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课程建设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学科课程建设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学科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论文:矿业自动化学科设立思考

本文作者:陶慧 郑征 乔美英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副院长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

结合河南理工大学的实际情况,在部分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基础上,新的培养方案是以“突出特色、适应行业需求”为原则修订的。为使河南理工大学培养的自动化学生既能满足煤矿行业的需求,同时又能服务其他行业,在2011年的专业培养方案中进行了较大改革:分方向培养。[2]分方向培养是指前五个学期开展通识教育、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教育,从三年级的后半学期开始分成矿山自动化、电气传动自动化、过程自动化三个方向培养。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向,这样毕业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如果已完全确定就业方向,可集中精力专攻一个方向。如果不能确定就业方向,可选择两个方向,扩大就业范围。比如选择矿山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学生就业既可以去矿业单位,也可以到相关工业过程自动化的企事业单位。因此毕业生既可服务于煤炭行业,也可辐射其他行业。

课程体系以数理课程为知识基础,以三电课程(电路、电子和电机)为专业支柱,以控制理论和信号与系统课程为桥梁,以专业方向课程群为应用基础,建立起本专业的核心知识构架,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开设反映自动化前沿技术的专业选修课程,尽可能地拓宽知识面,从而建立合理、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首次采用分方向培养,专业方向课程群的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这三个方向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课程的设置有所侧重。矿山自动化方向设置煤矿固定设备控制、数字化矿山技术、采煤概论和运动控制系统等课程。电气传动自动化设置有DSP原理及应用、运动控制系统、现代交流调速和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等课程。过程自动化方向有信号检测、现场总线与工业网、过程控制工程等课程。课程群的建设在整体优化的高度上明确了各课程的分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实体。河南理工大学有“自动控制系统”、“供电技术”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多门省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过程与要求及其引发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为其他课程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示范作用。[3]在精品课程的带动下,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和“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等都建设成为精品课程,提升了教师整体素质,更新了教育理念,从而促进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具备矿山自动化专业知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培养、提高、稳定、引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配置教师资源,建立健全师资培训制度,加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经过建设,目前本专业专职教师70人,其中专业课任课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者达60%以上;具有国内外大学进修学习经历者达到50%以上;形成了“三电”、“供电系统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教学团队等多个专业教学团队。其中“三电”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并聘请了10位煤矿企业和研究院所的具有较强工程和科研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和其他工程实践。定期组织教师到大型煤矿进行调研,使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煤矿现场的生产情况,让教师与生产现场实现零距离对接。鼓励教学任务不太繁重的教师到现场工作一年或半年时间,根据煤矿自动化的现场要求积极开展科学和技术研究,解决煤矿的实际问题。三年来已形成了教师定期下基层的制度,共组织教师下煤矿调研10余次,有5名教师在煤矿实习半年以上,有10余名教师长期在煤矿开展科学研究。目前自动化专业教师都非常熟悉矿山自动化的生产技术现状,具备深厚的矿山自动化专业知识。以工程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为自动化专业建设的客观背景,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引导自动化专业改革和教学实践。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加强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研究,形成人人参与教学研究的氛围。

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和创新能力

阅读全文

学科一体化课程建设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摘要】目前,我们步入了一个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时代。为了全面实现素质教育,许多新的政策和理念被提出并应用到了教育教学实践当中。语文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其重要程度不能小视。如今,小学的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新的教学模式和现代化的科学教学手段都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应用。教师应积极的总结教学经验,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改革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学科一体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汉语是我国的母语,因此,学好母语是每个中国籍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的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才的奠基石。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其素质水平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抵触的心理,导致了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减弱、语文成绩也随之下降,这样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1]。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颖的教学方式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被极大地激发,基于学科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颇见成效。

1.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为主动的学习者

《课程大纲》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小学生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观念是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形成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认知,这种理念和认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较大的影响[2]。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主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来获取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全部包揽,而是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小学语文教师要关注自己的教育对象,真正做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的过程中获得生动、活泼、完满的发展。

2.注重教学生活化

新课改倡导教学要生活化,它不仅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每个学科都在尝试将具体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采用更加科学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小学语文相比其它学科更容易将教学方式生活化,因为小学生学习仍处于初步学习、积累知识的阶段,理解能力有限,对于较为高深的知识很难消化。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的语言作为教学的语言。另外,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时,应当采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辅助学生,让学习理解、消化,这不仅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还可以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这一阶段中,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好奇心极强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他们的心理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教材和学案内容为出发点,通过教师个人对课程内容的思考和加工而形成。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教学设计中生活化知识与教学内容结合的切入点。新颖的生活化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过程设计,能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知识的发现、形成与应用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阅读全文

学科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师教育课程建设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基础教育界广泛讨论的教育理念。新理念的转向催生师资队伍建设的新需求,也对高等学校师范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厘清国内外核心素养观念的发展脉络,梳理其与高校教师教育发展的理论联系,对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的调整,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校历史教师教育;课程建设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历经数十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曾对基础教育变革产生过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革命的推动,以固化的知识教育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现代教育应培养人具备何种适应未来发展的必备素质,成为了全球教育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早在21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素养培育”就已经在基础教育领域被提出,并建立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模型。我国在这一领域则推进稍缓,直至2014年初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其中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作为推进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在核心素养基本理念之下,意见还要求课程建设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制定了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长久以来,高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往往受制于培养理念与师资条件,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动力,课程设置基础性有余而前瞻性不足,新教育理念在教育层面的渗入不够,严重限制了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传统知识教育向核心素养教育转向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师教育如何立足新时代社会建设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培养新式人才,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具备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师,成为了摆在高校教师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理论背景

1价值转向:从素质教育到素养教育

理念的变革带动教育实践的转向。21世纪初,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核心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悄然启动,各国纷纷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工作。我国学者在参与国际教育变革的讨论中,重视到这一理论动向。裴新宁等学者率先对欧盟国家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确立实施与评价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他们认为我国在吸收他国核心素养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所制定的政策需要在一致性和个性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便更好地自下而上推广经验,并能相互借鉴,强化地区间的协同进步,这是最早关于制定我国核心素养框架的有益建议。与此同时,辛涛、姜宇等学者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核心素养的遴选时要坚持可教可学、关注个体与群体、兼顾传统与未来三大原则,他们认为其建立过程需要广泛征集教育利益相关者意见,处理好核心素养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学者们对于核心素养理念的理解,摆脱了以往对于素质教育的知识理解,在积极引介西方原旨理论的基础上,还积极将其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实现其理论的本土化。2014年教育部实施意见颁布后,顾明远教授在分析当前课程改革中关于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课程内容与实施的种种要求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必须要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陈超也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一文中指出,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既是实现从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也是“育人文化”的理性回归。从关注西方理论动态到积极倡导理论实践,2010年以来学者对核心素养的关注度的提升,不仅是对国内外教育变革浪潮的主动迎合,更是对教育改革内在需求的积极阐发,基础教育理论逐渐超脱于过去素质教育理论的认知局限,形成了新的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推动了教育理念由素质教育向素养教育的提升。有学者认为,发生在中国的这股核心素养研究的浪潮一方面是顺应了全球教育变革的大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于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也推动核心素养理念成为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参照系。

2路径转向:从学科素养到课程建构

阅读全文

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及课程建设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

大学语文在中国大学的教育学科体系中是比较特殊的一个领域,呈现出明显的错位和滞后的状态:历史悠久但是发展比较缓慢;作用重大但是重视不够。因此,在高校素质教育改革中,我们应该从学科定位和课程体系建设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明确大学语文学科。

二、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

我们对大学语文学科进行定位,应该把大学语文的教育放在整个语文学科体系中进行研究、考察,在各个部分的相互关联中确定相对独立的学科定位,对于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我们从课程性质和课程任务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

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叶圣陶先生曾做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正确理解和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脉络里“语文”概念的基本含义十分必要,它与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有程度和要求上的区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同样都是汉语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大学语文相对于基础语文是在一个更高层面上获得提升。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使它区别于其他课程;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使它区别于其他工具。语文工具不是一般的工具,是融合了人文性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不是一般的人文性,人文性负载在语文工具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辩证地统一在一起。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对立统一,正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统一。工具性是科学主义,其核心目的是培养人的工具理性。人文性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实现人的理想,价值与追求的意义,其中核心的意义在于人文主义精神。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质上是实现人的完整性。

(二)大学语文的课程功能

阅读全文

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和探索

摘要:课程建设在研究生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双一流”高校建设、新工科建设目标推进,各高校持续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教学课程体系。为此,以云南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为例,以提升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效果为目标,分析目前计算机类课程建设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目标导向、项目制管理等方法对思政课程、核心课程、案例课程、公共课程等进行建设。此外,探索了课程审查与监督机制、教师团队、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等保障机制,为课程建设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目标导向;项目制管理

0引言

在研究生教学和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是保障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尤其在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对研究生课程改革和探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成败。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研究生人才的需求逐渐提高,已有课程体系与最新信息科技逐步发生脱节。因此,对课程建设进行改革和探索迫在眉睫。在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过程中,李娜等[1]提出以成果或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思政教育、课程评价等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许晏铭等[2]提出基于模糊综合理论的研究生课程质量评价云系统,兼顾了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特点,有效提高了课程评价的客观性与学生学习效率。杜兰等[3]在Python课程中提出将抽签系统作为一个连贯的实验项目驱动教学改革。曹晓叶[4]提出项目驱动的团队写作教学模式,改变了语言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从上述研究可见,各高校已逐步开展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现阶段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课程建设意识不足、体系不完备、效果欠缺等问题,与课程建设的高阶性、创新性、有难度目标仍具有较大差距。针对国内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云南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为例,分析现阶段课程建设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提出课程目标导向建设,探讨课程建设项目制和保障机制,促使研究生教育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1课程建设的困难与挑战

由于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创新力的研究者,使其能够满足当今社会需求,胜任最新生产技术,具备良好的问题素养、学术素养、批判素养和创新素养[5]。

1.1课程建设目标

阅读全文

谈民办本科院校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摘 要】现如今,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它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行动。通识教育的重点是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影视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研究也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目前,民办本科院校影视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研究已经开展,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打破原有的影视通识教育的局限性,使影视通识教育更加多元化,实现全方位发展,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民办本科;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研究影视通识教育不仅可以让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了解专业课以外的一些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民办本科院校开展影视通识教育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改善教学方法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一、影视通识教育现在所面临的困境

(一)影视通识教育课程面临“结构层次混乱,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

目前我国的影视通识教育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影视通识教育最为突出的问题则是“结构层次比较混乱,教学质量低下”。影视通识课程是我国民办本科院校为通识教育所建设的一门课程。由于目前民办本科院校的影视通识课程建设还没有完善,在建设层面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而且,对比其他的必选课程,学生们对于影视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再加上影视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并没有其他的必选课程那么高,所以,其存在感并不强,能够发挥的空间也十分有限。

(二)影视通识教育存在体系不够健全,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

阅读全文

电气工程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一、“电机学”现状及问题

各门课程的衔接统筹,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已经受到一些高校的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提出了“2+4+X”的培养模式,核心是通过打通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隔离,强调培养内容上的拓展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不同层次教育阶段的平滑过渡和有机衔接,从而构建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主体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新体系,多规格多层次多模式培养高层次人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提出了电类基础课程的系统关联化建设的想法和方案,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从系统的观点,按照统一整体观重新设计相互关联的课程,如电路、电磁场、信号、电子技术基础等。同时,对各课程实验进行整合,实现跨课程可持续性实验的开发。因此,从关联性分析入手,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也能将其熟练运用到电机性能分析,实现“电机学”与电气工程中其他相关课程的平滑过渡和衔接,对电气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电机学”关联性课程建设的探索,将大大加强“电机学”及其相关课程的统一规划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及协调发展,并对相关学科建设可起到促进作用。图1是“电机学”关联性现状与预期示意图。

二、“电机学”关联性分析

1.与相关课程的相关性

“电机学”的课程内容涵盖磁路分析、变压器原理、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感应电机、同步电机)、永磁电机与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电机、电机绝缘、电机发热和冷却等章节。这些章节绝大多数涉及电路中的很多内容,如回路法、节点法、相量法、自感与互感的概念、三相电路、磁路的概念、谐波分析法等;要用到电磁场中的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压(反电势)计算、磁路的计算、自感和互感的计算、电磁能量计算、电磁力计算、涡流、损耗等内容,这些知识点在电机学中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电磁场、温度场等多物理场数值计算被引入“电机学”教学之中,为电机性能分析和校核提供了更为精确的计算工具,并为研究生的“工程电磁场”课程提供了大量的仿真实例。

2.与课程建设的相关性

“电机学”及其相关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决定了在这些课程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它们的关联性。“电机学”及相关课程的建设,与从事这些课程教学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息息相关,师资队伍实力提高和协调配合是实现“电机学”及其相关课程关联性建设的关键。而相应的学科关联性建设是“电机学”及其相关课程建设的有力补充、支撑和保障。学生既是“电机学”关联性课程建设的受益者,又是关联性课程建设的检验者。因此,关联性课程建设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这些将在本文第三部分进行介绍。

阅读全文

环境经济学视域下采矿工程论文

1.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使命决定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肩负着对采矿技术革新的重任,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矿业是工业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提供主要能源和冶金原材料。能源安全越来越被各个国家所重视,能源安全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我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只有充分高效开采和利用本国矿产资源,才能不受制于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采矿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学习矿床开采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矿业新技术,国家能源的安全需要无数采矿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无私的奉献。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开采方式粗放,浪费巨大,严重威胁了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迫在眉睫,只掌握采矿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已经不能出色完成使命,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弥补了采矿专业学生学科面的不足,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采矿工程师对每一项技术的改革都要充分考虑对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能够扩展采矿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学科面,关系到采矿专业学生能否出色完成使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资源开采、环境保护和经济学原理。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1)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建设

本课程总授课48学时,由于培养计划学生课程设置中只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门经济学类课程,所以要先讲述经济学基础的内容,学时大约占三分之一。其他内容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矿产资源经济等。教师在授课过程结合具体案例及科研课题进行深入讲解。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