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业范例

音乐专业

音乐专业范文1

【关键词】本土音乐文化;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资源

地处湖南西部的吉首大学,凭借其少数民族的地理资源优势,逐渐发展成为武陵山片区的民族地方性综合院校。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专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少数民族特色课程,为课程设置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一、本土音乐文化

本土音乐文化是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当地人代代相传的传统音乐,并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当地群众生活相关,有着鲜明的地方音乐文化特色。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土家族大多分布在龙山县、永顺县等地,苗族多聚居在凤凰县、花垣县等地,蕴含着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多年来,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师生寒暑假一直坚持着到土家族或苗族聚居地采风的习惯,了解当地的民俗尤其是音乐文化,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并搜集了大量的音乐素材。土家族所特有的一项极具代表性的打击乐器——打溜子是土家族的民间乐器,属于湘西民间打击乐的一种,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土家族打溜子走向了世界,这是土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何将湘西民间打击乐运用到课程教学中,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本土音乐文化在民族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土家族打溜子的表演形式为器乐合奏,它历史悠久,曲牌众多,演奏方式独特,表演力丰富,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湘西民间打击乐是音乐舞蹈学院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中的专业方向任选课,开设时长为两个学期(一学年),每周两节小组课,课程的开设已有十多年时间。开设课程之前,学院把土家族打溜子的传承人田隆信老师请到音乐舞蹈学院亲自讲学,带领一批老师学习土家族打溜子的理论和实践专业知识,直到老师们可以自己编配作品,最后从中选出优秀的教师为任选课的学生授课。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对土家族打溜子这类本土音乐文化进行总结与思考,又可以弘扬和保护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目前,土家族打溜子节目已经成为学院的特色品牌节目,不仅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也可以自由组合上台表演。

三、本土音乐文化在民族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音乐舞蹈学院的一门特色专业课程,在专业建设中,设备投入不足,基本设施是教学的重要保障,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条件。

(二)对教师的专业提升培养力度不够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田隆信老师授课之后,虽隔段时间会来学院对老师们进行指导,但教学改革的意识与教学理念的革新还是远远不够的。一门专业的学习不是短时间可以掌握的,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大量的实践以及舞台经验。

(三)缺乏创新意识

因为湘西民间打击乐这门课程,属于民间口传心授的本土音乐文化,除了传承人的授课之外还需要到土家族聚居的地方做田野调查。目前,已经创作出了大量的传统曲牌与创新曲牌的作品,很多教师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包括传统曲牌与创新曲牌的对比研究、土家族打溜子的艺术特征研究、土家族打溜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等等。但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学院教师要创作新作品,还有一定的难度。

四、本土音乐文化在民族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资源中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一)加大课程的投入

重视特色课程的教学条件以及教学设备的投资力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保障,信息化课程的评审制度适当向学校的特色课程倾斜,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大教师培养力度

学院除了定期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自授课之外,对教师的采风以及田野调查要给予一定的时间和经费支持,多与不同地域土家族打溜子的传承人相互交流。一门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探究传统曲牌与创新曲牌在选材内容、旋律结构、打击技巧、表演形式等方面的异同,探析土家族打溜子传统曲牌的特点以及和创新曲牌的关系,不断填补目前研究的疏漏之处。

(三)尝试创作与实践

音乐专业范文2

1.地面练习。主要是在地面上做勾绷脚、慢抬腿、吸伸腿等动作的练习。一方面改变上半身的形态,另一方面来训练腿部的肌肉。经过一学期的训练我们会发现,在站立时自身的一些问题有所好转,比如驼背、架肩等毛病慢慢的消失了。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地面的这种形态,不自觉的就融入到了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腿部的训练我们会发现两腿肌肉的线条变得修长,不再是以前的块状肌肉了。

2.软度练习。软度练习有肩、腿、跨、腰等部位的训练。当然第一学期所有的软度练习都是在地面完成的。其实软度训练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以后跳芭蕾或者民族民间舞时能够更加的优美、好看。

在第二学期的学习中,慢慢的让学生由地面练习到站立练习,这里所说的站立练习不是完全的站立,而是依靠把杆来辅助我们做一些训练。即要加强第一学期的身体的体态训练和软度练习,还要加入芭蕾形体的基础练习。①借助把杆的软度训练。有了上学期的地面训练基础,这学期的软度练习就轻松一些了。但是音乐教育专业的一般年龄都在18、19岁了,骨骼已经定型,错过了软度训练的最佳时期。那么我们的训练目的就要改变了,不是要把他们训练成专业的舞蹈老师,而是要让他们掌握方法,以便他们以后在教学生练软度时,能够帮助学生们练习。如果方法不对,很容易造成拉伤或者更严重的后果。②中间练习。中间练习其实就是脱离把杆的训练,在第二学期主要是芭蕾手位和脚位的训练。手位、脚位的训练一方面是让学生初步的了解芭蕾舞最基本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慢慢的学会控制自己的手和脚。为下一学期开始跳舞做准备。控制自己的手和脚正常的人都能做到,但是在舞蹈当中来控制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在舞蹈中四肢、头、眼身体各个部位的配合,还有和音乐的配合都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够表现的协调、优美。第三学期也就是大二的第一学期,再进一步加深芭蕾基础训练的同时,开始让学生接触民族民间舞。民族民间舞由简单的组合开始,每学期开设两个舞种,每个舞种一至两个组合。芭蕾形体训练是为了训练学生的体态气质,那么民族民间舞就是为了训练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加强舞姿的训练。

1.把杆练习。把杆从双手扶把开始慢慢向单手扶把过渡。从最基础的一位擦地、蹲到五位擦地、小踢腿再到控制、大踢腿,尽可能的让学生学习到把杆上的每一个动作。因为把杆固定的九个动作,都是通过无数的前辈们通过长期的训练摸索出的一套完整、有效的训练方法的。

音乐专业范文3

(一)教学条件不完善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基础不同、发展水平也就不同,有很多地区的教学条件还是比较落后,教学条件差极大的阻碍了学生对声乐方面的学习。

(二)教师专业素质缺乏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影响者,教师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水平,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师资力量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亟待提高。

(三)教学方法落后

音乐专业的声乐作为一门学校的传统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采取讲课、做题练习、下课的传统模式,没有真正的做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这种传统呆板的教学方法,极大的打击了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四)学生专业素质差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比较差,成绩相对较差,专业素质水平也相对薄弱,每个学生学习考试之前都没有掌握自己的学习目标,只是盲目的看重点,复习也杂乱无章,对声乐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势在必行。

二、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改善教学条件

对于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国家应该在经济上给予帮助,首先为学生对于声乐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对于经济条件比较的差的地区的学生们,国家政府可以给予他们经济上的帮助,鼓励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他们捐款捐物,让他们有足够的生活水平学习声乐。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水平

一个学校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水平,但是学校的有些教师专业素质相对比较薄弱,这样不利于学校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培训课程或者宣传活动,在增强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的同时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另外作为教师,不只是学生的老师榜样,同时也应该关爱学生,善于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正的想法,从平时做起一点一滴,为人师表、严以律己。

(三)改进教学方法

现在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创新的世界,中国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不被其他国家落下,同样作为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也一样,不能只是一味的使用传统、乏味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做到,让教学方法变得科学、灵活多变,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例如:

1、图片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把要教授的内容画在图片上,采用色彩对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更加的透彻。

2、视频教学法

上课的同时教师可以搜几个关于声乐的有趣的视频,通过视频传达给学生想要教授的内容,使整个课堂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

3、故事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悠久的故事,以新颖的开头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好奇而极其认真的听课。

4、歌曲教学法

歌曲教学法是对于声乐的学习最直接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歌曲的风格,选择一些学生经常喜欢的流行歌曲来上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水平

音乐专业范文4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音乐表现力

钢琴是一种音乐艺术表现形式,是一门有血有肉的艺术表演。基于学生视角,每个学生的钢琴基础是不同的,且个人的音乐天赋也有差异,这是长期困扰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一大难题。面对钢琴基础良莠不齐的学生,教师应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为出发点,通过钢琴基础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一、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音乐感受是指对音乐的敏感程度,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根基。以前人们认为乐感是与生俱来的,但实践表明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片面的。唯有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与情感,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融于演奏中,才能真正地表现乐曲,为钢琴演奏赋予浓重的感染力。天赋诚然可贵,但是后天培养则更重要,学生通过后天训练与累积所得到的乐感才更稳定。基于此,钢琴教师要借助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深挖学生潜能。

1.培养倾听能力

学生首先要学会倾听琴声。钢琴演奏的特色是双手同时弹奏,且双手要弹奏不同的曲调,这样才能将和声与旋律完美结合。倾听时,学生必须要集中注意力,用心去听。学生练琴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先感受脑海中钢琴的声音,然后再倾听弹琴中钢琴发出的声音,通过两种声音的对比,辨析钢琴发出的轻重音、长短音等能否表达作品内容。音色的优美与钢琴触键方法有着密切关系,有的学生练习弹轻声时不能发出声音,或者是声音较虚、较飘;而练习弹强音时发力过猛,从而产生噪音。对此,学生应注意要保证琴音圆润有力,音质幽远。

2.培养立体式多声部听觉

钢琴的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同步弹出不同声部,因此学生要养成立体式多声部听觉能力。钢琴教师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复调作品训练,借助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等内容开展多线条横向思维教学,深化学生多声部听觉能力。钢琴音乐作品中和声的紧张、松弛等感触是表达音乐情感的桥梁,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学生要用心地去听作品和声的变化,这样才能感受到和声的内涵,懂得如何去控制声音,从而弹奏出层次鲜明的和声。

3.培养音乐感受能力

钢琴曲的流派主要分为浪漫派、印象派与现代派等,不同流派的钢琴曲风格也是千差万别。辨析不同流派的钢琴曲,解读钢琴音乐发展历程,有利于学生体会钢琴曲的魅力与灵魂。细腻、明快、奔放的钢琴曲,会因演奏者的不同体会与感受而呈现出富于变化的姿态。因此,钢琴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倾听与感受经典音乐,从艺术宝藏中汲取养料,进一步深化钢琴音乐感受力。学生唯有以享受音乐的态度去学习,才能在钢琴演奏中融入自己的想法与情感,摸索到专属自己的独特风格,从而加强音乐表现力。

二、强化节奏与速度训练

节奏是钢琴音乐原动力,也是钢琴音乐的核心。节奏变化不是单纯的声音强弱、局部变化,而是贯穿于段落中的一种脉搏。钢琴乐曲的节奏就如同脉搏一样,没有节奏乐曲就失去了生命力。

1.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作为钢琴教学的基础课程,教师务必要予以重视,要让学生明白钢琴音乐节奏并非是弹准拍子,是要把握韵律。节奏是指将音乐分为交替的长音与短音,衍生出一种律动,使音乐更具弹性。音乐作品是以节奏韵律来表现某种风格的,比如舞曲、夜曲等。在钢琴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钻研,细心体会节奏,再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把握乐曲律动。随后,在演奏钢琴音乐作品时将节奏韵律与特色进行充分展现,为听众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节奏训练时,尤其要注意弹性节奏。弹性节奏属于一种节奏形态,是指节奏的自由度,特点是松弛有度,但节奏的松紧必须根据乐曲的走向自然流露,切不可随心所欲。在实际教学中上,学生对于弹性节奏的理解是不准确的,对节奏自由度的把握不是过分夸张,就是不自然,从而导致音乐失去美感。为了能恰如其分地把握节奏弹性,学生必须深入研读音乐作品,能举一反三地进行节奏训练。以肖邦《夜曲》为例,练习节奏时左手应该保持平稳,右手可结合旋律起伏自由处理,唯有掌握了乐曲的弹性节奏,了解音乐作品的表现诉求,才能合理把握节奏自由度,弹奏出生动的音乐,进一步渲染音乐的表现力。

2.速度分寸感训练

音乐中速度与节奏是相辅相成的。在演奏中,既要表现作品的节奏韵律,也要通过不同速度表达音乐作品的风格。音乐作品的风格决定着速度,学生在演奏音乐作品时务必要严守速度,一个可以贯穿音乐作品的速度对演奏者而言是十分关键的。比如,应是慢速的曲调,若学生使用了快速演奏的手法,其所表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速度训练时,学生要严格遵守乐谱速度标记信息,且只能在速度允许范围之内合理定位速度,有效把握速度分寸感,从而定位钢琴音乐作品的表现风格。在实际练习中,多数学生会受音乐情绪的影响而变化力度,在演奏钢琴音乐作品时常会随心所欲地改变音乐速度。比如,对于比较容易的段落就会弹得快,而难度较大的段落就会弹得慢;或者是律感渐强就弹得快,律感减弱就弹得慢。为规避上述问题,学生必须要树立合理的速度理念,在训练中培养准确的演奏习性,关注钢琴音乐作品全曲速度的统一性。在练习中,如果没有作曲家的特殊指示,明确了钢琴曲的速度后,就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一个速度。为了更好地诠释钢琴音乐作品的内容,作曲家通常会在每个段落详细标注速度信息,如钢琴曲中会标记渐快、突慢、突快等。基于此,学生要用心去研读,体会作曲家想要表现的音乐内容,获得深刻感悟后再演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与速度分寸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积极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音乐表现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努力不断提升,唯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因此,高校音乐教师要侧重于课堂内容的巧妙融合,引导学生参与课内外学习,懂得鉴赏音乐作品,了解其情感是否健康,听众能否接受,这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钢琴是一门表演艺术,也应将钢琴教学视为音乐艺术实践,倘若钢琴教学与艺术实践脱离,就会黯然无色。钢琴曲的音符是作曲家人文思想与精神的结晶,通过钢琴演奏者的演绎,作品内涵才得以表现,达到“人境合一”的境界。大量实践表明,钢琴实践经验的累积有利于提升学生表演的自信,感受成功带来的愉悦,于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使之信心倍增,从而能更自主地参与钢琴学习活动,用心研读音乐作品,进一步提升其音乐表现力。在钢琴教学中,针对“怯场”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耐心辅导,并适时给予鼓励。同时,教师也要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不定期地组织表演观摩会及艺术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借助学生的“好胜心”克服胆怯心理,让学生敢于登上舞台,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结语

一场盛大的钢琴演奏会,音乐表现力是重中之重。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为立足点,从听觉训练、读谱训练、弹奏技巧训练等方面入手,借助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从而将钢琴曲的内容与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听众的视听感觉得到满足,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罗帅婷:《关于高校钢琴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分析》,《大众文艺》2017年第12期,第245页。

[2]王毓:《高师院校钢琴小组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索——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例》,《艺术研究》2017年第2期,第130-131页。

[3]宁静:《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与弹奏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研究》,《陕西教育》(高教版)2017年第11期,第63-64页。

[4]夏志恒:《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简谱模式”与“线谱模式”的对比分析》,《高教学刊》2017年第18期,第78-80页。

音乐专业范文5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广泛,活动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教学角度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教学计划内的活动,一种是教学计划外的活动。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区别:1)组织的对象不同。前者一般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后者一般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等社团发起组织,有时学生个人也会自发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2)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配合一定的教学过程而开展的,后者是为了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而开展的活动。3)特点不同。前者大多与专业教学联系紧密,有比较固定的实践平台,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后者不必与专业教学挂钩,组织形式灵活,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国内外的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认为这是为了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了解社会的必要活动。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国外很多高校规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正规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并给予一定的学分。国外许多学校并不设置德育课程,而是强调隐形课程的德育教育作用,这种作用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高校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较早、成效显著的是美国。在美国社会实践活动叫社会服务学习。社会服务学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特殊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和社区服务有效地结合起来。这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随着后期的迅速发展,被广泛用于高等学校的各门学科。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特点有活动的形式多样化,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服务组织各方面的实力较强,服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音乐专业大学生在欧美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定期去养老院演出,如室内乐及声乐表演等,参加教堂唱诗班演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演出,电视传媒演出活动等等。

我国社会实践可以追溯到1980年。清华大学的学生提出了“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提倡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这一号召得到了广泛的响应,社会实践活动很快扩展到全社会。1983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通知,号召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周”标志着我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逐步走向正规化。我国音乐学院及各大院校每年都组织艺术实践活动周及其他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高等院校由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总体看来,国外的社会服务与我国的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影响、对学校和社会的作用是相似的。我国在发展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社会服务学习理念和策略的可取之处,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内蒙古师范大学团委推荐一批优秀的音乐专业大学生参加由内蒙古团委、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各大院校联合举办的“红红青春”大学生青春励志选秀比赛,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本次活动是以“健康、智慧、向上、美德”为主题,展示内蒙古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精湛的艺术感染力以及对青春梦想的追求。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传递了正能量,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艺术实践、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本文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三种不同角色的学生进行调研分析。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有的学生是参加比赛的选手,有的学生是现场比赛的键盘乐手,还有的学生是比赛现场导演助理。通过问卷调查及对个别学生的进一步了解,本人进行了总结及研究。音乐专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益匪浅。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得到了团委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及鼓励。参赛选手从选择比赛曲目、音乐表现力、演出服装的设计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意见,积极充分地准备了这次比赛,通过和其他选手的竞技和交流,达到了取长补短、展现自我的目的,积累了宝贵的舞台经验,增强了今后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的欲望。键盘伴奏的学生通过这次比赛伴奏,专业技能得到了评委老师及导演的肯定,大大增强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在活动过程中也体会到了自己对音乐感觉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更进一步地完善自我。担任比赛现场导演助理的学生,通过一些琐碎的协调工作及帮助导演配合现场顺利比赛的工作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及沟通能力,这些是在大学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工作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磨炼自己的性格,有足够的自信心去适应社会的竞争力和来源于各方面的压力。

音乐专业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一部分音乐专业大学生没有正确地认识社会实践活动。因为认识的偏离,导致没有充分利用实践活动的宝贵机会。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往往是被动响应社会实践活动。二,音乐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很多有表演欲望的大学生对于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显得茫然,对活动的具体任务、目的、意义、要求等内容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三,音乐专业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勇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去适应社会的竞争力和来源于各方面的压力,源于大学生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自信心与实际的差别,对人生前途的迷茫,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带来困难。教师在社会实践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应摸索了解大学生心理思想变化,如何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使所学专业技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人性化的引导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去启迪每个学生的内心心灵,有效释放学生的本质潜能,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激励他们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社会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实践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2)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的觉悟。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国情,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思想。通过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使学生增强勤奋学习的责任感。3)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发现了自身不足之处,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大学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工作能力。5)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1世纪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艺术教育又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艺术教育的学习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观,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并且把自己活动中的感悟和感想积极主动地运用到自己的各项学习中去。音乐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对于当代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音乐专业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有效控制自我具有促进作用.让音乐专业大学生尽可能较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有利于音乐专业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地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作者:娜莎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艺术学院

音乐专业范文6

【关键词】音乐专业;教学改革;民族民间音乐

一、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的融入对于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重要性

基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随着时间的积累,在不同地区生活的人们形成了风格多样的风土人情,不论是在本土民间音乐的表达方式上,还是在音乐演奏和歌曲情感演绎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西北地区地处我国西北部,地域广袤辽阔,大气豪放,更是孕育着独具西北地区豪放多样的本土民族音乐文化风格。本土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艺术文化重要财富,对于推动我国民族音乐进一步发展,探究和开发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路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中大力推广和使用更为多样化的本土民族音乐,有助于推动和促进不同地域音乐文化之间的互通交流,促使本土民族音乐在音乐形式和表达方式上不断创新改变,从而更好地推动本土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第二,随着日韩和欧美音乐文化潮流的不断涌入,如何更好地推动和传承本土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发展成为大众讨论话题,而高校作为音乐文化知识传递和学习重要摇篮,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保护和传承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重担,在保留本土民族音乐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扩展本土音乐的表达形式,促使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实现量变到质变层次的飞越。

二、现阶段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融合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结构失衡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都采用了西方音乐理论结构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则处于辅助教学地位,基本没有专门针对本土民族音乐专业课程学习,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高校在课程设置不科学现象,同时很容易造成整体教学结构失衡,从而严重影响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也不利于我国传统民族优秀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

(二)教学内容与手段传统保守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因素的影响,使得现阶段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手段和方式相对比较保守,对于音乐教学内容的更新力度不够,缺乏创新性和创造性,久而久之,这也使学生对本土民族音乐课堂学习上缺乏探究和学习和动力。以巴渝地区的高校音乐专业为例,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虽然75%以上的学生对于巴渝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受到高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束缚,使学生对本土民族音乐文化内容的接触较少,且大多数的高校音乐教师对巴渝地区的音乐文化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有限,不能很好地将巴渝地区的本土民族音乐精华融入到实际的音乐专业教学中,从而导致高校音乐专业对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融入教育教学质量偏低。

(三)外部扶持力度不足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本土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些高校为了提升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在教学中的作用,开始注重和加强传统民族音乐在实践教学中的路径探究,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民间音乐教学资源平台搭建不完善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地方在政府和地区对于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的扶持和推动力度不够因素影响,很多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不能很好地融入到高校的音乐专业教学中,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不能得到及时的创新和完善,进而成为制约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传承和发展重要制约因素之一[2]。

三、探究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中融合路径

(一)完善课程结构

基于现阶段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存在教学结构失衡的问题,许多高校开始结合自身高校的实际情况,以课程教育教学结构改革为出发点,将完善高校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为落脚点,加大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内容在课程安排中的设置,将更多的民间音乐作品和民间乐器教学引入到日常课程教学考察范围内,构建科学完善的高校音乐课程教育教学结构,不断创新民族音乐文化,从而促使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高校的音乐专业教学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整体效率和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二)充实教学内容

当前,由于受到传统教学因素的影响,许多高校在实际的音乐专业教学中对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内容的教学并不是很重视,这不仅不利于传统优秀民族文化传播和继承,同时会导致高校音乐教学质量下降,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各大高校在实际的音乐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更多优秀的传统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采用更加多元化、互动性和交流性更强而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民族音乐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探究出适合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可持续发展路径[3]。

(三)优化教学模式,搭建实践平台

现阶段,大部分的高校在教学内容上都是以西方理论知识教学为主体,而在教学模式上则多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中心,学生被动式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因此,如何更好地改革和优化教学模式、促进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的融合成为各大高校普遍讨论的话题。对此为了更好优化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模式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高校要结合自身实践,优化和构建符合自身教学需求的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积极引进和采纳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音乐课堂内容,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本土音乐文化学习环境;第二,加大地方政府对于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学习和教学扶持力度,鼓励学校打破课堂教学空间的束缚,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访和融入到民众生活中,去发现和寻找更多优秀的本土音乐文化,从而更好地将传统民族文化融入到音乐专业学习当中,促使自身综合专业音乐素养的不断提升;第三,做好高校与地方民间文化艺术机构的互动合作交流,达成优秀传统文化音乐资源的共享战略目标,从而为进一步提升高校的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成果的不断深入,高校在音乐专业教育教学中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成为影响本土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发展、制约高校整体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各高校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做好音乐教育教学结构的优化构建工作,做好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充实工作,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搭建实践平台,从而为传承和推动我国传统优秀音乐的文化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嵩.将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纳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专业音乐教学的探索——以黔西北地区彝苗音乐进课堂为例[J].歌海,2014(6):112-115.

[2]冯国蕊.对“本土音乐进课堂”的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77-178.

音乐专业范文7

【关键词】工学结合;声乐教学;音乐文化;一体化教学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与工学结合模式相适应,帮助高职院校改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综合能力差等问题,同时优化教材编写,提高音乐专业声乐教学质量。当然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音乐专业教学还在改革创新阶段,对此,应展开深入研究。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声乐教学改革意义

所谓工学结合主要是将工作与学习结合,是全新的职业教学模式。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采用工学结合模式,明确工学结合模式宗旨,服务宗旨指导下遵循就业导向,锻炼学生实际音乐演唱表现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声乐专业与声乐知识。尤其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当前存在中心不明确、实际能力与理论知识不协调等问题。工学结合重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双向发展,凸显技能知识实用性的同时,精炼理论知识,为声乐知识学习赋予综合浓缩型,并且为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当前阶段工学结合模式还属于初步探索,缺少系统课题研究体系,必须结合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发展现状,梳理两者发展逻辑,理出全新发展思路,帮助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音乐人才。

二、高职音乐专业教学问题

高职音乐专业教学中,学生存在演唱功底不扎实现象,并且缺少综合因素素养,没有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导致在学习中不能深入理解音乐知识,对音乐专业缺乏正确认识。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专业教学目标设立不明确,导致教学方案与音乐市场发展不匹配。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是本科艺术院校教育模式的压缩,但是实际教育中缺少匹配的教学材料,影响声乐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必须编制出与声乐教学相匹配、与音乐专业学生相适合的教材。再者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与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结合不够全面,校内教学与实际工作实践之间缺少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适当的教学契入点,不能相互渗透。最终学生技能学习与职业教育不相符,确实应用型、技能型特点。教师与教师之间沟通不够,教学方案设计中,过于注重课堂教学比例,造成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不足。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有效措施

1.注重音乐文化产业与声乐专业教学联系

音乐专业在进行声乐教学期间,必须时刻关注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紧密与市场发展联系,同时还要认清音乐在文化与艺术中的介质地位,关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变化,进而制定科学、详细的声乐教学计划。作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项目,音乐发展需要社会的投资,同时声乐专业作为市场发展产业,必须适应商品模式下的市场环境。结合市场发展运作模式,与民众生活接触,进而获得更多发展机会。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发展,必须在市场发展基础上进行调整,所以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发展方向与企业文化建设等,创新声乐合唱形式,凸显出声乐合唱投资小、见效快的优势,向企业文化抛出橄榄枝,帮助企业文化提升艺术形象与文化品味。良好的企业文化必须依靠声乐人才的支持,高素质声乐人才在具有更突出的竞争优势,并且企业文化与声乐文化的结合,为高职音乐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为高质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灌输更多市场需求理念,依次为指导思想展开教学,根据声乐人才需要调整教学方案,同时创新教学手段,调整课堂教学比例。以市场发展为基本导向,制定全面化、订单式声乐专业教学计划,提高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质量,为音乐市场输送更多高素质音乐人才。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利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及时了解音乐市场发展信息,面对人们更容易接触民乐与现代化发展理念的结合,企业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十分看重,希望就业人员能够到岗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因此在教学模式制定中,侧重点倾向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方向,为学生提供假期进入企业实践的机会,并且以适当的发生方法演唱民俗歌曲,并且将民俗音乐与钢琴、大提琴等声乐器材结合,提高学生演奏水平。

2.明确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定位、转变教学思维

面对现代化市场发展与企业对音乐人才需求的转变,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必须明确教学中心,确定好教学定位,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将工学结合与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融会贯通,坚持做到对学生音乐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同时,协调好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关系。高职教师队伍多数是中专教师升级组成,虽然包括本科院校毕业进入高职院校,但是在加入工作之前并没有接受过专业教学培训,掌握丰富理论知识,并没有真正了解高职音乐教学内涵,所以教学质量并不理想。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对教学队伍进行专业培训,并且还要灌输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学思路。将教师教学能力加入职能考核中,以达到激励教师的目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注重校企合作的实现,积极与企业合作,打造特色型高职音乐教学模式,同时以市场发展与企业需求等为导向对教学进行专业培训。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与音乐素养的提高,为高职声乐教学一体化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创新教学理念,遵循音乐专业教学特点,塑造多能一专教师形象。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并且组织更多综合音乐项目,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科学安排声乐教学实践,利用声乐考级教材作为参考蓝本,帮助学生获得声乐考级证书。调整传统声乐教学中,过于注重声乐技能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模式重视学生音乐智能化培养,以此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并且加强学生实用能力。创新教学方法,以教学一体化为中心探索教学方法,注重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和声分析,并且掌握乐曲风格,实现声乐技法统一。学生综合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教师适当对学生进行小组训练,紧密联系声乐培训市场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不同年级的学生以不同教学方法加以培训、一年级学生主要及集体分组培训模式为主,二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学习基础、音乐技能掌握程度划分为快、慢小组实施具体化培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技能,并且锻炼学生音乐表现、舞台实践等能力。组织音乐技能对比活动,二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自己专业知识在休息实践教育指导一年级学生,锻炼学生声乐知识传授与指导能力,以此提高学生实践操作与就业能力。

3.统一声乐教学、舞台表演教学模式

实践课程一体化教学中,必须将声乐教学、舞台表演教学模式统一,结合音乐文化发展与音乐市场变化,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创新力。第一教师根据声乐教学要求创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音乐实践的机会。组织音乐会、比赛或者沙龙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巩固声乐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还能够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培养学生更多音乐实践技能。结合学生特点组织大学生合唱团或者艺术团,满足学生个性化声乐发展需求。第二尽可能为学生安排校外实践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参与市场发展与企业文化创建的机会,通过实际工作体验,积累更多声乐学习经验,并且提升声乐专业技能。在音乐文化市场参与过程中,了解与掌握更多音乐文化发展需求,坚定自己的音乐梦想。利用企业提供的便利途径,参与音乐文化活动,体会真正音乐舞台所带来的音乐体验,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得到全面锻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学结合模式在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其一促进了声乐教学改革创新,其二为学生创造更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其三利用校企合作加大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训力度,其四提高声乐专业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邹建军.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声乐教学一体化实践构想[J].广西教育,2012(31):49-51.

[2]黎小龙.高职音乐人才“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2016(33):17-18.

音乐专业范文8

关键词:幼儿师范;音乐教学;教学方法;音乐素养;唱歌技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与实施,直接将幼儿园音乐教育推向了一个崭新高度,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幼儿音乐教学的开展。新形势下,积极探究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现状及完善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方面

我国幼儿师范专业教育的整体结构框架是在建国初期阶段形成的,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未从根本上改变大纲基本结构。面对新的幼儿课程纲要和素质教育新形势,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幼儿师范毕业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不足,专业口径狭窄,他们缺乏对音乐教学的理解,教学水平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幼儿教学的需求。从整体上来说,幼儿师范专业的音乐教学大纲脱离实际、内容陈旧,大部分课程的内容理念都很落后,无法反映音乐专业的学术热点和最新程度,课程内容综合性差,尤其是缺乏与自然、社会、人文等学科的交互。在专业音乐教学方面,无法紧跟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先进的理念指引,这就导致幼儿师范学校音乐教学与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教育时代感不足。

(二)教学方法方面

幼儿师范专业的音乐教学普遍采用传统授课制教学模式,教师将音乐基本理念知识、基本的声乐、钢琴等技巧传输给学生,学生每天进行重复的练习。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无法体会到音乐教学的快乐。特别是在唱歌教学方面,教师教、学生唱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的高质量开展,尤其是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方面效果不够理想。

(三)教师与学生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音乐基础几乎为零,很多学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专业音乐教育,整体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只有少数学生有乐器学习经历或具备识谱能力,大部分学生在节奏和音准方面存在问题,有些学生甚至五音不全。另外,学前专业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专业音乐教师不足、教师队伍良莠不齐,这也影响了音乐专业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完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低年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艺术培养,对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专业的学前教育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歌唱、发音技巧,同时还要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为幼儿艺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幼儿师范音乐专业教育改革的力度,结合社会需求和教学需要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设定科学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音乐教学的师范性。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加强音乐教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互,从而为音乐教学的创新打下基础。其次,幼师师范专业的音乐教育也要尊重教学的行为主体———学生,教师不能简单的将教学目标划定为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和唱歌能力,还应注重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作用,充分关注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真实进步和情感体验。另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师音乐专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在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更具科学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广泛推进的今天,幼儿师范音乐专业教育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笔者建议可采用如下教学模式:第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通过设立学习小组的方式,促使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森林里的小河》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师可引导组内的优秀学生进行领唱,小组成员之间共同探究拿捏不准的音调,或将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反馈给教师。教师对不同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然后在课堂上给予纠正。之后小组成员再次进行该首歌曲的学习与交流,各小组成员都说一说这首歌曲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旋律,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融入这首歌的学习中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能全面提升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第二,情景剧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学中采用情景剧教学方法,一方面能体现音乐教育的独特魅力,一方面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组织能力,故而,在实际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将音乐生动化、形象化。例如,在《洪湖水浪打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将这首歌曲拟人化,每个小组自主为这首歌编制一个场景,也就是为这首歌拍MV。学生们脑洞大开,对稻谷、莲藕、船儿等进行了情景创设,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大幅度提升了音乐教学质量。第三,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幼师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吸引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茉莉花》这首歌时,可以在大屏幕上呈现一朵朵美丽的茉莉花、茉莉花的舞蹈视频,让学生在美轮美奂的舞姿以及绚丽多彩的茉莉花中感受到《茉莉花》的情感,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教学过程中提高音乐学习积极性。

(三)强化唱歌技巧练习

在幼儿师范音乐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唱歌技巧练习。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讲授完善的音乐理论知识结构,还需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训练学生的唱歌基调,全面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例如,在腹式呼吸教学训练中,就可以指导学生观看婴儿呼吸过程中的腹部起伏情况,让学生准确掌握腹式呼吸的要领,促使学生用更长的时间吸吐气,增强学生的呼吸水平和运气能力。再如,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嘴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专业的五音示范让学生知晓发音过程中嘴型的上下距离和口腔空间,从而保证学生音色的清晰和圆润。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唱歌技巧的应用灵活性和适用性,教师必须将教学技巧与教学理论两者结合起来,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唱歌技巧,用唱歌练习来验证和升华理论知识,使理论教学与技巧教学两者相辅相成,不仅促使学生会唱歌,更能促使学生学会教学,全面体现音乐教学的师范性特点。

(四)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幼儿师范音乐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聘请专家、轮岗交流等方式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促使其更好地掌握幼儿园教育发展需求与学科前沿动态,科学调整教学计划;另一方面,幼儿师范学校必须严格把控新教师的进入门槛,通过层层筛选的方式为学校音乐教学吸引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更好地推动音乐专业教学的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现状为切入点,从明确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唱歌技巧、教师综合素质等角度,详细论述了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完善策略,从多角度入手,旨在全面提升幼儿师范专业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滨.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初探———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教育专业为例[J].教育探究,2013,(04).

[2]张群.高专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改革的措施[J].大众文艺,2017,(11).

[3]董晓莉.浅谈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工作的现状及改革[J].北方音乐,2017,(24).

[4]张婷.浅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乐理课程与视唱练耳课程的合并教学[J].黄河之声,2015,(03).

[5]张辰希.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融合的必要性[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07).

[6]龙黎.浅谈音乐专业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融合的必要性[J].黄河之声,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