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和探索

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和探索

摘要:课程建设在研究生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双一流”高校建设、新工科建设目标推进,各高校持续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教学课程体系。为此,以云南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为例,以提升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效果为目标,分析目前计算机类课程建设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目标导向、项目制管理等方法对思政课程、核心课程、案例课程、公共课程等进行建设。此外,探索了课程审查与监督机制、教师团队、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等保障机制,为课程建设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目标导向;项目制管理

0引言

在研究生教学和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是保障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尤其在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对研究生课程改革和探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成败。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研究生人才的需求逐渐提高,已有课程体系与最新信息科技逐步发生脱节。因此,对课程建设进行改革和探索迫在眉睫。在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过程中,李娜等[1]提出以成果或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思政教育、课程评价等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许晏铭等[2]提出基于模糊综合理论的研究生课程质量评价云系统,兼顾了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特点,有效提高了课程评价的客观性与学生学习效率。杜兰等[3]在Python课程中提出将抽签系统作为一个连贯的实验项目驱动教学改革。曹晓叶[4]提出项目驱动的团队写作教学模式,改变了语言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从上述研究可见,各高校已逐步开展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现阶段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课程建设意识不足、体系不完备、效果欠缺等问题,与课程建设的高阶性、创新性、有难度目标仍具有较大差距。针对国内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云南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为例,分析现阶段课程建设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提出课程目标导向建设,探讨课程建设项目制和保障机制,促使研究生教育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1课程建设的困难与挑战

由于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创新力的研究者,使其能够满足当今社会需求,胜任最新生产技术,具备良好的问题素养、学术素养、批判素养和创新素养[5]。

1.1课程建设目标

部分高校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存在目标不明确、内容设置不恰当等问题。例如,学术硕士课程建设与专业硕士课程建设类似;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建设目标相同;硕士课程与博士课程相似。未能起到良好的衔接作用,未能较好地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此外,部分课程在本科阶段与硕士阶段同时开设,或在硕士阶段与博士阶段重复开设,造成课程资源浪费,无法体现学校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要求。

1.2课程建设区分度

经过多年课程改革,各高校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体系已逐渐完善,课程设置逐渐由公共课、专业课细化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实践课等。其中,学位课分为公共学位课、学科基础课和学科方向课;非学位课程分为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等。然而,不同种类课程的区分度仍然不够,未能体现不同类型课程间的差别,建设效果不佳。

1.3课程教学与考核

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还存在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探索多元化、多模式教学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教学模式将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并且,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探索

2.1明确目标导向

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目标应符合“人工智能”、“新工科”等国家战略、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以目标导向建设研究生课程,突出计算机类学科的培养方向、研究特色和前沿特性,构建知识体系完备的课程建设方案,并在课程建设中明确计算机类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区别。为此,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背景下,需要做好以下3点:①专业硕士课程建设应面向应用与实践,增加实践教学比重;②完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衔接,避免课程内容重复,并注意课程内容与实践的深度与广度;③增加计算机类选修课程。
2.2课程建设项目制管理

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近年来,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提出采用课程项目制度建设多样化、精准化的研究生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素养。(1)建设思政课程项目。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核心课程及案例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信念与信仰等思政内容,增加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职业道德与伦理等方面内容,建设计算机类研究生思政课程,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思政课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平台,在兴趣和理想信念的驱动下,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实现自主学习。(2)建设核心课程项目。根据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方案,结合云南大学信息学院学科特色,将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高级分布式系统等课程列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研究生的核心课程。该举措充分考虑了课程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实践性,明确了课程目标、授课方式、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有利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3)建设案例库课程项目。开展案例教学,提高计算机类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建设面向应用、面向实践和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其中,案例库建设需覆盖专业学位的核心课程,兼顾培养方向和特色选修课程,使每个案例课程均具备真实性、典型性、客观性、时效性和创新性。在建设过程中,可从综合课程案例、单一课程案例、知识点案例等方面进行建设,合理安排案例教学学时,将科学研究与教学案例相结合,探索基于真实情景、与国际接轨的计算机类高质量教学案例。(4)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项目。开展企业协同育人混合式教学,以在线课程、混合课程为中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合理选取课程知识点,建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在选取课程知识点的过程中,应着重关注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结合国内外相关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突出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呈现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

3课程建设保障措施

3.1建立课程审查和监督机制

围绕教学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教学团队完善了核心课程、案例课程、思政课程等课程的审查和监督机制,并聘请校内外同行专家、学者进行评审和论证,从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内容、授课对象、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师资团队、教学成效等方面对课程建设进行严格审查,力求完善课程的检查和评价机制,从源头上避免课程目标与实际差距大、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此外,通过学生教学效果反馈机制,对教学效果不理想的课程进行限期整改,对于整改后仍无法达到基本教学要求的课程,选择停课或更换任课教师。

3.2建立课程教师团队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发展[6],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教学团队在核心课程、案例课程、学位方向课程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均组建了以3~5名优秀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在教学中各取所长,形成自身课程特色[7]。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通过教学研讨、兴趣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团队成员教学水平,提升课程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新局面。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促进青年骨干教师成长。

3.3强化研究生课程考核

由于计算机类研究生核心课程、案例课程、思政课程等课程考核,既需要探索以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研究生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考核制度,又要注重课程过程性考核、考核形式的多样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为此,在过程性考核过程中,通过讲演、应用效果、案例分析、笔试、论文报告、调查报告、应用程序、成果转换等形式,体现课程教学效果。此外,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例如,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大赛、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研究生创“芯”大赛、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大赛、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的CSP竞赛等,通过竞赛检验自身学习效果。表1为云南大学信息学院2017-2020届研究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获取省部级以上奖项、校级以上研究生科研立项及参加CSP认证平均分的详细情况。由表1可知,随着课程教学改革深入,云南大学信息学院2020届研究生相较于2017-2019届而言,在竞赛获奖、科研立项和CSP认证平均分方面均具有显著提升。实践结果证实了本文所提出的教学改革方式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4结语

本文以云南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建设为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建立思政课程、核心课程、案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等课程项目,通过目标导向、审查与监督、课程保障等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践效果表明,所提出的改革措施显著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教学改革措施的优势具体表现在:①在课程中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体现了思政主题,树立了研究生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理念;②通过项目研究、互联网+、CSP竞赛等方式,提高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成果产出;③通过课程保障机制提高了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效果,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对其它学科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钱文华 岳昆 李维华 袁国武 单位:云南大学 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