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探究

摘要: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校园文化,反作用于校园文化,对学生求知意识培养、行为习惯养成以及综合素质提升具有“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高职院校着力探究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新理念、新要求、新方向,充分挖掘寝室文化隐性教育的巨大空间。面对这一新形势,本文从高职院校寝室文化价值意蕴出发,深入剖析了寝室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五大“点”入手,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寝室文化

0引言

21世纪,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党和国家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明确提出,要在新阶段、新起点、新体制下,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以提高质量、创新体制、优化结构为主要任务,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校园文化,反作用于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在特定空间、特定群体内直接的特殊体现,对学生求知意识培养、行为习惯养成以及综合素质提升具有“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寝室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寝室文化的引导力、凝聚力、感染力和约束力,服务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在此新形势下,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当前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现状

当前,寝室文化建设日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诸多高校将寝室文化建设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常规化工作之一,不断进行摸索探究。近些年,不少高职院校形成了独特的寝室文化建设实施样式和规范,寝室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寝室硬件设施日益完善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改善,学生寝室生活设施配备、室内物品陈设以及公共卫生条件日趋现代化,为学生提供了高标准、享受型物质条件。据调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寝室为一室一卫一阳台,人数标准为4人间或6人间。每个寝室配备热水、空调(电扇),每个床位都单独配备了插座、网络端口,可以24小时不间断提供网络服务。从寝室硬件环境来讲,高职院校寝室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较高,能基本满足学生学习生活需要。

(2)寝室相关规章制度基本形成

寝室相关规章制度是保障寝室成员生活秩序,规范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设立了寝室评比制度、卫生检查制度、作息时间制度等相关制度并由住校学生和宿舍管理人员具体落实制度。以寝室评比制度为例,高职院校寝室评比有严格的评分标准,时间分为星期评比、月末评比、期末评比,学年评比等,往往卫生检查结果作为寝室评比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以说,高职院校对寝室管理制度建设比较重视,并采取了一定措施加以完善,寝室规章制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制度执行情况较好。

(3)寝室特色活动较为丰富

寝室特色活动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部分,跟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培养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寝室常规性特色活动,如“文明寝室评比”、“寝室美化大赛”等,有些以寝室特色活动为载体,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如“党员寝室评比”、“寝室党员先锋队”等,有些将寝室作为第二课堂活动和社团活动平台,多样化寝室特色活动,如“寝室趣味运动会”、“寝室兴趣之家”等。通过多样化的寝室特色活动,寝室成员可以自由选择、直接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为寝室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2当前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寝室文化是常抓常新、常抓不懈的系统性工作。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形势、新理念、新要求、新方向,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加以研究。

(1)寝室物质文化基础薄弱

当前,高职院校寝室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但由于过度追求客观环境,将寝室物质文化建设简单地当成寝室硬件设施和公共场所的建设,不断增添家具、家电,用寝室物质条件衡量寝室文化良莠,而忽视了物质文化内涵式建设,缺少人性化、特色化、现代化的价值理念,物质文化建设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成长发展需要。一方面,寝室作为半公开生活环境,学生需要适应和调节集体生活透明性和个人空间私密性之间的矛盾,缺乏私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适应寝室生活的难度;另一方面,寝室物质条件虽已改善,但与学生多元化生活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无法为学生提供特色化的活动场所,如自习室、信息室、健身房等,更无法实现集学习、生活、娱乐为一体的寝室社区化功能;此外,寝室文化建设往往忽略了楼道文化设计,门卫大厅、走廊墙壁没有规范化的宣传橱窗,也没有适当悬挂警句格言、名人、字画,一片空白,缺乏温馨的生活气息,浪费了楼道文化潜在引导力。

(2)寝室制度文化体系模糊

从整体发展来看,高职院校寝室制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受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制约,寝室制度多数按照陈旧的管理模式,严格规定学生在寝室范围内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能做的要怎么做的问题,学生只能被动地遵守寝室制度,不能完全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既不能满足学生人性化需要,又不能保障制度制定的科学性。在寝室制度文化的具体实践中,多数寝室管理者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能很好地体会制度文化意义,一味要求学生服从管理,缺乏互动反馈机制和制度监督机制,抑制了学生参与寝室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导致寝室制度文化建设缺乏公信力,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矛盾突出等问题;同时,寝室现有的寝室自管会,多数仍停留在寝室事务性工作处理,查房、查卫生,统计在校人数、统计检查数据,没有形成全方位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制度体系,无法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寝室精神文化创新不足

受传统教育管理理念影响,高职院校寝室精神文化建设仍停留在以强制性养成和发展学生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外在层面,忽视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文素养等内在层面的潜移默化。一是精神文化建设理念缺乏先进性。寝室工作以严格的管理条例和行为要求约束学生,即使开展寝室精神文化活动,也是局限于管理需要,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对接和互动上不够,不能很好地推进寝室精神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保障寝室精神文化的先进性;二是精神文化建设环境缺乏多样性。寝室文化建设环境以校园为依托,在寝室内开展寝室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比较单一,时空局限性明显,使得寝室精神文化建设陷入千篇一律的困境,精神文化建设创新不足,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三是精神文化建设缺乏互动性,当前寝室精神文化是一种解析性群体文化,强调唯知、唯执行,将寝室文化建设束缚在相对固定狭隘的管理结构中,忽视了群体间的互动交流,使得寝室精神文化不能很好地以开放创新姿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

(4)寝室行为文化主体错位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个性特征突出,越来越趋向多样化。许多高校在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人本理念不够突出,忽视了学生群体多样化个性需求,容易出现寝室行为文化主体错位问题。一方面,对寝室行为文化主体作用认识不到位。许多高职院校不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合理开展寝室文化建设工作。寝室文化建设方案设计多数以学校为出发点,套用老派作风,单方面确定寝室文化建设具体事项;另一方面,寝室行为文化建设缺少主体参与性和积极性。由于主观认识不足、主体行动不及时,很多高校将寝室行为文化建设局限在各种“条条框框”中,扼杀了寝室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热情,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群体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作用,使得容易出现逆反情绪和抵触心理,甚至采取偏激的行为阻碍寝室文化建设。

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可行性对策

(1)以立德树人为归属点,积极培育学生健康人格

提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寝室文化建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立足现代化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归属点,推进寝室文化建设时代化、创新化和大众化,积极发挥寝室文化教育引导、凝心聚力功能,全方位培育学生健康人格。一方面,以寝室为载体,丰富寝室文化建设思想内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以此增强学生群体对寝室文化的认同,将寝室文化建设内化为自我行为准则,提高明辨是非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创造、共同享有寝室文化建设成果;另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寝室文化全方位育人作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在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寝室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提升精神文化内涵,为学生提供思想引导、学习教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促使寝室文化融入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里,提高寝室文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积极服务学生健康成长。

(2)以制度体系为落脚点,建立健全寝室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离不开寝室制度体系的基础保障,离不开寝室制度文化的创新驱动,寝室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寝室制度文化体系作用,打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基础。一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体系,为规范学生行为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高职院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并将规章制度纳入教育管理体系,努力做到寝室文化建设以制度说话、用制度服务,使学生在寝室生活中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在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基础上,更能将规章制度内化为价值认同,自愿接受、遵守寝室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寝室制度学习机制,分年级、分阶段组织寝室成员学习寝室相关制度,鼓励学生党员、宿管人员、辅导员不定期到各寝室了解制度学习落实情况,对于较差寝室,给予重点关注,并组织集中学习,引导学生逐步由服从转向内化;三是建立健全寝室制度沟通反馈机制,寝室文化建设与学校各部门密切相关,应从全局角度建立寝室制度沟通机制,搭建寝室制度沟通平台,了解学生对寝室制度的接受程度,及时掌握学生对寝室文化的新需求,不断完善寝室制度文化体系,同时,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可行性的反馈评价标准,运用随机调查、面对面访谈、座谈交流等多样化手段,将常规反馈与专题反馈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对寝室制度文化建设进行全程跟踪、反馈,推进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工作有序实施与有效改进。

(3)以自我教育为着力点,加强寝室管理团队建设

寝室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寝室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离不开强有力的队伍支撑。高职院校要以学生自我教育为着力点,积极构建不同层次的寝室管理团队。一方面要整合寝室相关部门力量,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实施寝室文化综合管理,改变按职能划分的“块状管理”现状,形成一体化的寝室文化建设队伍。各部门做好分工,明确职责,提高寝室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分工不分家,尽可能为学生做好贴心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各高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式,建立高素质的寝室自我管理团队。以良好素质和较好能力培养为中心,加强寝室自我管理团队思想意识教育,保证寝室文化建设正确方向,提高寝室管理团队执行力,能及时疏导学生对寝室管理不理解、不配合之处,以高姿态服务,切实解决寝室生活上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帮助寝室成员消除对寝室文化建设排斥、不信任等心理障碍。

(4)以网络环境为突破点,丰富寝室网络文化情境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网络文化给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机遇,尤其是网络文化的舆论引导对寝室文化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推进寝室文化建设,要积极培育网络新环境,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独有优势,深化网络人文情境。一方面利用校报、微信平台、校园网站、第三方交流平台传递知识信息,将寝室文化建设理念、寝室管理制度、公共文化设施等客观环境转化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字化人文情境,在网络环境中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划分寝室网络环境建设“责任田”,明确学校主管部门、思政辅导员、宿舍管理人员、学生干部等主体责任,在教师和学生中培养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网络导师”,通过名人专栏、专项公众号、寝室团队群等网络平台,及时传递寝室文化主流价值意识,丰富寝室网络文化情境,同时倡导文明上网,建立寝室网络公约,规范网络舆论宣传,全方位净化寝室文化建设舆论氛围,保障寝室文化建设有序发展。

(5)以特色文化为切入点,打造品牌文化育人环境

高职院校学生是一个思维活跃、极具创新意识的特殊群体,需要丰富多彩的寝室文化来充实大学生活。为更好地推进寝室文化建设,要在常规性寝室管理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思维,找准寝室文化建设切入点,着力打造品牌文化的全方位育人环境。一要在物质文化上出新招。尊重学生主体意愿,搞好寝室服务设施和室内物品合理配置,营造一个整洁卫生、舒适温馨的寝室环境。在此前提下,挖掘楼道文化、大厅宣传栏等潜在的物质文化空间,增添些文化景观、文化标志。在学生经常可见之处张贴名言警句、励志名言等,促进寝室文化正能量在有限的寝室空间内蔚然成风。二要在精神文化上找亮点。广泛开展各类特色寝室文化活动,如寝室趣味运动会、寝室文化节、寝室结对活动等,将真、善、美标准渗透到寝室精神文化建设中,促进寝室形成多彩的生活、健康的情趣、求知的氛围、团结的风气。三要在行为文化上下功夫。积极创设寝室文化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行为标准,建立寝室文明纠察队,让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执行,亲身、直接参与寝室文化建设,达到知行合一的文化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欧卫平.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2]闾彬,南华.高校宿舍文化中的灰色情调透视——兼论宿舍文化的建设途径和育人功能[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04).

[3]洪满春.“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及其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4]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Z],2015

作者:翁则华 徐丽丽 单位:台州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