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投资总结范例

项目投资总结

项目投资总结范文1

关键词:国有企业;投融资;财务风险

引言

投融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有企业的盈利水平,实现对投融资相关财务风险的有效防控,有助于国有企业在新时期的良性发展。因此,对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类型加以总结,并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是很多国有企业发展策略设计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投融资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

(一)国有企业的投资业务风险。从当前国有企业的投资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投资项目周期是影响投资风险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现有的国有企业发展战略设计过程中,大量的资金投入需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有企业的运营模式。在国有企业探索多元投资模式建设的相关工作过程中,实现对多产业投资需求的创新分析可以为国有企业有效规避投资风险提供有力支持,尤其在国有企业的项目投资存在大量可观收益的情况下,资金占用问题的控制难度将会大幅度提高,如果投资失败,其资金损耗占比会逐步提升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国有企业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财务危机。

(二)国有企业的筹资风险。从当前国有企业的筹资方案设计和实施情况来看,面向银行获得资金是最主要和最普遍的形式。在国有企业扩展产业规模的需求较为强烈的情况下,其融资总额处在快速提升的过程中,在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的情况下,其经营压力将快速增长,尤其在企业的正常运营模式受到挑战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风险控制难度将大幅度提升。

(三)国有企业的回款风险。在国有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项目投资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但在国内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资金回收速度较慢,投资款的回收和应收账款的回收无法充分满足国有企业的发展需要,难以为国有企业全面的提升预期收益水平提供帮助,也使得回款风险的控制措施无法得到有效改良。

(四)国有企业营运风险。从当前国有企业的运营情况来看,项目投资工作很大程度上需要获得监督机制的有效支持,国有企业传统的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对资本的监督作用。在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其投资风险的可能性将提高。资金链断裂对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消极影响,因此,在国有企业的运营工作所面临的挑战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实现对内部管理相关举措的调整改良,有助于国有企业营运风险的高水平控制,尤其在国有企业的项目投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的情况下,营运风险的控制措施将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国有企业债务结构风险。现有的国有企业大部分处在项目投资金额上涨的阶段,尤其在国有企业的资金流稳定性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的情况下,企业正常运行所面临的挑战性因素较多,尤其在国有企业的融资手段创新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如果资金保障管理措施缺乏有效的改良,则会造成国有企业的债务结构风险。当前的国有企业对于稳定运行的需求较为强烈,确保资金流具备足够的稳定性,是提升国有企业资金保障体系建设水平的关键。因此,对国有企业的自身发展能力进行考察研究,并对其债务偿还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能够使国有企业的债务结构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化,若债务偿还不足,则会影响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成功度。

二、国有企业投融资财务风险的有效防控策略

(一)加快完善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制度。国有企业的运营受到传统权力运行机制的影响,风险管控措施的创新处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之中,实现制度的有效设计,可以使国有企业的投融资风险管控措施得到有效的调整改进,进而提升投融资财务风险的控制水平。在处理投融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实现对项目投资过程中资金运用特征的分析,可以使资金的流向状况得到有效明确,并保证投资项目的实际状况得到精准认定,为资金流程的改良提供帮助。在国有企业制定投融资风险管理的措施过程中,实现对会计处理方法影响因素的总结,可以使会计信息具备更高的准确性,为企业财务风险的高水平规避提供帮助。在企业制定市场竞争力的优化方案过程中,需要充分参考投融资风险管理制度的设计理念,使此项制度 所具备的多方面应用价值能够得到明确,进而满足国有企业的投融资风险控制需要。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还需要加强对财务内控相关举措价值的关注,尤其要对管控财务风险的各项措施是否具备足够的有效性进行考察,为财务内控制度与投融资风险管理方案的充分结合提供支持,并保证相关法律资源得到高水平的应用。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还必须实现对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工作原理的有效分析,使舞弊行为和会计差错的规避质量得到提升,在提高会计信息精准性的基础上,实现投融资相关风险的高水平管控。

(二)提升国有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国有企业需要对当前的投融资工作占比情况加以总结,并对相关财务风险的特征加以分析,使财务专业培训方案的创新可以与投融资风险的管控工作相符合,为国有企业全面提高财务专业人员素质提供帮助。国有企业在处理财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过程中,务必对其专业素质的构成因素加以总结,尤其要对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主要构成因素进行考察分析,使财务工作的实施可以与财务风险的具体控制需求相适应,以此保证财务风险的控制举措得到逐步优化。国有企业培训性质工作在创新过程中,一定要对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工作所需条件加以分析,尤其要对财务专业人员的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查,以便财务风险防控相关培训可以在掌握财务工作者基本信息的情况下得到改进。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育工作务必加强对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视,尤其要对思想品德特征加以考察,使财务工作者可以具备更高水平的沟通协调能力,并在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的情况下,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提高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有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因此,在核对投融资业务制定风险控制策略的过程中,务必实现对会计信息质量多方面价值的评估考察,使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可以借此得到明确,为国有企业更好地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维护水平提供帮助。国有企业一定要对财务工作相关决策的设计情况进行总结考察,尤其要对会计信息的实际应用情况加以总结,并从国有企业投融资决策制定的角度出发,探索会计信息的创新应用方案,为国有企业更加充分的实现财务工作环境改良提供帮助。在国有企业处理会计信息质量建设的具体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企业投融资工作运行稳定性的关注,并对企业当前财务活动的多方面影响进行总结,以便国有企业在制定会计信息质量管控的具体方案过程中,可以更加完整的实现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调整改进,为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调整优化提供充足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化策略还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当前经济业务构成特点的分析,尤其要对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水平的因素进行总结,以便企业的投融资项目所参考的会计信息可以得到全面总结,为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帮助。国有企业需要通过改进技术手段的方式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维护,尤其要对投融资具体项目的运营情况进行充分考察,并保证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多方面应用价值得到开发,以此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可以在技术性因素的支持之下得到提升。

(四)优化国有企业投融资项目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保证国有企业的投融资项目合理实施的关键,因此,在处理财务风险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过程中,务必加强对项目前期工作特征的考察分析,并从规避投资风险的角度出发,制定符合国有企业投融资项目建设需求的策略,为投融资项目更加充分的满足财务风险控制需要创造有利条件。一定要对国有企业的投资风险管控措施进行多方面影响的分析,尤其要对投资风险管控的相关举措进行问题分析,并保证相关的财务分析评价工作实现经验累积,以便可以更加完整的适应国有企业投融资相关工作的创新实施需求,为投资回报率的高水平管控提供帮助。国有企业还需要强化对投资项目特征的考察分析,从多个方面出发,制定符合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实际特征的财务分析方案,以此保证国有企业现有的投融资工作相关财务风险得到精准识别,为财务风险的全面系统规避提供必要支持。

三、结语

投融资工作是影响新时期国有企业盈利水平的重要工作,投融资工作相关的财务风险较为复杂,实现对相关财务风险类型的研究,可以为国有企业有效控制投融资风险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对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财务风险的类型进行分析,并进行防控策略设计,对提高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财务风险控制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晶晶,宋彩群.“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风险与审计对策[J].产业创新研究,2019(12):121–123.

[2]李睿乾.国有建筑企业战略性投资风险识别与评价[J].当代经济,2017(32):108–111.

[3]赵铁英,李晓文.北京地区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问题研究[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4(10):2–7.

项目投资总结范文2

关键词: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PPP模式

1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思路

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聚焦点在项目管理,核心在全生命周期。以PPP模式为例,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移交5个阶段[1]。各阶段主要工作如表1所示,除了执行阶段的主导方为社会资本方以外,其余阶段的主导方均为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突出“效益最大化”原则,以完成投资指标为第一要务,贯彻“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理念,从合法合规着手,抓住“预算管理”的主线,强化“过程管控”的关键。纵向上通过准备阶段深度对接、采购阶段深度谈判、执行阶段深度策划等关键环节的协同融合管理,拉通投资、建设、运营各环节,构建从SPV公司法人治理、合规手续办理、融资、设计、采购管理到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管控体系,深研估算、做足概算、做优预算,强化开源、增效;横向上通过施工引领设计、预算指导施组方案、施组优化成本,形成良好循环,促进标后策划、合同体系、施工组织、劳务分包、物资设备、财务资金、财评审计、绩效考核等各方面的协同管理,以成本管控为中心,实施全面预算、全成本核算管理,强化降本、节流;形成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管控的系统化投资项目管理体系。

2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环节

2.1前期准备工作。正式投标前应履行公司相关管理要求,完成内部审批流程,包括标前策划、投标请示、公司同意投标的批复,项目中标后还需完成投资前的审批流程,包括投资请示、公司同意投资的批复,至此完成内部流程,可组建SPV公司与政府方签订PPP合同。公司的投标批复或投资批复一般均带有条件要求,为满足内部管理要求,在与政府方签订合同前应展开谈判,将满足公司条件的内容添加到协议中,降低项目投资风险。一般包括调价机制、付费机制、风险分担机制、退出机制、绩效考核、使用者付费、运营维护、移交管理等[2]。

2.2法人治理结构。SPV公司注册成立后应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管人选,政府方股权少,派驻董事少,但通常具有一票否决权,在制定SPV公司“三会”制度时应平衡各方利益,明确各自权责,为后续方案(设计方案、融资方案、绩效考核方案、运营方案、移交等)制定提供保障。投资项目开标前的立项、规划选址、可研、用地预审、环评、安评等前期工作由政府实施机构或出资代表办理,在确定社会资本方以后,政府实施机构或出资代表继续作为项目法人与现行法规冲突,所以SPV公司设立后要进行项目法人变更,取得变更批复文件并据此办理“四证”及后续的竣工验收合格证等相关手续,为项目融资、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等工作做好材料支撑,确保项目实施合法性并有序推进[3]。

2.3融资管理。融资方案除了满足公司相关要求外,还应综合考虑施工进度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公司回款计划、政府节点付费计划等,制定相匹配的融资放款方案;实操中应选择融资利率低、放款速度快的银行或银团,一般政策性银行及四大行放款条件较为严格,在充分考虑风险的基础上可选择与商业银行或地方银行合作,多渠道开展融资,确保融资尽早到位,进行实质性开工建设。

2.4合同体系管理。投资项目除与政府方签订投资合同外,还需与其他主体单位签订融资合同、保险合同、咨询合同、采购合同、勘察合同、设计合同、合同、总承包合同、专业分包合同、运维合同等。应在满足《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的相关要求下,结合企业实际管理制度,做到依法合规。针对技术服务类、无信息价的材料及设备采购等,应通过合规化采购降低审计风险[4]。

2.5概预算管理。投资项目中社会资本方作为建设主体,应引导政府采用EPC模式,施工图设计及预算交由社会资本方负责,充分发挥EPC项目的先进性,有利于在设计阶段反映社会资本方的运营理念,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5]。此类项目一般为估算招标,通过研究估算指标,在初设阶段可合理的调整概算,确保预算更为准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调整后的概算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精准程度,为确保项目总投资和总承包方的施工利润提供必要保障。

2.6合规手续办理。投资项目合规手续主要是“四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土地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其中土地证一般是银行放贷的前提条件。手续办理时,应充分了解各项手续办理的程序及时效性,利用政府方实施机构在当地的沟通协调能力,约定好各方的权责,倒逼政府方快速推进各项手续办理。

2.7建设阶段成本核算管理。投资项目的成败主要看全生命周期的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而建设成本投入占据总投资的绝大部分,因此要重视建设阶段过程管控和成本核算。建设期的安全、质量、进度、文明环保等管理按照各企业管理要求实施均能满足地方政府的相关要求,在展示企业形象方面要避免贪大求全、铺张浪费。在成本管理上要遵循成本事前控制、事中纠偏、事后总结原则[6],成本事前控制是保证施工时不亏钱的关键,需要主要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水平及工程造价管理能力,重点从设计方案、建安费指标预估、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二类费用)、运营维护费用(人工工资、消耗品开销、管理费)等方面全盘进行事前控制成本,在过程中对导致成本偏差的原因全面分析,找出与事前核算时的差异点,制定措施解决,避免成本超支。同时项目要准确进行成本分析,对临时设施建设费、期间管理费、单元工程成本费即劳务分包费、材料量价差、机械设备费等方面进行标前成本预算、标后预算和实际执行偏差等方面的原因分析,加强过程管控,加强事后总结,实现持续提升[7]。

2.8运营管理。运营管理的重点是运营方案的合理性,在充分研究投标阶段的实施方案后,明确指出使用者付费的不合理性,并找出实施方案中的各项使用者付费收入指标与实际的差距,确保在调价机制触发时政府能据实予以调价认可,为后续的调价机制做好基础数据支撑。同时,运营方案必须获得政府方批复,明确使用者付费的合理性可减少政府方的财政支出补贴,实现利益共享。实操中首先应充分借助政府的行政权力要求相关企事业单位充分使用SPV公司经营性资产并承担相关费用;其次把实施方案纳入政府的中长期规划,确保方案实施的可持续性;最后借助市场化运作,充分挖掘利润空间。

2.9绩效考核与付费。运营期的工作重点是运维管理、绩效考核、资金回收。绩效考核结果直接与投资收益挂钩,绩效考核结果达标与否动辄影响上千万的效益,同时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又是SPV公司主要还款来源的保障。绩效考核方案制定与实施,SPV公司应占据主导地位,一是签订补充协议细化考核办法,将人为因素降至最低,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方式进行评价;二是增加整改机制,对考核时发现的问题给予整改时限,及时整改到位不扣分、整改验收不合格才扣分;以此提升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申请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付费时,首先应积极与实施机构沟通,根据人大批复情况,在编制次年一般财政预算时及时足额将可行性缺口补助编入,保证运营期的资金回收;其次每个收款节点前要求融资银行向SPV公司开具贷款催收函,并转交实施机构及财政部门,借助银行催款倒逼政府方及时拨付缺口补助资金;最后安排专人与政府方做好日常沟通、及时提醒,督促政府方形成按期足额付款的局面。2.10项目后评价管理项目后评价分为中间评价及事后评价。项目后评价重点对项目投资收益、投资决策管理、建设实施管理、风险管理、项目管理模式及项目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评价。后评价发现的问题应深入分析原因并制定专项整改措施进行改进,后评价总结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可进行推广应用。

3投资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

(1)借助外部智慧,长效发展。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由工程施工向商业经营转变思维,其中涉及专业面较广,首次接触无从下手,社会上咨询单位众多,可选择合适的咨询机构,借助其专业力量,解决棘手问题。(2)强化风险管控,行稳致远。投资项目各阶段均存在风险,如融资不到位、工期履约、收入不足、运营成本超支风险等。过程中应强化对各类风险的管控,深入研究,找到解决风险的途径,将风险降至最低。(3)做好复盘总结,持续提升。投资项目实操中的若干节点要“定目标、抓过程、要结果”,及时复盘每项工作。在全面复盘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提升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4结束语

项目投资总结范文3

[关键词]电网工程;精准投资;投资管理体系

投资指特定的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投放资金或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供电企业对电网工程项目投资实行全过程统一管理。为了避免电网发展中产生的不协调、低效率等问题,需要纠正发展理念和投资策略出现的偏差,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从电网发展诊断分析、项目储备库建设、投资计划编制等管理环节作为切入点,强化效率效益理念,注重对效益增长点的培育和挖掘,实现电网精准投资管理目标。

1电网精准投资管理体系特点

供电企业电网精准投资管理体系涵盖投资管理的全过程,根据投资计划执行和项目投运作为分界点,将管理体系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事前”决策、“事中”管控和“事后”评价三大基础环节。“事前”主要是指电网投资安排和项目计划决策的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精准的决策电网投资,如何确定投资规模和投资重点;“事中”是指电网投资计划下达后,对项目投资执行过程中各项进度信息进行跟踪分析;“事后”是对电网投资整体工作的总结和评价,从电网整体投资和效果对比看,建立电网投资投入产出效益分析体系,从单个项目投资评价看,建立项目投资后评价体系。“事情、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形成了高效的、闭环的精准投资管理体系。

2电网精准投资管理体系评价分析

深化电网诊断分析、提升投资决策水平:电网诊断分析是针对整个电网发展和运营状况进行系统、全面、量化的分析评价工作,市供电企业统一部署,各县供电企业分级负责,经研院技术支撑,及时开展诊断分析工作并做出准确判断,是了解供电企业经营现状的重要手段,对于加强各级电网发展认识、消除薄弱环节、把握投资发展方向、提升电网项目投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把握市场需求方向、加快投资行动步伐:深入研究经济发展走势、产业结构变化、重点行业发展情况,准确预测用电负荷和电量需求,明确效益增长点。通过量化分析,测算电网投资需求和新增规模,确保电网投资紧密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依托电网发展规划、推动投资项目储备:立足城市发展,需要在电网发展规划中,转变工作思路,提前谋划,开展布点及网络规划,满足城市重点区域发展电力供应,促进电网与城市发展的多规融合,确保规划项目落地,推动投资项目储备。实施进度跟踪分析、保障投资执行精度:强化电网项目实施进度跟踪分析,重点把握每个月的月初、月中、月底等三个时间节点,按照开工投产里程碑计划,与建设部深入开展电网项目实施情况对接工作,推进电网项目建设进度,逐月分析关键节点和投资完成进度,为电网项目的全过程跟踪、精益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关注外部环境变化、优化投资调整方案:对于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项目,要深入论证、审慎制定项目投资和建设进度调整方案,及时进行再决策,履行计划调整程序。加强项目评价分析、保障投资实施效果:项目评价分析是对电网投资与效益的对照与总结,其目的是为了梳理各电网投资安排情况,明确投资结构和重点,并通过对比产出对比变化情况,分析产出效益水平。强化投入产出效益评价,是实现电网项目投资全过程闭环管理的重要一环,突出电网发展的安全、质量、效率、效益,完善电网项目投入产出分析评价体系,评价重点从任务导向转变为效率效益导向。针对规划、储备、计划、统计等各环节的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进行评价,加强电网项目投资精准分析,保障电网项目投资实施效果。

3电网精准投资管理体系构建

根据电网精准投资管理体系评价分析,建立以效率效益为中心的闭环管理框架。

4结语

传统的电网发展理念是电网粗放型发展模式、跨越式增长方式,但供电企业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变化,须转变发展理念,建立以效率效益为导向的供电企业电网精准投资管理体系,统筹考虑电网现状、发展需求、投资能力、政策环境等因素,提升供电企业电网投资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司永强.电力投资管理效益的提升途径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17(2):25-26.

[2]吴李坚.经济增长中的中国电力投资有效性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学院,2013.

项目投资总结范文4

【关键词】建设项目; 固定资产; 投资管控; 管理控制; 经济效益

一、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管控应坚持的原则

( 一) 管理与审核过程坚持分步推进。一般而言,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和经营等工作覆盖面相对较广,涉及的工作也相对较多,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层层管理与审核,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单位应坚持分步推进的原则,针对具体项目制定严谨的投资审核过程,对项目可行性、潜在影响、预计进度等方面的考察与审核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从而实现对投资项目的严格审批。单位应结合自身需求,对不同地区、不同建设项目制定针对性的投资核查与校对的步骤,努力实现不同环节、不同岗位间的互相制约和监督,实现责任匹配,在各项决议中广泛收集意见,各自发挥作用,保证项目投资能够按照严格的步骤进行,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紧密衔接和高效推进提供坚实的基础。

( 二) 项目相关资产审核与处置坚持真实、完整。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设备、机械,各类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时,要及时针对项目投资所需的各类设备、器械进行全面统计,并根据建设项目实际需求确定所需的资产,在资产的清查和统筹的基础上做好现有和预计购买固定资产种类与规模的审核。在这一过程中,单位应对投资建设项目所需的设备、材料的需求量、现有量、购买量进行严格审查和统计,做好分步、分类统计,努力避免部门或个人出于谋取利益的考虑而虚报数值的现象,同时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投资监督和复核制度,及时公布单位采购与投标的考察标准和投资建设项目所需的特定商品,实现固定资产建设过程中相关资产采购与使用的真实和完整,也借此做好固定资产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 三) 审核全面覆盖,突出重点。企业进行各种固定资产建设项目往往时间紧迫、任务量较大,涉及的工作范围十分广泛,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如此。因此,但为在对各类固定资产建设项目进行管控时应坚持全面覆盖的原则,努力保证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全面性,同时突出重点,解决与项目建设直接相关的固定资产方面的问题。单位应做到对建设项目质量、技术、安全、成本等方面各项工作和细节的全面审查与比对,努力做到各项工作都应处在相关部门的严格管理下或专业协会的组织下,在拓展项目管理与控制工作覆盖范围的同时突出重点,明确各个工作环节的关键点,对项目制定缜密的建设计划。

二、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 一) 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从调查中不难看出,很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管控时,往往在临近各种项目时再进行突击,临时购买建设项目所需的机器、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等,负责管控的机构往往由建设单位临时组建项目管理团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单位资源的浪费,重复管理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往往由非专业性的临时机构或人员组建,工程开始前夕组建,工程结束后解散,整个项目工程的管理具有偶然性和间断性,往往只能总结出一次性的经验和教训。另外,很多单位往往内部有多个部门同时对一个项目负责,缺乏立足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信息沟通,各部门间缺乏相对高效的配合,不同阶段的建设情况并不能及时得到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的统计和归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度和具体内容很难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中。

( 二) 管控广度与深度不足。目前来看,很多单位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管控不够深入、覆盖面有限等问题。可以说,投资计划与具体需求脱节,已经成为很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投资购买的机械设备种类、数量都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需求,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和管控细则的团队对项目具体情况缺乏深入的分析,很少立足于建设项目的具体需求对所需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规划,设备购买不全、功能与项目需求不符等问题时有发生。

( 三) 施工所需设备、材料把控不合理。目前很多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中对设备与材料的质量、成本缺乏足够细致的考察和分析,这给公司对设备与材料进行高效利用和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以山西省某段高速公路施工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在相对偏远的山区以及丘陵地带,同时需要跨越农田,由于有环保和节约耕地等考虑,该项目所需的设备往往需要跨越山区、河流,以减少对居民和耕地的影响,车辆、机械设备和材料的运输要求相对较高,同时该项目段地质结构复杂,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也需要广泛、细致的考察。但施工单位并未与设计院、研究院进行密切配合,只是由自己的工程技术部进行考察和规划,对项目所需的设备、机械缺乏针对性的运输计划,也并未对施工项目环境成立专项科技攻关小组,设备、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消耗以及工作的真正需求往往很少得到公司重视,公司很少结合各类工作具体需求对设备、材料使用与运输需求进行分类统计,只要求各部门及各项目组上报材料需求种类和数量后公司再进行统购,对具体各项目段设备、材料尺寸和质量等具体细节把控不严,运输过程中的控制也存在很大不足。

( 四) 缺乏建设项目归档工作。各类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往往会产生大量档案资料,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建设项目相关档案资料进行及时整理和归档,是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审查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但很多单位很少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制定相对完善的档案资料,也很少对现有和新购入的固定资产进行完整的归档,单位往往只是对工程项目进行纸质资料的登记,按照既定的项目进度计划进行施工细节检查,对工程所需的各类设备、材料的使用方向、使用期限等等很少用文字形式的文档进行归类,也很少利用线上平台进行投资建设项目资料的汇总与实时分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相关的文件资料出现不少缺陷,从而给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使用的管理带来不小的阻碍。

三、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管控改进对策

( 一) 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管控的组织架构。单位应针对自身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管控的具体需要,以此来对固定资产的核查、管理、监督等工作进行统筹。

1. 决策层方面。各单位应继续贯彻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对各类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公共设施的建设项目等等,及时建立项目法人,同时监督单位应从各科研院所和技术部选择骨干,成立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管理委员会,及时走进具体项目之中,根据项目预定的建设计划对建设进度进行组织和协调。

2. 管理层方面。施工方应及时落实各部门职责,对固定资产建设项目的项目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资产保值增值等工作进行按规范落实,并按照建、管、用分离的指导思路,对建设单位的施工进程和细节进行细致的监督,并做好固定资产信息的收集和相关资料的整理。

3. 执行层方面。科研院所应积极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和细则的落实,努力做到建设计划的执行和突发因素的考量充分结合,对投资建设项目的组织设施、招标发出、施工监管、计量支付、合同管理、竣工验收等工作细节进行管理和监督,要注意各建设项目都应经过具有良好资质的科研院所等机构的设计审定和竣工验收,并及时收集反馈意见,为日后的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 二) 提升管控的广度与深度。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应积极加强相关的调研与分析工作,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广度与深度。科研院所、施工单位技术部都应加强实地考察,对投资建设环境、条件等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为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提供重要基础。

1. 实地考察。相关单位应在项目开始前一段时间加强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施工单位各部门、各项工作在该项目中的需求情况,包括房产、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企业用于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大修理和其他设施器械等等,同时根据项目环境制定详细的施工范围和所需控制的细节,完善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 项目分析。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各部门工作特点和需求,积极推进设计和施工的有效搭接,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突发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应对计划。

3. 进行总结和评价。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评价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的执行和改进工作情况,总结施工单位工作效率,相关院所对施工项目进行验收,并及时进行施工质量复查。

( 三) 提升设备、材料控制精细化程度。各类单位在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都应提升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对需要购进的设备、机械、材料的运输、保管、使用等方面形成更细致的规范,尽早形成投资建设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工作、不同环境下对所需资源的要求,包括采购、运输、使用等方面都应形成具体的细则,从而及时为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的有效推进提供持续的支持。各类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项目往往对设备、材料的尺寸、种类、性能等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技术方、施工方、监理方都应对项目所需的设备与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考察,明确采购需求和细则。在运输方面,企业应以全过程成本核算为出发点,及时收集各类资源运输面临的环境等信息,并统计建设项目所需的不同资源的数量和保管与运输的要求,将建设项目所需资源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护与成本管理落到实处。

( 四) 做好固定资产相关资料归档工作。档案资料是单位对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和审核的重要依据,设计院、施工方都应积极落实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形成和整理,为全面评价投资建设项目绩效提供依据。单位应积极构建线上档案平台,及时上传建设项目相关图纸和技术指标要求,并要求施工方随时上传施工进度细节,以便随时对施工项目进行监督和比对。同时,单位还应明确归档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包括各种情况的背景信息、原因、处理过程和结果等,并制定严格的固定资产建设项目档案归纳流程和审核细节,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档案资料的归档与审查,并对企业借助档案资料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查提供重要依据。

四、结语

项目投资总结范文5

在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项目的实际操作提高技能。为保证教学效果,需要在师资、教材、实训室、课程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满足项目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证券投资分析;教学改革

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关于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意见》指出,要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应该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关于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1]。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证券投资分析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类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训实习环节、推行项目教学,不仅是完善课程建设的需要,也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项目教学法的发展、含义和特点

1918年,美国学者基尔帕特里克(Kilpatrick)在其发表的一篇同名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项目教学法(ProjectMeth-od)。1936年,德国学者佩特森和杜威等人发表了题为《项目计划———基础与实践》的论文[2]。20世纪中后期,项目教学法在实践应用中逐渐得到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了项目教学法,如欧洲和北美一些国家倡导“主题研究”“设计学习”,日本在国内的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等。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分为几个项目小组,由项目小组在某个具体的内容范围内开展项目工作,实施完成一个项目[2]。按照项目实际工作的整个程序,首先制定计划,之后实施计划,以共同或者分工的形式完成项目。项目教学法不再单纯以讲授现成的知识技能给学生为目标,而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通过参与项目的整个过程,在实践中寻找结论,在总结项目的基础上展示项目报告和自我评价。项目教学法关注学生参与项目的过程而不单是学习结果,学生通过参与项目既可以完成项目,又能够提高自己的技能。在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等角色。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有5个方面的特点[2]。一是教学形式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而项目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二是学习内容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把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知识。三是教学目标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认知目标,而项目教学法强调认知目标,更强调情感目标和行为操作目标。四是交流传递方式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单方面传递为主,即从教师到学生,而项目教学法是以信息的双向传递为主,教师为项目小组的活动提供针对性辅导,同时项目小组将活动情况反馈给教师。五是激励手段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把学生的分数作为激励手段,而项目教学法除了提供分数激励之外,学生还能在项目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提高责任意识。

二、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类各专业的专业课程,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3]。主要培养学生证券投资咨询、分析等证券业务环节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证券投资理念并将其运用到投资分析实践中,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证券市场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投资者众多,分析方法多种多样,市场观点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对证券市场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对这种情况作出合理解释是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重要任务。根据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现实中的证券市场来检验相关理论,使学生既能掌握理论,又能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能。

三、证券投资分析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一)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内容与项目教学设计

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4个部分[4]。一是有价证券的投资价值分析与估值方法;二是投资分析,包括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基本分析又分为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等3个层次;三是证券组合管理理论分析与应用;四是金融工程理论的应用分析。根据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内容,项目教学可以设计为多个项目,如有价证券的投资价值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周期性行业、增长性行业分析,主板上市公司、创业板上市公司分析,股价指数走势技术分析,证券组合分析,套期保值分析等项目。教师在设计项目时,应将课程讲授的理论知识融入项目的实际操作中。学生可以自愿结合组成几个项目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最后形成项目报告。

(二)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程序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可分为确定项目、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展示、项目总结等几个阶段[2]。笔者以股价指数走势技术分析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程序。第一,确定项目。按照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要求,由教师设计该部分的具体项目,各项目小组选用几个分析方法对股价指数走势进行分析,最终提交项目报告。第二,项目计划。各项目小组拟定较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选择分析指标、收集信息、股价指数走势分析、分析结论、操作建议等内容。第三,项目实施。通过观察分析股价指数的历史走势和分析指标的变化特征,选择正确率较高的分析指标,同时分析影响市场行情变化的关键因素,收集这些因素的最新信息,了解国内外主要证券市场的行情走势。基于收集到的信息,使用所选择的分析指标对当前的股价指数走势进行技术分析,按照规范的格式要求整理分析结论。最终,基于分析结论,提供投资操作的具体建议。第四,项目展示。项目小组按照项目计划撰写项目报告,在课堂上展示项目报告,回答师生提出的问题。第五,项目总结。包括提交股价指数走势技术分析报告,总结如何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各项目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继续关注市场行情走势并验证分析结论。

(三)实施项目教学法需要的条件

第一,师资条件。在项目教学中,需要教师设计课程中的具体项目,这就对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项目教学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需要教师到证券投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获得实践经验。同时,学校可以与证券投资企业合作,聘请证券投资企业的专业人员组织项目教学,保证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第二,配套教材。除了传统的教材之外,还需要有项目教学教材或项目指导手册。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组织力量编写具有特色的项目教学教材、项目指导手册和配套资料。第三,实训室条件。在项目教学中,学生项目小组需要收集项目资料,进行项目分析和项目展示,这都需要有相应的实训室供学生开展项目。实训室应能够提供项目信息的资料系统、进行项目分析的软件系统、进行项目展示的多媒体设备等。第四,课程考核。在考核方面,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区别较大,可以重点考核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同时注重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第五,激励机制。为了切实提高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可以组织项目竞赛。由学生组建项目小组参加项目竞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作者:尚运生 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科研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1-13].

[2]牛汉钟.项目教学法在“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2):156-157.

项目投资总结范文6

科学分析、认真总结实践成效和经验,对于切实增强抓三年行动计划、促有效投资的信心有着积极意义。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必须进一步凝聚共识,创新思路,敢担当、善创新、真实干,全力打好三年行动计划和重点工程建设攻坚战,更好地推进经济行稳致远发展。

[关键词]

三年行动计划;转型发展;重点工程建设;攻坚战

2014年开始实施的宁波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今年进入收官之年。科学分析、认真总结实践成效和经验,进一步凝聚共识,创新思路,全力打好三年行动计划和重点工程建设攻坚战,对于进一步推动宁波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分析、认真总结,切实增强抓三年行动计划促有效投资的信心

2015年是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年。一年来,三年行动计划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推进加挡提速,有效投资实现了新突破,为全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从项目推进看,轨道交通4号线等261个项目开工建设,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奥体中心等420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环球航运广场等155个项目建成投用,宁波至余慈城际铁路(一期)等7个项目通过国批、省批。科学分析、认真总结实践成效和经验,对于切实增强抓三年行动计划、促有效投资的信心有着积极意义。一是强化目标导向,搭好平台、健全抓手。围绕在新常态下扩大有效投资,扎实做好三年行动计划的研究论证、谋划实施工作。一年来分两批下达重大项目836个,明确每个项目的计划书、路线图和责任人。组织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重大项目百日攻坚等活动,推动项目落实落地。加强上下联动,市级部门创新要素保障、强化服务指导,各县(市)区积极为重大项目建设搭台唱戏,组织开展姚城赛马、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攻坚年、“六大攻坚突破”等攻坚活动,形成了项目推进的强大合力。二是强化创新导向,完善机制、激发活力。围绕理顺扩大有效投资体制机制,在深化改革、建章立制上下好功夫、做好文章。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商事登记制度、要素配置市场化、审批制度改革,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制定PPP融资指导性意见和具体操作流程,建立PPP项目储备库,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民间投资占比达到48%。创新督促检查机制,深入实施项目督查组、联合督查等制度,对重大项目开展定期督查、协调和推进,对项目难题进行集中会诊、分类破解,取得较好成效。完善联系服务机制,健全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选派205名中青年干部到重点工程项目单位挂职,选派20多名中青年干部担任重大项目代办经理人,有力助推了工程建设。三是强化绩效导向,加强监管、提升效能。一方面,强化监管系统建设。将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全部纳入重点工程监管系统,实施“红黄绿灯”管理,对未按期完成节点目标任务的项目实施“红黄灯”预警并进行转办。另一方面,完善综合考评办法。坚持以实绩论英雄,依托综合监管系统平台,实行重点工程年终考评与督查相结合,把实地督查结果、协调推进结果作为重要依据,切实提高考评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四是强化服务导向,加强协调、优化支撑。加大协调服务力度,积极帮助重点工程项目单位解决突出问题和困难,对宁波市图书馆新馆、宁海双盘三山涂围垦等开展协调80多次,解决问题百余个。抓好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的滚动更新和补充,积极争取粮食水利、健康与养老服务、保障安居工程等中央资金和项目。制定出台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营造法治化、规范化的投资环境。

二、适应常态、把握趋势,积极做好今年三年行动计划和重点工程推进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创新思路,引导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精心谋划安排年度重大项目,加快形成新的支撑力量,更好地推进经济行稳致远发展。在工作推进中,要敢担当、善创新、真实干,全力打好三年行动计划和重点工程建设攻坚战。

一是抢抓机遇,深度融入国家省里重大战略。

结合宁波城市功能定位,以扩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和省里重大决策部署,借力借势,努力打造更具辐射力的港口经济圈、更高能级的宁波都市区。首先,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以机场三期、杭甬复线宁波段一期、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宁波至奉化城际铁路等在建项目和沪甬跨海铁路、甬舟铁路等前期项目为支撑,构建完善的立体交通、通信、油气等区域互联互通枢纽,推动与沿带、沿路、沿江区域更高层次合作,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和多式联运国际枢纽港。其次,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快“三江六岸”品质提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城市景观绿化、奥体中心、城中村改造、城市综合管廊试点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中心城区建设品质,补好城乡发展的“瓶颈”和“短板”,为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服务经济、提升生活品质提供良好平台。第三,增强综合服务优势。加大高端服务业的集聚,以金融中心、国展中心11号馆等在建和新开工重大服务业项目为支撑,加快港航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升配套服务完善度和能级。加快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海港、海湾、海岛联动发展,努力打造海洋特色新兴产业基地和科技兴海创新基地。

二是聚焦重点,大力推动产业创新转型发展。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在新常态下,要提高供给质量,既要扩大增量供给,也要优化存量供给,这些都离不开有效投资的牵引和拉动。要把产业项目投资作为重中之重,抓住“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机遇,大力推进一批具有引领性作用的产业重大项目,用大项目带动大创新、大转型、大发展。首先,突出重点产业发展。发挥工业机器人、海洋装备制造、宁钢环保提升改造等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引导石化、装备制造、小家电、纺织等传统产业和材料、电子、海洋生物等新兴产业向柔性化、智能化、个性化、高端化转变,带动更多产业实现高端、融合、创新发展。其次,突出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杭州湾新区、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跨境电商城、中意(宁波)生态产业园等重点平台建设,促进新兴产业做强做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第三,突出特色小镇、众创空间等培育。加快20个省级、35个市级、45个县(市)区级特色小镇培育建设,深度挖掘特色小镇的经济、历史、自然等优势,谋划推进一批特色项目。梅山海洋金融小镇、慈溪服务机器人小镇、象山影视星光小镇等已启动建设项目,要保证质量和进度,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级。各地要积极行动起来,按照特色小镇的各项标准提前规划,深入推进。此外,还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空间。

三是滚动推进,形成项目推进建设良性循环。

要顺应投资发展趋势,注重长短结合、协同推进,努力形成“干着今年的、备着明年的、看着后年的、想着大后年的”的良性循环,夯实投资发展后劲。一方面,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坚持实干至上、行动至上的理念,在坚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前期,抓好开工,加快续建,确保投产。对正在做前期工作的项目,要发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县(市)区有关部门要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紧密配合,积极做好重点项目衔接和报批的工作。对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要抓紧筹备,倒排进度,尽早开工,绝不允许因为主观的原因、自身的原因、工作的原因而影响工程进展。要以重大产业项目为突破口,进一步扩投资、优结构、提质效、增后劲。各地各部门要主动谋划,积极组织,挖掘潜力,加强协作,切实做好集中开工筹备工作。对在建、续建项目,特别是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电力、交通、水利和社会发展项目,要加快建设,按期完成,确保年度投资目标的全面实现。另一方面,要抓紧启动下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的谋划工作。要结合“十三五”发展目标任务,主动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抓紧研究谋划下一轮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安排,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为争取更多中央资金、规划、政策支撑等打好基础。对各地的项目谋划和申报工作,要与投资考核及土地、资金等指标下达相结合,提高推进成效。

四是精准发力,努力突破投资瓶颈制约。

当前,投资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狠抓要素保障和难题破解。首先,破解“融资难”。在投资建设中政府不能唱“独角戏”。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四大产业基金建设推广PPP融资模式,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融资平台,增强民间投资信心和活力。要主动对接国家重点支持32个方向的专项建设基金政策和企业债券政策,全年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100亿元、企业债券50亿元,更多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同时也要用好资金、提高绩效。其次,破解“用地难”。既要以大战略、大规划向上争取更多用地指标,又要眼光向内挖掘潜力,深化多规融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产城融合”等工作,做到向规划要土地空间、向创新要土地空间、向改革要土地空间。第三,破解“环境要素保障难”。合理使用环境要素容量,根据国家和省市下达的环境要素容量指标,经信、环保等部门要做好重大项目能耗优化的配置方案,在保障项目建设的同时持续改善我市生态环境。第四,要破解“拆迁难”。严格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组织精兵强将,配备专门力量,做好群众工作,加大依法拆迁力度。确保征地拆迁顺利推进,创造更好发展空间。

五是加强统筹,加大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

项目投资总结范文7

关键词:幼儿园;新建工程;成本控制

1研究背景

1.1幼儿园需求现状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幼儿园教育机构共有28.12万所,入园儿童1688.23万人,适龄儿童入园率只能达到80%左右。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需求增长较快,部分新建大居社区配套基础设施仍有待开发建设。以上海为例,截止到2019年底,上海市常住人口2128.14万人,幼儿园共有1670所,入园儿童有57.13万人。根据现有幼儿园建设规范,每1万人口的住宅小区应配建15班规模的幼儿园一所,按照15班幼儿园390名幼儿的标准计算,上海市共需要82.99万名幼儿园亟需解决入园需求,上海市入园率严重不足。随着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目前国内正面临着不断增长的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压力,且根据最新确定的幼儿园远期发展服务范畴定位为300m~500m,原有规范规定的社区服务人口对应的幼儿园建设规模已不能满足现有社会人口结构的入园需求。今年全面放开三胎政策后,对国内学前教育又带来了更大的需求压力。

1.2工程造价控制的意义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较晚,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最初的工程建设多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从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整体水平、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均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工程建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概念开始被提出,并逐渐被大众所关注。项目成本控制从原来独立的、分阶段控制,调整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阶段协调统一控制[1-2]。根据近年来项目经验总结,项目决策设计阶段费用虽然只占总工程投资的1%左右,却决定了整个项目75%以上的工程投资方案。因此,项目决策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成为了工程建设全过程投资控制的首要任务。工程项目策划、投资、建设过程中,项目决策及投资策划阶段非常重要,通过投资机会研究、项目规划、项目建议书(以下简称“项建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以下简称“工可”)、资金申请报告等的编制和评估,可以提高项目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和经济性,以保障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5]。为保障人民的基础设施供应,公共设施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过去的40a里,每年国家财政投入到工程建设中的预算不断增加,基础教育设施又尚在不断完善阶段,为充分利用有限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完善基础教育设施,土建投资成本控制成为了项目把控的重中之重。

2前期阶段成本控制现有问题

新建公办幼儿园等政府财政投资项目,根据使用政府财政资金投资项目审批流程规定,项目一般采用审批制。项目前期审批流程:“项建书”“工可”、初步设计概算等。“项建书”“工可”阶段均为投资估算,原则上“项建书”投资估算控制在10%、“工可”投资估算控制在5%,且项目施工结算不能超出概算批复金额。但在项目实际操作过程中,项目工程指标没有参照标准,项目投资难以把控。项目建设过程中,即使相同城市不同区域的项目审批投资金额也差距较大,相似背景的工程项目建筑安装工程各项指标也没有统一标准。工程建设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由于工程变更增加投资,最终造成项目结算金额远超项目概算批复金额,导致项目重新调整概算,造成人力和资金的浪费。近年来随着财政投资项目的缩紧,严格控制项目投资,如何更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最大限度的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成为了工程造价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3工程案例分析

即使相同城市,不同区域的幼儿园项目投资指标把控仍有一定的差距。以上海地区为例,相同城市不同区的2个新建幼儿园建设投资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3.1案例一

3.1.1项目建议书阶段

上海市某区某新建幼儿园工程“项建书”阶段,根据项目地块选址、项目所在区域规划规定的项目用地面积、容积率、计容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要求,暂定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和建设技术经济指标(见图1)。根据设计方案,“项建书”阶段估算项目总投资3750.36万元人民币,其中土建安装工程费2907.43万元(以下简称“建安费”)、工程建设其他费565.13万元(以下简称“二类费”)、预备费227.80万元(按5%计取)。根据分析,项目“总投资”单位面积经济指标6197.92元/m2,其中“建安费”单位面积指标4804.87元/m2。

3.1.2工可(扩初深度)阶段

随着项目资料的补充,地勘、物探的明确、项目方案进一步深化、项目功能面积细化,项目总用地面积不变,总建筑面积增加(见图2)。根据2018年12月上海市政府的《政府投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深度)编制指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针对上海市行政区域内政府投资的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工可”深化到“初步设计深度”。因此,根据设计提供的初步设计方案、图纸、上海市现行概算定额及计费依据(如:《上海市建筑和装饰工程预算定额(2016)》《上海市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16)》《上海市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16)》等)以及现行国家和地区的二类费计费依据,投资编制深度从估算深化到项目投资概算,并结合相似工程的经验,调整项目计费依据、零星工程费率等,最终项目总投资3566.71万元,其中:“建安费”2869.74万元、“二类费”527.13万元、预备费169.84万元。根据分析,项目总体控制单位面积经济指标5822.25元/m2,其中建安费单位面积指标4684.52元/m2。较“项建书”阶段,项目总投资减少183.65万元,单位面积指标下降375.67元/m2;建安费减少37.69万元,单位面积指标下降120.35元/m2。建安费指标明细详见表1。

3.2案例二

3.2.1项目建议书阶段

上海市其他区某新建幼儿园工程“项建书”阶段,根据项目用地块选址、项目所在区域规划规定的项目用地面积、容积率、计容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要求,暂定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和建设技术经济指标。根据暂定设计方案,项目投资估算总投资5345.08万元,其中“建安费”4224.04万元、“二类费”504.64万元、预备费378.30万元(按5%计取),建设用地费238.10万元。根据分析,项目“总投资”单位面积经济指标7860.41元/m2,其中“建安费”单位面积指标6211.82元/m2。

3.2.2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随着项目资料的补充,项目用地预审、地勘、物探的明确,项目方案进一步深化,项目功能面积细化。最新土地测绘数据项目总用地面积6871.50m2,总建筑面积调整为6163.21m2(均为地上建筑面积),建筑密度33.48%,容积率0.897,绿化率26.44%,机动车停车位12辆,非机动车停车位31辆。根据原有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本项目按照:“项建书”“工可”、初步设计概算分别报批评审。最终“工可”批复项目总投资4504.16万元,其中“建安费”3362.33万元,“二类费”675.76万元,预备费201.90万元,地块内架空管线搬迁费26.07万元,建设用地费238.10万元。根据分析,项目“总投资”单位面积经济指标7308.14元/m2,其中“建安费”单位面积指标5455.49元/m2。较“项建书”阶段,项目总投资减少840.92万元,单位面积指标下降552.27元/m2;“建安费”减少861.71万元,单位面积指标下降745.33元/m2。

3.3成本分析

由于不同项目选址环境不同、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影响范围不同,导致项目前期配套费、土地费等具有个体差异性,且二类费明细均为根据现行标准及市场价计取,故本文只针对项目建安费中通用项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详见表1。综合以上2个幼儿园前期立项造价成本数据,从开始的“项建书”立项到“工可”、初步设计概算深度,项目投资不断核减,单位建筑面积投资指标不断降低。由于政府批复投资是指导项目建设的基础文件,所以项目前期合理把控项目成本在满足项目建设需求的基础上不至于造成政府投资浪费成为了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根据以上建安费通用指标对比分析,项目主控指标为桩基工程、建筑工程、结构工程、室内外装修工程、强电工程、弱电工程、给排水工程、通风工程、消防工程等,其中:“结构工程”“装饰装修”“给排水工程”“弱电工程”指标的差值率均超过40%,项目主控指标没有统一的可参照标准,且差值较大。2个新建幼儿园案例建设规模接近,但项目建安费单位面积指标4684.52元/m2(方案一)、5455.00元/m2(方案二),单位面积指标相差近14%。

4思考与结论

项目投资总结范文8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投资成本;动态管理;转型;趋势

一、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EPC、PPP等承发包模式的推行,BIM、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造价咨询行业不再是简单的工程计价(Construc⁃tionPricingorEstimating),而是逐步向工程造价管理(ProjectCostManagement)转型。相比传统专业模式,工程造价管理是以管理为重心,是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对工程造价进行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评价等的工作过程[1]。文章将从工程造价行业重心的转移为出发点,结合笔者在个人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分析、阐述个人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点和实施内容,思考作为造价咨询行业的企业和执业人员该如何适应行业转型。

二、向全过程造价管理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新技术的运用对传统作业程序的冲击

众所周知,传统的工程造价业务范畴是从投资估算到概算、预算、结算的编审及施工过程的全过程审计。以成本核算准确性为服务目标,输出以数据为主(即量、价)的成果文件。自2010年及国家相继《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和《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后,传统的工程造价作业程序被破坏,作为造价工作内容占主要份额的工程计量(占60%)将被替代,工程造价服务的目标不再是简单的计量、计价,而是要开始运用新技术进行量、价的管理。

2、新的承发包模式破坏了建筑行业的产业链

(1)传统的DBB模式。如图1所示,传统的DBB模式,即业主、工程师和成本商之间是一个平衡的三角关系,业主需要通过专业服务机构(含造价咨询机构)来实施对工程师(设计、监理)、承包商的进度成本管理,承包商仅仅按合同约定对承包范围内的项目按已通过招标投标约定的合同价格或计价原则完成施工办理结算。这期间,造价咨询服务机构则按传统的模式在招标投标阶段完成清单和控制价编审、完成结算审计,根据业主需求实施施工阶段全过程审计,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2)EPC总承包模式和PPP的建设模式。如图2所示,新形势下推行的EPC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和PPP建设模式都是对建筑行业传统三角平衡作业链进行了破坏,造价咨询单位就完全有可能被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工程管理单位甚至承包商本身所替代。两种形式相类似又略有差异。①EPC总承包模式。目前在国内EPC总承包发包常用的两种方式:一是方案评审后总投估算招标,二是初设评审后模拟清单招标。无论哪种方式,造价咨询单位不再是通过详细计量计价的方式来核算投资,而是更多地依赖大数据资料进行投资估算、模拟清单开项,运用风险评估和预测进行合理的风险分配、通过限额设计、合约规划来实现成本管理和控制体系,有效制约总承包单位所获取的建设项目设计、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权,以消减总承包商替代造价咨询职能的风险。②PPP建设模式。在PPP建设模式下尤其是两招并一招的建设项目,更是有着SPV公司完善的管理职能行驶着从项目建设阶段到运营阶段的成本控制,即在项目实施阶段(设计—施工—竣工)的具体成本规划、控制和后期运营维护成本、收益管控均由可全部由SPV公司实施,造价咨询单位能参与的环节仅仅为前期可研分析阶段的投资估算,而此阶段投资估算一般是可行性研究单位实施。因此,造价咨询单位在PPP建设模式下完全有可能被设计单位、监理单位、SPV公司本身所替代。

三、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点分析

项目建设全过程包含从项目立项到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竣工结算、运营管理等全部内容,在建设项目不同的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虽然都是以成本控制为核心,但侧重点却不尽相同,因而对造价管理的内容和目标要求也存在差异,如图3所示。笔者认为项目的造价管理前期应以策划、评审为主,中期应以实施、监督为主,后期则以评价、总结为主。

1、重视项目策划阶段的造价管理

项目策划从目的和内容上来说,可以分为项目决策策划、项目实施策划[3]。从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投资成本的可能性为30%~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25%,即决策、设计阶段需花费服务费用不多,但对项目投资费用所造成的影响却能占到70%[4]。真正实施对建设项目投资成本的全过程管理,则应从源头开始,重视项目策划阶段的造价管理,实施前置的造价规划和价值工程方案比选,达到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结算的成本管理目标。(1)实施项目策划阶段目标成本的制订和配置。①可研阶段:全面分析评估项目可研报告中的投资估算包含的内容是否完整、估算价格体系是否与项目规划既定的目标相匹配;以项目所必须实现的核心目标为中心对项目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即对单位工程如地下室工程、主体建筑工程、外装饰工程、机电安装工程、设备购置等进行造价分配,调整不能带来实质性社会效应、品质提升的方案投资比重。②方案设计阶段:通过价值工程分析,进行多个方案设计的估算造价分析、比选,结合资金分配方案选定符合项目既定目标的最经济合理方案,同时最终确定项目投资控制的目标值(投资估算);根据项目投资控制的目标值,按照业态、区域、功能等分解投资成本目标控制值确定分部分项工程限额设计指标,全面推行限额设计。③设计阶段:依据投资决策阶段确定的方案、限额设计指标对初步设计的概算进行评审:a.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评审,首先审查是否能满足并实现策划目标,然后审查是否存在过于超前或盲目提高标准增加成本的设计,是否存在不能有效增加功能或增加功能与付出成本不匹配的设计。b.对初设阶段的概算进行经济指标分析,审查是否在同类项目的经济指标合理范围内,同时对各单位工程概算造价与决策阶段的估算造价进行对比分析,审查是否均在投资估算控制范围内。c.对施工图预算与概算进行对比,分析总体及分部预算是否超概算,对分部预算超概算内容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同时依据各单位工程预算情况及时进行造价规划调整,必须使项目总预算金额控制在概算金额内。d.对施工图预算进行综合经济指标、单项经济指标、关键含量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查找指标偏离的原因及内容,在招标前期进行设计优化,确保在不影响安全、质量,不改变使用品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局部设计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消耗。(2)参与项目前期合约与招标投标的规划管理。众所周知,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结算阶段在承发包方之间的都会发生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争议、索赔事项,而双方签订的合同是解决矛盾的重要依据,合同内容的完整性、条款的严谨性、风险分配的合理性成为核心因素。作为全过程成本管理不能再停留在“救火”的状态,应该提前介入到识别风险、防范风险中,在合约规划、标段划分、招标范围(工作界面)、招标方式、合同条款及计价模式提出专业的管理意见,笔者认为并应遵循如下两点。①标段的划分:不论是同专业标段划分还是不同专业标段划分,均应以设计完善、施工界面和工序清晰、利于项目管理、便于施工推进、不造成重复施工为前提。②关注合同中与成本控制、风险分担相关联的合同条款:例如合同范围内结算方式、合同范围外新增项目结算方式等;合同中应明确风险分担责任主体和计算方式,招标文件中应明确规定不限于政策原因(政策性费用调整)、市场原因(例如材料涨跌)、不可抗力(例如气候、重大活动等)原因导致的风险责任承担权责,规范综合单价可调整的内容及方法,规避和防范施工过程中的索赔。

2、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动态管理

(1)建设项目投资成本动态变化的特性决定了动态管理的必要性。①项目建设过程存在许多不可预计的因素导致成本随着项目进度的推进而变化,例如地质情况影响、地下水位影响,周边环境影响、政策性调整影响、市场因素影响等,都会导致投资成本的调整。②目前国内建设项目大部分还是采用总包—分包、平行发包模式,在这种承发包模式下,存在投资分配调整问题,即根据已完成项目资金超预算情况调整后期拟实施项目方案,例如项目建设过程中主体工程设计变更大,经评估测算将导致结算超预算,则可以对独立发包的类似外墙装饰、内精装工程或室外配套工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来控制项目总投资。及时掌握项目投资变化情况,分析变化趋势是进行成本管理的核心基础条件,因此在推行造价咨询全过程管理的理念下,实施建设项目投资动态管理是不可缺失的环节。(2)投资成本的动态管理的方法。①建立项目合同管理台账:从项目立项、招标投标、合同签订到合同执行阶段,区分合同主体建立台账,实施完整的全过程监管,确保项目推进规范、项目进度满足计划要求。②建立项目资金计划管理台账:建立包含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合同金额、变更金额的资金计划管理台账,及时填报项目财务报表,以分析项目实施动态成本是否在预算范围内,对出现成本偏离的部分及时进行纠偏和调整。③合同、资金台账管理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常常利用Excel表格的计算功能,依据项目的特性和业主的需求,建立类似如图4所示的基础数据录入表格,定期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签证、设备材料定价导致费用增加或减少、工程进度款支付等数据录入,通过表内、表外链接计算生成项目合同金额变化、资金支付的汇总统计表,用以动态的观察项目是否超存在超预算、超支付的风险,判断并决策后期的管理方式和目标成本的调整策略。

3、协助建设单位开展项目后评价自评工作

项目后评价是对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投资控制、项目效益的全方位评估和评价,在传统的造价咨询服务中基本没有涉及此项咨询工作,从笔者做过的几个案例来总结,项目后评价能够有效地评估投资情况,分析概算超支或节约原因,梳理项目投资管理关键环节及重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关项目投资管理建议。因此笔者认为,无论项目是否实施后评价,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可以开展建设项目后评价自评,并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评价。(1)总结分析结算造价成本结构与概算、中标价成本结构差异,找出存在主要结构性偏差(例如基础、土方、建筑、装饰、安装、室外附属等)。(2)总结分析结算造价成本结构与概算、中标价成本经济指标、主要工程量消耗量指标差异(例如钢筋、混凝土、砌体、门窗、内墙抹灰、外墙面砖或外墙漆、模板等),并与市场同类同档次建设项目成本经济指标与主要工程量消耗量指标,找出主要偏差因素。(3)分析概算超支或节约原因,以及结算价格超出或低于中标价格的原因(例如工程范围发生重大变化、重大地质情况变化、重大设计变更新增项目、主要材料设备变更及档次提高、暂列金额或暂定价结算定价时增加、施工期间人工材料价格上涨、重大返工、重大索赔等)。

四、适应全过程造价管理转型的思考

随着造价咨询行业从传统的预结算向全过程造价咨询转型,从对造价人员的专业要求上来说,是从传统的“做”造价转向了“管”造价,算量计价不再是主流,仅仅成为造价管理的依据和手段。不论是对造价咨询企业还是造价咨询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造价咨询企业有更全面的服务于建设领域的专业组织架构、需要有强大的能力为工程咨询提供理论依据数据和经验积累、需要咨询服务人员本身有除专业以外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文字功底。不论作为造价咨询企业或是执业人员,都必须接受并顺应这种转型,如何平稳地过渡、如何不被发展的潮流淘汰,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1、做大做强是企业发展之路

从当下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碎片化、单一化的业务企业已走向发展瓶颈,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投资管理、投资策划以及运营成本的前置管理已成为体系化的建设成本管理需求,作为造价咨询企业必须以需求为根本,向综合性业务发展,将企业做大、做强。

2、大数据是实现造价管理强有力的支撑

新形势下的造价咨询业务必须向前集成,咨询服务更强调的是前期投资测算、目标评审,是项目决策阶段、方案阶段的重要支撑。而大数据将是快速、准确地实现和完成这一服务内容基础条件,对于企业来说开发数据平台形成海量数据库是适应新形势造价咨询转型的必要条件,对于造价执业人员来说积累和使用大数据是提升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3、造价执业人员应向复合型人才转型

工程计价的弱化、造价管理的强化,作为造价执业人员在具备专业性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应广泛的学习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完善个人知识结构以适应新形势下对造价执业人员的专业要求,形成50%精通(专业知识)+30%熟悉(管理、财务、法律)+20%了解(其他相关知识)的分级知识结构体系的复合型人才,提升个人的专业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作为企业也更需要凝聚综合型人才,才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