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AR+童书”编辑的挑战

新媒体下“AR+童书”编辑的挑战

摘要:智能时代背景下,现代出版业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通信技术为“AR+童书”出版领域赋能,改变现有的网络环境,快速促进智能传感设备的发展,从内容组织、生产流程、传播方式等方面促进AR技术下的童书出版高速发展,AR技术类童书在5G技术支撑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传统出版行业的编辑作为出版流程中重要的一环,其自身对关键性技术的理解与掌握会影响传统出版内容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程度,从传统编辑向复合型编辑人才的转型是推动出版行业革新的强大动力。随着5G网络的发展,AR技术逐渐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出版业等多领域结合,参与图书出版的全流程制作与传播。新技术为出版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让编辑在出版领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AR技术在出版领域实现了探索性应用,逐渐开拓自身市场,被广大受众接受。

一、AR技术在我国童书出版领域的实践

将图书出版尤其是纸质图书出版与新媒体等技术相融合,对现有出版形式进行革新,从而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图书出版产品,更加符合受众的定位以及个性化需求。AR技术与童书出版相结合是数字出版领域融合发展的重要标志。2013年,央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基于增强现实三位互动的儿童早教产品“梦境盒子”,它是全球首款把AR技术运用到早教领域的产品;2015年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鸡球球成长绘本系列》结合AR技术以3D模型、音频的形式展现;2016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科学跑出来》系列丛书结合AR技术获得了读者的喜爱,由此AR技术开始被国内各出版商重视,并于2016年在我国大规模应用于图书出版行业[1]。AR技术在国内的推广以及5G技术的应用,将为“AR+童书”出版市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也会满足受众的更多个性化需求,促进数字出版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AR+童书”出版领域传统编辑面临的挑战

由于AR技术独特的增强视觉体验的特性,AR技术被大量运用于我国少儿图书出版领域中,新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变出版产品的形态,更是出版领域的一次革新。5G、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关键性技术的创新发展,正在着力解决出版业在融合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性问题,出版业与新技术的融合,为童书出版与AR技术的结合创造了新的契机。

1-全流程生产复杂,传统编辑难以把控

“AR+童书”出版流程可简单分为两方面,一方面,编辑确定选题后进行组稿创作,校对成稿后排版印刷,然后宣传发行;另一方面,编辑在确定选题后可交付合作技术公司进行3D建模动画制作,通过上线App的方式进行宣传发行。从生产流程上看,国内传统少儿出版社数字产品的出版大致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由出版社和技术方进行产品需求分析。第二,论证AR技术在出版物中应用的合理性后对AR数字产品及其功能进行初步设计。第三,编辑或技术方结合纸质图书撰写AR内容互动脚本,并在取得AR技术授权的基础上进行程序开发,或对引进版AR模型进行本土化再造,最终将数字产品嵌入平台进行产品输出。如在纸质书中插入二维码、投放内容资源到第三方平台或投放到自建平台[2]。从内容生产上看,“AR+童书”出版利用新技术进行的融合出版分为两大核心版块,即纸质书籍的设计与软件设计。编辑在进行纸质书籍设计时应与书本结构、故事情节、亲子互动以及艺术风格四方面结合。在软件设计方面,则需要随时跟进AR技术所确定的开发工具、软件结构、多媒体素材以及艺术风格等。设计不仅需要符合当下少儿读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而且更要做到软硬结合,使纸质书的内容与软件内容一致。一本AR童书的技术会渗透到生产全流程,应用方案设计、每个脚本的设计、美工设计、3D建模、游戏制作编辑、各AR应用集成测试、平台以及编写使用指南等多个环节都需在图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但传统图书编辑作为图书内容生产的源头,显然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还无法适应AR童书的生产要求。

2-技术难度高,内容与场景易出现断裂

“AR+童书”出版物在技术流程方面分为四个环节:一是通过标志物识别建立虚拟信息库,进行虚拟对象的匹配渲染;二是通过虚拟图像、音视频、多媒体对象等构建虚拟场景;三是在读者所看到的真实世界中,通过图像采入设备构建真实场景,并将虚拟场景与真实场景进行场景合成,增强现实场景;四是通过图像显示设备,使读者接收图像。虚拟环境的建设由三方面构成,即听觉、视觉、触觉,分别对应音乐与叙述声音、3D模型库以及动作交互。AR技术与图书内容结合,将虚拟环境叠加于真实环境中,其满足了三个基本特征,即构想性、沉浸性以及互动性。目前AR技术在童书出版领域所面临的主要技术应用问题在于目标识别,目标识别要求虚拟世界的物体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以及场景必须相互匹配,否则将大大减弱受众对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共存的体验,甚至导致技术注册失败。从技术创新上看,AR技术性强,与童书融合出版工作体量大,因此需要专门的数字出版部门参与全流程的监督,并为出版物做技术以及内容的支撑。由于图书生产成本高,技术难度较大,且不可重复利用,因此我国AR童书多以AR技术为图书宣传卖点,选择采用第三方已有的3D模型或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导致图书内容与技术应用匹配性不高,不仅影响读者阅读体验,更无法体现出出版产品的技术价值。当下,由于我国多数传统编辑不能熟练掌握和应用AR新技术,使得“AR+童书”的出版形式产生缺口,图书内容与技术所呈现的场景出现了明显的割裂,童书编辑难以对内容定位、技术策略、数字内容以及后期的需求反馈进行严格把控。

3-制作成本高,难以建立统一薪资体系

出版物以内容为主,除了AR童书带来的生产与技术硬件问题外,技术人员的薪资要求难以与出版社达成一致,也是目前AR童书出版市场缺少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掌握AR技术又熟悉图书出版的人才稀缺,出版社也缺少与之匹配的薪资体系,这导致专业人才流失现象经常发生。“AR+童书”出版需要硬件与软件技术共同发展,互为支撑,期间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需要专业的技术与内容团队实现核心技术的研发与精良内容制作。因此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及专业团队的组建,是出版社在引入AR技术与出版产品融合发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AR+童书”出版领域复合型编辑人才培养路径

1-提高对新技术应用的意识,消除技术恐惧

出版社编辑应提高对新技术的重视程度,主动学习和掌握技术,培养工具使用意识,消除技术隔阂。信息化时代,信息传输方式和速度的改变突破了历史条件的限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更新迭代远超编辑原有的技术能力。融合出版以技术为支撑,从音视频的转化、数据库的建设、平台的开放等方面无一不对编辑的技术应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从事出版行业的编辑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以及丰富的知识水平储备,但是工作内容更多偏向于选题策划、内容编校等文字内容方面,在技术方面缺乏敏感性,甚至有些编辑会产生“技术恐惧”或“盲从”,多数编辑技术水平较低,缺少对新技术在融合出版领域重要性的准确认识[3]。技术是融合出版的工具,技术虽然可以引进,但以发现内容和创意为出发点的编辑思想无法引进,这也是让技术“为我所用”的重要性,是图书出版领域提升信心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编辑应以“为我所用”的心态认识技术、学习技术,以便最终能在图书出版环节中运用技术。一方面应坚守初心不变,把“内容为王”作为图书出版的原则和基础,另一方面应善于运用各种技术,将其与出版行业的特点结合起来,实现转型,从而促进出版业的融合发展。

2-政策引导,实现角色意识转换

AR关键性技术难题将限制其在童书出版中的应用及后续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AR+童书”未来发展中十分关键。图书出版是一种文化传承与知识积累,儿童教育是出版业关注的重点领域,相关出版物的产品质量与引导力是编辑严格把关的重点。近年来,新兴技术在出版领域的深入发展,使得传统编辑出版人才无法适应数字出版技术下的出版业态,如何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培养适应新型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是出版界以及儿童教育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4]。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要加强对我国数字出版行业编辑以及相关从业人员不同层次的培养,不仅包括对出版社高层管理人员的培养,更要重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真正实现与时俱进。我国在推动传统出版转型与新兴出版融合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政策引领内容转型升级。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规范治理,保证AR童书市场秩序稳定,加强底层支撑与保障,出台系列文件为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并明确培养方向。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开展的“数字出版千人培养计划”为传统出版行业转型以及数字出版行业打造骨干队伍,有力推进了数字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新媒体环境下,新技术催生了新的出版形式,融合出版改变了出版制作全流程,编辑的工作内容与性质发生了转变,文字编辑向数字化编辑的转型要求编辑明确使命,建立数字化出版思维,提高专业素养,以推动出版多元化发展。

3-多方参与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许多出版社尝试AR、VR童书出版,但都未形成规模,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AR技术自主开发或从国外引进3D模型成本较高,回报周期较长,只能将AR技术作为附加内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在能力和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难以大规模投入市场;另一方面,传统编辑难以跨入AR图书编辑门槛,无法参与到人机交互与App设计等专业技术性开发环节,导致图书内容质量与技术融合水平大打折扣。

1.出版社与技术企业资源流通

在图书出版的全流程中,编辑需要根据出版社或技术方对产品的需求,结合AR的适用性对出版物进行综合性的选题论证,在前期,要将AR技术与内容设计融合,以保证童书的内容与技术紧密结合。因此,AR童书编辑作为整本图书生产的把关人,需要组织图书生产的全流程工作,这要求编辑熟练掌握图书生产流程,了解AR技术在各环节的应用标准,推动各环节工作有序开展[5]。出版社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资金支持,构建完善的薪资体系。一方面,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与技术发展水平设计出适应国内儿童成长阶段的AR童书;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人才培训班,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编辑进行定期授课,组织线上线下与技术人员、同行业者的交流,促进跨行业、跨平台的信息流通,及时解决技术难题,获取行业信息。出版社与技术企业的合作方式,不仅能加快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关键性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注入活力,还能在出版过程中为企业树立品牌形象,打造良好口碑。

2.出版社与高校实现校企共建

出版社与高校合作为出版社AR技术应用输送人才。一方面,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开设新兴技术与出版的交叉课程,要求学生学习AR专业技术;同时设置传统出版行业与新媒体融合的专业,如数字出版专业等。出版社可通过与学校联合办学的方式对出版社编辑进行在职培训,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并结合出版社自身需求和市场规律制定AR童书标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出版社也需根据自身定位来制订合适的战略发展方向或计划,从而有针对性地规划人才培养方向,实现专业人才引进以及人才定向培养目标,采取分阶段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模式,为数字出版人才提供平台机会和发展空间[6]。政府、学校、企业、出版社共同培养数字出版环境下,适应新技术的“技术+出版+教育”的复合型人才,以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坚持内容为本,以技术服务为内容,以AR思维贯穿内容生产线,加强传统出版行业与新兴行业之间的融合。通过行业间人员交流、内部人员交流、出版行业与高校出版专业人才交流,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为出版行业输送人才与培养人才,助力AR童书在技术与内容上实现新的发展。数字出版时代,复合型编辑在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基础上,更要对数字产品进行多方位的分析与策划,经过反复设计论证,在实践中实现理论的转化并能识别数字出版物的优劣。随着5G技术的加速推进,AR、VR、MR等技术将在出版领域实现全面融合发展,“融合出版”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出版流程中关键的一环,编辑还需要了解、掌握新媒体环境下关键性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让传统出版内容与新兴技术更好地融合,实现由传统编辑向复合型出版人才的转型,从而更好地满足智媒时代广大受众的阅读需求,推动出版行业创新发展。

作者:李玉雯 单位:北京印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