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正向发展影响因素及策略

网络舆情正向发展影响因素及策略

摘要:网络舆情是社情民意在网络空间的写照和投射,是影响社会公正的重要因素。由于大众网民的自我意识、网络舆情的信息差级、商业利益的不断驱使以及社会负面情绪的带入使得网络舆情潜在风险和显性挑战相互交织,现实领域中“三人成虎”的现象在网络空间中具备了“一人成虎”可能性。因此,分析影响网络舆情正向发展的掣肘因素,从明确各级政府“主导者”定位、强化网监部门“监管者”职责、发挥意见领袖“促成者”优势、提升大众网民“参与者”素养出发形成相应的决策建议,以规避网络舆情反向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网络舆情;正向发展;掣肘因素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①网络空间俨然成为一个全新的“舆论场”,成为网络舆情的重要存在场域。2016年,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到,“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要“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②这一指示明确了网络空间的发展方向、价值目标,让网络空间成为社会正能量的“集散地”,而不是网络言论鱼龙混杂的“名利场”。

一、网络舆情的本质之思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③。网络舆情从网络舆论发展而来,具有视觉引力、情绪感染、利益表达、狂热传播等特征,从本质上来看,网络舆情不应该仅仅被看成“爆炸性”的网络舆论,网络舆情是社情民意在网络空间的写照和投射,集合了网民在现实领域和网络空间中网民基于自身利益和需要呈现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其一,网民的需要是网络舆情产生、发展的逻辑前提,不论是网民的理性陈述还是感性表达,都是基于网民在社会化特别是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需要,这种需要来自于网民自身生存发展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某种依赖和渴求,如民主需要、公正需要、法治需要等;其二,网民自身利益的有效表达以及希望得到相应关注和反馈是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力,互联网的发展给予网民利益表达渠道的多样性、便捷性,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相对来说网民能够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去参与讨论、维护利益,尽管不排除一部分网民人云亦云,但大部分网民的意见汇集都推动了网络舆情发生、发展,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反馈,并以最快的速度得以解决;其三,事件真相得以还原、社会公正得以实现、人民利益得以保障是网络舆情的最终走向和归宿,当前,具有社会各个阶层利益代表性的社会事件在网络舆情的推动下跨越地域,上升为全民参与,舆情信息得以广泛挖掘、组合、分析,左右着舆情走向,这其中包含了网民对于社会公正的期待、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对政府应急处理能力的态度。推动网络舆情正向发展,有利于引导网民形成理性思维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安定团结。但是,不可否认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无界性、匿名性、即时性等特点,以及大众网民、网络信息等诸多因素影响,一旦出现错误的舆情信息,现实领域中“三人成虎”的现象在网络空间中具备了“一人成虎”可能性。如果网络舆情脱离事实真相,潜在风险和显性挑战相互交织,不仅可能导致事件的波及范围、社会影响扩大,而且容易增加事件复杂性,一旦处理不当,容易破坏网络生态空间,或产生社会信任危机,或造成社会秩序混乱,或冲击社会公序良俗,严重者甚至能够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层面。因此,分析影响网络舆情正向发展的掣肘因素并且形成相应的决策建议,能够有效规避网络舆情反向发展的可能性。

二、影响网络舆情正向发展的掣肘因素

1.网民自我意识迷茫

自我意识是对自我存在的意识,即根据自己存在的需要对存在关系进行分析、判断、选择等。网络空间的隐匿性特点以及海量信息裂变式存在,让一部分网民存在自我意识迷茫,他们更多关注“想什么”而非“怎么想”。同时,作为舆情主体,网民受从众心理、猎奇心理、逆反心理影响,容易人云亦云,不清楚“我要什么”,在舆情参与中立论缺乏深度分析,用情绪感染情绪,正确与错误、感性与理性相互交织,其中不乏断章取义、情绪宣泄、主观臆断、博人眼球等行为,吸引流量、增加存在感成为一部分网民的参与追求,看似“共识”性的内容实则包含了网民的从众心理。

2.舆情信息差级逐渐加大

其一,由于网络舆情主体的质量差异,主体的信息选择具有多样性,因而网络信息在传播中缺乏完整性,时常以信息“点”的形式呈现,网民则根据喜好进行选择性讨论,并因兴趣点的不同而逐渐发生注意力的转移,从而导致网络舆情多向裂变,信息差级开始呈现。其二,由于当前网络交流工具的多样,以及网络传播的及时性、超链接、实时生产、实时传播等特点,对舆情信息传播起到加速作用,加之自媒体准入门槛较低和监管难度较大,网络信息在逐渐发生裂变的同时交错传播,其传播样态更像“网状爆炸式”“增殖”传播,最终导致信息之间的衔接呈现不对称,致使舆情本身发生偏移,与初始信息产生信息差级,严重者直接与事件本身相背离,例如,对于一些热点事件经常性出现不同程度的“反转”,就是信息裂变传播后发生舆情偏差的结果。

3.网络舆情受到利益驱使

当前,一些社会性事件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成网络舆情,除了众多网民的影响外,还存在诸如网络水军等利益群体的不当操作。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信息成为具有交换价值的“商品”,网络信息价值以点击、转发量等来衡定,网络空间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生产、传播的利益链条,其生产的内容成为影响网络舆情正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益的诱导让一部分人置社会公序良俗于不顾,甚至被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不顾及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滥用媒体、绑架舆论,虚假信息在各种舆情中出现,严重混淆民众视听,挥霍民众正义,让诸多缺乏理性认知的网民“信以为真”,并且可能“将‘旁观者’卷入或将‘潜水者’激活,由沉默状态变为活跃状态”④,随之跟帖、顶帖,进一步助长网民不满情绪,严重妨碍了网络舆情的正向发展,妨碍了真实民意的有效、合理表达。

4.社会负面情绪“迁入”网络

从根本上说,网络舆情是以网络媒体为介质对社会现实的投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的矛盾凸显期,社会结构、利益群体经过冲洗“洗牌”,人们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需求日益强烈,导致网民对负面事件的出现格外关注,许多突发事件可能仅是一个“导火索”,人们会通过突发事件与其他类似现象结合,如同层层涟漪一样激起民众情绪,生活惯性思维干扰了网民对事件的辨析与研判;加之网络媒体基于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在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极易在信息标题和内容上放大负面情绪,增加了舆情正向发展的难度,“感性的、本能的情绪特别容易感染,而理性的、冷静的情绪在群体中丝毫不起作用”,⑤从而导致真实舆情信息得不到及时挖掘,顺着一部分人“狂热的”“社情民意”越走越远,脱离了事件正常的舆情轨道。

三、推动网络舆情正向发展的有效策略

分析影响网络舆情正向发展的掣肘因素,其根本目的在于整合多方力量,充分发挥政府的核心角色作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网络舆情协同引导格局,发挥各舆情主体优势,有的放矢地推进网络舆情正向发展。

1.明确各级政府“主导者”定位,推动舆情走向

第一,更新引导理念。网络舆情反映人们的利益诉求,宜疏不宜堵,政府要从“制”转向“治”,从“控”转向“导”,充分尊重网民的舆论监督权。第二,掌握话语权。政府相关部门“入驻”主流自媒体,抓好搜索引擎、门户网站以及自媒体规范性建设,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网络舆情始于信息也要归于信息,政府要在时间上占优势、空间上占主场,及时在各大媒体官方意见,赢得网络舆情的话语权;重视培养各级政府官员、各领域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公众人物等为意见领袖,作为政府意见代言人,发挥其学术能力、专业态度、个人影响力引领舆论走向。第三,确立法律规章。加快互联网领域立法,实现法治网络空间,明确政府、网络媒体、网民个体的权责,严厉打击“网络水军”等利益群体,规范和约束意见领袖言论,净化网络生态环境。第四,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权威代表,重视与网民对话平台建设,着力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维护公民权利,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上推动舆论走向,人心所向才能因势利导。

2.强化网监部门“监管者”职责,研判舆情风险

网络舆情监管部门是承担舆情监测、预警、应对等职责,防止产生舆论偏差,推动网络舆情正向发展的重要力量。要不断提升运用前沿技术搜集和监测网络舆情的能力,特别注重与专业化舆情监测服务机构合作;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全面、及时对舆情信息搜集、分类,并科学、准确地进行评估分析,对有错误政治倾向的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屏蔽;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网络舆情预警标准、定级指标进行科学设定;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特别是制定突发网络事件的应急预案;培养一支有专业、有素养的人才队伍,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科学研判、趋势分析,特别是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甄别。

3.发挥意见领袖“促成者”优势,助推舆情发展

意见领袖既能够在舆情中起到源头作用,还能够设置议题,改变舆情走向。⑥因此,意见领域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道德素养、理论知识,以理性自觉去剖析解读网络信息,特别是在网络突发事件中提供正确观点和态度,表明立场,做社会正义的思辨者;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跟进政务信息或主流媒体设置议题,积极弘扬网络主旋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促进大众网民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4.提升广大网民“参与者”素养,实现舆情理性

谣言止于智者,广大网民是网络舆情的重要主体,引导网民形成自我意识自觉,增强自律意识、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提升自我媒介素养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具备主动抵制、揭露网络错误信息、虚假信息的自觉性;注重网民心理建设,明确自我行为和心理需要,以理性平和心态表达利益诉求,积极主动地对网络舆情进行理性判断、道德反思,避免人云亦云;特别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以青年大学生群体带动舆情信息的传播节奏,弘扬网络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做网络舆情的理性参与者。

作者:王英洁 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