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反思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反思

[摘要]多次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撑。中小学教育有其独特性,因此,设计人员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上应针对中小学教育特点,结合中小学实践教学需求开展学校建筑设计工作。本文就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小学建筑;设计;主体建筑;单体建筑

1中小学建筑设计的原则

1.1科学性

中小学建筑设计旨在为学生创造舒适、宜人的学习场所,故此,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上应针对学生需求,充分考虑建筑相关的各类问题,设计中应在保证建筑科学性的基础上,进行周密合理的设计规划,遵循中小学建筑设计与建造标准,使其符合中小学建筑建设规范要求,以科学的设计保障中小学建筑的合理性、舒适性。

1.2整合性

校园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建筑。设计师在校园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将周边环境要素纳入设计的范畴,确保校园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相匹配,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设计师要立足于全局对校园建筑进行设计,注重将校园内部环境或者校园环境与周边环境的整合,并突出个性化要素。

1.3安全性

中小学建筑是中小学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地,中小学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思想较为活跃,倘若建筑设计中各环节有疏忽之处,极易引发安全隐患,给学生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中小学建筑在设计上应秉持安全环保原则,例如,使用绿色环保建材,注重安全规划化设计,以规范化的建筑设计为学生生命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2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

2.1教学主体建筑设计

首先,建筑的主朝向要与本地区最佳朝向契合,如江浙地区最佳朝向为东南向。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中,教室、阅览室、办公区域和宿舍对朝向的要求比较高。设计师需结合各功能主体的不同需求对其进行规划和布置,以确保阳光充足。也要满足建筑物的采光、隔声、隔热和地理位置诉求。比如,宿舍要避免与校门过近,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同时规避宿舍阳台晾晒衣服对校园形象的不利影响。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矩形教室设计样式,进深一般保持在6.9m-7.8m,长度一般保持在8.4m-9.6m。设计时需结合当地光照特点,宜将采光窗布置在教室外墙,并结合各功能房需求对其进行具体设计。其次,对建筑的防噪、防火和日照间距进行设置。设计师要结合校园周边环境对防噪距离进行设置,教学区前后两栋建筑物之间要保持至少25m的距离,确保日照充足。并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对防火间距进行设置。第三,教学主体建筑设计要具有良好的朝向、自然采光、通风和隔音,并与城市规划和校园功能分区规划契合,注重结合实际校园情况对给排水系统、环境系统、供电系统、防雷系统和照明系统进行设计。第四,中小学建筑设计中要注重围护结构隔热和环境绿化等,如采取自然通风、结合外廊、阳台和挑檐构造实现遮阳。设计人员也需注重墙体保温和隔热性能的设计,采用传热系数相对较低的建筑材料对墙体进行围护。

2.2单体建筑的空间设计

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上可利用灰空间设计弱化建筑内外空间界限,虚化建筑内外空间界限,使内外空间形成灵动整体,实现建筑内外的协调一致。通过灰空间设计,可有效消除中小学建筑内外空间过于绝对的内外隔阂,柔化内外空间,例如,以连廊、步行桥、楼梯、立面开洞等形式进行室内外空间的有机连接,给人自然灵动的整体感,增加建筑空间层次感的同时,为学生创作直接化、立体化内外交融的活动空间。设计方法如下:在教学楼端头设置楼递间,以敞开式进行设计;各单体建筑的连接处进行扩大化的半敞开处理或用平台进行连接,增加单体建筑之间的有效连接;为便于学生活动,可在走廊活动平台设计上,亦用敞开式设计方式,扩大学生活动空间,打造流动空间。中小学建筑中借助灰空间设计,给学生以流动的空间感受,扩大学生的想象界面。

2.3构筑流畅的交通路线

中小学建筑设计目的在于更好的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校人数较多,因此,畅通的交通路线设计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有序通行与学校活动的正常开展,总体而言,中小学建筑不管是建筑内部交通还是校内交通渠道应当直接、通透、简明。保证正常人流顺畅有序的通行,同时设置安全通道,确保紧急情况下人流得以安全疏散。中小学上学放学时间属于人流集中流动的时间段,要保证学生顺畅进出校园,避免学生滞留于校内运动或生活区域,影响学生通行。为保证师生及时入校,应确保教师直接进入办公室。另外,为保证学校食堂、总务室的正常使用,食材、设施用品可设置专门的运输通道,该运输通道应避免位于校内运动区与生活区,避免对学生的生活学习造成影响,防止运输食材、设施的机动车进入学生活动范围,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2.4细节设计

中小学建筑设计旨在为学生服务,因此,应始终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例如,在建筑设计上,为避免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导致学生出现眩光的问题,在教室内黑板设计上,应保证黑板与教室内一侧窗户与墙之间的距离>1.00m,前排边坐座椅与黑板远端水平视角>30°。此外,中小学学生较为活跃,喜欢攀爬,因此,在走廊、阳台、楼梯等学生经常活动的区域应设置防护栏等防护设施,在防护栏的设计上应高于1.10m,且需要保障防护栏可承载的最小推理>1.5KN/m。有些学生在下课或放学后喜欢一涌而出,为保障学生安全,教室疏散门应在两个以上。在抗震等级的设计上则要按照中小学建筑的特殊建筑要求,为保障全体学生的安全,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

3结语

与一般建筑设计相比,中小学建筑设计需要更多的融入人文、绿色、健康的设计理念,需要建筑设计人员更加精心的设计出生态性、现代化、人文性的建筑,需要充分考虑中小学建筑的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才能保证设计能够符合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需求,更好的满足培养下一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华乃斯,张宇.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中小学教学空间模块设计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8(10):60-62.

[2]张涛.当前我国中小学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1):77-78.

作者:方薇 孙彩芳 单位: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