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投资论文范例

体育投资论文

体育投资论文范文1

【摘要】

时代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需要对《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只有将信息素质教育和《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笔者就该门课程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归纳总结,力求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师资、教学方法到教学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信息环境;文献检索课;改革

0引言

信息检索课是高校实施信息素养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与信息检索能力。传统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一般按信息检索概述、图书馆服务与馆藏书刊的利用、事实与参考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文献型数据库检索与利用、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专业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特种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信息综合分析与利用等大章进行教学,每一大章又细分为若干小节;教学方法上一般先讲概念,再讲检索原理与方法,最后让学生上机操作。但是目前《信息检索》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是缺乏信息管理背景、缺乏系统的计算机科学的知识,这势必影响到课堂效果、课程实践以及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调整文检课授课内容及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改革《信息检索与利用》,只有将该课程的教学重点由“如何用”向“如何存”转移是数字化环境下信息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是顺应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过渡的必然。

1《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上《信息检索与利用》课发现有些文检课教材滞后,内容未能紧跟时代需求,与专业课脱节,不能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已不适用泛在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文检课目前普遍存在地位不高,学校与图书馆领导层面重视不足;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差,授课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等问题,直接导致文检课已跟不上信息时代,迫切需要改革。只有认清目前存在的问题,才能合理的提出解决的策略与建议。

1.1《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育存在的误区

教育理念更新慢,教学模式简单化。在课程建设上,教育理念出现重功利轻素质,重专业轻基础,重实用轻人文的现象;理论教学“填鸭式”;有些信息检索课是流于形式,教学与专业学习脱节,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信息检索重信息知识、检索方法的传授和信息检索能力的培训,轻信息素养的教育。个别高校信息检索实验课时少,甚至没有,多媒体课件、网络检索教学更是无从谈起。

1.2学校与图书馆领导对《信息检索与利用》课重视程度不够

毫无疑问,学校与图书馆领导的重视与否对文检课教改能否顺利进行必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首先,领导的支持与肯定能为文检课教改的顺利开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我们都知道,文检课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它是一门方法技能培养课。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课程偏重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学校(图书馆)必须致力于文检课教学条件的改善。其次,领导的重视必将极大地调动文检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投身教学与改革的实践。再者,受到学校与图书馆领导的重视,并在文检课的改革过程中经常得到领导的建设性意见与指导,对于文检课教改沿着健康、积极的轨道顺利地向前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1.3学生对《信息与文献检索》课态度冷淡

笔者通过讲授文检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查找文献很陌生,检索信息很少有人使用图书馆数据库,至于科技期刊论文他们从没有看过,检索信息只会求助百度等搜索引擎,对文检课的不了解导致学生对信息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的完全无视,更谈不上重视,这也必定会导致学生信息意识淡薄,自主提出问题特别是专业问题的能力较差;信息道德缺失,无视前人的学术成果,论文抄袭严重;信息检索能力较差,分析课题的能力亟待提高;信息利用能力较差,在筛选、评价和利用信息能力很弱。

1.4文检课授课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高校里,文献检索课程教学都是由图书馆负责,开设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多由图书馆信息服务部的学科馆员完成。目前国内的图书馆员没有严格的从业标准和准入制度,具有学科背景和文献检索能力的比较少。同高校专业学科的专业教师相比,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教学教师存在学历层次不高、学科专业水平有限、科研研究经验不足等缺陷。

2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设计与改革的标向

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必须改革《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大胆革新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的提升。

2.1改革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过程;倡导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手工检索为辅的实验教学手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发散式”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为辅的教学定位。改变过去重实验操作培训轻实践能力培养、重知识传授轻人文素质教育做法,激发学生信息需求的热情,积极鼓励学生投稿,发表学术论文。

2.2革新《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内容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建设情况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既注重教学实践又注重系统的科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培养途径:

2.2.1开展专题讲座、开设独立的文献检索课教学课程、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新生入馆教育等

就课程名称和内容来看,针对不同学科的“文献检索与利用”、针对提高数据库信息检索技巧的“数据库与信息检索”,针对毕业生的“信息利用与论文写作”,针对提高低年级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图书馆概论、服务及利用”等课程名称。

2.2.2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信息存取原理与技术”等课程

对于高级者(大学四年级、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敏感度、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并能更好的把握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重点、难点和趋势,缩短科研进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内容设计可根据学生需求制定“图书馆前沿科技信息分析与研究”、“论文与技术报告写作”、“求职书设计”等系列课程以前潜入式的专题讲座;对于专业型学习者(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更好的判断信息、挖掘信息、整合信息、评价信息,使信息增值并创造新的知识,期间的课程内容应该围绕“如何写好开题报告”、“如何写好课题立项申请书”、“国内外核心期刊的投稿技巧”等应对专业学习研究制定课程。

2.3做好《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宣传工作

高校图书馆必须做好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专场讲座、在线培训、新生入馆教育等服务宣传工作。“一小时讲座”、“信息素养”、“专题讲座”等讲座信息通过图书馆主页较醒目的位置提供定期和不定期的公告信息。

2.4充分发挥学科馆员与专业教师合作的作用

在学科馆员不足的情况下,将专业教师加盟于“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来。从专业的角度,让专业教师(或学科馆员)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和课程设计论文的写作。在电子阅览室,专业教师与信息检索课教师(或馆员)一道参与指导学生获取、加工、整理信息过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因此,在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信息创新、深层次学科专业内容、课题申请等教学环节讲座还需和高校学科专业院系的教师或聘请兼职专业教师完成整个教学任务。而当前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过程中与院系教师或聘请图情教师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比较少,可以以此为契机,加大图书馆与学院教师的合作,共同开设文检课的教学。

2.5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智慧

让学生自主设计论文课题,馆员参与课题分析、帮助查找信息,形成教学互动。从教师(或馆员)的“演示”中,学生学到信息获取的全过程,学生从模仿、思考分析、亲身体验中得到信息能力提升的满足。教师以身示教,激发学生激情。同时,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了治学严谨的作风。

2.6加强交流、展开讨论、提倡争鸣

在基于网络的研讨式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在课堂、课间、实验课,课余时间则可通过电话、短信、E-mail、QQ、博客等,开展相互讨论和争鸣问难,培植自由争辩的学习氛围。研讨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和空间,增强了师生的联系,激励了大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考验和促进,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因此这种双赢的教学效果是融洽、亲密的。

3结语

紧跟形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是《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在现今海量信息的年代,大学生具备良好信息素养是今后工作和生活的要求,《信息检索与利用课》在高等教育中显得日益重要,其实施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作者:刘江宁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周毅华.新信息环境下信息检索课相关问题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3(5).

[2]李明明.文献检索课教材更新探索[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2):108-110.

[3]徐庆宁.关于完善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思考及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06(11):110-112.

[4]刘彩娥.文献检索课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24(1):32-33.

[5]杨晓兵.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改革与实践[J].现代情报,2008(11).

[6]孙会清.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08,28(4):205-207.

[7]孙丽芳,刘赞.谈协作式教学模式在信息检索课中的实施[J].图书情报工作,2006,(8):136-138.

第二篇:高校税收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

高校教学目的系为市场需要培养人才。税收课程设计及教学则遵循市场规律,服从并服务于市场,以税收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为基础,以满足企业对财务人才的需求。现就高校税收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改革略谈几点看法。

一、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目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小企业在贷款、税收优惠等方面,生存、发展环境相对较好。又根据近些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跟踪调查发现67.32%财经类毕业生就职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财务部门是大部分高校财经类毕业生职业生涯的落脚点、出发点。

二、市场对财务人才需求分析

企业对财务人员能力的需求大致为三个层面:一是会计核算和涉税事项办理基本技能;二是控制财务风险、涉税风险专业能力;三是统筹运作,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管理能力。由此可见企业需要兼具涉税事项处理技能的财务人员。另控制税负成本已成为企业又一重要管理目标。税收已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方面,因此税务知识及涉税事项能力已成为企业财务人员招聘的重要考核部分。

三、高校税收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教育、教学应立足于市场、以满足人才需求为己任。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程设计科学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够。二是课程内容混乱、课时少、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难度大,专业性不足。老师教学只能蜻蜓点水,学生浅尝辄止。三是教学实践环节非常薄弱。

四、税收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内容

1.课程系统、科学、合理的设计,系教学质量得以保障之灵魂

首先在课程设置设计上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充分体现税收课程设计的“岗位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规律性”,同时要求课程设计遵循人类对未知事物从“认知”——“操作”——“运用”的自然规律,对课程按照一定的顺序性,递进式的开设课程。将税收课程系统的分为4个学期教学。课程时间安排要在学生基本建立会计知识框架体系之后方可进行,总体课时安排大概为200学时。4个学期的课时分配为48、48、64、36学时。这样的设计可以保障税收知识的连贯性、延续性,也方便学生知识的不断累积、沉淀。避免单一课程下,学过不用就忘的弊病。其次课程内容设计思路以实体法为基础,税务条文的落实为课程设置的核心,保障企业利益为重点。将“税法”内容与税收专业技术职称考试科目内容相联系,与会计从业、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相联系。一是将《税法》知识分割为税法一、税法二教学,税法一以增值税、消费税等流转税为重点。税法二以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为重点。第二在税收实体法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税务实务》课程,并根据税收程序法进行涉税业务的实训,课时安排为64学时。课程内容以如何履行纳税义务为核心,以税务机关要求的纳税程序为依据。如此可帮助学生熟悉税收征管的法律规定,熟知税务登记、变更、注销流程,发票领购、开具、缴销流程,纳税申报、交税流程,同时还将税一、税二单个的税种横向、交叉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办税能力。第三由于学生已经具有较为扎实的税收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办税技能,则可开设《税务筹划》课程,其课程开设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税收统筹规划能力,在依法纳税的基础上,保障企业合法利益。同时还可利用外部、内部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报刊等信息渠道,引领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多的接触真实的涉税案例,补充完善税收知识。

2.课程仿真实训、实践,系教学质量得以保障之关键

税收课程,其课程本身就有很强的实践性、实用性、实作性,因此,税务实训要税收实体法为依据,以企业主要税种的纳税业务为核心,以企业办税流程为主线。必须尽快建立仿真性强,能全方位模仿办税流程的模拟实训室,采用纳税申报软件模拟网上申报、网上纳税。其二要有能跟进最新税收政策的实训教材,对学生分行业、分经营业务实训,开设如房地产行业、制造业、流通业等行业的主要涉税经济业务的实训。将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衔接,方便学生进行多税种有机联系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程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系教学质量得以保障之核心

在课程设计改革的基础上,引入慕课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将知识点、法律条文转化成工作项目,学生的学习目标即是工作任务目标。对每一个具体项目,老师只作基本的讲解,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和思路,给定与实际工作相同的原始凭证,由学生判断该项业务是否纳税以及如何申报纳税,最终要求学生拿出根据原始凭证通过核算得出的纳税申报表,完成税务处理,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中处理流程一致。还可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或工作任务中的关键点,以慕课教学的方式予以分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同时还可根据税收贴近生活的特征,让学生将税收知识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得抽象的税收理论知识通俗化、实际化。

4.创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系教学质量得以保障之手段

改革教学考核办法,引入社会认证评价体系。可将课程学分考试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接轨,参加此类课程的培训及考核认证考试通过者,可以申请相关学分,免试校内相关课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认证培训学校获得更多知识。

五、小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税收必然更加深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效益。本文通过对高校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市场财务人才需求分析,揭示当前高校税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改革思路,创新课程教学,提高税收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周鲲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方燕.大学会计专业税收课程教学改革[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2]白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税收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财会通讯,2012(5)(上).

[3]顾瑞鹏.高职院校税收实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

[4]宁宇.关于高等工科院校开设税法相关课程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7(6).

[5]周宇霞.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税收累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析[J].

[6]杨则文.高职会计专业税收课程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会计之友

第三篇:高校体育体验式拓展训练课程设计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体育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拓展训练课程也有了新的内容。其不仅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进行全面的发展,还需要学生从实际出发,对拓展课程具有全新的认识。本文主要针对体验式学习的拓展训练课程设计进行分析,并对优化课程的对策进行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

高校体育;体验式学习;拓展训练;课程设计

自新课改全面推行以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组成的部分。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也包含了拓展训练课程的设计。但是在很多高校体育的教学中,其往往容易将拓展课程进行忽略。主要原因还在于高校学习任务还相对紧张,如果学生将太多的精力放在体育课程上,会影响文化课的进程。但是体验式学习的拓展训练课程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全面的提高,所以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拓展训练课程设计十分关键。

一、拓展训练课程设计概况

1.1训练课程现状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目前训练课程设计已经在逐步完善。很多高校在体育课程中,逐渐将体验式的学习方法渗透其中。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进行劳逸结合的学习,还能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部分高校在体育课程中依旧沿用的传统的学习模式,其在训练课程设计方面的意识还较为的薄弱,其更多的是以文化课程教学为中心,让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得到稳步的提升。所以,在国内高校体育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拓展训练课程设计还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但是高校体育训练课程设计已经逐渐的深入人心,其在以一种稳定的趋势进行完善,让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1.2训练课程设计的意义

拓展训练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不仅有体育学、心理学以及组织行为学。这些学科相互融合,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而且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其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的体格进行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较为的贴合实际,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训练课程的了解程度。其二: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其可以利用多种场景的变换模式,让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感受到独特的创作性。让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得到全面的开发。其三:训练课程设计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因为在体育课程设计中,很多课程项目都是需要学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所以,在进行课程学习中,学生之间必然要相互帮助,这样在不经意间,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必然能够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

二、拓展训练课程设计中的问题

2.1投资、训练场地还不足

在进行很多拓展项目中,很多高校依旧存在场地不足以及经费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训练场地的不足,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训练强度。例如:一些百米冲刺课程设计以及长跑等项目在训练场地不足的情况下会极大的影响学生的发挥。但是进行训练场地的扩建对于很多高校也是一个难题。虽然部分学校将操场作为训练场地,同时还改为塑胶跑道,但是其对于训练场地并没有较好的改善。其次就是投资经费的不足,很多学校在体育教学的投资上还较为基础,甚至没有将其作为投资的重点,这就必然会让教学器材出现严重的匮乏。让很多体育器材出现匮乏情况。所以,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在体育拓展训练课程中的不足。

2.2缺乏专业师资力量

目前,很多高校在体育拓展训练课程设计中,并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的教学。并不是高校的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而是在课程的专业设计中,其还有一定的欠缺。因为拓展训练课程在设计中,一般会表现在多个角度,有心理学以及组织学等多门学科的融合,所以这就需要不同的专业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辅导,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在体育拓展课程设计中的综合能力。

2.3教学课程设计不合理

在进行课程设计中,很多院系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谓是“百家争鸣”。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于课程的认知度有所偏差。例如:在很多院校,只要是上体育课程,体育教师就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学生基本上在这一堂课程上一无所获。如果是进行理论上课,部分体育老师也会让学生进行室内活动,这就让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未能学到实处。所以,让教学课程设计的合理,让体育教师对课程进行全面的教学十分关键。

三、拓展训练课程设计中的问题

3.1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挖掘

在拓展课程的设计中,其课程设计一定要合理。这也是课程设计的前提,与此同时。还要对课程进行深入的解析。例如:在进行组织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户外活动中进行组织体验。在笔者高中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曾经在每个学生面前放一个鱼钩,用这个钩去钓饮料瓶。这是对学生耐心以及决心的一种考验,在期间很多学生都败下阵来,但是也有一些学生能够较好的坚持下去。每一次的坚持都有一种美妙的成就感,很多学生都将这种思想反馈到学习生活中,从而使得学习成绩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3.2要加强对拓展训练课程的综合投资

在很多高校,其体育设施好较为陈旧,而且在拓展训练课程方面并没有较好的训练方向。甚至一些学生都没有拓展训练的意识。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极为不利。所以,高校应当加强在拓展训练上的资金投入,并建立强大的拓展训练课程的师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其二:要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拓展课程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四、结语

高校体育基于体验式学习的拓展训练课程设计十分重要。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训练课程进行综合性设计,然后制定合理的体育训练项目,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在拓展训练课程中的综合实力。

作者:叶平 单位:中国药科大学体育部

参考文献:

[1]李晓婵,曲美儒.浅析拓展训练在我国学校的发展现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12)115-126

[2]王贤峰.试论我国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33)18-23

体育投资论文范文2

文化强国战略是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激发全民族的文化活力与文化创造动力。为此,要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以此来增强我国的软实力,以及民族号召力、凝聚力、感召力,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树立文化自信。在文化全球化视角下,文化强国就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无论是创新力,还是竞争力和传播力,都遥遥领先的国家。然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形态[1]。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确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专业,从根本上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命运,依靠文化自信,发挥了民族文化特征,实现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期下的传承和发展。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现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上下几千年发展过程中所有体育活动的延伸,是历史留给现代人的宝贵文化财富,能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自信[2]。社会文化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是由基层群众打造,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对社会能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身价值主要来源于社会文化的基本价值,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能够实现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体育文化的深刻交流。

1.1体现科学价值、历史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一种传统文化,从文化角度来看,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具备民族文化特点,还具备体育文化特点[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举办,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全面、真实地了解我国的体育历史和文化历史,还能让人们了解体育的时代性特征和事件性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包含的专业和学科也是众多的,如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等,每一门学科都能体现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民族体育项目中舞龙舞狮的服装、端午节赛龙舟项目龙舟的制作方法、民族服装、工艺品元素,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都在不断创新。也正是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科学价值与历史价值的形成得以实现,为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

1.2呈现社会价值、经济价值

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习俗,不同的民俗元素构成了现代的生活文化网络。传统节日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种历史沉淀,为文化的流传奠定了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身心需求与情感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所以传播和交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体现出明显的社会服务价值。在新时期下,一切以服务至上为原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基本是同步进行的,传统节日中举办一些体育文化活动,不仅会吸引众多游客,还能推动不同地区经济朝着产业化模式发展,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体现出明显的经济价值[4]。

1.3突出教育价值、艺术价值

客观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文化活动,活动形态完全体现我国的民族符号,是以此为发展、创新的元素。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以如何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髓为主,寻找体育文化生命根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教育特色[5]。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以更生动、艺术、生活的方式进行展现,如民族体育项目、民族健身项目等,其中有一些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难度和无与伦比的观赏感,如高跷、舞龙舞狮、抢花炮等民族运动。历史与现代的契合再加上我国历史千百年的沉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就诞生了。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主要困境

2.1体育全球化、商业化的逼压

在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体育事业开始全球范围的商业化、经济化发展,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中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首先,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即要么以西方体育文化为核心,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奥运体系中;要么彻底抵制西方体育,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守护民族精神。虽然上述的两种发展方式具有一定的极端性,但在实际情况上,体育全球化正在深深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6]。其中,必须要认识到的是,西方体育文化仍然占据主流地位,特别是当前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体育事业发展为载体的各项体育运动,给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都造成了较大的打击。以全运会举例,体育项目除了中国武术之外,其他的体育项目与奥运会基本一致,所以也能体现出西方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这从根本上压缩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空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很多学校开展的都是一些现代性体育项目,在全国范围内专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校很少,影响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封闭性与地域性

在远古时代,人们的生产力极其低下,生活水平低劣,人们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会以群居的方式进行生活,群居过程中,人群会被分割在不同区域,导致各群体出现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逐渐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形式和生活习惯,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民族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形态,也能体现出一定的封闭性、地域性特点,正是这些特点,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带来了相当多的阻碍和困难。针对地域性问题来说,存在很多的历史因素与自然因素,我国不少少数民族的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不理想,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首先,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方面,由于财政和居民的收入较低,直接导致民族传统体育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体育文化资源难以得到转换,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极大程度降低了群众参与民族体育项目的机会。另外,民族体育的生存环境与现代体育相差甚远,再加上民族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不全面,导致民族体育逐渐失去了生存基础和生存目标,无法体现良好的文化内涵[7]。例如,虽然全运会把赛龙舟、赛马等项目纳入赛事中,但比赛中能看出明显的照搬模式,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脱离了现实的文化语境,民族体育中的很多功能被逐渐弱化。针对封闭性特点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是能体现出明显的空间封闭特点的,同时与其他文化缺少沟通和互动,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缺少强劲的文化视野。总体来说,世界、社会都是一个整体,所有事物若是独立发展,都不会太长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是如此[8]。在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不能单独存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的封闭性特点,在新时期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下,逐渐体现出了更为明显的劣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信息传播规模、强度都是非常薄弱的,其中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正是信息技术传播水平的薄弱,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劣势地位越来越突出。再加上我国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本就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视度较少,以及语言障碍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因而难以被外人理解,甚至还会被错误解读。

2.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机制的落后性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动力上呈现出明显的后劲不足的情况,具体表现在文化传承方式较为单一,缺少评价标准,普及程度不足,创新力度不够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是削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动力的根本原因[9]。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形势来看,本质上可以分为信仰、民俗、家族、师徒传承四种,传承方式上的单一性较为明显,传播范围不够广泛,是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快速发展的。例如,著名的咏春拳、蔡家拳等,在当时主要以家族内部的形式进行传承,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传承方式也开始面向社会,但面向范围还远远不足,影响力较小。从评价标准方面来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竞赛评价标准一般都是照搬、借鉴西方体育事业发展经验的,依靠裁判对运动员的水平、能力进行打分,这与我国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较多的互斥性,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风筝、五禽戏等项目,就具备一定的表演性和娱乐性色彩,倡导的是不断超越自我,追求肉体和精神统一的理念,并以此促进经济载体的发展,以科学、合理、规范的方式向全世界进行传播,在全球体育文化获得一席之地[10]。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于缺少评价标准规范,在传承发展中极为艰难。从文化认知方面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比较注重艺术性、表演性,强调修身养性,轻视竞技特点的体育文化,这也就导致一些比较传统的体育项目逐渐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中。例如,起源于唐代的蹴鞠、投壶等在清代后逐渐消失。近年来,我国意识到发展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引导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率过低,再加上互联网时代、体育全球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失传的地步。根本原因在于,国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不足,文化自信不足。

3文化自信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优化路径

3.1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

总体来说,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前提在于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只有做好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具备文化自信,具备文化自信之后才能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真正转化成一种自觉的实践。全球化给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了很多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体育全球化需要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基础的,这也就给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互联网平台、信息技术平台和通信技术平台支撑了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给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其次,体育全球化能促进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体育文化深度交流渗透,突破地域和封闭性的束缚,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获得更多的共鸣和认同,这不仅能加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动力,还能成为东西方体育文化互相渗透的主要载体。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住体育全球化所带来的全新发展机遇,着眼于国内与国际的两个市场,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增强群众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度,可以挖掘摔跤、赛马、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让这些项目真正被纳入到民运会当中,突破地域性的界限,让各个民族保持高度认同,并积极参与。同时,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方面也要进一步发展,要让其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个阶段,鼓励各高校积极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体系。当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入校园后,还需要确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时代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在传播形式上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来进行传播。

3.2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发展

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进一步打开投资渠道,由于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都在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较低,难以依靠自身解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移动支付、设立民族传统体育的专项资金等方式,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与产业开发;各级政府要做好精准扶贫,加强在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同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的投入,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良好支持。另外,要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做好整合工作,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发展。可以打造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品牌、特色赛事等,围绕特色体育赛事,开发服装、运动器材、民族体育周边等产品,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3.3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入全民健身体系中去

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渗透到全民健身当中是解决体育全球化,突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缺陷、瓶颈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路径。首先,在融入全民健身体系后,可以从根本上普及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根据以往调查显示,在全民健身当中,太极拳、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喜爱,这不仅说明群众的休闲娱乐质量和身体健康意识在不断提升,还代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全民健身中一直在传承。然而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觉渗透到全民健身体系中,能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的同时,还能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另外,融入全民健身体系还能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现更多的创造性转化,如根据武术特点改编的长拳,传承了武术灵活轻巧的同时,还具备了刚柔并济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武术表演和武术比赛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并且已经被列入亚运会比赛项目中。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渗透到全民健身体系中,还能进一步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时代内涵进行创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有高雅、娱乐、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作用,其中还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如担当意识、爱国情怀、崇德向善、礼义廉耻等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群众的道德行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也是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一种集中表达。需要注意的是,在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全民健身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特殊习惯,结合时代需求。

4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结合,其本身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蕴含丰厚的民族精神,构筑了属于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宝库。在当前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需要不断摆脱以往困境,迎接挑战,只有开辟属于中国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传承路径,才能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发展战略当中发挥重要的价值。

作者:许琰 蒋林稼 孙国友 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市成贤街小学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篇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各族人民长期交往交融的结晶。本文将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社区以及县域层面的传承保护实践进行分析,进一步梳理出其研究脉络,发现其研究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查阅图书馆和检索中国期刊网上(1996年-2020年)的相关研究文献214篇作为分析样本,对时间、核心与非核心期刊、硕博士论文、研究分布、研究方法、研究主题方面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非遗文化、民族体育文化中的县域传承的相关文献,从理论与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研究发展进行归纳分析,指出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以供学界同仁讨论与参考。

1整体研究情况概述及分析

1.1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研究领域年度论文数量分析

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研究领域的年度论文数量统计能够直接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力度与发展趋势。从图1中的论文数量曲线变化可以看出有关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呈增长趋势。随着时间脉络,纵观其发展历程可以将研究文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之前),这个阶段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处于萌芽时期,从分析相关的民族文化传承文献中发现,目前这一阶段关于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论文数量较少,主要以探索性研究为主,刘铁梁在《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中阐述了村落传承的发展,但尚未得到重视,这也是民族文化传承探索研究起步较晚的原因之一,而该时期主要以民族传统文化探索为主,未能对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开展深入的研究。第二阶段(2005-2018年),这一阶段是文化传承快速发展时期,研究论文数量整体呈递增的趋势,由于2005年国家引入非遗后,大批学者们开始注重对民间民族民俗等领域的文化资源进行探索,也是开拓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民族体育文化也逐渐在民族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传承与保护实践也成为学者们研究方向,该时期涌现出对社区、村落、县域等各个方面进行文化传承研究,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三阶段(2018-2020年),这一时期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快速上升期。从数据分析可得,关于民族文化县域保护实践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相比之下,民族体育文化方面研究极少,不利于其构建完整的传承体系,主要聚焦于村落社区研究层面上,易导致研究主体过于单一,从研究理论上不利于上下层级之间的对接。

1.2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研究的热点分析

关键词主要从文献的主题内容中概括凝练而成,可以将关键词词频的数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关键词词频统计和共现网络分析可以直接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热点、方向、结构等。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收录的214篇关于“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研究”文献做定量分析及统计,由图2与表1可见,出现频次最高关键词的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教育、文化传承、社区,其中概念、现状、问题、对策等词频数量较多,说明了目前研究以导向类研究占据了重要比例。

1.3期刊与学位论文、文献报道数量分布

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能够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科研水平以及发展方向,由表2可知,在统计214篇关于相关研究的文章中,按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报道文献的数量分布分别进行统计。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硕博论文与核心期刊论文总计72篇,占发表文献总量的33.6%,非核心期刊论文总量138篇,占发表文献总量的64.5%相比,两者相差的较大,这也说明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尚未达到较高层级的研究水平,研究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问题亟需拓展创新。

1.4研究方法分布

目前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相关研究方法大部分以事实论证为主,采用的方式以定性研究较多,主观意识的层面较多,对于定量研究和综合性研究较少,缺乏实地的调研的实效性。从表3可知,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研究采用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综合研究方法比例分别是82.7%、1.4%、15.9%,从统计的数据分析,绝大部分研究成果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这与文化传承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大致相同,但侧面也表明对于定性与定量综合研究的不足,两者只有相得益彰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1.5研究层次分布

从图2研究层次来看,他们主要来自基础社科研究,整体上集中于社科类。论文主要以社科类的基础研究、政策研究以及职业指导为主,分别占到62.10%、3.65%以及3.20%,而工程技术占13.70%,文艺作品占1.83%。

1.6研究机构分布

研究机构(组织)是指由若干人员组成的围绕某一学科领域展开研究的机构或组织。研究机构(组织)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围绕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且能够围绕某一个学科领域持续进行研究和产出成果。[1]从图4的研究单位中可以发现,对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的研究单位分布较散。从数据可得,位列前三的分别是中央民族大学(4篇)、华东师范大学(4篇)、福建农林大学(4篇)、吉首大学(4篇)等,发表的论文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其研究问题主要围绕文化县域传承的发展现状、困境、对策等方面开展研究。

2研究主题

通过检索文化县域传承的相关文献,对主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主要从研究的非遗社区保护与传承以及非遗县域传承实践进行分析,结合不同学者进行多层面的探讨,进一步提出县域传承的创新议题。

2.1非遗社区保护与传承

随着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了非遗社区的核心地位,其中周星(2004)学者就开始从基层民间文化社区保护进行研究,提出社区保护的理念,冯敏(2005)学者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遗社区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阚如良、李肇荣(2008)开始从社区传承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进行探索,周超(2011)学者基于公约对社区非遗理念进行研究,杨利慧(2016)、安德明(2016)学者分别从非遗社区的地位界定与内涵关系进行分析,学者们逐渐开始从各领域对非遗社区传承路径进行深入挖掘,其中以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社区教育等研究内容为主。社区参与在旅游开发保护中的研究,孙九霞认为社区参与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具有积极效应,[3]这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得到了较多学者的借鉴与认可,周超、武魏魏学者分别从非遗国际法与两者的关系中明确其关键的作用,[4]邓小艳基于文化传承视角下,探索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的路径,[5]而刘晖通过实践验证后发现,非遗旅游开发中存在着社区参与泛化、社区贫富分化等问题,[6]为此,黄益军提出从非遗旅游开发与社区参与之间构建传承机制,[7]邹一婧则通过实例进一步强调其必要性[8]。为社区旅游参与非遗传承提供理论基础。随着目前传承的方式不断创新,研究社区传承内容趋向多样化,社区教育也成为了非遗传承的研究热点内容之一,在传承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对此,张飞、曹能秀最先提出把社区教育服务于文化传承,[9]随着文化传承的发展,社区教育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节点。周娟、鲜耀认为社区教育是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途径,在文化资源传承整合与开展中是极具重要[10],这一观点的提出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程世岳、叶飞霞基于此观点的分析下,对少数民族非遗与社区教育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探索其教育模式的变迁路径提出相关建议,[11]基于此,对社区教育与非遗传承的不同见解,宋倩雯、李建攀等分别从社区教育与非遗传承的内在逻辑性[12]、社会教化功能[13]、实际逻辑[14]、优势[15]进行研究。综上所述,社区参与、社区旅游开发、社区教育等层面已经包含在社区保护与传承的范畴,成为非遗传承的重要途径。从目前的研究总结出社区传承困境,主要在其政策治理、教育发展、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缺乏整体性的合力,主体之间难以产生联系,因此在社区传承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县域传承变得尤为重要。

2.2非遗县域传承实践研究

对于非遗文化传承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许苏民学者对文化传承展开研究,提出文化变迁发展中传承是自然而然形成的,[16]赵世林(2002)学者探索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17]这一观点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同,随着非遗保护公约的颁布,非遗社区、县域都成为研究方向,其中2002年聂幼华学者就县域层面的文化进行研究,而朱小丽(2003)是最先从县市的民族体育开展研究,随着韩成艳(2014)、高会军(2016)、等学者的深入探索,开拓非遗县域层面的新领域。随着非遗文化的引入,学者们更注重对民族文化非遗传承的研究,通过人类学、民俗学等视角对社区民俗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实践进行研究,其中周星、李于昆、等学者分别从非遗社区的保护理念[18]、博物馆传承[19]、实践论证、基层经验[20]、法律文本[21]等开展研究以上都是对社区传承的探索性成果。随着社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理念不断拓展,县域层面的研究逐渐开展,其中韩成艳(2014)、高会军(2016)、韩潇(2020)等学者分别从非遗县域实践个案、县域民族体育资源、县域传承现状等进行分析,从收集对县域文化的相关文献研究发现,聂幼华学者较早从县域文化传承进行研究,其研究主要突出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性传承;[22]分析民族文化县域传承的文本,大多以个案分析为主,从民族体育方面最先研究县域传承的是朱小丽、陆元兆,基于地域对县域体育资源的特点、原则进行分析,提出旅游开发的相关建议。[23]随着社会的转型,传承的群体和区域也在不断变化,高会军学者进一步对湘桂黔传承区域进行研究,总结出互利共赢、整合优势资源、错位发展的原则,构建县域传承资源群体,推动县域传统体育文化形成区域性联动;[24]从目前较为前沿的县域研究文本中发现,县域传承已应用到非遗管理层面进行分析探讨。[25]在此之前对于非遗县域理论分析尚未有完整的概念,直到2020年韩成艳、高丙中对于非遗县域理论概念进行深入探讨,结合“社区保护”的经验以及费孝通学者的“文化自觉”的理念,进一步提出县域实践的议题,对县域实践的关键概念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县域实践有效地把各部分的社区文化传承主体衔接起来,形成地方认同的集合体,有利于构建非遗的文化共同体[26]。综上所述,结合笔者实地调研发现,非遗理论研究与非遗保护实践相脱节。具体来说,非遗理论研究以社区保护与传承为主,而非遗保护实践是以县域传承为主,前人对县域实践研究极少,县域非遗保护研究缺乏理论指导,与调研发现非遗县域实践“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对接产生脱节、对于县政府推动非遗传承的动力不足等实践问题相吻合,这也证明了与韩成艳、高丙中学者所提出的非遗县域实践关键概念相一致。基于此,非遗县域传承实践值得学者们深入挖掘研究,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在非遗传承过程中的整体性合力,为促进其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3研究评述

目前国内对于民族体育文化县域传承的相关研究较少,随着国家非遗概念的引入,非遗文化传承保护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其保护与传承的方式在不断转变,研究内容从社区保护实践逐渐趋向县域传承实践,研究视角从单一转向多元化,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对于文化传承的主体内容研究,从非遗保护概念的引入,对于非遗传承是基于民俗村落社区展开研究的,对于县域与社区保护实践主要从社区参与、社区教育、社区旅游等路径,该阶段主要借鉴国外的非遗社区保护的经验进行探索性研究。随着“土风计划”的试点实施成功,村落社区也成为了传承的主要载体,为我国传承与保护非遗资源提供经验借鉴,进一步推进非遗文化传承研究落实到村落社区等民间传统文化上,随着传承的方式不断变化,传承的群体和区域也在不断扩展,研究从社区逐渐过渡到县域层级。为此,韩成艳、高丙中学者在社区保护的基础上,对县域实践的关键概念进行分析。通过检索文献与实地考察发现,目前非遗理论研究大多以社区保护与传承为主,而非遗现实保护实践是以县域传承为主,前人学者对县域实践研究极少,县域非遗保护研究缺乏理论指导,导致了非遗在传承实践过程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产生脱节、对于县政府推动非遗传承的整合力度不足等问题,进而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问题。随着非遗热的快速兴起,非遗传承研究内容呈现出多元化,主要集中于对村落社区文化传承的现状、路径、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之间缺乏一定关联性,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实践性的研究成果,对县域传承实践的研究重点,必须从县域传承的定位入手,理解其所处非遗传承的位置,自下而上把县级、乡镇、村落(社区)之间的传承联系起来,研究其传承之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宏观分析非遗传承从国家、省级、市级与县域之间的传承联系,找到县域传承的传承模式,分析其传承联系存在的问题,找到针对其研究的新方向。从研究视角层面分析,主要以散点研究为主,缺乏对其各领域视角的持续研究,未能对该领域进行深入挖掘,缺乏跨学科稳定的研究群体。

4研究展望

4.1加强多学科视角相融合研究

在研究视角上从整体层面思考并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同视角下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多学科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打破学科故步自封、画地为牢的狭隘意识,把学科界定不清晰、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转化为跨学科或超学科的优势,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流融合,从宏观、中观与微观进行构建理论分析,寻求合作同时借鉴于不同学科的新理论新成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与实践创造发展机会。比如:借鉴于民俗学、人类学的理论知识,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从“俗”走向“民”的研究转向,其中包含了人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道德情感等,探索其背后存在的社会动因。

4.2顺应时展明确研究议题

在研究内容上应立足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首先重点应从表象研究转向内在研究,强调从服务国家需求转向服务于民众需求。比如:从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理论借鉴,结合“人”的本质特性出发,应从民族传统文化项目、三月三等节庆个案研究转向到“人”的深层次研究上,在理解民众的思想情感、行为习惯等方面,挖掘其背后的社会内因,此外还可以迎合时展,依托于“互联网+”、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理念新技术,开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创新发展思路,对其保护实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议题。

4.3转换研究范式相结合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从文献研究到田野实证的转变,借鉴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在县域传承实践研究中,深入到田野研究,比如:李志清(2008)、胡小明(2010)、万义(2010)分别从侗乡抢花炮、黔东南独木龙舟、侗族舞春牛等所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开展的田野调查方法,基于前人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从整体来看,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对于社区与县域保护实践的田野调查研究较为不足,部分研究尚存在“走马观花”的现状,难以真正嗅到“田野芬芳的气息”,基于此笔者认为应从自身研究实践及研究案例出发,探索出自身特有的方法体系运用在民族传统体育县域传承研究上,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锦鸿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篇3

1983年由国务院批转的《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的通知》首次提出了体育强国奋斗目标。2008年9月29日,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发出了“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1]。2019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分别对2020年、2035年和2050年3个阶段制定了阶段性的战略目标。《纲要》的印发意味着我国正式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育强国之路。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全民健身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着本民族人们的体质健康和体育生活方式,而且关系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体质健康。

1“体育强国”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

1.1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在语言、精神、行为以及文字等方面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它反映着民族的精神、行为制度、规范与习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是在通过本民族特定的生产、生活经历,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的风土人情、体育精神、道德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等本土文化内涵的体育活动。不论是内在的文化精神还是外在的表现形式都体现出民族性,具有民族标识意义。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产生、历史演进到今天的整合发展,都是在各民族的社会生产、社会制度中不断融入民族特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而逐渐演进。所以,民族精神、民族特征、民族感情以及爱国主义等融入到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各个层面。这些丰富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结,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民族的强大,才有国家的强大,体育亦如此。

1.2传承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各民族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宗教祭祀等习俗中产生、演进以及融合中不断传承变迁。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将我国各民族的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价值观、体育行为规范以及体育精神等得以保存和延续。因此,我们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核,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比如端午节的赛龙舟比赛,这项活动不仅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也是一项民俗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不仅感受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更能深深体会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这对培养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精神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精神文化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体育文化,更是培养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民族发展和人类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是关键,是“灵魂”。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正是培养人们民族感情、民族凝聚力以及爱国主义思想的有力手段。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更多的中华优秀文化不断“走出去”,实现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所以,传承性在当代“体育强国”战略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它不仅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内部需要,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需要。

1.3健身性

民族传统体育自古就有,是我国各族人民非常熟悉的体育项目。虽然近来以来,西方体育发展迅速,但民族传统体育仍然是我国各民族人民锻炼身体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体育项目,更是民族特征,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人们的一种宗教信仰,一种风土人情,尤其是民族节日举办的体育活动。比如端午节的划龙舟,彝族火把节和春节的摔跤等等。我国地域宽广、民族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如摔跤、舞狮、荡秋千、划龙舟、赛马、踢毽子、竹竿舞、斗牛、抢花炮等等,这些项目有的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有来源于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有来源于人们平时的娱乐消遣等。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强调的竞技性不同,它更注重项目的娱乐性、健身性和思想性。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人民更加喜欢和积极参与的体育活动。

2“体育强国”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时代意义

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文化影响力是衡量我们是否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基本要素[2]。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不仅是体育强国建设中“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手段,而且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2.1民族文化传承的时代需要

“传承”顾名思义“传递继承”,是历史的纵向延续。广义上讲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产生、碰撞与融合,不断的继承和发扬。任何文化的持续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只有将文化中的精粹不断加以继承和发展,文化才会更加繁荣与璀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展示和保存了我国各民族文化特征,而且蕴涵了丰富的民族精神和物质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纽带。它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我国各民族生产劳动文化,宗教祭祀文化、节庆习俗文化等的传递继承,非常直观和直接地展示出了民族特征。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能够很好地将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继承与发扬,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和时代需求。

2.2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需要

体育强国的建设既包含竞技体育“硬实力”的建设,也包含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因为,体育文化不仅能反映出我国体育事业物质方面的建设,更反映出我国人民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思想,体育文化层面的崛起对体育强国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3]。因此,体育文化建设也是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更好地培养我国人民的体育精神、民族感情和家国情怀。同时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国家体育事业“软实力”的建设,有利于让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能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我国民族文化的国际地位。民族兴则国兴、民族强则国强。只有强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支撑,我国体育事业的国际地位才能更有话语权。因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提升我国体育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质”的突破口,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根基,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2.3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需要

世界体育文化是一体化的,又是多元化的。任何文化的存在都不是单一存在,而是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共生。近现代以来,西方体育文化发展迅速,形成了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流的体育文化,尤其是目前国际国内的体育竞赛主要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不仅如此,目前国内的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也主要以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反而非常少。虽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趣味性、多样性以及传承性等特征,但在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方面发展均不理想。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人们强身健体的基本手段,也是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长期被一种体育文化强势主导,对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比如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全球影响力的奥林匹克运动,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一元化的西方体育主导,但不利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此,国家奥委会决议也指出了奥林匹克应该是世界各国多元文化的大融合,而不能仅有一元化的西方体育长期主导。

3“体育强国”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价值解析

在“体育强国”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具有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更有培养人们强烈的集体主义和爱国思想的价值,是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丰富“营养”的土壤。

3.1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体育强国”之根本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反映着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模式和民族心理,有着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印记,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土壤”,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丰富的“营养”,具有其强大的魅力。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均衡、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现实路径选择[4]。民族兴、则国强。因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更是“体育强国”之根本,是战略实施的有力举措。

3.2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民族凝聚力和家国情怀的培养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沉淀、演进而形成并传承下来的,蕴涵丰富的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情结等精神文化,并通过特有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培养各族人民的群体意识,增加民族认同感。因此,本文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一种民族文化,更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一种文化认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于唤醒民族意识,维护民族感情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情感和文化交流。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东文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世界体育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对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浓厚的家国情怀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3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我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天人合一”的传统道德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是“天人合一”传统道德思想的代表。所以它不仅是东方体育文化,也是东文文化的重要代表。“体育强国”战略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是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信,也为其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世界文化能够持续辉煌和灿烂,正是因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不断融合与碰撞。“一带一路”倡议,“体育强国”战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我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些倡议与国家战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能促进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更能有效地推动我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3.4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安定有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崇尚礼让等以人为本的体育思想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各族人民强身健体的基本手段,也是各族人民交流,团结互助,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有效的维系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稳定问题,减少各民族之间的冲突,增强民族自信。所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内容。

3.5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发展民族体育产业,振兴

乡村由于地理条件、社会习俗以及交通等因素,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并未得到开发和利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现代社会,民族的、自然的、传统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更受人们的青睐。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集民族、自然、传统于一体的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对当地的经济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在传承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时必须重视其传承性、民族性和特色性等,切忌过度侧重经济效益,忽视其特有色彩,为了开发而完全商业化。这样才能吸引人们来体验和消费,形成体育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解决当地人民的就业,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除此之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还能加强当地人民与外界的思想、文化以及行为习惯的交流,促进当地人民的社会进步,振兴乡村。

4结语

“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体育强国”战略实施中要认真思考和审视其价值与地位。民族兴则国兴,民族强则国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新时代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5]。体育强国战略是国家战略,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推进实施。所以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保护和继承意识,要更加重视体育文化的价值,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让其不断释放影响,发挥独特作用,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

[2]张建玉.体育强国视野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研究[J].喀什大学学报,2020,41(3):87-91.

[3]刘晓锐.全媒体视阈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问题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5):151-154.

[4]刘俊伟,郭修金.体育强国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机制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7):35-38.

体育投资论文范文3

 

1高校体育学科发展计划   1.1新时期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展望未来,为适应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亟需大批高级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经济发展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受更多、更好的教育产生越来越强烈需求,同时对自身的身心健康都寄予终生的希望和毕生的追求,为健康投资、为娱乐消费必然成为“十二五”时期人们生活中的主线。所以,能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娱乐消费的相关产业也必将得到发展和提高。新世纪,上海的发展目标是国际一流城市,一流城市需要一流的体育;新世纪,东财大的办学目标是国内外一流大学,一流大学也需要一流的体育。因此,学校体育要发展、要创新、要创一流的紧迫感已是日甚一日。   1.2新时期的发展理念与目标定位   学校体育发展计划的理念是:学校体育以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以健康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终身体育为本,使学生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能适用于现在、应用于未来而终生受益。   学校体育发展计划的目标定位费根据各个高校自身特点形成的。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实现学校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丰富体育学科的内涵,加快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的建设,积极开展体育科研,特别是体育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研究,使体育学科成为教、学、研,产一体的、多学科渗透的综合性学科;以创建一流大学为契机,发展和提高学校竞技体育的队伍与水平;改善和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条件,达到一流大学一流体育的目标;以“健康第一”为宗旨,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化学校体育的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体育工作的质量和师生员工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同时,为实现学校体育“十二五”发展计划的奋斗目标,学校体育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是:与学校所属相关学科联合,与国外著名大学合作,联合开设体育管理学专业。体育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支柱产业,美国体育产业排行第三。我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2800个亿的投入,体育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后奥运时代体育市场人才奇缺,学校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尽早开设体育市场管理学专业硕士点和学士专业。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职业素养。针对高校体育教师的特点,要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开拓进取、团结合作的思想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引进高学历和高级体育人才,改善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质量。有计划、分步骤地引进博士生研究生和若干名紧缺的高级人才(包括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使硕士、博士生学历的比例达到50%以上,从而改善和提高东财大体育师资队伍的质量。   加强对教师的在职培训,培养一批复合型的中青年骨干队伍。对硕士生的要求:五年内应攻读体育或其他专业的博士生或在职博士生课程;对本科生的要求:35岁以下的教师五年内应达到研究生或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对40岁以下的教师五年内必须进修完成体育或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对40岁以上的教师应积极参加短期培训或专业进修来更新和提高业务。   建立一个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优化师资队伍。为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质量,对职业道德意识薄弱,进取精神退化,经考核多次不合格者,进行岗位流动。对于一些事业心强、工作积极,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提职增资、职称晋升时优先考虑、以资鼓励。利用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优化师资队伍。   3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在遵循国家相关体育政策法规的前提下,结合高校实际,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起具有高校特色的体育教学新体系。   3.1课程设置方面   从高校实际出发,开设体育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康复课及选修课。   3.2教学内容安排方面   体育教学在学生所接受的所有教育中是时间最长的学科。所以大学体育教学应该有不同与中学教学的独立视角。教学内容方面,除了传授与深化必要的健身技术与方法外,还应传授与健身有关的医学保健知识,如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处方等,把学生所掌握的体育知识提升到一种自我体育、自我保健、修心养生的能力。   3.3教学组织与授课模式方面   体育素质具有明显的生物个体差异,因此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必须打破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采用会员制为特征的俱乐部教学,以适应学生的个体特性,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人爱好。   3.4体育俱乐部授课时间设置方面   根据高校当下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特点,除体育达标考试定点、定时上课外,其他俱乐部根据场地设备条件,可在白天、晚上、双休日进行。充分提高场地的利用率,缓解体育场地供需紧缺的矛盾。   3.5加快体育教学现代化的建设   体育课的教学项目有几十种,许多动作具有复杂、抽象、瞬时的特点。利用媒体技术特殊的演示效能,强化学生的运动记忆、提高学习效果,不仅解放了教师,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利用网络优势,优化校园体育的教学与管理。具体实施计划:建立校园体育网站;购置一套身体机能状态测试仪;购置开发CAI体育教学软件所必须的设备;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科研所的硬件实施。   3.6加快高校体育教材建设   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抓紧做好高校各项体育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做好基础性的准备工作。   4提高高校体育科研水平   科研是先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提高东财大体育科研的水平,新时期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如下。#p#分页标题#e#   4.1成立相关的体育科学研究机构   近年来不少学校成立了体育科学研究所,其研究方向主要是学校体育。高校体育科学研究所应把研究方向定位在师生的体质与健康、高校高水平运动训练、体育市场的开发、体育商品的营销、体育资本的筹集和运作等。瞄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结合学校优势、采用多学科合作、渗透、联合申报省部级、部级课题。   4.2加大对体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   学校在科研经费的规划中,将有一定的数目作为体育科研的专项经费。用来购置体育科研仪器设备、资助体育课题的立项研究和科研论文的发表,奖励在市以上获奖的体育论文和成果。   4.3加强国内外体育学术交流与合作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国内外体育学术合作与交流。每年邀请国内外体育专家进行1~2次体育科研讲座,每年选派若干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去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本部门进行一次较高水平的体育论文报告会。   5提高高校竞技体育运动水平   为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特殊功能(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继续为高校争光添彩,高校新时期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计划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原则。   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首先,以足球作为突破口,带动整体全面提高。为了使学校男子足球尽快走出“低谷”,进而得到可持续地发展,学校将把足球作为突破口,力争在“李宁杯”大学生联赛中重新跻入三强。使女篮重新进入CUBA联赛中,并且尽快组建高水平田径队。形成以足球带动女篮和田径的发展态势。其次,重点队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学校男子足球队,在全国的优势还在,但也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北理工、东华、深大、人大等学校利用名校优势,正在招收和扩大球队的实力。而女子篮球和田径在竞争中已处于劣势,近年均没有参加全国性的大学生比赛。因此加强上述三支队伍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其次,一般运动队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学校一般运动队只有两支(男子篮球和网球队),从项目来看数量偏少。还达不到以点带面,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的气氛,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的效果。为此,新时期从学校实际出发,适时地、有的放矢地发展几个一般运动队。且争取达到辽宁高校大学生甲组比赛的前六名。   为提升高校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应具体抓好以下三项工作:加大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力度,要主动出击挖掘人才。并修订和完善高水平运动员的学籍管理条例,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引进创造条件;提高教练员的能力与水平,必要时聘请或引进高级教练员来校执教;制定运动队的目标管理条例,引入激励与奖励机制,促进运动队的重新发展。   6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快学校体育场馆的改造和建设   为了使高校群众性体育竞赛能更好地体现综合性、团体性、凝聚性、趣味性、可比性、新颖性、观赏性和经济性,提高全校师生的参与率,每年举办校体育文化节(师生),下一年举办校综合性运动会(师生)。   同时校内各单项体育竞赛由体育教学部统一计划,由校学生会各单项体育俱乐部或协会承办。从而使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开发和锻炼,使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高校新时期发展规划中对体育场馆设施是有严格要求的。以东北财经大学为例,学校本科生的规模为10000人,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到时东财大室外体育场地的面积应达到56000平方米(现有24575平方米),室内面积应达到3200平方米(现有960平方米)。室内外场地面积分别缺额为56.1%和70%。为实现学校新时期争创国内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体育场馆作为学校办学条件的标志性建筑,尤其是为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师生员工群体活动的发展要求。2008年之前,学校应建造网球馆1座、体操房3~5个、室内标准(50米×25米)游泳馆1座、400米田径场(包括足球场)1个、室外塑胶网球场5~8片、室外塑胶篮球场和排球场5~8片。

体育投资论文范文4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能否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决定着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兴衰。而人才的培养来自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否拥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决定着国家培养人才的水平,甚至是国家的未来。   一、中外高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所以课程设置是整个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我们现以俄罗斯为例简要介绍中外课程设置的差异:俄罗斯某高校金融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置[1]:课程设置国家历史、俄罗斯及国外文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宗教研究、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基础、外语、俄罗斯宪法基础、生态学基础、生命安全、国防、劳动保护基础、体育、政治经济、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经济学说史、经济历史、经济数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企业经济、管理学、市场经济、企业金融、会计、经济分析、保险、投资、经济法、国际经济、财务管理、税收体系、银行程序、金融市场、财务分析、基金市场、货币与信贷、资产定价、国际金融市场、第二外语、国家经济部门和区域金融、区域金融的当代问题、审计学基础、金融风险管理、国家资金目标学期论文政治经济、微观经济、企业财务、保险、国家金融、税收体系、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国内某高校金融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置: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大学语文、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必修课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经济法专业限定选修课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权期货与其他衍生工具、金融工程、西方金融理论、公司财务、资本运营、信用管理、管理学、金融英语、财务管理通过以上两所学校课程设置的比较,可以看出国内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国外存在一些差异:   1.国内课程设置单一和僵化,没有重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比较落后,决定了我国金融专业培养目标的单一性,主要是银行、证券领域,因此导致了课程设置单一和僵化。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货币银行、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长期以来课程设置单一僵化,不能紧跟金融实践的发展需要。而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的发展,要求大学课程必须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和横向联系[2]。国外的课程中涉及到了哲学、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第二外语,甚至是劳动保护和宗教,这些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更有利于毕业生很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   2.从国外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到除了基本课程以外,还有一部分就是学期论文。国外高校从大二开始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就本学期的课程完成一至两篇学期论文。这是列入教学计划并在学期末要进行考核的。这样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综合阅读文献资料,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国外,国内在这方面做的稍显欠缺。   3.国外大学四年每学期都安排有课程,并且学生到课率非常高,因此以上的课程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学习。而国内到大四安排课程非常少,大四第二学期基本没有课,而且大四学生由于考研、找工作、写论文等诸多原因,到课率非常低,因此以上很多课程学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学习。   二、中外高校教学模式比较   1.我国金融学本科阶段课程多,主要依靠教师课堂授课,这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但是有可能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障碍。教师开设了大量的课程,以统一式的课堂讲授为主,造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自学和讨论的时间太少,使有限的学习讨论流于形式。相比而言,俄罗斯高校教学方式就显得非常灵活。每门课程通常都分为大课小课两种形式。每门课程在每周都设有一次大课,叫做讲授课,这种课程是合班上的,教师统一式的授课,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每周该课程还设有一次小课,即讨论课,这时要分成小班,由不同教师组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学生可以与教师自由交换意见和观点。这也是一个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过程。   2.国内高校本科阶段课堂时间繁多,课外时间不足。除了安排满满的课堂学习时间外,还有学校规定了早晚自习。而国外的教育是教会学生怎样去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俄罗斯教育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启发他们主动学习,不是简单地从老师那里接收知识的单向过程,而是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深入研究,并就所学内容提出疑问,不断思考[3]。俄罗斯高校一般一天时间只有半天是在学校上课,其余时间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这就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形成自己的问题和观点,然后拿到讨论课上去研究讨论。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学生不仅能全面掌握学科知识,而且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国内高校考核方式僵化落后,无论考试课还是考查课,全靠一张试卷来考核学生的成绩。其中客观题占40-50分,主观题占50-60分。在这种考核方式下,有很多学生全靠期末突击,不论其是否真正掌握了这门课程的知识,也能考一个不错的成绩。而国外的考核方式就相对较为灵活,教师在考核中的主动性也比较强。考查课有很多不是笔试,而是口试。每个学生接受教师面对面地提问问题,一般为3个问题左右。考查课成绩没有等级,只有过与不过,并且教师有资格对每班学生中的3-5个进行考查课免试。考试课不是出一套试卷,而是针对这门课程,每个学生有3-5个论述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考试课成绩实行五分制。并且有些课程要求完成学期论文,完成学期论文是参加期末考试的前提,否则将不具有参加考试的资格。在这种考核方式下,教师具有比较强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考核了学生的综合能力。#p#分页标题#e#   三、启示与借鉴通过以上对中外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1.课程设置要从社会需求、知识结构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既要学习国外课程设置紧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作出调整,又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开设课程,而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课程设置。比如,虽然我国当前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但我国还是银行主导型国家,银行还是金融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所以在开设金融学课程的时候就要针对这一点,立足于宏观金融,以微观金融为辅,这样才能既适应我国国情又能与世界接轨[4]。   2.国外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国外很多金融学、经济学的教授都是各大银行的行长、保险公司的高层,拥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国外学生的实践机会也比国内学生多很多。   3.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国内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灌输了大量的类似“1+1=2”这样的“无用的、绝对正确的”知识,而教给学生的有用的方法太少,这样的学生动手和科研能力都会比较低下,难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少讲多做,真正把相应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教给学生,促使学生形成研究性学习习惯,有更多的思想空间。   4.改革考核方式,赋予教师更多的灵活主动权。让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灵活地选择笔试、口试或是其他考核方式,消除仅凭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应试教育的弊端。   我国金融学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能够适应和满足经济全球化要求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熟练掌握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管理、决策、科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改革那些陈旧过时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自如应对来自各方面、全方位的挑战,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体育投资论文范文5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体育理论工作者和体育教师纷纷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是当前我国高校较为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之一,部分高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实施了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针对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教学的实验展开研究,并对其效果进行检测与比较,了解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旨在寻找适于我国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一门新的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的建立,对于高校普通体育课的建设与发展和指导实践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俱乐部型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和为人们所接受,也并非永恒不变的,随着实践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1研究方法   1.1文献研究法依据有关20多篇公开发表的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论文、资料、近10所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大纲等进行研究。   1.2实验法以鞍山师范学院99级、2000级学生为对象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对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实践不断改进、完善,以求证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可行性。   1.3典型调查法与比较法通过对深圳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鞍山师范学院等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比较研究,了解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现状。走访20多位专家学者,观摩部分高校20多次体育教学俱乐部课,到一线了解教学改革的效果。   2结果分析   2.1当前几所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比较   2.1.1深圳大学   体育俱乐部教学课以一、二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三、四年级可自由参加到俱乐部中),开设竞技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保健类(保健体育、心理健康、智益功等)、娱乐类(桥牌、台球、保龄球等)三种类型共23个运动项目的俱乐部。学生凭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每天下午授课,不占其它学科时间。采取混班上课,持牌上课的形式,即教师可以自由选择俱乐部,学生可以按照第一志愿选择教师,自定教学目标,不要求统一性的教学计划。课上以学生为主进行课堂考勤和组织学生,教师只是引导启发学生思维。考核办法主要根据各项运动的特色制定标准与内容,并把学生的成绩与比赛挂勾。部分项目俱乐部有适当的收费。优点:开设项目多、场地设施条件好,学生选择性比较大;考试与课外体育活动挂勾,使体育课与课外锻炼紧密结合。缺点:混班上课不利于管理;开设项目过多,专项师资力量显得不足;应改善师资水平;个别项目采取收费制,对经济状况稍差的同学在选项方面受到限制。   2.1.2上海中医药大学   一年级开设保健体育课;二年级开设专项体育课;三年级开设体育教学俱乐部。在同一堂课开设各类项目的俱乐部,学生根据自身条件与兴趣爱好自由选项,每周课都允许更换项目,即不受班级、教学进度、内容限制。为了便于学生课中周转,设置了一本多功能考勤卡,记载学生出勤及上课表现、下次课的选项、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考试情况。学生可自由选择专项进行考试,体育成绩由体育达标、专项水平、学习态度组成。优点:学生上课不受专项限制,有一定的随机性,利于兴趣培养;设置多功能考勤卡,为管理创造便利条件;考核进行多方面评定,督促学生各方面努力。缺点:学生随机上课虽利于兴趣培养,但在管理方面存在困难,更不利于学生专项技能的形成;部分项目课堂上人员增多,会造成场地紧缺,也会影响教学质量。   2.1.3大连理工大学   开设了7个俱乐部,19个体育项目,1~4年级学生按意愿报名;通过测试,把每个项目分初、中、高三个等级;1~2年级以学科课程为主,实施学分制,3~4年级以活动性课程为主。教师自定教学大纲,课上以体育健康指导员的身份进行辅导。体育教学俱乐部每学期11次课,学生凭卡上课,只要在本学期划完11次卡即可参加考试。考试以专业水平、理论、学习态度、身体素质达标综合评定。优点:俱乐部项目多,学生选择性较大,利于兴趣培养,分等级上课便于运动队的选拔,便于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的接轨。在原有的优越场地设施条件下,最近又投资5000多万修建游泳、球类一体的综合体育馆;投资800万修建塑胶田径场,为教学俱乐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缺点:师资不足,难以保障教学质量;分组上课,部分学生积极性受到限制;学生持卡随机上课,学习连贯性受到限制,易做弊,也为教学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2.1.4哈尔滨工程大学   开设了球类、武术、游泳等6个俱乐部,主要实施办法是教师“三定教学”,即教师在指定时间、地点、指定项目进行教学。学生“三选自由”即学生在每次课前可按意愿任选6个项目中的一项,学生可从6个项目中任选一项进行学习与考试。优点:学生选择项目的随机性大,利于兴趣培养。缺点:项目少,学生选择机率小;学生随机上课不便管理,造成部分课堂人员失调,不利于教学;考核随机性大,不同项目考核尺度不一,难以综合评定学生专项技能掌握程度。   2.1.5鞍山师范学院   以1999级、2000级学生为对象,在大学一年级实行以田径等项目为主的基础体育教学,大学二年级进行体育俱乐部必修课教学,三、四年级进行俱乐部选修课教学,实施学分制。体育教学俱乐部共开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武术、健美操等7个项目,学生按兴趣爱好自由选项,按专项分派教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考核成绩以专项技术、理论、学习态度、身体素质达标综合评定。优点:针对大一新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较差的情况,在一年级开设了基础体育课,为俱乐部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教学固定时间、项目利于学生掌握一项可终身受益的技能。缺点:场地条件差,开设项目少,满足不了学生需要。   2.2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成功经验   2.2.1重视学生主体的选择性   体育教学大纲中广博的知识,各类繁多的活动内容和运动形式,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多、更灵活的选择机会。这种教学可以使他们的个性在“独立或自主”行为中展示出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人们的社会相互行为是理智的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相互结合起来的行为。这种主体性在俱乐部型体育教学实践中必然存在有创造性(教师)、选择性(学生)。这种教学模式能满足学生对体育课多种选择的需要,进而,从宏观上为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条件。#p#分页标题#e#   2.2.2满足需要发展个性   从近年来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青少年个性发展问题已经成为被普遍重视的问题。他们认为:传统教育中的“高分率”、“合格率”牺牲了学生的个性兴趣、情感、爱好、才能,而人的个性要求又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俱乐部型体育教学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要求,因而,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俱乐部型体育教学采用了多类型、多层次的组织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型体育教学的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了整体教学功能。俱乐部型体育教学确立了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体育教学目标,能使学生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另外,俱乐部型体育教学较之传统型体育教学任务也相应地从单一化向多维度、多样化发展。只有在教学任务上体现了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学生不同层次的体育需要才能得到满足(详见对鞍山师范学院1999级学生351分调查问卷的统计,学生满意度占69.6%)。   2.2.3教学双方优势互补   强调以教师为主导,旨在使“体育技术、技能中心”向“体育方法手段化、经验”转移,克服以竞技为中心的倾向。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重视认识和情感体验,提倡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增强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2.2.4课内外一体化   俱乐部型体育教学能做到课内外一体化,一方面,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项挂牌上课,自行安排教学内容,鼓励教师不断吸引新技术、新知识来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兴趣和需要。另一方面,由年级组统一安排专题理论知识讲座,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锻炼身体的一般规律,根据自身需要和特点灵活选择锻炼方法,通过课内外一体化,即课内检验学生思想、理论和方法,课外检验和培养自炼、自评、互教的能力,才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依赖性”向“自主型”过度。   俱乐部型体育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健康而投资,因势利导、投其所好,如可规定为选修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的同学自备球拍和球,学生们为了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自我投资,能较好的解决学校经费不足造成的困难。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体育教学改革出现的新事物,只有正确认识它的本质,科学实践,明确它的发展方向,才能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3建议   3.1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应导向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基本环节,无论是体育必修课,还是俱乐部教学课程,首先应有明确教学指导思想,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必须考虑的前提。   3.2体育俱乐部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又要从各高校教学条件的实际出发,依据需要,因校、因地制宜;在个别项目上应有所侧重点,以协调教师的指导力量、场地器材条件、活动时间安排等多种因素产生的矛盾。   3.3目前,中学与高校体育存在脱节现象。中学生担负着升学与各种考试的任务,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习压力大,体育课与课外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学生体育兴趣、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状况并不十分乐观,尚须在大学一年级进行基础体育教学,提高体育综合素质,为高年级的体育俱乐部学习奠定基础。   3.4在考核与评价方面,高校应与高中阶段体育教学考核办法接轨,实施综合考试与综合评价的方法;即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自我评价与反映个人进步度的相互评价。考核评价方面应减少绝对评价,以调动后进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小结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当前高校体育培养目标的组织形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锻炼、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效果;在对体育俱乐部理论进行近一步研究的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建体育场地,建立完善的体育俱乐部教学体系,必然是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

体育投资论文范文6

关键词:榆林体育产业;关联效应;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1、项目提出背景

进入到21世纪后,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逐渐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体育产业化既是体育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体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此影响下,榆林市贯彻落实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实施方法,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通过建设体育馆、体育文化,销售体育等,促进了体育模式向着产业方向延伸,以此打造一系列体育运动、赛事表演、体育旅游、体育馆运营等服务性行业。另外,榆林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8m2,拥有20000人以上体育场1座,3000人以上体育馆1个。全年共举办各类大型体育活动132次,其中市级举办29次。全年共派出1182名运动员参加省运会的比赛项目,共获得金牌157.5枚,银牌169枚,铜牌147枚。完成了年度国家、省级各项体育惠民工程,实施了94个乡镇的共计102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个社区路径配送工程,全年全市665个体彩网点共计发行体育5.75亿元。但是,在榆林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比如,榆林体育本体产业发展进程缓慢,在第三产业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比例较小。且各地区体育产业资源分配不均,体育产业结构关联效应不显著,严重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需要榆林相关单位做好榆林体育产业关联效应及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研究。

2、项目的目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健康服务为理念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多角度、多层面进行,逐渐推动了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榆林市民而言,对于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在经济投入和产出数据模型的基础上优化榆林产业结构模型,重新配置体育产业要素和服务,并深入研究产业关联效应,把握榆林体育产业关联的动态化特点,最终推动榆林体育产业相关行业、服务业的现代化发展。

3、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市场需求分析

3.1、项目技术攻关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该项目技术攻关可以构建体育产业发展战略体系,实现榆林市体育产业建设目标,实现体育产业的更新升级。随着我国国家体育总局“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增强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战略的提出,榆林市需要构建以体育产业为主题、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结构创新体系;第二,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为引导,创新以体育产业技术为导向的组织形式,当前榆林体育产业发展问题较多,因此,需要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体育产业创新能力,最终攻克体育产业技术研究难题,完善体育产品研发体系;第三,加强体育项目技术攻关可以增强榆林体育产业应对经济下滑的能力,当前榆林体育产业在生产总值中占据比例较低,持续经济增长点波动性强。加强体育产业技术研究可以解决体育产业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体育产品精深加工和新产品研发来增强体育科研力量,最终提高体育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3.2、项目的市场需求分析

该项目研究需要从榆林市市民们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的变化出发,分析市民们的体育市场文化生活需求,以此把握体育市场变化特点,在进行体育产业关联效应研究和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预测,以此明确体育发展关键点。重点选择一些具有强大的市场前景和较大市场份额的产业领域,并根据地区优势,最大化的发展体育产业作用优势,以此提高体育产品的创新能力,最终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4、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现有工作基础

4.1、国内外技术现状、专利等知识产权情况分析

当前,我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准备工作的建设推进,我国加强了体育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视,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将体育知识财产纳入到了知识产权中,关于体育赛事相关财产保护的法律主要有民法、著作权法、商标法、标志管理条例等,加强了对体育赛事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另外,关于体育科技产品都通过专利信息渠道公布的,以此明确专利信息对某一体育科技研发过程的推动作用,比如我国的泳衣技术,就通过某体育用品企业专利信息公布的。另外,体育项目的创新和体育产品技术的创新通过传播媒体的形式进行,将体育赛事直播画面作为一种创作性产品,通过司法实践加强保护。体育赛事的举办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及时注册商标,并加强体育活动的管理,规范他人使用赛事的标识,确定体育活动赞助商使用商标的范围。比如,我榆林体育产业关联效应及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研究杨祥伟(榆林体育运动学校陕西榆林719000)摘要:体育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其是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受到传统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的影响,我国体育产业运营模式和发展水平和国外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本文重点以榆林体育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为研究方向,在现有的文献资料、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展开了关于榆林体育产业关联效应及产业结构升级路径项目的研究。旨在优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增强体育产业关联效益,以此推动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关键词:榆林体育产业;关联效应;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国北京加强了对近年来体育产业发展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处理的流程梳理供桌,对体育产业知识产权侵权事件纠纷类型进行了明确,通过司法实践明确了侵权案件的审理要点。要求加强保护体育产业知识产权,完善市场授权机制,增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4.2、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1954年,我国北京体育学院开设了体育研究部门,后期逐渐成立了国家体委体育研究院所,卫生部门需要负责运动医学研究,并在上海、黑龙江等地成立了研究机构。1960年,召开了相关体育研究会议,加强了对体育科学的探讨,体育科研机构数量越来越多,体育科研团队人数越来越多,关于体育学术研究和体育项目研究立项也日益增加。后期,体育研究领域和范围也变大,体育研究开始向着技术化、高端化的方法发展,研究手段越来越成熟,随着体育产业改革和健康中国理念的出现,体育研究逐渐向着体育产品、体育产业、体育市场化方向发展。20世纪初期德国和日本最先开始体育研究,随着世界大战的爆发,关于体育学术理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体育新型学科出现。关于体育研究项目课题主要由美国奥委会确定,课题内容和方法由体育院校和体育中心人员负责,后来随着体育系、体育科研机构的发展完善,其加起来新设备、新技术、优秀人才的投入。比如美国的某大学运动学系,加强了实验室建设,大大提高了体育项目研究技术水平。日本体育研究主要由院校教师和体育产品生产企业负责,其为了满足大众健身需求,提出了加强体育技术研究的方案,并提出了建立体育科技中心的想法。另外,国际体育技术研逐渐向着数学化、世界化的方向发展。

4.3、现有的工作基础

课题负责人单位与协作单位设有图书馆,体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藏书丰富,且拥有CNKI、RESSET、EBM、万方等数据库资源和数字图书资源共享渠道,可以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资料检索。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也积累了比较充分的研究资料,可以保证研究项目的顺利进行。

5、项目计划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5.1、主要目标

(1)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出发,构建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榆林体育产业构成、结构、产业关联机理进行系统分析,从理论层面对榆林体育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2)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对榆林体育产业与三大产业和具体产业部门间的产业关联度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测度,深入分析当前榆林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厘清体育产业在榆林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为寻求适合榆林国情的体育产业发展方向提供数据支撑;(3)从体育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关联产业类型选择、融合模式与发展定位等方面,探寻榆林体育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路径,为加快榆林体育产业发展进程,明确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方向提供政策支持。

5.2、研究与开发内容

第一,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的体育产业关联机理研究。运用产业关联理论、产业集聚理论、投入产出理论等产业经济学理论,结合体育产业自身特点,构建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榆林体育产业的产业构成、产业间关联机理进行剖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榆林体育产业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基于理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体育产业在榆林经济活动中与其他产业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从实物及价值模型两方面建立经济数学模型,从而进一步研究榆林体育产业与其他关联产业间的数量关系;第三,投入产出视角下的体育产业关联度及波及效应分析。结合榆林体育产业投入产出模型和榆林经济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对榆林体育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和产业波及效应的时空演化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现阶段榆林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与其他产业间的经济技术关联效应进行定量研究,从而为后续体育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策略提供数据支持;第四,榆林体育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实现路径及政策研究。

5.3、项目的技术关键,包括技术难点、创新点

本研究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结合当前榆林体育产业发展特点,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对体育产业的关联机理及波及效应进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榆林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路径,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1)第一次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揭示了体育产业在榆林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与其他产业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合体育产业关联机理的定性研究和体育产业关联波及效应的定量研究,从微、中、宏观三个层面对榆林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完整剖析,将全面揭示榆林体育产业当前的产业关联特征和经济地位;(2)构建了基于产业关联视角下的榆林体育产业结构整体研究分析框架。研究以“理论—实证—政策”为思维脉络,将体育产业的自身特点与产业经济学相关原理相结合,建立了以产业关联来系统分析榆林体育产业结构的整体理论研究框架,为后续体育产业领域相关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3)运用产业经济学前沿方法形成了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体育产业结构分析模式。研究将产业经济学的投入产出模型应用于体育经济研究领域,以产业间的投入产出数量关系为基础,形成了一套定量分析体育产业结构的研究模式,丰富了现有体育产业研究方法和理论,对进一步扩展体育产业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4)发展了榆林体育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新实现路径。研究以产业关联为切入点,以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间存在的投入产出联系作为理论依据,将为榆林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实现路径,有助于相关决策部门科学制定体育产业政策,进一步明确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方向。

6、技术、经济效益、市场风险分析

6.1、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技术效益,该项目完成后,撰写研究报告:《榆林体育产业关联效应及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研究》一篇,并1篇;第二,经济效益,为政府部门在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制定体育产业融合协同发展规划过程中提供策略参考;第三,社会效益,为体育产业从业机构调整发展定位,制定宏观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和分析工具;为相关学者在研究榆林体育产业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时提供可供参考的研究范式。

6.2、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榆林榆林体育产业关联效应及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研究项目可以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推动体育市场消费,具体来说具有以下推广应用前景:第一,打造体育品牌赛事。带动体育和旅游业的发展,利用陕北地区最具影响力城市口碑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带动体育服务业发展,构建体育赛事举办、体育经济、体育文化、旅游观赏、体育产品营销为一体的体育旅游产业结构;第二,带动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建设市区体育基地、靖边—衡山、府谷航空训练基地、毛乌素沙漠体育运动基地、红石峡冰雪运动基地等;第三,带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体育休闲娱乐场所和体育运动建设面积;第四,带动体育工作发展,通过体育事业,保证经济持续增长。

6.3、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

第一,项目投资风险。当前榆林市体育产业投资力度不足,在当前体育经济举国体制的约束下,非重点项目和群众性体育投入力度不足,且体育项目通过风险投资进行融资,比如资金沉淀、风险投资认识不清;第二,产权关系混乱风险。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产权主要由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构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产权关系的明确性,当前榆林职业体育事业存在较大的产权混乱风险。比如,体育俱乐部,其因为没有独立的财产权,在赛事举办上依赖于体育委员会,导致后期管理工作难以进行,缺乏市场地区,无法获取相应的收益;第三,市场风险。当前榆林市体育市场环境还不够完善,体育产品和劳务消费差距大,存在不均衡问题,比如体育运动和体育娱乐产品消费市场发展快,体育科技产业和体育金融保险行业市场面窄,体育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缓慢。且当前体育市场管理不足、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该项目实施缺乏有利的市场条件;第四,项目运行机制不健全风险,项目的实施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激发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才可以推动项目顺利进行,并获取最终的效益。

7、申请单位简况

7.1、单位简况

该单位为是榆林一所体育运动大专院校,单位总人数为54人,其既是我国研究院所,也属于政府机关性质的国有企业,该企业既是个人民营科技企业、也是混合所有制股份企业,其在榆林体育学院的协作下建成。该单位项目总投资在4万,拟申请政府补助为4万,其筹资渠道较广,主要由单位自筹、县区或者相关体育部门筹资、银行贷款等。

7.2、课题组组成简况

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都是研究型的教学单位,教师有较多能够自由支配的科研时间,而且学校对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有明确的制度支持,并免费提供有电脑网络设备等完备的科研条件。

8、必要的支撑条件、组织措施及实施步骤

8.1、必要支撑条件

撰写研究报告:《榆林体育产业关联效应及产业结构升级路径研究》一篇,并1篇。第一阶段: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出发,构建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体育产业构成、结构、产业关联机理进行系统分析,从理论层面对我国体育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第二阶段: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对我国体育产业与三大产业和具体产业部门间的产业关联度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测度,深入分析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厘清体育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为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产业发展方向提供数据支撑;第三阶段从体育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关联产业类型选择、融合模式与发展定位等方面,探寻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路径,为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进程,明确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方向提供政策支持。

8.2、组织管理的措施

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从体育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关联产业类型选择、融合模式与发展定位等方面对榆林体育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从而为加快榆林体育产业发展进程,明确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方向提供现实指导与政策支持。

8.3、组织实施的步骤

体育投资论文范文7

关键词:乡村振兴;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意见

1前言

洞庭湖旅游区是湖南省五大特色旅游区之一,而且其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文化明显,民俗体育特色小镇依托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发展而成。民俗体育特色小镇依托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发展而成。因此,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体育特色小镇的基本内涵,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趋势,并对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为中国的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本论文研究对象为洞庭湖地区的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

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依据研究内容的需要,查阅了与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战略有关文献共23余篇,报道10余篇,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分析了洞庭湖地区的现状以及该地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2.2.2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岳阳、常德等洞庭湖地区的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过去与现在,以及与全湖南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洞庭湖地区的发展的现状,从中找出当中还存在哪些不足。

3分析与结果

3.1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现实情况。3.1.1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开展现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开始普遍增加,同时用于休闲娱乐和体育活动的消费支出数据也逐渐增加。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得到了提升,而健身时间的增加和休闲娱乐的发展,对促进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有着极大的作用。洞庭湖地区是湖南省有名的旅游胜地,有着数不胜数的湖泊,比如南湖、枫桥湖等支流围绕着洞庭湖,这些湖泊不仅风景优美同时还有丰富的海鲜产物。通过以上条件,可课题成果KETICHENGGUO以利用洞庭湖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来开发一些和发展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并且为全国的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内生动力。而常德和岳阳则是环绕周围的城市,所以我们通过参考了解了以下情况:从周争蔚的《环洞庭湖经济圈民俗体育旅游的现状调查》文中得知无论是常德还是岳阳,人们对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了解绝大多数是不清楚的,这样的情况说明了有关于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宣传力度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加大对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宣传力度。数据表明将近一半的人对这个是有一点概念的,我们可以从这些人群开展加深宣传力度,通过对比数据分析我们知道常德的居民对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了解要高于岳阳。3.1.2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开发现状。随着生活水平的增加,人们对生活的体验程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他们要求在重视生活体验的同时,还希望有更多的民俗体育特色。因此,要大力挖掘洞庭湖区的民间传统体育,开发设计一系列具有浓郁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特色,同时兼顾娱乐,促进游客参与,增强游客的认同感。从周争蔚的《环洞庭湖经济圈民俗体育旅游的现状调查》文中还得知,划船是两座城市普遍开发较多的项目,像荡秋千,跳竹竿,打陀螺,舞龙狮这几个项目开发情况常德高于岳阳,而赛龙舟、放风筝、踢毽子等项目岳阳则高于常德,但都能看出各地区的民俗体育特色,不过为了加大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我们应该创造更加独特民俗特色,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才能让更多的游客满意。

3.2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可能性。3.2.1洞庭湖地区自然条件分析。洞庭湖素来有着八百里洞庭的称号,一望无际的江面浩浩荡荡,往南可容纳潇湘、蒸湘、沅湘、澧水、资江、湘江、沅江、往北可吞长江万里。洞庭湖的气候又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十分适合人类居住,不仅热量丰富,而且雨水量充足,滋养了肥沃的土地,这样也因此适合种植大量的农作物。而岳阳和常德作为洞庭湖地区的千年古城,依靠着天赐的自然资源繁衍生息,打造出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要求的民俗体育特色小镇。3.2.2群众积极参与民俗体育活动情况。众所周知,岳阳汨罗是我国的龙舟的起源之乡,汨罗江是龙舟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在这里举办了诸多赛事,例如:国际龙舟赛、CAA全国垂钓俱乐部挑战赛、国际皮划艇大赛等诸多赛事。随着这些赛事的享誉,更多的国际赛事也选择了在这里举行,例如:环洞庭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际围棋大赛、大云山登高节、全民健身挑战日等一系列体育赛事,这都促使了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文化雏形的形成。根据实际走访,洞庭湖地区民众常开展的民俗体育活动有赛龙舟、打陀螺、划船、舞龙舞狮、斗鸡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深受喜爱。为了形成了“洞庭湖生态健身圈”和生态旅游与湖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确立了一系列以轮滑、龙舟、划船、自行车为主体的实施方案,力求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3.2.3政策支持情况。为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小镇建设,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相关文件,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此基础上,根据综合湖南省自身的实际情况,湖南省发改委颁布了关于《湖南省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专项实施方案》。为了促进方案的有效实施,更好地加强推动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基本建设,还特地设置了立项专项奖学金,主要是针对有关于“两平台、三基础”这样的重大项目。给予20个示范性特色产业小建设重点支持,对其名单差异化进行相应的补贴措施。

3.3乡村振兴战略下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3.1影响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文化因素。当地的居民并不经常开展民俗体育特色活动,他们并没有对民俗体育特色有很大的兴趣,也有可能是因为政策、经济等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说明了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宣传力度并不到位。更多地表现出当地政府的不够重视,因而没有组织相关的民俗特色活动,导致了居民对此的了解少之甚少,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缺乏和对弘扬民俗文化知识的缺乏是阻碍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根本。因此,旅游景点的市场吸引力正在下降。文化交流应该保护自己的传统,如果失去自己的民俗特色基本上会失去旅游的活力,那么实现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就会有很大的难度。3.3.2影响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自然气候因素。自然条件气候也是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洞庭湖地区这样的水环境,水污染、土污染是近年来最大的环境问题,恶劣的气候条件会给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近百年来,风浪也是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船舶如果处于恶劣的环境中,不仅给港口的管理,渔业和旅游产于造成威胁,更会发生严重的事故,导致伤亡。3.3.3影响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因素。湖南省发改委颁布的《湖南省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专项实施方案》,在专项和政策上提供支持,主要实施措施有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建立工作机制;三实施动态管理;四加强宣传引导。这项通知的下发为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构建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总是会存在一些相关的问题,会存在一些在实施过程中投机取巧、贪图利益的人或者行为,阻碍了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所以在监管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3.3.4影响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经济因素。资本保障方面,相关部委并未明确关于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行业参与支持特色小镇融资政策。经济是实施方案的基础保障,我们需要做到的是首先各产业的经济资金,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最后吸收社会资金,加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对于发展当地民俗体育特色小镇资金不足,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社会资金的广泛吸收,寻找投资者,着力开放吸引投资,用鲜明的民俗特色吸引广大游客和投资者,着力开发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3.3.5影响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统筹推进力度的因素。各区县(市)普遍没有将特色城镇建设升级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实践。政策支持仍处于起步阶段,市级和县级没有引入重大特征。城镇建设的方案文件和配套政策没有特色城镇发展的顶层设计,倾斜规划,项目建设和资金安全是不够的。3.3.6影响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发育的因素。目前洞庭湖地区内已申报成功及重点培育的民俗特色小镇尚未形成建设梯度和完整体系,特色小镇辖区人口、经济、建成区面积等指标均未成规模,重点培育的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势能较弱,空间整体布局分散,火车头效应未充分发挥。3.3.7影响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培育建设机制的因素。自特色小镇正式提出来,湖区内各地住建、发改、规划、财政等部门还未对特色小镇进行专项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政策,特色小镇建设体系顶层设计缺位,尤其是培育建设机制、优惠补贴政策不明朗,出现乡镇模糊、企业犹豫、社会观望的局面,难以提振投资信心。宣传推广方面,推介方式和手段单一,较少运用信息化平台和社交媒体。

4乡村振兴战略下洞庭湖地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对策

4.1文化立根,发扬传统文化。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传承遗产文化是发展民俗体育特色小镇的精髓所在,如常德的德文化、岳阳的楚文化、益阳的茶文化,均可融入特色小镇的规划布局与建筑风貌中,这些地方特色文化亟待综合性的保护、利用与传承开发。

4.2保护环境,优化小镇风貌。突出长江流域和湖泊的生态特征,开展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防治行动,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和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优化生态质量城镇环境,构建绿色生态工业体系和谐人水新的关系。

4.3加强政策保障,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建议财政部门针对民俗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引导设立专项资金,明确财政支持模式。加大对民俗体育特色小镇范围内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优秀经营人才和技术能手回乡创业,相关人才可享受市政府和市委人才引进的优质政策待遇。把特色小镇就业人员收入农民工培训计划,从市直有关职能部门选派优秀干部到创建民俗体育特色小镇挂职锻炼、重点支持。

4.4产业为本,做强小镇经济。依靠洞庭湖区农业资源和产业基础,聚焦以粮棉油、果蔬、茶叶、畜禽和水产加工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以轻工、纺织、建材等为传统的经典产业更新升级,以及以水运、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与文化旅游业,突出本地资源优势,锁定行业主攻方向,区分定位,细分领域,实现错位发展,整合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4.5加强统筹推进力度,创新融资渠道。聘请专业的规划机构,研究机构和运营公司对特色小镇进行科学、全面、深入、细致的研判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关方案并予以落实。引进投资者融资,发展创新,推行政府政策,改善交通便利,打造便民、经济的民俗体育特色小镇,支持重点小镇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

体育投资论文范文8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美国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及遭遇的瓶颈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思考美国体育教育制度的利弊及其对中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启示。主要结论:美国体育教育在体适能测试和课程实施方案方面比较完善,但受教育主导方向、资金分配不均等影响,在师资力量、资金投入等方面不尽完善。中国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育在借鉴美国体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应着力改善师资队伍、优化课程体系、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全面促进中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教育;教育制度;中小学;美国

1美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特征

1.1美国体育教育发展过程

1.1.1体育教育的初步发展

体育教育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在1794年提出,19世纪初正式纳入公立学校教育体系。此前,美国公立学校由于宗教和社会背景等因素,普遍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读写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唯一目的。对于学生的体育教育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因为体育活动被视为浪费时间,应该杜绝。19世纪20年代,体育老师查尔斯•贝克(CharlesBeck)率先在圆山学校实施体育课程教学,首次将体操引入体育课程,但整体中小学体育教育依然停滞不前[1]。19世纪50年代,大多数中小学开设了体操课,并作为每日必修课程之一,使得体育课程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内战的爆发,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体育教育的大发展。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当时的体育课程以军事训练代替了体育锻炼。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对当时的体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人体力学测量,成绩测验等概念被引入体育教育。体操作为一项体育活动得到全面推广,体育教育正式成为中小学课程教学中的一门学科。在此期间,各州纷纷推行体育立法,并提出具体实施计划,使体育教育常态化,有力推动了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

1.1.2“新体育”教育制度的发展

赫瑟林顿(ClarkWilsonHetherington)于20世纪初提出“新体育”的概念,注重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强调自然活动的重要,认为体育教育是中小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美国提倡体育运动军事化,导致多数中小学的体育课程演变为军事训练。一战结束后,体育锻炼逐渐回归课堂,美国体育发展进入“黄金十年”,“新体育”的概念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得到广泛推广[3]。到1930年,已有39个州确立了体育教育法律条例,规定体育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学生体育活动的内容因此更加丰富,体育项目包括体操、足球、橄榄球等。二战后,随着体育教育意识的不断提高,体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体育教育得到了稳步发展。1970年以来,美国体育教育常被置于重点学科领域之外,逐渐缺失统一的评估和检测标准,导致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滑坡。1991年,美国参与体育课的高中生减少到43%。到2007年,人数减少到30%,更有20.8%的小学、22.7%的初中和30.9%的高中体育教育完全缺失[4]。

1.1.3体育教育的复兴发展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公共卫生署署长了关于身体健康状况的三份报告,即《健康人口2000》(1990年)、《身体活动和健康》(1996年)和《疾病预防中心(CDC)对于学校和社区活动项目指导意见》(1997年)。三份报告表明,全美国青少年儿童超重人口达到13%。青少年学生约有50%进行正常体育活动,而活动量随年龄递增而减少。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学校体育教育,也由此使美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发生巨变。美国教育部门重新将体育教育提上议案,对学生的体育活动项目和活动标准等做出一系列具体的要求。美国国家运动和体育协会要求中学生每周锻炼不少于225分钟[5],各州相关法律条例也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体质监测系统得到改进,体适能计划逐渐在全美得到广泛应用。

1.2美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成就

1.2.1全面的监测方案—体适能测试

体适能测试是一套全面的、有计划的、用来监测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水平的体系。体适能测试开发的目的在于通过数据分析,合理评估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为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案提供指导意见,同时让学生父母和学生本人全面了解其身体健康素质,及时采取预防和保护措施。体适能测试形成于1976年,后由库伯协会(CooperInstitute)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各州对体适能测试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测试项目和主体范围,但限于3至12年级的学生[6]。存在身体障碍而不能完成相关测试项目的学生,可以根据项目测试目的,进行其它相关选择。体适能测试主要包含五项测试内容:有氧运动,肌部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构成,柔韧性测试[7]。每项内容由多个测试项目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测试即可。通过参考学生的体适能测试结果,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制定体育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学生还能根据体适能测试分数发现和综合判断自身的一些健康问题,评估自己的身体素质,对未来从事相应的体育活动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1.2.2完善的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在艾森豪威尔总统和肯尼迪总统的大力推动下,美国体育教育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美国政府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体育教育设施方案,对于学生需要掌握的体育能力与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层次不断提升和延展,呈现出明显的本土化特征[8]。当时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和方案标准可概况为:具备进行多样的体育活动时运用相应的活动技巧以及活动方式的能力;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能够运用相应的运动概念、运动规则和运动策略;有规律地参与体育活动;知道采用何种方式达到可以维持健康水平的最佳状态;通过一系列体育活动,能够做到在活动过程中对自己负责,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认识到体育活动对于身体健康、娱乐休闲、未来挑战、自我表达和社交互动方面的价值[9][10]。各州在该方案标准的指导下,可以根据本州的情况调整具体的项目类型,如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在整体方案的指导下将6部分精简为5部分[11],并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体育方面需要培养的技能和达到的目标进行具体说明,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年龄阶段,合理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体育运动。

1.3美国体育教育发展的问题

1.3.1中小学体育教育逐渐偏离中心位置

21世纪初,美国政府提出“不让一个孩子落下”的学习指导思想,各州学校纷纷响应,将学校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上,忽视学生体育教育的发展,使中小学生体育教育逐渐偏离中心位置,遭遇了体育教育发展的另一个瓶颈期。加利福尼亚州有48%的小学和23.5%的中学没有达到规定的运动时间[12]。尽管存在完善的课程方案和教学监察体制,然而各州中小学采用学生的学业成绩弥补体育活动时间,巧妙地逃避监察。2012年5月美国医药协会(AMA)的报告显示,美国中小学仅约50%青少年得到足够的锻炼。在校时间段内,仅有4%的小学、8%的初中、2%的高中每天为学生提供体育活动时间,这一数据与2006年的3.8%、7.9%、2.1%几乎持平,没有任何改善[13]。

1.3.2经费分配不合理,体育教师紧缺

美国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对体育教育的经费分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美国审查局2011年报告显示,全美14,000个学区中,仅有76个学区可以拿到政府拨款用于改善体育设施和培训体育教师[14]。仍以加州为例,该州每年选取部分学校划拨体育教育经费,但可以获得州政府体育拨款的学校比例仅占16%,因此导致加州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程度参差不齐[15]。此外,加州每年拨款4千万美元用于招聘中小学体育专业从业人员,而对于全职体育教师的薪金和福利待遇等投入却远远不够。资金分配的不合理不仅影响着中小学体育设施的改善,同时影响着体育教师的发展,使得体育教师这个行业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有研究数据表明,截至2006年,全美达到13.7%的中小学体育课由其它学科的任课教师兼任体育老师[16]。

2美国体育教育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启示

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晚于美国。具体来说,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是从清末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各级学校开设“体操科”开始,发展至今已有一百余年[17]。在此发展过程中,我国体育教育举措不断,日臻完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突显出一些实质性的问题。美国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对我国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育在教育理念、课程安排、教师队伍以及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有较好的启示。

2.1更新体育教育观念,强化政府主导地位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导致体育教育观念的滞后。我国《体育与健康标准》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课时安排和教学方法等都没有强制性要求。从社会大众到学校师生,人们的普遍共识是,体育课就是让学生放松心情随意玩耍,而狭隘地将体育教育理解为培养专业体育运动员,整体上缺乏对体育课程之于学生身心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21世纪以来,我国民众的体育教育观念发生可喜的变化,认识到体育教育对下一代年轻人身体素质的基础保障。然而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体育课被语、数、外、物、化等“重要课程”鸠占鹊巢的现象早已习以为常。反观美国,各项体育教育计划相对完善,体育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观[18],二战后美国体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正是得益于国家呼吁更新体育教育观念,将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作为国家发展的第一重任,充分保障学生的体育活动。我国在积极借鉴美国的体育教育理念、取其精华的同时,应不断强化社会有关体育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念,同时要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方案执行力度的监管,制定奖惩措施,进而提高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制定,是政府主导型教育机制。从1954年国家体委颁布《劳卫制》开始,又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中小学或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的法律文件、意见、政策等近30项,保障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规化。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结束了体育工作无法可依的历史[19]。但自此20年来,依然仅此一部,早已无法全面涵盖和解决当前全球化网络化时代复杂多样的体育问题,进而成为“纸面法律”。在即将跨入“十三五”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我国应博采众长、贴近现实,继续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实行体育教师、家长、校长、教育局长等问责制,强制落实国家的体育政策,确保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2.2提高教师素养,完善体质监测体系

体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与美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师资力量偏弱的情况相比,我国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体育教师的整体学历达标率偏低。有的体育教师为非体育专业学历的教师,即由其他科任教师兼任体育课教师,这种现象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尤为突出。从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出发,逐步提高教师素养是我国体育教育目前应该重视的问题之一。教师在体育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国家应积极采取一系列的举措,例如加大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福利,改善体育教师工作环境等,致力于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感,充分实现体育教师的社会价值,才能吸引更多高素质体育人才进入体育教育行列,进而提高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水平。我国在体育教育监测方案方面依然不够完善。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每年对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等项目的测试,可与体检工作相结合,但是测试项目偏少,测试项目的指向性差,测试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学生身体状况。要积极完善中小学体质监测项目,我们可以充分借鉴美国的体适能测试,在具体测试方法和测试目的上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适度调整,不断完善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监测方案,使监测数据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从而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或学生自身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实质性指导意见,使体育教育更加符合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还能对中小学校开展体育运动形成激励机制,并与体育监测形成良性循环。

2.3丰富课堂内容,建设“社区型”体育教育基地

我国当前体育教育的主导模式是一种以技术学习和技能熟练为主、以身体锻炼为辅的教学,趣味性较为缺乏[20]。天津市2011年普通中小学调查数据显示,有40.7%的学生对于体育课没有兴趣,有33.7%的学生认为场地、器材不足[21]。武汉市30所中小学常用器材的调研报告发现,仅有30%的学校体育器材基本符合国家标准,63.3%的中小学反映体育器材不够用[22]。发达城市尚且如此,偏远地区这类问题更加突出。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与体育教育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密切相关,加之体育教育观念淡薄,师资力量缺乏,上课模式单一,导致中小学生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缺乏参与积极性。因此,丰富体育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是当前我国体育教师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此外,作为世界人口排名之首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能划拨到各级各类中小学的体育教育经费十分有限,加之区域发展不平衡,致使各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育不可能同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各自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上开展体育建设,会造成资源浪费或资源利用率不足,同时也会增加不必要的财政负担。鉴于此,我们建议学校与所处社区紧密联系,发展“社区型”体育教育基地,形成学校与社区共同发展体育教育的局面。美国的社区型体育建设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优势互补和师资互动,借鉴美国部分州的成功经验,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不等的不同地区可以由地方政府和教育机构牵头,制定社区型体育教育基地计划,实现同一社区内多所中小学校和社区紧密合作,配备相应的设施和专业指导教师,将能保障中小学生便捷有效地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完美地实现资源共享。“社区型”体育教育基地的建设资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不一定完全由社区、学校或政府来承担。政府拨款可以更多地向经济发展不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倾斜,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和社区可以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积极争取募集民间捐款或投资。这样不仅能适度地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更能实现体育教育的共建共赢局面。建设“社区型”体育教育基地不仅可以丰富学生体育教育的活动种类,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而且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各项技能,实现体育教育的核心目的,完善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

3结语

美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在长久的发展历程中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体系,尽管在践行过程中出现过阶段性发展障碍,但整体上对我国的体育教育有不少有意义的启示。在评价美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利弊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新千年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中的潜在优势和需要克服的问题。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育既要灵活大胆地“取他山之石”,也要反省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优势和不足,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切实促进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蓬勃发展。

作者:马千越 刘君红 夏青 黄宇新 单位: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三峡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16]杨清琼.美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学位论文,2010:8-15.

[2]吕红芳,边宇.美国“新体育”思想历史解析与启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2):12-16.

[3]陈广旭,孔川川,胡贤豪,等.美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成因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3,35(2):96-99.

[4]Burgeson,Charlene.StatusofPhysicalEducationintheU.S.[R].PCFSNMeeting,2011.

[5][12][15]TheCaliforniaEndowment.ActivityMattersforCaliforniaKids[R].2007.

[6][11]CaliforniaStateBoardofEducation.PhysicalEducationModelContentStandardsforCaliforniaPublicSchool[R].2010.

[7]Grissom,J.B.PhysicalFitnessandAcademicAchievement[J].JournalofExercisePhysiologyonline,2005,8(1):11-25.

[8]CaliforniaDepartmentofEducation.PhysicalEducationFrameworkforCaliforniaPublicSchools[R].2009.

[9]董翠香,苏鹏,季浏.美英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J].体育文化导刊,2013(12):81-85.

[10]NationalAssociationforSportsandPhysicalEducation&AmericanHeartAssociation.StatusofPhysicalEducationintheUSA[R],2010:71-72.

[13]Reston,V.A.PhysicalEducationIsCriticaltoEducatingtheWholeChild[R].NationalAssociationforSportandPhysicalEducation,2011.

[14]Zyskind,Ari.ThePoliticsofPhysicalEducationReform[D].ClaremontMcKennaCollege,2012:9-10.

[17]温公达.中国近现代体育教育思想演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1-6.

[18][20]潘凌云.体育教学模式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2:6-7.

[19]郭震.我国中小学体育的凸显问题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3(9):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