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化建设路径3篇

图书馆文化建设路径3篇

第一篇

一、环境建设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基础

人文环境。图书馆不仅需要很好地外在环境更需要给读者提供足够的人文的关怀。图书馆可以说是一个求知、修身、养性的一个场地。图书馆的物质环境为读者提供的舒适、宁静的环境与人们内心对文化知识的追求相结合,构成了一个图书馆的文化底蕴。人们在这种环境中能更好的学习知识、了解文化、保存和发展文化。图书管理员超凡脱俗的气质、谦虚的语言、认真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等等也是人文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图书馆管理员以自身的行为来感染和影响读者,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资源建设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主体

(一)增加新型文献入藏量。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和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图书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技的发展使读书的方式变得多样化,数字图书馆和电子期刊的出现更使很多读者变成了网上阅读者,因此图书馆在加大印刷式图书的藏书量的同时,也要适当的拓宽网络的数据库,加大网络资料的比例,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技术开发各种网络资源,能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二)文献布局体现本馆特色。图书馆不仅要增加新型文献的入藏量,更要在文献布局上体现本馆的特色。图书馆通过收藏适合的文献、并划分合理的区域对收藏文献进行布局,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图书馆文化。另外要注意收藏的图书馆所收藏书籍的内容要健康,图书质量要合格。还要合理的分配使用经费,合理的调节各类图书的比例,定期的对读者的需求进行统计,以便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三、制度建设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保障

(一)制度要符合实际要求。规章制度是维持纪律、增强规范和保持稳定的必须手段。图书馆要想有个良好的环境,必须制定合理的图书馆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内容并不是固定的,它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变化着,因此就需要图书馆规章制度制定时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设置全面、规范、公平、合理的图书馆制度。这样不仅能方便管理员的管理,更能创造良好的图书馆文化。

(二)制度文化体现以人为本。图书馆制度文化不仅要紧紧地贴合实际,更要注重条文在人文上的关怀,时刻考虑着读者的需求,以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为理念制定图书馆制度文化。制度的语言应该大方得体,多用礼貌用语,用虔诚的语言来打动读者,让读者更好地接受和遵守规章制度。

四、服务建设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目的

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服务于人民,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图书馆建设始终要把读者放在首要位置,树立服务第一的原则。服务品质的高低是图书馆文化的好坏的直接体现,因此要求图书管理员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时刻为读者考虑。在知识发展快速的时代,读者不断涌现出新的要求,因此图书馆必须不断地创新并优化服务流程,从本质上提高服务的质量。

五、人资建设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关键

一个图书馆想要有良好的发展,离不开人员的管理,尤其是现在科技化的图书馆更是人才的竞争。通用电气公司CEO杰夫.依梅尔特曾经说过:“要重视人才,这是公司真正的财富。”图书馆文化的长久发展必须要加大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注重图书管理员的素质与技术培养,从根本上提升图书管理工作者的能力。另外制定合理图书管理工作者奖罚制度,充分调动图书管理者的积极性,更大的发挥他们的潜能。

六、结语

图书馆文化建设是一个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因此在建设图书馆时应建立合理的图书馆文化。为了从本质上提升图书馆为人们服务的功能,图书馆文化建立时一定要重视环境、资源、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图书管文化建设一定要坚持“以读者为第一”的服务理念,尽最大努力的为读者营造良好的查阅资料、学习知识的氛围,让读者尽可能地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

作者:许飞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第二篇

1华东交通大学图书馆发展历程

华东交通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已经走过了36年的发展历程。总结过去的经验,提炼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挖掘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对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我馆36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创立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和现代化建设阶段。

(1)图书馆的创立阶段(1978.1-1987.8)。1978年1月8日,我馆在华东交通大学建校基地———沙山成立,当时办公用房为2间平房约60平方米,藏书1000余册,职工3人。此后,图书馆经过了几次搬迁,最后于1986年12月和1987年8月,全馆分两次搬进新图书馆馆,标志着图书馆有了独立的完整的办公场所。当时,图书馆建筑面积7315平方米,工作人员48名,藏书23.8万册。在图书馆的创立阶段,图书馆工作相当艰苦,办公用房分散,办公场所拥挤,书标靠刻蜡纸油印,各项业务工作既要学习借鉴其他图书馆的经验,又要结合本馆实际,大家本着对图书馆工作的热情和对图书馆事业的追求,自学专业知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拓展服务领域,完善规章制度,用智慧、心血和汗水凝练出图书馆人“艰苦创业,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2)图书馆的全面发展阶段(1987.9-2003.1)。1987年9月7日,新馆全面对外开放,先后开放了中文现刊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等10个阅览室,所有书刊借阅室由过去的封闭管理变为开架管理。同时图书馆也积极参加省内、行业内图书馆的交流协作,开展馆际互借、导读工作等。新馆开放后,图书馆加强了文化建设,先后邀请了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来馆里作报告,辅导读者阅读,拓展视野。为了美化图书馆环境,图书馆通过各种途径购买、收集了国内一些名家的字画和壁画,张挂在图书馆阅览室、办公室等公共场合。为了鼓励职工钻研业务,馆领导号召职工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学术活动,并先后举办了三次图书馆学术论文报告会,探讨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工作方法。同时,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华东交通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及文明礼貌规范》《科研成果奖励暂行规定》《中外文图书分编细则》等规章制度,并于1999年编成《图书馆规章制度汇编》。在图书馆的全面发展阶段,经过近15年的奋斗,图书馆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谱写出图书馆事业的新篇章,真实体现了图书馆人“不断进取,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

(3)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阶段(2003.2-)。2001年6月至2003年1月,学校对图书馆进行了扩建和重新装修,2003年2月经过扩建和重新装修的图书馆全面启用。扩建和改建为图书馆积极推进现代化、自动化办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图书馆工作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电子阅览室空前兴旺,电子数据库逐年增加。图书馆的安全防范措施也实现了现代化,图像监控系统可以监控图书馆所有的出入大门和全馆重要部位,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覆盖了图书馆所有的办公场所和教室等公共场所。2010年3月,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成立,联盟整合了昌北八所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文献和数字资源,以“资源共知、服务共享”为目标,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打破地域限制,为广大读者打造一个“一站式”的资源统一检索和参考咨询服务平台,实现了昌北八所高校的传统文献和数字资源的整合以及统一调度使用。从2003年2月至今,图书馆迎来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机遇,在这个时期,图书馆的服务设施、服务手段、服务理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图书馆人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发展,用实际行动创造出“科学发展、务实创新”的创新精神。

2我馆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馆的文化建设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能给当代图书馆人怀旧情怀,给图书馆人温暖,同时,也给予图书馆人力量和深远影响,激励着鞭策着后来人不断进取,不断追求新的卓越,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不断把图书馆文化建设发扬光大。我馆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图书馆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能科学回答“什么是图书馆”这一根本问题并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其本质是馆员的职业道德和共同理想。(2)构筑“爱国爱馆、爱书爱人、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图书馆精神。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馆员在长期的工作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馆员和读者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包括馆员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文化心态、行为准则,它集图书馆长期的文化积淀与时代追求于一身,反映了图书馆的历史传统、特征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个性特征。(3)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资源共享、平等开放”的办馆理念。办馆理念决定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关系图书馆的兴衰存亡,是图书馆的灵魂,是引导图书馆走向,塑造图书馆品格的立馆之本,是图书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所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4)打造“严谨活泼,高效有序”的工作作风。作风就像传统和习俗,是一种不成文的非正式的制度。作风构成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约束或规范人的态度或行为的重要作用。

3我馆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3.1丰富职工文化

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图书馆职工,如何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是搞好图书馆工作的关键。图书馆员不仅要进行具体的业务工作,而且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近年来我馆开展职工文化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3.1.1举办业务讲座面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资源,结合职工队伍现状,图书馆加强了职工业务学习,经常举办业务讲座,要求馆领导带头讲、部主任必须讲、职工鼓励讲,通过开展各种业务知识讲座和业务技能竞赛,丰富大家的知识,营造学习氛围。3.1.2开展文体活动近年我馆开展了许多文体活动,如举办职工羽毛球比赛、登山比赛、趣味排球赛、广播体操比赛、乒乓球比赛等等,并积极参加学校和昌北高校图书馆联盟举办的文体活动,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活跃了职工文化,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

3.2培育读者文化

图书馆职工应该不断创新服务读者的方法,积极主动培育读者文化,用自己的言行吸引读者、感染读者,引领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把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充分、及时地传递给读者,使读者相信图书馆、热爱图书馆、依恋图书馆。为此,我馆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和培训指导,开展一些与读者或读书相关的品牌活动。如开展入馆教育、搜索竞赛、演讲比赛、书画展览、读书沙龙等活动,使读者了解图书馆、使用图书馆,把图书馆作为他们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2)成立读者学社,架设读者与图书馆的信息桥梁。近年来,读者学社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如成立文明督导队,参与图书馆自习室管理;编发以文学为主、以书为素材的综合性校园报刊《书海报》,为读者提供一个文学交流的平台;每周六晚上为读者免费放映经典影片,丰富读者的校园生活。

3.3营造环境文化

图书馆物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读者到图书馆的学习情绪;给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馆典雅宽敞的中庭设计,整齐有序的书刊摆放,安静整洁的自习室和阅览室,以及负一楼的文渊阁休闲餐饮服务等等,为读者创造了舒适的阅读环境。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布局图书馆物理空间,我馆请学校相关专业老师规划图书馆的环境文化,通过平面和立体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图书馆功能与文化整合、图书馆物理环境与文化整合、图书馆导向标志系统与文化整合,丰富视觉空间文化内涵,使读者一进图书馆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3.4完善制度文化

图书馆规章制度是图书馆实行有效和科学管理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图书馆组织的价值取向,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量度。构建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和谐统一的制度文化,既能维护图书馆正常的工作秩序,又能激励图书馆员工积极向上、爱岗敬业,促进馆员和读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体现图书馆科学严谨的制度文化。为此,我馆不断出台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图书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4我馆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4.1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文化

图书馆文化建设要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紧扣服务这条主线,以规章制度为抓手,在促进图书馆管理,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扩大服务效益,提升图书馆形象上下功夫,从而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4.2营造浓郁的图书馆文化氛围

营造图书馆文化氛围,就是要体现图书馆的精、气、神。图书馆上下要统一思想,既要打造优雅舒适的物理环境,又要展示自己独特的精神风貌,通过图书馆员工的优质服务来赢得良好的图书馆形象。如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树立图书馆先进典型,建设优美的图书馆生态环境、整理图书馆馆史等,都是营造文化氛围的重要举措。

4.3突出图书馆文化个性

每个图书馆都要有它的特色,只有这样,图书馆才会有生命力。建设图书馆特色馆藏,开展图书馆品牌活动,实施图书馆的人文关怀,通过各种活动彰显图书馆文化的个性,都能给图书馆文化披上靓丽的彩衣,从而吸引读者的目光,引领图书馆文化建设发展方向。如构建以交通运输学科为龙头的藏书体系,加快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能够很好地彰显我校馆藏交通特色。

4.4建设有生命力的图书馆文化

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的无形资产,它不仅根植于图书馆人的心里,而且要转化为图书馆人的行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口号响亮,制度上墙,着装统一,装潢漂亮”,更要以实际行动传承、创新和发展图书馆文化,让图书馆文化活起来,让图书馆文化的生命力更好更强。

5结束语

图书馆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工程,是图书馆人永恒的话题,也是图书馆人不断传承和发展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结合图书馆自身条件,以服务广大读者为抓手,以服务社会为根本,扎实推进本馆的文化建设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只有这样,图书馆才会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易建芳 周燕芳 吴锐 马智辉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图书馆

第三篇

1公共图书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深层意义

1.1化解公共图书馆的生存危机

互联网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跨时空无间隙的检索空间和超链接等优势,对图书馆造成巨大冲击。人们已习惯使用的搜索引擎如谷歌、百度等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和海量信息资源,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检索与交流,人们可不用借助图书馆介入,只要拥有任何一部终端设备就能获得满意的服务。早在20世纪90年代,Ungern-Sternberg和Lindquist就曾断言:“研究者们可以检索到来自全世界的信息资源而不必进入图书馆。除非图书馆积极地改变现状。这种现象对于图书馆作为信息提供者的角色而言是毁灭性的。科学交流能够在图书馆外的网络中进行,日益增多的数据库可能使图书馆成为整个网络中很小的边缘部分”。“图书馆消亡论”一度在全球图书情报界不绝于耳,图书馆作为唯一信息中心的地位已不复存在。公共图书馆要在当代网络环境下生存并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运作模式,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建立不同形式的实体图书馆与不同业态的虚拟图书馆相结合的复合式图书馆群;把庞杂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借助多种平台,把服务延伸到社会组织的末梢———社区居民手中,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贴心服务。这样,才能把被“拉走”的读者、用户重新“拉回来”,并使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主阵地的地位得以巩固和提升。

1.2应对公众文化需求的多元化选择

当代文化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为特征,形成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和由多种文化融合而产生的混合文化共存的局面。这种多元、共存的文化环境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人们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这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但多元文化在融合的同时也会形成冲突,让公众面对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文化,难以作出选择,极易造成部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在强烈的文化冲突面前失去自我,受非主流文化甚至是糟粕文化的引诱,在精神家园中迷失方向。进而产生信仰危机,崇尚世俗流弊,漠视传统经典,道德素养低下,审美趣味低俗,与传统优秀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格格不入。公共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阵地,必须积极应对。一方面要以社区为舞台,以“中国梦”的核心理念为导向,践行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使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助力公众把理想追求统一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上来;另一方面要着力发掘自身优势,以推送特色资源和开展公益活动为抓手,满足公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当好先进文化传播、实践、创新的主力军和领航员。这是新形势下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图书馆都应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公共图书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环境友好、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等也都具有重要意义。

2公共图书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2.1为文化强国奠基,引领全民阅读

文化是国家的命脉,是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强大,最根本的要靠极大提升文化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标志着党对国家建设和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刻把握。文化强国的基础在于全民学习。十八大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进政治报告,足见党对全民阅读的高度重视。因此,阅读应从一种个人行为上升到国民行为,上升到社会风尚,上升到国家战略。2005年,新加坡发起“读吧!新加坡”全民阅读活动,从修为、励志、就职、生活等方面为国民推荐必读书目,辅之以家庭故事会、阅读分享会、作家见面会、专题报告会等活动配合,掀起全民读书潮。我国从2006年开始倡导全民阅读,2013年初,新闻出版总署召开全民阅读专家座谈会,副署长邬书林强调指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要健全全民阅读长效机制,形成全民阅读的浓厚社会氛围,打牢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争取使全民阅读活动成为一项长久的国家战略。

公共图书馆界要抓牢这一历史机遇,以社区为突破口,把全民阅读活动扎实开展起来。当前,从对天津滨海新区公共图书馆的调查看,总体情况尚好,且积累了一定经验。尤其是泰达图书馆,着力于平台和载体的规划设计,坚持弘扬主旋律与兼顾多元化相结合,已经把读者阅读推广活动培育成了一项优质服务品牌。自2003年开馆至今,先后评选表彰了“泰达图书馆优秀读者”,举行了“我与泰达图书馆档案馆”征文和演讲比赛,并编印了读者征文作品集,组织核心读者群成立了“滨海读心书友会”,创办了“泰达国学大讲堂”,定期为居民小区、武警部队、敬老院和外来工公寓等送书上门。从2004年开始,通过网站进行新书推荐活动,逐步扩展到区域平面媒体和多种企业内刊。2013年,在网站主页增设“阅读推广”栏目,下设“新书推荐”、“阅读指导”等7个子栏目。这些举措有效吸引了读者参与,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但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个别馆的工作距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居民学习、生活要求还相去甚远。

改善基层图书馆现状,加快推进全面阅读活动,关键是要完善制度机制,落实保障措施。为此,建议在新区或各功能区设立区(街)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下设协调推进办公室,负责研究制订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提出活动指导意见,推荐全民阅读书目,定期组织检查指导;在新区层面建立全民阅读基金,或指令各区列入公共事业专项支出,为活动提供经费保障;制定全民阅读奖励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开展书香之家等评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设立全民阅读季或阅读月,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密切配合,兴起全民读书潮;建立区(街)全民阅读联席会等制度,交流活动经验,研究共性问题,促进全民阅读活动可持续发展。

2.2着眼百年树人,托举未来之星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娃娃”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如何培育未来之星,犹太人为全世界提供了成功范例。犹太人口总数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却获得了全球27%的诺贝尔奖,获奖概率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08倍;美国华尔街的精英,50%是犹太人;全球30%以上的财富掌握在犹太人手中,300亿美元以上的财富巨人中,犹太人占比高达75%;爱因斯坦、马克思、基辛格、卓别林、门德尔松、海涅等超级天才都出自这个“弱小”的民族,形成了神话般的“犹太文化之谜”。其谜底,就是根植于这个民族灵魂深处的教育价值观。2013年初,央视综合频道曾录制专题节目《犹太人的教育密码》,介绍其三大秘笈———“知识是甜的”、“书的民族”和“亥吾胡塔”。即犹太人在孩子的食品上印有文字并抹上蜂蜜,诱导孩子“亲吻知识”,从小热爱学习;其人均藏书量、阅读量等均为世界之最;“亥吾胡塔”直译“友谊”,实为有着相同兴趣、志向的人一起讨论,其讨论又每每升级为辩论,通过“碰撞”引发头脑激荡,使知识、思想得到升华。犹太人的典型案例充分说明,思想就是财富,学习才有未来。公共图书馆要站在百年树人的高度,以青少年读者为重点服务对象,帮助他们作出正确选择,提供最佳服务保障。同时,着力创新组织形式,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图书馆成为“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摇篮。

2.3强化正面引导,抵制网络侵蚀

网络的开放性、即时性和多元性,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其隐蔽性、自主性、交互性等又造成了严重的网络道德威胁,且呈愈发加剧之势。当前,网络中大量的色情、暴力、诈骗、反动信息等得不到有效管控,失真、夸大、虚假信息比比皆是;侵权、盗号、泄密、恶意诋毁性等丑恶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恶劣行径对传统伦理道德造成严重侵蚀。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未来,呵护他们健康成长,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和使命。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依托海量的数字资源、强大的信息组织能力、丰富的公益活动等,为公众传播经典、实用、多元的科学文化知识,影响和凝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在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抵制恶俗网络信息侵蚀的斗争中作出独特贡献。同时,彰显当代图书馆人职业操守和历史担当。

2.4抵御文化演变,维护国家安全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各种文化相互影响、激荡。随之,西方的文化攻势也在增强。部分西方国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文化渗透,企图达到对中国进行西化、分化及和平演变的目的:在理论层面上,推行“西方中心论”,兜售其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在大众文化层面,通过各种渠道如电影、电视、广播、书报刊和互联网等输出其文化产品,使部分公众潜移默化地发生“渐变”。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西方敌对势力妄图以这个“最大变量”来“扳倒中国”[5]。因此,在意识形态领域同西方敌对势力的斗争决不能放松。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和高度警觉,像争夺制空权、制海权那样,争夺制信息权、制话语权,以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延续性,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公共图书馆要在这场无形战争中发挥“装备部”作用,为公众提供精锐精神武装。同时,要自觉做好艰苦细致的日常工作,助力国家构筑“文化长城”。

3结束语

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包括社区文化建设服务,不仅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已经成为事关国家、社会和民生发展的大事。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功能定位,变“殿堂”为“阵地”,变文献库、信息库为知识库、思想库;图书馆工作要尽快实现从“幕后”到“台前”、从“三线”到“一线”的转变;图书馆员要从“保管员”、“守望者”逐步成长为“组织者”甚至“领航员”。服务社区文化建设,公共图书馆要善于审时度势,把微观服务与宏观目标结合起来,根据社区文化建设现状与公众需求,找出适合社区文化建设的最优化服务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以有效地吸引公众参与,推动社区文化发展。完成以上所述战略任务,公共图书馆还要善于乘势、借力,建立广泛的“联合阵线”,把工作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力甚至引领作用,不负使命,有所作为。

作者:田忠强 许江涛 单位:泰达图书馆档案馆 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