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科技论文范例

乡村科技论文

乡村科技论文范文1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献计量学;乡村发展;文献分析

2017年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的发展摆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位置进行决策部署,以达到2020—2035年显著缩小城乡差距、迈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充分认识这一战略的重大意义,而且需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目标任务及实施路径,这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率[1]。研究乡村振兴问题,可以向上追溯到乡村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文献[2]。自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出现了对乡村振兴的多方面的诠释,关于乡村振兴的文献日益丰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见仁见智,形成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为了了解我国学者关于乡村振兴研究的全貌,追踪相关领域研究的总体发展情况及动向,帮助相关学者把握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如每年的发文数量、主要发文期刊、高频关键词、主要作者和主要研究机构及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等作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呈现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整体现状和发展脉络、研究基础、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摸清该领域的活跃作者群、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分析出主要研究机构及其影响力情况、最具影响力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以期为从事乡村振兴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也为探索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

1文献来源与选择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取研究数据。具体检索方法是:选择主题字段,以“乡村振兴”作为检索词,选择来源期刊类型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和CSCD来源期刊,以保证论文质量的可靠性。共检索到2827条检索结果。排除会议信息、相关报道和通知通告等非期刊论文后,共得2795条检索结果。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30日。

2统计与分析

2.1论文年代分布。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于2017年,所以相关文献起始于2017年(25篇),2018年、2019年发文数量迅速增长,分别达到1004篇和1757篇,另外9篇论文属于2020年优先出版。这一变化表明此战略目标一经提出,就掀起了研究热潮,吹响了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号令。

2.2学科分布。2795篇论文按CNKI的分类体系进行大致归类,部分论文有学科交叉,但归类时一篇论文只归到其中一类。2795篇论文以经济管理和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与自然科学略有交叉。经济管理类的论文数排第一(1612篇),占了57.67%,其中又以农业经济为主(占90.55%),其他涉及的有经济理论与体制机制、财政金融、创业、电商、旅游餐饮服务等领域。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论文数排第二(552篇),占19.75%,涉及的有农村人才与教育、法律法制、农村社会学、乡村治理、乡村文化、乡风民俗、乡村历史发展、地理等。党政类的论文排第三(408篇),占了14.60%,主要涉及政党、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等。哲学与宗教类论文数排第四(101篇),占了3.61%。论文数排第五的为农村科技(95篇),占了3.40%。其余少量论文分布在基础科学(0.43%)、信息科技(0.29%)、医疗卫生(0.28%)等。

2.3研究主题分析。通过分析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可以发现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一般来说,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学术动向与学术热点。本文对一些相近的关键词进行了合并,如城乡融合、城乡关系、城镇化合并到城乡融合。除了与本研究主题高度重合的关键词“乡村振兴”外,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城乡融合与城镇化、精准扶贫、乡村旅游、“三农”问题、乡村文化、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建设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建设与改革、农村现代化、村民自治等。

2.4发文期刊分析。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期刊进行分析可为研究人员阅读和选择投稿提供参考。2795篇在469种期刊上,发文量超过30篇的期刊有《人民论坛》(178篇)、《农业经济》(136篇)、《农村经济》(58篇)、《农业经济问题》(42篇)、《中国金融》(32篇)、《地理研究》(30篇)、《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0篇)。篇均被引较高的期刊是《中国农村经济》(24.50次)、《改革》(20.41次)、《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46次)、《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0次)、《农业经济问题》(11.17次)。

2.5发文作者分析。发文6篇(含6篇)的作者信息如表1所示。这19位作者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高产作者群。其中发文量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彦随,发文16篇,篇均被引高达25.69;其次是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的贺雪峰,发文10篇,篇均被引为21.70。其他较有影响力的高产作者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叶敬忠,发文6篇,篇均被引为19.83;南宁师范大学的屠爽爽,发文10篇,篇均被引是13.5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的陈秧分,发文6篇,篇均被引为14.33。

2.6发文机构分析。21所机构中除3家研究所外其余均为高校,可见高校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主体。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农村发展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等机构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产出的主要机构。论文产出量及影响力较高的机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44篇,15.14次/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56篇,11.8次/篇)、北京师范大学(34篇,12.44次/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22篇,17.41次/篇)。表2列出了发文量超过30篇的前15所机构信息。

2.7高影响力论文分析。我国乡村振兴研究被引次数最高的论文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彦随发表于《地理学报》2018年第4期上题名为《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一文,被引次数为320。该文探讨了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剖析了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问题导向的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途径及研究前沿领域。[3]被引次数排第二的论文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叶兴庆发表于《改革》2018年第1期上题名为《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一文,被引次数为230。该文指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与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在内容上相比,前者内容更加深化。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①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要求农业农村经济更加全面繁荣发展;②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要求持续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消费升级、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③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要求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业农村;④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要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该文提出在城乡二元结构仍较为明显的背景下,要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跟上国家现代化步伐,必须牢牢把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两大原则。[4]被引次数排第三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张军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1期上的题名为《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一文,被引次数为186。该文全面阐述了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实践现状,探讨了乡村价值提升和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体系,包括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福祉建设和政治建设等内容。不仅提出了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乡村振兴法”,编制乡村振兴规划,设置乡村振兴机构,采取主要领导负责制,还提出在制度层面上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机制。[5]从内容上看这三篇论文均涉及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内容内涵的理解、城乡二元结构、中国城乡融合,以及乡村规划、乡村治理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等问题。这些都是我国乡村振兴研究较具代表性、影响力的基础性论文,对后续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乡村科技论文范文2

关键词:乡村旅游;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

1引言

我国乡村旅游虽起步较晚,但从90年代开始,研究成果逐年增加,研究范围和主题也逐渐扩大。学者们对乡村旅游综述性研究的内容大致如下:梳理乡村旅游基本概念[1~2]、国内外研究现状[3~4]、乡村旅游社区研究[5]、乡村旅游研究热点[6~7]、乡村旅游研究特征[8]。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归纳总结出研究概况势必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对大量文献数据进行多元化动态分析,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进展,以期对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1研究方法。Citespace是CitationSpace的简称,译为“引文空间”,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学院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款可视化分析软件,它着眼于分析科学分析中蕴含的潜在知识,通过可视化的手段来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该软件具有合作网络分析、共现分析、共被引分析等功能,可绘制出科学知识图谱,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一定领域研究的演进历程和研究热点,探测学科研究特征及演变趋势等,是目前国际上很受欢迎的绘制知识图谱的工具。

1.2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以“篇名”方式检索“乡村旅游”,文献类型选择“论文”,得到检索结果521条,获取时间为2020年9月20日。通过对这些论文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归纳,展示了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历程。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引文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情况,收录学科广泛、文献丰富,其来源期刊学术性强、编辑规范、质量较高。CSSCI数据和Citespace软件更加兼容,可充分发挥Citespace的各项分析功能,对数据进行全面透彻地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能更加全面而客观地反映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历程、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2结果分析

2.1作者分析。2.1.1作者合作网络分析。Citespace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可以反映出一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以及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9]。将已整理的数据导入软件,选择发文量3篇以上的作者,得到作者合作网络图谱。由图1可见,中国从事乡村旅游研究的人员较为分散,大部分学者处于独立研究状态,彼此之间学术联系很少,缺乏广泛的学术共识,长期来看不利于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从发文数量来看,研究者的发文量普遍偏低,发文量3篇以上的作者仅有14位,其中发文5篇的作者有何景明和舒伯阳两位,发文4篇的作者三位,尚缺乏高产作者。说明该领域的研究还需要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推进和拓展。2.1.2作者共被引分析。作者共被引分析可以得到该领域中高被引用者的分布,确定该领域有影响力的学者。将数据导入软件,选择被引次数7次以上的作者,得到作者共被引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因为中介中心性是衡量文献重要性的一个指标,同时整理得到作者被引频次和中心性排名(如表1所示)。有7位文献作者被引频次高于30次,其中何景明的被引次数最高。从中介中心性来看,以冯淑华为代表的7位作者的中心性都在0.1以上。何景明、保继刚、邹统钎、吴必虎、郭焕成5位作者同时在被引频次和中心性两方面排名靠前,他们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中有着较高权威和社会影响力的作者。

2.2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将发文量设置为3篇以上来分析发文机构对乡村旅游的研究现状,得到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如图3所示,节点间关联极少,说明研究乡村旅游的机构相对独立,缺少合作。其中节点最大的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文量为10篇;其次是四川大学8篇,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发文5篇。从地理分布来看,发文机构大多集中在南方省市地区。

2.3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是对文献内容的高度概括,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可认为是研究热点。将关键词出现频次设置为5次以上,分析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现状,得到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4所示)。同时提取出现频次高于10次的关键词生成表2。图4中散落的节点较少,说明关键词之间联系相对密切,我国乡村旅游的焦点相对集中。由于我们检索的关键词是“乡村旅游”,所以它出现的频次最高,其次是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出现频次为20次左右,是乡村旅游研究的热点。关键词突变也可以有效地帮助确定研究前沿,1999—2020年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突现词如图5所示,从突现度来看,“乡村振兴”最高,达到11.2,是近两年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旅游开发”从1999年至今研究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2.4发文期刊共被引分析。期刊是科学研究成果展现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期刊的共被引分析提供了某一领域中重要的知识来源的分布。将发文量设置为20篇以上,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期刊共被引网络知识图谱,如图6所示。同时,对期刊的被引频次和中心性进行了整理,得到表3,被引超过100次的期刊有4个,其中《旅游学刊》最为突出,高达271次。被引超过50次的期刊有10个。中介中心性超过0.1的期刊有8个,以《JournalofRuralstudies》最为突出。被引频次最高的《旅游学刊》立足于中国旅游发展实践,紧跟国际旅游研究动向,及时刊载我国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旅游发展和旅游研究的趋势。从期刊类别上来看,有关乡村旅游的文献除刊载在旅游科学期刊上之外,还主要集中在地理科学和农业科学期刊上。高中介中心性的期刊多为国外的旅游权威期刊。

3结语

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1999—2020年CSSCI数据库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论文文献进行多方位地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笔者分析体现出中国从事乡村旅游研究的学者大多处于独立研究状态,缺乏研究团体。从发文数量来看,研究者的发文量普遍偏低,缺乏高产作者。何景明、保继刚、邹统钎、吴必虎、郭焕成等学者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中有着较高权威和社会影响力的作者。(2)发文机构分析说明研究乡村旅游的机构相对独立,缺少合作。发文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四川大学发文量较多。从区域来看,发文机构大多集中在南方省市地区。(3)关键词分析得到了乡村旅游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动态。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等乡村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突现度来看,“乡村振兴”近两年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旅游开发”从1999年至今研究热度一直居高不下。(4)期刊共被引分析显示,从学科分布来看,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论文主要刊载在旅游、地理和农业三大类学科期刊上。《旅游学刊》的被引频次远远高于其他期刊,《JournalofRuralstudies》《JournalofTravelResearch》的中介中心性相当高,它们是乡村旅游研究方面最具权威性的期刊。

4讨论

乡村科技论文范文3

关键词:中国园林;热点;Citespace;可视化

中国园林跨越了几千年发展历程,承载着人类通过风水、风土和风情对园林的思索和实践、依赖与信仰。从古代诗人的“诗意栖居”到现代社会的“花园城市”,园林已成为人们的信仰追求和精神的寄托。刘滨谊在《学科质性分析与发展体系建构———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思考》一文中提到守住自然是风景园林学科的“底线”;为生态文明预测愿景、提出梦想、确定目标是风景园林学科的“担当”;协调多学科专业,保护人居环境是风景园林学科的“角色”[1]。随着文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园林城市得到越来越多关注,而其相关学科(园林生态学等)也日益受到重视[2]。文献计量学是利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科技文献外部表征,进而揭示学术研究活动特征,已广泛地应用于多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规律探索中[3~4]。随着园林相关研究主题的深化和内容的丰富,学者们对研究领域易依赖自身经验,产生认知偏差,不能客观公正地深入剖析相关主题和内容。针对此问题,文献计量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通过文本数据方式,用可视化图谱展现研究领域的演变趋势和发展进程。顾至欣等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国内关于苏州古典园林为主题的1154篇文献,发现其主要研究领域是遗产保护与管理、园林史与园林比较、园林文化与特色、园林意境与审美等,其研究趋势的关键词是“融合”“溯源”和“深化”[5]。王艳婷等也采用该方法可视化分析西蜀园林的研究状况,结果发现园林历史与发展、园林美学与意境、园林文化与特性、造园要素与景观和旅游开发是其主要研究主题,“追根”“交融”和“升华”是研究趋势的根本[6]。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核心期刊《中国园林》2003~2019年间的文献记录,为学者梳理研究概况、分析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

1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中国园林》作为在国内外发行的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理论性核心期刊,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学科前沿,主要刊登风景园林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论文等内容。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文献来源《中国园林》的相关期刊论文,数据采集时间为2003~2019年,并清理无关数据如“刊首语”等导出“Refworks”文献格式,除重(RemoveDuplicates)导入的数据得到4719条文献记录。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分析《中国园林》核心期刊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2结果分析

2.1期刊引文分析。期刊引文是文献的重要组成,分析期刊的引文有助于研究主题发展脉络的梳理,对文献受关注程度和价值的体现则可从引文频次看出。研究结果表明,引用频次最高的为多义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林箐和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合作在2005年发表的“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一文,被引频次达到896次。该文从地域特征与历史园林、地域特征与现代风景园林和突出地域特征的设计实践3个方面,阐述了地域特征对园林风格的形成和规划设计有重要影响。并提出了不仅可以将天然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将更广阔的自然(田园和国土)作为对象形成设计语言[7]。同济大学王云才的“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被引频次为781次,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乡村景观意象、景观功能区、人类聚居环境等乡村景观规划核心[8]。该文献的高被引次数也印证了我国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的发展。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传统制造业在城市中遗留的具有较大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工业废弃地也被提上议程,针对这一棘手难题,王向荣等通过“生态”“艺术”和“后现代”的景观设计思想提出整体保留、部分保留和构件保留3种方式设计废弃工业建筑、构筑物和工业设施[9]。

2.2关键词突现分析。以4719条文献记录为分析对象,设置“YearPerSlice=1”,调整“Burstness”中的关键词持续时间“Mini-mumDuration”,当2003~2019年“MinimumDuration”为1时,共有120个关键词突现点。在17年间共有28个关键词只出现了1次,如2017年的“无锡近代园林”“荒野”等,说明这类关键词的主题没有持续性;有3个关键词持续出现长达8年,分别是2003~2010年的“生态”、2004~2011年的“湿地”和2011~2019年的“风景园林学”。关键词突现出现的持续时间集中分布在6年内,持续时间为2年的关键词突现为最多的35个。关键词突现时间的改变也说明研究主题的变化,从时间持续性上看,大约6年在《中国园林》期刊中的主题有较大变化。而研究主题的变化也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如2017年出现的“大数据”“空间分布”“生态修复”“城市公园”“微气候”“生态智慧”等也契合大数据的飞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等研究热点。

2.3研究热点时序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关键词突现网络,按照相关度抽取关键词,并绘制高频关键词共现聚类时序图(如图2、3)。图谱中不同聚类由平行轴线代表,不同关键词频次由节点大小代表,关键词首次出现年份由位置代表[5]。由图2和图3可知,《中国园林》期刊突现关键词共分为15个大类,包括“园林植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人文”“地理信息系统”“岭南水乡”“香蜜公园”等。对“园林植物”大类主要有植被修复、堆肥、调查、光照强度等关键词,主题方向为园林中各种植物的研究;对“风景园林”主题,期刊更多关注的是植物景观、水生植物、康复花园、苏州古典园林、世园会等方面。从关键词聚类分析可知,《中国园林》期刊更多的是关注风景园林、风景名胜和世界遗产等,更多赋予园林以人文思想,并向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乡村科技论文范文4

关键词:农业;科研;人才;管理;创新

农业是中国重要的国民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人才的支撑。党的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而乡村振兴则是其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于农业,而农业的发展又在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农业科研单位人才的规模以及素质直接影响农业科技实力和潜力[1]。人才是农业发展,农业兴盛之源。如何培养和提升农业高级科研人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大课题,是科技引领农业未来的重要战略。当前,对农业科研单位人才管理仍沿用原有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达不到激励农业科研人才全身性投入农业科研创新的目的,且在人才选拔、人才评价等方面也存在不少系统性问题。农业科研项目与其他研究项目在科研周期上、方法上、外部因素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如何正视当前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短板,找出制约农业科研人才培育的相关因素,设计出科学合理、符合当今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管理新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农业科研单位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1.1人才管理主要为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管理模式

当前,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重要农业科研单位,及其各省级下属单位、地市级单位为主的中国农业科研单位,数量众多,达到了1200多家[2]。其单位性质绝大多数属于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承担着事关重大民生的中国农业基础科研和基础性科技工作,是中国农业经济和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属于社会效益显著而经济效益低的行业,这是其重要的组织特征。因此,在人才管理模式上,主要按照中国事业单位人才管理模式为主,人力资源管理受到计划经济时代人才管理模式影响较深。首先,人才配备主要按照计划进行调拨,周期长数量少,不利于紧缺人才的配备;其次,在人才评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不足,参谋部门勇于创新的动力不足;最后,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结不足,未形成良好的输送培养的人才共建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前的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存在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革新。

1.2人才培养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期规划培养,人才流失大

当前,在事业单位评定大的指挥棒下,各个农业科研院所都积极引进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极大的改善了各单位人才结构,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博士学位乃至国外留学背景的高级农业科研新人才。然而,在此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少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单位只要是相关学科博士,不管其科研水平如何,不管其是否适合本单位研究条件,一律接收,盲目引进了大量人才。加之,这些农业科研院所对新进入的人才缺乏适当的引导和培养,不给其配备相应的导师,让其自行研究,缺乏团队建设,使他们没有归属感;当这些引进人才进入单位后,发现没有合适的科研岗位,同时也缺乏良好的科研团队和环境,经过几年的沉淀,科研人员要么出走,要么就安于现状,不求创新。

1.3激励机制有待健全,分类评价指标设定尚需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指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人首先要满足基本需求,才能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发展。当前农业科研院所的薪酬和福利方面,相较于企业单位差距较大,尤其是发达地区的薪酬水平更是远远低于企业。这些单位的薪酬都是按照国家事业单位的工资薪酬水平发放的,在分配上缺乏对于优秀人才和攻坚关键技术岗位人才倾斜的特别激励机制;目前,中国科研单位大多数都实行了绩效改革,很多地区都进行了分类管理,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不同的分类评价,给与不同的激励[3]。然而,在设定指标时候其没有遵循目标管理的原理,从开始就是上级自行设定,发给一线科研人员提出意见,对于不同的意见又多以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否定,极大地打击了科研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分类指标设定对象来看,对于行政人员较为宽松,而对于科研人员的指标设定得相对较高。从科研人才的指标来看,大多数科研考核还是以论文为重要标准,论文还要求发表在SCI、EI等国外高等级数据库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对于踏踏实实田间地头努力耕耘的科技人才则不予以重视,得不到合理的评价和相应的薪酬。对于农业科研单位来说,是到了对人才评价指标作出改变的时候了。

2影响农业科研人才创新的因素

2.1人才培养的科研环境因素

人才是农业科研创新的第一动力,是农业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关键的因素,而农业科研单位则是承载人才创新的科研平台。推动人才创新的关键在于科研环境,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人才引领、培养机制、团队建设、成果转化四个方面。人才引领主要指本单位的学术带头人主动培育中青年科研人才,关心人才,引领人才,为他们的科学研究方向把好关、做后盾;培养机制主要是指单位有没有相应的培养人才的具体措施,如有没有对不同层级的科研人才采取不同的分类培养模式,并给予相应的培养扶持,从人员进修、科研经费、国际交流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指导文件和实施措施;团队建设主要是指为人才的科研创新提出要求,解决科学研究的系统性问题,打造科研学术团队,优化科研团队人才结构,各自发挥学术专长形成合力,有利于本单位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方面,本单位有没有对于职务科研成果的奖励机制,更大化的倾向于职务发明、职务成果,将科研人才创新的源动力提升,最终促进本单位科研成果的提升。

2.2人才自身的影响因素

人才的科研创新不仅仅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从学历因素上看,硕士、博士科研创新的意愿更加强烈,本科生的意愿低于前两者;这主要是因为硕士和博士经过长年的科研学术训练,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基础条件。从职称和年龄方面来看,职称较高、年龄较大的科研人员的创新动能逐年降低;职称较高、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创新动能较高。从生源来源地和人才流失角度来看,非本地生源的人才流失要高于本地生源。从科研创新人才流向方面去看,农业科研人才大多数还是流向了科研院所,从中可以看出科研人员之所以流失,不是因为科研工作本身,而是去寻求更加适合自己科研创新的环境和土壤。

2.3人才管理的影响因素

科研创新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尤其是对科研人才的管理。从管理的内容来看,主要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指导思想,管理重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岗位分析与设计、员工招聘与选拔、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几个方面,这种管理方式显然对农业科研人才的创新起不到促进作用。缺乏对员工激励、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创新管理模式。从管理方式来看,主要是以规章制度作为管理的依据,条目明细,分类管理;从激励方式来看,主要是负激励,强化不完成科研创新的后果和惩罚。从权力运用方面来看,主要是运用职位所赋予的强制权为主,专长权、奖赏权运用为辅。从组织文化建立上看,制度文化的建立较广泛,而深层次的组织文化价值、组织文化体系等方面还不足。以上因素都是影响农业科研人才创新的管理因素,对于这些因素应更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研讨。

3建议与措施

3.1建立健全科研人才培养规划体系,助力科研人才健康成长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大量农业高级人才的供给,因此要加强科研单位对于科研人才的全方位培养。要建立健全科研管理体系,对当前的科研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对人才的发展进行科学的引导和精心的培育,要像对待农作物一样“精心的育种、科学的栽培、合理的施肥,去除杂草消灭害虫”,把不良的影响因素都加以消除,提出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规划体系,建议为不同人才进行分类培养指导要求。一方面,对于新进高级人才的培养:要建立起师徒制,为新进人才指定政治可靠、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导师,让新进人才有人引进门、推着走,减少由于盲目研究而造成的弯路,在思想上有人帮,在行动上有人督促,加快人才成长的速度;另外一方面,对于博士群体的培养:定期召开由博士为主的研究会议,每个月至少2次,会议组织和召集人均为熟悉学术发展、年富力强的博士担当,所有博士或自愿参加者每6个月至少要出席的次数各单位可自行决定,每次至少有1名单位主要领导参加,议题由学术委员会根据研究进展选择,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业内知名学者进行指定的学术交流,博士汇报则提前沟通,适时安排。体现管理的灵活性,既不耽误农业科学研究,违背科学规律,又促进了本单位学术科学水平的提升,促进人才水平的提升。

3.2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学术评价机制改革,促进农业科学考核体系改革

根据科技部的指示精神,要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评价的不良导向,当前农业科技人才评价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现有科技评价体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破除过去以论文数量、论文影响因子为主导的评价体系。应该在原有分类考核评价导向的措施基础上,更加注重农业科技人才的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具体而言就是实行人才论文评价代表作制度,选择本人认为最能代表自己学术科研水平的论文进行同行评价,并且增加国内科技期刊论文的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低于1/3,不仅以量化评价指标作为参考依据,同时还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于农业基础性研究人才的评价,由于这类研究受到自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周期性长,对这类人才的考核,年限应该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考核相结合的模式。短期考核主要以完成本年度基本任务为主,考核的范围仅限于基本的考勤、基本单位任务为主;中期考核以3年为1个周期,对其所承担的科研任务进行考核,具体指标各单位自行进行设定;长期考核以10年为1个周期,对其学术水平及研究成果进行考核,以达成单位的长期目标。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兼顾了单位的目标,同时也提升了科研人才的自律性,提高了其科研的积极性[4]。

3.3加大农业科研人才管理模式创新,提升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发展水平

面对科研评价机制的改革,势必要求农业科研单位的人才管理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从过去的“以考评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逐步过渡到“以人才发展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从农业科技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把管理的对象从内容转变为人本身,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和土壤,为人才的发展提供配套的生活保障措施,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解决人才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为不同的人才提供不同的服务,对于低学历低职称的,要提供机会让其掌握当今先进的科学知识、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对于年龄较大的,安于现状的老人,要以组织文化加以感召、加以激励;对于敢打敢拼,勇于创新的年轻人要给予精神和物资相结合的方式激励;让在组织内的人才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都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保障本单位的人才队伍的稳定性,降低人才的流失率,进而达到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发展的根本目标。

4结语

农业是国家的基石,农业稳则国稳,农业兴则国兴,人才强则农业强。总而言之,做好农业科研单位人才管理责任重大,意义非凡,要继续深入和加大对农业科研单位管理模式的探讨和摸索,发展农业,兴盛农业,富裕百姓,以产业带动老百姓致富脱贫,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叶.关于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流失[J].中国科技纵横,2014(20):248-249.

[2]赵晓丹.农业科研单位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以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为例[J].辽宁农业科学,2019(4):70-72.

[3]金钊.农业科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8):114-115.

乡村科技论文范文5

关键词:智慧旅游;乡村旅游;大丰区;乡村振兴

1智慧乡村旅游背景

1.1乡村旅游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步提高,生活逐渐改善,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增加。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的新型旅游模式。与传统紧凑的旅游模式不同,乡村旅游形式新颖多样,深受游客喜爱。2015~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中,乡村旅游人数占比超过50%,2018年乡村旅游人数占比虽有下降,但人数增至30亿人次。由此可见,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1.2智慧旅游发展迅猛

当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习惯、方式早已打破传统的地域、时间限制,实现了智慧化。在旅游行业,“互联网+旅游”则催生了“智慧旅游”模式。2015年,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计划,同年,国家旅游局《“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智慧旅游城市,建成并健全全国性的公共旅游数据共享平台,加强我国旅游行业的创新力,实现旅游业的智慧化发展。智慧旅游突破了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制约,倚靠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的游客体验,延长交通、医疗等服务环节,提高游客安全性与满意度。然而,现今智慧旅游在其实践过程中出现基础设施差、移动互联网环境差、自然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需要企业、政府与当地居民三方合作,探索智慧旅游模式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的体系构建,实现智慧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1.3智慧乡村旅游的意义

1.3.1理论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5G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支付的兴起促使了电子货币金融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促使了快递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些成功的经验给予了我们将乡村旅游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有力依据。智慧乡村旅游智能化提升乡村旅游资源,提供科技感旅游体验。这种新形态会打破“乡村代表落后”的偏见,同时保留乡村原有的风土人情。智慧乡村旅游不仅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更深化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内涵,从旅游业角度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思路。

1.3.2实践意义

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智慧乡村旅游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进行了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乡村的产业结构,将乡村农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了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就业难问题,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1.3.3大丰乡村旅游景点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传统乡村旅游模式遇到瓶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注入新的活力,大丰区抓住机遇,结合自身的条件,尝试进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1.3.4产业融合发展——丰收大地

2008年,大丰区紧跟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这两大发展战略,建立了丰收大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的建设思路为“一个核心、两个支撑、三大载体、四大产业”。“一个核心”是指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及服务业相结合;“两个支撑”分别指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高端技术人才的任用;“三大载体”是指园区中主要可划分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三大分区;“四大产业”指的是园区主要带动与促进种苗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创意产业、旅游产业四大产业的发展。丰收大地主要采用产业带动模式来实现自身的发展:生产特色农产品,形成特色品牌。以农产品吸引游客消费,拉动餐饮、农产品采摘、现代农业知识科普等旅游项目发展。示范区中的孙桥现代农业科技馆利用电子技术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向游客们展示了植物培育、生物科技、科学技术运用。同时科技馆还设有体验区,让游客们亲身体验现代农业,认识到现代科技农业模式对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芳彩园艺科学研究院也是园中一大亮点。研究院致力于运用科技创新,培育优良农产品,促进三农的发展。目前已经设置有花草、瓜果、小杂粮等研究机构,对优化农产品品种、农业科技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丰收大地”开设“创意农业馆”展示结合了创意、科技和农业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产品。现代的数字技术为创意农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在农作物栽培中,用数字技术创造最佳生长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改善农作物的质与量;创意加工农产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从多方面实现农户创收;利用数字网络宣传农产品,打造农业品牌,拓宽销售渠道,提升竞争力。“丰收大地”还设有网络营销中心,致力于打造“丰收大地”品牌,利用品牌优势扩大“丰收大地”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当地现代农业建设,带动农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通过网络平台农业相关信息,提供农业的相关培训,让当地居民更科学、有效地进行农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丰收大地以农业为基础,结合电子科技,融合了旅游度假等概念,打造了较全面的乡村旅游服务,使得乡村旅游突破农事体验及观光两种项目的局限,以科技和多元化满足游客不同需求,增加旅游体验感。

1.3.5主题打造——荷兰花海

“荷兰花海”是大丰当地在“民国村镇规划第一镇”的历史基础上打造的,以“花海、田园、风车”为主要设计元素的特色旅游风情主题小镇。景区以花海为主题创意,通过环境塑造和特定的布局,将虚拟的荷兰风情以实体呈现出来,表现独特风情的乡村景观。通过科技的运用,培植不同时节的花海,将主题贯穿时间空间维度,打响景区知名度,建立新乡村旅游形象。“荷兰花海”引进荷兰先进的郁金香种植技术和品种,同时还依据当地条件种植玫瑰花、薰衣草、绣球花、百合、龙翅海棠、三色堇等多品种花卉。同时景区还会根据不同时节的花海推出不同的主题活动,如:郁金香音乐节、百合花文化月、风情大巡游等,并在官网上宣传,也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等知名媒体报道。“荷兰花海”成立了郁金香科研中心,该科研中心同国内外众多专家合作,运用现代科技,旨在培育出新的郁金香品种。同时科研中心还兼顾郁金香的生产与销售活动。除此之外科研中心还开展了对风信子、花葱、洋水仙等其它球根花卉的研究,为荷兰花海的发展助力。“荷兰花海”将互联网行业融入到自身的产业中:开设官方网站向游客提供景区的相关资讯、餐饮住宿的线上预订服务;与阿里巴巴等知名平台合作宣传;利用大数据收集游客需求以及意见反馈,改善景区管理、服务水平和营销方式。“荷兰花海”还积极参与当地居民扶贫事业,促进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如组织花卉种植培训活动,提供花卉苗木产业技术、信息支持等。“荷兰花海”的“互联网+农业”以及“旅游业+农业”的农业发展新模式给大丰地区其它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1.3.6文旅乡旅结合——大丰知青农场

“大丰知青农场”位于盐城市大丰区的海丰农场内,是以上海知识青年在大丰农场留下文化底蕴为基础,打造的独特文化乡村旅游景区,其内部主要由上海知青纪念馆、北上海历史展览馆等五大部分构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贫瘠滩涂上留下具有特殊历史含义的知青文化。目前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知青文化越发受到游客的关注和青睐。除了五大展馆,大丰知青农场在不断地修整改建后,还扩展众多特色项目,融入乡村旅游的要素,例如生存技能培训、野外露营、垂钓等。凭借服务业务的开拓,多元化的模块使景点更具有吸引力。在农事体验等旅游项目中,实现“活动”带动“文化”,寓教于乐,营造知青氛围,深刻展现知青文化的内涵。目前,“大丰知青农场”主要针对三大游客群体,一是老知青群体。农场收录的物什、留存的旧址,能帮助他们回顾岁月。二是组织团建活动的企业。农场可以针对企业的不同要求,提供特殊团建项目活动。三是学生群体。“大丰知青农场”具有历史教育意义,可以向学生提供研学项目,传授历史知识、知青文化,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大丰知青农场”已经具备了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简洁合理的景区设置,以及相关的特色项目规划,并完善了民宿、小厨等配套基础设施,做到了文化旅游的突破性发展,也是文化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的一种成功尝试。景区将文化体验加入到乡村旅游之中,使得旅游模式多样化,兼备多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景区引进电子科技技术,还原真实历史场景、历史故事,增加了游客的代入感和趣味感;开设官方网站以及与各大旅游平台合作,进一步增加大丰知青馆的知名度。“大丰知青农场”的建设发展为其他拥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地区提供了可行的发展经验,有助于文化产业以及乡村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2智慧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和问题

2.1推进智慧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

乡村旅游特色化指,以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风俗文化、历史背景为依据,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乡村旅游产业。2016年《关于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中提到,加快培育特色小城镇,提升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水平,加快特色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会是乡村特色化的核心。发展文化特色智慧旅游,应立足当地的人文历史优势,挖掘有坚实基础、成长潜力的文化特色,培养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产业形式单一,受到传统旅游模式限制,以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为主。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观光旅游为主导的旅游模式很难满足中国游客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特色化旅游迎合了旅游的新需求,这对于普通乡镇,将会是宝贵的发展机遇。特色旅游产业建设的根本在于深入挖掘、精准定位当地文化特色;动力在于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网。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效率都显著提升,随着手机等个人终端的普及,信息途径也更加便利。特色型智慧乡村旅游应当抓住这一特点,缩小旅游项目与游客之间的距离,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度、参与度。把物联网、5G等技术投入到实体运作中,实现景区、信息媒介终端、游客三者的紧密联系。通过结合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让传统观光式旅游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文化体验式旅游。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生动再现传统习俗活动,风俗文化景象,改善以单一图片文字、导游讲解的乏味旅游项目,增加游客的旅游参与度。对于较为晦涩的历史介绍,乡镇旅游企业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微视频、纪录片、动画等形式展现,并借助互联网传播宣传,加强游客对区域历史的了解。

2.2智慧乡村旅游特色发展潜在问题

2.2.1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创新动力不足

目前已有不少特色旅游业的成功先例,如乌镇古镇、丽江古城等。一方面这给准备打造自身特色的乡村提供了借鉴价值,一方面这也预示了盲目跟风的潜在问题。部分城镇没有透彻分析自身的资源比较优势,没有认清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要素禀赋,对文化特色发展方向定位模糊,不合理的照搬照抄个别成功案例,盲目发展、过度追求数量目标和投资规模。

2.2.2农村人口流失严重,乡村文化遭受打击

就内部而言,乡镇居民自身文化保护意识不足,近几年流入城市的农村务工人口数持续保持高位,乡村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危险局面。就外部而言,随着信息时代外来文化的大量输入,以及城乡融合步伐加速,传统习俗正不断遭受侵蚀。该局面预示了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2.3泛商业化现象

部分乡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过度捆绑文化与商品。在旅游景点生硬地推出旅游项目、产品,甚至以此为主要的盈利项目,强制游客消费。这种泛商业化的模式,不仅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满意度,还严重损害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特色化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倘若乡村人文气息不复存在,乡村旅游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所以合理商业化、保留乡村底蕴,也是建设智慧乡村旅游应该注意的问题。

3推进智慧乡村旅游智慧平台发展

3.1智慧乡村旅游智慧平台建设

3.1.1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旅游项目组织者包括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一项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需要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企业投入一定资本,当地居民配合,并构成劳动力基础。所以智慧乡旅的建设需要增强三者之间的联系。基于“互联网+”的背景,构建智慧公共服务平台成为了增加联系的首选方法。公共服务平台以社区为单位,具有沟通、查询、监控、保护和管制的作用,使政府、居民和企业可以形成紧密的纽带关系。居民可以对企业发表改进建议,也能根据企业在区域内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反馈,帮助企业建立归属感,提高企业环境意识,实现居民和企业的互惠双赢。平台应具有专业的数据库,包括优惠政策数据库,地方信息数据库和法律条款数据库,方便企业和居民查询。在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下,政府可以利用平台进行实时监控,监视各侦查点的企业行为,保证市场安全有序。对于居民和企业提出的创意想法,政府可以利用平台为其申请专利,保护居民和企业利益,保障乡村旅游有效运行。政府通过平台各项通知,完善加强管制体系,定期对企业进行平台联系和线下访问,双重管制,确保企业有序正当地经营。

3.1.2建设游客智能平台

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旅游意愿不尽相同。乡村旅游为迎合市场,需要让旅游项目内容更具针对性,以提升顾客满意度。这要求企业花费大量时间资金,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其次,倘若每个景区都采用纸质宣传单的形式介绍区域特色景点,不仅效率低下,还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最后,游客的意见反馈对于旅游景区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反馈机制落后,使得游客的意见很难被有效收集利用。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旅客智能平台提供了解决措施。首先,游客可以利用游客智能平台,按照自我需求进行体验型、养老型、科技型。放松型等旅游项目的私人定制,景区根据定制信息提前做好景区工作安排。此外,游客还可以通过平台定制旅游纪念品。使用游客智能平台不仅可以满足旅客复杂的需求,还可以减轻旅游项目市场调研的压力,提高信息准确度。游客智能平台拥有本地景点信息库,方便游客查阅景区的特色景点介绍,实现无纸化宣传;最后,景区可以通过游客智能平台,对游客进行满意度调查,定期收集旅客建议和想法,基于游客的诉求改进景区服务。

4智慧乡村旅游智慧平台发展潜在风险

4.1流失老年群体游客

智能化平台的运用要求旅客有智能移动设备并能熟练使用,这对大多数老年群体来说,是一项较为困难的任务。大部分老年群体很少使用电子设备,对互联网了解较少。假如普遍推广智能化,景区可能无法及时响应老年群体的需求,甚至可能流失一部分老年游客。这要求智慧乡旅在进行景区智慧化的同时,还要将老年群体的需求列入考虑范围。

4.2智能平台存在安全问题

互联网诈骗,互联网访客信息泄露等问题揭露了互联网技术的不安全性。公共平台涉及政府信息和企业信息,一旦信息泄露,政府和企业可能面对着严重的威胁。智能平台涉及了货币交易,保障支付安全是平台的首要目标。这些潜在的问题要求平台注重网络安全保障,做好信息保护工作。

4.3基础设施跟紧缓慢

智能化的平台需要良好的通讯环境:畅通的网络、普及的移动设备、及时的维护。倘若只注重智能平台的建设,而不考虑基础设施的完善,智慧旅游难以发挥,旅游项目将失去活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包括道路建设、公共设施建设、通讯建设、水电供给建设,商业服务和卫生事业建设等。政府应注重并合理安排多元化旅游项目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郭明艳.丰收大地三产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农村经济,2017,34(7):39-41.

[2]郝丽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9.

[3]李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整合发展研究——以郑州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17.

[4]李桂熙.“互联网+”背景下贵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8.

乡村科技论文范文6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小镇;长春市

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十分重视乡村的发展,乡村发展也被列入战略领域中,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方针[2],为乡村发展提供方向。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重视。乡村发展战略中首次提出“特色小镇”,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十分重视,明确说明特色小镇要注重特色。原生态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精髓,将其融入特色小镇的建设中,能够进一步促进乡村发展。在建造特色小镇的过程中,乡村发展也受到了社会关注。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的未来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长春市特色小镇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下的基础需要

(一)产业发展强劲。长春市是全国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的工业体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主要有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长春市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也做出了卓越贡献,为省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更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具备这些特色资源以及一定产业基础的情况下,特色小镇的建设也由此发展起来[3]。例如,红旗绿色智能小镇、鹿乡梅花鹿小镇等,都是长春市特色小镇的代表,拥有极强的产业基础。这对特色小镇的持续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二)区位优势明显。长春市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占有较大的地理区域优势。长吉图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更是让长春市处于腹地位置,在中蒙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春市也发挥了重要的节点作用。伴随长春市多方面的不断发展,部级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成为不可或缺的对外开放区。长春市的特色小镇也几乎都建在这些园区中,建在此处的原因主要是有园区以及特色小镇建设的优惠政策,同时还能提高知名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特色小镇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有效途径,使得长春市的特色小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促进了特色小镇的持续发展。

(三)生态资源丰富。长春市具备丰富的生态资源。长春市位于北温带,气候适宜,区域森林面积达到423万公顷,占吉林省森林面积的二分之一。自然保护区约35个,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有13个,气候适宜,适合居住。具备独特的自然资源,这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另外,优越的自然资源使得生态型特色小镇逐渐步入发展趋势,其中以关东文化小镇、波泥河苗木花卉小镇等为典型代表,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动力、增加活力,成为生态环境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长春市特色小镇机遇及挑战

(一)特色小镇发展机遇。长春市特色小镇的建设理念为“极核带动、交通优先、数字治理、制度创新”[4],以此为指引,加强对长春市特色小镇的建设,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创造动力,提供发展机遇。就目前来看,长春市拥有多个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为长春的城乡结合区域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例如,合心镇、鹿乡镇等。这对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同时也提高了特色小镇的集聚能力,进一步促进了特色小镇的生产能力。特色小镇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完善、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其服务范围,从而促进了乡村人口的就业,最终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特色小镇问题及挑战。长春市内的特色小镇已经得到了持续发展,各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公共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特色小镇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改进。但是特色小镇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以及挑战,就目前来看,特色小镇的产业规模都比较小,不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特色小镇缺乏核心竞争力,就会止步不前,缺乏发展动力[3]。就目前为止,特色小镇的营销模式还没有进行创新,仍然以传统的营销手段进行销售,没能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特色小镇的技术能力也比较低,没有足够的品牌效应,没有形成体系。近几年来的特色小镇出现了同质化现象,这对其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除此之外,特色小镇还面临着城镇化速度慢以及人口结构失衡等问题。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长春市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特色小镇进行建设和改造的基础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适应环境、适宜人居、实用技术的原则,从而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最终使人们在这里生活的幸福感提高。与此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互联网、大数据以及智能技术,另外还要强化传统农业文明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从而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条件。对自身区域特点,将地理脉、历史脉、文化脉准确把握,并进行科学评估,从而打造吸引力强的特色小镇,完善各项保障机制,鼓励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企业以及外商,进一步促进特色小镇的发展,最终实现特色小镇的持续发展。

(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智力支持,对乡村振兴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但是就目前来看,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缺乏一定知识型人才的引领,导致乡村发展的过程缓慢。乡村振兴有了优秀人才的引领,未来的发展道路就会更加顺畅,也会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由此可见,长春市特色小镇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需要引进专业人才,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需要与高校进行合作,从而在最小程度上降低乡村人才短缺的消极作用。加强高校合作,能够将人才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应用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除此之外,加强与高校的合作,还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智力以及技术保障。同时,特色小镇的发展也可采取与高校一对一的合作,与各高校形成合作机制,建立高校学生实践基地,为特色小镇的特色文化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全面开展原生态文旅小镇建设,打造新品牌。第一,打造民俗文化特色小镇。浓厚的民俗文化是长春市独具一格的文化特点。经过长久的历史发展,长春市具有满族特色的民俗文化。例如,九台区莽卡满族乡的满族文化特色,有了政府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通过对文化节、特色建筑以及特色生活产品的宣传,进行原生态特色小镇的建设,促进旅游产业、民宿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积极打造原生态文旅小镇的建设,打造特色品牌。第二,打造农耕文化特色小镇。农耕文化体验小镇将春耕到秋收的劳动场景进行描述,让曾经的生活记忆重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们再次体验那些农耕时光,重新掀起农耕文化的潮流,使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体验乡村情趣。通过展示春种、夏耕、秋收、冬储的实际情况以及农产品加工的形式,为人们展现了农耕习俗,并且深入乡村农耕生活,使人们重新拾起了对特色农耕文化的信念。同时结合当代特色文化,在原有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特色。

(四)进一步凝聚特色,精准定位。根据各长春特色小镇目前的发展状况,对未来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完善。与此同时,现在的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同质化特点。因此,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同质化,需要结合本地的发展情况,进一步开发其文化、生态以及民俗等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增强特色小镇的综合实力。在乡村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但是不能对历史建设进行破坏,还要保留原有的历史文化,确保乡村的“味道”,以此提升特色小镇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承载力。

参考文献:

[1]贾及鹏,王柄荃,侯莹.沈阳市“稻梦小镇”发展设想[J].价值工程,2018(23):11-12.

[2]厉双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文化振兴研究——以抚顺县石文镇八家子村为例[J].农家参谋,2020(8):26+74.

[3]李鹏飞.基于资本要素配置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8.

乡村科技论文范文7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温州市

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后,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将依赖于农业农村的科技创新,依赖于乡村的全面振兴[1-4]。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三农”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才能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现总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5-8]。温州市作为浙江省的铁三角之一、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三农”领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农业科技创新仍面临严峻形势。笔者对当前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1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根据温州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及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行动方案要求,当前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新阶段、新形势和新要求。“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也是温州市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温州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一方面,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给全球农业发展和贸易格局带来了较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对粮食安全和生物安全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前途和人民福祉[9-10];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智能、融合、绿色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变革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生物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对农业农村科技发展产生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影响[11]。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进度和质量成色直接取决于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将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提速至2035年,浙江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唯有以突破性思维、超常规力度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短板,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为此,“十四五”浙江必须扛起“三地一窗口”的使命担当,以农业科技现代化为路径,不断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为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浙江力量。

2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保障不够

充足的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是保障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因素。温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市场经济的发源地,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但在农业科技发展经费保障方面存在投入总量不足、投入力度不大、科研经费增长速度缓慢等突出问题。农业基础性研究投入经费明显缺乏,基础性研究的顺利开展得不到保障,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明显缺乏后劲,对农业科技开发与应用研究造成不利影响。

2.2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不强

当前,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还是农业科研院所及高校,其评价体系还是以职称评定为导向的项目、论文、成果等,并没有将农业实际生产贡献纳入其中。农业科技人员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项目申报、论文撰写、成果报奖中,而对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问题关注不够。在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方面,仍然主要停留在纯粹的技术层面,对科技创新的经济属性认识有限。

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质应该是把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根据农业相关部门的统计,西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在70%以上,而我国不足50%,温州市更远远低于这个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科技创新与市场相脱节,与生产联系不密切;农业科研的过程普遍比较漫长而复杂,且研究成本较高,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到科技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致使农业生产主体不愿轻易选择使用新的科技成果;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不能熟练运用科技成果,也降低了研究成果的转化率。

2.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是重大工程,涉及多项内容,其中,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关键。目前,温州市农业方面的科研人才数量总体不足,农业企业现有科研人才专业水平也偏低,远没有达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均衡发展。

3促进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3.1加大政策资金保障力度,确保成果有效供给

建立新型农业科技管理部门会商机制,强化科技、产业部门协调联动,探索“产业部门出题、科技部门接题、创新主体解题、市场主体验题”的项目闭环管理方式,畅通农业科技项目发现和成果递交途径,加快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障碍。完善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加速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攻关模式,提升科研攻关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优化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方式,深入推进农业科技项目“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明晰职责分工,规范资金使用,激发创新动能。加强全市科技专项资金统筹,激励企业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的主动性,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推动各类科技计划、平台、人才项目进一步向农业领域倾斜。加快农业企业直接补贴和免税政策向科技创新补贴激励政策转变。

3.2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农业科技硬核实力

一是加快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强化育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支持区域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种质资源搜集与创制、新品种选育、种子种苗制繁等关键共性技术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发。创制一批突破性种质资源,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进口替代品种。二是开展适用农机开发专项行动。创新研制推广适应温州市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的高效专用农机。提高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完善丘陵山地、主要农作物、畜牧养殖、设施种植、跨部门农机科研等装备需求目录,建立需求导向目录机制。三是深入发展绿色农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农业绿色低碳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加大“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模式创新及研究推广力度,加强“林药”“林茶”“林果”“林禽”等模式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及推广。四是积极推进农业工厂化、数字化。开展工厂化农业系统技术研究并推广无土栽培、气雾栽培、立柱式栽培等新型农业种植模式和技术,推进农业资源空间高效利用和农业集约化发展,加快发展农业数字化技术。

3.3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以产业技术项目为抓手,构建“产业+团队+项目+基地”转化推广模式。深入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百品万亩”工程,每年选择一定数量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品种进行重点和示范推广,推动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惠及百姓。以温州科技大市场为依托,加快农业科技专业市场建设,探索建立适合农业领域的技术交易模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农业科技服务企业,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支撑能力。

3.4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更好发挥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省、市重大科技项目,逐步成长为具有产业链控制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重点在农作物、畜禽、水产、花卉等领域培育国内领先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扩面提质。聚焦生物农业、智能农机装备、营养健康食品等新兴领域,着力培育一批“单打冠军”“隐形冠军”等“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在智能农机装备等领域打造一批“品字标浙江制造”等全国知名企业品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带项目、成果等离岗或兼职创业,牵头组建一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投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孵化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一批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传统农业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转型。

3.5聚焦创新人才引育,构建农业人才蓄水池

乡村科技论文范文8

关键词:科技期刊;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主题出版;产学研平台;新媒体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如今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堪忧,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农村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环境与生态约束趋紧等。由于农业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不强,加之各国对“农业技术芯片”保护和贸易争端日益加剧,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1]。作为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科技期刊的繁荣促进了我国国防、科技、建设、工业、农业等领域相关技术的快速转化和应用。农业科技期刊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报道农业新成果、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2]。为积极融入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本文选取湖北省内3本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养殖与饲料》《长江蔬菜》,根据其不同定位,挖掘其办刊特色,探讨了科技期刊服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具体路径,为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及快速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和提升科技期刊的智库功能提供参考。

1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主题策划出版

科技创新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落地。科技期刊的作用是紧跟学术前沿,及时、准确地反映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3],通过刊发相关领域最新科研成果、方法、理论的文章,可以感知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信息,从而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决策部门、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和落实环节、为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示应用提供参考[4]。对于学术期刊来讲,在争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应特别重视科技创新活动在刊物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可通过挖掘自身特色,扩大期刊品牌影响力,加强主题策划工作,争取高影响力作者及高水平稿件,促进期刊高质量发展。《华中农业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属于学术期刊,聚焦于综合性农业科学领域研究。学报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国家重大研究方向和区域发展需求进行选题策划,及时报道了校内外的各项重大科研成果,为这些成果的传播、成果转化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比如,铸就华中农业大学“六个一”品牌的6个院士将本人从事科研的首篇论文和团队的主要研究成果都首发在学报上。学报报道的“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湖北白猪研究”“根瘤菌类菌体繁殖能力”“波利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等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为了更好地服务农业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2021年学报加强了主题出版工作,在选题策划、栏目创新、专家约稿、特色封面设计、优先出版、新媒体传播等方面不断突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依托本校优势学科资源,积极关注农业的科研动态,追踪重点项目的进程,走访国家重点实验室,同领军学术人才保沟通交流,快速发表本领域前沿学术成果,在农业绿色生产、种质资源开发、粮食安全、科学施肥、生态保护、环境治理、食品安全等领域进行相关专题策划,邀约高质量论文。开辟快速通道,稿件录用后优先出版,同时在微信公众号相关学术论文的宣传介绍,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加精美插图及短视频等方式在学术社群进行大力推广,提高论文的关注度。此外,学报还为特色专题文章量身设计精美封面,并开辟版块介绍优秀创新团队。现已出版4个特色专题栏目:柑橘产业研究、油菜产业研究、长江经济带绿色农业和马铃薯产业研究,还发表了一批高水平作者的文章。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教授的《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营养健康:黑米主食化未来可期》[5]在微信公众号推送后,阅读量达2269次。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发现《我国柑橘产业经济研究进展》《水稻生产碳中和现状及低碳稻作技术策略》《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分析》等[6-8],这些论文刊发不到半年时间在中国知网的下载量均超过500次,为专业读者带来了丰富翔实的学术信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传播成效。

2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科技期刊不仅扎根学术研究,同时服务行业产业,与全产业链的上下游都联系紧密,但作为第三方平台又具有客观中立的属性,由科技期刊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是非常合适的。科技期刊通过紧跟行业热点、举办行业论坛和展会、开展产品评选及组织技术考察团等活动助力行业交流合作,可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因此,科技期刊已成为在行业和企业中“看得见”“摸得着”“说得上”“用得上”的重要成果创新传播平台和宣传平台。由华中农业大学主办的《养殖与饲料》杂志,是我国畜牧类技术期刊。面向“三农”,传递畜禽水产和饲料科技信息,交流生产、经营管理和致富等先进经验。该刊通过媒介内容、行业活动等不同形式,将养殖及饲料领域科研院所专家、管理部门领导、农技服务人员、农民等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人群聚合起来,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一是面向管理部门,协助宣传国家行业政策,上传下达[9];二是面向基层农户、农场和合作社,分析市场现状并预测行业走势,为企业营销和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宣传优秀技术和产品,扩大企业经济效益;三是面向广大农民,提供科学健康养殖和用药指导,同时将农民的需求反馈给管理部门和企业,从而促进产业升级。武汉种猪拍卖展销会和中国规模猪场智造高端论坛是该刊成功打造的2张亮丽名片。截至2021年7月18日,种猪拍卖会已成功举办19届,主要是产品展销与种猪竞购,吸引了养猪、饲料、兽药、动保、器械等名优企业参展及相关人员到访。展销猪种包括杜洛克、长白、大白、巴克夏等。猪场智造论坛则通过组织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产业界的企业精英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我国养猪业创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致力于为养猪业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贡献智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为产学研合作平台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2021年第三届中国规模猪场智造论坛围绕“智控非洲猪瘟,智造未来猪场,智造生猪产能,智造创新价值”主题,首次以“互联网+”举办会议,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罗锡文和姚斌)通过互联网做视频报告,众多高校知名学者和龙头企业代表纷纷就非洲猪瘟和疫情的叠加影响下的行业痛点、焦点问题做了一系列高水平的主题报告。现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企业家等300多人参会,该论坛线上直播访问量突破12万人次。该会议新闻分别获得新华社、湖北日报、腾讯大楚网等主流媒体的报道。

3发挥科普宣传作用,传播行业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