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研究

中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研究

[摘要]在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冲击下,广西中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是少数民族学生要全面发展,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合格公民;二是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成为“活化”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当前广西中小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度不高、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淡薄、课程资源开发不足、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民族文化活动少、民族文化建设的机制不健全。广西中小学校和相关部门可采取如下措施,增强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及网络课程资源;搭建民族文化传承网络平台;完善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传承;广西中小学校

文化传承(culturaltransmission)实际上就是人类学家所说的文化的濡化(enculturation)过程,它是指文化在一个共同体(如民族)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1]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通过学校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民族文化的成熟度越高,民族特色越浓厚的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更多地是由民族学校教育系统以外的教育所承担。[2]广西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在这片共生共荣的文化沃土上,开展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活动,能有效促进中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从而形成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认识,增强民族文化的内在凝聚力。

一、广西中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广西多所学校的文化传承活动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虽然各中小学校都采取了多样的形式进行文化传承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广西中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状况不容乐观。

(一)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度不高

广西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等12个世居民族,有40多个少数民族,在广西的中小学校,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形成了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但是,广西中小学校仍然存在有部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认同度不高的现象。据调查,有些家长和学生认为本民族传统文化是落后的,外来的现代文化才是先进的,掌握各种传统技能不再被认为是能人,考上大学才是令人佩服的。这些观点有意无意地降低了民族文化的地位。[3]受汉文化的影响,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知之甚少,没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甚至觉得自己民族的各种生活风俗习惯和一些传统的器物是守旧的,也不喜欢学自己的民族语言,这导致很多少数民族学生不会讲自己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学校很少对学生渗透关于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学生的父母也没有进行适时教育,导致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渐渐忘了本民族文化。

(二)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淡薄

据调查,很多中小学教师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把课教好,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所致:一方面,民族文化知识难以在考试中体现,没被列为考试的重点科目,学校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多,更别提在文化传承上有更深入的研究和突破;另一方面,在广西一些乡镇学校,教师数量少,一名教师需要兼任一个班所有的课程,教师参加培训较少,接受的有关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专家讲座更少。

(三)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不足

校本教材是指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科学的教育评估,利用本学校、本区域的优势教育资源开发出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或教材体系。[4]民族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在学校课程中难以涉及。民族文化教育必须依靠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来进行。广西中小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依然是短板,许多学校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存在偏差。如:有些学校把广西教育厅下发的民族文化教材、知识读本,其他学校编写的教材当作自己学校使用的教材;有些学校把民族读本当成校本教材,没有结合本校所在地域的民族文化特色编写相关校本教材,更别说对校本教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如今,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讲授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上课。例如,在上课时可以给学生展示有关民族文化的微视频,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广西中小学校在微课等网络课程资源开发方面较为欠缺,绝大部分学校没有开发与民族文化相关的网络课程。

(四)网络平台宣传民族文化活动较少

较为普遍的中小学校民族文化活动的宣传形式是学校宣传栏图片、学校主题宣传片、文化长廊、博物馆、展览馆、学生的文化艺术活动表演、大课间体育活动等。这些形式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学校还需要利用网络宣传民族文化。据调查,广西各中小学校较少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民族文化,大部分学校没有建立相关的媒体平台,学校无相关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学生家长群等。学校没有及时把开展的文化活动做电子简报进行宣传报道等,这样,学校的宣传效果不佳,无法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

(五)民族文化传承的机制不够健全

民族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形成机制作为保障。现阶段,中小学校的民族文化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机制不够健全。相关的管理部门没有制订详细的引导中小学校落实传承民族文化工作的方案,学校建设的资金也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的内驱力不足,无法彰显出学校的民族文化特色,更谈不上文化庚延。

二、广西中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出路

民族文化的传承既是一个外显的过程,也是一个内隐的过程。外显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形式上,内隐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的认同等方面。笔者认为,广西中小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时应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5]民族文化的学习需要学习者形成民族文化自觉,广西中小学校的学生应在文化自觉中形成文化传承意识。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民族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开展节庆活动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广西的“三月三”活动形式多样,如歌圩、传统体育项目、壮乡美食制作、服饰制作及展示等,学校可以制订一些活动实施的具体方案,还可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三月三”社区活动。

(二)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

教师应加强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拓宽视野。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当地社区学习,以广西当地得天独厚的场域作为依托,深入了解广西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多向当地的民间老艺人学习取经,融入本土文化。其次,学校应鼓励教师多走出去参加民族文化方面的培训,聆听民族专家的讲座,在理论层面上提升自我,回到学校后再付诸实践。最后,有关部门要促进各民族学校之间、民族学校和非民族学校之间的文化交流。学校要学习民族文化示范学校的创建特色,为教师创造到不同的学校参观、交流、学习的机会。教师在参观其他学校文化建设的同时借鉴其经验,回到本校后进行分享汇报,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能把本校建设得更具民族文化特色,彰显本校文化精髓。此外,学校还可以形成民族文化研究团队,在民族文化传承上进行更深入的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三)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及网络课程资源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要使课程得以实施,学校就要编写适合自身特点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可由本校资深的民族教育专业的教师承担,其他各科教师辅助编写。教师编写时遇到了问题可以及时请教相关专家,及时解惑。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利用当地的资源编写校本教材的内容,以有效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学校还应注重给教师提供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培训,信息技术教师可通过微课的学习网站进行学习,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网络课程的建设。在微课设计上,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以知识点为模块,分学科领域进行。例如:在民族体育方面,可以开发的微课资源有竹竿舞、抛绣球、五步拳、三人板鞋、踩高跷等体育活动;在民族音乐教学方面的素材有敬酒歌及广西各民族的原生态音乐等;学校也可挖掘民族舞蹈、民族语言等元素。

(四)搭建民族文化传承网络平台

中小学校可以通过QQ平台、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美篇、抖音等平台定期推送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活动内容,如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知识、民俗文化活动、学校开展的相关活动的视频及文章等。这些平台不仅可以为学校师生提供有效的信息,让师生进行线上线下的学习,还有利于学校自身民族文化传承的发展,拉近学校与信息共享时代的距离。例如:2018年“三月三”节日,广西新闻网报道了中国壮乡武鸣的“三月三”活动,武鸣当地中小学校学生参加了“三月三”活动的表演展示活动;桂视网报道了阳朔县高田镇民族学校开展的“画绣球”“刘三姐情景剧”“背篓绣球”“大象拔河”“踩高跷”等特色活动,该校还邀请当地社区舞龙舞狮队到校表演。媒体的相关报道进一步弘扬了学校民族文化,为学校开展的民族文化活动做了良好的宣传。

(五)完善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

相关教育部门应充分重视中小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不仅要在活动经费上支持,也要规范民族文化教育的相关制度。有关部门可从课程开发、教师培训等方面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如建立区级—县级—校级三级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并落实到位。相关部门还可以搭建专家合作的平台,让各类民族教育专家多下学校指导民族文化工作,开展多元性评价体系,从管理到实施,形成完整的过程。中小学校付诸实践之后,能更好地理解和阐释民族文化传承的内涵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龙宝新.村小“消逝”现象的文化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2(6).

[3]杨丽萍.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反思———基于广西武鸣县民族教育情况的调查和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1(2).

[4]许世华,曹军,谭会恒.关于校本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坛,2012(3).

[5]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作者:覃月弯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