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论文范例

医疗保健论文

医疗保健论文范文1

按照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在自行筹资的基础上,还充分利用地方优质资源和资金,购置了一批先进的检查检验设备,如多维立体彩超、奥林巴斯无痛显微胃肠镜、DR及CT等医疗设备;完成了临床、医技共17个科室的建设,其中建成了5个特色科室:功能齐全的保健中心、体检中心、特色中医针灸小儿近视科、手足显微外科、泌尿结石碎石科等,为首长、官兵就诊和医疗保健提供了便利,做到了一般疾病诊疗、检查不出营区,减少了转诊。

1、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门诊部整体技术力量

门诊部在转型前,主要承担部队内部人员的门诊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医疗服务范围对象单纯,病种单一。同时,受部队编制的影响,医务人员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结构与门诊部建设需求不相适应。一是医务人员编配较少,技术力量薄弱;二是聘用人员由于待遇和发展受限,往往人员队伍不稳定、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而高学历人才和有影响力的专家型人才引进和留用困难。门诊部领导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是严重制约门诊部转型和阻碍门诊部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着力加强门诊部人才技术队伍建设。

(1)多渠道引进技术人才,增强门诊部技术骨干力量

门诊部建设的关键是人才技术力量建设,只有加强人才技术力量,才能为全面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撑。一是从部队和上级医院选调技术骨干。近年来,门诊部在各级党委、首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二级甲等医院的发展和建设需求,先后从部队和上级医院选调优秀技术人才近20人,大大加强了门诊部人员技术骨干力量;二是聘请军内外退休专家坐诊,增强医院的技术力量。近年来,聘请了军地退休有一定资历的专业医师20余人,增强了医院整体技术力量。

(2)开展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

一是门诊部每年按照医院的发展需求,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进修及送学计划,近几年先后有2/3的医务人员参加了在职人员培训、进修和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二是积极开展在职人员岗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疗技术新进展、临床诊疗新业务和医学优秀论文报告会,既有典型病例、病案病历讨论等,也有专科性和基础性的授课,并适当穿插卫生工作制度和医疗法规、医德医风等相关内容;三是定期邀请军内外专家来门诊部开展学术讲座。近几年,先后邀请军区总医院、省医院及华西专家讲课10余次,使医务人员开阔了眼界,接受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的诊疗技术手段;四是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军地学术交流活动和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自觉钻研医学理论。在门诊部医务人员中掀起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理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高潮,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理论水平和医疗实践经验都有了明显提高。

(3)引进地方人员技术力量,开展医疗合作化经营

由于门诊部编制受限、任务重、工作压力大,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单位的建设和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门诊部领导及时转变思维模式,大力引进地方先进技术力量和资金,增加了胃肠内科、口腔科、手足显微外科、神经内科、肾脏病科等,拓宽了为官兵服务渠道,门诊部的建设规模和科室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3、认真落实门诊部职责,着力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首长、官兵的医疗保健服务是机关门诊部生存的根本,门诊部始终把对内医疗保障工作作为门诊部的中心工作,全心全意为部队首长和官兵服务,着力抓好部队内部医疗服务保障工作,赢得了首长及官兵的认可,在政策上、经济上、人才上等方面得到了上级党委、首长的大力支持,门诊部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为深化官兵医疗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树立为“军”服务意识

在经常性思想教育中,门诊部把为“军”服务思想教育活动融入到政治教育思想活动中,作为门诊部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活动。使全体医务人员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为首长、官兵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是军队医院、医疗机构的根本职能和生存根基。积极营造开展为军服务的良好氛围,增强医务人员服务部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牢固树立为“军”服务的思想和意识。

(2)顺应时代需要,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活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生活方式病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和年轻化趋势。在近年体检中发现,部队官兵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病、甲亢等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针对这种情况,门诊部高度重视官兵生活方式病防治工作,广泛开展全体官兵健康教育。一是在营区内、门诊军人候诊室等场所,开辟生活方式病防治专栏,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等;二是利用上门巡诊、官兵就诊等机会,在官兵中广泛宣传不健康生活方式带来的危害和生活方式病的防治措施,许多官兵主动戒除了烟酒、改变了以往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乐于接受低脂低盐饮食、生活规律和多运动等建议,大大降低了生活方式病发病率,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3)深化疾病预防,开展多元化医疗保健服务

一是用心抓好首长医疗保健服务。首长是部队的“主心骨”,首长健康无小事,抓好首长医疗保健工作是门诊部重点工作。门诊部保健人员全面了解首长及其家属的健康状况,每年根据首长的体检情况,在上级医院专家的指导下,为每位首长建立医疗保健年度实施方案,并按照医疗保健方案做好陪同送检、请求上级医院专家会诊和定时巡诊,及时了解首长的健康状况,同时做好诊疗记录,详细记录每次用药、检查、会诊及专家建议、健康指导等,用心做好首长医疗保健服务,取得了首长的信任和支持。二是针对近年来部队独生子女增多的情况,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和感恩教育。独生子女大多在家中受到溺爱,过惯了舒适、自由的生活,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不强,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门诊部领导多次亲自授课,从孔孟之道到当代先进人物事迹,深入浅出地讲解做人的道理,学会感恩,引导青年官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三是积极开展医疗保健知识讲座,通过广泛开展医疗保健知识宣传,官兵积极参与各项有益的文体和健身活动,为部队生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增强了部队官兵的身体素质。

二、主要体会

医疗保健论文范文2

加拿大是一个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人口稀少、文化多元、联邦制的移民国家,按照世界银行的排名,其2008年人均GDP位于全球第12位,2007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位居世界第四。卫生行业是加拿大第三大劳动力部门,卫生从业人员数约占劳动力总数的10%,2008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10.8%。2008年,加拿大健康期望寿命为81.16岁,婴儿死亡率为4.82‰,孕产妇死亡率2005年为6.3/10万。[1]1加拿大全民医疗保健制度的发展及其特征在加拿大所有社会政策中,全民医疗保健制度最受重视,它不仅是卫生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内容,而且被加拿大人视作高品质生活的支柱和社会核心价值乃至国家特征的体现。该制度在1919年首次提出,1947年沙士卡其湾省率先推出全省医院保险计划,1966年联邦政府公布的《医疗保健法案》标志着全国性医疗保健制度的初步建立,1972年在各省区全面实施,但是直到1984年《加拿大卫生法》出台,其指导思想和运行原则才得以全面确立。[2]该制度40多年来历经多次修改,但“公平、公正”的基本价值观保持不变,即为全体国民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服务。并且,这种服务是基于国民的需要,而不是支付能力。《加拿大卫生法》确定了五项原则:全民性,即省区内符合条件的所有公民在同一标准和条件下享有全民医疗保健;广泛性,指必须涵盖所有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即公民不需付费、不受歧视,合理享有同等的基本医疗服务;便携性,即公民在省外、国外均可享有医疗服务;公共管理,指必须由公共部门以非营利形式管理运作。[3]该制度的主要特征是:省区政府和联邦政府两级财政筹资,非营利性医院和开业医生等私人部门提供,全民免费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单轨制(不允许私人医疗保险涉足)和公共管理。

2二十世纪末加拿大卫生改革概况

2.1改革背景与特征

加拿大现代卫生改革始于1984年《加拿大卫生法》的颁布。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末,加拿大卫生改革的主要压力是,在通货膨胀、经济衰退,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和公共预算不断消减的背景下,卫生保健支出受到明显限制,其中1993—1996年公共部门卫生支出连续出现负增长。[4]改革的主要动力是,社会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并日益认识到卫生系统外部诸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5]第一阶段卫生改革的特征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改革主题是削减卫生设施和人力资源,整合各阶段卫生服务,增加卫生质量和可及性,从疾病治疗转向健康维护。[6]2.2主要改革内容

2.2.1削减卫生支出

一是医院大批关停并转,形成大型外科手术中心,实行总额预算,严格限制医院支出,减少床位数;二是减少卫生人员的岗位、储备和报酬,护士成为医院总额预算削减的目标,政府强制医生退休,严格控制国外医务人员移民加拿大。减少护士和医学生的招收数量,增加培养年限。改革付费方式,对医务人员的年收入采取封顶限制措施。

2.2.2卫生资源结构调整

一是医院增加门诊服务,降低住院率,增加日间手术,减少住院天数;二是将资源从医院、长期护理等服务机构转向初级卫生服务、家庭保健、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等领域,推广疫苗接种、健康教育、24小时健康咨询热线电话等服务项目;三是推进属地化改革,各省区建立地方卫生部门、地方社区理事会,下放卫生管理职能。

2.3改革的主要影响

2.3.1有利于构建合理的卫生服务体系

卫生服务的重心,从原先以医院和医生服务为核心的全民医疗保健制度逐步向外扩展,公共卫生、初级卫生、社区卫生服务得到重视或加强,整体服务成本得以控制,效益得以提高。管理的属地化有利于按照居民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整合卫生服务链。

2.3.2影响联邦和省区政府之间的协调关系

加拿大联邦政府最主要的卫生职责是制定卫生大法和对各省区进行转移支付,省区政府负责辖区内卫生具体法律制定、筹资、服务组织和监管等主要职责。1989—1994年,联邦对各省区政府的卫生转移支付逐年减少,1995年甚至将卫生转移支付与其他社会拨款合并。

2.3.3卫生资源短缺,服务可及性下降

1993—2002年,加拿大在岗护士数下降27%,医生数停止增长,但社会人口增加和老龄化引起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增加,1993—2000年加拿大每十万人口医师数下降了5.1%。[7]新的家庭医生更少,1998—1999年加拿大仅85%的女性、72%的男性有全科/家庭医生。同时,在卫生资源短缺、手术指征等技术改变、医疗服务需求上涨超过预期等因素作用下,病人等待专科服务和手术的时间明显延长。1996年6月—1999年6月,卑诗省眼科手术等待时间中位数从6周增至8周,择期妇产科手术从5周增至9周。民意调查显示医疗服务等待时间长是加拿大民众强烈关注的问题,并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2.3.4民众对卫生系统满意度下降

根据民意调查,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人虽然对医疗服务质量感到满意,但对卫生系统的满意度逐年下降,评价优秀或非常好的比例从1991年的61%下降到1999年的28%。根据公共福利基金会的多国调查,1998年27%、1999年18%的加拿大老年人认为卫生系统应当重建,这一比例比英国高,但低于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3近十年加拿大卫生改革发展趋势

3.1背景与特征

近十年加拿大卫生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与特征与上一阶段明显不同:一是经济走出低谷,持续发展,政府重新加大卫生投入,筹资可持续性得到关注;二是人口老龄化和疾病模式改变,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群健康、造成疾病负担的主要因素,卫生需求进一步变化;三是卫生技术快速发展,服务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四是卫生服务可及性继续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但上阶段相关改革结果影响到部分服务提供和组织调控能力。

3.2卫生筹资

3.2.1政府和市场的选择

加拿大建立全民医疗保健制度后,医疗服务筹资主要来源于税收,各级政府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从1997年起一直维持在70%左右。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是政府支出的首要项目,如2008年安大略省45%的省级财政经费用于卫生支出。然而,支出日益增长也导致了筹资可持续性问题,2000年起,一些省提出了支撑全民医疗保健的设想,呼吁市场化改革,建议通过引入医疗储蓄账户或使用者付费的方式增加私人筹资,来解决公共财政筹资的问题。但是加拿大皇家未来健康发展委员会经过广泛咨询和12个集中市民讨论会讨论,在2002年发表的罗曼诺夫报告中指出,绝大多数加拿大人仍然支持传统全民医疗保健模式的各项基本原则,支持全民免费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同时要求政府进一步提高效率,对作为全民医疗保健最终筹资人和服务利用者的公众负责。报告建议联邦政府加大卫生转移支付,并实施一系列改革。[8]3.2.2投入稳步增长在财政状况良好的背景下,作为对一系列报告建议的回应之一,联邦政府加大了卫生投入。2004年,将1995—1996年合二为一的联邦卫生和社会拨款重新分开。2008—2009年仅卫生转移支付就达226亿元,比1997年增加了100亿元。各省区财政收支平衡,为卫生投入提供了条件。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严重的卫生收支紧缩后,近十年成为加拿大从全民医疗保健制度建立以来卫生收支增长趋势最为持久的时期。据估计,2009年加拿大人均卫生总费用为5452加元,比上年预计增长2.5%,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增至11.9%。[9]#p#分页标题#e#

3.2.3费用国际比较

根据OECD对2007年30个国家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的排名,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并列第六,美国依然高居榜首。[10]与以私人筹资、私人提供为特征的美国医疗服务体系相比,美加两邻国在20世纪50年代具有相似的医疗保健系统、卫生成本和健康状况,但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美国卫生支出增长速率明显快于加拿大。加拿大的政府干预与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下的医疗卫生体系相比,具有全民覆盖、卫生总支出和管理支出更低、计划能力更强、企业成本更低、国民健康状况更好等优势。

3.3卫生服务

3.3.1总体改革趋势

在卫生经费增加的同时,加拿大大力推进卫生服务改革。总体是延续上阶段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构建具有良好成本效益的卫生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和质量效率。改革趋势为:从医疗机构走向社区、家庭,从卫生系统内部走向外部,强调初级卫生保健,重视公共卫生和健康促进,加强医学科研创新和服务质量。[11]

3.3.2改革战略框架

在2003年《医疗保健革新协议》基础上,各省省长于2004年共同《加强卫生保健十年计划》,提出了“让所有加拿大人及时获得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12]明确三项原则:巩固全民医疗保健基本原则,强调服务的获得基于需要而非支付能力,关注病人需求;四项策略:加强政府合作,推广先进经验,提供持续信息,做法因地制宜;九项重点领域: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可及性,卫生人力资源战略行动计划,家庭保健,基层卫生改革,国家药品战略,预防、促进和公共卫生,提高原住民卫生服务可及性,卫生创新,对民众负责和报告。

3.3.3主要改革进展

(1)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可及性。及时获得医疗保健是加拿大人最为关注的问题,被提到了社会政策优先战略的高度。联邦政府为减少等待时间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针对肿瘤、心血管、影像诊断、视力复明和关节置换5个问题,设定减少等待时间的总体目标和分年度具体目标,并对各省每年落实情况进行公示;二是引入排队理论,建立测量方法和标准;三是推进人员培养、要素替代和团队建设,增加各类卫生专业人员的培养和使用,让护士、药师等其他专业人员承担原由医生做的部分工作,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护士等各类技术人员参与的初级卫生保健综合服务团队;四是提高区域服务能力,增加CT、MRI等影像诊断设备,开展远程医疗,使用医疗救护直升机,加强信息化建设;五是分流病人,扩大门诊服务范围、增加社区卫生项目,发挥家庭保健在精神卫生、急性期后治疗、临终关怀等方面的作用,并由政府在各地区建立社区保健管理中心(Commu-nityCareAccessCentre)来组织提供长期护理、家庭保健等服务。卫生服务可及性是服务能力、需求、分布、技术等多因素影响下的综合结果,所以虽然加拿大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来提高可及性。2007年96%的慢性病患者定期看家庭医生或到便利诊所(Walk-inClinic)。虽然家庭医生数从2001年0.95人/千人口增至2007年0.98人/千人口(高于OECD国家平均数),但有固定家庭医生的人数比例却从88%降至85%。2003—2007年非急性手术平均等待时间中位数维持在4.3周,CT/MRI诊断等待时间仍停留在2~3周。42%的加拿大人因慢性疾病看专科医生的等待时间超过两个月,而在新西兰和英国这一比例为33%,美国为10%。加拿大的医疗卫生资源与OECD国家总体发展水平相比还是较低(表1)。尤其是人力资源发展在许多省区未达到阶段性目标,使得卫生人力短缺问题更加突出。[13]

(2)提高医疗服务质量。2001年沙卡士其湾卫生委员会报告指出,与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卫生投入相比,应当更关注卫生服务质量。近年来加拿大借鉴其他国家的质量管理经验,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一是成立相关质量研究机构,如2003年建立了加拿大病人安全研究所,5个省先后成立卫生质量委员会;二是广泛开展质量改进活动,2005年发起名为“更安全的卫生保健服务”(SaferHealthcareNow)的全国性活动,三年内参加活动的医院因通风设备导致的肺炎感染率和医疗技术事故下降了一半,医疗责任事故下降了三分之二,2007年又开展全国性的“停!先洗手”活动以降低院内感染;三是提升项目工作的质量,2003年起先后建立糖尿病、急诊优先治疗等30多个项目协作组,通过计划、实施、评价,使各项服务操作更接近专家指南标准;四是严格质量监管,一些省规定医院必须定期上报院内感染情况;五是加强质量研究;六是推进循证医学,加速成果和知识转化,如安大略省应用2006年底新英格兰杂志一篇论文的研究结果推广了重症监护室五个操作关键点的最佳实践,在各级各类医院实施3个月,就使导管相关性感染率降为零。

(3)发展公共卫生。加拿大近十年在健康促进、疾病和伤害预防等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有:一是重视健康促进,两个省将卫生管理部门更名为健康福利部门,三个省政府另建了健康促进部门;二是大力推进具有显著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重点开展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经济负担重的糖尿病、丙肝、艾滋病、宫颈癌等疾病防治,加强慢性病管理,实施全国儿童免疫计划,开展女性HPV疫苗接种;三是致力于减少健康不公平,支持早期儿童发展和孕期保健;四是针对非医学健康影响因素,大力开展控烟、健康学校等跨部门行动。加拿大通过健康教育、禁止烟草广告、提高烟草税率等一系列政策减少烟草消费,使成人吸烟率从1980年的34%降到2007年的18%。然而加拿大近年来在重大传染病防制方面路途坎坷,2003年SARS肆虐动摇了民众和医护人员对卫生系统的信心,SARS后加拿大总结教训,建造的一批公共卫生机构在2009年面对H1N1流行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政府协调不力、媒体过度宣传、公众信息混乱等因素使防制工作不尽如人意。

(4)药品管理使用。加拿大全民医疗保健制度建立时,没有将住院以外的药品费用纳入公共医疗支出,病人需通过自费购买私人保险或由雇主购买额外集体保险的方式承担药品费用。随后各省逐步建立起公共药物计划(publicdrugplan),覆盖部分人群的部分药品费用。受疾病模式转变等引起用药增加和药品更新换代引起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药品费用迅猛上涨。为此十年计划提出不能让加拿大人因经济困难得不到所需药物。2006年国家药物战略,提出了建立国家统一药物目录、加强药物定价和采购管理、规范处方行为和提高药物安全、有效性和成本效益等九方面措施。[14]但除一些省已宣布灾难性药物覆盖计划外,其它各项战略措施进展缓慢。目前加拿大普通药品价格高(超过美国)、使用率低,药费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从1975年的8%增加到2008年的17%,跃升为第二大卫生支出项目。加拿大人均药品支出仅次于美国,2007年药品公共支付比例为38%,在OECD国家中排倒数第四。虽然国家统一药物目录建立有待时日,但加拿大的统一药物评审制度值得一提。以往联邦、各省区自行对纳入公共药物计划的药品进行审查,为减少重复,使各种新药统一、公正地接受高级别专家审查,促进用药质量和可持续性,2003年9月起加拿大实施了统一药物评审制度(CommonDrugReview),其程序是:新药通过加拿大卫生部审批获准上市后,如要进入公共药物计划,则由药品厂商报加拿大药物统一评审委员会进行临床证据和药物经济学审查,评审结果交由加拿大药品专家咨询委员会给出具体推荐及理由,最终上网公布,各省区根据推荐意见自行决定是否将新药纳入公共药物计划。据统计,各省接受了90%的新药推荐。#p#分页标题#e#

3.3.4应对经济危机条件下的卫生问题

2008年起加拿大陷入全球经济危机,卫生筹资可持续性进一步受到关注。2009年安大略省出现250亿加元卫生赤字,为此省政府主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削减医院开支,如削减2010年圣迈克医院3.2%的运行经费预算,医院将减少部分服务项目;二是降低服务成本,实施政府采购,立法让护士等医务人员承担原来由医生做的工作[15];三是提高医院服务效率,进一步缩短住院床日,减少等待时间,大力推广电子病历以减少重复检查等;四是加强院外服务,计划投入500万加元用于糖尿病人血糖监测等慢性病管理项目,以期节省3亿加元医疗费用,3年内投入7亿加元用于老年人家庭护理,以减少住院服务;五是从2009年1月起启动“确认和减少浪费”项目(2008年创始于美国、澳大利亚),查找并解决在管理、运作、临床环节中存在的浪费。

3.4卫生管理

3.4.1背景与特征

加拿大卫生管理体制的特征与其福利国家的政治制度密切相关。一是在全民医疗保健占绝对主导地位的背景下,政府对私立性质的医院和医有很强的管理控制能力,具有典型的公共管理特征;二是在联邦制政治体制下,省区政府拥有较大管辖权,卫生管理以省为主,联邦政府除通过转移支付进行资金引导外,有对各省建议权和信息披露权;三是在政党政治背景下,卫生工作由定期选举出的政治家决定政策方向,由任职相对稳定的政府官员负责实施,而医院往往邀请具有政治影响力的人物加入董事会以争取自身利益;四是卫生界具有行业自律的传统,各类学/协会和非营利性组织在医务人员资质认证、权益维护、医患纠纷处理、行业标准制定、质量管理、政策咨询和决策参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4.2主要进展、问题和趋势

一是强调政府要对民众负责,并进行报告。联邦政府通过卫生信息公开履行信息披露权,每年向民众报告健康状况和卫生结果。1999年起联邦政府投入3.55亿加元推进卫生信息现代化,通过加拿大卫生信息研究所等机构开展数据系统采集与综合分析,公开卫生年度报告、等待时间报告等大量及时、准确、可比的卫生信息,不仅有助于临床、管理人员和政策制订者进行循证决策,而且有利于缓解卫生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机构间竞争以改进服务,并使卫生部门更好地满足民众需求。二是开展卫生系统绩效管理,落实卫生发展目标。如2008年艾尔伯塔省成立卫生服务管理委员会取代原有的9个专业委员会,直接对省卫生厅长负责,以“向所有艾尔伯塔居民提供以病人为中心、便利、可持续、高质量的卫生保健系统”为使命,将质量、可及性、可持续性作为该省卫生系统的三大目标,依次分解成8个重点领域和20个优先战略,并细化到每个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中进行具体落实。三是存在各层级间协调不畅问题,影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加拿大公共卫生权力高度下放,平日运行良好,然而一旦出现重大突发事件,就会暴露问题,影响决策时机和执行效率。SARS后,加拿大总结了联邦、省、市三级公共卫生机构职责不明确,公共卫生部门和医院因管理不对口缺乏沟通,政治干预和经济考虑优先于科学指导等教训,然而这些体制性问题未能在2009年甲流感防控中彻底解决,一度出现原住民居住区甲流感流行严重、机场内外管理不协调、疫苗供应短缺等现象。四是全民医疗保健制度继续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不少人认为该制度是为急性疾病治疗而设计的,而今慢性疾病成为主要问题,医疗保健制度也应当随之改变。正如当年该制度设计者汤姆•道格拉斯所言:“当我们开始设计全民医疗保健时,就指出制度发展将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消除经济上的障碍,第二阶段是重组和改革服务体系,当然,这是一件大事,我们还没有完成。”

4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中国和加拿大两国卫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发展基础、制度设计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但在人力发展、疾病防治、费用控制等方面面临相似的挑战,在建立公平高效的卫生体系、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具有共同的使命。加拿大卫生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现状对我国的卫生发展有以下启示。

4.1公平公正是卫生系统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公平和公正应当是所有国家卫生系统的基本价值观。我国已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加拿大的全民医疗保健制度发展表明要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宏伟目标,基本医疗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药品供应保障三者缺一不可。

4.2从系统和整体出发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医疗费用增长的总体趋势不可避免,合理有效地配置稀缺的卫生资源,形成结构优化、梯度合理的卫生服务架构,建设低成本、高效益的卫生服务体系,不仅是提高卫生系统效率的基础手段,而且是保持卫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加拿大健康促进的经验显示了控制健康影响因素对于改善人群健康、减少疾病负担、减轻卫生系统压力的重要性。

4.3充分认识卫生改革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第一,公共卫生保健筹资增减深刻影响到加拿大近二十年卫生改革历程,卫生改革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虽然我国已重视并开始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但要认识到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内一步到位,因此既要对基层卫生发展、公立医院改革等做好长期准备,又要珍惜当前大好时机积极争取各方对卫生改革发展的支持和投入。

第二,加拿大初级卫生发展的历程表明,人才队伍建设并非一朝一夕,我们的社区“守门人”制度建设任重而道远。在强调基本卫生服务重心下沉社区的同时,必须以卫生人力和财力资源配置重心下移为保障,进一步加大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培养,按照公共财政理念加大各级政府对社区卫生软硬件建设投入,同时医疗保险资金使用分配要向社区倾斜。

医疗保健论文范文3

长期以来,我对《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怀有一种无比深厚的感情,缘由是杂志不仅诞生在安徽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上,而且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它一直与我一路前行相伴,源源不断地为我所从事的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着理论、政策、经验、决策等有益的帮助和支持,可谓是我的良师益友。尤其是我对它常怀一种崇高的敬意,感慨它:当19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初,当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卫生工作模式受到严重冲击时,杂志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远见和以对农民健康高度负责的历史担当,坚持正确的导向,呐喊着、鼓呼着要坚持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坚持中国特色的初级卫生保健这一世界性经验、着力宣传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乡村医生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这一难能可贵的使命感、责任感,常常令我感动,难以忘怀,油然而生敬意!值此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谨表诚挚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是在改革开放中诞生,从1981年创刊的《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研究》起,到1985年公开发行的《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继而于1987年更名为《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30年来,杂志始终高举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旗帜,满腔热情地宣传党的农村卫生方针、政策、指导思想和新的改革精神,紧紧围绕各个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面向农村,服务基层,及时从宏观上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国内外农村卫生的信息;适时报道各地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新情况、新思想、新经验、新措施。积极研究、探索农村卫生工作中出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交流解决的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效,热情地引导广大农村卫生工作者提高管理理论、水平、技能、经验。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广泛开展学术活动,凝聚各方面专家学者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政策性、学术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术研究论文,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国内研究农村卫生管理的一份权威和核心期刊。《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历经30年风雨,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特色,其成效是辉煌的,影响是深远的,为促进全国农村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尤其是为安徽省的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纵观《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历年关注的问题和基本学术成果,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卫生研究的发展规律和丰硕成果。30年来,《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积极参与卫生改革发展并忠实记录了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历史性巨变。30年来安徽和全国一样,农村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990年代全省以初级卫生保健为龙头,全面推进农村卫生工作。至1997年底,全省85个承担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的县(市、区)全部经过了“基本合格”和“合格”两轮评审达到“合格”标准。全省78%的乡(镇)卫生院、88.1%的县(市、区)卫生防疫站、91%的县(市、区)妇幼保健所(站)达到了“一无三配套”标准。通过实施初级卫生保健,使各项公共卫生任务得到有效落实。2002年以前,全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几乎是空白。自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2008年实现“全覆盖”,全省参合率达96%以上,人均筹资水平从每人30元提高到今年每人230元,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20万元,以户为单位受益率达100%。98.9%的统筹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全面推进即时结报,实现“一卡通”就医。初步实现了农民“住院有保障,门诊有补偿,看病花钱少,报销很方便”的目标。新农合的发展,初步解决了农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问题,受到广大农民广泛拥护。同时,促进农村卫生机构的发展,仅“十一五”期间,全省投入20.36亿元,为1269所乡镇卫生院、14411所村卫生室改扩建业务用房、配备常用设备,同时,投入15亿元,改扩建81所县级医院,投入2.2亿元加强了14个重点中医院建设。连续累计公开招募医药卫生类毕业生5000多人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完成农村卫生人员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3万多人次。目前,全省实现了每个建制乡镇有1所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所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并全面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方案,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自2009年11月启动基层医改,至2010年底,全省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综合改革,建立了公益性管理体制、全员聘用用人制度、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基本药物制度、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初步实现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有保障、机构管理规范化的目标。“安徽医改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安徽农村卫生事业所取得的成效,这其中也凝聚着《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所付出的汗水和贡献。

医疗保健论文范文4

[关键词]社区干预;高血压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评价

高血压病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并对其结构与功能造成影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2017年美国的《成人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处理指南》指出: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血压水平为120~129/60~80mmHg即为血压升高[1]。该指南的公布提醒全人类应重视高血压病,提高对其的防治意识。作为医护人员,应做好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早期干预与对其家属的宣教。有研究显示,目前我国至少有2亿的高血压病患者,且人数仍在不断上升[2]。但目前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等均较低,因此,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亟待解决。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全科医师及社会医疗保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治疗高血压病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和扭转并发症[3],其一级预防尤为重要,且由于本病患病率高、病情较轻无需住院治疗、生活方式与用药对疾病影响更大,因此高血压病主要预防与控制的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是指在社区范围内针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的干预活动,目的在于创造健康有利的环境、改变其行为与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汇总了现有的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对其进行报告学与方法学质量评价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旨在为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纳入标准。1)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类文献;2)研究对象为18周岁以上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3)社区相关干预对高血压病的影响。

1.2文献排除标准。1)综述;2)重复发表;3)数据有误。

1.3文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文检索词式为:“社区OR社区干预AND高血压OR原发性高血压OR血压升高AND系统评价ORmeta分析”;英文检索式为:“hypertensionORhighbloodpressureANDcommunityORcommunityinterventionORcommunityservicesANDsystematicreviewORmeta-analysis”,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6月,语言限定为中文与英文。同时追溯文献的参考文献。

1.4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由2名接受过循证理论教育和实践培训的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分别进行文献筛选、全文阅读和信息提取,并交叉核对。提取的信息主要包括:作者、年份、国家/地区、包含的研究数量和结果指标。使用Excel2010软件创立一般资料表格。

1.5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首选AMSTAR[4],共11个条目,条目被评为“是”计1分、“部分是”计0.5分,“否”计0分。0~4分为较低质量,5~8分为质量中等,9~11分为质量较高。正式评价前对2名研究人员进行培训,正式质量评价过程由经过培训有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如遇分歧,与第三方讨论与协商。

1.6统计学方法。使用Excel20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初检有关文献384篇,经逐层筛选后最终纳入文献15篇[5-19]。文献检索流程见图1。

2.2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纳入的15篇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

2.3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AMSTAR评分为4.5~9分,平均(6.5±1.51)分,具体各条目评价情况见表2。

3讨论

3.1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本研究显示,从方法学质量角度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15篇未提供排除文献的参考文献。分析原因可能与期刊版面要求有关,且检索出文献数量较多时,就工作量而言提供所有排除文献的参考文献有一定难度。②15篇未检索灰色文献。检索灰色文献可能导致结果存在偏倚。③12篇未说明相关利益冲突。④6篇检索策略不完全。全面的搜索策略有利于提高文献的查全率。

3.2建议。①高校和医院,特别是一级医院应开设循证医学课程或相关培训,组织一线医疗或研究人员学习循证及相关知识,为提高研究水平打下良好基础。②在研究设计、干预与论文撰写过程中,为提高证据的可靠性和促进证据向临床实践的转化,应该促进多领域、多组织、多人合作。③期刊应提供未删减版的全文,使研究过程与结果充分展现。④在撰写论文与研究设计时应当严格遵守AMSTAR相关条目要求,提高质量。

3.3社区干预效果。目前,由于实施过程简单且效果好,社区干预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管理。纳入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社区居民、高血压病预防工作均有较大影响。分析原因可能是:高血压病患者及其家属在社区范围内,接受社区干预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形中接受了很多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了高血压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后会下意识地改变某些行为如饮食控制、体育锻炼与坚持服药,从而促进其生活方式改变与提高其药物依从性、监测血压等遵医行为,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有利于血压的降低,患者血压降低后认识到生活方式改变、提高遵医行为等好处后会继续坚持,最终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群体参与到了社区的高血压病干预中,在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与效果明显呈现后,社区内高血压相关知识传播速度加快、居民的认可度提高,居民的生活方式改善,整个社区高血压病患病率下降,社区高血压病一级预防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20-21]。

医疗保健论文范文5

目的:为我国卫生决策部门科学、合理地制定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政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Elsevier、PubMed,筛选出老年人接种PPV-23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相关文献,分别从成本研究、效果指标、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合计900472例老年人,年龄均大于60岁。研究所在地为哥伦比亚、美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及中国。从成本角度来看,每增加一个生存质量调查年(QALY)成本介于9239~33000美元之间;从效果指标来看,成本-效果比介于9239~45161美元/AQLY之间。除荷兰一项研究认为65岁以上老年人接种PPV-23不具有成本效益,应该再考虑外,其余研究均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接种PPV-23有一定的成本效益。结论:老年人接种PPV-23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且多数国家已将其纳入国家免疫计划。我国现有的研究尚无法确定老年人接种PPV-23的经济性,因此有待开展更多、更高质量的相关研究加以确认。

关键词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成本-效果分析;药物经济学

当前,肺炎球菌疾病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以及严重的后遗症,严重影响婴幼儿和老年人的健康,该疾病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目前,肺炎球菌疾病一般采用抗菌药物治疗,但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可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免疫预防工作以落实预防为主,是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基础,及早采取主动接种疫苗是有效降低发病率的重要手段,因此预防肺炎球菌疾病最方便经济的方法就是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pneumococcalpolysaccharidevaccine,PPV-23)。它不但对健康人和老年人有很好的保护效果,而且对患有合并症的人群也有较好的保护效果[2]。目前,PPV-23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我国于1996年正式批准使用[3]。多数国家已经运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了对PPV-23经济性的分析,且大多数文献都表明,老年人接种PPV-23具有经济学效果,许多国家已将老年人接种PPV-23纳入到国家免疫规划[4]。而我国有关PPV-23的经济学研究很少,目前尚未有关于PPV-23的经济学效果的系统评价。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查询国内外有关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PPV-23的最新进展,了解国内外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PPV-23的实施情况,归纳各项研究的系统评价结果,以为我国实行老年人免费接种PPV-23提供循证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Elsevier、PubMed。中文检索词为“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英文检索词为“Pneumococcalpolysaccharidevaccine23”“Cost-utili-ty”“Pharmacoeconomics”“Cost-effectiveness”“Cost-benefit”。检索时限为2000年6月-2013年12月。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研究类型

均为随机对照的回顾性研究。基于社会角度或者医疗保健角度,采用队列模拟或者马尔科夫(Markrov)模型,研究时限大于5年。

1.2.2研究对象

60岁以上老年人,性别不限。

1.2.3干预措施

试验组老年人接种PPV-23,对照组老年人不接种PPV-23。

1.2.4结局指标

①成本分析;②效果指标{成本-效果分析[增量-成本效果(ICER)、效益-成本比(BCR)、成本节省]};③年龄;④研究视角;⑤敏感度分析。成本分析和效果指标均以生命年增加(LYG)、生存质量调整年(QALY)表示,上述5项指标满足任意一项即可纳入。其中,①②③为主要指标,④⑤为次要指标。一般情况下,欧美发达国家每增加一个生命年或者QALY,人们可意愿支付金额为50000美元,如果超过这个金额则不具有成本效益。对于发展中国家通常采用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人们的可意愿支付金额,如果超过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不具有成本效益。

1.2.5排除标准

①经济学评价的指标选取不正确;②老年人接种PPV-23的临床疗效比较;③重复发表;④试验组联合接种疫苗。

1.3数据提取

将检索到的文献研究分类整理汇总,提取各文献中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文献的基本情况,包括作者及发表年份、研究国家、类型、疫苗效果、研究角度、贴现率、评价方法;2)研究数据及结果,成本-效果分析的研究结果包括ICER及阈值;3)成本-效益分析的研究结果,包括成本、增量效益及净效益。数据均为原始文献货币数量及种类。

1.4质量评价标准

由两名评价员分别仔细阅读所获文献文题、摘要和全文,以确定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用统一的质量评价量表对每一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1)随机分配方法;(2)分配隐藏情况;(3)是否采用盲法;(4)失访及处理。将研究质量从高到低分为A、B、C级,A级:4条质量评价标准均完全满足;B级:其中任一条或多条质量评价标准仅为部分满足;C级:其中一条或多条质量评价标准完全不满足[5]。

2结果

2.1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按照前述检索策略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到8篇中文文献,22篇英文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最终纳入13篇文献[4,6-17],合计900472例65岁以上老年人。13篇文献都是基于决策树模型、Markov决策模型或者队列模型方法进行的关于老年人群接种PPV-23的经济学评价,试验组接种PPV-23、对照组不接种。13项研究中,2项采用BCR为结局指标[6-7],10项采用成本-效果分析进行研究[4,8-12,14-17],仅有1项采用成本节省为结局指标[13]。研究所在地为哥伦比亚、美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及中国。

2.2纳入研究质量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质量评价标准,其中13项研究均采用随机分配方法,没有采用分配隐藏方法和盲法,对于纳入研究的失访情况也没有作相应的处理。因此,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结果均为C级。

2.3系统评价结果

2.3.1成本分析

通常疾病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在所纳入的13篇文献中,均未计算隐形成本。13项研究中,有7项研究未包括间接成本,其ICER/LYG的值介于6000~23361美元,ICER/QALY的值介于9239~33000美元[4,9-10,13-14,16-17]。

2.3.2效果指标

13篇文献中,有10篇文献是在基本情况下对PPV-23预防肺炎球菌疾病进行成本效果分析[4,6-12,15,17]。有4篇文献的结果采用每LYG所花费的成本,成本-效果比介于1285~23361美元/LYG[10-11,15,17];有2篇文献的结果采用BCR[6-7],分别为6.49和7.08;有4篇文献的结果指标采用每QALY所花费的成本,成本-效果比介于9239~45161美元/QALY[4,8-9,12]。

2.3.3年龄

多项研究调查均为PPV-23对65岁以上老年人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研究。一般情况下,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接种23价疫苗是具有成本效益的[4,6,8-9,11,14-17];但有1篇来自荷兰的文献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接种23价疫苗是不具有成本效益的[10]。1篇文献所用的结局指标为BCR,值为6.49[6];其余几篇文献均为每QALY的成本或者每LYG的成本,数值都介于10162~45161美元/QALY或者1285~25697美元/LYG。

2.3.4研究视角

13项研究中,有7项研究基于医疗保健的角度,基本上未包括间接成本,其ICER/LYG的值介于6000~23361美元,ICER/QALY的值介于9239~33000美元[4,9-10,13-14,16-17]。有2项研究基于全社会角度[7,14],其中1项研究包括间接成本,即生产力的损失[14]: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每LYG的净成本为5062美元;从医疗保健角度看,ICER/LYG的值增加到5923美元,可见生产力的损失对成本效果的影响还是有限的[15]。仅有1篇文献是基于第三方付费者的角度,结果发现,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接种PPV-23,ICER/QALY为17065美元[12]。

2.3.5敏感度分析

12项研究进行了敏感度分析,以对其关键参数进行检验,保证结果的可靠性[4,6,8-17]。只有1项我国的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年人接种疫苗没有进行敏感度分析[7]。疫苗有效性是影响接种疫苗是否具有成本效益的最大的影响因素,9项研究对此做了敏感度分析,其结果稳定,具有成本效益[4,8-9,11-13,15-17]。肺炎球菌肺炎和菌血症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也是影响结果是否具有成本效益的重要参数,8项研究对此进行了分析,结果依然可靠[4,6,8-10,13-15]。

3讨论

本研究共纳入13篇文献,对65岁以上老年人接种PPV-23和不接种PPV-23的经济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接种PPV-23是经济有效的(每增加一个QALY的成本小于可意愿支付金额50000美元),可以作为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项目实施。此外,本研究也观察了一些别的参数对ICER的值有影响,如疫苗的成本[4,6,8-9,11,13-15]、疫苗接种频率[8]、是否住院、住院时间长短以及不良事件等。结果发现,是否住院、住院时间长短以及不良事件通常对ICER的影响较小。本次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疫苗有效性的可用数据、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数据的获取。由于我国开展的老年人接种PPV-23的经济性评价的研究数量很少,现有的系统评价均是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证据数量少和质量不高使得目前还很难对该问题下一个可靠的结论。因此,非常有必要组织国内权威专家科学系统地对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PPV-23来预防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的经济性评价,以为我国的医保、国家免疫计划等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坚实可靠的证据支持。目前,国际上多数国家已经对老年人PPV-23的经济性达成了统一认识,已纳入到国家免疫计划。然而在我国,由于现有的研究还无法确定老年人接种PPV-23的经济性,因此在面对老年人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的管理和治疗时,也应根据国情选择是否将老年人接种疫苗纳入到国家免疫计划。希望未来开展更多、更高质量的基于我国实际情况的关于老年人接种PPV-23的经济学评价研究,以进一步为政府进行医疗资源配置决策提供明确的证据。

作者:彭艳芹 余正 王国栋 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乐羊.上海市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项目启动[EB/OL](2013-09-17)[2015-11-12].http://health.sohu.com/20130917/n386745268.shtml.

[2]杨旸,王见冬,王新立,等.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概述[C].//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银川: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4,487.

[3]唐耀武.肺炎危害大,疫苗来预防[J].中老年保健,2005,10(144):10.

[4]EversS,AmentA,ColomboGL,etal.Cost-effectivenessofpneumococcalvaccinationforpreventionofinvasivepneumococcaldiseaseintheelderly:anupdatefor10WesternEuropeancountries[J].EurJClinMicrobiolIn-fectDis,2007,26(8):531.

[5]HigginsJT,GreenS.Cochranehandbookforsystematicreviewsofinterventions[EB/OL(]2008-08)[2015-11-12].http://www.cochrane.org/search/site/Cochrance%20review%27s%20handbook.

[6]刘聚源,纪文艳,吴疆.北京市老年人肺炎多糖疫苗接种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2(27):191.

[7]杨明常,李跃飞.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成本-效益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1,6(39):68.

[8]ConstantinosI,MichaelidisBA,ZimmermanRK,etal.Cost-effectivenessofaprogramtoeliminatedisparitiesinpneumococcalvaccinationratesinelderlyminoritypopu-lations:anexploratoryanalysis[J].ValueinHealth,2013,16:(2)311.

[9]AmentA,BaltussenR,DuruG,etal.Cost-effectivenessofpneumococcalvaccinationofolderpeople:astudyin5westerneuropeancountries[J].ClinInfectDis,2000,31(1):444.

[10]PostmaMJ,HeijnenMLA,JagerJC.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ofpneumococcalvaccinationforelderlyindividu-alsintheNetherlands[J].Pharmacoecono,2001,19(2):215.

[11]CarlosCO,NelsonAG,AngelJP,etal.Cost-effective-nessoftheintroductionofthepneumococcalpolysaccha-ridevaccineinelderlyColombianpopulation[J].Vaccine,2011,8(29):7644.

[12]JiangYL,GauthierA,AnnemansL,etal.Cost-effective-nessofvaccinatingadultswiththe23-valentpneumococ-calpolysaccharidevaccine(PPV23)inGermany[J].Phar-macoecono&OutcomesRes,2012,12(5):645.

[13]GraeveDD,LombaertG,GoossensH.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ofpneumococcalvaccinationofadultsandelder-lypersonsinbelgium[J].Pharmacoecono,2000,6(17):591.

[14]MelegaroA,EdmundsWJ.The23-valentpneumococcalpolysaccharidevaccine.A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forinvasivediseaseintheelderlyinEnglandandWales[J].EuroJofEpidemio,2004,19(1):365.

[15]MangtaniP,RobertsJA,HallAJ,etal.Aneconomicanalysisofapneumococcalvaccineprogrammeinpeopleagedover64yearsinadevelopedcountrysetting[J].In-ternJofEpidemio,2005,34(3):565.

医疗保健论文范文6

1、医疗服务产品的定性与细分

医疗服务产品是公共产品、私人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决定了政府和市场对医疗服务产品的分担比例。目前对于医疗服务产品的定性仍然存在相当多的争论,很多学者甚至政府官员倾向于将基本医疗产品定性为公共产品,其理由主要是:医疗服务具有强烈的公益性,世界上很多国家把医疗服务作为公共福利向全社会提供,在中国私人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医疗服务,英国、中国香港、加拿大等地实行全民医疗模式等。实际上,医疗服务领域具有不同种类的产品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必须合理划分这一领域中不同产品的属性。医疗服务产品根据不同层次,可以分别被划入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不同范畴。公共卫生服务如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和健康宣教等,是公共产品,对这一点认识比较统一。计划免疫、结核病、性病和艾滋病的防治等,虽然直接消费对象和受益对象是个人,但其他人群也可从中受益,这类医疗服务产品的直接受益者对消费效益的估计要比其社会效益小得多。这类产品的属性在不同地区甚至不同人群中,会有所不同。有的地区作为纯公共产品免费提供,而另外一些地区可能被列为准公共产品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私人产品则包括必须消费品和非必须消费品两类。医疗服务非必须消费品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群特定需要的一类医疗服务产品,如美容手术、器官移植、特需医疗等,是典型的私人产品。医疗服务必须消费品包括疾病诊治、康复等,是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很强的消费排他性和成本非共摊性,一名医务人员在为一个病人提供服务的同时,无法为另外一个病人提供服务,并且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基本医疗服务产品又具有显著的竞争性。因此,虽然基本医疗服务产品在公共道德上具有与一般私人产品非常不同的标准,但在经济学性质上,应该被定义为“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私人产品”,其公益性主要表现在:医疗服务需求经常是一种“缺乏支付能力而又必须满足的需求”。由此可见,医疗服务产品分为多种层次,不同的医疗服务产品应当由不同的主体提供。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公共卫生服务应由政府提供。卫生服务准公共产品不能单独依靠社会提供,还需要政府的干预。而基本医疗服务和医疗服务非必须消费品的提供,则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由社会提供,也就是说,由社会资本提供这部分医疗服务产品,是合理且应予大力支持的。

2、我国对医疗服务产品的定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3月17日提出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混淆了基本医疗服务产品的经济学属性,过度强调政府主导而削弱了市场的作用。根据《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2年我国医院床位、卫生技术人员等卫生资源中近90%仍由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掌握,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所占比重很小,不能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作为私人产品的部分医疗服务产品,更有效的提供方式应当是由市场自主调节。虽然出于保障医疗服务产品公益性的考虑,政府介入可以保证这部分产品提供的质量和数量,但如果一味强制性地将其作为公共产品来提供,最终将导致效率低下,不符合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事实上,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并不必然只能由公立医疗机构来实现。而且,公立医疗机构如果凭借其垄断地位来牟取利益,同样可能严重偏离公益性的目标。只要有健全的体制和政府监管,公立机构和私立机构(包括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都可以实现社会公益性。当公立医疗机构由于财政预算有限而无力提供,或者因为居于垄断地位而无意提供充分满足需求的医疗服务供应时,就不应限制私立医疗机构的发展,这是违背公益目标的。只有当私立医疗机构为了追求利润而损害了医疗服务的有效提供的情况下,才是有损公益的。因此,政府应当开放限制,鼓励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竞争提高医疗服务私人产品的质量、限制垄断并实现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如何使社会资本在投向医疗服务市场的过程中更迅速地适应环境、更好地提供服务,有必要对医疗服务产品本身及其流通的市场做一分析。

二、医疗服务产品及市场的特殊性

1、医疗服务产品的不确定性

医疗服务产品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人们无法预知自己何时生病、生何种疾病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例如,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现在的H7N9禽流感,即使医学发展到今天,科学家也无法预知,并且没有找到特效的治疗药物;对一种疾病,医生常常无法知道病人的准确预后,哪种治疗手段对病人更有效,有时候个体的差异甚至决定了治疗的结果。Arrow的经典论文《不确定性和医疗保健经济学》揭示了“医疗保健产业的所有特性几乎都源自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医疗服务产品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确定性和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

2、医疗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所有的商品消费市场都存在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一般供方掌握了更多商品和服务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现象随着商品和服务的复杂性和知识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剧。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商品,其知识含量远远高于一般商品,且服务的效果可能决定人的生死,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商品。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世界各国都对提供这种服务的人进行了特殊的限制,需要专业的培训和职业证书,导致医疗服务成本大幅度提高。患者作为消费者一方,由于无法深刻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在接受服务时往往无法对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做出正确判断。同时,由于患病需要及时得到医疗服务,消费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医疗服务的必要性和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判断,通常只能被动地接受医生的建议。在一定的利益驱使下,医疗服务供给者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诱导医疗需求,产生过度医疗,损害患者利益。而在“总额预付”的医保支付体系下,则会诱发医疗服务不足,以便使供方获得更多的消费结余。

3、契约失灵与应对的中国解读

契约失灵是指在一般商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产品提供者总是愿意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降低产品质量,仅仅依据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契约,难以防止生产者坑害消费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出现,从而形成契约失灵。医疗服务具有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特点,因此契约失灵在医疗服务市场必然存在。患者无法准确判断医疗服务的质和量,医疗服务的提供者若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有意制造过度医疗或医疗不足,损害患者的利益,这也是当前我国医疗领域存在的极为严重的问题。为应对契约失灵产生了非营利性组织。在医疗服务市场,营利性医疗机构拥有自主定价权,存在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而医疗服务的不确定性又为其降低产品质量的行为进一步降低了门槛,消费者利益受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非营利性组织剩余索取权缺失,利润不能用于分配,违约的可能性大为降低,因此成为了对抗契约失灵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委托方式是解决契约失灵另外一个方法。患者可以委托医保机构、商业保险公司等专业机构与医院谈判,对医疗服务的提供进行制衡。许多西方国家也通过让医生同医院、药房和检验等服务部门分开,使医生作为患者的委托人,诊疗方案的制定同医疗服务的经济效益分离,让医生忠实地代表患者的利益,从而保证医生不会向患者推荐多余的医疗服务。由家庭医生制度建立起来的医生与患者的长期关系,也使医生更加关注患者的利益,更加珍惜自己的声誉。我国尚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委托制度,这是由我国本土的医疗环境所决定的。首先,与西方很多国家医生个体或联合行医的模式不同,我国医生主要是医疗机构的雇员,不能独立于医疗机构。第二,在大部分公立医疗机构中,医生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医疗机构的收支结余,医生的诊断与个人经济利益关系紧密,很难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第三,很多西方国家的医疗市场已经成熟,通过个人的声誉机制对医生进行约束,而在我国,医生作为庞大医疗机构的一个小雇员,在自身利益驱动下,滥用医院声誉、损害患者利益也损害医院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不可能成为患者的人,甚至在极端状态下,医生和患者站在了彼此的对立面。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要克服契约失灵,主要应当依靠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作用。

三、小结

医疗保健论文范文7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医学模式实现了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超越[1]。新医学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因素不仅仅有生物因素,还包括社会与心理等诸多因素,因此医学研究对象必须建立在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上,不能忽视两者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教学内容及模式与其同步发展,人文相关知识在医学生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全科医学是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2]。以人为中心、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对象既决定了其服务领域的特殊性,也表明了全科医学是相当人性化的学科。全科医学专业人才既是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健康与疾病咨询的服务者、教育者,更是社区居民的朋友。他们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人文素质[3]。因此,加强和改进全科医学人文素质教学已成为全科医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4]。

1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的涵盖面很广,思想品质、道德修养、身体素质、科学技术、艺术修养等属于其主要范畴[5]。医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自然科学中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内涵的学科。因为医学的服务对象并非单纯的疾病本身,而是身心合一的有意识、思想、情感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入,医学发展与人文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离开了人,医学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医学工作者不仅要为患者提供疾病防治的服务,解决人们的生理疾苦,还要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精神援助,体现出人文关怀,所有这些都是医学人文教育的使命和任务。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等方式,使其内化为人格、修养等相对稳定品质的过程。现代医学知识体系中许多精神层面如信念价值、认知价值、审美价值等都成为人文医学的精髓。医学的研究范围已由单纯的生物学范畴拓展到生物、社会、经济、伦理、心理、法律、哲学等领域,形成一个体系严密、内容广博、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高度综合的复合体。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国内外医学教育课程改革探讨和关注的重点[6]。

2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全科医学是一门以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医疗服务为目的的医学学科。由于全科医疗能为居民提供“省时、省力、省心、省钱”的医疗服务,全科医学在卫生经济学上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虽然与专科医师一样,全科医师也属于临床医学人才,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服务内容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医学服务于一体,服务方式更加强调人格化、连续性及综合性[7]。作为一个承载着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医学学科,全科医务工作者更应该以其深厚的人文精神为特征。在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医疗服务时,全科医生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个性特征、家庭及社会背景来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全科医学应该是最人性化的医学学科,“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全科医学的精髓。近年来,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全科医学人才。但由于全科医学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很多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上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8]。例如为了能够尽快到社区工作,全科医学培养中过于强调医学专业知识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不足。此外教师自身缺乏人文素养、校园缺乏浓郁的人文氛围等,都造成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对薄弱。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全科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9]。

3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学的对策探讨

3.1转变教育观念,确定适当的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指引着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在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统领作用。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能否在教育实践中得到落实,关键之一在于能否根据我国医学发展现状和全科医学教育的特点,合理确立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教学目标。以人文知识教育为起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医学的人文内涵。培养对医学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认识,提高医学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及医学行为抉择能力。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树立理想和奋斗目标。要深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医的目的是对人的关爱,热爱生命、尊重患者、追求和谐、讲求公正。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保障患者的医疗权利、人格尊严和人生需求,满腔热情地关注、关怀和关爱患者,成为能扎根于基层、具有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全科医学人才。

3.2加强全科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学的具体措施思考

根据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全科医学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及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正确分析全科医学的人文属性,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认真研究全科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学的具体措施,对于提高我国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十分重要。

3.2.1完善人文课程体系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是确保全科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人文课程体系包括以下模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人文社会医学课程模块(如《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学》等)、人文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如《电影欣赏》、《大学生心理发展与调适》等)、人文基本技能课程模块(《体育舞蹈》、《应用写作》)等。人文社会课程的设置充分兼顾学生的意愿和需要,四个模块有所侧重,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以必要、够用为原则,以强化学生的基础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社会医学素质为重点。

3.2.2营造校园人文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塑造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10]。第一,通过组织系列征文、知识竞赛、礼仪辩论演讲等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协作、诚实守信、正直谦虚的个性品质。第二,举办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课,既可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又能让学生了解前辈们长期研究和人生体会的精华,进一步完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立志成才的决心。第三,定期举办医学人文学术研讨会,提高了医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兴趣和写作水平,使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开阔眼界、增长才干。#p#分页标题#e#

3.2.3加强人文社会实践建立开放型的社会人文实践基地,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接触并体验社会,拓宽视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医学生志愿者定期参加义务医疗咨询服务、社区义工、家教服务等社会实践,使得学生在接触社会中体会国情民情,从内心滋生善待生命、热爱生活、尊重患者的人文精神。

医疗保健论文范文8

【关键词】“互联网+”;健康管理;专业人才;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增加,使得对专业化健康管理服务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只有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才能使这一现象得到缓解。基于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学新工具“互联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由此,可在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时,将“互联网+”应用到其中,建立起能与社会发展方向相适应的健康知识管理体系,对培养人才的质量进行保障。

一、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推行措施

(一)确定培养方向。健康服务业在人口基数不断上涨、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以及购买力日趋强大的背景下不断发展,对第三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使健康管理服务能个性化发展,可以通过新兴互联网健康服务产业,分析具有医疗移动使用服务的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可穿戴仪器的推进,使之成为一大特点优势。在“互联网+”和人口日趋老龄化的背景下,可以培养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目标[1]。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和资源,依据培养专业的方向,进行吸收融合,建立针对老年群体进行服务的“医学+信息技术+管理学”模式,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和应用,对老年群体进行有效合理的健康监测、评估、干预、教育等。

(二)形成系统的课程开发机制。作为基础环节的专科知识课程设置,通过利用专业相关知识教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科人才。在资源方面,虽然专业医学院的教学质量比较优越,但对于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仍然需要通过新起的健康管理专业,去进行实时评价,据此来进行论述证明[2]。通过建立“院区之间可进行资源相互共享+联合专业进行协助”的系统开发课程机制,使建立新开发的专业相关知识课程体系时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为了开发新型课程资源,可以广泛地在相关机构医院、养老院、健康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对心理护理、学校的基本资料、康复等传统专业学科上进行深入发掘,使得健康管理专业通过健康管理与服务,能够进行资源相互沟通分享,同其他院系专业相互协助合作。为了使健康管理相关知识体系与服务,能够在社区服务、运动健康、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的管理中得以建立,需首先完成特征较为突出、范围合理、比例分配均匀、信息化的“必修+选修、专业课+常识课、专业基础课程+核心专业课”系统课程体系的创建[3]。建立健康管理心理学、运动保健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管理服务营销等基础专业课程。为了开发新兴的健康管理专业,可以利用优化的课程系统和开发机制,使培养人才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三)创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方法。以三年为一周期,创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案是以“学习课程-练习项目-社会实习”为流程。在这三年中,在校进行学习科目课程包括练习操作,时间约为两年半,剩下的半年,需要到社会上的相关机构进行社会实习,与此同时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也要在此期间完成[4]。在对相关知识课程学习一年后,便可以开始根据教师给予应用类科技研讨项目,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和临床试验。例如,在实施项目时,可以让学生去收集老年健康信息,创建慢性老年病知识库,建立管理实验室和演示社区的应用等。为了有效学习相应的课程知识,熟练进行实践操作,可利用项目实际演练的方式,使学生积极进行参与和实践[5]。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扩展学习相关的课程知识,并进行相关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对市场需求有相关的了解,并能对自己所选择和学习的专业,坚持自己的专业思想,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发展有合理方向。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将学生的专业思想,合理有效地融入到“学习课程-练习项目-社会实习”过程中[6]。

二、“互联网+”对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一)对人才创建知识体系的影响。为了确定扩展学科和培养人才的目标方向,需要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作为我国新型开发学科,健康管理专业正在被建立,目标是建立一个着重于积累健康管理技能、研究领域和健康管理知识范围广泛、结合中西医特点于一身的健康服务与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体系[7]。现如今,人们逐渐意识到,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并且更新速度非常迅猛,使得人们需要加快建设和塑造知识体系的步伐。由此可知,为了建立完善的健康管理专业知识体系,需对“互联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加强,为了使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得到适应,可以通过健康服务业的上、下游产业讲授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相关医学知识[8]。

(二)对提升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的影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高等教育一直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缺乏,教师在教学时课堂效率不高,主要是由较少的教学实践环节所引起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非常少。现如今,我国在健康产业细分领域呈现互联网化趋势,日趋增多的产业、行业,要求对于教学实践目标的制定不宜过多,同时使实践环节中的问题得以解决,促使学生对专业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熟练地掌握。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通过产业、市场发展角度进行分析,设计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合理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水平得到提升,培养其成为健康管理与服务的专业人才[9]。

(三)对加强人才专业思想教育的影响。作为课程教学和专科教育的基础点和中心点,专业思想能够让学生理性认识和了解自身所学专业与以后从事与专业相关联的职业,是一种从信念、感情到行为平稳的综合心理品质。由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受到以多种渠道进行信息快速传播的互联网的影响,在大量的信息诱惑下,教师若不及时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会使得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迷失自己原本的目标方向。为了让学生对专业方向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通过健康服务与管理的新方向,提高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的情绪能够更加平稳,顺利走上健康管理与服务专业之路。

三、建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一)基础保障建立有力的师资队伍。由于新兴起的健康管理专业的专业实用性较强,对于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研究管理能力需要加大提升的力度。聘请国内外知名的专业水平较高的教授,进行学术交流,联合具有健康管理专业的相关院校,建立起“互联网+”交流平台,使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得到保障[10],使学院能够拥有一批保证教学质量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二)基本条件招纳高质量生源严格管理。为了扩大生源,使生源的质量得到保障,学校应该做好招生的宣传工作,创建大数据健康发展中心,使健康管理专业对社会的影响力得到提高。为了培养人才,在学院的协调管理下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在专业思想方面进行合理分工,将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到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未来将主要从事个体或人群健康方面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应具备服务与管理两种基本技能。因此,在校期间应学习医学、管理学以及信息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接受健康服务与管理基本训练,具备健康服务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要重视思想品德、文化修养、个性、人格以及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等方面的培养。

(三)培养基石建立培训实践基地。通过“医、管、信”与省会发展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数量和课时,为健康管理专业创造良好条件,为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石。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