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摘要】我国的互联网近年来讯速的发展起来,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价值观以及思维的方式都被网络文化深深的影响着。伴随着网络环境的影响想要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是目前较为重要的难题,本文针对此探讨分析网络环境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文化的出现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机遇。而互联网络的特点是开放、自由、多元、传播性强。一些不健康的文化的传播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政治态度、心理素养等方面,这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创新理论,对网络文化环境下教育工作的内涵深入研究,找出能够应对的策略。

一、积极影响

(一)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丰富

网络文化具有开放、共享、多元等特征,它能够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全球的信息链接。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传统上的资源是书籍、期刊、报纸等,但是网络文学的出现迅速地扩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并且让教育的形式变得多种多样,教育的方式得到创新。比如:第一,高校中数字图书馆的出现,能够将不同载体的信息资源使用数字技术储存,使得学生在浏览读书时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第二,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有关的网站,可以让同学们能够非常方便的在这个思政平台里相互进行交流讨论,让同学们的思政知识面得到扩展。第三,通过互联网络文化让各大高校之间的资源可以共享,这为高校教师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共享教育的资源的同时,对有关的教育问题开网络交流与讨论。这样的平台让高校中传统教学遇到的沟通不畅的问题得以解决,并且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更多更好的资源来进行思政的学习。

(二)使得大学生的思维观念更新

网络文化由于还具有时效性、快捷性的特点,这样使得信息能够快速的传播。在信息便捷化的有利作用下,大学生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来利用网络学习知识,增进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提高自己学习知识的效率。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特点让网络文化克服地域限制进行传播,让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许多的文化作品,让学生对世界中各个不同的文化有所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化成长。还有,由于网络的共享,使得学生可以平等的接受教育,让学生们树立了参与协作的观念。

(三)拓展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一方面,互联网自由开放的特性使得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小。通过网络大学生们可以认识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相互倾诉烦恼,这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扩大让他们的学习、就业等压力得以舒缓。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平台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因为目前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数量较多,他们刚进入大学时会有诸多的不适应,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在网络中与人交流倾诉改善不适的状态。且因为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学生的社交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等模式,这让大学生的交流更加直接、个性。

二、消极影响

(一)影响大学生的判断力

网络中的信息量庞大复杂多样,且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网络中每日的信息量处于连年递增的趋势。随着近几年来网络自媒体的大火,在网络中人人都可以信息,但是由于各类网民都有,他们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既有优秀的文化作品,也有一些较为低俗的文化作品。低俗的文化作品往往会对主流的文化形成一定的冲击,这样便会对学生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负能量的传播会影响大学生的判断力。网络中海量的信息让人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阅读,且网络中的信息大量存在虚假性,这导致了人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将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扩散这会使得大学生对社会生活产生恐惧,产生不信任他人的心理。

(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目前,网络文化中一些商家为了盈利使得整个的网络文化环境变得商业化、娱乐化。许多的电影、电视剧、短视频等过度商业化使得这些都只是作为赚钱的工具。网络游戏是诱惑当代大学生沉迷网络的一种,发行游戏的商家为了盈利打造各种营销卖点吸引人们的目光。比如现在最常出现的“标题党”,一些人断章取义的在标题上做文章为了迎合目前的网络快餐式的阅读习惯。而一些游戏化、娱乐化致死的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还有一些网络中的奢侈消费与拜金主义也使得大学生的消费观扭曲,除此之外,低俗文化在网络中的快速发展也会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观。

(三)沉迷网络的现象导致交往问题

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形成交往观的关键时刻,而交往观与未来学生的工作学习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第一,许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原因是为了逃避现实社会。这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解决从网络中找存在感,而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大学生用网络来逃避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加大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第二,大学生们利用网络替代现实社会中的交往,常常让他们对现实与虚幻分不清楚,最终导致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交流障碍。由于网络中的人物就像是裹了一张羊皮的狼,大家都是虚拟的,与现实生活中的世界是有所不同的。网络中的人物性格大部分都是虚假的,在网络文化中不受现实社会规则的限制,这样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人格,手机成为当代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工具,网络中信息的堆积使得学生的阅读习惯变成碎片化的阅读,这就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无法内化思考。

三、创新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网络的环境是复杂的、多样的,一些大学生容易被一些虚假的信息所影响,各大高校应该要利用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坚持让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的方向,约束网络文化的内容,使得大学生能够有效抵制网络文化中的负面信息,最后做到让大学生养成科学化、健康化的通过网络文学的学习方式。

(二)加强网络道德、法律的宣传

在网络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的宣传教育,让他们明白网络是有一定的规范性与约束性的。网络文化环境也是有市场监管的,对于网络空间的相关法律法规要向大学生宣传教育,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来警醒学生们。也让学生们知道要依法运用网络文化,使得学生们在网络环境中能够知法守法。而高校可以在校园的网络中拟定相关的网络安全条例,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让大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使用网络,达到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的效果。

(三)加强队伍建设

高校应该依据大学生的特点、思想变化等建立一支思想水平较高且具有上网时间的思想政治队伍。队伍中的工作者需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专业的思政理论知识、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观点、与优良的职业素养,还需要具备一些计算机的相关知识等。这支思政队伍能够引领网络文化走向正确的方向,指引大学生可以科学合理的使用网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网络文化对大学思想政治的教育有利有弊,想要避免一些负面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产生影响,那么就需要高校加强思政教育、思政队伍建设同时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以及法律的宣传。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网络文化,最终让思政的教育事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礼春.校园网络文化兴起对高校德育的影响与应对[J].社科纵横,2011(06):146-147+153.

[2]项鑫,徐芝兰.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7):46-49.

[3]柳丽平.高校网络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6(16):201.

[4]蔡学锋.浅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9-51.

作者:乔博 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