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影视动画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影视动画教育

影视动画思政教育功能探索

作者:魏婷婷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作为近代中国动画片的开山鼻祖———万氏兄弟拍摄了诸多的作品,这些作品中不乏一些脍炙人口的且具有一定时期内特定的思政教育功能的例子。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动画作品为例,其肩负着宣传斗争、鼓舞斗志的教育功能,政治观教育目的多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1931年的动画短片《国人速醒》和《精诚团结》单是看名字就能感受到激昂的抗日精神,其宣传鼓舞士气的功能更是不言而喻。1940年的抗战动画片《农家乐》讲述了一农户人家祖孙三代奋勇出击,歼灭侵略者的英勇事迹,作品大快人心,有力地鼓舞了士气。1941年我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的创作背景较为特殊,时局动荡抗日口号只能隐晦提出。因此,影片借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行者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暗示了我国抗日战争艰苦的历程和最终将取得胜利的愿景。1947年政治讽刺动画片《皇帝梦》借用小动物的形象演绎了撕毁停战协议、发动内战等场景,讽刺了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指使下召开“伪国大”的史实,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黑暗和腐败。作品以“号召人民反对内战、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观教育内容感染了当时的广大观众。

道德观教育功能新中国初期的动画片,在创作上吸取了前苏联的经验,在选材上大多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话题材”。1950年的动画片《谢谢小花猫》借用小花猫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为大家除害的故事,向观众宣传了道德观教育的内容。作品充满童趣,不仅教育了未成年人要分清善恶,也引导着成年人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生活化的故事内容透露出维护正义、责任重于山的品德教育内容,可见创作者的良苦用心。1952年摄制完成的《小猫钓鱼》讲述了三心二意的小猫在猫妈妈的悉心教育下,改正缺点专心钓鱼并最终成功钓上一条大鱼的故事。有的未成年人在生活中难免会像故事中的小猫一样,做事三分钟热度,缺少耐心不能够持之以恒,通过观看这部影片,可以让孩子们借助故事主角小猫的经历学习做事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的道理。动画片《神笔》讲述了心地善良、酷爱画画的马良在得到神仙赠送的神笔后,无私地为穷苦百姓造福,使他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影片宣扬了惩恶扬善这一道德准则,马良也用他的神笔唤起了观众心中的正义感。同一时期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一部十分感人的动画影片,作品中两位小牧民为了保护公社的羊群,不畏惧牧羊的艰苦环境、忘我地与暴风雪进行搏斗,所宣扬的集体利益至上和对党的忠实信仰影响了那个年代的老老少少,也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内容的体现。此类影片对当时所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的中国人民来说,就像是一剂催化剂,鼓舞着他们全力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1963年的动画片《金色的海螺》讲述了勤劳朴实的青年渔夫和美丽善良的海螺姑娘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克服重重阻力后最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爱情故事。影片融入了青年人的恋爱婚姻家庭道德观教育内容,使观众认识到美满的婚姻家庭生活要靠夫妻相濡以沫共同经营。其中所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一:年青夫妻要依靠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好生活这一寓意在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后的重建时期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1981年的《九色鹿》讲述了药师调达因贪图国王的赏金而出卖了救命恩人九色鹿,最终九色鹿因善良免遭杀身之祸,而调达却落了个坏下场,这验证了中国一句古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调达在获救后曾承诺保守九色鹿藏身之处的秘密,可在利益面前却失信了。信守承诺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所宣扬的为人处事应遵守的道德准则之一,影片《九色鹿》在改革开放这一特殊时期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其突出“诚信”这一社会公德教育内容的重要性,也是符合当时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的。

人生观教育功能1954年根据民间传说“寒号鸟”改变的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讽刺了一只贪图玩乐、懒惰不筑巢的鸟,因为烤火取暖使得一身漂亮的羽毛都被烧焦了。充斥讽刺意味的影片中洋溢着朴实的育人思想: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只有依靠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而贪图安逸的享乐主义是错误的。1955年动画片《好朋友》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小动物之间的生活故事,他们由争吃小虫闹别扭到和好如初懂得共同分享美食。这一系列的故事让未成年人体会到友谊的真谛,感受到友情的甜蜜和温馨,教育孩子们要懂得珍惜友情、友谊第一。1958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动画片《小鲤鱼跳龙门》中的人生观教育构思十分巧妙,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成龙的民间传说暗含着未成年人要努力进取才能实现人生理想的教育内涵。1999年的动画电影《宝莲灯》讲述了沉香在众人的帮助下战胜二郎神最终救出母亲的故事。作品所要宣传的不仅是一个孩子的励志精神,更包含了在面对重重救母苦难时坚定心中的梦想不放弃的寓意。相信观众在受到沉香那坚定的救母信念感染时,心中必定会激起对人生信仰坚持不懈的追求。2000年中央电视台青少年节目中心动画部摄制的系列动画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也在新时期发挥了它的思政教育功能。作品以讲述我国不同历史时期著名人物的高尚道德情操故事的方式,对未成年人进行成才教育,鼓励他们去感受人生中应有的真善美,激励着未成年人去追求人生理想,实现自身价值。

目前我国影视动画思政教育功能弱化的表现

我国动画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发展期。1949~1999年的50年间,获政府各项奖励的国产动画片累计高达70部,那些耳熟能详的如《黑猫警长》、《大闹天宫》、《葫芦娃》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至今仍是我们的骄傲。它们的成功之处在于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要求,指明了20世纪未成年人主流价值观的发展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众传媒载体相得益彰的完美结合。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国家正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建设,我国的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繁荣期。根据广电总局每年公布的全国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的数据来看,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电视动画片种类众多,作品题材也相对广泛,其中包括了童话题材、教育题材、现实题材、科幻题材、神话题材、历史题材及其他题材。分析2012年1~6月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经备案公示的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总共267部,平均每月有44.5部,其中教育类题材的动画片所占比例约为总数的27.7%。以备案公示的2011年全年国产动画片题材来看,教育题材所占比例排名一直较高,其中2月、6月和11月均名列榜首,其余9个月的排名均在前3位。然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制约的双重影响下,影视动画产业自身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影视动画作品鱼龙混珠,良莠不齐,它主要表现在内容暴力化倾向、色情内容充斥,以及泛娱乐化现象和作品文化杂糅。#p#分页标题#e#

(一)作品分级不严格,暴力、血腥内容影响未成年人的行为准则影视动画作品内容不健康、级别不适合未成年观众的现象十分普遍。哈佛大学公众健康学校曾对1937~1999年的动画片做了一项研究,其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74部G类动画片中(适合7~10岁年龄段的孩子观看的动画片),平均每部每10分钟就会出现一次暴力镜头;其中的46部片中至少有一名角色被攻击而受伤的画面,37部片中有角色被杀害的内容[1]。这一类问题在国产作品中也十分突出,2007年108集的国产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98集后遭到停播,究其原因是作品涉嫌“暴力、血腥”内容过多。这部以武侠为题材的动画片中充满着暴力情节,它向未成年人宣扬了暴力加无知的理念,传递了一个一切问题都可以用暴力来解决的价值取向。作品中武林帮派的血腥打杀场景可能会引发未成年观众的暴力行为,使他们相信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暴力和危险,而暴力行为才是解决问题的可取手段。其中有一集是蓝兔为了救虹猫割破动脉,血流了一池塘的场景。有位自称“涛声还依旧”的家长谈到儿子在观看过动画片后曾问过这样的话:“妈妈,为了朋友什么都可以做吗?”吓得这位家长连忙给孩子解释片中错误的做法[2]。这种充斥不健康因素的问题作品,不但失去了作品本身传播积极向上内容的作用,无法实现其思政教育的功能,而且严重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

阅读全文

影视动画教育及就业策略探究

摘要:影视动画技术教育是促进我国动画技术发展的基础所在,基于行业需求目标,从学生教育出发,进行影视动画技术教育改革能进一步促进动画市场的繁荣发展。文章在阐述影视动画行业发展对影视动画技术教育影响的基础上,就现阶段影视动画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指出影视动画技术教育就业应对策略,期望能建立较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不断提升影视动画技术教育水平,继而为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关键词:影视动画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就业策略

数字化时代下,影视动画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该技术具有较为逼真的再现性,而且虚拟表现能力极为突出,这使其在电影、电视和动画类作品创作中的应用不断深入。要进一步提升影视动画的制作水平,促进影视动画产业发展,有必要重视影视动画技术教育,并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新时期,对于影视动画技术教育的改革,专业教师应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并坚持走产学结合道路,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而且能方便学生就业,满足影视动画行业需要。

一、影视动画行业发展对影视动画技术教育的影响

影视动画行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互联网、数字化等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了影像、动画、图形、声音等核心技术,实现了文化创意的视觉展示,并且这一展示过程具有逼真性、表现性的特点,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文化消费需要。影视动画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较为专业的影视动画人才,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影视动画行业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人才缺口。有研究显示,在国内影视动画行业中,仅CG行业,其人才的缺口就达到了15万。基于此,有必要进行影视动漫产业人才的有效培养。可见,影视动画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影视动画技术教育的发展,而培养高素质、专业型、创新型和实用型的影视动画技术人才,能为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1]。

二、影视动画技术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阅读全文

影视动画创作课程教育革新

 

动画产业是朝阳产业,在近十年内发展迅速。巨大的经济利益促使这一产业迅速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开始大规模招收动画专业学生。我国1952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开办了首届动画专业,2011年,据教育部不完全统计,有近600所本专科院校开设动画及相关专业,每年毕业生近10万。快速扩招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不良后果:动画专业师资缺乏,生源质量不高,动画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动画教育理念较为落后。一边是浩浩荡荡的招生规模,一边却是动画专业红牌警告;一边是一毕业就失业的动画专业毕业生,一边却是35万动画人才的市场缺口和动画公司动画人才难觅的尴尬局面。种种现象表明,动画产业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   “影视动画创作”是动画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综合性很强。动画创作内容包括剧本创作、音乐创作、角色设定、场景设计、表演艺术、后期特效制作等方面,动画的类型包括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定格动画、综合动画等。授课对象一般为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由于近几年许多院校的动画专业基本上处于实验性阶段,受时间、硬件以及人力资源等条件的制约,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混乱,缺乏科学性和循序渐进性。重技术轻艺术、重技法轻人文、重数量轻质量是许多院校课程设置中的突出问题。因此,针对我国动漫教育的现状,笔者从“影视”动画创作课程改革入手进行研究。动画专业应综观全局,有目标、有计划地建立教学课程体系。既要考虑学校自身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确定动画专业课程设置的方向。   一、创作前期———经典短片观摩学习法   影视动画短片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其特点是短小精湛。动画短片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与传统影视作品有所区别,但终究是电影艺术的分支。观摩优秀影片是一种快速进步的学习捷径。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仔细观摩优秀动画影片及其他优秀影视作品,并对其进行艺术风格、叙事风格、美术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如研究不同时期美国动画的美学观念、解读日本动画大师的代表性作品、研讨欧洲各种动画风格及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等。要让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写下观后感,这对提高学生文学修养、理清创作思路能起到促进作用。教师还应在观摩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动画思维的培养,要区别美术思维与动画电影思维,要激发学生在造型、动作、故事情节、动画节奏及叙事方法等方面的想象力。   二、抓住短片创作的灵魂———剧本   “剧本”乃一剧之本,苏联著名电影剧作家、导演杜甫仁科曾说过:“艺术电影是以文学,即电影剧本为基础的,因此,影片的高质量首先以创作出真正优秀的电影剧本为前提。”[1]872动画短片亦是如此,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优秀动画短片,都需要一个好的动画剧本。动画片的剧本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根据已有的文学作品改编,如文学名著、社会纪实文学、寓言、童话、小笑话等等;还有一类是原创,这类剧本对编剧要求很高。在影视动画短片的创作过程中,学生要兼任编剧、导演、造型设计、美术设计、后期合成等数职,而编剧往往是学美术出身的动画专业学生的软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以故事改编为主,在改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动画艺术的特殊性与规律性,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在前期的创作过程中应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进行前期素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进行剧本的创作。第一步是明确主题,教师可使用“普遍撒网、重点捕捞”的形式,也就是一开始让所有学生使用言简意赅的语句提供短片的主要内容,接着进行分析论证,师生共同探讨筛选出优秀方案。第二步,在确定主题的基础上对故事结构作进一步完善。最后,在构思成熟的故事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具体到场景环境的设计,角色的外形、性格特征等。可采用三幕结构教学法,即故事的开始、高潮、结束。要对剧本、分镜头、造型设计、场景设计等前期工作严格把关,为动画的中期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剧本编写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到故事的完整性、趣味性、可实现性等。   三、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民族意识   动画产业是文化产业,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可以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由此可见,动漫产业不应只是停留在娱乐的层面上。动画艺术创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真正的动画创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无不深刻映射出日本的传统文化,《千与千寻》更是将其创作推向了高峰,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底。如场景设计中的建筑是对日本明治时代、大正时代建筑原型加以象征化的产物,浴场是日本文化的特征之一。如果没有日本民族文化作为基础,该片是不可能取得巨大成功的。高校是培养动画创作者的摇篮,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动画教育模式还存在着诸多弊端。许多高校在培养方式上走进了一个误区,它们把动画人才当成计算机技术操作工来培养,毕业生既缺乏创新能力又没有全面掌握动画技术。在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80后”“90后”那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很好地得到继承。许多学生崇尚欧美日风格,在创作上重技术轻艺术,自认为只要有了计算机就无所不能了。学生在进行剧本创作和分镜头设计时错字连篇、语句不通,文章缺乏逻辑性与条理性。这与高校扩招、生源质量下降有着密切的联系。《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片在商业与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些由国外动画公司制作的中国题材的影片刮起的一股全球性的中国风,使我们不能不感到汗颜。我们在模仿欧美日动画,而我国的文化资源却为西方国家所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文化效益。因此,在传承和创新的问题上我们应勇于突破,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顺应时代的创新。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让他们认真学习并掌握较高的文学、电影、美术、音乐、摄影、美学、民俗等方面的知识,我们的教师责无旁贷。   四、因材施教、各尽其能   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特长,而动画创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创作,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文笔较好、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可被安排在前期策划和编剧的工作岗位上;绘画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被安排在角色设定和场景设计的工作岗位上;而那些后期特效学习较为深入的学生,可被安排在最后的影片合成和特效制作工作岗位上。此外,动画制作是一项团队合作的工作,教师应多关注那些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安排其担任某个项目组的组长,由其统筹安排该小组成员的工作进度。因材施教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各就其位、各尽其能。#p#分页标题#e#   五、结合市场需求搭建“产学研”平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一条指出:“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2]现实情况是高校的动画教育不但没有对企业和社会起到指导作用,反而远远落后于动画产业的需求。动画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其根本原因不是没有就业岗位,而是毕业后的学生不能立即上岗,企业很难从刚毕业的学生中招到创新型、综合型人才。企业通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培养刚毕业的学生,这些本应该在学校就完成的工作却转移到了企业中,造成了到动画公司去工作,学生须倒给企业培训费的怪象。究其原因,还是高校的教育没有从市场与产业出发,缺乏实践性。针对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实施“产学研”的教学模式刻不容缓。建立“产学研”平台可根据学校自身优势从多种渠道入手。根据动画专业的现状,笔者认为以下三种方式较为合理。第一,共建科研教学基地。高校可与企业相结合,共同投资开展一些项目,这样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市场,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今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开展接受委托形式的研发式教学。动画是一种文化创意性产业,以设计性为主。高校可以寻找相关的公司,由教师带队进行动画、游戏等项目某个环节的设计制作,将虚拟的作业改为实战项目。学生的工作如果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可与企业协商由企业付给一定的劳动报酬。第三,提高高校自主研发水平。以骨干教师为带头人,带领学生,结合市场需求,师生共同进行动画创作,再与企业联系,将学习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   六、动画专业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等院校动画专业师资普遍匮乏,原因有四点:其一,大部分动画教师由其他设计专业转过来,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其二,我国从2000年以后才开始大规模招收动画专业的学生,许多教师毕业时间不长,基本上是从一个校门跨入另一个校门,缺乏实践经验。而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动画产业发达的国家,动画专业教师基本是由从业多年的动画制作技术骨干、动画导演来担任。其三,现今的高校门槛较高,招聘的动画教师一般要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导致大批有才之士被拒于高校门外。其四,高校的工资待遇不高,面对高出高校数倍的游戏动画公司薪酬,一些动画制作精英选择了企业。针对上述现象,笔者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高校应放下贵族的架子,面向社会以聘用客座教授或客座讲师的形式,将具有实践经验的动画师请到高校中,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二是与兄弟院校加强交流,聘请其他院校的教师到本校来授课。三是整合本学校教学资源,搭建项目团队。四是提高教师素质,将教师派出进修或者是让其到动画公司进行实践锻炼。动画专业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走好每一步,是每一个动画教育工作者应深思的问题,希望拙见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阅读全文

农村题材的影视动画教育模式浅议

在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下,高新科技的优势展露无遗,传统影视动画被故事场景更逼真、视觉效果更震撼的影视动画取代。新媒体是数字化平台,是互动性平台,更是有效利用人力、物力、智力的资源平台。新媒体背景下农村题材影视动画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越来越多元,不论在戏剧体现还是故事创意上,均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广袤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也随之发生深刻改变,使得农村题材影视动画作品的素材更加丰厚,越来越多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优秀作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在新媒体和社会巨变的双向推动下,农村题材的影视动画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新局面,高校的影视动画教学模式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着眼新媒体发展方向,提高教育实效性成为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影视动画是一门复杂的艺术专业,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影视动画的传播环境,对影视动画的角色表达和动画分解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信息技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更加紧密。同时,影视动画需紧跟时代脉搏,并不断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新媒体的出现,及其给影视动画领域带来巨大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对具体教育模式的分析。

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在授课过程中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来看,人才需求是多元的。影视动画教育以农村题材为切入点,结合专业特色和优势加强双创人才培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也能为乡村振兴输送更多具有竞争性的人才。具体的课程教学可尝试将乡村发展的现实案例应用于影视动画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作品制作的机会。专业授课中还应结合新媒体相关知识,在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尝试参与新媒体传播的相关项目,激发他们的创新和创业意识。各大院校可与影视动画行业相关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技术层面的实践机会,可与地方政府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走进乡村,进行体验式学习,实现对理论学习的发展和升华。乡村应该成为影视动画专业教育重要的实践基地,而新媒体技术和双创思维应该成为影视动画专业教育的指导方向。

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融合,为学生打开专业实践的新窗口。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荣誉感、提高全国人民凝聚力是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之一,展现农村新风貌题材的影视动画无疑成为一股重要的新兴力量。在此背景下,影视动画专业大学生应承担起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乡村面貌的艺术创作和传播责任,在新媒体视域下探讨农村题材影视动画的艺术展现方式。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元素和艺术元素,乡村文化是展现民族特色的重要支撑,将影视动画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相融合为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开辟了重要渠道。在新媒体用户数量成倍增长的今天,多维度、多渠道的信息共同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审美取向,因此,只有更多出类拔萃、文化内涵深厚的农村题材影视动画呈现在大众面前,才能唤起人们心中久违的温情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高校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将专业知识与实际项目联系起来,在保障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挖掘探索传统文化元素,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新,有效结合专业理论、场景布局构建全新的影视动画教学系统。高校也应重视独具中国特色的表现方法、表达方式及表演形式,典型案例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创作的皮影剧《猴子捞月》。高校还应致力于为农村题材的影视动画提供更多创作视角,让学生认识到只要与现代电影技术形成良好的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的表现方法仍能散发出无穷魅力。4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动画的制作效率提高了,给观众带来的愉悦感也提升了。影视动画教育模式应保持持续改革和创新,不断增强农村题材的影视动画的影响力,用实际教学成果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中华文化腾飞。

作者:万芳芳 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阅读全文

影视动画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科技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中动画已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媒介。而教师对动画的选择,应从学生出发,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具有代表性的选取。本文从时代背景、符号学界定出发,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影视分析,其重点对动画中形象符号、语言符号和色彩视觉符号方面深入探讨,从而了解动画符号在美术教育运用,以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能力和开拓学生的创造力。也希望能为美术教学方式盂教学改革方面有所借鉴与补充,为美术教育创新与发展做出新的探索。

关键词:符号学;影视动画;美术教育

1对符号学的诠释

符号学理论是一门重要的学术研究学科,研究事物的各种意义。符号学涉及范围广泛,覆盖生活中各个方面,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亦是产生新的艺术符号学,美术教育亦是符号学中符号造型领域。符号学打破了学科之间界限,是一门跨学科理论研究,促进现代各学科相互交融。而符号学解决社会与人文科学中种种问题,辨证的解释各事物之间内在关联性。现代符号学中主要是两大流派:是“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符号学派与“以皮尔士为代表的哲学符号学学派”两大学派。索绪尔侧重的是语言学领域,认为符号学是语言的交流与表达。皮尔士侧重的是哲学科学主义,符号自身逻辑结构。两大流派促进了符号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电影符号学时符号学中的一门学科,是以影视为载体,即有语言属性又有演艺属性,是对叙述事物的一种符号体系。他的诞生是社会信息化到来所繁衍出来的一门学科。经济全球化下,电影符号学已经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学科。在我们观看电影时,总是从中感悟其生活意义,知晓生活当中的一些道理,就是电影符号所表现的符号象征意义。符号象征意义是对生活中事物的任何一种比喻,比如原始时期的图腾代表一个民族的标识,梅兰竹菊象征不同人物品质都表现其象征意义。作为美术老师在解码电影符号学的过程中,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每一部影视作品自己的结构特点、语言特点与画面基调特点等。对于电影符号学在教育中如何运用研究可以简单的从影视动画中形象符号、语言符号和色彩视觉符号这三方面出发,增加美术老师对电影符号学的了解,解析动画,从而充分利用影视资源促进教学。

2影视动画符号学在美术教育中作用

2.1激发学生想象力

影视动画中语言符号是对动画情节的解析,不同的动画情节展示,每个学生感受力与审美能力不同,所对其艺术画面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比如每个学生因个性差异对太阳的理解每个人会不一样,而在绘画创作中每个人对太阳的表达也会不一样。这也是每个人学生想象力不同的具体表现。而我们在运用影视动画教学材料引导学生学习时,每一个学生对影视符号中颜色、事物形象以及线条粗细的感受力也各不相同,这也是个性差异的重要一部分。所以教学中应因材施教进行教学,而影视动画中动态画面与静态画面相结合,可以启发学生现象力,开拓美术绘画创作中的思路,增加趣味性从而促进想象力的提升。

阅读全文

影视动画对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影响

影视动画片深受儿童的喜爱,已经成为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幼儿阶段是孩子情感教育的关键期,通过科学、合理、适度地观看影视动画片,有助于增强幼儿对自我情绪的理解与管理,也为深入推进情感教育奠定基础。据调查,中国城市儿童中每日接触电视的时间超过40分钟,每周看电视时间约为6小时,而对于广大农村的幼儿来说,其看电视的时间会更长。幼儿期是孩子情感教育的重要阶段,影视动画片是孩子们的最爱,在这些动画片中,人物、故事、画面、情节、艺术表现等内容,都将影响幼儿的情绪变化。为此,我们着重就影视动画片对幼儿的情绪管理问题展开探析。

一、影视动画片对幼儿情绪养成的影响

情绪是一个人心理体验的重要内容,包括情绪的理解与调节两方面。幼儿阶段的情绪具有情境性、感染性特点,而影视动画片因丰富而多变的人物故事及表情变化,往往会对幼儿的情绪情感带来直接影响。在影视动画片中,喜与悲、爱与恨、平静与激动等表情,往往采用鲜明的颜色以及独特的肢体形象来表现,而这些表情相比现实生活中的肢体动作更为夸张。所以,很多幼儿在长期的观看中,内心也会潜移默化地来识别和理解这些情绪变化,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比如当影视动画片中的人物生气时,面部表情会发生夸张变化,幼儿也会去模仿,特别是在自我感觉生气时,也会将这种不良好的面部表情应用到与同伴的交往中。由于幼儿缺失对情绪的理解,在受到不良情绪干扰时,会从自我语言、行为、声音等方面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变化。家长应对幼儿给予有效、及时的指导,特别是对不良情绪的解释,让幼儿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复杂的情绪表情,促进幼儿的社会化交往。

二、影视动画片对幼儿情感教育的积极意义

情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幼儿阶段的情感教育,要发挥影视动画片的积极作用,引导幼儿正确对待自我情绪,理解情绪,管理好情绪。比如《天线宝宝》动画片,画面色彩鲜艳,动画人物线条流畅,特别是天线宝宝与大家一起做游戏的活动,很容易激发幼儿视、听、触觉的发展。研究发现,幼儿期对情感的体验更为迅速、强烈,很多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受家庭、幼儿园教育的管理,必须要服从家长、服从教师的安排,丧失了自我主动权。相比而言,在影视动画片中,卡通主人公往往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推动情节发展,能够从自我意愿中获得成功。这些理想中的满足,往往成为幼儿对自我情感体验的迫切需求。同时,对于动画片中的情感教育,还可以从艺术性表现中来增进幼儿情绪的愉悦感。比如当动画片中的主人公做出正确的行为并获得赞扬和奖励时,幼儿也会从自我情感管理上来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在《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中,喜羊羊乐于助人,爱动脑筋,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当喜羊羊做错了事,在受到批评后能够知错就改的行为,也会激发幼儿的反思,从而在自然而然中获得轻松、快乐的学习态度。

三、影视动画片在幼儿情绪管理中的有效建议

1.将影视动画片与其他教育途径相融合,增进幼儿情绪理解能力

阅读全文

动画专业结合校企资源状况及化解途径

 

高职院校资源相对匮乏,需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我院明确定位于高级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并要最大限度地运用社会资源,尤其是有实力的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整合内部资源,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对于融合校企资源建设,本文进行了现存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的如下探讨。   1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融合校企资源现存问题   当前我国动画教育的发展空间相对狭隘,教育资金的缺失、教育政策的扶持不到位、动画专业教材的不统一以及动画教育人才能力水平的良莠不齐等等,都是制约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一批极富创造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懂市场运营模式的动画产业领军人物和创新人才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日、美、韩等国的动画产品不断涌入我国市场,带有中华民族文化色彩的原创作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与日、美、韩等动画强国相抗衡。这是因为少数国产动画还存在观念陈旧、制作粗糙、手法单一、说教幼稚,甚至内容脱离现实的问题。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中也普遍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办学场所设施缺乏、培养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动画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师水平与能力有限、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双师型”教师缺乏、缺少稳定的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落后、教育质量不高、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还比较高,但是就业工作的难度再加大。面对种种压力与挑战,高职院校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进行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必须与行业、企业密切地合作,建立办学伙伴关系,使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培养过程,以期共同完成培养目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与校企合作“不够紧密”有着必然的联系,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战略选择。对于企业来说,实行校企合作,可以解决企业技能型人才的短缺,有利于提高企业现有员工的文化素质与技术水平,有利于加快企业技术升级的步伐,有利于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融合校企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是搞好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和影视动画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影视动画专业校企合作是基于人才需求的“互动模式”,是高职院校与影视动画企业互动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实行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准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2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融合校企资源的解决方案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依托学院支持政策与专业特点,采用校企合作“2+1”的教学模式,由原来的“专家项目进校园”的合作方式转变为校企全程共建的合作方式,确立了“依托品牌优势,构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嵌入式人才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嵌入有镶入、插进的意思。原意是指把东西卡在空隙里。这里借以指学院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将企业的培养方法直接镶进到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训练学生,使学生既学到技术知识,又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这种模式要求校企高度融合,双方和谐共建。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校企共赢、社会成本最低、边际收益最大的符合我国当前及长远人才发展方向的最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融合校企资源的最有效途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高职院和企业资源存量,促进资源增值。在高职院和企业资源存量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有效而可行的校企合作模式--嵌入式模式的开展,可以以较少的资源增量,促进资源增值。这是校企双方缓解资金等资源硬约束的有效方式。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企业快速获取高级应用型人才,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大大降低人才培养成本。通过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企业可以大大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或者可以认为是“零周期”培养。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增强新进员工的归属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缓解学院就业压力。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企业文化的传播,更有利于学生初步完成社会化和职业化进程。2009年,我院影视动画专业与北京幸星国际影视动画学院合作。为了实现教学、企业、市场“零距离对接”的最终目标,适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性和人才市场的竞争性,我们采取了深度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直接把企业的培训教材和培训方法引入学院的教学中来,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训练学生,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较好地掌握了实用技术。实践表明,这种深度嵌入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2.1人才培养方案嵌入   2009年,我院影视动画专业与幸星数字娱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利用幸星数字娱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广泛的行业影响力和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结合我专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校企合作“双主体”模式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的人才培养嵌入到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在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中,除了嵌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内容外,还贯穿着时间管理、压力管理、团队合作等训练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开展入职训练、求职面试系列课程,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人”到“企业人”的飞跃。自嵌入式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以来,教学状态平稳、效果明显、学生反映很好。   2.2课程嵌入   影视动画专业是学院针对国家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的要求,以课程嵌入专业共建的形式同北京幸星公司进行合作;将幸星国际影视动画学院先进成熟的课程体系完整嵌入到合作院校原有的教学计划中,替换原有的全部或部分专业课,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既打好扎实的文化课基础,同时又能够掌握国际上最先进主流的动漫制作开发技术,通过最终的考试认证及项目实训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其合作主要目的是将幸星先进的,贴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课程融入到高校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使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既接受了正规的高等教育,又学到了实用先进的技能。   2.3师资嵌入#p#分页标题#e#   我院从事本专业教学任务的专职教师10人,兼职教师为6人,双师型教师为12人。在与企业合作并实施嵌入式人才培养后,部分课程由幸星国际影视动画学院北京总部直接派驻优秀教师进行授课,教师全部有国际大型项目实施经验,结合本土教师的教学,共同完成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师水平、加强学院专业建设、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   我院影视动画专业采用校企合作嵌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两者有机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与素质未能完全满足企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数量不够,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数量不足;工作室、实训室及生产性实训基地数量不足,设备需要不断升级,经费紧缺等,我专业将在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下不断创新、进取。

阅读全文

高职影视动画专业课程教学探析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改进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是适应当前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有效做法。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影视动画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以及课程内容选择不全面等问题。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明确影视动画专业的定位,深化新媒体技术与影视动画专业内容的结合,优化影视动画专业课程的结构,以提升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影视动画

新媒体背景下,改进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是顺应新媒体技术以及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建设思路的更新与优化,更好地满足互联网时代对于专业影视动画人才的需求。但在实际的影视动画专业课程教学改进工作中,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影视动画专业的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动画课程专业体系建设以及课程内容设置过分狭隘、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影视动画专业课程教学改进工作的顺利推进。针对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影视动画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1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课程教学改进的重要性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改进是对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建设路径的有效革新,能够满足社会对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需求,对于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1有助于满足新媒体背景下社会对影视动画人才的需求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于信息传播方式与路径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建设工作的改进是以新媒体的视角审视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1],是适应影视动画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可以进一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明确影视动画专业学习重点,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生在实际影视动画创作过程中对于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熟练度,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提升,以满足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人才需求,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入职后的适应程度,对于学生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