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

谈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

摘要:当前很多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出现“理论水平低、实操能力低”的情况,以致于缺乏应有的竞争力。通过对当前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的阐述,分析了当前市场需求,提出了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合作,推进专业设置市场化,加强双师队伍建设等解决方案,以期对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实用型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通过对各类招聘信息进行分析发现,许多岗位都对计算机操作有较高要求。2019年,在考察职业学院指出时,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当前计算机的普及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巨大需求使得职业学院的计算机专业迅猛发展[1]。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满足社会对中高层次的计算机“实用型”人才的需求,然而计算机专业设置、专业细分、教学内容和设备陈旧等诸多问题依然摆在很多职业技术学院面前。如何让学生在短短三年内掌握他们未来工作中的各种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这需要职业学院不断探索,制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

一、当前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知识陈旧,选修课程较少

当前,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中都包含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进行分析发现,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例如对主机、键盘、鼠标等的介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很多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对这些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因此,对很多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很多内容已经较陈旧,但很多职业学院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块设置还沿用以前的课程指导方案,并未及时调整、优化课程内容[2]。另外,当前职业技术学院课程采用“必修+选修”模式。一般来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其必修课有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C语言等,而一些选修课则较多是与计算机专业没有多大相关性的课程,如公共管理课程、素质课程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并没有兼顾当前计算机发展的趋势,以致于必修课内容较陈旧,而选修课则过于随意。

(二)学科化问题严重,缺乏实践能力培养

学科化是本科学院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体系教学常用的模式,而职业学院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因此,学科化不适用于职业学院。但当前很多职业学院仍然按照“学科—知识—课程”模式构建课程体系,主要是还没有摆脱全日制本科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授课方式等方面都偏向于理论,而在实践方面则稍显不足,这使得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方面能力较弱。计算机专业应用范围广泛,在不同行业中所需的专业知识都不尽相同。但大多职业院校根据大方向来设置专业课程,课程设置繁冗,由于没有进行更加细致的专业细分,使得计算机专业无法针对某些就业方向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效率较为低下[3]。

(三)教学设备未及时更新,师资队伍未与时俱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而一些职业院校未能及时更新。1.教学设备更新相对滞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更新换代的速度都十分迅速,新技术不断替代老旧技术。以flash来说,当前很多职业学院还有很多flash开发的课程,但是在2020年flash已经几乎退出市场,而被HTML5所替代[4]。这种硬软件的更新滞后导致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具有滞后性,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的迅速发展。2.实训内容不契合现实工作场景。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实训都在学校的实训室进行,如网页设计、图像处理、编程等。但是很多实训内容仅限于一些简单技能训练,没有贴近现实场景,甚至一些实训课题长期不变,这就使实训变得形式化。实训教学建设跟不上学校以及社会发展的速度,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难以得到较大提升。3.双师型教师人才欠缺。“双师型”教师,既要具有相应的行业、职业素质,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对社会需求有较深入的了解;又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知识,能教书育人,很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5]。但当前很多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所设计的课程可能与实践存在一定的脱钩,而且教师长期在校任教,与社会前沿的计算机技术也存在一定的脱钩,导致教授内容滞后。

二、IT企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调查

(一)部分IT企业招聘需求分析

通过分析表1发现,当前很多IT企业招聘大专学历的岗位大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需求较小。通过对锐捷网络、博思软件、长威信息科技三家企业的招聘信息来看,这些企业的很多岗位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对职业学院毕业生需求较小。以博思软件为例,在其招聘的62个计算机专业的岗位中,只有3个岗位的学历要求为大专学历。二是需要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岗位专业水平较低。从所有的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要求来看,大多IT企业设置大专学历的岗位一般为专业水平相对较低,大多是一些产品安装调试、售后支持、平台运维、美工、数据收集保存等基础性工作;而重要的、高技术型的岗位大多要求本科以上学历。

(二)计算机专业岗位趋势分析

通过八爪鱼采集器软件对BOSS直聘、智联招聘等几个主流招聘网站的计算机专业岗位需求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得到计算机专业未来的岗位趋势:第一是大数据挖掘岗位,占21.99%。大数据行业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人才缺口极大,以致于很多企业在招聘时“不限经验、不限学历”。第二是信息安全岗位,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每个企业都不断建设自己的网络护城河。同时,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也在不断扩大信息安全人才的招聘,以致于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有企业提前接洽。第三是物联网工程师,占比16.83%,主要是一些智能家居企业、智能汽车厂商等。其余排名依次是智能科技与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和一些自动化技术,占比10.21%;游戏动漫设计占比7.31%,包括一些游戏开发、动漫设计、特效设计等。

三、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设计思考

(一)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很多职业学院课程标准更新不够及时,如仍将前文所提及的一些电脑结构、外设等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主要知识点来进行教学,则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课程衔接。例如,开课前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方面的测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这门课程进行精简,将更多的课时安排给一些更重要、更前沿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优化,去冗存精,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加强院校与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合作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如果计算机专业内容辐射各个岗位,难免会出现“贪多嚼不烂”的现象;但若过分关注某一个应用领域,就可能导致在未来求职时选择面较窄;而院校与用人企业的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则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个问题。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通过与职业学院合作选拔到与企业岗位契合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报考订单式培养的细分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学习+企业实习”的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快速适应岗位。

(三)优化课程结构,推进专业市场化

从对企业人才招聘趋势的分析来看,当前大数据挖掘、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岗位需求十分旺盛。但是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相对滞后,因此,需要针对当前一些计算机专业新的岗位需求,对课程的结构进行优化。既要摒弃普通高校的学科化课程体系,也要避免单纯技能本位的质量观。应该根据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来科学构建,按照“岗位—能力—课程”模式来设置专业课程,力求将课程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当前信息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计算机专业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很强的应用可能。以金融行业来说,在一些金融领域需要复合型人才。既要了解相应的金融知识,也要能进行大数据挖掘,还要兼顾信息安全。因此,针对金融领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不仅要必修相关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也需要修习一些金融的基础知识。当前,很多院校在课程选择上是“必修课+选修课”组合,如果将金融基础知识课程作为必修课不大合适,但是如果作为选修课学生又可能不会去选修。因此,在课程结构方面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可以探索“必修课+建议选修课+选修课”的课程结构。在学生已经选定就业方向时,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由学校为学生推选一些“建议选修课”,以便与必修课之间更好地形成岗位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能很好地贴合市场需求,在招聘中获得企业的青睐。

(四)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一些职业院校目前办学条件基础较薄弱,实践教学的设施、内容陈旧,尤其是具有生产性和新技术研发功能的实训设施严重短缺,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必须有效整合所在区域的各种教育资源,与区域内先进企业进行多层次、多领域联合办学,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目标。同时,职业院校可以从合作的企业中聘请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也可以从企业引进管理经验丰富、水平高、能力强的高级工程师作为专业课、实训课教师,还可以鼓励校内教师定期去企业实践、学习,以形成教师在企业、学校之间双向流通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时代,很多企业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迫切的需求,但是很多企业往往都选择本科以上学历的应聘者,这主要是职业学院在“实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设不足造成的。对职业学院来说,只有加强专业建设的市场化,让专业课程体系贴合职场需求才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作者:朱晓东 单位:福建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