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影响

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影响

[摘要]2020年疫情一方面凸显了当代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同时网络谣言漫天也暴露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弊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群体极化性、复杂难控性、情绪控制性等引发了高校思政工作者对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如何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全过程。2020年初,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肺炎席卷全球,一方面,全国涌现了一批批80后、90后抗疫英雄,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教材;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网络舆情膨胀爆炸,真相与谣言齐飞,青年大学生缺乏对事件冷静而客观的分析,爱国主义情绪很容易陷入非理性化、偏激化的极端。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正确认识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积极有效开展工作,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一、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特征

近些年来,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出现,从食品安全到疫情类事件,从自然灾难到各种安全事故,一旦爆发便能在网络上快速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应。公共事件的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共同作用,驱使网络舆情的形成。内源动力包括事件本身所包含的破坏力,由事件本身属性决定;外源动力包含网民推动力、政府以及相关组织协控力等。

(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对象就是事件本身。由于突发公共事件一般都具有巨大的破坏性,所以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能够刺激撩拨民众心目中的敏感神经,很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从近10年的中国互联网舆情研究报告来看,突发公共事件一旦涉及权、民、法事件,即政府官员的依法行政、民众的公共利益、政法机关及其司法正义,就最容易引发舆情风暴。如根据人民网调研显示,在2020年春节假期期间,有92%的网民关注新闻资讯的核心诉求是关注抗击肺炎事件,79%的网民会每天多次关注抗疫相关资讯。网民对于抗击疫情的态度也是褒贬不一,有歌颂抗疫英雄的硬核担当,有惊叹中国力量、中国速度的爱国声音,也不乏有一些渲染恐慌、质疑嘲讽党和政府公信力等搅动舆论的负面舆情。

(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主体的“群体极化性”。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主体主要指网民。桑斯坦借用心理学相关观点提出,“群体极化”是一种持有相同倾向的人在群体讨论结束后,更趋向保持原有观点且变得更为极端的社会现象。群体极化形成于社会隔离机制与群体的自我确信和确认,由于信息茧房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群体极化比传统环境更加明显,其形式可表现为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以及网络暴动等。在信息传播中,因为网民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网民偏向于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信息领域,从而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这些网民群体中通常具有高度统一的价值观,通常表现为反对公权、同情弱者、仇视富人等,这时网络群体极化效应很容易显现。

(三)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本体的“情绪化”。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本体是指网民情绪、意愿、态度、意见的总和。人作为一种情感动物,特别容易在追求事实过程中陷入情绪化状态或个体主观意愿泥潭里。由于身份的隐藏性、缺少规则的限制以及有效的监督,网民很容易将情绪化的冲动发泄出来,从而导致网络舆情的出现。2017年中国互联网舆情研究报告指出,舆情,正式舆论斗争的最佳载体。涉舆论斗争的主要群体,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是真相引导,而是情绪引导”。以朋友圈、粉丝圈为代表的网络情绪主导式传播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在负面舆论裂变式发酵过程中,情绪诱导已经成为一大痛点。舆情一旦失控,网络情绪就会像“猫扑毛线球”一样,没有限制、没有边界地“乱滚”,朝各个方向无序发酵,形成网络情绪打架。舆情也将脱离真相引导,谁能率先发明一种新的伪主流情绪,谁就能成为舆情的牵引者。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

(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复杂难控,逐渐解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Web2.0兴起后,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去中心化的,使得每一个网民均成了一个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化。一方面,网络言论自由化、匿名性等特征使得部分网民在面对热点突发事件时,大放厥词,话语内容缺乏制度约束,出现了道德冷漠、戏谑经典等问题,如在湖北抗击疫情过程中,有荆州地方官员被处理,网民们借用《三国演义》中“大意失荆州”的历史典故来调侃戏谑荆州疫情,夸大事情的严重性。

(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情绪操控,容易扭曲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情感表达方式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将人的青年时期定义为“意识二元阶段”,青年一方面对现实的世界充满好奇,并急切想要完成理想的社会化过程;另一方面,他们又容易感情用事而遭遇挫折。他们发散、形象、直观等创造性思维模式占据主导地位,而因果、逻辑、辩证等传统思维模式被削弱。他们渴望在网络上发声,但是在信息嘈杂的网络环境中,特别是遇到一些突发热点事件,大学生特别容易被煽动点燃非理性的情绪,根据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主观喜好去理解和解读信息,选择自己的价值偏好来形成认同逻辑的自洽,其结果是他们会被情感式话语、非理性的宣泄操控,从而导致他们爱国情感冲动化、爱国思想狭隘化、爱国行为极端化。由于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他们容易情绪激动,缺乏冷静客观分析事件的能力,导致他们爱国主义表达出现了扭曲,出现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等非理性的爱国情感与行为。

(三)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真相变异,不断挤占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主流话语空间20世纪伟大的新闻记者沃尔特·李普曼说过,我们的看法涉及的空间、时间和事物超出了我们的直接观察范围。因此,我们不得不根据其他人的说法和我们的想象将他们拼接在一起。如有些网民通过夸张、恶搞、低俗的方式获得流量,博取大家眼球。网络自媒体时代事实与情感复杂交错,尤其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伪信息”“伪真相”“阴谋论”,不断挤占了爱国主义教育主流话语空间。

三、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抓好两课课堂教学主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史国史教育《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培养网络意见领袖,树立突发公共事件理国风向标。指出,“互联网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信息并不是全部直接传播给每一位普通网民,有的可能是先传递给其中的一部分,再由这一小部分网民传递给其他普通网民。这一小部分网民很多时候就是网络意见领袖,他们在网络平台上通过频繁对某一话题发表原创性的观点和见解,凭借发言的数量、质量、文字水平以及语言风格,体现出人格化和能力特征,并且拥有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和拥护者。尤其是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他们在网上的言论、态度和行为直接引导粉丝的舆论方向。网络意见领袖作为特殊节点,其位置在网络信息传播中非常关键,不仅影响了个人的信息和权力,还控制了整个网络的资源流通。大部分青年大学生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心智并不成熟,容易对这些网络“大V”投以盲目的信任,但如果能充分利用网络意见领袖的正向引导功能,就很可能扭转舆情发展的方向。因此,一方面,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注重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在面对社会突发热点事件时,他们能及时在微信群、QQ群、BBS论坛、微博等平台及时发声,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呼吁和号召同学们理国,树立理国风向标,同龄人的观点更能引起学生群体的共鸣。另一方面,高校思政工作者本身要政治站位高,专业素质硬、综合素养强,能够在第一时间利用博学的知识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爱国热点话题、粉碎网络谣言。高校思政工作者还可以成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抓住大学生心理,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定期推出有风格、有水平、有内容的正能量推文,努力将自己培养成网络意见领袖,真正做好网络育人工作。

(三)创新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话语权。当代青年大学生崇尚个性自由、追求个人价值、喜欢标新立异。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一般以枯燥的说教模式向大学生强调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时,这种爱国主义教育空洞式、命令式说教特别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反而削弱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因此,要创新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掌握网络舆情话语权。首先,要学会紧紧围绕青年学生普遍关心的突发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对虚无历史、消解主流价值的错误思想言论,及时批驳和辨析引导,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强调,“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这充分说明只有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认可,才能真正形成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才能在任何时候都能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侵蚀。

参考文献:

[1]李纲,陈?浩.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4(2).

[2]赵丽涛.“后真相”时代青年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9(5):11-16.

[3]周杨.网络舆情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8(4):102-107.

[4]朱佳欣,李云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话语失序及其治理[J].探讨与争鸣,2020(7):112-117.

作者:金虹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