n,%)的形式表示,检验方法分别为t和卡方,P<0.05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护理之前,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43.21±2.46)、(44.07±2.11);观察组在护理之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43.23±2.58)、(44.03±2.08);经过护理之后,对照组整体评分为(35.96±2.13)、(36.86±2.54);观察组评分为(27.84±2.11)、(28.79±2.33)。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

2.2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有36例,基本满意患者有12例,不满意患者有2例,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有25例,基本满意患者有17例,不满意患者有8例,护理满意度为84.0%。

2.3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97.56±2.03)、生活饮食依从性(98.26±1.02)、康复训练依从性(97.58±1.14)、病情监测依从性(97.63±1.5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7.54±2.21)、(88.78±2.31)、(87.79±2.55)、(87.46±2.56),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病情监测依从性、康复训练依从性、生活饮食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3讨论

心血管患者多为危急重症,然而内科也是医院中较为特殊的科室,患者的病情变化快,风险性大,这也增加了护理难度,对护理工作如何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护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旨在从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出发,为患者考虑,以此来满足患者在不同层面上的护理需求,具体包括生理、心理和精神等各方面的要求[6]。在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是内科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护理过程中可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因此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内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在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该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实验结果显示,经优质护理模式后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明显改善;第二,该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实验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第三,该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实验结果显示,接受优质护理模式的内科科患者无论是在用药、生活饮食还是在康复训练和病情监测上,均有较高的依从性,上述研究结果充分的体现了优质护理模式模式的应用价值。因此,针对内科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应用实施优质护理模式,一以此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程丽萍,徐丽辉.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6):172-173.

[2]严长勇.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0):108-109.

[3]史姗姗.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23):123-124.

[4]蔡君.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5):39-40.

[5]王婧妍.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240-241.

[6]杨康宁,孟杨,安利杰,等.路径式质量检查模式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8):961-964.

作者:潘冬玲 单位:呼伦贝尔市传染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