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的农村空心化治理探讨

乡村振兴下的农村空心化治理探讨

摘要:农村“空心化”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直存在的突出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要求农村“空心化”治理采取新的手段和思路,这对农村的发展来说不仅是一种新的机遇,也是一种新的挑战。文章在介绍农村“空心化”内涵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目前农村“空心化”治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依据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探索农村“空心化”的治理措施和策略,以推进乡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空心化”;发展策略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据总人口的大多数,因此,促进农村的发展和进步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和首要问题。党的报告指出,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世纪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工作。然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空心化”成为农村综合体进步的巨大障碍,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备受忽视、农村发展动力不足等是造成农村发展“空心化”的重要原因。因此,稳步渐进式解决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短板,逐个弥补乡村改革中的问题,寻求乡村振兴的策略和手段是农村改革基层实施者和相关主体要慎重考虑的焦点问题。

二、农村“空心化”的内涵

农村“空心化”作为一种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负面现象,一般是指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逐步流向城市,造成农村在人口结构上呈现老龄化和幼龄化结构的一种不合理人口分布现象。农村“空心化”表面是人口学中一种不合理分布,但由农村“空心化”造成了的许多经济和社会管理问题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如农村“空心化”产生的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和“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一直是我国多个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农村是一个包含自然、社会和经济的综合体,因此,关于农村“空心化”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切入,社会学主要关注农村人口和资源管理上“空心化”的缓解,经济学则将农村“空心化”作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前因变量探究如何“去空心化”。总的来说,农村“空心化”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道路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研究农村“空心化”的演化规律、驱动机制和治理措施,以农村科技、社会服务和资源管理作为突破口来逐步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是一项被实践证实的、符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主题思想的有效路径。三、农村“空心化”的表现形式农村“空心化”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劳动力“空心化”

农村“空心化”作为一种人口学现象首要的表现特征就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一般来说,平衡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分布呈现一种“纺锤形”的结构,而城市化和工业化使农村大量青年劳动力放弃务农进城务工,近年来我国农村中留下来将农业作为主要职业的年轻人更为稀少,许多农村地区沦落为“老人村”、“留守村”甚至空村。此外,我国从1999年实施了“退耕还林”的环保政策,这都导致农村无法留住大量劳动力,逐步形成了劳动力上的“空心化”。

2.经济、教育和科技“空心化”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是该区域的年轻人口,在城乡循环模式中,农村地区的人口补充出现断层,而农村年轻人口流失随之带来的就是农村在教育和科技上的艰难发展,根据影响一个地区生产力的生产要素公式,科学技术作为系数将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乘数效应,教育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和科技的双落后将无法促进该地区的生产力发展,从而导致该地区经济、教育和科技多方面的“空心化”现象。

3.资源“空心化”

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之前城乡地区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普遍偏高,居民收入一般都仅能维持其基础性资源供给,必需品消耗较大,但各地区发展处于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而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后,城乡地区贫富差距被显著放大,各地区资源分配呈现一种不均匀状态,农村地区成为资源稀少的“代名词”,因此,农村“空心化”的一个重要表象就是其资源的“空心化”。

4.社会服务“空心化”

在农村多方面“空心化”现象中,社会服务“空心化”也是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农村地区社会服务“空心化”是一个综合性现象,主要是指该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落后和缺失状况。虽然我国目前已实现了总体小康,但实际上,在许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仍有土路道路,木质房屋,土砌公厕等落后的公共设施,而无养老院或正规医院也是普遍存在的情况,这些都可以归类于农村社会服务的“空心化”现象。

四、农村“空心化”形成原因

农村“空心化”已经成为一种综合的社会问题,表现形式多样,多重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的产生:

1.产业发展疲软、收入支出失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空心化”究其根本是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一种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的绝对收入在不断提高,但同样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造成人们实际生活中收入—支出之间存在矛盾。在农村,这种情况尤其明显,农村经济发展道路单一,农业作为其主体产业,其往往被视为一种“夕阳产业”,发展势头整体服软,根据一项对全国产业结构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占农村人口的1/3左右,其中,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占比为80.46%,并且,经营主体普遍年龄偏大,40岁以上的农民占据了81%。大多数农民由于相对收入仍然偏低,许多农村家庭的劳动力只能进城务工谋取生存,以维持收入和支出的基本平衡,由此,造成了农村人口大面积的“空心化”现象。

2.文化冲击与价值观念的冲突

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给农村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影响,在精神层面,网络文化、城市文化、工业文化、物质消费主义都是当代文化的一种热潮,传统农村的文化和价值观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无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与碰撞,许多进城务工、求学的农村人口经过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熏染,已经无法适应农村文化的影响,因此,由于为了寻求更适合自身价值观念的生活环境,许多农村人口留驻在城市之中,农村逐渐形成了“空心化”现象。

3.建设规划不合理,政策落实不佳

长期以来,我国寻求城乡一体化建设,但根本上农村与城市之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综合体,目前城市发展势头迅猛,而农村有逐渐被城市所“吞噬”的趋势,这是由于许多农村发展定位不准,建设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相对于城市来说仍有较多差距,没有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建设符合时展步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不合理导致各项政策在落实中被打了折扣,发展的方向与许多上级政策甚至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导致农民无法真正享受到国家扶持和发展农村政策的红利,相对来说,城市的医疗卫生、基础建设和政策机会都对农村人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由此造成农村的逐渐“空心化”现象。

五、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空心化”治理措施

我国对农村“空心化”的治理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已经开始,但农村“空心化”目前仍是一种“顽固性”社会问题,因此在治理该种现象时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解决问题和困难:

1.引入第三产业,弥补建设主体缺失状况

在治理农村“空心化”现象过程中,由于农业行业整体的发展“衰弱”,导致该产业流失大量有文化素质和能力的人才,行业中的主体数量、年龄、文化素质等都造成农村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行业回报无吸引力,在进行农村“空心化”时无法找到建设主体,形成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因此,依据乡村振兴战略中因地制宜,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特色“新农村”的重要思想,农村地区往往可以根据良好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资源,开发特色农庄、发展旅游产业链,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生态农村”。第三产业的加入能够有效地增强农村地区的吸引力,从而引入资金、人才等生产资源,由此不仅可以构建丰富的地区产业链,也可以促进当地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此外,目前许多新农村利用互联网将当地文化和特色融入产品之中,不仅提高了其产品的附加值,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举两得,实现乡村振兴的良心循环。

2.大力宣传建设政策,派驻建设指导人员,避免治理政策“走形式”

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并未细化到乡村、社区,由于许多农村人口对于法律、政策的知识缺失,导致在进行乡村振兴政策时对农村治理的理解仍处于表层,农村留守的老人、妇女对于诸如选举和新型科技有抵触心理,热情普遍不高,并且目前我国农村的村干部大多数都是在留守人员中选拔产生,其管理能力、政策解读能力,建设前沿视角均水平有限,很难落实政策,带领农村发展建设,增强农村吸引力,为了解决农村政策“空心化”现象,可以有农村所属县级和市级的上级派驻专业人才帮助该地区进行发展和建设,如目前许多农村地区引入“大学生村官”,进行人才引进、政府人员“下基层”等措施,未来农村建设治理中,不仅仅可以引入更多科技人才,还可以将更多的政府实干人员派入基层,以给予农村未来规划发展,落实政策更好的支持。。

3.实行文化交流沟通,填补农村文化“空心化”

时代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了解这个社会发展的情况,但农村农业文化在我国已历经千年,相对来说,工业文化和城市文化等暂时无法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口尤其是农村留守人口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而一个地区要获取发展和进步,就要从思想和理念上做出改变,对于一些好的政策和措施要落到实处,目前许多符合时代的政策和措施在农村地区实行时往往都会遭到“抵触”,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空心化”的治理进程。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发展理念,需要将农村和城市的建设思想进行“碰撞”,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使农村人不再抵触农村环境,融入城市和农村的综合而丰富的思维和想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农村文化上的“空心化”。

六、结语

乡村振兴作为治理乡村发展改革中问题的总体战略。需要从主体、政策和思想上多方紧抓农村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同时采取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策略,深化改革农村经营模式,将“三农”工作的基础夯实夯牢,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空心化”现象,实现乡村振兴。

作者:刘菁华 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