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森林公安文化建设思考

生态文明森林公安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

文章围绕我国森林公安文化建设问题,对云南、福建、内蒙古大兴安岭等地采取公开问卷、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形式调研,深入分析了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做好森林公安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和建议,对于稳步有序地推进森林公安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精神家园;现状分析;对策

当前,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生态文明已成为时代最强音响彻中华大地,在这一关键时期,森林公安作为保障和促进生态林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公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安机关在管理人民警察队伍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警察职业特色的一种行业文化(卢维英,2014)。森林公安文化为森林公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如何进一步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以加强队伍建设已成为森林公安机关系统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张弛,2014)。针对日益增强的森林公安民警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充分意识到繁荣文化能增强警力,丰富文化能提升战斗力,因此,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建警、治警和强警的重要环节(王兴文,2007)。

1考察调研的基本情况

自2014年1月成立“国家林业局软科学关于森林公安文化建设体系研究课题组”以来,按照预定方案,课题组先后在17个具有代表性的省、市采取公开问卷、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卓有成效工作,就典型林区森林公安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主要调研的问题包括各地森林公安工作环境特点、文化宣传机构数量、文化宣传人员数量、文化装备配备数量、专题文化宣传活动及宣传报刊数量,同时结合公安部级刊物《森林公安》杂志,设计并发放了包含读者职务、学历、单位、阅读情况、了解时间、栏目吸引度等项目在内的问卷。本文以云南、福建、大兴安岭等地为例进行分析探讨,并总结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现实问题。

1.1云南省森林公安考察调研情况

2014年11月中旬,课题组到云南省森林公安局召集政工、办公室、法制、通讯、治安等部门参加,以云南森林公安文化体系建设情况为主题展开座谈。云南省地处长江、珠江、湄公河等重要河流的源头或上游,是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南方大部分省区的“水塔”,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云南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富集,是中国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多数植物种类,森林覆盖率52.93%,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省森林公安在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保护绿色生态的同时,围绕中心工作,以“贴近实战需要、立足长远发展、积极探索创新”为目标,以“对内凝聚警心、鼓舞士气,对外树立良好形象、密切警民关系”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森林公安这支特殊队伍弘扬正气、凝聚警心、鼓舞斗志、震慑犯罪的作用,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思想动力。云南省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1)加强宣传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云南省森林公安局根据省林业厅、公安厅的宣传工作任务,制定下发《云南森林公安宣传工作考核奖励办法》。考核内容包括报刊电台、影视宣传、新兴媒体、警营文化、内刊《云岭森警》、涉警舆情处置,考核对象是全省16个州市森林公安局、全省森林公安在职在编民警。对各州市森林公安局的宣传思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比,表彰奖励宣传工作考核成绩名列前六名的单位以及先进个人。(2)坚持正面宣传,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保持和主流媒体的合作关系,坚持正面宣传报道,大力宣传森林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大张旗鼓地报道队伍的主流和成绩,热情洋溢地讴歌森林公安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感人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调动了民众参与维护林区治安稳定、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王国宏,2010)。(3)重点建设《云岭森警》等四大宣传平台。云南省森林公安局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门户网站、内刊《云岭森警》是警方搭建的为民服务的四大平台,应用这些媒体宣传工作成效和展示队伍形象,倡导环保警务,提倡环保意识,引导广大网友树立正确绿色价值观。(4)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切实加强警营文化建设。为满足广大民警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各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演讲比赛、美术书法、摄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知识竞赛、业务比武等一系列警营文化,丰富了警营文化生活,增强了广大民警的职业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了云南森林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5)成立了云南省森林警察协会(FPAYN)。协会的成立,搭建了全省森林公安机关联系社会各界、协调警察公共关系的新桥梁,疏通了解森林公安民警诉求,为其提供法律政策的新渠道,开拓了开展森林公安理论研究的新阵地,有力地推动了云南全省森林公安文化建设工作。云南省森林公安文化建设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森林公安文化特色不够凸显,受警种边缘化制约缺少自豪感及认同感,有的民警参与警营文化活动积极性不高,森林公安文化体系建设不够完整,顶层设计缺失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云南省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提升,应受到重视并给予解决。

1.2福建省森林公安考察调研情况

2014年12月中旬,课题组到福建省福州、漳州、龙岩、厦门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多次与当地森林公安富有工作经验的领导和一线民警亲切座谈。座谈中了解到,福建省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也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福建省地处亚热带,气候条件优越,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十分适合林木生长,自然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是我国林业对台合作交流的前沿平台。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是全国生态环境、空气质量均为优季的省份,山多林多是福建的一大特色和优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首位。福建省森林公安局于1981年成立,设9个地市森林公安局、2个直属分局、274个派出所,现有编制2560人,在编2260人。在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福建省森林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对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打造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在思想宣传和警营文化建设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在森林公安内部深入探索其核心价值观,树立了“踏遍青山做奉献,发展林业求长行”的意识。在文化强国背景下,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了教育制度体系。组织开展森林公安从警动机大讨论,征集调研文章210余篇,仅2014年各种媒体登载宣传报道405篇。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丰富警营文化生活,以党支部为单位成立文艺兴趣小组,组织合唱队、演出队、运动队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几年来,多次开展全省网上办案、执法办案系统、警务技能(中国梦、劳动美)、现场勘查等大比武活动,促进了警营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福建省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文化育警”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对此项工作重视不足。二是警营文化建设缺乏相关组织、制度的保障,氛围不够浓厚,现有内容、形式跟不上新时期民警精神需求的增长。三是森林公安文化建设没有纳入公安经费总体预算,缺乏项目经费投入机制,制约了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基层森林公安缺少文化人才,加上业务工作繁重,制约了森林公安文化工作的开展。五是培训交流机会少,森林公安文化创作题材极为丰富,但基层一线民警很少有机会得到文化建设方面的培训、交流及指导,直接影响了广大民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建议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好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的体系,增设专业机构及专职人员,保障经费来源,经常组织开展全国性的森林公安与生态关系、森林公安生存与发展、森林公安核心价值观等讨论、调研、讲座活动,以解决森林公安文化建设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1.3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调研情况

2014年11月,课题组召集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相关人员,在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召开座谈会,着重了解典型国有林区森林公安文化建设情况。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东连黑龙江,西接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至吉林洮儿河,北部和西部与俄罗斯、蒙古国毗邻,地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中的9个旗市,是我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的国有林区,拥有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三大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特殊的生态保护功能和多种伴生资源,是国家重点纳碳贮碳基地,被世人称为“北疆的绿色长城”。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始建于1953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变迁,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集多项职能、多个警种为主体的全能型森林公安机关,是国家赋予的一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行使同级地方公安机关的职能和权限。多年来,这支公安队伍为保护森林资源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卫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安全和维护林区社会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大兴安岭的守护神”。仅以莫尔道嘎森林公安局为例,该局是县级森林公安机关,现有民警108人,内设政工监督室、纪检、指挥中心、办公室、警务保障室、国保大队、森保大队、治安大队、刑侦大队、经侦大队、消防大队、法制大队、情报中心、网安大队、派出所,森林看守所、保安大队等部门。所辖施业区总面积达579752hm2,区域内栖息着64种国家一、二级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生长着数万种珍稀树种和植物,森林覆盖率为94.7%,镇区总人口26725人。近年来,莫尔道嘎森林公安局在打击犯罪、保护生态、规范执法、队伍建设、警营文化等方面将地方公安与森林公安有机融合,彰显森林公安特色。省局进行顶层设计,建立科学的制度,开展目标考核,利用多种媒体传播正能量。在积极向上的森林公安文化氛围影响下,莫尔道嘎森林公安局曾数次荣立集体二等功、集体三等功,多人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及嘉奖。连续4年获大兴安岭森林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第一名。连续2年被评为林区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和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共同被评为“全区执法示范单位”。2012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和“全国执法示范单位”,被国际野生生物学会、中国环境保护基金会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授予“中国野生生物杰出卫士”等荣誉。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以先进的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理论为基础,以培育森林警察职业道德为主题,增强凝聚力,弘扬奉献精神,实践为生态建设服务的价值观,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稳步提升。

1.4报表统计、调查结果分析

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课题组利用各地报表统计分析及调查问卷等形式,对11个省(区)森林公安机关的森林公安机构数、文化宣传机构数、文化宣传人员配备、宣传装备、专题文化宣传活动、宣传报刊、门户网站、政府网站、专门栏目、微博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森林公安文化建设工作各地差距非常悬殊。内蒙古、江西两地的省、市、县级的文化宣传机构数超过百余个,而有的地方则没有设立。山东、内蒙古、江西、广西等地省、市、县级文化宣传人员配备人数均超过百人,而有的省只有2个人。从文化宣传人员及装备总数统计分析图来看,有些省份的办公设备匮乏、交通工具短缺,文化宣传力量薄弱,根本无法满足基层森林公安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亟待从各方面加大投入、增强实力。从专题文化宣传活动及宣传报刊数量来看,各地文化宣传活动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省份,如广西、甘肃、青海、山西、浙江、江苏等地几乎没有任何文化宣传活动,而福建、海南两地的宣传报刊数量较多,江西、内蒙古、山东等地的门户网站数量明显高出其他类型活动数量。综合来看,宣传报刊门户网站和专题文化宣传活动位列所有活动的前三位,是最为常用的3类森林公安文化宣传手段和方式,而对于微博这种伴随着互联网新兴的宣传方式,森林公安由于工作繁忙、业务紧张等原因,并未采用。

2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各地森林公安机关在文化建设方面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工作,积累一些宝贵的经验。如云南、福建、内蒙古大兴安岭等地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公安部、国家林业局及各省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及荣誉,有些做法值得各地森林公安学习和借鉴。但从整体看,森林公安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共性问题,成为了制约森林公安文化建设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警力不足,缺少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的人才。根据实地考察调研,各地普遍存在缺编少编现象,多地没有专设文化建设机构,尤其基层缺少专业及专职的文化人才。兼职人员工作繁重,文化创作的时间和精力无法保障,直接影响了民警公安文化素养的培育,制约了森林公安文化的发展。二是经费无法保障,缺少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撑。目前,多地森林公安文化建设还没有纳入公安经费总体预算,没有建立文化建设项目经费投入机制。从各地报表统计数据看,很多省市没有文化建设专用工作室,无交通通讯工具,宣传装备简陋,没有财力物力保障。三是森林公安文化特色不够凸显。森林公安成立30年以来,多地在文化建设方面一直模仿跟随地方公安走。中心任务及核心价值观、面临的工作环境及影响力等,还没有完全融入生态文明、生态安全之中,缺少自己的文化特色。现有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有待整合创新,彰显特色,增强吸引力。四是全体民警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由于森林公安历史较短,体制还在不断完善,现阶段的工作模式、队伍建设、科技强警、信息化、警营文化等与地方公安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民警中普遍存在重业务工作轻文化建设,重实干轻宣传等现象,缺少自豪感及外部认同感,把自己局限于林业部门的警务中,形成警种边缘化,业务单一封闭,不能很好地将业务与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起来。五是缺少顶层设计及具体指导细则。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出台各级森林公安机关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价值理念、内容构成、组织机构、人才队伍、文化活动、文化阵地(报纸杂志、微博微信、协会、网站等)、典型精品等顶层设计方案和操作性强的指导细则,缺乏组织制度保障,目前还没有形成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的科学体系。

3森林公安文化建设对策

通过对云南、福建、内蒙古大兴安岭及有关省份的调研,深入挖掘、提炼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正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就如何做好森林公安文化建设工作提出4点对策。

3.1领导重视,强化保障

各级森林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公安文化建设工作,深刻认识森林公安文化在文化育人、文化育警中的重要作用,转变狭隘的传统观念,将森林公安文化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持续推进,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要加强领导,建立完整的组织、队伍、制度、考评、人财物等保障机制,促进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的整体健康发展。

3.2理念创新,突显特色

结合森林公安中心任务和当地实际情况,在创建生态文明的背景下,森林公安文化建设一定要走创新之路。研究符合林情、社情、警情和传播环境要求的体系建设思路,拓展森林公安文化发展空间,丰富警营文化生活。要把森林公安文化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真正使民警在工作之余轻松消遣、愉悦舒畅、消除疲劳、精神焕发。

3.3凝聚力量,警民共建

各级森林公安机关要努力营造开放、活跃、和谐的文化创作氛围,凝聚向心力,激发广大民警文化欣赏和创作热情,鼓励创作优秀作品。运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森林公安工作成果和森林公安民警的风采,扩大社会影响(郑秋芳,2011)。同时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密切警民鱼水关系,实现林区警民关系和谐,有力地推动了森林公安文化建设,充分展示森林公安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3.4完善制度,构建体系

从国家层面尽快出台森林公安文化建设整体方案,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细则。研究确定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内容、运行机制、保障措施等体系化内容。研究提出全国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并提出相应的具体建设路径与对策。

4结语

文化是森林公安职业的血脉,是森林警察的精神家园。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生态文明必须推动森林公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森林公安文化建设新高潮,发挥森林公安文化引领风尚、繁荣生活、增强信念、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张春民,2014)。本文对全国17个具有代表性的省、市采取公开问卷、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森林公安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系统性调研,并以云南、福建、内蒙古大兴安岭等三个典型林区为例利用图表形式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本文研究结果和对策建议将对推进科学的森林公安文化建设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卢维英 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卢维英.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森林公安队伍战斗力[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4,24(3):103~105

王国宏.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加强警营文化建设[J].森林公安,2010(1):23~23

王兴文.加强森林公安文化建设之我见[J].森林公安,2007(2):38~39

张弛.从厚积薄发到百花齐放——森林公安文化建设的机制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12):37~39

张春民.强化森林公安队伍建设当好森林保护神[J].内蒙古林业,2014(9):4~5

郑秋芳.关于森林公安警营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及方法研究[J].森林公安,201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