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信息学专利思考

医疗保健信息学专利思考

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已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如金融、医疗保健、零售业、保险业、制造业、电信业等。其中,对于医疗保健信息的数据分析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医疗保健信息的分析涉及到多个维度,如医疗诊断、健康监测、医疗图像处理等。本文对相关专利进行分析,以得到医疗保健信息学专利申请现状。

1.专利申请数据分析

IPC分类号中G16H小类下的专利申请涉及医疗保健信息学。该小类下至2022年1月为止,全球已公布的专利申请为132707件,国内涉及41522件。本文对上述专利进行了如下的分析:(1)国内外专利申请趋势分析;(2)技术构成分析;(3)技术分支申请趋势;(4)申请人类型。

1.1申请趋势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全球专利申请的数量在2003年到2009年间基本保持不变,维持在1000件左右。从2009年后至2015年开始逐渐上升,这个时期专利数量的缓慢增加和数据分析技术的逐渐发展相关。到2016年后,专利申请的数量开始暴增,特别是2017年到2018年的专利申请量增加了110%,这个时期,数据分析技术开始更紧密更深度的应用到医疗保健信息的分析中。相比较而言,国内申请在2009年以前,申请量较少,也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和全球申请量趋势一样,从2009年到2015年开始缓慢上升,2015年后也开始快速攀升,到2020年,国内申请量接近全球申请量的一半。国内外申请趋势清晰的表明了,医疗保健信息学近年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

1.2技术构成

医疗保健信息学的相关专利大多都涉及到其他分类号,本文对其他分类号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A61B(诊断、外科、鉴定)、G06Q(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三个小类较多。其中,G06F主要是针对医疗保健信息分析的过程及实现的手段;A61B主要是医疗保健信息分析的目的为诊断、鉴定等;而G06Q更侧重于医疗保健信息分析结果的应用,比如养老服务、预约挂号服务等。此外,《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了: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授予专利权。随着数据挖掘算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采用数据挖掘算法来进行医疗保健信息的分析,并对某种疾病进行预测识别。这种预测识别方法是否属于疾病的诊断方法呢?例如:一种基于kinect骨骼数据的帕金森症计算机辅助判别方法,其在采集人体骨骼数据后,先对其进行预处理,再计算得出步幅参数序列和运动学参数序列,最后利用相应的学习模型判断分析对象是否患有帕金森症。该案虽然是对某种疾病进行识别,但是其识别结果本身不能够直接得出疾病的诊断结果,其结果仅仅是为医生或其他用户提供辅助的参考,这种结果不是以获得疾病诊断结果或健康状况为直接目的的。因此,这种疾病的识别方法并不属于《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疾病诊断方法。然而,如果某一手术规划、治疗方法的实施对象是有生命的人体,且与治疗过程直接相关,其目的是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指定合适的手术计划、使得手术的效果更佳,那么该方案是属于治疗的方法,将不授予专利权。可见,在A61B和G16H领域进行专利申请时,需要排除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

1.3技术分支申请趋势

本文对各小组的专利申请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G16H10/60(对患者特定数据进行分析,例如电子病历记录)、G16H50/20(用户计算机辅助诊断的,例如医疗专家系统)、G16H50/30(用于计算机健康指数、个人健康风险评估)、G16H40/20(用于医疗保健资源或设施的安排或管理,例如管理医院人员或手术室)小组下的专利申请从2017年开始申请量逐步开始递增,在G16H小类下占比较大。而G16H50/70(涉及用于医疗数据的挖掘,例如分析其他患者以前的病例)、G16H80/00(专门适用于促进医师或患者之间的沟通的ICT)、G16H40/67(用于远程操作的医疗设备或装置)、G16H30/20(用于处理医学图像)小组下的专利申请数量从2018年后开始增加,总体申请量在G16H小类下占比相对较小。其余小组专利申请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些小组在该小类下并不属于热门申请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虽然G16H50/80整体申请量较为靠后,但是该小组从2020年开始,申请开始激增,从2019年的81件到2020年745件,增长率约为820%。该小组是用于检测或模拟流行病或传染病的分类,其专利申请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从而导致申请量的激增。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段将用于分析、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可以预见,该小组未来的专利申请量仍然将持续增长。

2.国内申请人类型

本文对医疗保健信息学的相关专利申请人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从该图可以看出申请人中占比最大的是企业类的申请人,其次是大专院校,后面依次是机关团体、个人、科研单位等。具体来看,企业类的申请人中,大多都是和医疗健康相关的企业,如排名第一的飞利浦有限公司,其在国内的申请量为621件,以及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健康保险类的公司(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保险集团有限公司)。比较特别是,腾讯在申请量上排名第七,是唯一的专利申请量比较靠前的互联网公司,本文对其进一步分析发现,腾讯2017年后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逐渐增加,到2019年已达到每年84件的申请量,其申请主要集中在G16H50、G16H30、G16H10三个大组中。从企业对该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可以看出,该领域的产业应用价值很大,各类型的企业都在积极在该领域进行布局。此外,大专院校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都在该领域有较高的申请量。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有一半多的专利申请集中在G16H50、G16H40、G16H60三个大组中。可见大专院校的专利申请和企业的专利申请侧重点并不相同。

3.小结

本文对医疗保健信息学相关专利申请的申请趋势、技术构成、技术分支趋势、申请人类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方向和各申请人的申请布局特点,并对该领域涉及授权客体的法条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该领域的各创新主体提供专利申请布局的参考信息。

 作者:朱颖 卜婷婷 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