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意识下手术室护理应用

风险意识下手术室护理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该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共有12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在19~72岁之间,平均为年龄(45.3±8.7)岁,急诊手术16例,择期手术44例;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在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45.0±8.5)岁,急诊手术14例,择期手术4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采用风险意识手术室护理方法对观察组进行管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来进行管理:①增强手术室护士的风险意识、防范防范及应急能力,定期组织手术室护士学习相关的知识及法律法规,增强手术室护士独自处理事情的能力,定期进行考核,检测手术室护士的学习水平;②人性化管理模式,排班采取弹性排班,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热情,减少手术隐患,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效果;③重视手术室护理质量,要定期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活动,以此了解手术室护士近期内的表现,设置意见箱,让患者及家属有意见却不方便说的时候,以匿名的方式写信,并将意见信的内容反馈给护士;④合理的安排急诊手术,要注意准备手术台,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避免在手术时缺乏人手,造成手术延误。

1.3观察指标

记录风险因素认知率(从患者压疮、卧床时间、营养支持、神志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若基本掌握则判断为风险因素认知),风险因素发生率(包括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感染、压疮、猝死等);采取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满意度进行评估,包括护士服务态度、护士解答疑问的态度、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等6项,满分60分,非常满意:45~60分;满意:25~44分;不满意:0~24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n×100%。

1.4统计方法

利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风险因素认知率、风险因素发生率

观察组中风险因素认知率为100.00%,风险因素发生率为6.67%,对照组风险因素认知率70.00%,风险因素发生率为31.67%,观察组风险因素认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风险因素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中有35例患者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22例满意,3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5.00%,在对照组中,有20例为非常满意,27例满意,13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78.33%,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医院也是如此,优秀的护理管理方法可以使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得到提高,并且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风险意识等。在目前对临床护理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护理人员面临的压力较大,不仅工作量大,且容错率很低,一旦不慎发生护理差错事件则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也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辅助,帮助降低护理差错事件以及纠纷发生率十分重要。风险意识管理是常用的管理方式之一,在医院管理中也非常适用。医院是风险因素较多。且风险高发的地方,伤患安置、配合抢救、护理操作等各项环节均有着潜在的风险,在手术室中,也存在许多电器、利器等,也有其他风险如医院感染等。因此要求临床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做好本职业防护,还需要仔细谨慎地进行护理配合,防止自我伤害以及对他人、患者造成伤害。采用风险管理的目的也是在于训练护理人员相关技能,提高风险意识以及护理中的安全知识,并采用考核的方式帮助护理人员巩固培训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从主观上减少手术风险的发生隐患,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确保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及使患者安全的接受手术。管理人员还应在实际工作中辅助、督促护理人员的工作,定期进行调查,重视护理风险管理,将手术室内风险降低到最小。该研究结果显示,风险意识管理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管理方法,使用后可明显降低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说明了风险意识管理可从护理人员的主观角度出发,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促进护理人员认真细致的工作,起到护理差错预防作用。

作者:李桂凤 单位: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