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健康管理范例

校园健康管理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1

关键词:健康管理;高职院校;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摆到重要地位[1]。《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学校应构建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式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肩负着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整体健康素养的使命,其重要性及普及意义不言而喻。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心理健康可能是一个人健康最重要的方面,因为它决定了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一个人与他人的互动,以及一个人如何处理身体和社会环境[3]。然而据调查,高职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因各种心理问题导致的人际冲突、休学、退学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抓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高职生健康成长需要,成为相关教育者亟待思索的问题。

二、健康管理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健康管理”一词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认知。健康管理是以“治未病”为指导,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行为及过程[4]。健康管理提倡三级预防策略,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第一、二、三级预防分别为病因预防、临床前预防和临床预防。据调查:健康从预防管理、治疗到急救,所需费用比是 1∶8∶100[5]。可见以“治未病”为指导思想的健康管理所蕴含的智慧及其为人们健康所带来的低成本高效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分聚焦心理问题,基本上以问题为中心,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解决各类心理问题[6]。这种教育职责相对单一的教育方式很难达到有效预防的效果。健康管理视角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应将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端口前移至提高学生心理免疫力、消除各种潜在的心理问题这一关注点上,着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提升其心理健康素养、健全其人格,使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职生有效防御各类心理疾病侵袭的第一道屏障。

三、高职生潜在的心理问题分析

(一)缺乏自信

据相关统计显示,大多数高职生来自农村地区,其中不乏家庭贫困生,经济上的困窘、眼界上的不开阔、各类资源的缺乏会导致高职生自我认同感偏低,且部分高职生受高考失利影响而悲观消极。因此,大多数高职生或多或少存在自卑感,他们在各类课堂活动、文体活动中会表现得畏首畏尾,总认为自己不能把事情做好,容易错失展现自己的机会,进而在缺乏自信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二)学业就业焦虑

从学业来看,高职生面对内容繁多的专业课、基础课、实践课以及各种考试考证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从就业来看,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技术实践型人才,所开设的专业多为应用性强的专业,就业方向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大[7]。大多数高职生在中小学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自制力较为薄弱,面对上述压力,容易陷入焦虑困境。

(三)沉迷网络游戏

脱离了父母掌控但心性尚不成熟的高职生是一个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群体。对于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学业失败、人际冲突、情感受挫等的高职生而言,游戏可以成为一种短暂的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在游戏里可以建立不一样的人设和关系,提供了个体存在的意义和自我实现感[8]。然而,不加节制地沉迷网络游戏容易导致高职生丧失对自我行为的控制,久而久之会失去参与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兴趣,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四、健康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以健康管理“治未病”思想为导向,在对高职生潜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探索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学校层面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布局,教师层面着重设计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与活动,而学生层面则重在发挥高职生自主能力。

(一)学校层面

1.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实现“三全育人”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总课时量较少(通常为 32 ~ 36 个课时),仅仅依靠心理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取得良好成效。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第三条“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的规定,“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历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9]。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打破学科桎梏,心育与德育相结合,以“课程思政”的形式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学校层面应面向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再部署、再动员,组织教师们通过解读相关文件、参加相关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深刻理解课程思政内涵,倡导全员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职责,打造“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式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同时,学校层面可以通过定期组织课程思政赛教课、优秀课例评选等活动,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评优标准向“心育与德育并重”倾斜,建设院级、系级、专业群级的多层次课程思政示范体系,为不同专业的教师搭建互相学习、经验共享的平台,让心理健康教育扎根在优渥的土壤中,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发挥良好的“治未病”功效。

2.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

高职生是国家的一种技术技能型人才资源,高职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因此,社会对高职教师角色寄予很高的期望值。高职教师不仅承担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还要负责指导学生的各种活动、比赛及实习就业等,更要担当学生的成长引路人、心理辅导者等等,这些压力和挑战十分考验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学校层面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提供相关支持。例如,面向全体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关爱活动和心理测试,及时给予处于心理危机的教师以心理援助,营造浓浓的人文关怀氛围,并且多开展教师团体辅导活动和多元化的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学校要完善奖励激励机制,让教师们在辛苦付出的同时收获足够的认可,从而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另外,学校应广开渠道让教师们有更多机会学习心理保健知识和技能,以心理学之力助推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以教师之力助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才能更好地履行心理健康教育职责,为学生树立标杆,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二)教师层面

1.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升课程吸引力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发挥创新精神,尝试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多方面入手,创新课堂教学,提升课程吸引力,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积极进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许多经典著作中均表达了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思想和态度,这些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开发与运用,能够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和方法[10]。例如,可以将茶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茶文化中舒缓、安宁的特质以及茶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1]。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弘扬文化、陶冶人格,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滋养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课堂教学还可以添加一些震撼人心的“佐料”。例如,在学习“生命教育”这一章节时,播放科普短片《人类生命形成的过程》,配上跌宕起伏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生命形成之初的惊心动魄,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在出生之前都打了一场大胜仗,每个人都曾经是大英雄,每个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大有所为,引导他们学会悦纳自己。

2.精心组织第二课堂活动

心理教师或辅导员可利用心理实践课时间或班会时间,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训练营”活动。主题包括天生我才、做时间的主人、快乐伴我行、沟通无极限等等,注重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引导学生积极挖掘自身的优势、潜能和力量,学会自我调适和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交往。在这些活动中,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既可以促进同学间的相互认识,又有助于锻炼胆量。学校可以每年组织一次“校园心理剧”比赛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导自演剧情,拍摄成微视频,经过系部、学院两级评审后,选出优秀作品并向全院宣传与展播,扩大活动的教育面。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将所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进行消化吸收与整合,其思考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也能得到更好地锻炼,从而收获成就感满足感,提升自信心。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专业结合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例如,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下社区给老人们开展心灵关爱送温暖活动,学生在社会服务实践中可以充分体现个人价值,不仅有利于提升自信心、锻炼社交能力,还可以强化专业认同感,减轻对实习就业的焦虑。

(三)学生层面

1.高职生量身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培育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学生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当下的机遇、挑战及障碍为范围,合理拟定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的职业道路以及走上这条职业道路所设定的规划[12]。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作为一项大作业布置给每一位大一高职生,启发学生站在未来看现在:将来希望自己从事什么职业、成为什么样的人?成为期望中的自己需要在高职三年做出哪些努力和准备?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度自我探索和思考的过程,需要理性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挑战等,并制定各级目标及实施计划。高职生通过量身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培育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品质和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

2.高职生自主开展行动力训练,争做行动达人

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实施计划的过程还要有行动力的加持。作家简叔曾说:“行动力和坚持是解除焦虑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可根据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指点学生开展一些行动力训练。如每天坚持做一件简单易行且有意义的事情,这件事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可以是运动 10 分钟或阅读书籍半小时等,有利于自己能够长期地坚持下去。建议学生就行动力训练开展的情况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形成有效的自我督促和自我管理。职业生涯规划 + 行动力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学会自律,掌控好自己的学习生活,主动走出虚拟的网游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我,有效减轻各种焦虑。

五、结语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2

关键词:健康管理;高职院校;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摆到重要地位[1]。《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学校应构建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式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肩负着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整体健康素养的使命,其重要性及普及意义不言而喻。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心理健康可能是一个人健康最重要的方面,因为它决定了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一个人与他人的互动,以及一个人如何处理身体和社会环境[3]。然而据调查,高职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因各种心理问题导致的人际冲突、休学、退学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抓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高职生健康成长需要,成为相关教育者亟待思索的问题。

二、健康管理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健康管理”一词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认知。健康管理是以“治未病”为指导,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行为及过程[4]。健康管理提倡三级预防策略,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第一、二、三级预防分别为病因预防、临床前预防和临床预防。据调查:健康从预防管理、治疗到急救,所需费用比是 1∶8∶100[5]。可见以“治未病”为指导思想的健康管理所蕴含的智慧及其为人们健康所带来的低成本高效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分聚焦心理问题,基本上以问题为中心,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解决各类心理问题[6]。这种教育职责相对单一的教育方式很难达到有效预防的效果。健康管理视角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应将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端口前移至提高学生心理免疫力、消除各种潜在的心理问题这一关注点上,着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提升其心理健康素养、健全其人格,使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职生有效防御各类心理疾病侵袭的第一道屏障。

三、高职生潜在的心理问题分析

(一)缺乏自信

据相关统计显示,大多数高职生来自农村地区,其中不乏家庭贫困生,经济上的困窘、眼界上的不开阔、各类资源的缺乏会导致高职生自我认同感偏低,且部分高职生受高考失利影响而悲观消极。因此,大多数高职生或多或少存在自卑感,他们在各类课堂活动、文体活动中会表现得畏首畏尾,总认为自己不能把事情做好,容易错失展现自己的机会,进而在缺乏自信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二)学业就业焦虑

从学业来看,高职生面对内容繁多的专业课、基础课、实践课以及各种考试考证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从就业来看,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技术实践型人才,所开设的专业多为应用性强的专业,就业方向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大[7]。大多数高职生在中小学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自制力较为薄弱,面对上述压力,容易陷入焦虑困境。

(三)沉迷网络游戏

脱离了父母掌控但心性尚不成熟的高职生是一个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群体。对于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学业失败、人际冲突、情感受挫等的高职生而言,游戏可以成为一种短暂的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在游戏里可以建立不一样的人设和关系,提供了个体存在的意义和自我实现感[8]。然而,不加节制地沉迷网络游戏容易导致高职生丧失对自我行为的控制,久而久之会失去参与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兴趣,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四、健康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以健康管理“治未病”思想为导向,在对高职生潜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探索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学校层面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布局,教师层面着重设计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与活动,而学生层面则重在发挥高职生自主能力。

(一)学校层面

1.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实现“三全育人”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总课时量较少(通常为 32 ~ 36 个课时),仅仅依靠心理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取得良好成效。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第三条“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的规定,“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历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9]。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打破学科桎梏,心育与德育相结合,以“课程思政”的形式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学校层面应面向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再部署、再动员,组织教师们通过解读相关文件、参加相关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深刻理解课程思政内涵,倡导全员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职责,打造“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式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同时,学校层面可以通过定期组织课程思政赛教课、优秀课例评选等活动,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评优标准向“心育与德育并重”倾斜,建设院级、系级、专业群级的多层次课程思政示范体系,为不同专业的教师搭建互相学习、经验共享的平台,让心理健康教育扎根在优渥的土壤中,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发挥良好的“治未病”功效。

2.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

高职生是国家的一种技术技能型人才资源,高职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因此,社会对高职教师角色寄予很高的期望值。高职教师不仅承担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还要负责指导学生的各种活动、比赛及实习就业等,更要担当学生的成长引路人、心理辅导者等等,这些压力和挑战十分考验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学校层面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提供相关支持。例如,面向全体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关爱活动和心理测试,及时给予处于心理危机的教师以心理援助,营造浓浓的人文关怀氛围,并且多开展教师团体辅导活动和多元化的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学校要完善奖励激励机制,让教师们在辛苦付出的同时收获足够的认可,从而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另外,学校应广开渠道让教师们有更多机会学习心理保健知识和技能,以心理学之力助推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展,以教师之力助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才能更好地履行心理健康教育职责,为学生树立标杆,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二)教师层面

1.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升课程吸引力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发挥创新精神,尝试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多方面入手,创新课堂教学,提升课程吸引力,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积极进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许多经典著作中均表达了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思想和态度,这些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开发与运用,能够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和方法[10]。例如,可以将茶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茶文化中舒缓、安宁的特质以及茶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11]。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弘扬文化、陶冶人格,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滋养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课堂教学还可以添加一些震撼人心的“佐料”。例如,在学习“生命教育”这一章节时,播放科普短片《人类生命形成的过程》,配上跌宕起伏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生命形成之初的惊心动魄,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在出生之前都打了一场大胜仗,每个人都曾经是大英雄,每个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大有所为,引导他们学会悦纳自己。

2.精心组织第二课堂活动

心理教师或辅导员可利用心理实践课时间或班会时间,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训练营”活动。主题包括天生我才、做时间的主人、快乐伴我行、沟通无极限等等,注重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引导学生积极挖掘自身的优势、潜能和力量,学会自我调适和自我管理,学会与他人交往。在这些活动中,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既可以促进同学间的相互认识,又有助于锻炼胆量。学校可以每年组织一次“校园心理剧”比赛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导自演剧情,拍摄成微视频,经过系部、学院两级评审后,选出优秀作品并向全院宣传与展播,扩大活动的教育面。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将所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进行消化吸收与整合,其思考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也能得到更好地锻炼,从而收获成就感满足感,提升自信心。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专业结合的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例如,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下社区给老人们开展心灵关爱送温暖活动,学生在社会服务实践中可以充分体现个人价值,不仅有利于提升自信心、锻炼社交能力,还可以强化专业认同感,减轻对实习就业的焦虑。

(三)学生层面

1.高职生量身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培育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学生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当下的机遇、挑战及障碍为范围,合理拟定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的职业道路以及走上这条职业道路所设定的规划[12]。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作为一项大作业布置给每一位大一高职生,启发学生站在未来看现在:将来希望自己从事什么职业、成为什么样的人?成为期望中的自己需要在高职三年做出哪些努力和准备?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度自我探索和思考的过程,需要理性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挑战等,并制定各级目标及实施计划。高职生通过量身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培育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品质和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

2.高职生自主开展行动力训练,争做行动达人

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实施计划的过程还要有行动力的加持。作家简叔曾说:“行动力和坚持是解除焦虑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可根据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指点学生开展一些行动力训练。如每天坚持做一件简单易行且有意义的事情,这件事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可以是运动 10 分钟或阅读书籍半小时等,有利于自己能够长期地坚持下去。建议学生就行动力训练开展的情况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形成有效的自我督促和自我管理。职业生涯规划 + 行动力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学会自律,掌控好自己的学习生活,主动走出虚拟的网游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我,有效减轻各种焦虑。

五、结语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3

工作布局上关注执行力与专业化的互补

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专家谋划会,在具体工作的实施和开展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科学性、有效性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保证我们能“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加强思政队伍和管理队伍心理专业化培训,争取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融入心理学等专业元素。班主任、辅导员、学生管理行政部门人员属于第一线学生管理人员,他们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频繁,对学生大学生涯影响更大的教育者之一。他们是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这支队伍的整体质量还不高且缺乏相应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可能会导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不深、标准把握不准、操作实施不规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基本目标,迷失根本方向[2]。在日常行政和管理工作中恰当融入心理学等专业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可以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发展。为此,学校应给予这些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把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放到推进思政队伍和管理队伍朝着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并强化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教育能力,进一步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可制定规划,每年对思政队伍和行政队伍开展不同主题、层次和形式的培训内容,系统、规范地提高他们的心理学等专业水平。有条件的高校可积极开展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和考级,对已取得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二、三级证书并有意向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借助高校附属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心理科平台进行系统培训,帮助他们积累临床经验,提高其快速、准确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让兼具管理和专业能力的有生力量充当兼职人员,通过专兼结合,不断壮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力量。

工作模式上注意教育学模式、心理学模式和精神医学模式之间的互补

教育学模式、心理学模式和精神医学模式各有优势与局限性。教育学模式通常是指课程观、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及其评价体系等的特定组合模式,是在一定的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内容及其进程和安排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特定组合方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教育学模式以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为目标,将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以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中介,有机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到潜移默化作用[3]。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采用教育学模式,如通过必修课、选修课、讲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或文化节等形式和途径进行宣传、教育,能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兼具学生受益面广、易成体系、易被学生接受等特点,但限于课时数和互动方式以及学生个性化等因素的影响,面上的普及无法与点上的深入有机结合,且普及性的教育模式大多由非心理学专业师资承担,加上教育者本身专业知识和时间精力不足也在一定程度影响教育效果。

心理学模式是根据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与措施,如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治疗等,调动一切内外积极因素,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教育学模式相比,心理学模式增加了防治功能,一方面积极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防治学生的心理障碍、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心理学模式更具专业性、灵活性与敏感性,更注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与帮助,也更注重在明确群体问题导向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专业指导与帮助。由于开展心理学模式的主体大多为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师资,故心理学模式的采用更多依托于高校心理学系师资力量及软硬件设施,这对工作主体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因而,未设立心理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在工作的开展中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精神医学模式是指采用医学的手段,对出现心理疾患的个体进行诊断、治疗、预防等,以维持或恢复其精神健康。精神医学模式同心理学模式一样,对工作的主体也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不同的是心理学模式要求工作主体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而精神医学模式则要求工作主体具备临床、精神卫生等相关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个案症状属于精神疾病范畴或经过一段时间心理咨询和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求助精神机构和人员,以免延误病情;当然,精神医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矫治这一层面,服务对象主要为严重心理障碍的个别学生,大多数学生没有从中受益[4],学生受益面狭窄,掩盖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提倡的发展性特点。

可见,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单一采用教育学模式、心理学模式或精神医学模式实质上是将发展、预防、干预等手段相割裂,无法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及普惠性。实现教育学模式、心理学模式和精神医学模式间的优势互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三种模式的优势互补,实质是实施“预防—辅导—干预—教育”全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教育学模式重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学模式重在提供专业辅导与帮助,精神医学模式重在诊断与矫治,三者互补,将“预防—辅导—干预—教育”连成一线,不仅扩大了学生受益面,也促进了教育内容向纵深拓展。如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或存在相同问题的学生,可以根据问题的类型,分类进行集体辅导,促进其共同成长;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个别问题,可利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技术进行个别辅导,严重者辅以药物治疗,确保他们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对于超出学校能力范围之外的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可及时转送精神病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妥善加以安排[5]。实现上述三种模式的优势互补,实质上是实行教育者、医生、家长、学生等参与的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充分实现师生合作、师师合作、家校合作及社校合作,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参与群体更为强大和多样。

工作视角上注重心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补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4

【关键词】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建议

1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校园食品通常指由学校食堂、供餐单位,以及食品商店向学生提供的餐饮和食品。近年来,不管是校园餐饮舆情事件还是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乱象,频频被媒体和公众曝出。校园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影响学校的秩序稳定,更易扰动家长和公众的敏感神经,诱发舆情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保证校园食品安全,意义非常重大。1)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到亿万学生身心健康,是学校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健康身心的形成是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时代是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安全营养的校园食品有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各项活动,是学生健康体魄和心理形成的重要基础。而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不仅是广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学校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有力手段。2)校园食品安全有助于营造和谐校园环境,提高学校竞争力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减少和杜绝学校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仅是保障学校平稳运行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营造良好社会声誉的重要条件。一方面,校园食品安全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保障学校稳定运行,有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师生饮食安全是影响学校声誉的一个重要因素,保障校园食品安全能够有效提升学校口碑,有助于提高学校整体竞争力,从而促进学校发展。3)校园食品安全为国家整体食品安全提供有效助力食品安全是国家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校园食品安全作为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亿万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其地位举足轻重。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将为国家整体食品安全提供有效助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2校园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据《舆情周刊》统计,2019年我国校园食品安全事件问题类型分布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食品安全问题类型较为集中,占比较多的有:食源性疾病问题占42.43%,居首位;食材过期变质问题、后厨管理乱像分别占比27.27%、9.09%。从食品制作流程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分散在原材料采购、存储、制作、传递等各个环节及其管理过程,由此分析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是造成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除管理人员和厨师外,还需要雇佣各工种的普通员工。作为校园食品从业人员的主体,普通员工的技术性较弱、职业门槛不高。尤其是采取承包、托管等方式的学校食堂,经营者自主招聘食堂从业人员,对于普通员工的职业素养培训不够,这就导致校园食品从业人员存在食品安全知识不足、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卫生操作习惯较差等情况。厨师、普通员工等从业人员贯穿在食品制作的整个过程,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不够,导致对餐饮食品生产标准操作规范的理解和执行程度不同,食品安全意识不能真正贯彻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标准难以执行,成为造成食品污染和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2)食品材料不能保证安全

食品材料安全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采购渠道比较混乱,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的食品材料采购没有固定的合格供应商;二是追求利益、唯利是图,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采购环节出现采购过期、变质或劣质、以及质量安全指标不合格的食材;三是食品材料存储条件不合格,存在生食和熟食混放、食材存储温度不正确、食材积压变质等问题。

3)餐饮提供过程存在隐患

餐饮提供过程也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要确保餐饮质量,必须在食材质量安全的基础上严格保证餐饮的制作、传递环节的安全性。餐饮提供过程问题主要集中在:未按卫生部门的要求规范进行操作;制作环节未能将食物充分煮熟煮透,导致食品存在潜在的生物或化学危害;传递环节操作不规范,导致交叉污染;餐具洗消过程不符合要求,存在致病菌污染或化学物质残留。

4)缺少科学规范管理和先进的管理模式

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为学生提供食品,一般包括采购、存储、制作和传递等主要环节,流程长,工序多,生产时间较长。任一环节管制不好,都可能影响食品的安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工作,需要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部分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实施办法,管理水平低下,从而导致校园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管理环节的缺失和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没有建立完整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难以对食材的采购和储存进行严格管控;操作规范方面,没有建立覆盖食品加工及供应中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的标准化操作行为规范,造成因环节过多、管理混乱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隐患,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安全管理意识方面,缺少食品安全防护计划,不能有效防止食品投毒等人为蓄意污染和破坏;信息化管理方面,没有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不能记录和监控食品采购加工到传递食用全流程的食品安全情况。

5)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

部分学校对食堂和供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重视不够,没有完善的检查和监督制度。对食堂和供餐单位没有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或监督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及时监测到各个环节和工序的食品安全状况,给校园食品安全埋下隐患。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手段落后,主要依靠监管人员现场观察、试吃等手段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风险管控,缺乏科学仪器设备的检测分析支持,难以保证食品安全检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流于形式。

6)学生个人饮食存在食品安全误区

学生在安全饮食、合理膳食等方面的知识不足,存在食品安全误区。学校周边小食店、小卖部供应的食品种类多、价格低,对学生诱惑大,但食品质量和安全难以保证。学生群体中,尤其是未成年学生群体,部分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食品安全意识不到位,也是导致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7)学校食品安全教育薄弱

部分学校对学生食品安全教育重视不够,未将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纳入学校安全教育课程,或者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形式单一,对学生饮食安全的科学引导和劝告存在不足或缺失。

3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学校为主体,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建议从人员职业素养、管理模式、监督检查、食品安全教育等几个方面着手,切实加强校园食品全环节安全管理,提高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1)切实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

为有效解决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提升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思想认识出发,使其深刻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近年来,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已多次有关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规定或指导意见,开展联合行动,整治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各类学校要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供餐单位要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安全责任人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食品安全的管理要求,组织从业人员定期集中学习和参加食品安全培训考核,掌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和食品安全知识,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职业素养,严格贯彻执行餐饮食品生产标准操作规范,以高度的责任心守护好校园食品安全。

2)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实施科学规范管理

2019年12月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等四部门的《关于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供餐单位要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逐步通过体系认证。这实际上为学校及幼儿园、供餐单位引进先进管理模式指明了方向。目前适用于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的先进管理模式较多,如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SMS)、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6S管理等。其中HACCP体系和FSMS都是基于HACCP原理的预防性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可在采购、存储、制作和传递等各个环节,采用实施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设定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对关键限值建立监控程序、当关键限值发生偏离时采取纠偏行动、建立证明HACCP系统有效运行的验证程序、建立实施所有HACCP规则和适用程序的记录系统等七大HACCP原理,从食品原材料采购到食品最终消费全程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管控。这两个体系采用过程方法,结合策划(P)、实施(D)、检查(C)、改进(A),即PDCA循环和基于风险的思维,覆盖供应链管理、标准化的校园食品安全操作行为规范、食品安全防护计划、信息化管理等内容和要求,既可使学校和供餐单位在组织层面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管理,同时又在每个具体运行环节具有保证食品安全的可操作性。因此,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引入这些先进的管理模式是一项战略决策,能够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稳定提供满足食品法律法规要求和保障学生健康安全食品的能力,降低学校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和检查制度。学校和供餐单位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及《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规定,制定和完善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参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操作指南》,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及自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并确保整改到位。完善和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手段。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要建立检验检测室,一是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包括快速检测技术,开展食品安全监测工作。二是培养检测人员规范检测,保证食品安全指标检测结果的真实准确。三是配备必要的食品检测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实现对大宗原料、加工制作环境、成品等进行检验检测,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

4)重视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教育

学校要将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纳入健康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学生食品安全防范能力。要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重点宣传普及合理膳食理念和集中就餐安全知识,提醒学生常见的食品安全误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提升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健康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志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管理观,2019(4):87-88.

[2]周松.连锁酒店餐饮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研究[J].食品工业,2017(12):228-230.

[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A].2018-10-1.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5

关键词:心理健康;学生管理;教育模式

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社会及市场重新定义了高素质人才的标准,专业知识及技术能力不再是唯一的评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均是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关键素质,因而高校学生管理中需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作为重点,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调节,疏通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通过高校教育管理中学生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目标的明确、融合操作模式的优选、融合策略的科学实施保障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强化大学生管理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加契合高素质人才新释义的优秀人才[1]。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自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来,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许多高校及教育机构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范畴,一些高校建立起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然而却因资源配置完善程度不足、专业管理人员缺失、教育配置齐全程度低等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成效。同时,也未设置规范、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导致对学生心理问题发现不够及时,对学生心理困惑的疏导不够有效。针对心理发展处于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高校需要立足学生管理的角度,根据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入。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目标

(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校园和谐度

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主阵地,同时还担负着促进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文明的重任,需在注重学生心智启迪以及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将培育出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端正的优质大学生作为主要目标。在高校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大学生为核心展开多元化教育,以社会及市场的人才需求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综合化发展为目标,致力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步发展,这是校园发展的和谐度增强的关键,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为此,高校应提升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从而实现和谐校园环境创设的目标[2]。

(二)构建良性校园文化、创设优质学习环境

校园文化对教职工、学生具备显著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高校各类人员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是其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反映依据,并且校园文化还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校园文化的积极创建,利于促进高校教职工以及学生道德情操的升华。校园文化与高校建校时间、文化氛围存在必然关联。因而高校需要以学校发展实际为依据,结合学生特色,打造出积极、正向的校园文化,在优质学习及生活环境下,通过无形的文化熏陶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而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针对性教育

高校应注重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开展,应以学生心理状况的为依据采取适合的管理及教育方式,从而取得理想的管理及教育成效[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开展,要以把握学生心理状况为基础,结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展开分类教育,通过多层管理及教育方式的引入增强教育及管理的针对性。高校学生通常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但不同学生的素养存在差异,高校应以学生个体差异为依据展开多层次的教育,方能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具体操作模式

(一)摒弃管教式管理、引入服务式管理模式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是三观完善的关键期,此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还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下,确立学生管理工作目标,明确管理工作内容。高校管理者要增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注,将传统管教式管理方式转变为服务式管理。管教式管理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不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会导致学生产生惰性思维,缺乏创新意识及能力,不具备学习自主性,长期发展下会因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导致学生管理工作成效差强人意。为此,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以学生个体感受为高度关注重点,结合学生需求展开针对性管理,消除学生的心理压抑感,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通过服务式管理模式的合理应用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条块化管理向项目式管理方式的转变

传统学生管理工作应用的主要是条块式管理方式,各管理部门独立管理,各司其职。然而此种管理方式的优势在于管理高效,然而弊端是各部门各自为政,因而管理成效参差不齐。教师管理由教务处负责,团委负责管理学生活动,学校行政及后勤等部门并不担负学生违纪行为的管理职责。课堂管理方面,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作为主要任务,认为课堂管理属于辅导员及学生会的职责。然而学生管理涉及内容多而杂,需要多部门的通力配合,将以往条块化的管理方式转变为项目式管理方式,秉持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变化,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4]。

(三)实现管理模式由浅层向深层的转变

立足利益角度分析,把学生个体发展及学校整体发展的促进作为高校与学生的共同利益目标。若以学生管理工作效果提升作为出发点,高校需要实现学校及学生发展要求的统一,做到管理方向的一致。如果只重视学生管理,忽视了学校发展管理,可能会限制学生潜能发挥,从而导致管理工作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会增强管理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为此,高校需要转变以往浅层化的管理方式,立足学生这一管理核心,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在心理健康教育辅助下,通过对学生思想的切实把握,立足学生实际需求达到学生管理层次加深的目标。

四、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可行性策略

(一)转变理念、提高重视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管理理念的重视,学校领导层、教职工均应深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意义,自主积极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将之提升至与其他专业课程同等的地位,营造全员参与、多部门通力协作的学习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环境。同时,高校应密切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环节,正视学生心理状况调整、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系统性与长期性,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要加强沟通与协作。此外,高校领导层及管理层应大力促进校园建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延展,注重校园文化独特性提升,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创造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良性氛围,在学校领导、教师关爱下,在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下,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心态、消除负面情绪,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创新教育形式

高校除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之外,还应注重于新型教育形式的引入,如可依托于互联网信息平台,打造自由化的言论发表空间,学生可畅所欲言、抒发情绪,通过收集信息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以聊天的形式疏导学生心理问题。此外,教师还应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自主撰写或转载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文章,通过有趣的内容及真实的案例吸引学生查看,于无形中给予学生健康的心理引导。教师还应注重发现身边的典型,通过典范作用发挥带动学生,为学生心理转变提供基础。高校可在新型教育形式的应用下,依托于互联网平台、通过新媒体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有效性,利用互联网上积极正向的内容对学生的三观树立产生正确引导。学校可组织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主题演讲等方式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氛围,推动校园文化的建立,通过氛围熏陶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5]。

(三)实施全方位教育、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地位

全方位教育的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二是教育对象的全面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材,由教师收集与整理更多可利用的心理健康教学资源,通过社会热点新闻的引入对心理教育的范围进行适度拓展。从教育对象角度分析,教师既要加强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的关注,应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审视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关心与爱护,对学生日常学习及生活中的表现、情绪变化给予密切关注,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第一时间为其提供咨询与服务。针对内心敏感的学生,应在沟通时注意措辞,避免因言语不当对学生带来二次心理伤害。此外,教师还需要重点关注家庭贫困、状况特殊的学生,这些学生产生负面消极情绪的概率更高,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全面教育模式实施下,通过重点关注、特殊关照、及时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疏通学生心理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

(四)以课程合理设置作为核心、以点带面扩展教育覆盖层面

学生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还要注重于课程的合理设置。教师需要筛选典型事例,向学生传达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在学生性格完善、情绪稳定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以课程主题为核心筛选案例,立足课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点带面促进教育范围拓展,通过召开心理健康主题交流会、举办正能量活动,坚定学生的生活及学习信念,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同时,教师应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期性,应针对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同时还应从其他学科教材中寻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通过各学科的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引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无形渗透,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五)健全机制及体系、组建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大学学生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入,要以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为基础,并在组织体系中打造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高校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及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加强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协作配合,打造一个氛围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高校应作为三方协作的核心,在高校领导下,依据政策指引形成合力,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同时,高校应将打造专业化、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作为重点,引导全校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实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全面排查与解决,从而加快校园心理健康建设的进程。此外,高校还应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强化教师的心理干预及心理疏导技能,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疏导过程中语言的逻辑性、方式的合理性,通过具有技巧的心理引导,改善学生心理问题。若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仅凭教师能力无法解决的,需要及时汇报学校,求助于外部力量,通过社会、家庭等其他力量参与,共同帮助学生化解心理问题[6]。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6

1.1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会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作为学生培养主渠道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科、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向学生传授完备的知识体系,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实现终身教育创造条件;同时,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拓展了学生素质、发展了学生潜能,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直接的、基础的条件。校园文化是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的活头源水。

1.2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会使大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通过其环境、氛围、设施、活动等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从理智上受到启发,从情感上引起共鸣,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和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树立科学世界观,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另一方面,校园文化以其跨学科的综合性、全校范围内的联合性,以立体、开放、多方位、多渠道的特点,成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天地,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新力,在筛选各种信息和进行相应选择中,使各自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及各种情感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个体的创新潜能。

2、高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观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重点强调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指出了高教工作的努力方向。高校工作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把握时代规律,转换思维方式,悟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既是时展、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以人为本”决定着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处处体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宗旨,而不是仅以行政命令和强制干预的方式去要求学生服从管理。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健康向上的校风、学风,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深刻的力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情操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2.2优化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深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物质基础的完善是保障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物质设施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最常见的内容载体,如果缺少了这些基础部件,那么校园文化建设则无法开展。”因此,高校必须要在物质文化基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要集思广益开拓资金来源“,对于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要谨慎、合理地配置,这同时也是进行当前文化大发展的一项必要的基础工作内容。”

2.3建立和实施人性化的规章管理制度

首先,高校校园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要做到科学性。所谓规章制度的科学性是“规章制度期望的目标积极健康,内容明确清晰,要求具体而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操作简洁方便等。”因此,高校务必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特点,进一步体现出校园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与人性化,高校必须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要能够站在广大师生员工的角度去制定和实行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其次,在制定校园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和突出在管理中文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要巧妙地把文化融入到高校的管理制度当中;最后,高校对于自身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要严格执行,要按照规章办事,将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只有如此才能让制度发挥出作用,才不至于有名无实。

2.4要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7

1、校风校训校歌建设

校风校训校歌是高校校园精神最直接的体现。校训校风的一定要结合高校自身的情况、个性和特色去构建,带有高校自身的浓郁特征,不能使自身的校园精神归于平庸,更不能超越学校本身的能力范围。如提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立马就能想到清华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则是北京大学,为人师表”则是某些师范性院校的表述,“厚德明法”则是不少政法类院校的表述。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地表达了各类院校的在专业领域上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具有强烈的导向性和说明性,能成为一所学校老师及同学们归属感的起源和一同奋进的目标,也是高校自我形象和办学理念的体现,使学校更具有核心竞争力。

2、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写好校史,建好校史馆,精心设计本校独特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优秀师生表彰大会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激励学生为践行本校的校园精神去拼搏奋斗。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办学理念和校园传统的传承更是一所高校的精神基础,能使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内涵深厚的校园文化才能在如流的时代变迁中经久不衰。在这点上,常州信息学院的经验值得借鉴。常信院校史馆设有学校旧址的模型陈列,以及学校发展每个阶段的详细解读,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历史成就和优良传统。而许多高校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明显不足,往往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造成文化内涵“假、大、空”的现象;重视规章制度的制定,而忽视文化底蕴的传承,造成学生心态的不平整,最终因学校缺乏感染力与号召力,被时代的洪流冲刷洗平。

3、校内人文设施建设

校内文化活动场所以及和谐统一的校园文化景观是一所高校开展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校园活动的必要条件和场所。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素质及修养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将校园景观、寓教、寓情相互结合,激发学生的爱校爱国之情,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常信院在校园环境和设施建设上下苦功,校内主楼、主干道及桥体均以蕴涵深厚的名称命名,在广场上设立校训雕塑、学校创始人雕像及校史铭文雕塑等文化景观,建立校园文化长廊,使学生拥有优美别致、健康积极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拥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并精心地建设、规划好学生体育、文娱、科技活动场所,建立好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网等一系列宣传系统,加强了学校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如此从多方面满足师生的不同需求,才能在无形中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更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有效地提高校园文化的水准。

二、实现导向育人

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飞速,人们在适应现代生活的同时往往产生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社会过渡期,心理机制还尚未成熟,再加上社会压力的增大,逐渐会出现困惑、紧张、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开展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素质的必要环节。对此,常州信息学院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组建了专门的师资团队,帮助同学们缓解压力,解决困惑,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将心理健康课作为一门必修学科纳入平常的课堂教学,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帮助,并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全方面培养的重要前提,要想有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切实抓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及幸福感需求。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美国学者德鲁克说过:“管理不只是一种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从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各个角色实行强有力的学校管理制度,能有效地凝聚集体力量,为实现办学目标和发展校园文化作保障。因此,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时时处处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并加强学校领导层、教师群体及学校行政管理,取得最高的工作成效,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的运行。对于这一诉求,常州信息学院建立了值日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学生会管理制度、教职工管理制度,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的基本内涵,让老师学生共同参与管理与被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像这样把学校各项的管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高校的优良学风在规范的制度中自由的发扬传承。

四、抓好网络文化建设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和信息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网络和信息的发展虽然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载体,但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网络文化成为了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亚文化形态,一些不健康的腐朽思想趁虚而入。如何把握网络使用的尺度,使网络“弊大于利”的现象转化为“利大于弊”的有利情形,成为了目前各高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网络文明工程建设,过滤筛选网络内容,限制网络媒体的高速传播,让网络信息健康地传递到每一位老师学生的身边,让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受到不良外界的扭曲,让网络真正地成为老师及学生手中的有利工具。

五、结束语

校园健康管理范文8

高校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高校这一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在开展校内各项活动过程中所共同营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组织活动、意识形态、规章制度和基本物质等,它是一个学校的传统文化、办学水准、道德风范和目标理想的综合体现。高校校园文化通过吸收整合社会上的主流文化与其他亚文化,并与社会上的科研机构、产业部门开展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等,内涵不断得到深化和延伸,并随着计算机普及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即网络文化。这种文化渗透到学校并整合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而形成一种综合性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校园网络文化。它是借助校园网络进行信息沟通的一种行为方式及其道德规范的总和,它聚合了所有的思想教育、知识传承、文化沟通、传媒娱乐、社区互动与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同时还涵盖校园网站建设、网络自动化软件、校园文化的虚拟和延伸、网络课程构建等内容。

二、校园网络文化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1.校园网络文化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通过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互作用,可以实现校园网络文化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大学校园是一个由不同社会地位和文化层次的成员自主群居的集体,在传统的大学校园文化传播中,“生生”之间、“师生”“生师”之间以及“师师”之间要进行深入的互动性交流谈心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校园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和隐匿性,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成员,可以在网络空间里匿名、自由随意地交换彼此的观点。一方面,高校教师通过校园网络能直接了解学校的各种动态,参与各项活动,发表评论、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等。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在线科技讲座、学术交流、文化艺术和传媒娱乐等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可以繁荣校园文化。设立校际之间的文化在线联动机制,如组建在线社团,开展在线联谊会、交流会等活动,可以促进校际文化互通顺利展开,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指数。

(2)校园网络文化可以增强高校教师的角色适应能力。

网络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动了高校教师从传统的传授课本知识的“单一”角色,向指导者、管理者、咨询者、合作者、知心朋友等“综合”角色转换。校园网络文化为高校教师快速适应各种角色转换提供便利,他们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文化进行各种角色的研习,体会角色的情感需求,领悟角色的行为规范,分析角色间的冲突,并借助交往对象的不断互动与反馈来提高自己角色扮演的水平,增强他们的角色适应能力,更好地应对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各种变革和压力。

(3)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

校园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便捷性与交融性,使高校教师在不出家门的情况下,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就可以快捷地享受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相互联系又具有独立特征的多种文化的熏陶与交流,了解更新国内外的时事新闻,不断扩充信息和知识,丰富高校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高校教师还可以在一个地域、区域社会、阶层和群体等特定的系统中,通过网络用户平台同外界进行多元化的学术探讨与合作研究,获取多元化的信息和资料,有效填补传统校园文化同社会上其他文化之间交流困难的缺憾,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

(4)校园网络文化可以提升人际交往的自由度,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社会是人与人之间有意识的互动过程,高校教师作为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个体,需要与人交往、互相分享、共同进步。高校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利用校园网络文化中的人际交往来引导、补充或促进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将有助于改善现实中不良的人际关系,建立并保持和谐稳定的现实人际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5)校园网络文化为高校教师提供良好交往环境,有利于缓解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养成宽容豁达的良好心理素质。

校园网络文化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为所有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师生搭建起便捷交流的新通道,为高校教师的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交往环境,使高校教师之间以及高校教师与外界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直接、方便和随意。高校教师可以在校园网络空间里打开闭锁心理,自由发表评论、随时记录内心感想,尽情宣泄内心的压抑等。

2.校园网络文化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校园网络文化在促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过渡依赖信息设备而引发肢体综合症。

校园网络文化使高校教师的作息时间和生活方式不受传统工作制度约束而更加自主,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也越来越严重,如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在电脑上工作而不注意休息,从而引发各种肢体综合症,如颈椎疾病、肩周炎、视力衰退等生理疾病,进而影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

(2)网络信息侵袭校园网络的主体文化而导致高校教师对信息资料的恐慌。

随着校园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由于对信息的控制技术和过滤技术还显得相对滞后,使得那些不健康的、以假乱真的欺骗性垃圾信息,也随着有用的信息资料混进校园,侵袭校园的主体文化。高校教师既要承受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从事复杂的科研脑力劳动,不仅要大量搜集、研究本学科的信息资料,还要吸收、消化其他相关学科的信息资料。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超载信息资料,将导致高校教师对信息资料过于敏感而产生恐慌心理,从而扰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引发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三、对策与建议

1.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第一,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宣传,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专题讨论、文化艺术、心理咨询等师生感兴趣的活动来繁荣校园网络文化,使每位师生都能踊跃地参与、策划校园网络文化的组织与建设。第二,建立完善的机构和制度,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和监督,构筑“信息海关”,及时过滤、删除校园网上的垃圾信息,严防各种危害性信息在校园网上泛滥流传。加强学校机房的规范化管理和网络信息的安全监控,设置网络信息安全防火墙,阻止黑客攻击破坏校园网络系统,为校园网络文化的安全稳定提供技术保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第三,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结构优化的要求,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政治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能力强的精干人才队伍,促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向高格调、深层次方向发展。

2.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辅助建设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与基础,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动力与保证。因此,学校除了要经常开展各类教职工体育竞赛,组织教职工参加校园体育运动、体育观摩等集体活动外,还应开设在线体育人文学科讲座,并创造条件为球迷协会、体育欣赏等文化性体育组织提供方便,为高校教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宽松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使校园网络文化得到补充与发展。

3.注意劳逸结合,促进健康和谐

为适应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高校教师必须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研究信息技术与所授课程的有效整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高校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来缓解紧张的工作气氛、消除心理压力。因此,高校教师应学会根据目标的优先次序和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合理安排时间,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组织、预算和安排,避免超负荷工作,避免因过度劳累而产生心理异常行为,保持休闲生活与劳动工作相平衡。同时,校工会、人事处、学生处、研究生处等部门要多举办一些大型的联谊文体活动,既丰富高校教师的校园文化生活,又能增进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满足高校教师的归属感与人际交往的需要,促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和谐。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