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室内家装业的迅速兴起,从而使社会对室内设计创新型人才需求更为强烈。高职院校作为面向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更应该立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向社会输送优秀的创新人才。该文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例,从室内设计行业特点及人才定位入手,就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室内设计借由现代化技术手段打造顺应人居需求的建筑室内外环境布局。室内设计专业本身实践性强,交叉知识点多,小到设计方案的制订,大到装修设计工程的实施,对设计师而言,需要对每一个环节都要熟悉,做到专业。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强调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体现学科实践特色,特别是学生应该具备专业的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操守等素养,以满足社会对室内设计师的多样化需求。为此,以模块化教学、项目化实践为主体的室内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就是要让学生从每个模块入手,明确学习目标,细化学习任务,突出项目导向,逐渐掌握知识,解决室内设计问题,强化综合职业素能。

一、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背景及创新人才目标定位

当前,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教学与实践脱节问题。如在室内设计特色教学上,所讲授的课程与行业衔接不畅,未能体现人才职业竞争力优势。学生看似学了很多课程,但专业优势不明显,开放性、创新性思维不突出。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打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首先需要确立室内设计创新人才目标。总体来讲,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归结为五点:一是具有明确的就业方向,要融入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具备较高的室内设计实践能力,在校期间要参与项目实训,并进入企业参加实际设计工作,拥有相应的职业经验;三是要在职业素能上体现与社会的对接,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中要强调学生为本、全人教育、个性化培养思路,突出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四是具备较宽的择业面,在学科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具备较高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率;五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实现学校教育、企业实践、个人成长三方共赢。

二、构建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1.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教学模式

依托室内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定位上要立足市场需求,突出室内设计人才的专业素质。高职院校要树立人才的市场意识,要整合校内育人资源,优化教学内容,特别是对市场所需人才职业技能的调查与分析,以革新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如室内设计师应该具备必要的美学基础,能够对室内空间进行创新设计,特别是室内造型、色彩视觉、物件设计等方面,要把握整体美感。所以,对于室内设计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要融入美学课程,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提升室内空间设计思维与想象力。同时,室内设计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了要培养能够解决室内设计实际问题的综合性人才。因此,从学生的实践能力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体现设计师的创新思维与素养。显然,传统的理论讲授是难以适应的,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案例、项目任务贯穿职业素质培养,增强学生的应用水平。另外,在创新教学模式上,还要体现真实性、开放性。室内设计教学模式的创新,要围绕真实的实践情境展开,导入具体的真实问题,构建开放性课堂。如,拓宽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路径,引入企业教育资源,共同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弥补学校教学存在的不足。

2.优化教学内容,拓展学生专业视野

当下,对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而言,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合理化选择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室内设计人才培养的教材都是老版本,更新速度慢,缺少创新元素,与社会脱节。因此,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创新,学校需要更新教材知识内容。教师要立足行业发展趋势,对原有教材进行改革、删减,引入网络化室内设计理念,增加相关方面的新知识。教师还要积极走向社会,了解装修企业,引入新颖的教学案例和典型素材,丰富和充实教材资源。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交流的情境基础上。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更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提出不同的意见。如,对于某一设计作品,从剖析内容、挖掘创新点等方面展现其设计思路,增强学生的室内设计意识。同时,教师要立足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音像资料、网络课件、制图软件等内容,拓宽教学视野,导入真实的设计任务,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

3.依托模块化教学,激发室内设计自主学习意识

所谓模块化教学,就是将室内设计学科专业按照相应的独立单元结构,依照特定功能划分多个独立而关联的知识模块。如,二年级、三年级有室内设计初步、室内陈设设计、家居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等四门专业课,这些课程从难度上体现了从低到高的发展梯度,也涵盖了室内设计专业绝大多数的专业内容。运用模块化教学,就是将这四门课程知识点进行分解、梳理,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独立的模块单元,体现室内设计行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通过模块化教学,其知识重点更加突出,教学针对性更强,更能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学习效率。细化来看,在室内设计初步模块中,突出概念设计、主题设计、空间与功能设计、色彩与材料选择、照明与绿化应用;在室内陈设设计模块教学中,突出室内设计风格特色、家具与陈设的空间结构、空间色彩的选择、不同陈设材料的特色;在家居空间室内设计模块中,突出家居空间的不同种类、家居空间的功能与色彩搭配、家居空间照明与绿化的布置、家居空间构造与设计施工;在商业空间室内设计模块中,突出不同商业空间的种类划分、商业空间的类型、商业空间的色彩选择与视觉传达、商业空间的照明技术、商业空间的施工与管理。

4.渗透项目化任务,体现室内设计专业能力养成

项目化教学的渗透,关键在于从项目任务中突出专业知识,丰富学生的自主实践体验。项目化渗透在教学中,可以以独立方式、团队协作方式来完成相应任务,而项目任务又可以根据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细化项目信息、项目计划、项目制作、项目实施、项目检查、反馈评价等内容。同时,在项目化渗透教学中,要注重室内设计知识的应用性,特别是通过项目任务,整合模块化知识与设计项目的具体应用,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项目,在参与项目任务实践中调动积极性、自主性,明确室内设计基本任务,解决室内设计具体问题。如:在实地调研中如何收集相关资料;如何根据调研信息归纳设计问题;如何讨论调研问题并形成设计方案;等等。在这些项目中,教师不再是主角,也不是课程主导者,而是观察者、呈现者、引导者,通过学生团队的交流,在具体项目任务的实施中获得对项目的全面了解,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如,在室内设计初步课程研讨中,教师通过导入设计概念与主题模块,设置某小型咖啡厅设计项目,分派学生进行分组,对各组的作业内容及设计方案进行交流探讨。学生通过交流提炼设计主题,整合设计内容,展现设计创新思路。

5.整合“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创新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构建“双师型”优秀师资团队。一方面,根据室内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学科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队伍,发挥各自教师专业所长,鼓励教师深入装饰设计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实践素质。另一方面,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引入培训实践活动,外聘行业设计师参与校内学科教学,增进校企师资互融互流。如,利用校企合作项目教学,发挥企业设计师的专业实践优势,强化学校学科专业教学。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科研项目,特别是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拓展顶岗实习方面,将校企结合、工学交替作为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6.完善保障体系建设,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仅要深化教学、教改工作,更要构建有力的保障体系,推进各项工作的稳步实施。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织上,成立由院系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学科专业负责人为领导的项目化小组,负责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开展制度建设,特别是围绕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完善企业调研制度、教学改进管理制度、实习实训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毕业生调研跟踪制度等。另外,要加强资金保障,特别是通过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优化资金供给,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三、结语

培养一名优秀的高素质室内设计师需要长期的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渐进完成。高校教师要立足当前高职室内设计教学实际,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细化培养任务及内容,通过改革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模式,优化教学内容,真正促进学生职业意识、职业能力、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面对未来行业人才发展多样化需求,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还需要整合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申莎.室内设计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教育现代化,2017(39).

[2]李宏.室内设计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思维创新.山东工业技术,2016(5).

[3]于静璇,李平,王宁.基于工学结合的室内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智能城市,2017(6).

作者:方宏智 朱晓礼 张惠平 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