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析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析

【摘要】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树立其“三观”的重要途径。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探索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方式,使专业课程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开展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为出发点,通过走访调研,归纳和分析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难点,结合学校自身发展提出多方面的探索实践方案,可以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1前言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我校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在以往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工程素养和工程能力的培养。教育部于2017年12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的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2]。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教育来实现的,课程思政是要将时代精神与社会正能量引入课堂,使学生入心入脑,鼓励青年一代茁壮成长,成为国之栋梁。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主渠道,在大学课程占主要位置。因此,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开展课程思政育人工作尤为重要。电子信息类专业除了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育人的主阵地外,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同样不可忽视。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论文针对如何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资源,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思政教育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2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引导机制不够完善。学校领导是“课程思政”的引领者,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是“课程思政”的指导者,学院领导以及教研室负责人是“课程思政”专业课程体系的规划者,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的落实者。目前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性意见中,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要以“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为指导,突出“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为了减少教研室主任的工作压力,教研书主任和支部书记分别由不同人担任;且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时间短,平时积累不够,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本专业的课程思政方案和相关要求。

2.2与思政课教师协作不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属大思政体系,共同承担“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其方向和功能性具有一致性。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还处于幼年成长期,而与其同向同行,开设多年的思政课程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方式资源、课程建设资源、优秀教师资源、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观念资源以及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方面的资源。思政课教师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没有出台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相互交流沟通机制,尚未搭建课程思政交流平台,缺少资源共建共享渠道,单靠教师个人主动去找思政课教师进行相互沟通的机会很少,专业课教师缺少从思政课教师获得其所积累的思政素材和资源,造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张皮”的普遍现状。

2.3课程思政的标准尚未建立。专业课程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将“立德树人”精神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开展的内容是什么?如何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素材资源要求是什么?是否开展了思政内容?课堂效果如何?对学生的影响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学校缺乏具体的考量指标,学院、教研室也尚未建立“课程思政”教育的标准化、科学化、专业化体系。

2.4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度不够。长期以来,相当多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教师认为专业课程只要讲授好专业知识就可以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的事情,与专业课程和专业课教师教学过程的关联度不大,即使担任过班主任或者正在担任班主任的教师,也很少思考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与学生思政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老师也只是上好自己的思想政治课,没有参加所教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

2.5缺少课程思政的资源积累。电子信息类专业课教师由于个人兴趣、爱好和专业背景,长期注重的是电子信息类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程案例等方面的资源和素材的积累,而对职业道德、工匠精神、职业素养、人文环境、专业发展过程中重要人物、事件等较之“软性”的思政知识、资源、素材和学习积累不够,兴趣不足。

2.6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不够。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注重专业的知识传授与工程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这一教学的核心要素,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不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以至于有的专业课堂上出了生硬感和思政课程的味儿;有的低质量重复与照搬,也令课程思政的开展难以进行,其深度没有把握;有的没有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便在教学中更加充分地展现“课程思政”的功能。因而,在教学环节中,没有把思政嵌入专业知识中,没有把思政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是现今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普遍现象。

3课程思政改革路径与措施

借教学资源、教学经验、教学成果,制定出具有高内涵的培养方案。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明确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创新创业等素质目标。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融入典型企业文化,因材施教,实施多样化的培养方案,体验典型企业的技术文化与企业精神。在课程标准中,将职业素养、企业文化、工匠精神等有机融合到课程目标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之中。在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广泛采用案例式、讨论式、辩论式、群组式教学方法,通过角色体验、讨论、辩论等,让课程思政入心入脑。

3.1建立有效的自上而下引导机制。(1)做好顶层设计。要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使之真正落实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落脚点上,学校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体制。学校党委专题研究了课程思政,并出台了《中共湖南工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的实施意见》文件,建立由教务处牵头、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各二级学院等部门组成的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出台《湖南工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2)大力扶持课程思政改革和研究。对课程思政申报省级、校级教研教改项目给予倾斜,2019年省级项目单独拿出10%指标用于支持课程思政项目,校级教研教改项目给予不低于15%的指标支持课程思政项目。(3)二级学院高度重视,党政联席会议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课程思政专题会议。(4)按照《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和学校组织部的统一部署,2019年6月支部书记改选时,电子信息专业教研室主任担任本专业教工党支部书记。(5)2019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出台了“湖南工学院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意见”,将“立德树人”理念贯彻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大思政”育人教学体系的构建,且将修订时间由原来的每年7月提前到每年4月开始,保证了专业教研室在制定人才可以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考虑和讨论。

3.2构建沟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1)选派思想政治觉悟高、教学水平高的思政老师担任各二级学院的课程思政指导老师,指导学院课程思政。(2)学生专业实习时,学校设立专项经费,要求思政课程教师随自己所教的班级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调研和学生思想辅导工作。(3)邀请思政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且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班主任思政工作专题座谈会。(4)电子信息党支部建立微信群、QQ群,把收集到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实现资源共享。(5)举办了课程思政座谈会,邀请思政指导老师和在课程思政有突出表现的其他专业的老师参加,开展一次课程思政的专题教研活动。例如一位专业老师,在《单片机技术》课程讲授单片机控制LED灯程序的设计时,利用Protues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程序进行仿真验证,当LED被控制点亮时,老师说“通过正确的程序设计,能让单片机控制LED灯点亮。同学们如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远大理想,并朝目标努力,就一定会点亮自己人生之灯,并照亮别人”。反映效果特别好,通过交流,现在单片机技术课程组老师在讲授这节内容时,都会引入“点亮自己,照亮别人”的课程思政内容,效果特别好。

3.3建立课程思政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为确保课程思政落地生根,责任到人,教研室制定了从教师、课程、教学、效果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相关的17个二级指标,把“立德树人”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具体如表1所示,并制定了详细的考核细则。教研室重视考核的结果应用,教师年度考核、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示范教师、绩效考核和优秀班主任等与教师相关的评定都要与考核结果挂钩,这样也有利于教研室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和推进。3.4激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1)学校出台“三全育人”政策,规定专业教师晋升高一级定职称时,必须要有担任班主任的经历。(2)在专业教学活动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情况作为年度“优秀班主任”必要条件,课程思政效果作为年度“优秀班主任”的考核指标之一。(3)把开展课程思政作为推荐参评年度考核“优秀”的必备条件之一。(4)在电子信息教工支部推荐参评“优秀共产党员”时必须要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过课程思政,且事迹材料充实,效果良好,连续2年都有教师获评优秀共产党员。(5)在教学比武竞赛中,2019年的教学竞赛评分细则中,课程思政10分,占课堂教学评分的10%。

3.5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素材。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不等同于专业课程思政化,也不仅仅是在课堂中讲几句思政方面的话,而是需要紧密结合专业知识,这需要老师在专业课程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而不是特意嵌入思政元素,应该在知识的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例如:在挖掘爱国精神思政元素时,中美贸易战中,美国要求其国内芯片公司停止向华为供应芯片,要求中兴赔偿四亿美元等一些列事件,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只有掌握核心高科技才不会受制于人,学生要当下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才能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报效祖国的梦想。

3.6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手段和方法。如何增强课程思政的效果,把课堂教学气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教研室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进行了探讨和实践。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广泛地采用了案例法、讨论法、翻转课堂等方法,学生可以在课堂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就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展开热烈的讨论、汇报,学生既让加深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明辨了是非,尤其是牵涉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等思政方面的讨论中,通过思想互动、观点碰撞,激浊扬清,能夯实理想信念之基,把道理讲明讲透。例如在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讲解中,如何提高电子设备的质量时,大家各自展开了讨论、发言,除了从器件、设计等技术方面以外,大家讲的最多的是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技术操守,通过讨论、辨析,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担当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操守,坚守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底线。

4结束语

以开展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为出发点,通过走访调研,分析、归纳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难点,结合学校、学院和教研室情况,开展了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可以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使专业课程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Z].(教党〔2017〕62号).

作者:张松华 陆秀令 洪俊 单位:湖南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