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探索

优质水稻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探索

随着市场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水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不断通过育种优化技术培育优质的水稻品种。2020年,江苏省转移支付农业项目实施方案在盐城市亭湖区开展,重点实施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以加强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本文总结了当地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表现与栽培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1优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种植要求

造成水稻减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稻病害,这就要求优质水稻品种的抗病性高。不同稻区抗病指数要求不同,中国长江上游地区要求稻瘟病损失程度小于七级,条纹叶枯病抗性最高小于五级,而在中国南方稻区要求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要小于六级,北方则小于五级,以保证优质水稻品种抗病性达标,实现增产。在抗病方面要求抗稻瘟病的自然感病等级小于五级,耐冷方面需空壳率小于35%。同时,国家也对水稻品种进行等级划分,国家一级优质米要求粗糙率要大于81%,整精米率不低于66%,胶稠率不小于80mm,且食味品质口感都要高于90分。优质水稻品种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水稻品种的抗旱性是否达标,当土壤水分含量不足时会直接引起减产甚至造成水稻枯萎死亡,一般情况下当稻田内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的7层以上时对水稻生长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一旦水稻田间持水量低于6层时,水稻就会减产,当稻田田间持水量低于四层,水稻生长开始受到严重影响,叶片水孔不再吐水导致产量降低,当稻田田间持水量达到3层时,水稻,叶片开始枯萎凋零,当稻田田间持水量低于2层,水稻开始出现缩针现象并且叶尖也出现枯萎现象。水稻根系需要在水中大量吸收水分,当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时需要大量的水分,一旦供不应求则会造成水稻大量缺水进而导致绝收。

2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表现

优质的水稻品种相对于同等级的水稻品种产量和产出效率更高,在每年水稻田间区域试验中,该水稻品种产量需超出同类型的水稻比对品种的3%,同时相比于同组品种的平均产量要至少持平,且不低于同种品种的平均值才能保证丰产性和稳定性。在一级水稻品种比对需保证产量至少持平,二级水稻品种需保证产量高于3%,对三级水稻品种则需要产量高于5%,同时在生产实验中保证产量高于对比实验种植区域的水平。盐城市亭湖区水稻种植从矮杆、三系、两系,逐渐完成水稻整体发展体系,并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改革创新研发了一系列水稻新品种,2019年国家初审的悦两优3189和春两优华占水稻品种,优质的水稻品种需完全符合生育期要求且丰产性强、稳定性好,有效穗数占比高,结实率高,每千粒产出稻米质量高于普通品种,精米率高,抽穗期耐高温性强且分蘖能力强,对稻瘟病、穗颈瘟、白叶枯病、感纹枯病等水稻常见病害抗性强,抗旱性强,产量稳定。在不同地区适用不同的水稻优质品种,不同地区水稻生长周期和环境都不同,这需要水稻严格符合当地的生育周期和耕作制度,在安全生产周期内完成整体生产过程,例如长江中下游早籼早中熟水稻品种和晚籼早熟水稻品种生育期和比对品种同步,其他类型的品种生育期与比对品种相差不超过3d,长江上游中籼水稻品种、华南晚籼水稻品种、黄淮海地区中粳水稻品种和南方单季晚粳水稻品种生育期与比对品种相差不超过5d,其他类型的品种相差不超过1周。

3优质水稻品种栽培技术现状

盐城市亭湖区水稻种植面积相对较广且地域分布多样,在水稻的栽培技术上也完成了从高杆到矮杆的技术突破,大幅提升水稻产量。但很多地区水稻主导品种极为突出,很多品种虽为优质品种但是并不适合水稻种植,产量不佳。同时,水稻种植人员专业性不足,在水肥管理和农药防治上存在很多问题,农业现代化覆盖率低,现代化水平相对落后,导致优质水稻研发和普及推广工作进展较差。目前,盐城市已建设1个核心示范片,2个重点示范片。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70万元项目资金以物化补贴、先建后补的形式对项目建设单位进行扶持。充分调动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参与积极性。

4优质水稻品种栽培技术存在问题

水稻不同于其他农作物,水稻对水肥技术的要求很高。水稻为连茬种植,需严格控制生长环境,严格掌控化肥施加工作,防止水肥不合理造成减产,同时一旦水肥施加过多会造成化学物质残留,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水稻种植需保证种植密度适中,防止稻瘟病流行,同时合理使用除草剂,防止水稻减产。盐城市亭湖区水稻种植面积广泛,很多南方地区水稻生长周期短,1年可以种植2~3茬,而北方受气候影响,1年只能种植1茬,导致中国南北方水稻种植技术相差较大。机械化种植技术覆盖率低,栽培技术不专业。目前,盐城市亭湖区水稻机械化水平不足,现代化设备应用程度较差,操作不规范。

5解决措施

5.1选种、整地、育苗

要因地制宜,从当地的积温、水稻生育期、降水情况、栽培水平、土壤肥力、水资源情况、病虫害发生等多方面来选择良种,例如在稻瘟病易发区应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在低温冷害易发地区应选用抗低温冷害强的品种,在土质肥沃、栽培水平高、自流灌溉区应选择耐肥抗倒伏品种,在水源不足地区应选择耐旱品种,同时还要做到早、中、晚合理搭配,同时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合理播种。科学应用整地技术,在水稻种植前,科学整理土壤,做好翻耕工作,保证水稻种植土壤更加松软,提升水稻生长效率。根据稻苗生长需求,在专门的育苗中心利用育苗箱开展相关工作,在撒下稻种后,相关技术人员需覆盖1层稻壳灰,保证稻苗可以更好的吸收养分,加快稻苗的生长速度。

5.2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水稻的田间管理可以有效实现水稻增产,在水稻出苗后需注意通风,并在生长过程中做好水分管理工作,水稻移栽后,由于根系受伤,吸收水肥能力降低,地上部停止生长,叶色变黄,直到新根发生后才开始继续生长。在分蘖期需保证土层通透性,并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同时需注意农药药效和浓度比例,避免水稻减产。要促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蘖,控制无效蘖,到最高分蘖期能达到正常的“拔节黄”,为丰产打下基础。水稻在分蘖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一般灌水1cm左右,能提高地温与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分蘖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能促分蘖的发生和生长。盐碱地要活水灌溉,防止水质变劣,危害稻苗。当有效分蘖期结束以后,要灌深水抑制分蘖发生。生长过旺时,可给合排水晒田,控制生长,减少无效蘖,对防止倒伏作用明显。在出穗扬花期间,田间仍需保持一定水层,调节水温,提高空气湿度,以利开花授粉。到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办法,就是灌1次水后,自然落干l~2d,再灌1次水。这样可以达到以气养根、以水保叶的目的,有利于促进灌浆,防止早衰。进入蜡熟期,要采取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灌1次水后自然落干3~4d,再行灌水。后期,收割前7~10d把水放干。水稻收获一般在蜡熟后期至完熟初期。这时谷粒变黄,茎、叶、穗变黄,应及时收割,确保丰产丰收。

5.3积极推行现代化收获技术

技术人员在水稻栽培收获技术实际应用中,必须要保证水稻稻穗处于低垂状态,并且每个稻穗颗粒饱满,在此情况下,才能开展收割活动。同时,技术人员还要积极应用现代化水稻收割技术,利用机械设备开展相关活动,保证水稻收割工作符合相关规定,全面提升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效率,减少水稻稻穗收割问题,提升其工作质量。另外,技术人员要及时发现遗留稻穗,并对其进行人工收割处理,避免影响水稻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减少经济损失,达到预期的发展目的。

作者:周新秀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农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