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对就业观的影响机制

校园文化对就业观的影响机制

[摘要]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校园文化一直在时代洪流中做出权衡与选择,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观,逐渐成为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注方向。以某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样本,采用扎根理论范式的质性分析方法,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及选择式编码,对校园文化与就业观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发现校园文化对就业观的影响路径主要包括三种方式:环境渗透、教育学习和个体选择。最后,针对如何树立科学就业观,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及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校园文化;就业观;扎根理论;影响机制

近年来国内高校大学毕业生屡屡遭受“最难就业季”的问题。对于毕业生来说,“找工作不易,找好工作更不易”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多高校毕业生都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实。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之一。针对就业难的原因,不少研究者都开展深入研究,大体上可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社会环境因素。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下滑,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工作岗位的需求减少或对工作技能要求提高,从而使大量实体经济受影响[1]。第二高校因素。一方面高校大规模的扩招致使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结构性的不匹配,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服务内容多流于形式[2]。第三,学生自身因素。学生对就业的高期望值与用人单位对学生素质要求间存在较大的差距[3]。对于宏观环境影响,只能选择适应;对于人才培养问题,学校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即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得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知识,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学校的学习氛围、校园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学生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差距的问题,更是需要校园文化的熏陶与潜移默化的影响来解决。所以,高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可以尝试从校园文化的建设打开突破口。

一、文献回顾

通过梳理校园文化、就业观以及就业文化的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研究较多地关注校园文化或就业观,但较少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探讨,或仅仅只从校园文化的功能价值与文化塑造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较少地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微观方面去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的相关研究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经过多年历史发展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念、思想体系、校园风气、学术氛围等“软实力”[4]。校园文化可以算上是高校的“隐性课程”,对在校学校生的学习习惯、日常行为、价值观念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校园文化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培育学生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套非正式的管理和正式的规范与制度;第二,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积淀和创造的;第三,校园文化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为基础,是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5]。如果把“校园文化”置于“大学文化”的框架之下,可以发现这个概念与“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等概念相伴而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与“大学文化”相关的研究话题,形成了庞大的研究网络。

(二)就业观的相关研究

就业观是在校毕业生对未来求职的预期和态度,是建立在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等基础上的价值判断,是个体对社会实践与自己能力评估的感知[6]。它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抽象化的概念,既受个体的就业偏好、就业方向、就业预期、就业能力等因素影响,又受企业的薪酬待遇、地域位置、发展平台、企业性质等因素影响,同时也受社会的就业行为、就业结构、社会评价等因素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重点关注的领域。西方理论界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就开始研究就业观念问题,到50—60年代就业观已成为职业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国外主要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形成机理、影响因子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涉及年龄、人格、需要、态度以及经济状况、社会环境等对就业观、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如职业发展理论把职业价值观分成关于工作活动本身的、关于工作报酬的和关于工作伙伴的三个方面[7]。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高校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就业问题才逐步受到广泛关注。21世纪以来,关于“就业观”的跨学科研究发展迅猛,已深入教育学、应用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并衍生出多个交叉学科主题。研究主题聚焦于:第一,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对就业的影响;第二,关于社会转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影响;第三,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影响因素;第四,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现状及特点[8];第五,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教育与引导[9]。

(三)校园文化对就业观的影响机制

校园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择业观,更通过学校自身的社会影响力间接地作用于学生的就业选择。以往研究者在探讨校园文化与就业的关系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校园文化的功能会对就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例如:顾娟[10]认为校园文化通过文化的价值引领、意识培养的渗透作用、社团活动的凝聚作用、对抗竞争的激励作用、行文文化的示范作用以及环境文化的陶冶作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二,如何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大学生就业,例如:刘星喜[11]认为通过采取“走出去”(参观企业、暑期实践、校企合作等)、“引进来”(企业家论坛、企业宣传会、创业经验交流会等)、“校园实践”(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技能大赛、模拟招聘会、求职简历设计大赛等)三大战略来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然而,现有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校园文化的功能价值与文化塑造上,较少地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方面去深入地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的影响。本文以某高校的校园文化为研究案例,采用三阶段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作为访谈对象,探讨校园文化是否影响了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影响程度有多大?以及影响的路径是什么?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来构建校园文化与就业观之间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而为未来的高校文化建设及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二、研究设计

该部分主要阐述扎根理论的内涵,以及解释选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的原因,同时对研究数据的搜集过程进行描述性分析,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一)运用扎根理论范式的缘由

社会学者Glaser&Strauss[12]提出了扎根理论(GroundedTheory),该理论经常运用于质性研究,用于观察微观社会现象,深入剖析现象本质。微观调查的研究者并未形成明确的理论假设,通常只是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领域,在与被调查者沟通和对现象的反复观察中,逐步找到并明确具体的研究问题,从访谈资料中去归纳和提炼出相应的概念与范畴,然后通过思辨,找出其共性并对其进行合理的阐释,进而将其提升到理论的高度[13]。由于扎根理论依赖自下而上的理论建构分析,它有助于识别研究问题,并对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因此该方法在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研究领域被大量运用[9]。运用扎根理论一般需要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以及信度与效度的检验等四个步骤最终达到理论建构的目的。在分析文化对就业观念的影响时,需要通过深度访谈,建构理论模型,用以解释实际现象。文章从现实案例出发,严格遵循扎根理论的操作步骤,在访谈资料的整理、编码和挖掘的过程中,尝试剖析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在多大程度上受校园文化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和一般规律。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通过随机采访和“滚雪球”的方式,共获得30份访谈样本。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后,有18份进行了现场录音,并根据访谈记录或录音整理成文稿,作为一手的分析资料。采访地点多选择图书馆、教室、食堂、运动场、水房、寝室等地方,以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作息为原则。历时一学期,从2018年3月初至6月底。所有案例都包含基本的信息要素,即涵盖本研究在案例编码时所需的信息内容:时间、地点、对话内容、微表情、语气语调、停顿等。访谈方式有个人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FocusGroup)访谈两种。其中,个人深度访谈18人,30−60分钟/每人;焦点小组访谈3组,每组4人,60−120分钟/每组。6月底,笔者汇总归纳了30份访谈笔记,在尊重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信息整理、数据编码。

三、校园文化对就业观影响的质性分析

文章严格遵循扎根理论的操作步骤: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以及信度与效度的检验。经过“搜集资料—形成概念—整合重组—理论提取”这一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在分析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资料数据的概念形成和维度抽取。同时,为了保证最终结论的准确性与有效性,研究者在后续搜集资料过程中,如果发现新的概念词汇,需要与已经形成的概念进行校对与整合;如果出现新的类别或范畴时,需要对原有构建的理论范畴进行调整与修正,如此反复操作,直至不再出现新的类别或范畴时,才完成了理论建构的目标[14]。

(一)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指将访谈资料进行分解、对比、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即将一个个调查所得的访谈资料打乱,用学术化的语句进行再表达,然后以新的逻辑方式将其分类与组合的操作化过程[15]。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在所搜集的原始资料中发现意义相近的类型,并对这些类型进行概念化,从而明确类型的概念与维度。笔者遵循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将访谈素材直接进行自由编码,不断将原始资料进行比对,得到了关于“校园文化”“就业”“影响”三方面的短语。再从这些短句中提取共同表达,将相同或类似的类型进行合并、重组和整合,这是概念化的过程。首先,从访谈的原始语句提炼相关的概念,并用学术化的语句进行再表达,得到相关的概念语句;其次,将这些概念进行打乱,重新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分类与整合,最终得到概念提取过程(见表1),为下一步的主轴式编码奠定基础。

(二)主轴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主要是在大量的概念中进一步寻找共性,并对概念之间进行分类与整合,从而精简相关资料信息,挖掘出核心的概念,并在核心概念之间建立有机关联。主轴式编码的一般步骤是:①判断各次要概念的类属与各现象彼此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考虑主要概念与次要概念之间的假设性关系;②验证实际获得的资料是否支持这种假设性关系;③持续不断地寻找主要概念与次要概念的属性,并从具体的个案中确定它的维度定位;④验证实际应用个案中的事件、论据,并予以解释和说明。通过反复地演绎与归纳,研究者将最终发现针对研究对象的概念类属。由开放式编码的三个方面(校园文化、就业观、相互影响),根据其内在联系进一步归类并赋予类属,进而形若干独立类属,最后将“校园文化”归纳为7个核心类属,即校园环境、地缘区位、社会评价、课程设置、专业素养、课外活动、校园氛围。

(三)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主要是指在主轴式编码基础上选择核心范畴,简单来说,选择式编码就是在所有已经发现的概念类属中,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聚焦和思考,选择最为核心的类属过程[16]。其过程通常包含5个步骤:①创建一条清晰的故事线;②将主要概念类属与次级概念类属建立逻辑关联;③在多维度层级中发展派系类型;④通过个案检验各派系中概念类属之间的关系;⑤填充可能需要补充或发展的类属。通过这些操作步骤,研究者可以归纳派系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关的理论分析框架。因此,按照上述步骤,笔者对上述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进行系统分类与整合,然后经过概括—提炼—重组—整合的过程,抽取概念的范畴和类属,最终可将校园文化对就业观的影响体现为三种机制,分别为环境渗透、教育学习和个体选择。

(四)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在使用访谈资料分析时,需要对其研究范畴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三次编码过程中所提炼的概念、核心范畴都与前期的研究结论一致,且反复出现,不存在前文所述新的类别或范畴的情况出现。故不需要对原有构建的理论范畴进行反复的调整与修正,这里的核心范畴是已经抽取的核心类属,说明最终的理论建构条件已经达饱和,核心范畴是可信与有效的。

四、校园文化对就业观的影响机制分析

该部分主要基于上述校园文化对就业观的影响机制分析结果,通过表2归纳出了校园文化的7个核心类属以及3个核心范畴,对这些基础的访谈资料的深度加工分析为接下来的概念、范畴的建构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新的建构;其次,对就业观的概念进行新的建构;最后,重点构建校园文化对就业观影响的理论框架。

(一)校园文化概念的建构

作为一所有着厚重传统和务实作风的高等院校,校训“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激励了高校学生们的责任与使命,塑造了学生们的理想和抱负,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面旗帜。什么是校园文化?笔者将从以下四方面做出分析:①校园环境及地缘优势。学校位于首都,靠近政治中心,接触高级别政府官员和社会名人的机会多,地缘优势明显;建筑有特色,校园小而精致;②课程设置及专业素养。学校的通识课程基础打得好,鼓励学生多元化思考;课堂内同学们沟通好,科创小组、作业合作小组等有凝聚力;师生交流多,老师负责任,导师影响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③课外活动及校园氛围。学校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聚会多,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图书馆学习氛围浓,潜移默化、相互学习、集体感强;精神面貌方面,表现为善于沟通、学风良好、积极进取、健康锻炼;④社会评价。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政治主旋律、又红又专、文凭认可度高、实事求是、务实平衡、功利主义、官僚主义、关注现实、敢于发声,是一所培养干部、知识精英的摇篮。

(二)就业观概念的建构

在校学生勤奋刻苦,就业率高。访谈中很多同学谈到校园文化的表现之一是图书馆埋头苦读的氛围,同学们勤奋上进的作风。从访谈资料看,半数以上学生怀揣进入体制内的梦想,实际想就业的行业集中于中央直属机关、省市机关,以及银行、国企、高校等事业单位。从学校学生整体来看,其就业观存在以下特点:①校园社团活动丰富,求职面试表现佳。访谈中很多同学谈到学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升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自信心;②专业培养方案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高。从大一的通识课、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到大四的就业指导,多元化的实践能力培养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约九成受访者有兼职或实习经历,八成受访者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其中超过半数多次担任学生干部,学生对在校期间获得的能力品质、软技能以及专业能力的满意度普遍较高;③学生性别比例均衡,就业地相对集中北上广。从访谈来看,学生普遍成绩优秀、抱负远大,就业地相对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④持续学习能力强,出国深造出路广。学校学子深谙“学无止境”的道理,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了世界顶尖名校的认可,间接地树立了学校品牌。

(三)校园文化对就业观影响的理论框架建构

通过运用扎根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校园文化及就业观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发现校园文化可以被划定为七大类别:校园环境、地缘区位、社会评价、课程设置、专业素养、课外活动、校园氛围。校园文化对就业观的影响路径,主要包括三种方式:环境渗透、教育学习和个体选择。环境渗透,主要强调环境是促进个体就业观形成的现实基础与限制条件,以家庭经济、同伴压力、亲友网络、媒体宣传等社会预期为外在的影响,并以潜移默化或突变的方式始终贯穿就业过程;教育学习,主要强调如何通过系统地知识灌输、案例解析、信息传递与观念引导,解决市场信息与就业选择之间的不对称;个体选择,主要强调个体如何客观看待自己的就业能力,并与主观预期相匹配。以上三个路径,构成一个彼此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回答了大学生就业观是如何被塑造等系列问题。将上述的分析内容提炼整理,得到图1校园文化对就业观影响的理论框架图。

五、结论及展望

校园文化有其特定内涵,也反映了社会认同与学生期望。通过运用扎根理论范式的质性分析方法,对校园文化与就业观念进行概念的梳理,同时针对校园文化对就业观的影响机制,进行理论框架的建构。校园文化不仅仅对学生的就业能力产生影响,更会对学生的就业观产生影响,而这种就业观直接决定其人生道路的选择。因此,未来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宏观层面上,应坚持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挥党的思想引领作用,坚持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及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将个人发展愿景与社会期待、个人职业选择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17]。第二在中观层面上,应构建大学生理论知识运用与能力检验和磨炼的社会实践场景。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实践合作,鼓励企业家到学校来进行现场教学,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体验,鼓励校外第二实践导师的合作教学制度,鼓励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发挥教学与实践相互促进、相互弥补的作用;第三在微观层面上,应提高就业指导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提高专业知识、就业能力以及就业自主性,理性地看待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和开发社会资本(嵌入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培育发展型与自主型的就业观。当然,本文在探讨校园文化对就业的影响时,没有考虑除了校园内的其他外在因素,例如:企业的需求、媒体的舆论、家长的期待、同辈的比较等,因此在影响路径上还有其他可能性,需要学者们继续去挖掘与探索。与此同时,在样本的选择上,由于样本的访谈量较小,可能在结果的信度上有待提高,未来希望可以借鉴更多的质性或定量的研究方法,增加样本的数量,使得研究结果更具有普适性。

作者:杨建 方浩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