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法治论文范例

现代法治论文

现代法治论文范文1

[关键词]师德师风;法治化;高职院校

教育是国之大计。在现代法治社会,学校治理与教育管理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规范运行,因此应将教育纳入法律调整和限制的范畴,[1]即实现教育法治化。高校是教育法治化的重要阵地,高校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和具体表现。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承担着培养高质量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责,目前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高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和技能,又要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行,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渊博的知识储备,更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和优秀的师德师风,还要熟悉教育法制,知法、懂法、守法,[3]在教育法治化的大框架下合规施教、依法执教,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高职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实现师德师风法治化十分必要。

一、教育法治化与师德师风法治化

教育法治化以教育法制为基石,而教育法制以教育法律法规为核心。高等教育事关人才培养,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国家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及纲领性文件,就是为了切实规范高校管理,保障师生权利,明确师生义务,促进高等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高质量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任,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各领域内专业技术的实践应用,关系到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因此,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依法治教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大计,教师为本。[4]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提出要“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并“将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内容”。[6]可见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点,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目前部分教师中存在的师风师德问题影响了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师风师德建设,及时纠察师德师风问题,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师德师风主要依赖社会道德制约管理,其约束力有限,在解决师风师德问题上难以起到伐毛洗髓的作用。而法律法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和普遍约束性。有法可依方能依法治教,因此,要将师德师风法治化作为教育法治化的具体路径,使之成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基石。

二、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教师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涌现出了许多深受学生喜爱和社会赞誉的好老师。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教师还缺乏高尚的师德修养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的师德师风问题主要体现在政治思想、师生关系、教学工作和教研科研等几个方面。

1.政治思想方面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广泛迅速,国际交流愈加频繁,多元化思想相互碰撞,前卫思潮对传统主流文化产生冲击,处于这种复杂的大环境中,人们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教师因其职业特性,更爱学习新知,因此对外部信息的敏感度和关注度较高,尤其是自我学习能力强且思想活跃的青年教师,更容易被新潮的观点所吸引。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高强度、高压力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容易出现人心浮躁,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倾向在纷杂思潮中逐渐滋生。[8]身处其中、受其浸淫,有的人难以沉下心来对新信息、新观点、新思想等仔细甄别并辨证思考,往往随波逐流、盲目应和。少数高职院校片面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强调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对师生政治思想重视不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做到位,致使教师中偶有出现政治思想淡漠、理想信念缺乏、政治立场不够坚定等问题[7]。个别教师甚至罔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课堂上出现偏激言论、贬低传统文化、散布错误思想等错误行为。

2.师生关系方面

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有助于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又能促进育人工作落到实处,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十分重要。[7]但有的高职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未能把握交往尺度而导致师德失范。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但部分高职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那些起点较低、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没有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4]而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学生、声斥学生、歧视学生,有的甚至将学生作为泄愤的工具,致使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具有一定复杂性和敏感性,师生交往应保持恰当的交往距离。而有的高职教师与学生关系过分亲昵、暧昧,个别人甚至以教谋私,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而另一种极端现象则是师生关系疏远淡漠,一些教师上课才来,下课就走;课堂上学生不坐前排,教师不下讲台;课下更是师生“对面不相识,何人忽此逢”。

3.教学工作方面

如前所述,绝大部分高职教师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教学,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好评。但也有少数教师工作敷衍塞责,教学不用心,具体表现为:课前准备不足,对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规划和设计,教案、PPT等教学资料准备较少考虑学生视角下的阅读性和可理解性;课堂教学往往照本宣科,对诘屈聱牙的知识点缺乏引人入胜的导入和深入浅出的阐释,没有考虑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课堂管理缺失,教师上课即来、下课即去,不走下讲台、不深入课堂,对那些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视而不见,对学生课上聊天、玩手机等不予制止;课后基本无交流,教师为工作而教书、学生为任务而上课,教师讲过了事,学生听过即可,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和沟通反馈。这种教学态度疏离了师生关系,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4.教研科研方面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评价基本上是“唯职称论”“唯论文论”,高职院校也是职称与薪资待遇直接挂钩,论文与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紧密相关。与研究型高校不同,高职院校因“应用型”校情,所聘教师多以技术能力见长,且学校对教科研平台的投入远不如在实践基地方面的建设投入。高职教师于内自身科研能力不足,于外则平台支持有限,导致搞科研、写论文受限,进而影响到职称评聘。在工作压力与利益驱使之下,有的高职教师就可能走上学术不端、师德失范的道路。[8]如有的教师为了早日“脱颖而出”、晋职晋级而违背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违背诚信原则,凭空捏造数据、私自篡改数据,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7]有的甚至不惜花重金找人、论文。

三、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法治化的路径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品德修养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学校的环境氛围,师德师风问题直接阻碍着学校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只有坚持师德师风法治化的道路,才能有效解决师德师风中的问题,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规范是法律的细则。师德师风法治化作为教育法治化的具体实现方式,应建立“道德—规范—法律”的长效机制,将依法治教落到实处。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教育法制的统领下,以社会道德约束教师自律,以校规条例规范教师行为,以法律法规筑牢教师底线,切实将师德师风法治化建设落到实处。

1.道德自律,注重师德

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身示范、为人师表,是对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起码也是最本质的要求。教师职业本身就具有道德性的要求[8],“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身为师者应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德行和人格魅力来教育和感染学生。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对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价值取向又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任课教师的思想及言行举止的浸润和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师风师德培训,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加强自律,在传授理论知识、开展技能训练等教学过程中展现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做到言行雅正、自尊自律、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秉持操守、遵守公德、维护正义,进而引领正气昂扬的和谐社会风尚。

2.校规管理,合规施教

从道德层面约束师德师风行为的效用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主观态度,其没有阈值,可高可低,没有界限,可严可宽,难以进行客观评判。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制定明确的校规条例,建立完善的师德师风监督与管理体系,将其具体化、标准化,使之可定义、可测量、可评价。同时还要制定具体管理方案,落实师德第一标准[9],将“师德师风”作为教资认定、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条件,通过全面提升师德师风来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学校有规范、有引导,教师才能更好地明确自身责任义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关注自身言行举止,规范地开展教学活动。如此便能有效规避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问题发生的风险。

3.法律制约,依法执教

高职院校制定的规范性制度条例对防止师德师风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强制性仍然有限。教育法制中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是校园规章制度条例的统领,是教师在公民和教师双重身份下必须遵守而不可违反的行为准则,具有绝对的限制性和制约力。我国现有的《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已比较成熟,但“法无禁止即可为”,面对各类新发的师德师风等问题,还需对这些法律框架增订相应的具体细则。完善相关教育法制,加快教育法治化进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师德师风法治化。强有力的法律制约,能使教师“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更加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时刻谨记“立德修身、依法执教”。如果高职教师人人都能经常性的自省自警,严格遵守法制要求,加强师德修养,不做有损师德、自毁声誉的违规违法之事,那么就能全面提升校园整体师德师风,从根本上遏制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问题,进而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现代法治论文范文2

综观整个80年代,我国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研究从对苏联相关文献的翻译,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继续深入介绍研究国外青少年法制教育举措,重点反映国外(主要是苏联)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视,希望我国也予以重视。第二,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从单纯重视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拓展到法制教育与预防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研究,并提出要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协调好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之间的关系,强调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的责任。此外,除了研究领域的拓展外,也有人提出拓展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场所与方式。第三,明确提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客观地说,20世纪80年代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起步期和诞生期,出现了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的研究论文,相关研究成果涉及的面比较广泛,有突出青少年法制教育重要性的,有域外借鉴的,有拓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场所和方式的。这个时期的研究基本上奠定了未来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研究基础和发展方向,是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的诞生期。不过由于当时整个国家尚处于法制的初创阶段,相关研究还比较少,研究的水平深度还不足,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的发展期

进入90年代,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相关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其中明显的表现就是研究成果比80年代有了一定的增加。当然这只是表面的,深入的分析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围绕青少年法制教育这一主题的研究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方面是理论水平的进一步加深,呈现出从多维度、多视角研究这一问题的趋势;另一方面表现在实证研究的出现,开始出现了以某一地区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具体来说,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深入主要表现在:第一,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高发现象进行了反思,认为学校教育存在失衡,学校之外大环境恶劣,家庭教育不当是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障碍。提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对策,用立法的形式保障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实行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加强综合治理。第二,法制教育是青少年行为规范教育的必然选择,而法制教育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在政府,并提出了政府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对策性建议,即以学校为中心,依托社区,包括边缘青少年,进行规范性教育,构筑法制教育的管理体系。第三,青少年法制教育存在法制教育目的偏差、流于形式化、过分依赖学校、农村青少年法制教育落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首次出现了对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的研究,认为加强法制根本在于教育人,重点是领导干部思想觉悟,目标是使全体公民知法、懂法、守法和护法。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切实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培养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校园秩序的观念;学习市场经济的法律知识。第五,在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思路方面也出现了专门的文章讨论。在实证研究方面表现在:第一,结合具体地区的案例型研究。青少年法制教育伴随着上海社区化的过程,上海市通过积极探索社区化的过程,努力开展针对青少年进行社区化法制教育的实践,利用华东政法大学等研究优势资源,推进这一工作的开展。第二,结合具体地区的调查型研究。共青团河北省委的工作人员赴沧州、衡水等地进行了专门调研,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认为一方面青少年法制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法制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有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并分析了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相关原因。最后结合法制教育的相关特点,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实证研究在当时应当说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许多问题与建议都是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之上,比较有说服力。不过对于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整体判断不甚准确。此外,媒体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报道与宣传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报道内容简单通俗,易于理解,对青少年法制教育走进普通人的视野中、引起大家的重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采访相关专业的专家也成为一种凸显青少年法制教育重要性的形式。

三、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的繁荣期

进入21世纪,青少年法制教育相关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研究呈现出多层次,多视角,研究方法也更加多元,研究成果丰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体现。这一时期,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进入繁荣期,表现是多方面的。

(一)专门以青少年、青年群体为研究中心的学术期刊的繁荣

《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一贯注重反映有关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青少年权益保护以及犯罪学领域的新动向、新观点、新问题、新经验;致力于整合犯罪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资源,深化和繁荣青少年犯罪研究,推动我国青少年犯罪防控与青少年权益保护事业的发展。此外,《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等期刊在这一时期也开始活跃起来。专业以青少年为研究中心的刊物的繁荣,发表了大量的关于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的论文,这些学术论文能够突出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综合运用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值得肯定。

(二)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论文的水平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提高

首先,论文的写作更加规范。回顾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诞生阶段和发展阶段的论文,虽然不乏有质量的论文,但是写作大多比较随意。比如论文没有摘要,没有关键词,注释等也很不清晰。总体来说,繁荣期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相关论文学术规范得到加强。其次,论文的质量比之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大致可以概括为研究更为深入,许多论文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进行理论分析,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三)研究呈现出多层次、多视角、研究方法更加多元

由于这一时期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成果非常多,一一进行评述和梳理比较困难,所以笔者选取了相关研究中具有代表性、方向性、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进行述评,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是繁荣期研究成果丰硕的一个表现吧!

1.比较研究兴起

美国是一个十分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国家,在比较研究中选择美国作为比较研究对象的成果率先出现。“培养美国公民,面向社会、实现价值认同”一直是其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坚持的基本理念。同时,美国在法制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上都独具特色:教育内容的社会化,突出价值观的塑造;教育方法多样化,注重行为的养成;教育途径综合化,强化渗透式教育的作用;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英国是普通法系国家法律教育的代表,也是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典型,虽然它没有成文宪法,但它却是有法治传统的国家,也是一个法制非常完善的国家,所以它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在对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借鉴。以英美为青少年法制教育比较研究对象成果的出现为这一时期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提供了域外视角,也为这一领域研究开拓了新境地。

2.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兴起

青少年喜欢阅读且阅读最多的是文学,文学的产生源于生活,其审美价值观与法律有着天然的统一,决定了文学应当成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方式。文学方式的青少年法制教育与学校课程式青少年法制教育相比较,具有传播法律知识、法律目的和法律价值观更加艺术性、生动性、感染性和超越时空的特点。文学方式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实现需要更新观点,创作具有青少年法制教育目的的准确传播法律且具有文学艺术表达形式的优秀“涉法”文学作品,并通过推荐、转化载体和形式等方式积极推广。以文学的方式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这种利用文学与法学跨学科间的研究拓宽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的领域。针对青少年自身的特殊性,少年管教所应当利用其特殊的优势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以这一特定领域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研究也应用而生。少管所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关键在于自身要转变观念,主动承担起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社会责任。少年法庭作为审理未成年人犯罪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的司法机构,在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中占有优势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及时开展新形势下所面临的网络伦理、法制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问题研究,对青少年进入网络社会进行法律保护和有效地打击网络犯罪,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网络环境。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拓展到以网络为渠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也开始出现。

3.传统研究得到加强

一方面,关于青少年法制教育重要性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关于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的理论更加丰满。此外,这一时期报纸、网络对青少年法制教育这一领域的报道和关注也是空前的。综合来讲,这一时期,围绕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和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的研究获得巨大的发展,许多学术论文立论的目的和基点都是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在这两方面的研究广度更广和深度更深。不过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口号性的呼喊大于理论的沉思,忽视了法治意识的培养,这种情况是值得反思的。

四、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的不足与挑战

法制教育是一个兼有法制与教育二者的一个合成词语。一方面,当今中国的立法工作变化很快,几乎每年都有新的立法,尤其是2012年吴邦国委员长宣布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初具规模,这些变化都需要在法制教育中予以适时的体现,教育的内容要紧随时代立法的变化。另一方面,法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日益繁荣也为法制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中国的法学教育在理论上的研究值得在法制教育中予以借鉴。最后,教育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教学教法的理论体系的丰满完善使得法制教育的教学方式还有一定的滞后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时代变化,立法发展,法学与教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针对法制教育尤其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紧跟时代潮流,探索中国法制教育的未来之路还很长。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与教材编写,理论分析与实际效果之间更需要一种平衡,需要一直探索、努力。时间一直在前进,笔者认为我们除了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之外,还需要发掘中国的历史传统法制教育的现代因素,在中西方比较视野中拓展法制教育的内容,寻找适合中国法制教育的最佳路径,寻找中国法制教育的文化归宿是青少年法制教育时代的要求,必然的趋势。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有中国的传统,中国善于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这些都为我们开展研究、开展比较研究、开展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视角。而以哲学为角度,我们不能不反思,中国的法治之路,或许并非中国现代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做得不好,问题恰恰在于缺乏了现代法制与历史传统的衔接,而这种衔接恰恰是青少年法制教育成败的关键。“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人的性格决定了法律不能够成为社会行为的主要规范。中国人所追求的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本身就与那种外在的、刚性的法律不相协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手段的选择上,亦可见中国人惯常的折中、调和的态度。法律虽为调整社会关系非常有效的手段,这一点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强调,但在中国人看来,法律的方式太过刚强,而中国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法律的方式有违这一目标,故为中国人所不取,至少是不尚。”这一问题与现实是我们在进行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应当注意的。

五、结语

现代法治论文范文3

关键词:农村治理现代化;基层组织;村民

1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对乡村基层治理做出了详细部署,在规划的第八篇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中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夯实基层政权。2021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力争5年内建立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基层治理机制、基层服务平台。多主体治理,使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力争再用10年时间,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充分展现。这充分表明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如今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将推进农村的发展,推动农村的富强。如今,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全国乡村发展程度不均,存在很多现实问题。例如: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备、农村发展动力不足、村民文化水平、整体素质较低。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探讨出一条清晰、有效的农村治理现代化道路。本篇论文将以M旗的农村为例。M旗位于偏远地区,是一个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研究发展落后的旗县在现阶段对于如何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是比较有意义的。

2价值意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联系起来,着眼于现代化,并以现代化为落脚点,揭示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而农村治理现代化就是将治理现代化应用于农村,运用现代化方式手段来进行治理。农村治理现代化将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人民充分参与治理;有利于规范治理手段。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尺度应该包括国家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科学化。建立现代化的“法治国家”体系应该作为最重要的尺度标准。这些价值尺度在农村治理现代化中依然适用。笔者认为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意蕴为依法治理;多元主体共治;管理人员精英化;基层组织体系完备。

2.1依法治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新目标。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对法治建设给出了具体指导。这要求广大行政人员要依法治理国家公共事务,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公平公正的服务,对于行政人员来说可以起到约束作用,把权力更好地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2.2多元主体共治。治理现代化是从“政府垄断”向“多元协调”转变]。治理现代化不是由政府垄断管理公共事务,而是号召市场、社会与政府一同治理。各行各业、广大群众都要参与到公共治理中来,表达自己合理的诉求,明确国家主人身份,为社会建设出谋划策,并对行政人员进行监督。政府也要理清自己的角色,树立“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

2.3管理人员精英化。管理人员精英化是农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高,可以确保农村快速的发展。精英化管理者可以带来积极的致富态度、开拓的思维和先进的方式方法,可以带动农村改变落后的境况,通过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农村实践出来,带动农村百姓发家致富。

2.4基层组织体系完备。基层组织包括基层政府和村支部。在农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基层政府与村支部是推动农村发展最前线的组织,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备,将会有利于各项国家战略的实现,只有其体系完备,能够准确、有序地开展工作,才能确保农村发展的每一阶段目标可以按部就班的达成。因此,基层组织体系完备是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必要保障。

3农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通过在该旗县的部分乡镇进行研究,对照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意蕴,可以发现乡村中普遍面临一些困境。

3.1法律知识欠缺。在治理现代化中,我们强调依法治理。目前相关政府工作人员法律知识不完备,大多没有法学背景,法律知识只是在日常的工作中积累或者在政策的学习中吸收,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这可能会导致在治理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无法把握法律要求的尺度。大部分农民的法律知识匮乏。因文化水平受限,大部分农民未受过专业法律教育;并且农民精力有限,把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耕作、劳务,对于法律相关知识不愿、不想去过多了解,对法律一知半解,这就会存在一种老百姓“恶意告状”行为。认为只要自己的诉求没实现就可以上访,因此出现了自己的要求并不合规合法,却仍将行政人员举报,由此对行政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3.2治理主体单一。目前,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未实现,以基层政府为主导、村干部辅助、农村自治、社会协同治理的共治格局尚未搭建。大部分村民不关注农村治理,习惯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不能、不敢、不愿相信自己拥有治理社会的权力。当前,农村企业发展较快,各乡镇都存在几个小型企业。但是各产业主要集中精力在经营企业方面,较少甚至没有参加过农村治理,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如何以企业家的身份去助力农村现代化建设。仍是传统地按照政府的部署开展社会性工作,缺乏主动发声的动力。

3.3人才匮乏。通过采访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对X镇及W镇进行调查,得知各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中大部分领导班子成员为本科学历,平均每个乡镇政府有1~2人为研究生学历。但由于研究生学历工作人员大多刚毕业,并未开始重用,且乡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约40岁,这个年龄段工作在基层的人员学历都处在大专以上本科居多,所以党政领导班子中研究生学历约占该政府的1%。在各村村支部中,在竞选时,由于各村的空心化现象较严重,留村人口学历普遍较低,并且选举规定村支部中有一个大专及以上的学历即可。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思维、价值观、工作态度等方面都更容易出现错误和偏差,会阻碍农村的发展。并且M旗是偏远旗县,因为该旗县交通、经济等发展相对落后,很少有人愿意回乡奉献基层,导致人才匮乏现象。

3.4基层组织懈怠。基层组织是推动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但基层组织存在着工作懈怠的现象。在乡镇政府中,有一些年龄较大,但未处在领导级别的公务人员,就会“倚老卖老”,存在“吃空饷”的嫌疑。虽然对此类人员有处理规定,但乡镇领导碍于情面大多都采取得过且过的处理方式。这样的现象不仅对年轻的工作人员来说较不公平且打消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老赖”会影响乡镇领导的威信。村支部也存在着懈怠的问题。村支部中缺乏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只完成政府的工作,却不能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开展相关活动。甚至还有村支部对于政府下派的工作敷衍了事,不能保质保量完成,推诿扯皮,影响工作开展。

3.5缺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阶段虽已在农村开展文化建设,但大多都停留在表面,设施使用未完全对外开放,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农村还缺乏精神文化建设,村民没有集体意识,眼界狭窄,无大局观,缺少集体致富的观念。精神文明建设都只是停留在几个条幅、标语中,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效果。M旗是民族自治旗县,拥有民族乡、民族村,它应充分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但是目前除了在基础设施及房屋外观上体现了民族风情外,并没有很好地将民族风情表现出来,缺乏民族传承精神。

4农村治理现代化实现路径

该旗县在农村治理现代化实现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们用科学有效的路径去推进其实现。我们要找到问题之根,用易操作、可实行的路径来解决问题。

4.1推进农村法治体系建设。党的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律在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作用非凡,对百姓起到引导及制约作用。我们应拓展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定期展开法律培训活动。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作为一线公务人员,要积极补全自己的法律知识空白,依法执政,在法律的约束下全心全意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合理合法地解决百姓所遇到的问题。在农村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告诫百姓,尊重法律、正确用法。并开展法律培训活动,对村支部成员及优秀上进的村民进行培训,通过组织集体观影、志愿者入村教育、一对一帮扶等方式在全村展开普及活动,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够感受到法律的威严。

4.2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要避免治理主体单一的局面,应鼓励企业、农民共同加入到农村治理中来,多听取多方的声音,明确多方的需求,用多思维、多角度的形式去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基层。政府在工作过程中,完成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学会放手、学会倾听,推动治理主体现代化的实现。并且要消除民不参政的旧有思想,鼓励农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参与到农村治理中,运用好自己可以行使的权利。对于企业来说,也要积极参与到农村治理中,积极提出自己的需求,同时也应借助自己的企业优势,去提供一些岗位及资金资助,农村的发展和其企业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农村发展快速,也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4.3制定人才培养及引进政策。目前在人才培养方面,该旗县有“雨露计划”,该计划就是为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助学金。但此类资助项目应该增加,比如设置旗级奖学金,对高考成绩中名列前茅的学生进行奖励,使其心存感激,将来回乡就业。对于享受民族优势的高考生也应签订相关协议,要求其在毕业固定年限期间回乡就业,为家乡发展带来新鲜血液。“大学生村官”项目、人才引进政策等应加强完善和积极运用,在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也可以将人才引进,提高村支部的整体素质。对于考入到政府机关的高学历者,给予2~3年的基层历练,根据其表现情况予以重用。让这些有学识的公务人员发挥其应有的能力,可以更好地运用专业的知识推动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4.4提高公务人员的价值认同。公务人员工作态度懈怠主要原因为价值观的偏离。随着工龄的增加,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因此,应纠正其价值观念,经常开展党史学习、思想教育,从思想上提高公务人员的觉悟,在治理过程中基于人民本位;提高基层政府的回应性;构建人民满意的治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明确治理目标,将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分成多阶段、多层次,逐个击破重点、难点,同时也可以调动公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政府部门还要完善非人格化管理,避免基于血缘、人情等非正式规范产生的庇护关系,对于体制内“老赖”严格打击,坚决避免公务人员不作为、不奉献、不服务的现象。建立健全激励制度,提高公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增加乡镇政府间的互动、交流、学习,共同进步,提高服务能力。

4.5完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努力提高村民价值认同感,增加村民为村做贡献的信念,可以开展“文明家庭”评比,给予生活用品作为奖励,调动村民贡献乡村的积极性,培养村民集体责任感,使村民心向组织靠拢。完善基础设施,并对村民全面开放,丰富村民生活、提高村民整体素养。另外,民族村应加大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可以开展民族风情体验、民族农家乐等相关的经营,这样既可以推广该民族文化,也可以帮助民族村村民致富。

5结束语

农村治理现代化道阻且长,需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摸索的道路中寻找经验。虽然存在的问题较多,但只要我们耐心解决,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农村的发展,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指日可待,我们将带着全国人民一道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薛柏武.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探讨[J].当代县域经济,2022(1):64-66.

[2]范逢春.国家治理现代化:逻辑意蕴、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86-94.

[3]李庆瑞.城市治理的理论阐释与中国实践:一个文献综述[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5):1-8+85.

[4]桂华.迈向强国家时代的农村基层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状、问题与未来[J].人文杂志,2021(4):122-128.

[5]袁延文.强化农业农村法制建设助力乡村振兴[J].湖南农业,2019(2):1.

现代法治论文范文4

关键词:农村治理现代化;基层组织;村民

1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对乡村基层治理做出了详细部署,在规划的第八篇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中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夯实基层政权。2021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力争5年内建立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基层治理机制、基层服务平台。多主体治理,使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力争再用10年时间,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充分展现。这充分表明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如今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将推进农村的发展,推动农村的富强。如今,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全国乡村发展程度不均,存在很多现实问题。例如: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备、农村发展动力不足、村民文化水平、整体素质较低。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探讨出一条清晰、有效的农村治理现代化道路。本篇论文将以M旗的农村为例。M旗位于偏远地区,是一个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研究发展落后的旗县在现阶段对于如何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是比较有意义的。

2价值意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联系起来,着眼于现代化,并以现代化为落脚点,揭示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而农村治理现代化就是将治理现代化应用于农村,运用现代化方式手段来进行治理。农村治理现代化将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人民充分参与治理;有利于规范治理手段。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尺度应该包括国家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科学化。建立现代化的“法治国家”体系应该作为最重要的尺度标准。这些价值尺度在农村治理现代化中依然适用。笔者认为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意蕴为依法治理;多元主体共治;管理人员精英化;基层组织体系完备。

2.1依法治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新目标。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对法治建设给出了具体指导。这要求广大行政人员要依法治理国家公共事务,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公平公正的服务,对于行政人员来说可以起到约束作用,把权力更好地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2.2多元主体共治。治理现代化是从“政府垄断”向“多元协调”转变]。治理现代化不是由政府垄断管理公共事务,而是号召市场、社会与政府一同治理。各行各业、广大群众都要参与到公共治理中来,表达自己合理的诉求,明确国家主人身份,为社会建设出谋划策,并对行政人员进行监督。政府也要理清自己的角色,树立“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

2.3管理人员精英化。管理人员精英化是农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高,可以确保农村快速的发展。精英化管理者可以带来积极的致富态度、开拓的思维和先进的方式方法,可以带动农村改变落后的境况,通过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农村实践出来,带动农村百姓发家致富。

2.4基层组织体系完备。基层组织包括基层政府和村支部。在农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基层政府与村支部是推动农村发展最前线的组织,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备,将会有利于各项国家战略的实现,只有其体系完备,能够准确、有序地开展工作,才能确保农村发展的每一阶段目标可以按部就班的达成。因此,基层组织体系完备是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必要保障。

3农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通过在该旗县的部分乡镇进行研究,对照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意蕴,可以发现乡村中普遍面临一些困境。

3.1法律知识欠缺。在治理现代化中,我们强调依法治理。目前相关政府工作人员法律知识不完备,大多没有法学背景,法律知识只是在日常的工作中积累或者在政策的学习中吸收,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这可能会导致在治理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无法把握法律要求的尺度。大部分农民的法律知识匮乏。因文化水平受限,大部分农民未受过专业法律教育;并且农民精力有限,把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耕作、劳务,对于法律相关知识不愿、不想去过多了解,对法律一知半解,这就会存在一种老百姓“恶意告状”行为。认为只要自己的诉求没实现就可以上访,因此出现了自己的要求并不合规合法,却仍将行政人员举报,由此对行政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3.2治理主体单一。目前,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未实现,以基层政府为主导、村干部辅助、农村自治、社会协同治理的共治格局尚未搭建。大部分村民不关注农村治理,习惯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不能、不敢、不愿相信自己拥有治理社会的权力。当前,农村企业发展较快,各乡镇都存在几个小型企业。但是各产业主要集中精力在经营企业方面,较少甚至没有参加过农村治理,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如何以企业家的身份去助力农村现代化建设。仍是传统地按照政府的部署开展社会性工作,缺乏主动发声的动力。

3.3人才匮乏。通过采访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对X镇及W镇进行调查,得知各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中大部分领导班子成员为本科学历,平均每个乡镇政府有1~2人为研究生学历。但由于研究生学历工作人员大多刚毕业,并未开始重用,且乡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约40岁,这个年龄段工作在基层的人员学历都处在大专以上本科居多,所以党政领导班子中研究生学历约占该政府的1%。在各村村支部中,在竞选时,由于各村的空心化现象较严重,留村人口学历普遍较低,并且选举规定村支部中有一个大专及以上的学历即可。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思维、价值观、工作态度等方面都更容易出现错误和偏差,会阻碍农村的发展。并且M旗是偏远旗县,因为该旗县交通、经济等发展相对落后,很少有人愿意回乡奉献基层,导致人才匮乏现象。

3.4基层组织懈怠。基层组织是推动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但基层组织存在着工作懈怠的现象。在乡镇政府中,有一些年龄较大,但未处在领导级别的公务人员,就会“倚老卖老”,存在“吃空饷”的嫌疑。虽然对此类人员有处理规定,但乡镇领导碍于情面大多都采取得过且过的处理方式。这样的现象不仅对年轻的工作人员来说较不公平且打消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老赖”会影响乡镇领导的威信。村支部也存在着懈怠的问题。村支部中缺乏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只完成政府的工作,却不能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开展相关活动。甚至还有村支部对于政府下派的工作敷衍了事,不能保质保量完成,推诿扯皮,影响工作开展。

3.5缺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阶段虽已在农村开展文化建设,但大多都停留在表面,设施使用未完全对外开放,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农村还缺乏精神文化建设,村民没有集体意识,眼界狭窄,无大局观,缺少集体致富的观念。精神文明建设都只是停留在几个条幅、标语中,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效果。M旗是民族自治旗县,拥有民族乡、民族村,它应充分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但是目前除了在基础设施及房屋外观上体现了民族风情外,并没有很好地将民族风情表现出来,缺乏民族传承精神。

4农村治理现代化实现路径

该旗县在农村治理现代化实现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们用科学有效的路径去推进其实现。我们要找到问题之根,用易操作、可实行的路径来解决问题。

4.1推进农村法治体系建设。党的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律在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作用非凡,对百姓起到引导及制约作用。我们应拓展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定期展开法律培训活动。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作为一线公务人员,要积极补全自己的法律知识空白,依法执政,在法律的约束下全心全意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合理合法地解决百姓所遇到的问题。在农村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告诫百姓,尊重法律、正确用法。并开展法律培训活动,对村支部成员及优秀上进的村民进行培训,通过组织集体观影、志愿者入村教育、一对一帮扶等方式在全村展开普及活动,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够感受到法律的威严。

4.2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要避免治理主体单一的局面,应鼓励企业、农民共同加入到农村治理中来,多听取多方的声音,明确多方的需求,用多思维、多角度的形式去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基层。政府在工作过程中,完成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学会放手、学会倾听,推动治理主体现代化的实现。并且要消除民不参政的旧有思想,鼓励农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参与到农村治理中,运用好自己可以行使的权利。对于企业来说,也要积极参与到农村治理中,积极提出自己的需求,同时也应借助自己的企业优势,去提供一些岗位及资金资助,农村的发展和其企业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农村发展快速,也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4.3制定人才培养及引进政策。目前在人才培养方面,该旗县有“雨露计划”,该计划就是为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助学金。但此类资助项目应该增加,比如设置旗级奖学金,对高考成绩中名列前茅的学生进行奖励,使其心存感激,将来回乡就业。对于享受民族优势的高考生也应签订相关协议,要求其在毕业固定年限期间回乡就业,为家乡发展带来新鲜血液。“大学生村官”项目、人才引进政策等应加强完善和积极运用,在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也可以将人才引进,提高村支部的整体素质。对于考入到政府机关的高学历者,给予2~3年的基层历练,根据其表现情况予以重用。让这些有学识的公务人员发挥其应有的能力,可以更好地运用专业的知识推动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4.4提高公务人员的价值认同。公务人员工作态度懈怠主要原因为价值观的偏离。随着工龄的增加,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因此,应纠正其价值观念,经常开展党史学习、思想教育,从思想上提高公务人员的觉悟,在治理过程中基于人民本位;提高基层政府的回应性;构建人民满意的治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明确治理目标,将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分成多阶段、多层次,逐个击破重点、难点,同时也可以调动公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政府部门还要完善非人格化管理,避免基于血缘、人情等非正式规范产生的庇护关系,对于体制内“老赖”严格打击,坚决避免公务人员不作为、不奉献、不服务的现象。建立健全激励制度,提高公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增加乡镇政府间的互动、交流、学习,共同进步,提高服务能力。

4.5完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努力提高村民价值认同感,增加村民为村做贡献的信念,可以开展“文明家庭”评比,给予生活用品作为奖励,调动村民贡献乡村的积极性,培养村民集体责任感,使村民心向组织靠拢。完善基础设施,并对村民全面开放,丰富村民生活、提高村民整体素养。另外,民族村应加大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可以开展民族风情体验、民族农家乐等相关的经营,这样既可以推广该民族文化,也可以帮助民族村村民致富。

5结束语

农村治理现代化道阻且长,需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摸索的道路中寻找经验。虽然存在的问题较多,但只要我们耐心解决,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农村的发展,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指日可待,我们将带着全国人民一道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薛柏武.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探讨[J].当代县域经济,2022(1):64-66.

[2]范逢春.国家治理现代化:逻辑意蕴、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86-94.

[3]李庆瑞.城市治理的理论阐释与中国实践:一个文献综述[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5):1-8+85.

[4]桂华.迈向强国家时代的农村基层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状、问题与未来[J].人文杂志,2021(4):122-128.

[5]袁延文.强化农业农村法制建设助力乡村振兴[J].湖南农业,2019(2):1.

现代法治论文范文5

[关键词]廉政文化;依法治国;价值观;法治精神

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层出不穷,腐败问题是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严重漠视,不仅危害学校的稳定发展,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和完善教育路径载体,是高校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关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长远性工程。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本质要求

党的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引领伟大斗争、伟大事业、最终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从“决定性作用”到“根本保证”,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是关乎全局、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新时代高校党建提出了新的期许、新的任务、新的要求。高校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改革发展大局,损害了教育公信力和公益性,侵蚀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高校内部加强纪律建设、加大执纪审查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表明了我党对腐败问题的深恶痛绝和“零容忍”的态度,其作为一种事后惩治的手段起到了良好的震慑作用。“治病救人”不仅在于解决病痛,更要防范于未然,要从思想上树立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意识,要通过教化真正破除腐败滋生的内生土壤。中国古代“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之,文治教化”、“人文化成”的释义在深刻解释文化作用的同时,阐明了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即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发挥文化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熏陶作用,将核心价值观、党纪国法和法治精神与实践等通过文化的触角渗入人心、渗入骨髓、渗入思想,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实效。鉴于此,我们从不同维度设计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满意度调查问卷,并以安徽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和郑州大学为样本学校,向在校师生随机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68份。参与问卷调查的对象中,教职员工占12%,本科生占55%,硕士生占21%,博士生占12%;其中,中共党员43%,派4%,共青团员47%,群众6%。四所高校问卷分析如下:

(一)廉政文化活动项目丰富多样

调查结果显示,四所高校参与调研的大部分师生都参加过相近相似的主题教育活动,其中约96%的被调查者对学校举办的活动表示满意。其中,以观看廉政教育电影和参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为主。如,安徽大学在2017年依托第六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暨廉洁教育系列活动,举办廉政公益海报展,遴选50余份优秀作品在学校进行集中展览,约10000人次参观了该展览。同时,与合肥市纪委共建“清风影院”,以及编排原创民族歌剧《包青天》,浙江大学部分学院组织毕业班党员、各党支部书记、预备党员赴浙江省第六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开展以“廉为本,洁自好”为主题的爱莲(廉)摄影大赛和廉洁主题动漫征集活动,制作并推广廉政屏保、结合毕业生去向开展树廉倡廉毕业教育等深受师生欢迎和喜爱。

(二)廉政文化建设由线下拓展到线上

在调研的四所高校中,通过官方微信、微博、校园网等网络媒体开展廉政教育,如四川大学全力打造“一网三微”全媒体平台,建立新媒体联盟实现对1000多家校园新媒体的聚合联动,通过打造网络栏目、策划精品内容、塑造网络品牌等,精心组织“8秒正能量”等“微”活动,倡导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郑州大学通过校园网、纪委网站积极宣传报道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果,2017年共在学校网站91篇纪检工作新闻,每周组织全校处级以上干部接收、学习《廉政周刊》手机报,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学思践悟”微信群,开通面向全校党员干部的官方微信平台“清风郑大”。

(三)反腐倡廉的形势依然严峻

在调查中,大多数的师生对于高校腐败问题表示深恶痛觉,认为高校腐败是对大学使命和大学精神的严重亵渎;仅有少数人表示无所谓,认为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必然会将社会中的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折射到校园里,而且随着高等教育投入、办学规模和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腐败不可避免,而作为大学人,应该注重于教学科研,这些不和谐的行为自有法律和道义去惩戒约束。通过调查,在四所高校腐败案件中,以职能部门居多,特别在财、人、物等方面,严重违反清洁廉明之义务。就教师而言,则往往集中在转移和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抄袭剽窃论文、收受学生礼品和吃请等。而在学生群体中,则往往集中在诚信缺失,特别是学术诚信堪忧,另外在学生干部选拔、评奖评优、党员发展等环节有行不正之风的倾向与苗头。

(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仍存有认知误区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约有32%的被调查者认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法治思维不够,在内容上往往过多集中在道德说教、案例介绍等方面,没有很好的与法治文化建设相统一、相结合,没用将法律条文中所蕴含法律精神有机融入于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二是约有41%的被调查者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知不全面,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就是组织征文演讲比赛、观摩警示教育基地、等文娱活动等,没有将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等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考量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三是约有23%的被调查者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理解存有误差,特别是对于二者之间互动共成的关系认知不够清晰。

三、新时代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维度

正如所说,在新时代,我们的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党内存在“七个有之”的突出问题,“四风”回潮复燃问题,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及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言论等。这些情况,在高校中也普遍存在,这也为高校的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和新的要求。

(一)以价值涵养为根本,筑牢廉洁奉公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种道德标准,更是一种价值追求,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将核心价值观作为廉政文化精神特质的内核,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元素,多层面开展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廉洁教育实践活动。“涵养价值观”,体现的是一个过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要求我们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一方面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丰富的文化载体将价值观内化于心、塑造品格,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价值观的培育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导向,为“价值涵养”培育养分丰富的廉政文化氛围,实现全方位全环境全过程育人。

(二)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构建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

高校廉政制度文化建设,一方面依赖于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结合高校实际,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学校根据依法办学治校需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针对性强的预防、监督和惩治机制,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高校廉政制度建设本身而言,首先必须立足于国家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个基本范畴,同时也要注重具有法律属性的大学章程的制定完善。要必须坚持以大学章程为准绳,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通过立治有体搭建更牢固的发展框架和更规范的治理轨道;同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廉政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通过施治有序推进学校反腐倡廉工作法治化转变,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学校各项事业在各个领域中稳步前行。

(三)以法治精神为内涵,提升预防惩治的功用效果

高校腐败问题频发,其根源主要就是少数人的法治意识淡漠,校园中法治文化得不到彰显。法治文化与高校廉政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法治文化作为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约束人类社会生活的刚性文化领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理支撑。另一方面,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将法治思想、法制观念、法治原则等通过文化的触角柔性的渗入人心,形成人人敬法、畏法和守法的法治氛围。推进以法治精神为内核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以增强师生法治意识为目标,通过文化这一载体,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帮助师生树立遵纪守法、克己奉公的正确意识;要以强化法治培训为抓手,提升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要以健全法治基础为保障,加快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和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要以弘扬法治精神为根本,大力倡导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把维护师生合法权益作为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

(四)以载体创新为路径,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共成发展的特性。在新时代,校园文化已经成为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途径和主要载体,廉政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了廉政教育的路径。要打造好高校廉政文化,必须将廉政建设与高校校园文化有效结合,把法治教育、廉洁教育、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和细微处,要突出课堂载体,在春风化雨的言传身教中提升师生反腐倡廉的意识;要突出活动载体,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养成“清正、廉洁、奉公”等观念;要突出校训和历史文化载体,在学校光荣历史传承中增强廉洁教育的渗透力、感召力;突出网络载体,在贴近师生的网络传播中弘扬正能量;要突出环境载体建设,加强公共空间文化氛围营造,通过生动、具体、可感的美的形象,“艺术化”地进行“廉政”教育,“形象化”地塑造“法治”人格,以美导真,以美导善,培养和唤醒每一个师生的法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健,周飞.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当代意蕴[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6):113-114.

[2]新华社.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10-24(1).

现代法治论文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道德教育;策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名称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意味着道德和法治教育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教育内容。同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在第一项“社会责任”里明确提出诚信友善和法治信仰的要求,再一次强调道德和法治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小学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修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实现教学与育人的统一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以“小学语文德育渗透”为关键词,通过篇名检索的方式,检索了中国知网数据库,命中文献919篇,其中硕士论文14篇,期刊报纸905篇。笔者重点分析了2003年至2017年25篇文献,其中硕士论文5篇,期刊论文20篇。

一、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中渗透道德教育

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诸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演示法等的方式和方法。房文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中将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归为“语言传递法”,她提出在运用讲授法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清字、词、句的意思,使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然后再把道德教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解中;在运用谈话法时,她认为“教师展开话题,学生对问题依据经验进行回应,教师对学生的回应给予分析帮助学生树立道德观念。”在运用讨论法时,她指出“教师应注意本班的学习特点和班级氛围,一般在比较开放、活跃的高年级班级中运用。”在运用读书指导法时,她表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理解文本的含义和情感,完成德育教育的渗透。王玉香在《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一文中也提出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讲析,促进学生的理解。曾孝群在《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中提出了“讲析理解法”,即“学习课文时,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3他以学习《爬天都峰》《赵州桥》为例,认为教学的第一步是使学生对语言文字和文字内容深入理解。教学方法的运用,直接影响了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和效果。有关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研究,少数学者着眼于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相应的策略。但也有众多学者比较笼统和概括地针对单一的教学讲授提出策略,忽视了当前教学方法多元的现状。

二、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手段中渗透道德教育

李嘉骏在《教学手段须回归课堂教学实践》中提出:“教学手段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借助媒体、设备或工具,传递教学信息,达到促使师生信息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而采用的方式和措施。”教学手段可分为无形手段和有形手段。无形教学手段是以教师为载体,凭借教师自身的身体器官乃至教师整体人格结构发生作用的手段。众多学者以榜样作用为研究方向。程艳芳在《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中明确提出“通过榜样的设立来达到德育渗透的目标”,她认为教师应做到言传身教的榜样模范。杨聪丽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文中也认为教师应注重师德修养,使学生耳濡目染。而高晓梅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文中提出“要将教材中的内容树立榜样作用,让学生进行榜样的学习”,认为树立榜样的对象是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等内容。这表明在运用小学语文课程的无形教学手段时,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和情境,灵活地选取“榜样对象”。有形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借助的,存在与教师自身外的,依靠其自身独特的工作机理得以操作的媒体、工具或设备。冯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一文中认为利用PPT、录音机、投影仪等工具,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戴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文中提出“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即通过运用图画、影像、幻灯片、音乐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和渲染气氛,使学生产生对主题情感的认同感。潘焕琪在《浅谈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一文中提出“在图片式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利用图片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更利于学生对主题情感的理解。使用不同类型的有形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顺利进行,使学生以更具体、形象的方式,吸收和领会语文课程中的德育思想。有关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手段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研究,众多学者都提出了通过采用无形和有形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但在教学手段的具体运用上没有做过多的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势必以更多元、更直观、更便捷的优点改变传统教学中“照本宣科”的缺陷,因此对教学手段的运用,开展更加具体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三、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中渗透道德教育

宋贵在《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认为应在批改作业中渗透德育,例如学生在作业中用帮助造句,老师就及时传授助人为乐的道理,培养了学生文明礼貌的社会品质。宋瑞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中认为应在作文评价中渗透德育,她认为“作文评价是对学生行为表现、认识能力的评价,学生能在评价中受到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并且“教师应让学生感悟做人的真谛和写作的规律”。刘凤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文中也认为教师通过作业批改留下评语,能够使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三观,增强道德情操。教学评价的强化功能,使学生在语文课程中接受和理解德育情感得以加强,让学生的良好的德育品质的发展更稳定。2011年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一项中明确提出:“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课程标准中写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都应运用到小学语文的评价过程中。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中渗透道德教育,更应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但笔者在整理文献中发现,以教学评价为视角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其中在对教学评价的类型提出策略这一方面的研究留出空白。

四、在小学语文课程的课外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

课外教育是对课堂教育的补充,相较于课堂教育,课外教育更加灵活自主,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开展课外教育,能使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拥有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核心素养中所要求的。杨聪丽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文中明确提出“结合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她认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课外活动的类型例如主题手抄报比赛、朗诵会、爱国主义演讲比赛、参观摄影展、书画展等。孙福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中认为课外体验活动的积聚,会使德育的品质内化为学生的自主意识。程艳芳在《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一文中从阅读的角度提出,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评价,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的途径之一。尽管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地点是在课堂,但具有辅助性教学特点的课外教育现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另一个方向。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知识到能力、情感到品质的质变,是对小学语文课程的课外教育渗透道德教育的研究值得深入的方向。综上所述,国家一系列规定的出台,将道德和法治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语文课程和道德法制课程的学科融合,既能够促进学科的完善和发展,又使学生受益,为培养拥有九大核心素养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教学方法的多元运用、教学手段的具体运用、教学评价的类型运用、课外教学的综合运用四个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和空白,因此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房文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6(32).

[2]曾孝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教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1).

[3]李嘉骏.教学手段须回归课堂教学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0(4).

[4]程艳芳张海元.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8).

[5]高晓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3(5).

[6]戴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7]潘焕琪.浅谈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12).

[8]宋瑞瑞任美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2015(2).

现代法治论文范文7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法学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纠正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过分专门化的倾向,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识教育的理念被引入国内,1999年教育部首次建立32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开始在高校开设有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即全校通选课,此后全校通选课成为通识教育的主要载体,虽然后来一些学校在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①、书院制②和大类招生等方面进行过新的尝试,但是并没有改变我国一直以来遵循的以“通识课程”推进通识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分隔甚至相对立的基础上,导致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通识课程在师资、课时、学分以及学生的需求等方面与专业课程发生冲突的情形,通识课程在高校的实际实施状况并不理想[1]。实际上,如果重新审视通识教育的理念,我们会发现:首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是完全分隔、互不关联的,“要使通识教育的效用最大化,还需将其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学以致用的和谐状态。通识教育所要培养的学生的品格修养、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等,在不同的学科和专业之中有着迥异的内涵和具体体现,因此只有在学生自己的专业领域和职业生涯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思考和讨论才更有实际意义。”[2]其次,“无论在什么学科领域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都不是在教学内容上,而在方法和观点上”,如果用技术性方法去学习文学、历史、艺术,就会产生相应的专门科学,这种方法在带来专业性、准确性的同时,也将对学生的培养局限在某一领域,无法提供对总体关系的理解[3]。最后,通识课程并不是通识教育的唯一载体,通识教育所追求的“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目标也可以在专业教育中得到贯彻和实现。与“通识课程”模式相比,在专业教育中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做法既可以缓解高校在师资、课时分配方面的压力,也可以减少学生选择的困惑,如果能在专业教育中找到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适当切入点,“专业课程”可能会成为“通识课程”之外推进通识教育的一条新路径,本文将以法学教育为例探讨这一路径的可行性。

二、法学教育与通识教育目标之契合

(一)通识教育的目标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的对立面是专才教育,针对专才教育的弊端,通识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完整的人”,所谓“完整的人”就是“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他们“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4]在“完整的人”这一总体目标之下,通识教育的目标还可以从知识、价值、态度和能力等方面进行具体化。1.通识教育以知识的整合性和贯通性为目标通识教育的目标不是要让学生通晓所有学科的知识,而是重视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和融会贯通,以及学科知识与真实世界生活和行为的连接,从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视角去分析和看待所遇到的问题,避免知识的碎片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一种通识课程叫聚合课程,该课程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开展多学科教学与学习,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围绕同一主题进行多学科视角的协作式教学,让学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5]194这一目标在我国“全校通选课”的通识教育模式下是难以实现的,这种模式虽然存在课程涉及面广、选课灵活自由的优点,但是学生所选课程彼此之间可能并不相关,在内容上也多为泛泛而谈,除了获得一些专业外的知识和方法外,对于学生形成宽厚基础和贯通知识的效果甚微。2.通识教育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通识教育追求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健全心智的养成,为此在较早提出通识教育的美国高校大多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哈佛大学将学生的大学经验与毕业后的生活相联系,确定了通识教育的四个主要目标,即为学生的公民参与做好准备;培养学生对他们所言所行的伦理维度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批判性和建设性地回应改变;教导学生将自己理解为艺术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产物和参与者[6]。斯坦福大学2013年进行的通识教育改革,将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熟练写作、有效交流与批判思维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建立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并指导学生将来理智地工作与生活。”[7]3.通识教育以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为目标有责任感的公民除了要具有合理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和自由的精神[8],既要理解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又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要能在国家和全球的层面上,去理解文化的、种族的、性别的差异性、相似性和贡献”[5]236,要了解当代社会重要课题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二)法学专业教育对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针对上述通识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专业教育并不能承担起全部实现的重任,在此需要澄清的一点是,本文关于“在专业教育中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主张并不是要取代现有的“通识课程”,而是希望在不断完善通识课程的同时,在专业教育中为通识教育的推进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为此,我们首先要认清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目标之间相互契合的程度,并在专业教育可以达到的范围内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否则不但无法达到拓宽通识教育渠道的理想效果,还会适得其反,给专业教育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以法学教育为例,虽然法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法律职业人才,这在总体上与通识教育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但是这并不妨碍法学教育在具体目标上与通识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度。法学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尤其是在思维能力和有责任感的公民的培养方面,法学专业教育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法学教育在传授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重视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而法治精神正是有责任的公民所必不可少的素质。而且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非常重视学生交流、写作和批判能力的培养,虽然这种能力多局限于法律领域,但也构成通识教育所追求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法学教育在学科的整合与贯通方面也能发挥一定作用,以宪法学为例,宪法学作为法学基础学科,实际上是一个广域课程,涉及政治学、法学、哲学、管理学、经济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社会学科的不同知识和多元方法论,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将这些不同知识和方法综合起来,以宪法现象、宪法事件及宪法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打破原有学科的理论界限,而且有助于整合各类社会科学的知识[9]。除了传统法学学科,一些跨学科、交叉型的法学课程,如工程法、交通法、医事法等也能实现同样的目标。在认清了法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契合程度后,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探究在法学专业教育中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具体路径:其一是通过法学专业教育自动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其二是通过充实法学主修科目来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三、通识教育目标在法学教育中的自动实现

如上文所述,法学教育中内含的对法治素养的培育和对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与交流能力的训练与通识教育目标具有极大的重合度,因此,通识教育的同类目标可以在法学教育中得以自动实现。

(一)通过法学教育培育法治精神

在现代法治社会,法治精神是完整的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必须具备的素养,法学教育在培育法治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法学教育的过程就是法治精神培育的过程,法治精神的培育是所有法学专业课程的共同使命,为此,法学教育不应只是法律条文的罗列和知识的简单堆砌,也不是不同国家法律条文和制度的简单比较,而应有一个贯穿于整个法学教育的基础思维,这个基础思维的核心就是法治的维护和人权的保障。首先,以法治原则和人权原则作为核心理论基础来贯通宪法学知识。虽然所有的法学课程都有助于法治素养的培育,但是宪法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尤为显著,因为宪法明确规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原则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人权原则。在宪法教学中,学生除了应当学习宪法条文,了解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机关的运作,还应当明白人是具有独立价值和人性尊严的主体,尊重和保护人性尊严是国家的基本义务和责任,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反省国家的法治现状。与作为核心通识课程的宪法教育相比,专业宪法教育在学生法治精神和法治素养培育方面应当更深入一层。作为核心通识课程的宪法学,“其教学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讲授宪法知识和宪法原理,理解宪法规范和宪法制度,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宪法学的分析方法,能够对社会生活中的宪法现象、宪法事件和宪法问题进行不同思维的分析并提出多元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宪法观念和宪法意识,最终树立宪法思维和宪法信仰。”[9]而专业宪法教育在这一目标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以自身行动维护法治与人权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一方面要检视我国整体法律秩序的构造和国家权力的运作是否符合法治和人权的原则,另一方面要反省宪法基本权利是否得到充分保障、是否存在有效的救济途径,并在检视和反省的基础上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其次,以法治原则和人权原则作为核心理论基础来贯通部门法知识。法治精神的培育不仅体现在宪法教学中,也应该体现在所有部门法的教学中,任何部门法的学习都不应局限于本部门法律条文的诠释和学理的探究,学生应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视角来看待部门法,应将部门法的学习建立在法治和人权的基础之上,关注宪法的原则和精神是否被贯彻到低位阶的立法中,关注行政法、刑事诉讼法、刑法等部门立法对基本权利的限制是否有正当理由、是否构成过度限制以及低位阶立法的解释是否与宪法相一致,以法治和人权为基础实现各部门法之间的融会贯通。此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法学专业教育对于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不仅仅是“对法治观念及其抽象理论的了解和认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法律解释以及法律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无形中浸润于其中所包含的法治精神”[10],因此法律专业教育对于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等技能的训练与法治精神的培育非但不是互相矛盾的,而且是法治精神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法律条文的适用和案例的分析都伴随着复杂而微妙的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而每一个法律解释和推理的过程都是一次法治精神的实践过程,在这样一次次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法治思维得以强化,法治精神也自然地被融入到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中。

(二)通过法学教育培养阅读、写作、交流和批判能力

阅读、写作、交流和批判能力是通识教育和法学专业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是法学教育对于上述能力的培养是与专业紧密相联的,每门法学专业课程都会涉及这四方面能力的训练,当然具体的效果可能会受到教学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的影响。与大班教学和讲授形式的课程相比,小班研讨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阅读、思考和展示的空间,学生在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并在小组或班级进行讨论和交流。此外,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课程均以真实案例为教学对象,采用模拟或真实实践的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对于学生检索、阅读、口头和书面表达、独立思考和与不同观点进行交流等能力的培养都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

四、通过充实法学主修科目的方式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主修科目是对某一具体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科目,所谓充实主修科目,就是“鼓励学生不仅去深入探索主修科目这个领域,而且也要帮助他们认识它的广阔背景。充实的主科学习要对三个基本问题作出回答: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11]充实主修科目的方式既可以是教学内容方面的拓展,也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在阅读经典中寻找法学的历史与传统

为了消除通识课程存在的概论式、通史式教学的弊端,阅读经典的重要性被人们反复提及,并被认为是通识教育的核心和灵魂。经典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了解人性、了解自我、了解人类社会的桥梁,“学生们从阅读材料中汲取历史上前人具有普遍意义的智慧,而不是某种专门知识。”[12]美国学者艾伦•布鲁斯从三个方面解释了阅读经典的意义:其一,经典著作可以使人们了解历史;其二,可以让我们熟悉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只要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并在最低限度上熟悉各种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模式;其三,或许是最重要的,在人们共有的体验和思想基础之上,建立这些思想之间的友好联系[13]。作为一门古老的社会科学,法学有着悠远的历史,形成了许多体现人类思考深度和广度的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通常不会局限于某一部门法,甚至不会局限于法学学科,这种既与法学相关又具有跨学科特质的著作为法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宽厚的基础,学生可以从中找寻到法学的历史和传统,并思考法条以及法条背后更深层次的人文社会因素。以孟德斯鸠的名著《论法的精神》为例,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学著作,它以法律为中心,内容上涉及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书中集中讨论的不是具体的法律规范本身,而是法的精神,即应从人类社会的气候、宗教、施政准则、风俗习惯等方面综合考察法律,而且只有当法律被置于决定地位时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该书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三权分立的理论,为形式法治国原则提供了坚实的体系架构[14]。学生阅读这部经典的目的不是为了学到经典中的知识或背诵其中的经典段落,而是发现经典中所包含的“意义”,从中体悟和理解自然法理性和法的精神,实现历史和当代视域的融合。在选择阅读的著作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该著作在历史上的影响力、是否具有持久重要性的思想及是否能激发富有成果的讨论[5]90,按照这个标准,除了《论法的精神》,柏拉图的《法律篇》、洛克的《政府论》、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霍布斯的《利维坦》、罗尔斯的《正义论》、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凯尔森的《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梅因的《古代法》等都可以称得上是经典的法学著作,通过对这些经典的阅读和不同经典著作之间的联系和参照,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学知识的传承体系,引发学生对法学传统与现代问题的思考,也能同时培养通识教育所追求的跨学科视野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在教学案例中融入社会、经济、文化和道德性因素

我国虽然不是判例法国家,但以判例作为解释成文法的分析材料的案例分析方法已经成为我国法学专业教育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教学案例中引导学生对法律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进行思考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法律解释中,可以培养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敏锐的洞察能力,是在法学专业教育中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可行路径。具体的做法是在专业课程设计中,“以国内外具社会伦理道德与文化争议性的法律或司法判例作为教学的题材,并以比较法学的方式,鼓励学生以判例进行讨论与论辩,加深法律专业学习,加强对于文化道德重要性的认知,并建立健康正确的法律思维习惯。”[15]平等权是法理学、宪法学、人权法学和国际法学共同关注的课题,涉及性别、民族、种族、年龄、语言、宗教、财产、政治观点等众多个人、社会和政治领域,是个人和少数群体寻求保护的重要武器,承载着对价值多元化和个人差异性的尊重和包容,因此平等权及其相关案例可以成为法学教育融入文化道德因素的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本文将以“禁止公共场合或工作单位穿戴宗教服饰是否侵犯宗教信仰自由和平等权”为例加以说明(本部分案例及其分析来自于范继增:《欧盟法院对穆斯林妇女在工作场所戴头巾说不》,载《人权研究》2018年第19卷)。首先,在案例选择方面,应当选取典型性案例,例如2017年欧盟法院审理的Achbita案(SeeCaseC-157/15,Judgement14March2017),该案中的申诉人Achbita是比利时G4S安保公司雇佣的一名穆斯林员工,她在2006年要求公司允许她在上班时佩戴头巾,公司以内部规定“禁止佩戴任何政治、哲学或宗教性标志”为由拒绝了这一要求,后Achbita因不服从公司规定而遭到解雇,比利时劳动法庭裁定G4S公司的决定并不违法并向欧盟法院提出咨询,欧盟法院认为私营企业以维护公司中立形象为理由禁止穿戴宗教服饰不构成直接歧视。该案是欧盟法院首次对就业领域中的宗教歧视问题发表意见,虽然判决维护了公司的中立形象,但却因未充分考虑比例原则和判决对穆斯林妇女的不利影响而受到质疑,是一起引发广泛争论的典型案例。其次,在分析法律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案例涉及的社会和文化问题。上述Achbita案的法律问题是私营企业以公司中立性的内部规定禁止穆斯林员工穿戴宗教服饰的做法是否构成对宗教自由和平等权的侵害,法院在对此进行司法判断时不可避免地要考虑案件所涉及的文化、社会和宗教背景,因此可以在专业的法律问题之外,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公司的经济利益是否能成为禁止员工穿戴宗教服饰的正当理由,国家的中立、民主和世俗等政治价值与宗教信仰的保障如何协调,国家如何保障不同宗教的平等。第三,引入相似案例,通过比较的视角加深对案例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重要性的认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国家对于同类案件的认识也是不同的,例如美国最高法院在Casey案中将宗教自由的功能认定为保障个人的自治性,要求国家政府以及其他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对不同信仰给予尊重与宽容,并在Elauf案中认定雇主因雇员佩戴宗教标志而对其解聘的行为构成了歧视,用人单位提出的“雇员中立性外观”规定不能构成解聘合同的正当动机。与美国不同,比利时、法国等世俗主义至上的国家通常会以政教分离原则为理由允许公司禁止员工穿戴宗教服饰,同为欧洲国家,英国社会对宗教标志的宽容度要高一些,穆斯林妇女普遍享有在工作场所佩戴头巾的自由。通过对不同国家同类案例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同类案例不同国家的法院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判决,以及影响这些判决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是什么。

五、结论

现代法治论文范文8

一、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工作

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引领,积极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一是落实组织生活,开展特色活动。创新学习教育形式,研发“永远的初心”主题音乐党课,积极组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深入开展书记讲党课30余次,组织集中学习百余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合格共产党员”等教育活动20余次,党员人均撰写学习笔记近2万字。同时,积极组织广大党员教师参与“烟头革命”“红色义工”“文明交通岗”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切实加强中小学卫生室建设和“无烟学校”“健康促进学校”“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全区共有9所学校被评为健康教育促进学校,海北路小学被评为第十批省绿色学校。二是夯实主体责任,开展专项整治。研究制定落实主体责任清单29项,制做党风廉政建设警示牌6块,深入开展“找问题补短板提水平创最好”主题活动,制订了《中共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落实区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并建立长效机制,开展“私车公养”“有偿补课”“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专项整治行动,修改制定了《出勤管理办法》《作风纪律专项检查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组织全系统参加“不忘初心、廉洁伴我行”创意短视频大赛和“争当贤内助,共话好家风”大赛等活动,被评为“优秀组织奖”。

二、不断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

1.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一是推进新一中项目建设。新建第一中学项目是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于2018年12月中旬开工,目前教学楼、实验楼、阶梯教室及设备用房主体施工已完成,预计2020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是改善各校办学条件。投资730余万元,完成牛头崖小学操场改造,育花路小学和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篮球场改造及海北路小学道路硬化工程,为各中小学进行基础设施维修。

2.提升现代化教学装备水平。投资298万元,为学校更新计算机215台,更新多媒体教室设备33套,建设录播教室5个,为北二中和北三中建成图书阅读平台系统及智慧教室,为各校购置创客教育器材、大型玩教具和音体美器材、图书等,进一步满足了各校特别是农村及偏远学校对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的需求。

三、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教育。下发《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举办以“明规范,树楷模,铸师魂”为主题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风采演讲比赛,上好师德第一课,举办以“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为主题的教师节表扬暨庆祝大会,开展治理有偿家教明查暗访,正面引导与严格管理“双管”齐下,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风尚。

2.加强业务培训。深化与北京市朝阳区的教育合作,开展“走出去,请进来”专家培训6次,受训骨干校长、教师300余人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区域培训活动百余场,受训教师2000余人次;积极发挥区域“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本年度4个工作室共举行讲座和研修活动52次,外出培训4次,观摩课例9次,送课22节,申报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2项;深入开展多部门联合下校视导工作,教研员深入一线指导教学、开展教研活动每周不少于10课时。引进“国培计划”项目,提高乡村一线教师水平;扎实推进新入职教师系列培训,有效促进了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本年度,评选出省级骨干教师3名、市级骨干教师83名,到农村及偏远学校送课86节。全区教师有390节优质课、11项教学设计及论文等在各级各类业务评比中获奖。

3.补充师资力量。面向全国招聘非在编教师52人,有效缓解了我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科专任教师不足问题。为高中直招教师12名,将于2020年7月入职,为我区高中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4.推动教师交流。9月,我区有3名校级干部、58名学科教师,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挂职、异校任职、交流和支教。4名骨干教师到青龙满族自治县乡村学校支教,1名初中英语教师到新疆支教。

四、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1.深化教育改革。为全面贯彻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教育十条》和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秋华书记“五个率先”的讲话精神,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根据我区实际,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相关单位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目前,初稿已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待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2.加大课改力度。以“五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强化对三级课程的有效管理,整合多学科课程资源,构建艺术大教育课程体系。组织市、区级教研活动200余次,承办全市作业改革跟进现场会,促进区域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加强心理教育研究,举办心理剧、微电影评比、观摩活动,在今年6月举办的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域研讨会上,我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积极推动大阅读工程深入开展,分别在海北路小学、北二中举办优秀项目展示交流现场会。抓好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加强规划课题研究,年内,3项省级课题、52项区级课题成功立项,21项市级课题正处在研究中期阶段。

3.深化素质教育。一是以“喜迎祖国70华诞”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我与国旗同框”合影、“我和我的祖国”快闪、“爱祖国、爱家乡”主题班队会及绘画、征文、摄影评选等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二是精心组织“四节”活动。开展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活动,学生获各级奖励1200余人次,教师获市级以上奖励160人次。二是全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全区中小学纷纷以节日、开学及毕业季、创卫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精彩纷呈的生态体验式特色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三是积极推动营地教育和研学旅行工作。全面推进“营地教育进校园”活动,出台研学旅行指导意见,辖区内10所小学近4500人次先后走进歌华、集发、鸟类基地、艺术村落等营地参与活动。同时,我区承担了市教育局“十三五”国家重点课题《区域研学资源开发的实证研究》子课题研究任务,成立了《域研学资源的开发研究》课题组。四是大力发展校外教育。开设器乐、书法、机器人等30个专业的特长培训班,学员800人次;以茶艺为输出项目与东山街道、育花路社区共建青少年社区课后活动环境,深受社区青少年的喜爱。继续开展青少年生态研学实践活动课程,目前活动开展至50期共培训6000名学生,举办观鸟嘉年华、鸟类放飞等大型活动3次。北二中、蔡各庄小学申报为省级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我区8篇论文获评省市级中小学校素质教育优秀论文(典型案例)。

4.开展课后服务。根据《市教育局等四部门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做好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充分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基层调研,先后召开了课后服务工作部署会和推进会,研究制定了《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目前,我区的10所小学已全面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357名教师为1307名小学生提供课后作业辅导、兴趣特长培养等指导培训,切实解决了家长工作时间接孩子难的社会问题。

五、扶持推动各级各类教育

1.发展学前教育。扎实推进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多次深入幼儿园进行调研指导,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摸底调查。年内,好孩子幼儿园、六一幼儿园顺利通过市教育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复核验收,我区普惠性民办园达到4所,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9.9%。

2.推进高中教育。制定《课堂教学严细化管理办法》,推进“八步流程,高效导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进行生涯教育指导,落实新高考选科分班,组织励志、感恩、远足等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019年,中学高考再创佳绩,212人参考,本一上线15人,上线率7.1%;本二上线162人,上线率76.4%,再创13年来最好成绩。

3.做好成人教育。一是做好学历提高培训。电大共开设19个专业的开放和网络教育,在籍学员301人,毕业76人;成人高考报名424人,自学考试毕业2人。二是做好社区居民培训。完成东山社区、育花路社区、西山社区、安居社区和车站村社区学校挂牌,使我区城市区社区学校的挂牌率达100%,并向农村延伸。走访调研居民的学习需求,统筹安排茶艺、摄影、中医养生、家庭教育讲座等社区教育活动,组织文艺演出3场,承办观摩活动2次。东经路社区学校申报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基地,安居社区、车站村和社区教育鸟类生态体验基地申报为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基地,区电大被评为市级社区教育先进单位。

4.鼓励民办教育。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政府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补贴制度;将民办学校纳入教育系统大督查范围,帮助民办学校尽快提升管理和教学水平。积极引进国际学校项目,鼓励民办教育的多样性发展。

六、全面落实教育保障工作

1.抓好法制教育,创建平安校园。一是加强安全管理。制定下发了《学校周边问题隐患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并严格考核执行情况,开展学校安全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投资5.4万元为各校安装视频联网系统、聘请第三方机构为各校制定安全预案,投资150万元为学校聘请保安43人;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开展防溺水、防校园欺凌及食品安全教育,组织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开展安全教育日和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校车管理,专用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全部经过审批备案。二是加强法制教育。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强化校长依法治校理念,多次全面深入学校进行各项工作检查。北二中、海北路小学顺利通过市级基层法治创建示范单位复检。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组织“走进检察院、法治伴我行”参观学习活动,开展“检察长进校园落实‘一号检察建议’”系列活动,邀请检察官做“守护花蕾”主题讲座,组织收看阳光网络普法课。在省教师和青少年学生法治征文评选活动中,我区6名师生获奖,1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宪法法律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