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病例讨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儿护理病例讨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儿护理病例讨论

新生儿护理病例讨论范文1

【关键词】护理干预;呕吐;新生儿;生长发育

Clinical study of nursing intervenes in alleviation of vomiting in infantsSUN You-guang.Department of tokology of Yi Shui Central Hospital, Lin Yin ,Shan Dong province 276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ursing intervenes in prevention of vomiting in infants. Methods180 cases of newly borne babi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 Serials of extra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exerted to patients in the observed group and conventional measures were implemented to the other group. ResultsRatio of vomiting, body weighs loses level of blood glucose, jaundice was lower in the observed group and the different were significant. 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s in early stage were essential to infants to decreases the ratio vomiting occurrence and benefit their growth.

【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e; Vomiting; Infant; growth

呕吐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症状,它可因新生儿消化道生理解剖特点;新生儿在宫腔内或在分娩过程中吸入或吞咽大量羊水、阴道分泌物或母血;喂养不当等多种因素所致。新生儿一旦发生呕吐,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困扰着医护人员及家长的难题。为此,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新生儿呕吐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结果降低了新生儿呕吐发生比例,减轻生理性体重下降程度,减少低血糖和生理性黄疸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7年6~7月间足月、自然分娩、各种生理指标正常(排除消化道梗阻、畸形)的新生儿180例,其中男婴102例,女婴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新生儿出生后住母婴同室,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组执行护理干预,即分娩前由护理人员组织产妇及家属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并示范新生儿喂养具体技能、技巧,家属相对固定;选择具备高度工作责任心、爱心、事业心,接受过新生儿护理专业系统培训并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负责新生儿护理,各班人员相对固定并熟悉新生儿详细情况,认真交接班;产程中胎头娩出时立即有效地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出生后并注意保暖;新生儿出生后30 min左右实施母乳喂养、1 h喂哺10%葡萄糖10~20 ml、2 h喂哺10%葡萄糖15~20ml,无呕吐者继续按需母乳喂养或给予人工代乳喂哺;出现呕吐又无吸吮无力者,在护士严密观察下继续给予10%葡萄糖10~20ml与人工代乳10~20 ml交替喂哺(出现呕吐时护士严密观察以便及时发现病理症状和体征及早处理,防止吸入性肺炎及窒息发生)至呕吐停止;新生儿取头高脚斜坡15°~20°角右侧卧位,更换尿布时抬高臀部不宜过高;准确记录喂食哺乳次数及量、呕吐发生次数、呕吐物性状及量;每日测体重;测血糖值(血糖的测定:使用德国罗氏血糖仪监测新生儿出生后0,2,6,12,24h的血糖值.低血糖的诊断标准:采用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血糖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呕吐例数比较新生儿呕吐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2.2两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比较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2.3两组新生儿出生24 h内血糖水平比较新生儿低血糖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2.4两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生时间比较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3.1新生儿呕吐大多数因分娩时吞咽羊水而刺激胃部所致,其临床特点为新生儿出生后24h左右反复多次呕吐,呕吐物为清水混有浅黄色片状、絮状物,为非喷射性呕吐,无发热,无感染及其它表现[2]。由于羊水较黏稠,其成分为胎脂、胎儿脱落的毛发和少量白细胞、尿酸盐及其他有机、无机盐等,此类黏稠物紧贴于幽门处而使胃液下行不畅,持续刺激胃黏膜,引起频繁呕吐。临床实践中常会遇到因新生儿反复呕吐而进食少,而出现脱水、生理性体重下降、低血糖等症状,严重者因未及时补充液体而发生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休克;家属及护理人员高度紧张,惧怕因反复呕吐而发生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或突然发生窒息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本文观察研究均为正常足月经阴分娩新生儿(排除消化道梗阻、畸形),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加强新生儿护理知识宣传普及教育,专人科学合理喂养与护理,使新生儿取头高脚斜坡15°~20°角右侧卧位,重视新生儿呕吐时严密观察,及时实施母乳喂养、喂哺10%葡萄糖10~20 ml、2 h喂哺10%葡萄糖15~20 ml等一系列护理措施,使呕吐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新生儿呕吐24例中,22例经过护士细心监护在24 h内停止呕吐,2例在48 h经儿科大夫会诊行1%碳酸氢钠洗胃1次后停止呕吐,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了呕吐发生率、缩短了呕吐持续时间短、减少需洗胃治疗病例,表明利用10%葡萄糖10~20 ml喂哺起到冲淡、稀释、清洗胃内黏稠液的作用,同时通过新生儿反复呕吐又达到了洗胃的目的[3]。

3.2加强新生儿观察护理,改变喂养方式可减轻新生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程度,新生儿出生2~4 d常因大小便、皮肤及呼吸水份的蒸发及摄入不足等原因,可出现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本组调查发现常规对新生儿呕吐(排除消化道畸形)给予禁食,加重了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增加了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机会。我们对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均实施母乳喂养、1小时喂哺10%葡萄糖10~20 ml、2小时喂哺10%葡萄糖15~20 ml,如无呕吐继续母乳喂养或给予人工代乳喂哺;对呕吐又吸吮无力者24例在护士严密观察下继续给予10%葡萄糖10~20 ml与人工代乳10~20ml喂哺下效果显著。据报道胃排空是在进食水后5分钟开始,而葡萄糖可在新生儿胃中停留10分钟以上,并且能被直接吸收利用[4],同时交替喂哺人工代奶,及时提供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蛋白质、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结果新生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3.3新生儿呕吐常规处理措施为暂禁食,待呕吐停止后2小时方可正常喂养,如果反复呕吐持续24小时以上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洗胃等处理,这样护士只是被动的执行医嘱,失去了护士主动观察病情提供主动服务的工作积极性,更不能及时给新生儿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能量及水份,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葡萄糖是新生儿大脑代谢主要的、基本的能量来源,新生儿低血糖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伤[5],而观察组则改变原来禁食做法,改为由护士主动多次喂哺10%葡萄糖与人工代乳,以达到利用胃排空促进胃内黏稠物排泄的目的,减少洗胃给新生儿带来的刺激与痛苦,消除家属的不安情绪,依靠专业人员的精心护理与喂养,结果显著降低了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3.4新生儿出生后2~3d,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60%正常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6],观察组由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发生生理性黄疸发生例数少儿为28例,而且出现生理性黄疸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晚,黄疸消退快;而对照组则因禁食,又不能及时补充水份等致使胆红素排泄减少,在体内过多积蓄,致使生理性黄疸发生例数多为46例,并且黄疸出现早、消退延迟,因此给新生儿及早补充水份,喂哺10%葡萄糖在新生儿生长发育中非常重要。

4结论

通过观察分析加强对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新生儿呕吐、低血糖、生理性黄疸发生率,降低新生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程度,为新生儿生长发育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同时提高了产科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4-156.

2周素芬.洗胃治疗新生儿呕吐.中华护理杂志,1996,31(2):111-112.

3董盛霞,樊 平.喂哺10%葡萄糖治疗新生儿羊水呕吐的效果观察.护理杂志,2004,1(2):6-7.

4钟国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13-121.

5刘春华.84例新生儿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护理研究,2003,17(1):

新生儿护理病例讨论范文2

新生儿急性乳腺脓肿临床较少见,近20年我科收治12例,现就其发病原因及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新生儿均为女性,发病与治疗多发生在出生后1~3周内,未超过出生后1个月。门诊治疗5例,均为乳晕区脓肿;病房收治7例,均为乳腺脓肿。询问病史,新生儿均被其长辈用手指对挤患儿,并挤出1~2滴乳汁,此后婴儿发病,有发热、哭闹,乳晕区或乳房红肿,体温略高,实验室检查:WBC 8.0×109~13.0×109/L。

1.2 治疗方法

原则是消除感染,对本组早期乳晕区小脓肿者,在门诊作乳晕区约0.5cm小弧型切口引流,为避免损伤乳管,乳晕下脓肿应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经换药后治愈。对乳房脓肿7例病情较重者,因均有全身中毒症状,其中一例发生败血症,故均在手术室作1~2个放射切口排脓,术后使用抗生素,因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青霉素治疗,若患儿对青霉素过敏则应用红霉素。

1.3 结果

12例新生儿,门诊治疗5例,症状较轻,均为乳晕区脓肿,切开引流脓汁约0.1~1.0mL,后换药治愈。病房收治7例,症状较重,均为乳腺脓肿,切开引流脓汁约10~80mL,体温多在术后2日下降,正常母乳喂养,每日换药痊愈出院。12例均预后良好,无复发及后遗症。

1.4 典型病例

患儿女,出生3周,2006年5月23日来我院就诊,出生14天时,因外婆挤压,最近2天出现明显的部红肿,有发热表现,经手术切开引流症状逐渐好转,每日换药痊愈出院。

2 讨论

本组病例发病原因主要由新生儿在出生后1~3周均被其亲属用手指对挤,对挤容易损伤婴儿部皮肤或乳管,细菌可沿淋巴管入侵而感染,也可直接侵入乳管,上行至腺小叶而至感染,导致乳晕区小脓肿或乳房脓肿,这是西北地区流行认为新生女婴儿被挤出1~2滴乳汁,长大生育后才能有乳汁的错误说法而导致的。有文献指出,在男女新生儿中,约有三分之一者在脐带脱落后,乳房稍有增大,质较硬,并可从流出少量黄色乳汁样液,这是由于新生儿自母体获得雌激素所致,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无须治疗,均能自行消退[1]。预防方法:本病多因不正确的观念及卫生条件落后引起,故应纠正人们的错误观念,同时注意婴儿的卫生保健。

新生儿急性乳腺脓肿是新生儿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为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经受损皮肤或乳管入侵乳腺组织引起的,本病多发生在落后地区,因传统的错误观念而导致挤压所致。临床体会,新生儿发生脓肿多会有发热现象,而且局部可有红肿,发病早期应该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导致全身中毒症状,甚至新生儿败血症。切开引流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应合并使用抗生素主要是广谱抗生素(青霉素)来治疗并且应该加强对新生儿护理的知识宣传,纠正过去错误的观点。

新生儿护理病例讨论范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新生儿科收治及住院并发间擦疹及红臀的新生儿250例,男150例,女100例,平均年龄(15.45±7.92)d,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5例,男74例,女51例;对照组125例,男76例,女49例。根据皮肤受损程度和累及范围,将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个等级;轻度:局部红但表皮无破损;中度:表皮有点样破损;重度:表皮破损面积较大,并伴有渗血,两组病情分布情况见表1(P>0.05)。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用局部护理,由护理人员为两组患儿按规范程序换药与护理[2],两组患儿局部换药和护理均选择在患儿大小便后,均用消毒棉签蘸温开水将残余药物及污物轻轻清洗干净,再用无菌柔软纱布吸干水分,保持用药局部干燥。治疗组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外涂,使药物均匀覆膜于创面上,厚度约1 mm,覆盖范围超过皮损10 mm,以保持创面湿润而不浸渍为度,1次/4 h。对照组使用氧化锌软膏外涂,方法同治疗组。分别在治疗第3、7、10天对两组的病情及平均疗程进行评价。

1.2.2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用药后病变完全消失;显效:皮肤损害消退60%;好转:皮肤损害消退20%~59%;无效:皮肤损害消退不足20%,或用药后病变不变及加重。痊愈和显效合并计算出总有效率。

1.2.3 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期间受试者发生的任何不良事件均予以记录,并分析与治疗药物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PEMS 3.1医学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在疗程第3、7、10天的疗效评价比较见表2。

2.2 两组平均疗程比较见表3。

2.3 不良反应观察,两组病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新生儿皮肤表皮的角质层很薄,皮肤的屏障作用弱,当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后,易引起皮肤损伤,同时新生儿的皮肤毛细血管丰富,皮脂腺分泌旺盛,新陈代谢产物多,若护理不当极易引起糜烂、感染而导致皮肤损伤。新生儿已具有痛觉,间擦疹或红臀所产生的疼痛会导致新生儿的舒适程度降低,长期的疼痛刺激还会影响生长发育[3],以往的护理及治疗措施效果欠佳,使新生儿间擦疹和红臀成为新生儿护理的一个棘手问题。而本院通过MEBO治疗新生儿间擦疹和红臀能缩短疗程,且疗效显著。MEBO是烧伤创面外用药品,由十八道提取和加工工序精制而成,产品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和效果优良的特点。MEBO的剂型为内嵌油滴式的框架结构,能使创面保持湿润而不浸渍,隔离创面,既不影响创面内代谢产物的排泄,又有效隔离外界环境对创面的损伤,使组织细胞内外环境相对稳定,加强组织的再生和修复。MEBO的熔点很低,液化后药膏紧贴创面,松弛立毛肌,解除创面毛细血管痉挛,并能将受损神经的非生理电荷变为生理电荷,消除受损神经的痛觉过敏状态,缓解疼痛。MEBO所含的β-谷甾醇、黄芩甙、小檗碱等成分,具有阻菌、抑菌、排菌和促进细菌发生变异与破坏细菌的生存条件,使细菌失去侵蚀活组织的能力及降低毒性等作用,且MEBO由药物基质的转化产生的自身能量形成“主动引流”,使坏死物质通过层层液化排出体外,明显减少细菌在创面的定居和繁殖,减少感染的发生。同时,MEBO也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能改善微循环,在加上MEBO的营养成分有糖及多糖、脂肪及脂肪酸、蛋白质及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等。MEBO脂肪酸中的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占80%以上,而亚油酸是细胞必须的脂肪酸,是构成细胞生物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组织损伤后细胞修复的必需物质;其他营养成分则为组织损伤后细胞修复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基质[4]。总之,用MEBO治疗和护理新生儿间擦疹和红臀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等特点,并且新生儿出院后家庭护理中也可以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汪丽蓉,梁丽丽.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学杂志,2007,5(12):12-13.

[2] 徐荣祥.烧伤医疗技术蓝皮书第一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37-38.

新生儿护理病例讨论范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6例均系本院2005~2011年住院治疗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其中男116例(59.2%),女80例(40.8%)。黄疸出现日龄≤7 d的患儿124例(63.3%),其中日龄≤24 h的患儿4例(2.0%);日龄>7 d的患儿72例(36.7%)。

1.2 诊断 所有病例均于发现黄疽当日抽取静脉血测定胆红素,包括肝功能(ALT、AST)、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同时检测血常规。检测指标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2]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的要求。

1.3 治疗与护理 入院后立即采用合理综合治疗方式:蓝光照射、肝酶诱导剂(口服鲁米那片)、静脉输入白蛋白、感染患儿控制感染、溶血患儿静脉输入丙球蛋白以阻断溶血,8例进行换血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给予更昔洛韦治疗。

2 结果

186例患儿经治疗黄疸于3~8 d内消退,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随访无复发;4例患儿因直接胆红素升至84.3 umol/L(>66.7umol/L)而停止光疗,口服熊去氧胆酸及茵栀黄口服液长期治疗,1个半月随访,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5例患儿于就诊时出现核黄疸征象,治疗3~5 d黄疸好转,2例自动出院;1例黄疸患儿生后10 d,全身黄疸、肝肿大,诊断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入院16 h即死亡,总治愈率94.9%。

3 讨论

本院研究中新生儿黄疸患者发病主要原因依次为由于感染因素、母乳因素、围产因素和溶血因素,发病率分别为38.26%,22.96%,19.90%和12.24%。病理性黄疸发病的首要原因是感染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脐炎、化脓性脑膜炎、胎膜早破、肠炎、皮肤感染等。这些感染性疾病受分娩处理及产后新生儿护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感染可以导致溶血,肝酶的活力降低,导致肝脏与胆红素相结合的能力降低,而导致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3]。抗生素治疗感染的同时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使肠肝循环增加,黄疸加重。母乳因素是本研究中病理性黄疸发生的次要病因。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由母乳因素引起的黄疽发生在3~8日龄,1~3周达顶峰。停喂母乳3~5 d后黄疽明显减轻,胆红素降至50%以上,防治母乳喂养造成的黄疸,应尽早增加液体摄入量,早喂养,刺激肠蠕动,以减少胆红素的吸收,如血清胆红素高于265.5 umol/L,可暂停母乳,胆红素下降50%可重新哺喂母乳。新生儿溶血病也是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之一,是因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以ABO和RH溶血多见,其中ABO溶血占85.3%,多数经光疗,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控制,极少数需换血治疗;RH溶血占14.6%,病情较重,多需换血治疗[4]。产前母亲血型鉴定很重要,便于评估产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准备。

相关研究认为围产期黄疸的主要原因是缺氧,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的50.9%。缺氧会降低胆红素与白蛋白之间的联结力,增加血清胆红素。缺氧发生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转移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速度和合成三磷酸尿嘧啶核苷葡萄糖脱氢氧酶受到阻滞,导致葡萄糖醛酸减少,使胆红素在肝脏中的结合受到影响,加重黄疸病情。本研究中围产期因素所占比例较文献记载低,与近年来分娩技术提高有直接关系。经过多年临床治疗观察,本人认为黄疸治疗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蓝光照射时需要注意:a.蓝光照射后经皮测量值不能准确反映血中实际胆红素数值,应在蓝光照射后6 h再进行经皮胆红素检测。b.用不透光物体遮蔽患儿双眼及男婴外阴,避免损伤。c.光线的照射增加了患儿的不显性失水。增加液体的摄入。d.光照的刺激及排泄胆红素,可能造成患儿短暂腹泻和或皮疹。e.当结合胆红素超过4 mg/dL时,蓝光照射患儿可能发生青铜症,应停止照射,肤色可逐渐恢复。②静脉注射白蛋白主要针对早产儿和重症患儿,一次效果理想,不需要再次应用。③丙种球蛋白有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的双重作用,在重症黄疸溶血早期应用,可以有效抑制溶血过程,4 h~6 h静脉输注1次。早期干预,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治疗和减轻病理性黄疽。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崔焱,张宇侠,尹志勘,等.儿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7.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社,2003:269.

新生儿护理病例讨论范文5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5-0088-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5.046

新生儿黄疸作为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常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超过正常值,导致皮肤、巩膜黄染,严重时造成患儿神经系统严重受损,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剖宫产发生率增加、催产素的应用、感染等因素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呈现阶梯式升高态势,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在30%~40%[2];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光照治疗等,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者予以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的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纳入患儿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相关诊断标准,即出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足月儿胆红素水

平>6 mg/dl,早产儿>9 mg/dl;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水平>12.9 mg/dl,

早产儿>14.9 mg/dl或每日升高水平>5.0 mg/dl;血清结合胆红

素>1.5 mg/dl[3]。68例患儿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3~7 d,平均(5.20±0.40)d,体重2.40~3.50 kg,平均(3.00±0.20)kg,胎龄34~41周,平均(37.50±2.00)周;在所有患儿家属同意前提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胎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先天畸形、发育不良;(2)心、肺、肝、肾功能严重异常;(3)溶血性黄疸等其他病理性黄疸;(4)新生儿脐部感染和溶血症;(5)喂养不当或是难以耐受及因疾病24 h内无法开奶;(6)病例资料不全或依从性差、中途无法坚持完成本次观察。

1.3 方法

1.3.1 观察方法 回顾性观察68例新生儿病历资料,参考临床试验设计标准,设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干预观察表》,指定专人负责对表中内容加以观察与详细记录、分析,研究前制定统一标准,进行统一培训、统一指导;表中主要内容包括新生儿性别、胎龄、日龄、体重、胆红素水平等一般资料及相关护理方法、护理满意度、黄疸持续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不同时间段胆红素水平、初次胎便排出时间、胎便转黄时间等。

1.3.2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给予同样的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母婴同室、洗澡、母乳喂养指导、皮肤护理等。观察组患儿在上述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方法,包括:(1)身心安抚护理,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腹部、背部、全身抚触,自前额、下颚、头部、胸部、腹部及上下肢、背部、臀部依次进行,其中腹部及背部采用指揉法进行抚触,上下肢采用挤捏法进行,时间以两次喂奶间为宜,10~15 min/次,2次/d,动作温柔、力度适宜,同时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哭闹及肤色改变等情况,一旦异常,停止操作,告知医生;(2)健康宣教,利用板报、宣传册、多媒体等形式向家属宣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原因、发病机制、治疗和护理方法、预后及护理中注意事项,同时相互交流沟通解答疑问,安慰与疏导患儿家属以稳定其心理状态,消除其顾虑;指导患儿家属定期复查,争取其积极配合,提高护理依从性;(3)病情观察,由专人负责对患儿神志、心率、呼吸、血压、脉搏进行监测,加强精神、肌力、双眼、反应能力、肤色、二便颜色和性状等情况观察,以为临床治疗提高依据;若是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及肌张力改变、两目斜视、腹胀、腹泻等表现,及时告知医生查找原因,对症处理;(4)舒适护理,营造一种安静、温馨、温暖的病房环境,保持其卫生清洁,湿度控制在40%~60%,温度以22 ℃~25 ℃为宜;同时及时更换尿布,保证患儿皮肤清洁干爽,以免红臀、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出现;(5)排便护理,针对36 h内即发生黄疸者,利用无菌橡胶尿管插入患儿2~3 cm,动作轻柔、转动10 min,若肛周刺激无效时,可利用生理盐水予以灌肠,同时按摩患儿腹部,促进大便排出;(6)治疗护理,例如光疗护理,光疗前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清洁、良好的通风条件,利用热水进行洗澡、抚触,箱内进行消毒;光疗时,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箱内温度30 ℃~32 ℃,患儿全身裸露、戴好眼罩(及会阴需遮盖),抚摸其背部以稳定其情绪、减少基础代谢等;单面光疗时,每1~2 h变更一次,全身均匀照射,详细记录进食量、排便时间及排便量等;同时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面色、哭闹及皮肤色泽等,勤喂水,擦拭清洁灯管和反射板,一旦异常及时停止光疗;(7)用药护理,口服药物时,掌握药物浓度和剂量,严格遵循医嘱,喂药时,温度在30 ℃~40 ℃,一旦出现呕吐,取其侧卧位,予以拍背;必要时,可予以低压吸引器吸引呕吐物以保证呼吸道畅通;同时加强巡视,一旦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1.4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

参考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修订的《满意度调查表》,包括关爱情况、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水平、护理服务质量、心理支持等内容,满意为80~100分,基本满意为60~79分,不满意为0~59分[4]。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取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胎粪首排时间、胎粪转黄时间及黄疸持续时间、消退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胎粪首排时间、胎粪转黄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及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观察显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早产儿的发病率可高达80%~100%[5]。胎龄、出生体重、孕产妇年龄、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颅脑血肿、窒息或宫内窘迫、开奶时间、母子血型(ABO或Rh)及胎便排出时间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虽然临床予以蓝光治疗、药物干预、人工通便等处理,其效果得以肯定,但蓝光照射费用较高、药物干预依从性差、人工通便家属难以接受[6]。因此配合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实际意义。

新生儿护理病例讨论范文6

方法:将使用气门套扎和脐带夹的各20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出血的有3例,感染的有2例,脐带脱落为7-10天。对照组有1例在院期间脐端有出血,无1例感染,脐带脱落5-7天。

结论:使用脐带夹的患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气门芯脐带夹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177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130-01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我院多年来均采用气门芯套扎。先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后改成碘酊消毒法处理新生儿脐带断端,效果不是很理想,脐带是一个易感染的部位,若护理不当,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和出血[1]。而在进行脐部护理过程中,脐血管中的血液及胶质液外溅,引起护理人员皮肤或粘膜暴露于血液或高风险的液体,使助产士处于被感染的风险[2]。2011年11月以来,我院采用型号为普通型的脐带夹处理新生儿脐带残端,收到很好效果,脐带夹采用一次性密封包装,已灭菌,使用时无需再消毒,用于夹断产妇分娩时连接婴儿的脐带。其优点是能节约手术时间,并能实现持续加压,力量均匀,不易松动;使用时有二个夹分开,一个留在新生儿的脐轮部,另一个留在处理掉的脐带断,不易松动,不留一滴血液。术后容易干燥,不易感染,脱落快,效果良好[3]。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7月至2011年11月接受气门芯套扎的正常新生儿200例,其中女92例,男108例。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接受脐带夹处理的正常新生儿200例,其中女86例,男114例:体重2500G-3900G,孕周37-41周,阿氏出生1-5min评分8-10分,排除高危妊娠的产妇,分娩方式为子宫下段剖腹产术。将以上病例分为两组进行分析,气门芯套扎为观察组,受脐带夹为对照组。

1.2脐带处理。观察组新生儿脐部处理方法:正常新生儿娩出后用一次性脐带夹在距脐轮部0.5-1cm上夹平推切断脐带,留住脐带夹,然后用无菌纱布处理干净脐带断端的少量血液及胶质液,注意断脐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然后用特殊无菌护脐贴包裹脐带夹及以下部位,在用脐绷带包扎,在24-48H内待脐带断端枯干、颜色变黄且晦暗时取脐带夹。用气门芯结扎断脐,用2%碘酊消毒断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脐绷带包扎24H。两组均采用同样的护理:每日1次用碘伏消毒脐带残端直到自然脱落愈合。

2评价

观察使用脐带夹新生儿脐部断端渗血、炎症及断端自然脱落时间。新生儿出生后2H内护士观察脐部有无渗血,48H内每班检查脐部纱布有无血迹,若有血迹则判断为断端渗血。每日一次用碘伏消毒脐带残端时,护士评估脐周有无红肿、脐窝有无炎性分泌物、异味等感染症状,若有此感染症状则判断为炎症。观察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并做好记录。产妇及家属电话随访,做好记录[4]。

3结果

观察组200例中出血的有3例,感染的有2例,脐带脱落为7-10天。对照组200例中有1例在院期间脐端有出血,无1例感染,脐带脱落5-7天。

4讨论

4.1气门芯套扎法处理脐部残端的缺点,新生儿脐带由一条脐静脉和两条脐动脉及胶质组成。新生儿出生后,脐带逐渐从根部脱落,一般情况下用气门芯从出生断脐道残端自然脱落时间大约需7-10天,而是用脐带夹部断端使残端脱落时间明显提前,加快脐部愈合,减少脐部感染几率[5]。气门芯接扎需用剪刀和止血钳,易造成脐带血液喷溅,使助产人员处于被感染的危险。另外,气门芯是橡胶制品,易受弹力影响,可发生脐带血管结扎欠紧,致使脐血流未能完全阻断残端易发生渗血,并且常导致气门芯以下脐部堆积淤血,残血脱落过程中淤血成为很好的细菌培养基,增加脐部感染机会;残端渗血,故要求气门芯套扎法处理脐带必须留长残端,这样一定程度上又延长了残端干燥脱落时间[6]。

4.2用脐带夹处理脐部残端的优点和注意点。脐带夹采用一次性密封包装,已灭菌,使用时无需再消毒。其优点是能节约手术时间,并能实现持续加压,力量均匀,不易松动,干净,没有血液喷溅;术后容易烦躁,不易感染,脱落快,效果良好[7]。脐带夹处理脐部断端时,能有效阻断脐带流,使断端闭合紧密,本观察组200例中仅1例发生脐部端渗血;无1例脐部感染现象,致使脐部清洁干燥。脐带夹处理脐部断端使残端容易坏死脱落,缩短脱落时间,加快脐部愈合。用脐带夹处理脐部残端的时候,注意在脐轮上0.5-1cm上夹平推切断脐带,留下脐带夹,避免夹伤脐部皮肤,本次观察组无1例发生皮损;掌握取脐带夹的时机:规定取夹时间为24-48H内,但需首先评估脐带残端是否枯干、颜色变黄且呈半透明状,符合条件方可去掉脐带夹;避免脐带新鲜未枯干时过早取夹,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赵连珍.脐带夹断脐法与气门芯断脐法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2,07:162-163

[2]蒋莹,吴美君,白美姣.双重结扎断脐法在新生儿脐带结扎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13,07:48-49

[3]黄翠琴,胡三莲,冯佩华.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36:3293-3295

[4]乐杰.妇产科学第六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方剑俊.脐带夹断脐法与气门芯套扎断脐法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