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设计

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设计

【摘要】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已是一种趋势,传统教学手段显现出的弊端更加突出,本文以高职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库存现金清查为例,探讨在教学设计中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财务会计;信息化教学;库存现金清查

一、前言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要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适应信息时代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了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2015年开始举办信息化教学竞赛,截止目前,已举办四届。通过以赛促教,目前长工院的部分课程已实现信息化教学。本文以财务会计课程中库存现金清查为例,探究信息化教学设计。

二、会计信息化教学概念

通过对国内近10年相关文献的查阅,笔者发现会计信息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候玉凤认为,会计信息化是IT与会计融合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会计信息资源。[1]这是早期对会计信息化的一种解释,是一种狭义的信息化。在教学过程中,各大高校也以培养会使用财务软件的应届毕业生为目标,引入金蝶、用友等财务软件。教师利用财务软件为学生创造一个包括会计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传送的体验式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互联网会计信息化环境进行会计业务处理。[2]这种早期的信息化教学与时代接轨,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近几年来,翻转课堂、慕课、私播课、微课等大量面世,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应用又将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推上一个新台阶。”[3]朱鹏华认为,信息化教学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活动。其主要特点为: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更造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4]根据信息化教学的相关定义,广义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教学可以理解为,除了使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信息化教学之外,更多的是改革教学方法,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让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充分融合到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全过程中来。

三、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主要就业面向是中小企业、金融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的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工作管理、涉税业务办理、财务管理等工作岗位。这些工作岗位对会计毕业生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能够进行账务处理或能够看懂企业的账务处理。根据相关职业能力要求,会计专业开设的财务会计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相关岗位工作中必需的知识,熟练财务会计软件,会进行账务处理,具备实践操作和分析的能力。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今后的基本职业能力。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目前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课堂不活跃

课堂不活跃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低头玩手机;教师想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是只有个别学生配合。经过对学生进行调查,课堂不活跃的原因在于,第一,由于学生都是没有任何实务经验的,所以财务会计课程的一些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导致听不懂、不想听。第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使抽象问题变得具体,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基于此,财务会计课程教师急需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变抽象问题为具体,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实践少、理论多

财务会计课程是初级职称考试的必考课程之一,也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职称考试和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财务会计课程内容非常多,课时又比较有限。教师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把考试大纲涉及的知识都讲遍,所以只能一个劲地多讲,学生练习的时间就相对很少了。这样的以讲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很难真正使学生消化吸收知识。所以,教师有必要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法,变学生为课堂主体,多做多思考,这样才能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下面,笔者以财务会计课程中库存现金清查的教学设计为例,分别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

四、库存现金清查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课程性质。本课例“库存现金清查”选择高职会计专业初级会计实务。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是后续中级会计实务、审计等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初级职称考试科目之一。综合考虑,选取高丽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财务会计实务第二版作为授课教材,本教材的优点在于是资源共享课程,同学们除了可以听老师讲课之外,还可以在共享课程网站自学相关内容。教学内容。在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中,资产部分占用的篇幅最大。在所有的资产中,货币资金的流动性最强,最容易丢失。所以,笔者选取初级会计实务课程第二章货币资金第二节库存现金的一个知识点来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究。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库存现金清查的概念和要求;掌握库存现金清查的账务处理。②技能目标:通过课堂练习,希望学生能够编制清查报告表,能够对库存现金清查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③职业素养目标:本次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规范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遵纪守法的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库存现金清查结果(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教学难点,明确过渡性账户“待处理财产损溢”的登记方法。学情分析。本课程教学对象为会计专业大一第二学期学生。他们已学习了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财经法规知识;并且大一学生拥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大一学生缺乏实务经验,对账务处理和会计科目的理解存在困难。本课程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信息化手段也使得学生的自学和复习变得更加方便;与此同时,如何运用好电子媒介成了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挑战。

(二)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本课例主要用到四种教学方法:视频、模拟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播放小视频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创设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情景,化抽象问题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正式讲解过程中,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解决案例中的问题;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并且给学生时间来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用课堂互动代替从头到尾的理论灌输。[5]信息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手段包括课程共享平台、课堂派APP、聊天工具等。第一,通过课程共享平台,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在线学习和课后练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把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是被动接受的状态。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学生是主体,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已经掌握了一部分新知识,课堂上主要是进行互动应用相关知识。学生成了课堂主人,学习积极性有了大幅度提升。第二,教师运用课堂派,共享学习资料,在线作业和批阅作业,并且进行课堂互动。实践证明,使用课堂派进行课堂互动,学生参与率显著提高。第三,通过QQ聊天工具,教师和学生可以实时交流学习问题。传统教学中,教师下课就走人。在信息化条件上,学生可以实时与教师联系,教师实时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第四,建立微信公众平台,教师通过该平台推送行业最新消息,拓展知识面。环节设置和时间分配。新课引入,5分钟;认识库存现金清查,20分钟;盘点报告表的编制,20分钟;盘点结果(盘盈)的账务处理,20分钟;课堂练习(盘亏),15分钟;点评、总结,10分钟。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在课堂派平台预习任务,学生登录课堂派领取课程预习任务。预习任务为:盛达公司的出纳丁宁每天在营业终了之后都要对库存现金进行清点,现金的实存数和账存数没有出现过问题。一天,下班时财务主管带着会计一起找到丁宁,说要一起清点一下现金。如果你是丁宁,你会有什么看法呢?你该怎样做呢?学生登录爱课程共享平台,观看库存现金清查的视频,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预习任务,并提交。教师通过在线评阅,发现本次课程有30位同学预习并完成了预习任务。

2.课堂实施

新课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人民的名义》中清点现金的视频引发学生讨论,调动他们对现金清查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班费这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提问学生如何监督班费的使用,引出新课现金的清查。认识库存现金清查(20分钟):根据课前的任务,即盛达公司财务主管和会计要求出纳丁宁一起清点现金的事项,要求同学分组讨论如果自己是丁宁该怎么做。讨论完成后,随机抽取学生回答,总结以下几点:为什么需要清查现金;现金清查的概念;清查人员;清查方法;清查要求及过程。盘点报告单的编制(20分钟):给出一张由出纳丁宁编制的现金盘点清单,上面显示现金实有数为2625.5元,但是日记账的余额为2659.8元。提问:为什么实有数与日记账余额不一致。根据同学回答,总结两个方面原因,其一是账的问题,其二是实物的问题。针对账的问题,检查如果存在没有及时入账的情况,可以调整账面记录。调整之后,发现账面数为2434.8,与实际还是不相符合。那么就是实物方面的问题了。这也是我们这次课希望通过账务处理解决的问题。根据盘点结果编制盘点报告单。盘点结果(盘盈)的账务处理(20分钟):根据同学们编制出来的盘点报告单,编制会计分录。首先,需要把账调成和实际一致:借:库存现金190.7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90.7。然后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如果是属于其他人的钱,那就计入其他应付款;如果是无法查明原因的钱,那就计入营业外收入,作为企业的偶然所得。本案例中,是无法查明的原因,从而需要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结转入营业外收入。另外,提示同学们注意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个科目。这是一个资产性质的过渡科目,但是使用时像损益类科目,很特殊。课堂练习(15分钟):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了案例分析之后,老师在课堂派再一个任务,即某企业盘亏50元现金。由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以此来检查同学们的掌握情况。这是一个盘亏的业务,不同于盘盈,账务处理刚好相反,但是也同样分成两步来完成。点评、总结(10分钟):根据学生提交上来的账务处理,点评练习情况。然后,总结出,如果是盘亏该如何处理,尤其是无法查明原因的盘亏,应当计入管理费用。同时,再次总结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用法,即查明原因之前,盘盈记入该科目贷方,盘亏记入借方;查明原因之后,盘盈从借方转销,盘亏从贷方转销,转销之后该科目余额应为0。通过课堂派关于待处理财产损溢的一个选择题,评价学生对难点问题的掌握情况。课后提升。通过多种媒介作业、与学生交流。课后,教师将课件共享到课堂派资料中,同学们随时可以查阅课件。同样的,作业也可以在课堂派中。针对于重难点以及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点,同学们可以登录爱课程资源共享平台,自学相关知识点。还有一些疑问需要跟老师交流的,可以通过QQ或微信进行联系。

(四)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让学生有更多的途径学习新知,并且可以更频繁的与老师互动,课堂派教学软件的运用,使得课堂教学互动性增强,教师可以更方便地监督学生学习。

五、信息化教学带来的效果

笔者将以上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到初级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中,经过一个学期的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参与课堂互动的人数显著提升

通过课堂派数据显示,每次课堂互动都有80%以上的学生参与。学生对课堂派这样一种现代化的APP普遍比较接受,而且他们在课堂派做过的作业、参与过的讨论都会留下痕迹,这也成了我们计算平时成绩的依据,学生也可反复翻看以前做过的题目来进行复习。

(二)挂科的人数明显减少

对比前两届学生,这届学生期末考试及格率明显提高,每个班均只有5个人挂科。高职的学生普遍不喜欢做笔记,在传统教学手段下,虽然考的都是做过的题,但由于没有做笔记,很多人最后什么都记不起来了,每个班都有近20个人挂科。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只要是课堂上讲过的,学生的APP上都有记载,这种记载可以供学生实时看、反复看,考试就变得简单了。

(三)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是主体,老师主要是导学。通过角色的重新定位,学生不仅要自学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动手操作,一方面提高了业务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自学能力。能力和素养的同步提升正是我们高职教育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侯玉凤,曾敬.基于“三论”解析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J].财会月刊,2012(24).

[2]何定洲,董蓉.“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新思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

[3]杜静.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安徽省高职院校为例[J].当代会计,2017(07).

[4]朱鹏华.高职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4(32).

[5]郑普.高职基础会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究——以“现金支票的填写”为例[J].广西教育,2017(03):78-80.

作者:陈林 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